LCD液晶显示器控制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1009.01 KB
- 文档页数:49
lcd屏幕色温调节的原理LCD屏幕色温调节的原理LCD屏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技术,其通过液晶层的电场调节来控制光的透过度,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而色温调节是指调节屏幕显示的色彩偏暖或偏冷的程度,使得图像的色彩更加真实和舒适。
LCD屏幕的色温调节是通过调节屏幕背光的冷色光和暖色光的比例来实现的。
背光是指在LCD屏幕背后提供光源的装置,一般采用冷阴极灯管或LED灯作为背光源。
冷阴极灯管主要发出蓝色和绿色光,而LED灯则可以发出不同色彩的光。
在屏幕的边缘或背后放置冷阴极灯管或LED灯,通过光导板将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整个屏幕背面。
当需要调节LCD屏幕的色温时,控制电路会改变冷阴极灯管或LED 灯的亮度和光谱组成。
一般来说,冷色光主要由蓝色和绿色光组成,而暖色光则主要由红色光组成。
通过调节冷色光和暖色光的亮度和比例,可以改变屏幕显示的整体色温。
当冷色光和暖色光的比例偏高时,屏幕呈现偏冷的色调;当暖色光的比例偏高时,屏幕呈现偏暖的色调。
色温调节的原理基于人眼对不同光谱组成的光的感知差异。
人眼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感知效果,比如对于较高温度的光,人眼会感到明亮和清晰,而对于较低温度的光,人眼则会感到柔和和温暖。
通过调节屏幕的色温,可以使显示的图像在视觉上更加符合人眼的感知习惯和需求。
色温调节在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需要长时间观看屏幕的场景中,如电视、电脑显示器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人们对于屏幕色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办公场所,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的色温,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家庭场所,人们则更倾向于选择较低的色温,以获得更加舒适和温馨的视觉体验。
LCD屏幕色温调节的原理是通过调节背光的冷色光和暖色光的比例来改变屏幕显示的整体色温。
这种调节可以使得图像的色彩更加真实和舒适,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LCD屏幕的色温,可以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减少眼部疲劳,并为人们创造更好的观看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液晶显示器并不陌生。
液晶显示模块已作为很多电子产品的通过器件,如在计算器、万用表、电子表及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显示的主要是数字、专用符号和图形。
在单片机的人机交流界面中,一般的输出方式有以下几种:发光管、LED 数码管、液晶显示器。
发光管和LED数码管比较常用,软硬件都比较简单,在前面章节已经介绍过,在此不作介绍,本章重点介绍字符型液晶显示器的应用。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晶液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优点:显示质量高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
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
数字式接口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体积小、重量轻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
功耗低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其它显示器要少得多。
10.8.1 液晶显示简介①液晶显示原理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这样即可以显示出图形。
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脑、数字摄像机、PDA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
②液晶显示器的分类液晶显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按其显示方式分为段式、字符式、点阵式等。
除了黑白显示外,液晶显示器还有多灰度有彩色显示等。
如果根据驱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和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
③液晶显示器各种图形的显示原理:线段的显示点阵图形式液晶由M×N个显示单元组成,假设LCD显示屏有64行,每行有128列,每8列对应1字节的8位,即每行由16字节,共16×8=128个点组成,屏上64×16个显示单元与显示RAM区1024字节相对应,每一字节的内容和显示屏上相应位置的亮暗对应。
单片机lcd显示屏原理
单片机LCD显示屏原理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平板显示技术。
单片机与LCD显示屏通信,通常使用基于并行接口的方式。
单片机驱动LCD显示屏的原理如下:
1. 数据传输:单片机通过并行接口将数据信号传输到LCD显示屏。
这些数据信号包括显存中像素的颜色和位置信息。
2. 控制信号:单片机还通过并行接口发送控制信号给LCD显示屏,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工作模式、刷新频率等。
这些控制信号包括使能信号、读写信号和命令信号。
3. 显示模式:单片机发送命令信号给LCD显示屏来设置显示模式,例如选择文本模式还是图形模式,确定字符大小和显示区域等。
4. 像素显示:单片机通过并行接口将像素颜色信息发送给LCD显示屏的显存,实现具体像素的显示。
显示过程中,单片机需要不断刷新显存数据,以实现图像的动态显示。
5. 电源控制:单片机还需发送电源控制信号给LCD显示屏,用于开关电源或调节LCD显示亮度等。
总的来说,单片机通过并行接口与LCD显示屏进行通信,并通过发送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控制信号等完成显示屏的驱动。
同时,单片机需要根据显示需求不断刷新LCD的显存数据,以实现图像的动态显示。
lcd液晶偏压原理LCD液晶偏压原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而液晶分子的偏转则依赖于液晶显示器中的偏压。
液晶显示器的偏压是指在液晶材料两端施加的电压差。
这种电压差可以通过电极来提供,液晶分子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液晶分子的偏转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中常用的偏压方式主要有交流偏压和直流偏压两种。
交流偏压是指在液晶屏两端施加交流电压。
交流偏压可以使液晶分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偏转,实现液晶分子的旋转。
这种旋转使得光线在通过液晶分子时会发生相位差,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交流偏压可以使液晶显示器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广的视角。
直流偏压是指在液晶屏两端施加直流电压。
直流偏压可以使液晶分子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偏转,实现液晶分子的扭转。
不同的扭转角度会导致光的透过与阻挡的程度不同,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直流偏压可以使液晶显示器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除了交流偏压和直流偏压,还有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偏压方式是双向偏压。
双向偏压是指在液晶屏两端同时施加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
这种偏压方式可以综合交流偏压和直流偏压的优点,使液晶分子既能够旋转又能够扭转,从而实现更好的图像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的偏压不仅仅影响图像的显示效果,还会影响到其功耗和寿命。
合理选择偏压可以使液晶显示器在满足显示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功耗和延长寿命。
总结一下,LCD液晶显示器的偏压原理是利用施加在液晶材料两端的电压差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偏压方式包括交流偏压、直流偏压和双向偏压。
合理选择偏压可以使液晶显示器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并降低功耗和延长寿命。
LCD基本电路原理分析LCD(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电路原理可以分为电压驱动和信号驱动两种类型。
1.电压驱动液晶显示器电路原理电压驱动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液晶元件、触摸层、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液晶元件:液晶单元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由两片平行排列的玻璃基板封装起来,两片基板上分别涂有透明的导电层,并在中间加入液晶材料。
液晶材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可以根据电场的变化而改变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负责给液晶单元提供所需的电场。
在横向和纵向各涂一层透明导电层,并根据屏幕的分辨率设计导电线网状结构。
通过外部的驱动电源分别给纵向和横向的导电层施加电压,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收到来自计算机或者其他信号源的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控制电压并传输给驱动电路。
同时还会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如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2.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器电路原理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器与电压驱动液晶显示器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器不需要驱动电路。
它的驱动原理利用了TFT(薄膜晶体管)。
TFT:TFT是一种特殊的薄膜晶体管,可用于控制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对应的TFT,单个像素点由三个互相组合的TFT组成,分别对应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
这样就能够分别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输出。
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器使用TFT作为驱动元件,通过控制TFT的导通与截止状态,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实现亮度和颜色的输出。
计算机或者其他信号源通过信号线向TFT传输图像信号,控制TFT的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总结起来,LCD的基本电路原理分为电压驱动和信号驱动两种类型。
电压驱动液晶显示器需要驱动电路提供均匀的电场给液晶单元,而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器通过TFT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实现亮度和颜色的输出。
无论是哪种驱动方式,控制电路都起着传输图像信号和接收用户输入指令的作用。
LCD和CRT显示器的区别1.技术原理:-LCD(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使用液晶材料来控制光的传递,通过改变液晶材料的电场来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显示器使用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束,然后通过磷光物质的激发来产生光。
2.尺寸和外观:-LCD:LCD显示器通常更薄、更轻,可以更容易地挂在墙上或放在桌面上,适合节省空间。
-CRT:CRT显示器更加笨重,庞大,需要更多的空间。
3.分辨率和显示效果:-LCD:LCD显示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
它们也能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和文本显示。
-CRT:CRT显示器的分辨率较低,图像和文本显示效果相对较模糊。
4.显示效果和颜色准确性:-LCD:LCD显示器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稳定的颜色,因为液晶屏幕对颜色的响应更加准确。
-CRT:CRT显示器在显示颜色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变化,如色彩饱和度和色温的变化。
5.刷新率和眩光:-LCD:LCD显示器具有较高的刷新率,不会产生闪烁或眩光,对眼睛较为友好。
-CRT:CRT显示器的刷新率较低,可能会产生明显的闪烁和眩光,对眼睛造成不适。
6.能耗和环保性:-LCD:LCD显示器通常比CRT显示器更节能,同时也更环保。
-CRT:CRT显示器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时还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铅。
7.观看角度:-LCD:LCD显示器在不同角度下的观看效果相对一致,而不会出现颜色变化或亮度下降。
-CRT:CRT显示器的观看角度较小,从侧面或不同角度观察时,图像和颜色可能会出现畸变。
8.适用场景:-LCD:LCD显示器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办公环境、家庭娱乐和游戏等。
-CRT:CRT显示器主要在过去使用较多,现在基本已经被LCD显示器取代,不再常见。
总结起来,LCD显示器相比CRT显示器具有更薄、更轻、清晰度更高、颜色准确性更高、无眩光、能耗更低等优势。
而CRT显示器则在观看角度和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但逐渐被淘汰。
lcdpwm电压和占空比LCDPWM是指液晶显示器的脉宽调制技术,它通过调节电压和占空比来控制液晶的亮度。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LCDPWM电压和占空比的相关知识。
一、LCDPWM电压的作用及原理LCDPWM电压是指在液晶显示器中,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液晶亮度的一种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是由电场效应调节的,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电场的强弱,从而调节液晶的透光度,进而控制亮度。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旋转和偏振特性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当液晶分子不旋转时,光无法通过,显示器呈黑色;当液晶分子旋转一定角度时,光可以通过,显示器呈亮色。
而旋转的角度取决于电场的强弱,电场越强,液晶分子旋转的角度就越大,从而透过的光越多,显示器的亮度越高。
因此,通过改变LCDPWM电压的大小,就可以调节电场的强弱,进而控制液晶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对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调节。
二、占空比的定义及其作用占空比是指波形中正脉冲所占的时间比例,它是衡量周期性信号中脉冲时间占总周期时间的比例。
在液晶显示器中,占空比的改变可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速率和亮度。
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液晶显示器屏幕图像的更新次数。
当占空比较低时,即正脉冲时间较短,液晶分子无法迅速地旋转到目标角度,导致刷新速率较低,图像可能会出现闪烁现象。
而当占空比较高时,即正脉冲时间较长,液晶分子旋转较快,刷新速率较高,图像稳定性更好。
占空比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亮度。
当占空比较低时,即正脉冲时间较短,液晶分子旋转的角度较小,透过的光较少,显示器亮度较低。
而当占空比较高时,即正脉冲时间较长,液晶分子旋转的角度较大,透过的光较多,显示器亮度较高。
因此,通过调节占空比的大小,可以实现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速率和亮度的调节。
三、LCDPWM电压和占空比的关系LCDPWM电压和占空比是液晶显示器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亮度 = LCDPWM电压× 占空比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亮度的大小取决于LCDPWM电压和占空比的乘积。
lcd屏幕 te原理LCD屏幕(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平板显示设备,它使用液晶材料来产生图像。
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和平板等设备上。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晶材料的光电效应。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特性。
液晶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来改变,从而控制光的传播和颜色的显示。
液晶显示屏通常由两层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层涂有液晶材料。
玻璃基板上有一层透明电极,液晶材料中的分子会在电场作用下沿着电场方向排列,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式。
液晶分子可以分为向列型和扭曲型两种,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液晶显示屏可以分为TN(向列型液晶)、STN(扭曲向列型液晶)和IPS(平行转动型液晶)等不同类型。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达到控制光的传播和显示信息的目的。
具体来说,当液晶分子排列得到横向时,光线通过液晶层时会发生偏转,无法穿透玻璃。
而当液晶分子排列得到纵向时,光线可以穿透液晶层和玻璃,从而形成图像。
在液晶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都由液晶分子排列的方式决定。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以控制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例如,在TN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正常态和扭曲态。
当液晶分子处于正常态时,光线可以穿透液晶层,像素点显示为亮色;当液晶分子处于扭曲态时,光线发生偏转,像素点显示为暗色。
通过对每个像素点的控制,可以形成图像和文字。
液晶显示屏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低功耗、高对比度、广视角等。
与传统的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屏更加轻薄便携,而且可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
此外,液晶显示屏还可以实现全彩色显示,通过调节不同颜色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在现代技术中,液晶显示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视领域,液晶电视已经成为主流产品,取代了传统的CRT电视。
lcd动态显示原理LCD动态显示原理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平面显示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来控制光的传播和阻挡,从而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在LCD动态显示中,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可以通过外界电场的作用来改变,从而使显示内容发生变化。
一、液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液晶分子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具有有机分子的特性。
它们通常由长而扁平的分子构成,分子内部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分子的排列方式。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两种。
在各向同性的状态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光无法通过液晶层,显示器呈现黑色。
而在各向异性的状态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有序的,光可以通过液晶层,显示器呈现亮色。
二、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液晶显示器通常由液晶层、偏振片、玻璃基板和电极等组成。
液晶层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它由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有液晶材料。
玻璃基板上分布有导电电极,通过外界电场的作用,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偏振片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光的振动方向进行过滤和调整。
液晶显示器通常使用两个偏振片,一个位于液晶层的上方,另一个位于液晶层的下方。
这两个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一般垂直于彼此,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相对方向,可以控制光的透过或阻挡。
三、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是通过外界电场的作用来实现的。
当外界电场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发生定向排列的变化。
具体来说,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沿着电场方向发生定向排列,使得液晶层变得各向异性。
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可以通过控制外界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实现。
当外界电场的强度足够大时,液晶分子会完全沿着电场方向定向排列,光可以通过液晶层,显示器呈现亮色。
当外界电场的强度减小或者改变方向时,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会发生变化,光无法通过液晶层,显示器呈现黑色。
四、液晶显示的原理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和光的传播特性。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TFTLCD由若干个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构成。
每个亚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液晶分子组成。
晶体管负责控制亚像素的亮度,而液晶分子负责确定各亚像素之间的相对光透过率。
当亚像素的亮度和透明度被准确控制时,TFTLCD可以显示高质量的图像。
TFTLCD基本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当传递出一个行扫描信号时,液晶显示器的电路将会寻找并激活该行扫描信号所对应的各个像素。
然后,电荷信号被传递给每一个亚像素,通过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来调整亚像素相对于传递的电荷的光强度。
TFTLCD的背光模块是通过液晶材料构成的,它由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夹心,基板上涂有透明电极。
这些电极连接到导线,与一个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可以为每个像素提供相对应的电压。
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分子上时,分子将排列成其中一种方式,改变光透过的方式。
在TFTLCD中,液晶分子是通过薄膜晶体管来进行控制的。
每一个像素有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液晶分子组成,以控制这个像素的亮度。
薄膜晶体管通常是由硅和金属氧化物构成的。
晶体管的操作由控制电路的信号驱动,这些信号控制晶体管的开关状态,以及电压施加的方式。
在液晶分子层中,液晶分子会受到施加在它们上面的电场的影响。
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和强度,液晶分子的取向也会相应改变。
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将在薄膜晶体管的控制下排列成特定的方式,从而改变光的传输方式。
在TFTLCD中,每一个像素的亚像素的排列方式可以改变光的透过率。
当电场施加在像素上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将会改变,根据分子的排列方式,光的透过率也将会发生变化。
通过改变不同亚像素排列的方式,TFTLCD可以产生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像素,从而显示出高质量的图像。
综上所述,TFTLCD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分子的相互作用。
液晶分子通过电场的影响改变光的透过率,而薄膜晶体管通过控制电场的施加方式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I摘要
LCD液晶显示已经是人机界面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基于单片机的LCM液晶显示模块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本课题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完成的功能。本系统是以单片机C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指令的执行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使硬件在软件的控制下协调运作。正文中首先简单描述系统硬件工作原理,且附以系统硬件设计框图,并介绍了单片机微处理器的发展史,论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所应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并具体描述了STC89C52、SMC1602A及MAX232外接电路接口的软、硬件调试。其次阐述了程序的流程和实现过程。本文撰写的主导思想是软、硬件相结合,以硬件为基础,来进行各功能模块的编写。最后对我所开发的用单片机实现LCD液晶显示器控制原理的设计思想和软、硬件调试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2;SMC1602A;MAX232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IAbstract
TheLCDmanifestationhasbeenthekeytechniqueoftheman-machineinterface.ThistexttobasicproceededtheresearchinMicroControllerUnitliquidcrystaldisplaymodulecontrolsystem.Introducedthelessonabackgroundofthislessonandstudymeaningandfinishedfunctionsinintroductionfirst.ThissystemeditsCmaterialsthelanguagetoproceedwiththeassemblylanguageofamachinethesoftwaredesigns,theinstructioncarriesoutthespeedquick,savememory.Forthesakeofeasytoexpandwiththedesignadoptionmoldalogicforturningconstruction,makingproceduredesigningrelationthatchange,softwaremoreshorterandmoreeasiertounderstand.Makehardwarecontrolinsoftwaredescendedtomoderatetheoperation.Thetextinsidedescribesthesystemhardwareworkprincipleinbrieffirst,andattachwiththesystemhardwaredesignframediagram,combinedevelopmenthistorythatintroducedthesingleamachinemicroprocessor,discussthisgraduatedesignafunctionforappliedeachhardwareconnectingapeoplethetechniqueconnectswitheachoneamoldpieceandworkprocesses,combinetodescribeinaspecificwaySTC89C52,SMC1602AandtheMAX232circumscribestheelectriccircuitconnectsoscularandsoft,thehardwareadjuststotry.Expatiatedtheprocessoftheprocedurethenextinorderwithrealizesprocess.Thepredominancethoughtthatthistextcomposeissoft,thehardwarecombinestogether,regardinghardwareasthefoundation,proceedtheplaitofeachfunctionmoldpiecewrite.DeveloptomefinallyofusethesingleamachinerealizesthedesignthoughtthattheliquidcrystaldisplayofLCDcontrolprinciplewithsoft,thehardwareadjustedtotrytomakethedetailedtreatise.
KeywordsMicroControllerUnitSTC89C52SMC1602AMAX232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III目录
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立题背景....................................................................................................11.2目的和意义................................................................................................11.3主要技术指标............................................................................................2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32.1硬件设计框图............................................................................................32.2单片机........................................................................................................42.2.1单片机模块方案的比较与确定.........................................................42.2.2单片机简介..........................................................................................42.2.3单片机的引脚......................................................................................52.2.4单片机的时钟电路..............................................................................92.2.5单片机的复位电路............................................................................102.2.6STC89系列单片机命名规则.........................................................112.3液晶显示模块..........................................................................................122.3.1液晶显示器LCD...............................................................................122.3.2液晶显示模块LCM..........................................................................122.3.3点阵字符液晶模块的特点...............................................................152.3.4点阵字符液晶模块(LCM)内部结构..........................................152.3.5字符液晶显示模块SMC1602A.......................................................162.4电源电路...................................................................................................212.5整机原理图...............................................................................................23第3章软件系统软计...........................................................................................243.1C编语言的特点.......................................................................................243.2程序流程图..............................................................................................25第4章系统调试与扩展.......................................................................................274.1硬件调试....................................................................................................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