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配电技术期末课程设计格式

供配电技术期末课程设计格式

供配电技术期末课程设计格式
供配电技术期末课程设计格式

标题二号,黑体,英文字体为Arial,希腊字母保持不变,如θωρω?,段前空12pt

作者姓名四号仿宋,中间全角逗号隔开

(作者学院、班级、学号、五号楷体,标点均为全角)

空一行,格式同上行

以上部分行距均为单倍行距,“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线”选项选中

摘要:中文摘要为小五号宋体,行距为14pt,中间标点为全角,段首空6pt。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为小五号宋体,行距为14pt,中间标点为全角,段首空6pt

1 二级标题为小四黑,英文字体为Arial,换行时悬挂缩进为0,段前段后均空6pt,希腊字母保持不变,如θωρω?

正文字号五号,首行缩进0.74cm,中文宋体,英文及数字为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单倍行距(“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线”选项选中),段尾不要单字成行。文中字母与公式中字母应一样,文中括弧除列项说明为全角外,其余均为半角。

1.1 三级标题五号黑体,英文及数字用Arial,希腊字母保持不变,如θωρω?。换行时悬挂缩进为0,段前段后不空

1.1.1 四级标题五号宋体,英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换行时悬挂缩进为0,段前段后不空

文中列项说明格式如下:

1)工作模式1。

2)工作模式2。

1.1.2 数字的排版

数字之间,自小数点起,前后每隔3位留1/4字符空格,数字和单位之间留1/4字符空格。如:12 345.879 08 μm。正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和数字后的单位不能置于行首。

1.1.3 文中标题的自动编号

文中标题为自动编号。标题的设计方法是:将光标移至需要成为标题的段落中,通过按“Shift+Alt”和“←”或“→”(左箭头键或右箭头键),来设计1级标题,或2级、3级等标题。方框下面给出的标题和编号是样板。

1.1.4 正文的输入

正文的输入,只需在标题输入完毕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或者从“格式

工具

栏”

中选择“正文”样式。

1.1.5 图、表、参考文献、公式的编号

文中的图、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单独连续编号。如图1,表2或式(3)。如“图3 中国1985—1990年人口变化趋势图”就是指本论文的第3个图。建议采用全篇统一按原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表示附录B中的第2个表)。1.1.6 其他要求

定义1

定理1 (文字黑体顶格,数字Times New Roman,加黑。)

1.2 变量和单位的要求

文中所用的变量和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可参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每个变量的大小写、上下标等要全文统一,切勿混淆;每个变量符号只能用一个字符(可另加上、下标)表示,切勿用英文单词的缩写(字母组合)表示.相同的符号只能代表同一意义。

正文中如出现如下符号:?ΦΓ??Ωαβχδ

εφγηι?κλμνπθστ?ωξψζ∞?±+-,请

使用Symbol字体。

1.3 公式的输入要求

使用MathType公式编辑器。尺寸定义:完

全10.5pt、上标/下标6.5pt、次上标/下标4.5pt、

符号15pt 、次符号12pt ;有编号的公式右对齐。公式1行排不下时第2行以下应有明显缩进,公式转行时就优先在=,>,<,→等关系符号处,其次在+,-,×,÷,/等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应位于上行末,下行首不再重复。对于“

bc

a

”类型的公式,改成横排时,不要排成“a /b *c ”应改为“a /(bc )”,公式转行时排列格式如下:

()1sin[(1)(π2)]

π1

sin[(1)(π2)] 1s m

s

I h h I h h U h h U αα-+?=-?-?++??

+? (1) 1.4 表格的要求

1)中文表题小五黑,数字与英文字体及英文表题为Times New Roman (加黑),居中,段前及英文表题后空3 pt ,行距为固定值14磅。

2)表中物理量:单位用分数形式表示,单位与物理量需折行排时,分数线要划在上一行的行末。以百分数表示的量,一般用“φB /%”表示。

3)表内栏目线0.5pt ,顶线和底线0.75pt 。表中文字为六宋,数字及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行距为14pt 。列间一律用制表位对齐。

示例:

表1 DPMA 与DFT 算法的性能比较

算法

f sp /Hz e an

g /(?) e mag /‰ e TVE /% DFT

2

0.099 7 2.195 9 9.971 6 3 0.148 6 3.694 5 14.863 3 4

0.194 3 5.553 8 19.521 4 DPMA

2 0.007

3 1.241 0 1.238 1 3 0.017 3 2.771 7 2.775 1 4

0.031 5

4.884 2

4.906 5

1.5 图的要求

1)图的插入方式用“Word 图片”,锁在文字中,居中,图中中文文字为六宋,英文字母为Times

New Roman 体。图中线条的粗细要区分出主线和

副线,主线用较粗的线0.75磅,副线用较细的线0.5磅。在曲线图中,数据曲线是主线,坐标线和指引线是副线;在流程图中,物注解线是主线,装置设备线是副线,设备结构图中,设备边框是主线,中心线,剖面线,尺寸线是副线。图形段前段后空3 pt 。一般图形的标注见附录A 。

2)图题与表题相同,居中,中文为小五黑,数字与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加黑,行

距为固定值14磅。英文图题段后空3pt 。 1.6 论文中符号和缩略词的要求

符号和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示例:

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 ,IGCT)。

致 谢

本文中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的测量记录工作是在×××集团有限公司×××、×××、×××等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此向他(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小五宋,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编号后空2小格。行距14pt ,悬挂缩进0.63cm ,悬挂缩进与首行对齐。标点除括弧为半角外,其余均为全角。

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我刊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 葛俊,童陆园,耿俊成,等.TCSC 暂态过程中晶闸

管导通角特性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1,25(7):18-22.

中文期刊:注:其中,“2001”为出版年,“25”为卷号,“7”为期号,“18-22”为起止页码;

[2] 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79-193.

[3] 昂温 G ,昂温 P S .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

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112-147.

[4] Anderson P M ,Agrawal B L ,Van Ness J

E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power system [M].New York :IEEE Press ,1990:35-68. 中文专著:著作者.专著名称[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5] 袁慧梅.用GA 优化的ANN 在配电网线损中的应用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9.

学位论文:论文作者.论文名称[M].学校所在地:学校名称,年度.

[6] 蒋卫平. 西北750kV 系统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研究[R].

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2.

报告:报告作者.报告名称[R].报告单位所在地:报告存放单位,年度.

[7] Sharma C .Modeling of an island grid[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1998,13(3):971-978. 外文期刊:注意不要使用缩写的外文期刊名称,请给出全称。注:“Modeling of an island grid ”为文章名称,“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为期刊名,“1998”为出版年,“13”为卷号,“3”为期号,“971-978”为起止页码。作者的姓在前,名的首字母放在其后。

[8] Kennedy

J ,Eberhart 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Perth ,Australia ,1995. 外国会议论文:作者.所参考的文章[C].会议名称或者会议论文集名称,会议举办的城市,举办年度. [9]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标准:注:“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会”为标准的制定者,“GB/T 5795-1986”为标准编号,“中国标准书号” 为标准名称,“中国标准出版社” 为标准的出版单位,“北京”为标准的出版地,“1986”为标准出版年。

[10] 刘振亚.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

[N].中国电力报,2005-02-24(1).

报纸:注:“刘振亚”为作者,“2005”为发表年,“02” 为发表月,“24” 为发表日,“(1)”为第1版。 [11] 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c3824436.html,/pacsl.html.

电子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附录 A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 附录格式:中文摘要为小五号宋体,行距为14pt 。 本刊要求的图形模式如下:

1)简单函数图。横纵坐标的标目(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必要项目)应与被标注的坐标轴平行,居中排印在坐标轴与标值的外侧。标值应防止标注得过分密集,以至于数码前后连接,辨识不清。如图A1所示。

360 270 180 90 0

t /s

θr /(?)

2

4

6

8

图A1 横/纵坐标有单位的简单函数图形 2)非定量的、且只有1个字母标注的简单标目,如x , y 也可以直接地放在坐标轴顶端的外侧。如图A2所示。

u u i (t U C -u i (t

图A2 横/纵坐标为非定量的、简单标目的函数图形 3)录波图形的标准画法。录波图需标注横/纵坐标的

物理量及每单元格所代表的数值及单位。如图A3所示。

图A3 录波图形的标准画法

总则:

排版软件:Word 2010 页面设置: 整篇文档 纸张大小A4,

页边距:上3.2cm ,下2.5cm ,左2.0cm ,右2.0cm ,栏间距0.78cm ,页眉2.0cm ,页脚0

指定每页行数42行,每行字数45(半栏21) 整篇文档行距为单倍行距(“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选项选中),字体五号宋体,英文五号Times New Roman

篇首通栏部分为单倍行距,“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

与网格对齐”项选中。

页眉小五号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用制表位对齐,第一制表位居中,8.5cm ,第二制表位居右,16.8cm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质量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群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课,也是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实用性、工程性强,涉及领域广泛,与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所直接对应,介绍电力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在《电路》、《电机拖动》及《电气控制》等课程学习之后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及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熟悉电力系统及供配电基本知识及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供配电技术中常用高、低压电器的性能、使用和维护常识;掌握简单的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电器校验方法;熟悉工厂安全、可靠地供电及防雷接地知识;具有一定的识绘图能力和查取相关电气工程手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接线图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供配电概述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供配电系统发展概况 1.1 国内外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 1.2 中国电网发展趋势(了解) 2、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1 电能(了解) 2.2 发电厂类型(了解) 2.3 变电所类型(了解) 2.4 电力系统概述(了解) 2.5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熟悉) 3、企业供配电系统概述 3.1企业对供配电的基本要求(了解) 3.2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组成(熟悉) 3.3 企业对配电电压的选择(了解) 4、供配电系统的布置和四防 4.1供配电系统的布置(了解) 4.2供配电系统的四防(了解) 5、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 5.1供配电系统的电压(掌握) 5.2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质量(掌握) 5.3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了解) (二)能力培养要求 1、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熟悉电力生产过程。 2、具有能确定电网、用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额定电压的能力。 第二单元供配电一次设备知识和技能(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高压一次设备

供配电技术习题集及答案-第四章

4-1如何确定工厂的供配电电压? 供电电压等级有0.22 KV , 0.38 KV ,6 KV ,10 KV ,35 KV ,66 KV ,110 KV,220 KV 配电电压等级有10KV ,6KV ,380V/220V 供电电压是指供配电系统从电力系统所取得的电源电压.究竟采用哪一级供电电压,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 电力部门所弄提供的电源电压. 企业负荷大小及距离电源线远近. 企业大型设备的额定电压决定了企业的供电电压. 配电电压是指用户内部向用电设备配电的电压等级.有高压配电电压和低压配电电压. 高压配电电压通常采用10KV或6KV,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10KV高压配电电压. 低压配电电压等级为380V/220V,但在石油.化工及矿山(井)场所可以采用660V的配电电压. 4—2 确定工厂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原则是什么? 答:(1)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a 应满足用电负荷对可靠性的要求。在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当在技术上,经济上比较合理时,主变器选择也可多于两台; b 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比较大的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两台主变压器 c 三级负荷一般选择一台猪变压器,负荷较大时,也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2)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装单台变压器时,其额定容量SN应能满足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Sc,考虑负荷发展应留有 一定的容量裕度,并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即SN>=(1.15~1.4)Sc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任意一台主变压器容量)SN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a 任一台主变压器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60%~70%的要求,即SN=(0.6~0.7)Sc b 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Sc(I+II)的要求,即 SN>=Sc(I+II) 4-4 高压少油断路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各自的灭弧介质是什么?比较其灭弧性能,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高压少油断路器的灭弧介质是油。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灭弧介质是真空。 高压少油断路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节约油和钢材,价格低等优点,但不能频繁操作,用于6—35KV的室内配电装置。 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不爆炸,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结构简单,无污染,可靠性高等优点。在35KV配电系统及以下电压等级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价格昂贵。 4-5、高压隔离开关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带负荷操作? 答:高压隔离开关的作用是隔离高压电源,以保证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及人身安全。但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因此不能带负荷拉、合闸,不能带负荷操作。 4-6 高压负荷开关有哪些功能?能否实施短路保护?在什么情况下自动跳闸? 解:功能:隔离高压电源,以保证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及人身安全。 高压负荷开关不能断开短路电流,所以不能实施短路保护。常与熔断器一起使用,借助熔断器来切除故障电流,可广泛应用于城网和农村电网改造。 高压负荷开关上端的绝缘子是一个简单的灭弧室,它不仅起到支持绝缘子的作用,而且其内部是一个汽缸,装有操动机构主轴传动的活塞,绝缘子上部装有绝缘喷嘴和弧静触头。当负荷开始分闸时,闸刀一端的弧动触头与弧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同时在分闸时主轴转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内的空气,从喷嘴往外吹弧,使电弧迅速熄灭。

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bc3824436.html,)/心得体会 〔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 供配电实训主要综合训练学生运用供配电技术、电气照明、建筑电气等专业知识,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供配电实训心得体会工厂供电课程实训结束了,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课程实训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很好地实现了从书本到实际操作的一个过渡,反映了毕业之后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程。俗话说的好:学以致用。学了不能用到生活中不能用到实践中,那么就相当于没有学。在这次实训中发现,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然非常困难。 本次的实训地点是校内下安变配电所,变配电所的作用是将外面引入的电压变成用户所需的电压,并将电分配到各个用电点。实训时一个师傅理论联系实际,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而又具体实在的课程。这个变配电所主要由四个系统组成分别为高压系统、低压系统、计量系统等。配电柜由进线、测量、计量、变压器保护和进线保护组成。师傅说这个变配电所自动化集程度高,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来控制整个变配电

所的用电断电、监控是否有异常情况等,这样不仅节约劳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减少误差,及时排除异常情况。 通过师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变电站的每一项设计并不是纯粹的利用理论知识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到许许多多的工程估算,参数,考虑到现场的环境与实际情况。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生产服务,切实保证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同时做好节能工作,要从以下基本要求做起: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生事故及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投资要尽量少,运行费要低,尽可能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要合理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要做到局部与全局协调,顾全大局,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通过这一次实训我对变配电所生产过程有一个完整的 概念;熟悉了变电所主接线连接方式、运行特点;初步了解了电气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了解了站用电的接线方式、备用方式及怎样提高站用电的供电可靠性;了解了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况。通过这一次实训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06089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参考学时:38学时+2学时 参考书目: 1.《供电技术》(第三版),余健明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工厂供配电》,唐志平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供配电设计手册》,焦留成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4.《工厂供电》,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业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比较清楚了解企事业单位降压变电所及低压供电系统。了解电气设备原理作用与操作,树立供电系统运行的概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理解企事业单位变电所的结构,主要电气设备配电系统。 3.理解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工作原理作用及运行。 4.初步掌握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5.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本大纲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求编写。 3.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制定。 4.本大纲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特点编写。 (四)建议 1.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加强参观实践必不可少。 2.本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缺一不可。 3.本课程还涉及其它一些专业和课程必备的知识,应注意联系,必须具备一定自学能力。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 2.电力系统电压。 3.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内容: 工厂供电的知识,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力系统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难点: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力负荷计算方法. 2.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 3.工厂计算负荷确定。 教学内容: 三相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供电系统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负荷设备组计算负荷确定,负荷计算方法。 难点:负荷计算方法。 第三章供电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供电电压。 2.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3.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4.低压配电系统。 教学内容: 供电电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难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 第四章配电所及一次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厂变电所的类型。 2.高压一次设备原理、作用。

《供配电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 1章 电力系统概论 1-1 什么叫电力系统?为什么要建立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 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为了充分利用动力资源, 降低发电成本, 发电厂往往远离城市和电能用户, 因此, 这就需要 输送和分配电能,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过升压、输送、降压和分配,送到用户。 1-2 供配电系统由那些部分组成?在什么情况下应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 供配电系统 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总降压变电所是企业电能供应的枢纽。它将 35kV ~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 6~ 10kV 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10kV 电压, 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一般负荷分散、 厂区大的大型 企业设置高压配电所。 1-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用电 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 高 5% ;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升压变压器 )或电力线路的 额 定电压 (降压变压器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 10%或 5%(视线路的 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 )。 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 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 电力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1-4 电能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 电能的质量指标是指电压质量、频率质量、供电可靠性。 1-5 什么叫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如何计算电压偏移和电压波动? 电压偏差是电压偏离 额定电压的幅度。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 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 引起光源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成为闪变。 电压偏差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即 U% U U N 100 ,式中 U %为电压偏差百分数; U 为实际电压; U N 为额定电压。 U N 电压波动程度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或其百分数来表示,即 U% U max U min 100 U N 式中, U 为电压波动; U% 为电压波动百分数; U max , U min 为电压波动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kV );U N 为额定电压( kV )。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发生 单相接地时各有什么特点? 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 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电容电流增大 对称平衡。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 通过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 产生很大的短 路电流,中性点对地电压仍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也不发生变化。 U max U min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 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 电容电流 倍,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

《供配电技术》唐志平第三版习题答案(全)解读

第1章 电力系统概论 1-1 什么叫电力系统?为什么要建立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为了充分利用动力资源,降低发电成本,发电厂往往远离城市和电能用户,因此,这就需要输送和分配电 能,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过升压、输送、降压和分配,送到用户。 1-2 供配电系统由那些部分组成?在什么情况下应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 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总降压变电所是企业电能供应的枢纽。它将35kV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6~ 10kV 高压配电电 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10kV 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 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设置高压配电所。 1-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5%;变压器 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 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10%或5%(视线路的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 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的水平和 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1-4 电能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 电能的质量指标是指电压质量、频率质量、供电可靠性。 1-5 什么叫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如何计算电压偏移和电压波动? 电压偏差是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幅度。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引起光源光通 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成为闪变。 电压偏差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即 %100N N U U U U -?=?,式中%U ?为电压偏差百分数;U 为实际电压;N U 为额定电压。 电压波动程度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或其百分数来表示,即 max min max min %100N U U U U U U U δδ=--=? 式中,U δ为电压波动;%U δ为电压波动百分数;max U ,min U 为电压波动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kV );N U 为额定电压(kV )。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 时各有什么特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 统。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电容电流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 高为线电压,电容电流增大 倍,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对称平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 地时,通过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中性点对地电压仍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也不 发生变化。 1-7 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几类?对供电各有什么要求? 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可分为三类,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对供电的要求:一级负荷要求最 严,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应不同时受到损坏,在一级负荷中的特别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设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课程适用于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控与PLC等课程基础上,获得《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设计、供电设备的选择及整定、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教学要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迫切性。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主要是讲述中、小型机械类工厂内部的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及简单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实用能力。 本课程包含工厂供配电的认识、一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电气主接线的运行分析、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工厂的电气照明、工厂的节约用电与计划用电。 二、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工厂供配电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要求、电力负荷的分级; 3. 掌握电力系统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变配电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 4.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掌握常用高低压开关、熔断器、互感器等设备的结构、用途、倒闸操作顺序; 6. 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结线方式; 7.了解人体触电的概念、接地的类型; 8.掌握变电所操作电源、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及中央信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确定原则。(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选择电气设备的基本能力; 2.具有解决10KV中小型工厂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实验技能维护能力; 3.具有正确选择和校验设备的初步能力;

(整理)企业供配电教案.

河南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 教案 校风:团结求实进取奉献 教风:尚德精学严教爱生 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团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系部自动化系 教研室(实验室) 物电 课程名称企业供配电技术 授课班级09电一 主讲教师毛振红 使用教材中国化工出版社

河南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教案用纸

任务1.1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及总体布置 1.变配电所的任务和设置 任务:工厂变电所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压、配电的任务。配电所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然后直接配电的任务。可见,变配电所是工厂用电系统的枢纽。 设置:工厂变电所一般设置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而中小型的工厂不设总降压变电所,只有相应的车间变电所。为节省场地和建筑费用,工厂的配电所尽可能与车间变电所配套合建。 2.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1)变配电所位置确定的一般原则 变配电所的位置一般会根据用电负荷位置、负荷大小、负荷的集中程度、周围环境、安全性要求,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①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降低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量。 ②接近电源侧,尤其是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 ③进出线方便,特别是要适于架空进出线。 ④设备安装和运输方便,主要是考虑电力变压器和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安装和运输。 ⑤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污染物的场合,无法远离时,应设在上风侧。 ⑥不应设在高温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无法避开时,要采取隔热和防振措施。 ⑦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经常积水场所(比如浴室、游泳池或厕所等)的正下方,或与上述场所毗邻。 ⑧不缚设在易燃易爆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上述环境毗邻时,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5—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⑨不妨碍工厂或车间的发展,并适当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 工厂或车间的负荷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近似确定。 (2)负荷指示图 负荷指示图是指将电力负荷按照一定比例[例如用1 mm2的面积代表(合适)计算负荷的千瓦数]用“负荷圆”的形式标示在工程建筑或车间的平面图上,如图1—1所示(其他可见技术部门给出的负荷工艺布置图)。 各车间的负荷圆的“圆心”,应与工程建筑(车间)的“负荷中心”位置大致相符。建筑(车间)内负荷如果分布大致均匀,这一“负荷中心”就代表建筑或车间的中心。如果建筑(车间)负荷分布不均匀,这一中心应偏向负荷较集中的一侧。

建筑供配电技术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平均额定电压的应用场合为() A.受供电设备 B.线路 C.变压器 D.以上全部 2、人们俗称的“地线”实际上是() A.中性线 B.保护线 C.保护中性线 D.相线 3、如果系统中的N线与PE线全部分开,则此系统称为( )系统。 A.TN-C B.TN-S C.TN-C-S D.TT 4、我国11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系统的电源中性点,通常采用运行方式为() A.不接地 B.直接接地 C.经消弧线圈接地 D.随便 5、我们通常以( )为界线来划分高压和低压。 A.1000V B.220V C.380V D.1000KV 6、从供电的角度来说,凡总供电容量不超过( )的工厂,可视为小型工厂。 A.500kVA B.100kVA C.5000kV D.1000kV 7、如果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称为()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保安负荷 8、某厂全年用电量为800×10kW.h,原功率因数为0.67,现欲补偿到0.9,则装设BW--10.5--14--1型电容器个数为() A.41个 B.35.6个 C.36个 D.42个 9、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由___两部分组成() A.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 B.铁损和铜损 C.电阻损耗和电抗损耗 D.以上都不对 10、满负荷的负荷指的是。() A.动力负荷 B.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 C.耗用电能的用电单位 D.用电设备所耗用的电功率 11、负荷持续率表征___设备的工作特性() A.连续工作制 B.短时工作制 C.断续同期工作制 D.长期工作制 12、尖峰电流是指持续时间为__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

#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书

供配电技术 实验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教研室 实验台简介 1.试验台的主要特点 DJZ-Ⅲ型电气控制与继电保护试验台是专为熟悉各种继电器特性实验,变压器常规和微机差动保护实验,模拟线路电流电压常规保护和微机保护实验以及常规距离保护和微机距离保护实验设计的装置,试验台上设有各种常规电磁式继电器和线路模型、变压器和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等组成。试验台的主要特点有: (1)试验台上装有漏电保护,确保实验进程安全。 (2)试验台配置齐全,既有常规的各种电磁式继电器、常规和微机的电流电压保护和距离保护又有线路模型,还可以完成常规和微机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学生可以自行设置短路点,真实模拟线路故障情况,学生还可以自行设计保护接线,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试验台的微机保护含有电流、电压保护、阻抗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三种功能,可以分别做三种保护实验。 (4)试验台的微机保护,具有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事故记录和事件顺序记录功能。能显示各种信息,调试方便,有利于教学活动。 (5)试验台的微机保护可以进行现场手动跳、合闸操作,当配置上位机和我们研究所的有关软件包时,可实现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可远程监测和修改下位机的整定值设置。(此功能作为附加功能,要求实现此功能必须在产品订货合同里加以注明。) 装置外形图见图1-1。 一次系统图见图1-2。 面板布置图见1-3。

图1-1 DJZ-Ⅲ电气控制及继电保护试验台外形图 2.试验台面板布置 调压器TY1调压器TY2单相电源指示灯 三相电源指示灯 直流电源指示灯 单相电源开关三相电源开关 直流电源开关 A相负载B相负载C相负载 合闸 分闸 Ⅰ段Ⅱ段 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 交流电流表 直流电流表 A相 B相 C相 短路 短路电阻调节 重合闸投切 防跳开关输入Ⅰ输入Ⅱ公共端 电压输入电流输入 a o a b c o + -a o a b c 1A 1B 1C 小 大 动作信号灯 微机出口常规出口 DJZ-Ⅲ型电气控制及继电保护试验台 ON OFF ON OFF 加速方式选择 动作电流 制动电流 两相制动 *电流线圈1电流线圈2 电压线圈1电压线圈2 电流线圈极化继电器* * 电压线圈* 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信号继电器 信号继电器 微机PT输入闪光灯 2 1 1 2 3 1 3 5 复位按钮 1 3 7 210 12 前 后 不加速系统阻抗切换 最大正常最小 电流测量A相电流测量C相 1A 1B 1C 合闸 分闸 区内 区外 A B C 2C 2B 2A 2A 2B 2C 微机CT1 微机CT2 PT测量 移 相 器 * * 本相制动操作开关 * +-220V 可调大电流图 1-3 DJZ-III 型试验台面板布置图 1 2,4,5Ω 继电保护 测量孔 1KO 1CT TB 220/127V R S 最小 最大 区内 区外 PT 测量 移相器 2KO 2CT K1 1R 2Ω 3KO R d 10Ω 2R 45Ω DX K3 图1-2 DJZ-Ⅲ一次系统图

【电工标准】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108学时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 长沙工商职业中专赵浩 2010年6月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4 适应专业: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一、课程概述 本学习领域是针对电子企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电气线路的安装于应用、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专业能力而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同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行动领域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综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安排了6个学习情境:用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的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吊扇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 本课程的前设课程为《初中数学》、《初中物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1)基本知识点: a.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b.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掌握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c.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电量。 d.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 交流电路。 e.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f.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g.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的作用和负 载的正确接法。 h.了解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概念和方法。 i.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和额定值等。 j.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k.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意义,具有选用仪表类型、量程范围、分析测量结果的初步能力。

《供配电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1-2: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总降压变电所是企业电能供应的枢纽。它将35kV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 6 ~10kV 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 ~10kV 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设置高压配电所。 1—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答(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5%;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10%或5%(视线路的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 (2.)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1-4,电能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 答:电能的质量指标有电压.频率.供电可靠性. 1-5什么叫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如何计算电压偏移和电压波动? 答:电压偏差是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幅度。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引起光源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成为闪变。 电压偏差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即 △U%=(U-UN)/UN ×100 电压波动程度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或其百分数来表示,即 &U=Umax-Umin &U%=(Umax-Umin)/UN ×100 式中,&U为电压波动;&U%为电压波动百分数;Umax ,Umin为电压波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V);UN为额定电压(KV)。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各有什么特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电容电流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电容电流增大倍,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对称平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中性点对地电压仍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也不发生变化。 1-7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几类?对供电各有什么要求? 答: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可分为三类,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对供电的要求:一级负荷要求最严,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应不同时受到损坏,在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独立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二级负荷要求比一级负荷低,应由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亦应有两台,从而做到当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或电力线路发生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三级负荷要求最低,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有单回路电力线路供电。 1-8 试确定图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G和变压器1T,2T和3T的额定电压。

供配电技术课程说明

供配电技术课程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描述 《供配电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讲述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与电缆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设备选择的校验,工厂变、配电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工厂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及电能节约问题,同时对供电系统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均作了总结和论述。 主要内容: 1. 工业企业供电概论 2.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3.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 4. 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5.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 6.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三、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使用教材:《供电技术》(第四版)余健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一五”规划教材。 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供用电工

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包括: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讲述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与电缆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设备选择的校验,工厂变、配电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1.《供配电技术》,刘介才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版 2. 《工厂供电》,刘介才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4版 3. 《工厂供电》,苏文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四、考核方式 考勤、作业、实验.................... 30% 期末考试........................... 70% 注意事项: 1. 学生听课课时必须超过本门计划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完成该课程的作业和实验才能取得期末考试资格。 2. 最终成绩以60分为最低及格线。

《工厂供配电技术》教案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总学时96 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32 学分数 课程类型 必修课□校级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15年级电气自动化专业01班 授课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教学目标及基本 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工厂供配电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重点介绍工厂供配电设备的结构和应用,侧重于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应用技术的介绍,力图让学生在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方面有所启发。因此,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综合分析与评价各种主要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教材 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作者周乐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参考书1.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2.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3.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授课教师李新梁职 称 讲师 系 部 自动化工程系 授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注:表中()选项请打“√”。

章次及名 称 工厂供配电系统学时数8 授课周数 1.3 授课方式●理论课□试验课□实习 教学目的 与要求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概述;电能的质量指标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电能的质量指标分类;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1.方法:理论讲授2.教具:板书+PPT 3.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提要与学时分配 内容提要学时辅助手段 1.1电力系统概述; 1.2工厂供配电系统; 1.3电能的质量指标; 8 ●板书 □实物展示 □投影片 ●电子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 备注

供配电技术习题答案第6章(DOC)

第六章 电力线路 6-1 高压和低压的放射式接线和树干式接线有哪些优缺点?分别说明高低压配电系统各宜首先考虑哪种接线方式? 答:(1)① 高压放射式接线的优点有:界限清晰,操作维护方便,保护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由于放射式线路之间互不影响,故供电可靠性较高。 缺点是:这种放射式线路发生故障时,该线路所供电的负荷都要停电。 ② 高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点有:使变配电所的出线减少。高压开关柜相应也减少,可节约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缺点有:供电可靠性差,干线故障或检修将引起干线上的全部用户停电。 配电系统的高压接线往往是几种接线方式的组合,究竟采用什么接线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才能确定/一般来说,高压配电系统宜优先考虑采用放射式,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区和生活住宅区,可考虑采用树干式。 ③ 低压放射式接线的优点有:供电可靠性高。 缺点是:所用开关设备及配电线路也较多。 ④ 低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点有:接线引出的配电干线较少,采用的开关设备自然较少。 缺点是:干线故障使所连接的用电设备均受到影响,供电可靠性差。 (2)实际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也往往是上述几种接线的在综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容量不大而且无特殊要求是,宜采用树干式。 6-2 试比较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优缺点。 答:电力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其结构和敷设各不相同。架空线路具有投资少,施工维护方便,易于发现和排除故障,受地形影响小等优点;电缆线路具有运行可靠,不易受外界影响,美观等优点。 6-3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是什么?一般动力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照明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为什么? 答:(1)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必须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的条件。 ①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 ②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 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 ④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 ⑤满足短路稳定的条件. (2)一般动力线路宜先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再校验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 (3)照明线路宜先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再校验其他条件。因为照明线路对电压要求较高。 6-4 三相系统中的中性线(N 线)截面一般情况下如何选择?三相系统引出的两相三线制线路和单相线路的中线截面又如何选择?3次谐波比较严重的三相系统的中性线截面又如何选择? 答:(1)一般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的中性截面0S ,应不小于相线截面?S 的一半,即 ?S S 5.00≥ (2)由三相系统引出的两相三线制线路和单相线路,因中性线电流和相线电流相等,故中性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即

供配电技术教案

教案 第一学期 学院(系、部) 教研室(实验室) 电气工程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案 第1讲 [课程类别] 理论课 [授课题目] 1.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 1.2电力系统电压 1.3电力系统中心点运行方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掌握电网额定电压等级,掌握电网额定电压与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之间应当相互配 合的关系; 3.掌握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 4.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 2.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难点:1. 电力系统的几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2. 电力质量指标;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日常用电、工厂供电案例分析。 新授: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见下图。 发电厂;电力网(变配电所、电力线路)、电能用户 2. 供配电系统概况 (1)具有高压配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2)具有总降压变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3)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工厂供电系统; (4)只有一个变电所或配电所的工厂供电系统。 3. 工厂供电的要求和课程任务 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二、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 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频率、电压。 2. 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GB 156-2007《标准电压》。 (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供配电技术实验

供配电技术实验

成绩供配电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05131003 学号0513100313 姓名唐磊

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 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1)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 (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建议学时54 学时学分 4.0 制定单位电气专业部制定日期2015年 3月 6日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 践,使学生熟悉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设备、接线、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变配电系统的安全运 行及管理,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的技能。养成规范、文明的工 作习惯,从而基本具备供配电系统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它要以《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 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电一体化职业 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着重培养学生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使其具备供配电技术知识。以工作过程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技术模块,每个模块按生产运行系统设置若干项目,在各个项目中按岗位的需求组织体现相 应知识和技能的具体任务,最后以任务引领教学过程,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相辅、形成理论 实践一体化、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供配电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4 学时,其中理论54 学时,实践 0 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清晰说出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能详细阐述变配电所一次系统中高低压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等器件的选择 方法。 (2)能清楚描述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的方案选择和整定计算方法。 (3)能熟练阐述车间照明系统和电气安全以及供电系统中电能节约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能力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