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景 观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17
朱熹文言文1.《百丈山记》1.原文: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
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
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
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年月日记。
2.注释:1.卑庳(bì):低矮。
庳:原作“痹”。
2.当:面对。
水石峻激相搏:山石峻峭,水流湍急,水石相撞,如同搏击。
3.乃壁其后:承上句说,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
“乃”,而,却,表示转折语气。
“壁”,石壁。
“其”,指西阁。
4.峭(qiào)岸:悬崖峭壁。
5.深昧:深暗。
6.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7.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
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
李白诗全集卷一(古诗五十九首)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其二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入紫微。
【虫带】【虫东】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 挥一作飞)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其四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 首一作手)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
其五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 启玉齿一作忽自哂)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其六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 固其然一作其固然)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
【虫几】【歇欠换鸟】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
滕王阁序作品简介王勃《滕王阁序》诗词鉴赏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勃《滕王阁序》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勃《滕王阁序》诗词鉴赏【简介】《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一名《滕王阁诗序》。
骈文篇名。
唐王勃作。
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
唐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
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带宸的诗句1.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
——唐·许敬宗《奉和秋日即目应制》2.温谷春生至,宸游近甸荣。
——唐·马逢《新乐府》3.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
——唐·鲍君徽《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4.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唐·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应制》5.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唐·徐安贞《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6.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
——唐·徐安贞《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7.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
——唐·韦元旦《早朝》8.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
——唐·窦希玠《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9.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
——唐·无名氏《御题国子监》10.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
——唐·广宣《驾幸天长寺应制》11.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唐·苏颋《御箭连中双兔》12.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
——唐·张景源《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13.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唐·李元嘉《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14.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
——唐·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15.辇辂移双阙,宸游整六师。
——唐·郭汭《同崔员外温泉宫即事》16.储禁铜扉启,宸行玉轪遥。
——唐·薛元超《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17.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
——唐·宋之问《夏日仙萼亭应制》18.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
——唐·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19.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
——唐·郑嵎《津阳门诗》20.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
——唐·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21.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
——唐·狄仁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22.玉宸殿上重差次,可是诗人许与轻。
——牟巘五《舜举水仙梅五绝》23.龙章夜下五云间,玉宸唤归碧落班。
《登池上楼》谢灵运〔南北朝〕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南北朝〕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岁暮》谢灵运〔南北朝〕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南北朝〕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东阳溪中赠答二首·其一》谢灵运〔南北朝〕可怜谁家妇?缘流洒素足。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南北朝〕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石门岩上宿》谢灵运〔南北朝〕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南北朝〕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其二》谢灵运〔南北朝〕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含有乔的诗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佚名《汉广》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佚名《山有扶苏》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刘驾《苦寒吟》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马戴《落日怅望》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佚名《生年不满百》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刘克庄《莺梭》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佚名《周颂·时迈》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马戴《落日怅望》蝶粉蜂黄大小乔。
——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黄庭坚《徐孺子祠堂》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苏轼《满江红·忧喜相寻》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德隐《新秋晚眺》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曹丕《芙蓉池作》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罗隐《魏城逢故人》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佚名《伐木》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
——詹玉《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泉赋(扬雄) ⽢泉赋,原以为⽔赋,⼤谬不然。
⽢泉为宫殿,是祭祀天地的地⽅,为成帝祭祀活动⽽赋。
场⾯豪华之极,描写细致⼊微,⽓势宏⼤。
----------------------有感【郊祀】祭天⽈郊,郊者⾔神交接也。
祭地⽈祀,祀者敬祭神明也。
郊天正於南郊。
郭外⽈郊。
杨⼦云善⽈:汉书⽈:杨雄,字⼦云,蜀郡成都⼈也。
雄少好学,年四⼗馀,⾃蜀来游京师,⼤司马王⾳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馀,为郎中,给事黄门,卒。
桓谭新论⽈:雄作⽢泉赋⼀⾸,始成,梦肠出,收⽽内之,明⽇遂卒。
然旧有集注者并篇内具列其姓名,亦称⾂善以相别。
佗皆类此。
孝成帝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似相如者,善⽈:雄答刘歆书⽈:雄作成都城四隅铭,蜀⼈有杨庄者,为郎,诵之於成帝,以为似相如,雄遂以此得见。
上⽅郊祀⽢泉泰畤、汾阴后⼟,以求继嗣,善⽈:上谓成帝也。
汉书⽈:武帝幸⽢泉,令祠官具太⼄祠坛,太⼀所⽤,如雍畤物。
⼜⽴后⼟於汾阴脽上。
孟康⽈:畤,⾳⽌,神灵之所⽌也。
脽,⾳虽。
召雄待诏承明之庭。
善⽈:诸以材术见知,直於承明,待诏即见,故⽈待诏焉。
承明,已见上⽂。
正⽉,从上⽢泉还,奏⽢泉赋以风。
善⽈:汉书⽈:永始四年正⽉,⾏幸⽢泉。
七略⽈:⽢泉赋,永始三年正⽉,待诏⾂雄上。
汉书三年⽆幸⽢泉之⽂,疑七略误也。
⽑诗序⽈:下以风刺上。
⾳讽。
不敢正⾔谓之讽。
其辞⽈: 惟汉⼗世,将郊上⽞,善⽈:惟,有也,是也。
⼗世,成帝也。
上⽞,天也。
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晋灼⽈:雍,祐也。
休,美也。
⾔见祐护以休美之祥也。
明号,下同符三皇也。
善⽈:⾔将祭泰畤,冀神拥祐之以美祥,因尊⼰之明号也。
⼴雅⽈:将,欲也。
雍,⾳拥。
同符三皇,录功五帝,⽂颖⽈:符,合也。
善⽈:⾔同符契於三皇,录功勤於五帝也。
恤胤锡羡,拓迹开统。
应劭⽈:恤,忧也。
胤,续也。
锡,与也。
羡,饶也。
拓,⼴也。
时成帝忧⽆继嗣,故修祠泰畤、后⼟。
⾔神明饶与福祥,⼴迹⽽开统也。
李奇⽈:统,绪也。
善⽈:羡,⼷战反。
写爱国的古诗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写爱国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3、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4、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5、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6、唐·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7、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8、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19、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范晔2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2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22、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
——《旧唐书?陈子昂传》2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2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25、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崔颢2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27、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孟浩然《他乡七夕》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9、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杜甫的诗全集杜甫的诗全集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一提杜甫,就能想到教科书里的那个小老头,眉头紧锁,忧国忧民。
杜甫是我国的八大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全集,欢迎阅读。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唐· 杜甫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唐· 杜甫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唐· 杜甫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唐·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唐· 杜甫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送何侍御归朝唐· 杜甫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送贾阁老出汝州唐· 杜甫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唐· 杜甫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唐· 杜甫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李商隐《隋宫》赏析:深刻讽刺了隋炀帝杨广的荒淫王国《隋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是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
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
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隋宫李商隐[唐代]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2、散译长安的殿阁千门闲闭,空自笼罩着一片烟霞,又想在繁丽的江都,把宫苑修建得更加豪华。
若不是皇帝的玉印归到了李家;隋炀帝的锦帆或许会游遍天涯。
当年放萤的场所只剩下腐草,萤火早就断绝了根芽;多少年来隋堤寂寞凄冷,两边的垂杨栖息着归巢乌鸦。
他若是在地下与陈后主重逢,难道能再去赏一曲《后庭花》?3、注释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
《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
"《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
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
……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
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
……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
《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
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