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实习: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大型商场选址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背景:在城市中,如何为大型商场找到一个交通便利、停车方便、人员密集的商业地段是商场开放商的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商场开发商需要从多方面对商场选址进行分析以便选出区位条件最好的位置,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的:熟练掌握ArcGIS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操作,综合利用各项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步骤

(一) 数据准备

A. 原始数据准备

(1)城市地区主要交通道路图(mainstreet);

(2)城市主要居民区图(residential);

(3)城市停车场分布图(stops);

(4)城市主要商场分布图(othermarkets)。

打开ArcGIS10,打开目录,在文件接连接中找到自己的存储位置

B. 添加数据

把原有的4 个图层数据添加到Arcmap 图,并把地图单位设置单位为“米”,如图所示

(二) 缓冲区的建立

首先在菜单栏点击自定义下的自定义模式,打开对话框,找到缓冲区向导拖到工具栏中,如图所示

然后根据要求分别做4 个图层的缓冲区

1、城市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影响范围的建立

单击缓冲向导按钮,打开【缓冲向导】对话框,选择mainstreet图层,确定缓冲距离为50m。

点击下一步,如图所示融合缓冲区之间的障碍,选择是,文件路径存放在E:\课业学习\大二下学期课程\GIS空间分析\实验\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大型商场选址\my result\缓冲_mainstreet.shp中,要素名选择默认,点击完成。所得结果如图

2、已存在商场影响范围的建立

单击缓冲向导按钮,打开【缓冲向导】对话框,选择othermarkets图层,确定缓冲距离为500m。

3、居民居住地影响范围的建立

单击缓冲向导按钮,打开【缓冲向导】对话框,选择residential图层,确定缓冲距离为100m。

4、停车场影响范围的建立

单击缓冲向导按钮,打开【缓冲向导】对话框,选择stops图层,确定缓冲距离为100m。

(三) 叠置分析

求满足上述4 个要求的区域

A. 求3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

打开ArcToolbox 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交集命令,打开交际操作对话框。依次添加stops、mainstreet和residential三个图层的缓冲区,得到这三个图层的交集区域。如图所示

B. 求满足4 个条件的区域

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擦除命令,打开图层擦出对话框。在【输入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区域,在【擦除要素】中选择已存在商场的缓冲区数据。得到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

(四) 对整个城市商场的区位条件进行评价

为了解城市其他地区的商场区位条件,可应用以上数据对整个城市的商场区位进行评价分级。分级标准为:四个条件都满足的为第一等级,满足三个条件的为第二等级,满足两个条件的为第三等级,满足一个条件的为第四等级,完全不满足的为第五等级。

第一步:属性赋值

1)分别打开停车场的缓冲区、主要交通线路的缓冲区和居民地的缓冲区的属性列表,并分别添加“stops”,“mainstreet”和“residential”字段,并且全部赋值为1;

2)打开已存在商场的缓冲区的属性列表,并添加“market”字段,赋值为-1。因为已存在商场缓冲区之外的区域才是满足要求的。

第二步:区域叠加

1)启动ArcToolbox中的union工具,依次添加四个缓冲区图层,得到四个区域联合叠加结果。

第三步:分级

1)打开生成的“union”文件的图层属性表;2)在属性表中添加短整型字段“class”;

3)在“class”字段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并输入公式:“[markets]+[residential]+[street]+[stops]”。

第四步:应用“class”字段进行分级显示

第一等级:“class”值为3;

第二等级:“class”值为2;

第三等级:“class”值为1;

第四等级:“class”值为0;

第五等级:“class”值为-1。

最后得到城市区域内商场选址的分级图:

(五) 整饰出图

在数据视图把数据整理好后,切换到布局视图。调整地图与图框的大小,并且根据地图调整地图纸张大小。

为地图添加边框与底色,名称,指北针,与图例,并调整在地图的位置使之美观,结果如图所示

三、实习心得

这次的实习总体来说比较简单,很多功能在上学期的GIS双语实验课都学过了,因此我在做的时候还是蛮得心应手的。但是因为一段时间没有练习,再加上自己比较马虎粗心,所以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出了不少错,时间都花在找错误上面了,因此耽误了蛮久的进度。比如我在进行属性赋值的时候没有仔细看文档,将每个要素分别添加其相应的字段理解成了这一个要素添加所有的字段,导致在后面字段计算时结果与文档不符。这个错误耽误了我很久的时间,最后才发现是自己粗心的原因......字段计算器是我较为陌生的方法,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也熟悉了关于字段计算器的操作,对arcgis 空间分析的理论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ArcGIS实验操作(四)---缓冲分析与叠加分析

ArcGIS实验操作(四) 缓冲分析与叠加分析 数据: 在…/data/Ex4中,包括landuse、soils和sewers等3个shapefile图层 任务要求: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工具选择出最佳的位址,并求算面积和周长。 选择标准是: 所在位置必须在sewer lines(下水道、管道线)300米以内 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丛(LUCODE=300 in landuse.shp) 适宜土地利用类型(SUIT≥2 in soils.shp) 操作步骤: 1.打开ArcMap,添加landuse、soils和sewers等3个shapefile图层 以上3个图层的量算单位是meters 2.加载缓冲区工具:选择Tools菜单下的Customize命令,进入Command标签;在Command 对话框中的Tools,然后在右边的Commads框中选择Buffer Wizard,将其拖放到工具栏上的空处,出现缓冲区分析图标。

3.对sewer图层进行缓冲区分析。 点击: 输入300:

缓冲输出类型选择Dissolve barriers between(Yes),并选择选择文件存储路径,图层重命名为sewerbuf: ArcMap窗口显示如下,可打开属性表查看sewerbuf的属性:

打开ArcToolbox,选择如下,并双击: 在输入要素中添加sewberbuf、landuse、soils三个图层,输出要素图层命名为final.shp,并 点击OK:

5.利用Query Builder对话框,键入命令,进行Extract分析,以提取出最佳位址。打开ArcToolbox,选择如下,并双击:

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应用

练习 6 综合练习: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 1.1 点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4) 1.3 多边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6) 2.综合应用实验 (7) 2.1 水源污染防治 (7) 2.2 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9) 2.3 城市化的影响范围 (12)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2)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 里德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注:在ArcView GIS 3.x中Find Distance功能与ArcGIS 中<<欧几里德距离>制图功能相同。

点击“环境设置”按钮

设置“常规选项”中的“输入范围”,使其与 StudyArea 相同 3)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如上图)。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 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将地 图适当缩小。

GIS缓冲区分析与地图输出

实验三缓冲区分析及地图输出 一、实验要求 1.了解缓冲区的用途 2.学会缓冲区设置方法 分别以东陵路及三环路为中心设置100米间隔的5条缓冲带;以校食堂为中心设置500米间隔的1条缓冲带。 3.分类显示矢量要素 实验材料:landuse.shp 4.遥感影像波段设置 5.分级显示栅格文件 实验材料:depth(grid文件) 6.实验结果一:制作土地分类图;实验结果二:栅格文件分级图 将第3步结果图件,即根据landuse按土地分类制作土地利用分类图;将第5步结果文件depth分级图插入实验结果中。 二、实验步骤 1.了解缓冲区的用途 缓冲区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围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它在交通、林业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湖泊和河流周围的保护区的定界、汽车服务区的选择、民宅区远离街道网络的缓冲区的建立等。

2. 学会缓冲区设置方法 分别以东陵路及三环路为中心设置100米间隔的5条缓冲带;以校食堂为中心设置500米间隔的1条缓冲带。 步骤 软件打开后,在tools工具栏下找到customize,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最后把设置缓冲区的快捷键拖出到工具栏上。 打开图像,按要求分别在三环和东陵路上创建线条,图层选择线的图层b,

点击设置缓冲区的快捷键,对话框中图层选择b,点击下一步 按要求具体操作如图所示,注意单位是米,点击下一步

注意文件名和储存位置,以便下次使用,点击完成 输出图像如图所示

接下来做食堂的缓冲区,注意图层不要选错。点击下一步。

GIS缓冲区分析报告

Ex7:缓冲区分析 一、 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 熟练掌握ARCVIEW 缓冲区分析的技术方法。 3、 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实验准备 1、 软件准备:Arcview 2、 数据准备:文件point.dbf ,point.shp ,point.shx (点文件),文件line.dbf , line.shp ,line.shx (线文件),文件polygon.dbf ,polygon.shp ,polygon.shx (面文件), 三、 实验内容 1、 原理验证实验 (1) 点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 新建视图,在视图中添加point 层面并激活; 2) 在【Analysis 】菜单中选择【Find mapping 】命令; 3) 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 产生的新栅格主题,Distance to point.shp (如图 1)。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 层面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层面的所有要素进行。 (2) 线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1) 新建视图,在视图中添加line 层面并激活; 2) 分别选中line 层面中的两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注意比较线的缓冲区分析 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3) 取消选定,对整个line 层面进行缓冲区分析,观察与前两个分析结果的区别 (如图2)。 (3) 面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新建视图,添加polygon 层面,进行缓冲区分析,观察面的缓冲区分析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有何区别。(如图3) 图1. point 层面的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实验分析

实验五—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数据准备 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ex6.rar)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点击“Environment Settings”按钮 设置“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使其与StudyArea 相同

2)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2(如上图)。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将地图适当缩小。

2)分别选中图层line中的两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注意比较线的缓冲 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方法: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 Euclidean Distance >; 设置“Environment Settings”中“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为“Same As Display”

实验6、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2)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 距离>,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注:在ArcView GIS 3.x中Find Distance功能与ArcGIS 中<<欧几里德距离>制图功能相同。 点击“环境设置”按钮

设置“常规选项”中的“输入范围”,使其与StudyArea 相同 3)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如上图)。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将地图适当缩小。 2)分别选中图层line中的两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注意比较线的缓冲 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方法: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距离>; 设置“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为“Same As Display” 3)取消选定,对整个line层面进行缓冲区分析,观察与前两个分析结果

ArcGIS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准备 1、实验背景: A.市区择房 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由于房屋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而且综合考虑小孩成长的缘故,所以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地段、环境,上学是否便捷,是否靠近名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所以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要求: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主要源于此;(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B.学校选址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综合上述条件,给定新学校选址要求: 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2、实验材料: 软件:ArcGIS Desktop 9.x , 实验数据:文件夹ex5中 (1)市区择房数据: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商业中心分布图

Arcgis实验五缓冲区分析应用

实验五、缓冲区分析应用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2)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点击“Environment Settings”按钮 设置“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使其与StudyArea 相同 3)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如上图)。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

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将地图适当缩小。 2)分别选中图层line中的两条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注意比较线的缓冲 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方法: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 Euclidean Distance>; 设置“Environment Settings”中“General Settings”中的“Extent”为“Same As Display”

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4 实例与练习 5.4.1 市区择房分析 1. 背景: 如何找到环境好、购物方便、小孩上学方便的居住区地段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 2.目的: 学会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数据: 试验数据位于\Chp7\Ex_1,请将练习拷贝至E:\Chp7\Ex1\ a)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 b)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 c)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 d)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 这些文件综合在一起是city.mxd 2.要求: 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和各大名牌高中要近,是为了环境优雅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a)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的主要源于此;(ST为 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b)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 c)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d)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3.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ArcMap,打开E:\Chp7\Ex1\city.mxd文件将文件加入到窗口中来,这时五个文件全被加入ArcMap; (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 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在右下角的打开option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在弹出的select by attributes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SQL算式表中,中间点“=”,再单击Get unique values将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SQL算式表中,单击APPLY按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图7.64)

空间缓冲区的功能应用举例

空间分析应用及举例(缓冲区的应用) 姓名:侯先成 班级:2014级地理科学(1)班 学号:1409080540010 序号:8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GIS数据进行空间运算而生成新的信息。这些工具构成了所有空间建模和地理处理的基础。在三种主要的GIS数据类型——栅格、矢量及不规则三角网中,栅格数据结构为空间分析提供了最强的建模环境及空间运算。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与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空间分析,配合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能提供强大的丰富的空间数据查询功能。 空间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他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临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它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操作能力之一。现实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在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要找出问题的主导影响因素,将研究的问题抽象化,建立模型,这样才便于对问题进一步的分析。 举例: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发生8.0级强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上千万人口受灾;并且在地震区山体滑坡、崩塌、地表植被破坏等随处可见,滑坡造成江河堵塞,形成大大小小的堰塞湖上百个。堰塞湖是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有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造成。汶川地震中造成的堰塞湖不仅仅造成大片区域的淹没,由于堰塞湖坝体的不稳定性,对下游也是一个极大的洪水威胁,因此堰塞湖成为地震灾区可能导致洪水灾害的一个严重安全隐患。 5月23日唐家山堰塞湖蓄水已超过1亿m3,并且每天以800多万m3的库容量增加,以2m的速度上涨,风险等级正在逐步上升,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遇强降雨随时存在溃坝风险,唐家山堰塞湖成了悬在下游的数十万群众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对于堰塞体较为巨大的唐家山堰塞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不断监测和分析,堰塞湖水从坝顶溢出从而溃坝的可能性很大。根据中科院的测算,如果1亿m3的洪水决堤,完全能吞噬一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一旦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就会给下游地区带来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尽管唐家山堰塞湖最终在科学的决策和合理的统筹安排下排除了险情,但是活过头来分析堰塞湖监测和抢险过程中的珍贵数据,对了解和掌握地震形成堰塞湖过程和抢险泄洪的规律,意义都十分巨大,因为它对于科学防治和处理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及其相关灾害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缓冲区分析

1、空间缓冲区分析。 (1)为点状、线状、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 1)打开菜单“自定义”下的“自定义模式”,在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 中选择“工具”,在右边的框中选择“缓冲向导”(如图 1 所示),拖动其放置 到工具栏上的空处。 图1提出“缓冲向导” 2)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点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 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1

图3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2 3)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线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 4)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面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面状缓冲区信息设置 2、学校选址。 要求: (1) 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 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2)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 位置因素各占0.125。 (3) 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 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 成。 (4)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 (1)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Ex1\school.mxd。 (2)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5所示;生成坡度图,如图6所示。 图5 “坡度”对话框设置 图6 坡度图 (3)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生成欧氏距离数据集,如图8所示。

实验6、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6、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 层:StudyArea ,point 2)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距 离>,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注:在ArcView GIS 3.x中Find Distance 功能与ArcGIS 中<<欧几里德距离>制图功能相同。 点击“环境设置”按钮 设置“常规选项”中的“输入范围”,使其与

StudyArea 相同 3)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 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如上图)。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 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将 地图适当缩小。

2)分别选中图层line中的两条线,进 行缓冲区分析,注意比较线的缓冲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方法: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距离>; 设置“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为“Same As Display”

ArcGIS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综合案例练习

一、初始数据分析 本案例的要求为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数据搜集和空间分析,最终给该物种的潜在分布位置,最终制作一张珍稀物种待查栖息地位置分布图以及相应图表以供调查人员参考。提供的数据基础有一张热振森林公园界限图(Coverage格式,数据名称为“fanwei”)、由国家1:100万公路数据得出的研究范围内等级公路数据(shapefile格式,数据名称为“road”)、数字高程数据一份(数据名称为“dem”)以及一份研究范围栅格地图(其中包含居民点、景点、河流和植被类型数据,数据名称为“热振森林公园图”)。 打开Arcgis,新建项目,在未定义坐标系的空图层中打开四份原始数据,可得到数据的以下信息:首先四份数据虽然为同一研究范围但是在同一图层中打开后却不在同一位置,其次分别查看四份数据的属性信息,如图 1.1,可得road 数据有基于1940克拉索夫斯基椭球(GCS_Krasovsky_1940)的地理坐标系,其范围显示也符合《GIS案例介绍》中关于热振公园范围的介绍(大致为东经91度23分~91度42分,北纬30度12分~30度30分),因此判断该数据有正确的空间信息;fanwei数据没有坐标系信息且其范围数值很大,目前暂时无法判别数据的范围是否正确;热振森林公园图.jpg数据也没有坐标系参考,其范围数值很大,但大体与fanwei数据相吻合;dem数据有坐标系信息,其空间参考信息为:基于1940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中央子午圈经度93°的横轴墨卡托投影(Krasovsky_1940_Transverse Mercator),其范围数值与fanwei图层一致,且在数据框中两个数据相互重叠,因此认为fanwei图层虽没有坐标系信息但其坐标数值正确。(注:将没有空间参考信息的图层添加入数据框时会提示未知空间参考,如图1.2。向不具有金字塔的 ArcGIS 应用程序添加栅格数据集时,系统将提示您构建金字塔。金字塔十分有用,因为金字塔提升了分辨率低于其全分辨率的栅格数据集的绘制速度。创建金字塔有三种重采样技术:最邻近法 - 用于标称数据或具有色彩映射表(如土地利用或伪彩色图像)的栅格数据集。双线性插值法 - 用于卫星影像或航空摄影等连续数据。三次卷积插值法 - 用于卫星影像或航空摄影等连续数据。它与双线性插值法类似;不过,它使用较大的矩阵对数据进行重采样。)

实验五 GIS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

实验五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准备 1、实验背景: A.市区择房 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由于房屋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而且综合考虑小孩成长的缘故,所以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地段、环境,上学是否便捷,是否靠近名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所以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要求: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主要源于此; (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 段YUZHI;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B.学校选址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综合上述条件,给定新学校选址要求: ●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2、实验材料: 软件:ArcGIS Desktop 9.x , 实验数据:文件夹ex5中 (1)市区择房数据: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

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空间分析

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空间分析 1.1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选中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后,按设定的距离条件,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 根据缓冲区建立的条件,缓冲区建立的形态多种多样,常用的对于点状要素是圆形,但也有三角形、矩形和环形等;对于线状要素常用的有双侧对称、双侧不对称或单侧缓冲区;对于面状要素常用的有内侧和外侧缓冲区。这些缓冲区形态各异,但是可以适合不同的应用要求,其建立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缓冲区应用的实例有如:判断河流与疾病之间是否有关系,确定河流污染区域;分析危险品仓库一旦爆炸所涉及的范围;根据水源或栖息地分析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等。 1.1.1缓冲区分析基础 缓冲区是一种因变量,是地理空间上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在尺度上的表现,由所研究的要素的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缓冲区是给定空间对象或集合后,根据临域的半径或缓冲区半径,获得它们的领域。对于一个给定的对象A,它的缓冲区可以定义为: (式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P x x A r = { | d( , ) } 其中d一般是指欧式距离,也可以是其它的距离,如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氏距离等;r为邻域半径或缓冲区建立的条件。 1.1.2ArcGIS中的缓冲区分析操作 步骤详述如下: 步骤1: 打开ArcMap,加载图层“village”和”River”。该数据放在 “C:\Example\Data\5.2BufferAnalysis”,同时在C盘下新建“C:\Example\Train\ 5.2BufferAnalysis”文件夹,用于存放结果数据。

点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点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Map1_AfterTrackingLayerDraw(ByValhDC As stdole.OLE_HANDLE) Dim sym1 As New MapObjects2.Symbol sym1.SymbolType = moFillSymbol sym1.Style = moTransparentFill sym1.OutlineColor = moRed Map1.DrawShape Map1.FullExtent, sym1 End Sub ------------------------------------------------------------------------------------ Private Sub Map1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Point buffering Dim ptAs New MapObjects2.Point Dim eventPt As New MapObjects2.GeoEvent Dim buffPt As New MapObjects2.Polygon Dim buffEventPt As New MapObjects2.GeoEvent Set pt = Map1.ToMapPoint(x, y) Set eventPt = Map1.TrackingLayer.AddEvent(pt, 1) Dim rect1 As New MapObjects2.Rectangle Set rect1 = Map1.FullExtent rect1.ScaleRectangle (1.6) Set buffPt = pt.Buffer(Text1.Text, rect1) Set buffEventPt = Map1.TrackingLayer.AddEvent(buffPt, 1) End Sub -----------------------------------------------------------------------------------------------------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dc1 As New MapObj ects2.DataConnection Dim mylyr As New MapObjects2.MapLayer dc1.Database = App.Path dc1.Connect Set mylyr.GeoDataset = dc1.FindGeoDataset("chinaprj") https://www.doczj.com/doc/bd14569973.html,yers.Add mylyr mylyr.Symbol.Color = moGray Text1.Text = "150000" Map1.TrackingLayer.SymbolCount = 2 With Map1.TrackingLayer.Symbol(0) .SymbolType = moPointSymbol

缓冲区分析及应用

重庆交通大学《GIS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业:测绘工程 设计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题目:基于ArcGIS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及应用班级:2010级01班 设计者: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6日至2013年6月27日

课程GIS原理及应用班级测绘1班指导教师题目GIS缓冲区分析及应用同组人数1-7人 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GIS缓冲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算法。 2、了解GIS缓冲区分析的相关应用。 3、相关实例解决——休闲农业区建立和市区住房分析问题。 4、分析问题——怎样利用GIS缓冲区建立来解决该实际问题。 5、解决问题——基于ArcGIS软件缓冲区分析、叠加功能解决该问题。 (1) 数据矢量、栅格之间的转换; (2)缓冲区建立,叠加分析; (3) 综合分析得出成果。 6、结合成果进行相关评价。 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设计报告主要包括内容: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任务及内容; 3、课程设计使用数据说明; 4、课程设计思路及技术流程; 5、课程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 6、课程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及成果展示; 7、课程设计体会(包括取得的成效及主要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教学工 作的建议) 8、参考文献 要求: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每个同学均应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及数据; ?设计报告要求文字通畅,排版规范; ?设计报告文字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并装订成册。 上机时间安排 星期 周次 一二三四五六日第17周1-4 1-4 1-4 1-4 1-4 自定自定第18周1-4 1-4 1-4 1-4 1-4 自定自定 指导地点及考核时间1、指导地点: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 2、考核时间:第18周星期五上午(答辩方式考核,学生用PPT汇报及演示) 版面要求1、题目用黑体三号,段后距18磅(或1行),居中对齐; 2、标题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距6磅(或0.3行); 3、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程序代码用固定值“15”; 4、标题按“一”、“㈠”、“1”、“⑴”顺序编号。

实验4-3 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应用)

实验4-3、缓冲区分析应用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 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 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 2)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距离>,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注:在ArcView GIS 3.x 中Find Distance功能与ArcGIS 中<<欧几里德距离>制图功能相同。 点击“环境设置”按钮

设置“常规选项”中的 “输入范围”,使其与 StudyArea 相同 3) 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 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如上图)。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1)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将地图适当缩小。

缓冲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方法: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欧几里德距离>; 设置“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为“Same As Display” 3) 取消选定,对整个line 层面进行缓冲区分析,观察与前两个分析结果的区别(如下图)。

ArcGIS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知识讲解

A r c G I S空间叠加分析 与缓冲区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的操作,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准备 1、实验背景: A.市区择房 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由于房屋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而且综合考虑小孩成长的缘故,所以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房屋的地段、环境,上学是否便捷,是否靠近名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所以综合考虑上述的因素,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要求: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综合上述条件,给定一个定量的限定如下: 离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噪音产生主要源于此;(ST为道路类型中的主要市区交通要道) 距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以商业中心的大小来确定影响区域,具体是以其属性字段YUZHI;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之内。 最后分别将满足上述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的取值为1,不满足的取值为0,即如果满足距主要市区交通要道200米之内,取值为1,反之为0;其他亦是如此,最后将其累加得到分级。即满足三个条件的累加得到3,满足2个条件的得到2,最后将全部分成4级。 B.学校选址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综合上述条件,给定新学校选址要求: 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

arcgis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缓冲区的种类,点、线、面要素缓冲区的生成。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叠加分析(裁剪、求交、擦除、更新、合并)的种类、原理,操作,领会其用途。 二、实验原理 空间分析是对于地理空间现象的定量研究,其常规能力是操纵空间数据使之成为不同的形式,并且提取其潜在的信息。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本质所在,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数据模型上看,空间分析分为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两种。 GIS不仅能满足使用者对地图的浏览和查看,而且可以解决有关地理要素空间位置关系的问题,这些需要用到矢量数据的分析功能。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其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一般不存在模式化的分析处理方法,主要是基于点、线、面三种基本形式。在ArcGIS中,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主要集中于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网络分析。 三、实验工具 Arcgis软件 四、实验方法 缓冲区方法、叠加分析等 五、实验步骤 1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是为了识别某一地理实体对周围地物的影响而在其周围建立的一定宽度多边形区域。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它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或接近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比如市政部门计划将某条道路拓宽至60米宽,这时需要以道路中心线为基础建立半径为30米的缓冲区,然后分析受到影响的建筑物。 本书通过以下方式创建了某条道路中心线距离为30米的缓冲区: 1.使用【编辑器】中的【缓冲区】菜单建立缓冲区 2.使用【缓冲区向导】工具建立缓冲区 3.使用【分析工具】中的【缓冲区】工具建立缓冲区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应用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ArcGIS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 2.通过实验,具备综合利用各项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 10.2 2.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原理验证实验 1、内容 (1)点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2)线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3)面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2、试验要求 创建几个新视图,在视图中分别添加点主题、线主题和多边形主题,然后分别作点、线、多边形的缓冲区,设置视图的单位和距离单位都为km,验证缓冲区分析原理。 (二)应用实验 1、水源污染防治 point层面表示了水源(如:水井)的位置分布,要求利用缓冲区分析提出水源污染防治的方案。 在本例中认为距各个水井0.1km以内的区域对水质的影响和污染最大,因此,可将距离水井≤0.1以内的区域提出作为缓冲区进行专项的污染防治。 2、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point层面表示的是几个点状污染源,距污染源的远近不同,受污染的状况也不同,距污染源越近,受污染越严重,据此对污染源附近地区进行分等定级。 分级的依据为:共分为4级,距污染源≤0.15,重污染区;距污染源≥0.15 and ≤ 0.30,中度污染区;距污染源≥0.30 and ≤0.45,轻度污染区;距污染源≥0.45,无 污染区。 四、实习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以电子版和打印版的形式提交,包括原理、步骤、结果。 实验数据:提交所有新生成的专题数据层文件。 所有的实验结果压缩成“学号_姓名_作业6”.rar提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