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化武器
- 格式:pdf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31
我们的世界中存在很多知名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生化战争也就是利用它们摧毁敌人。
生化武器的使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公元前1500年,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发现了传染病的威力,并将瘟疫病人派往敌国。
军队同样深知生化武器的厉害,他们将染病的死尸投向围困的堡垒,向敌人的井里下毒。
一些史学家甚至争论说,圣经中摩斯召来降在埃及人头上的十大灾祸与其说是神的报复,不如说是大规模生化武器。
从古时起,医学进步促进了人们对有害病菌和人体免疫系统的认知。
但尽管疫苗和治疗技术得以提高,人们也进一步将地球上一些极具杀伤力的生物运用于武器制造中。
20世纪上半叶,德国和日本使用了生化武器:炭疽脓疱。
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也纷纷开始了生化武器的研发。
今天,根据1972年的生化武器公约和日内瓦议定,生化武器被禁用。
然而即使一些国家早已销毁了库存的生化武器,并停止了研究,但威胁依然存在。
本文将为您解读一些主要的生化武器威胁,以及生化战争的未来。
1.天花说到“生化武器”,我们脑中总会浮现无菌的政府实验室、核生化服和试管中颜色鲜艳的液体。
其实在历史上,生化武器总以单调平凡的面貌示人:比如一个四处游荡的流亡者,背着布满带病的跳蚤的纸包。
甚至在1763年印法战争中,生化武器只是一条毯子。
按照杰弗里•阿默斯特少校的命令,声名狼藉的英国部队将带有天花的毛毡送给渥太华的印第安人部落。
美洲当地居民特别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因为与欧洲侵略者不同,他们从没有碰到过天花,也完全没有抵抗力。
疾病像野火般在印第安部落里蔓延。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天花病有30%的死亡率。
罹患天花的特征有高烧、浑身疼痛以及从水泡发展到疤痕的皮疹。
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和感染者的皮肤或体液直接接触,但在密闭狭窄的空间里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努力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消灭天花。
结果,自然产生的天花病例在1977年后再未出现。
这种疾病从自然世界消除了,但天花病毒的实验室副本仍然存在。
生物武器及其发展态势陈家曾%俞如旺!%!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Q&"##I"摘%要%生物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本文介绍生物武器的发展阶段%特点以及主要种类#分析生物武器所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武器的管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的观点$关键词%生物武器%生物战剂%传染病%生物武器管制%道德伦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I年版"/模块三0生物技术与工程1中提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需要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如搜集生物武器的相关资料并分析其危害$本文通过介绍生物武器的发展阶段%特点及种类等相关资料#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的观点$!"生物武器的发展阶段生物武器是指利用病原体等生物战剂进行杀伤和破坏的武器#包括生物战剂和施放工具'#($生物战剂是指病原微生物以及它所产生的传染性物质的总称'!(#生物战剂不仅能满足军事目的和技术的需要#还可以对人畜和农作物造成极大的破坏#常见的生物战剂有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等$施放工具包括媒介生物%飞行器等能够携带并投放生物战剂的载体$在战争中传染病被用来削弱敌人战斗力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是生物武器产生的根源$早在#'世纪#蒙古人围攻克里米亚半岛的卡法城时#把感染了鼠疫的尸体投入了城中#导致鼠疫肆虐#卡法城不攻自破#鼠疫也因此在欧洲各地传播'Q($第一次明确记载的生物战发生在#IBQ年#当时英国驻北美的指挥官阿姆赫斯特让他的士兵送给印第安人一些天花病人用过的手帕和毯子#导致天花在印第安部落四处传播#印第安人因此失去了战斗力#英国殖民军没有花费一枪一弹就夺取了胜利$生物武器的研究与应用分为Q个阶段$第#个阶段是在!"世纪初#德国研究了几种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致病菌#主要是让间谍用来污染水源或者食物$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间谍就用马鼻疽菌感染了协约国运送武器的骡子#从而影响了军队的行动$随着生物战剂的种类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从固体培养生产转变为用大型发酵罐生产$第!阶段为!"世纪Q"d I"年代#从以前的人工释放变为了用飞机施加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例如#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发动了至今为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其中使用了炭疽菌%霍乱菌%马鼻疽菌等病原微生物作为生物战剂$臭名昭著的日本IQ#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物武器实验#将感染了病原体的食品和服装通过飞机投放到中国部分地区#甚至惨绝人寰到利用活人进行人体实验#包括活体解剖和细菌感染#以研究各种生物武器的杀伤效果'Q($到!"世纪I"年代中期#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其中O W@重组技术的应用导致了生物战剂的大规模生产#使生物武器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0基因武器1阶段'!($基因武器是指通过O W@重组技术#将脱氧核苷酸片段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把特定的生物特性集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更强大的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特点!-#%传染性强 杀伤力大%大多数生物战剂是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都可以进行自我繁衍且繁殖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污染空气%水和食物或者皮肤接触%昆虫叮咬等途径侵入人体#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人群密集的地区更容易流行传染病$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等杀伤力强的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影响面积最大''(#杀伤范围可达到数百甚至数千平方公里$据世界卫生组织测定#如果一架轰炸机对完全没有防护的人群进行袭击的话##"B5核武器的杀伤范围为Q""E/!##&5神经性化学制剂的杀伤范围为B""E/!##"5生物战剂的杀伤范围可高达#"&E/!$!-!%隐蔽性强 危害时间长%对常规的武器而言#生物武器很难被探测到#主要是因为生物战剂经常利用无色无味的气溶胶#一般都在夜间%黄昏的时候等不容易引起注意的时间投放#生物战剂这个特征不仅很难防护而且不易排查#影响了生物武器的管制$俗话说0明枪易躲#暗箭难防1#生物武器这种0暗箭1很难被人们发现$虽然生物战剂作用于生物的时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是许多生物战剂的存活时间可能很长$例如#霍乱弧菌可以在水中存活几十天#炭疽杆菌的芽孢甚至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几十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Q%成本低%有人将生物武器比喻成0廉价的原子弹1#因为与其他武器相比#它的成本非常低'&($当生物武器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常规武器一样的情况下#可以此减少军费的支出$*&*生物学教学!"!"年!第'&卷"第B期!-'%定向性差%由于生物武器主要是靠一定的媒介施放#所以难以保证精确度#一旦使用了生物武器#双方都有可能会受到损害$日本在二战期间#将霍乱菌施放于承德#不仅导致了约#""""名中国人失去生命#还自食恶果促使约#I""名日本兵死亡'&(#生物武器不仅会伤害战争人员#还会伤害无辜百姓$ $"生物武器的种类Q-#%生物战剂的种类%生物武器的核心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分类主要依据生物战剂的类型$生物战剂的种类如表#$表!"生物战剂的类型及主要种类生物战剂类型主要种类细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病毒天花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等衣原体鸟疫!鹦鹉热"衣原体等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热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等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杆菌毒素等Q-!%几种典型的生物战剂%包括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和天花病毒$Q-!-#炭疽杆菌%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炭疽杆菌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证明的可以致病的细菌#在所有潜在的生物战剂里#炭疽杆菌最容易获得#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病的牲畜#或者是被吸血昆虫叮咬而感染'!($人体炭疽病分为吸入型%皮肤型和肠道型-吸入型最初的症状跟感冒类似#但是过了几天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休克#甚至死亡+肠道型是由于食用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水和食品导致急性肠炎#如果不加以治疗#这两种的死亡率接近#""e'B($美国在0$*##1事件发生后不久#全国各地都发现炭疽热的病例#在美国的炭疽邮件事件中#众议院办公大楼和白宫外的邮件处理中心甚至都发现了炭疽杆菌#接触了有关信件的官员均接受了医生的治疗$Q-!-!鼠疫杆菌%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也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病$患上鼠疫最初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患病的时间较短#死亡率较高$主要传播方式为鼠#蚤#人#主要的传染源是野生鼠类#蚤类为传播媒介$蚤吸取了带有病菌的鼠血之后#细菌在蚤胃里会大量增殖并形成菌栓#当蚤再去叮咬人或动物时#吸取的血会受阻回流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鼠疫还可以通过皮肤感染或者飞沫传播进入人体'!($鼠疫由于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经常被运用于战争中$除此之外#鼠疫还可以通过释放气溶胶的方式感染人群$Q-!-Q%天花病毒%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病人的唾沫感染人群#最初的症状有头痛%疲劳等$首先会出现特异性皮疹#之后会发展成溃疡#大多数天花病人经过及时救治能够治愈'I($治疗天花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或者将患者进行隔离#接种牛痘就是方式之一#这个方法虽然可以预防天花#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被U>[感染了的患者%孕妇等接种牛痘后甚至会有生命危险$#$P"年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全球已消灭天花#消灭之后各个国家就陆续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的措施#许多人已经不具备对天花的免疫能力#所以恐怖组织也有很大可能利用天花病毒作为生物武器#在全球范围进行传播'!($%"生物武器的危害'-#%破坏生产与生态环境%主要介绍对植物%动物%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生物战剂多是病原微生物#能够附着在植物上或者侵入植物体内#主要是通过风传播#有时也可以通过昆虫%水等传播$不仅可以导致许多农作物!如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染上疾病#而且最终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打破生态平衡'I($联合国曾经列举了#"种国际性作物病#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麦锈病%稻瘟病和甘蔗黑穗病#可以严重破坏小麦%水稻和甘蔗$在理论上虽然可以采取防护措施来保护农作物#但是这些措施不仅花费高#而且难以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农业发达的国家可以栽种抵抗力强的作物代替易感病的作物#农业不发达的国家则很难运用这种方法来抵抗生物武器的危害'I($'-#-!%对动物的影响%生物武器作用于牲畜的方式与作用于人类的方式相同#如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引起一些重要的家禽患病#还能通过直接接触或者媒介传染给人类#直接降低人类的抵抗力$对家禽%家畜进行生物攻击还会给政治和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粘液瘤病曾首先在法国开始流行#导致家兔数量锐减#之后在欧洲各个国家流行起来#常见的疯牛病%口蹄疫等传染病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I($由于将生物武器作用于牲畜比作用于人类更加容易#恐怖组织也许会利用这一点#改变传统的直接袭击人类的方式#选择专门针对农作物和牲畜的病毒对农业畜牧业进行破坏#从而破坏政治和经济的发展'B($'-#-Q%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受到影响#就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从而打破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破坏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I($生物武器不仅可以让粮食作物染上疾病#还能让大量动物患病#无论是破坏植物还是动物#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生物武器能将病原微生物散布到土壤%水体或者大气之中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破坏生态环境'P($'-!%破坏人类和平与安全%生物武器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利用生物战剂使人类患病或致人死亡以达到军事目的#这不仅剥夺了人类生命权利#而且从伦理的角度而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更是与人的道德操守背道而驰$生物武器的使用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威胁人类的安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更容易被利用于制造超级病原体#具备无法想象的毁灭力'$($如果将基因武器运用到战争中#是一个比核武器还要可怕的存在#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生物武器的发展趋势与管制&-#%生物武器的发展趋势%生物武器在未来会有几种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生物战剂的性能$例如#改变致病微生物的表面抗原使其难以检测#扩大致病微生物的传染性#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耐受力$$开发具有新特性的生物武器$提高生物武器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新的生物战剂#其中病毒类的生物战剂会逐渐增多#例如埃博拉%马尔堡等新出现的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更强%危害更大'!($%生物武器的研究将进入基因武器阶段$目前基因武器已经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因为它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致病微生物的性能#从而达到特殊目的的一种生物武器#将拥有更强的致病性#对环境的抵抗力更大$&过去生物武器主要通过生物媒介或者飞机来进行散播#未来可能会利用导弹等作为生物武器的载体对环境进行施放'#"($&-!%生物武器的管制%美国德保罗大学的F2))J<*99/20教授认为只要发展或者使用生物武器#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犯罪'##($生物武器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武器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也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国际社会上很早就开始呼吁对生物武器进行严格管制$目前#国际社会不仅形成了一套生物武器管制的国际法体系#而且还拥有了专门的运行机制$生物武器管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在.摩奴法典/中就有记录#之后陆续有相关文件出台$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有关管制生物武器的国际法文件是.日内瓦议定书/#但是议定书中并未提及禁止发展生物武器'#($#$I#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了缔约国必须在公约生效后销毁生物武器以及运载工具#且不能生产和发展生物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在生物武器管制的体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标志着生物武器管制机制的完善'I($虽然现在的生物武器管制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缺乏核查措施和实施机制#且禁止的对象和范围比较模糊#导致管制生物武器的国际法实施起来有些困难#个别国家为了追求霸权主义还会抓住漏洞来发展生物武器'#!(#以研制疫苗为名进行生物武器研究#一些恐怖组织也可能会利用生物技术来制造恐慌$生物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与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发展不能脱离政治法制和社会道德的规范#如果将生物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将比任何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产技术更加危险而且复杂#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应当加强控制和核查力度#全面禁止生物武器$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核心素养导向的科学课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策略与命题研究 W?-#Ia6@PP""PP !通信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水本和实#吴占军-近代以来生化武器的使用%管制与日军的实例'6(-日本研究#!"#P!#"-B'I"-'!(蒋明森#赵琴平-生物武器的历史与现状'6(-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Q!#"-#&-'Q(F@77@.[#(7L\F(-U3D5?)J?:C3?9?+3829A2):2)*20= C3?5*))?)3D/'6(-N9303829G38)?C3?9?+J20=>0:*853?0#!"#'#!"!B"-'$I&"!-''(周%健-生物武器'6(-科技术语研究#!""#!'"-'#'!-'&(@Y,@.7G-N?/C2530+5H*5H)*25?:C3?A2):2)*20=C3?5*))?)3D/-=*:*0=30+2+230D5C3?9?+3829A*2K?0D3D8)3538295?+9?C29D*8T)35J '6(-F3?D83*08*##$$$#'$!B"-'B&'II-'B(蒋铭敏#武士华-现代生物战剂的主要种类和几种重要战剂的危害'6(-人民军医#!""!!##"-B!I B!$-'I(徐丰果-国际法对生物武器的管制'G(-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I-#B#I##"!-'P(陈颖健-生物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新领域'6(-求是# !""'!B"-&Q&'-'$(姚一建#魏铁铮#蒋%毅-微生物入侵种和防范生物武器研究现状与对策'6(-中国科学院院刊#!""!##I!#"-!B Q"-'#"(杨占清#彭佐林-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及发展态势'6(-实用医药杂志#!""!!P"-B!$BQ#-'##(F@77a<-Y H*C3?9?+3829A*2K?0D8?0Z*053?020=5H* =*/?8)2531253?0?:/2D DZ3?9*08*'6(-(9?C294?938J#!"###!!!"-!#"!#B-'#!(<@.Y L WV U-F3?9?+3829A*2K?0D#A2)8)3/*D#20=;;>'6(-.83*08*#!""!#!$B!&&I#"-#!Q&#!QI-"。
生物战剂的基本特性生物战剂的特点具备以下特点的微生物可作为生物战剂:致病力强,传染性大作为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多数是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其毒力大,感染剂量小,少量病原体侵入机体就可感染发病。
据国外文献报道:A型肉毒毒素的呼吸道半数致死浓度仅为神经性毒剂维埃克斯的3%;人员吸入1个立克次体,就可能引起Q热感染;在适宜条件下,1克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鸡胚组织,分散成1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就可使100万以上的人受染。
病人及怀疑患病的人或动物对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在缺乏严密防护、人员密集、平时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很容易传播、蔓延,引起传染病流行。
污染范围广现代生物战剂武器化技术可以将生物战剂分散成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在气象、地形适宜的条件下可造成大范围污染。
另外,投下的带菌昆虫、动物等各种媒介物也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污染。
作用时间持久在外界环境中多数病原体对各种不利条件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生物战剂气溶胶持续时间达到数小时,在各种物体表面能生存数天。
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有些生物战剂可生存较长时间。
如霍乱弧菌在20℃井水中,可以存活40天以上;炭疽芽胞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0年以上;带菌的媒介昆虫与鼠类,传染性可以保持数天以至数月。
传播途径多生物战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人感染发病。
如食入、吸入、昆虫叮咬、污染伤口、黏膜感染等。
经呼吸道感染的有天花、肺鼠疫、炭疽、布鲁氏菌及Q热等;经消化道感染的有霍乱等;经皮肤、黏膜和伤口等侵入机体的,有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等。
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且多在拂晓、黄昏、夜间或阴天秘密投放。
所投的动物、昆虫也易和当地原有种属相混淆。
而且敌人可混合使用几种病原菌,所以不易被发觉。
成本费用低培养微生物或虫媒,一般不需要十分严格的条件,所用的培养基价格也很便宜,来源广泛,容易获得。
大量生产时,所需的仪器设备也比较简单。
据1969年联合国化学生物战专家组统计,为了杀伤居民,若使用常规武器,每平方千米的成本费可能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神经性毒剂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
微生物与生物战剂微生物世界微生物是指体长在0.1毫米以下的生物。
生物界体形的大小可以从以下标尺上看出。
微生物的体形极微小,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包括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需的,只有极少数微生物属于有害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是指对人、畜和植物等具有危害作用的微生物,也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病菌。
它们占不到微生物总数的0.1%。
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带来了以下五个共性,即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目前披露的731部队罪行照只是其在中国犯下罪行的一少部分放大的微生物病毒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由它可发展出一系列其他共性。
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接受面。
吸收多、转化快的特点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有资料表明,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如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每分裂1次的时间是12.5~20.0分钟。
如按20分钟分裂1次计算,则每小时可分裂3次,每昼夜可分裂72次,后代数为4722366500万亿个(重约4722吨),48小时为2.2×1043个。
放大的病毒世界微生物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这是高等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所具有的惊人适应力,堪称生物界之最。
如,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250℃甚至在300℃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大多数细菌能耐受-196~0℃(液氮)的低温,少数甚至在-253℃(液态氢)下仍能保持生命。
《禁止生物武器》讲义一、生物武器的定义与历史生物武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来杀伤人员、牲畜或者破坏农作物的武器。
这种武器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古代,就有利用感染了病菌的尸体投入敌方水源,试图引发疾病传播的例子。
而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试图使用炭疽杆菌来攻击敌方,但由于技术和传播手段的限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影响。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 731 部队在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生物武器实验和使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生物武器的类型与特点生物武器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细菌武器、病毒武器、毒素武器以及基因武器等。
细菌武器,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能够引起严重的传染病,且传播速度较快。
病毒武器,像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命性。
毒素武器则是利用动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如肉毒杆菌毒素等,能够迅速导致中毒症状。
基因武器则是一种更为新型和可怕的生物武器,它通过对基因的改造和重组,制造出具有特定致病能力的微生物。
生物武器的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的隐蔽性强,难以被及时察觉。
其次,它的传播范围广,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再者,生物武器的成本相对较低,制造相对容易。
三、生物武器的危害生物武器的使用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对人类而言,它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疾病爆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而且,这些疾病往往难以控制和治疗,会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对于社会和经济来说,生物武器的使用会引发恐慌和混乱,破坏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农业和畜牧业也会受到重创,粮食和肉类供应可能出现短缺,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危机。
四、国际社会对生物武器的禁止鉴于生物武器的巨大危害,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禁止其研发、生产和使用。
早在1925 年,《日内瓦议定书》就明确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以及细菌作战方法。
法国巴斯德--德国郭霍卫生微生物所在的环境包括:大气、土壤、水、光照、生物及非生物物质等有机和无机环境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生物圈包括:水/地上岩石/大气生物圈微生物生态学:是在微生物学和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交叉学科,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微生物群体之间互相关系、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境:指微生物能在其中生存并执行其特定功能的微小环境,又叫微环境。
龛:比生境更广泛,包含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也叫生态位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演替: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
正常菌群:菌群失调:指在原生态环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种类、总菌数和各种群落成员的活菌数的异常变化。
诱发因素:1.射线照射2使用抗生素3外科手术4其他:免疫抑制剂,医源性因素等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个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时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适应而建立的一种互相协调的动态的平衡。
放线菌:细胞壁含有bao bi suan 无性繁殖,革兰阳性,以微米计算,分布广泛指示微生物:是指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微生物P4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用于检测实验室感染机会多,感染后病情严重,无特效治疗,可致死的微生物或可能引起严重的流行、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疫的微生物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保证水平:SAl,之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示为10-n医院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物体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生化武器炭疽杆菌生化武器—炭疽杆菌生化武器是指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
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
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在生化武器中,最为人所知是炭疽杆菌,可我们又对它了解的多少呢?什么是炭疽杆菌?其生物学特征,以及能诱发的疾病,防治及前景如何?生物学性状菌体粗大,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
形成荚膜是毒性特征。
本菌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繁殖。
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在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长成直径2~4mm的粗糙菌落,有毒株在碳酸氢钠平板,20%CO2培养下,形成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其繁殖体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而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中可存活数年。
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抗原结构1.荚膜多肽抗原2.菌体多糖抗原3.外毒素复合物致病性可发生下列疾病: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炭疽性脑膜炎炭疽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荚膜和毒素的协同作用。
免疫性注射炭疽外毒素中保护性抗原于机体,能形成抗毒素免疫,对受染炭疽有保护作用。
但单纯的荚膜抗体对机体没有保护作用。
病后可获较强的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采集皮肤炭疽的脓液、渗出物,吸入性炭疽的咯痰,肠炭疽的粪便以及病人的的血液等送检,将标本直接涂片,沙黄荚膜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荚膜特征,确认后进行青霉素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碳酸氢钠平板二氧化碳培养,荚膜肿胀试验和白鼠致病力试验等与其他需氧芽孢杆菌进行鉴别确定。
抗菌防治炭疽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所以,青霉素是首选的抗生素。
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治疗也不同。
生物武器及其发展态势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毒素等生物制剂作为攻击手段的武器。
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和不人道性,生物武器一直备受和谴责。
本文将探讨生物武器的分类、发展态势以及全球监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以揭示生物武器的重要性和需要的问题。
一、生物武器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生物武器可分为细菌武器、病毒武器、毒素武器等。
其中,细菌武器是指利用细菌制成的生物武器,例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病毒武器是指利用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例如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毒素武器是指利用毒素制成的生物武器,例如肉毒毒素、VX神经毒等。
2、按传播方式分类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生物武器可分为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传播等。
其中,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传播途径使病原体感染人群,例如通过气溶胶或直接吸入等方式;食物传播是指通过污染食物使病原体感染人群,例如在食品中添加细菌或病毒等;水传播是指通过污染水源使病原体感染人群,例如在水中添加细菌或病毒等。
3、按使用目的分类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武器可分为致命的生物武器和非致命的生物武器。
其中,致命的生物武器是指旨在造成人员伤亡的生物武器,例如使用病原体或毒素等;非致命的生物武器是指不以造成人员伤亡为目的的生物武器,例如使用让人产生不适的病原体或毒素等。
二、生物武器的发展态势1、当前全球生物武器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武器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一些国家正在积极研发新的生物武器,例如基因编辑的病原体、人工合成的病毒等。
此外,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参与到生物武器的研发和使用中来,使得生物武器的威胁更加严峻。
2、新技术新思路对生物武器发展的影响随着新技术新思路的不断涌现,生物武器的研发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层面的病原体改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有助于加速生物武器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生物武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未来生物武器发展的趋势未来生物武器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隐蔽化和高度智能化的趋势。
【四年级作文】可怕的生化_900字可怕的生化在某天的英语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题目:“写一篇关于可怕的生化的作文”。
同学们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脸上都显露出了一种好奇和困惑的神情:“到底什么是生化呢?”我也不例外,一脸茫然地看着白纸,思绪纷乱。
于是,我决定去网上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我了解到,生化是指生物化学,即生物体内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反应。
而可怕的生化,是指一些有害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于是,我开始草拟自己的作文。
我想介绍的是生化武器。
生化武器是指用于攻击和杀伤敌人人员和装备的恶心、具有破坏力和毒性的化学物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储备了生化武器,它们被称为杀人的无声的、隐形的“杀手”。
一旦生化武器被使用,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生化武器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细菌和病毒。
细菌和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而且它们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这种武器还有神经性病毒、肺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
生化武器会使人们感到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正因为这些生化武器的可怕,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消除它们的威胁。
接着,我想谈一谈可怕的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一些实验往往伴随着一些危险。
破坏力极强的酸和碱溶液,可以涉及刺激性气体和毒气的产生;而溶液的飞溅也可能使人受伤。
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也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做到安全第一。
我想谈一下可怕的环境污染。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
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可不容小觑。
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们呼吸困难、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水污染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壤污染则会使土地变得贫瘠,无法种植庄稼。
环境污染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灾难,使人类无法生存。
通过写这篇作文,我深深感到生化的可怕之处。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消除生化武器的威胁;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在化学实验中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应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地球。
生物学在生物兵器防控中的应用与挑战生物兵器作为一种潜在的致命武器,具有极高的破坏力和传染性。
为了有效应对和防控生物兵器的威胁,生物学在生物兵器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兵器防控的背景、生物学在检测、疫苗研发和紧急反应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物兵器防控背景生物兵器是指使用生物学代理体对人类、动植物或农作物进行攻击的战争工具。
它们可以采用细菌、病毒、毒素等生物学物质作为攻击手段,具有极高的杀伤力和传染性。
生物兵器的威胁不仅仅来自恐怖分子,也可能由国家之间的敌对行动导致。
因此,生物兵器防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学在检测中的应用生物学在生物兵器检测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检测空气、水源、食品和生物样本中的微生物,可以及早发现并识别潜在的生物兵器威胁。
例如,PCR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出DNA或RNA序列,实现病原体的迅速鉴定,从而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生物兵器攻击。
另外,质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来源,进一步提高生物兵器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生物学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疫苗是预防生物兵器攻击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物学的发展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合成技术的应用,使得可以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疫苗的设计和生产。
例如,通过选择特定的抗原蛋白进行疫苗设计,可以有效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
此外,使用表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技术,也为应对生物兵器的威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四、生物学在紧急反应中的应用一旦发生生物兵器攻击,需要进行紧急的反应和处理。
生物学在紧急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通过快速诊断技术,能够对受感染个体进行迅速筛查和隔离。
同时,快速抗体检测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等技术,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生物兵器攻击下受害者的生存率。
此外,利用生物学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追踪疫情传播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紧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战剂的分类与及分类生物战剂是指以生物学过程或生物体为基础,经过人工改造或提取的具有杀伤力的微生物、生物毒素或其他生物制剂,用于攻击敌对势力的一种战略武器。
根据其特性和用途,生物战剂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一、微生物生物战剂微生物生物战剂是指使用微生物作为攻击工具的战剂。
常见的微生物生物战剂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细菌战剂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炭疽杆菌,其产生的芽孢具有极强的耐久性,可以在环境中存活长时间,并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的感染和死亡。
病毒战剂中,天花病毒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真菌生物战剂则以曲霉菌为代表,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并引发严重的肺部疾病。
二、生物毒素生物战剂生物毒素生物战剂是指使用生物毒素作为攻击工具的战剂。
生物毒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其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毒性。
常见的生物毒素生物战剂包括砷、肉毒杆菌毒素和拉布菌毒素等。
肉毒杆菌毒素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可以通过食物中毒或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破坏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三、生物农药生物战剂生物农药生物战剂是指使用生物农药作为攻击工具的战剂。
生物农药是一类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物制备的农药,可以用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但是,一旦被用于生物战剂,其作用就会变得极具破坏性。
常见的生物农药生物战剂包括瓜尔乙酸和大蠓毒素等。
瓜尔乙酸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以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大蠓毒素则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发作物大面积的病害并导致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
四、植物病原体生物战剂植物病原体生物战剂是指使用植物病原体作为攻击工具的战剂。
植物病原体是指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或病原体,可以对农作物和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
常见的植物病原体生物战剂包括稻曲病菌和小麦黑穗病菌等。
稻曲病菌是一种引起水稻病害的真菌,可以导致大面积的稻米减产。
小麦黑穗病菌则是一种引起小麦病害的真菌,可以导致小麦产量的大幅度下降。
又一个人类自己请来的瘟神——生物武器轻纺与食品学院黄磊1043091096摘要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 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发生的炭疽事件,敲响了生物战的警钟。
由于生物武器被视为廉价的原子弹。
生物恐怖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关键词生物武器生物恐怖生物战剂一、生物武器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
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杀伤人、畜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生物战剂,早期它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
作为现代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微生物及其毒素比较公认的有六大类种类,第一类是病毒类、主要有天花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热病毒等。
第二类是细菌类,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
这是二战前后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战剂。
第三类是立克次体类,主要有" 热立克次体#流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
第四类为衣原体类主要有乌疫衣原体。
第五类为真菌类。
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孔孢浆菌等第六类为毒素类。
主要有葡萄球肠毒素、肉毒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生物战剂配合以投放装置和施放手段)如飞机播撒、炮弹发射、水和食品污染以及昆虫传染等等就变成了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的特点生物武器与造价昂贵的核武器、化学武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污染面广.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致病力强,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由于带菌人员的活动方式和疾病的传染性,在污染区外还会形成疫区,生物战剂大部分无色无昧,使用时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发现。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蝗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人人体,就能引发疾病。
某些生物战剂,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群中暴发流行。
例如,鼠疫杆菌等。
·投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要经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人的行为能力,被称为杀人不见血的武器。
浅谈生化武器对人类的灾害浅谈生化武器对人类的灾害【摘要】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谓各种各样,比如森林与农田被毁、洪水泛滥、大气和河流污染、土地退化和大量的难民等。
除此之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持久的要数生化武器了。
生化武器在战争史上造成过许多严重的环境灾难。
同时,现代战争中常规武器打击石化工厂造成的次生化学污染也会造成不可想象的环境灾难。
本文从生化武器的概要、历史以及现状等多个方面对生化武器进行简单肤浅的介绍。
【关键词】生化武器、核威胁、战争生化武器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两种。
它们都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物质的毒性以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和器材的总称。
生物武器过去也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生物制剂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
因为化学武器的生产技术与杀虫剂和工业化学制品的生产有紧密联系,容易制造,所以很难消除或限制这种武器的生产。
这种被称为“穷人的原子弹”的化学武器,对环境具有现实和长期的潜在影响。
而生物武器主要针对人使用,所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1992年11月30日,联合国通过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这一公约自1997年4月29日起正式生效,比《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晚生效20年,但公约的履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1.世界三大致命的生化武器1.1炭疽热时下,炭疽热令人谈之色变。
谈巨人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孢子的形式存在,孢囊具有保护功能,使细菌能不受阳光、热和消毒剂的破坏而在自然界中长期的存活。
炭疽热主要发生在牛、羊等低等脊椎动物身上,人类感染的几率只有10000:1。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皮肤直接接触造成的皮肤性炭疽热;通过空气传染的呼吸性炭疽热;通过食用受染肉类造成的肠道性炭疽热。
其中,呼吸性炭疽热后果最为严重,致命率约为95-100%。
炭疽热杆菌的培养相对容易,适于大量生产,同时还可以长期保存,一些国家已经将它作为生化武器的重要开发项目。
它能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存在,液体的炭疽热杆菌喷洒在空气中会形成细微的薄雾;炭疽热孢子烘干后可与其它粉状物混合在一起,人一旦吸入空气中漂浮的这种粉末就会被感染。
生化武器的历史的研究报告1975年,在美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修订了1925年在日内瓦诞生的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议定书。
明确规定,所有生化武器都是非法的,任何国家不得研制和持有生化武器。
从此以后,针对一些国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和检查开始出现,美国以一种道德的姿态,担负起世界警察的工作之一,看起来真的很认真。
但是,为什么1925年制定的日内瓦议定书,美国要隔半个世纪才批准呢?今天就说说美国漂亮口号背后的肮脏。
有人把成吉思汗当作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生化武器的人,但是,成吉思汗只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病菌。
用科学的方法研制和生产生化武器,源自于西方国家。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试图研制生化武器,都是在走西方国家的老路。
换句话说,当今世界上每一种生化武器,都是西方国家首先研制,并将其成熟的。
并且,很多生化武器都是西方现代国家多次使用过的。
诸如伊拉克等国家使用生化武器,都是在向西方国家学习。
没有西方国家在生化武器上的示范作用,当今世界生化武器的威胁不会如此严重。
人造生化武器最早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使用的,主要是化学武器,而没有生物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觉得,即使要厮杀,也要“绅士”一点,不要那么野蛮。
于是,1925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一个会议,共同形成了一份禁止在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的议定书。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先进文明”国家,只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这份议定书,一个是日本,一个是美国。
美国当年不批准禁止生化武器的日内瓦议定书,其心理与今天不批准控制大气污染的《京都议定书》差不多,都是在给自己打小算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确实在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但是,德国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而是在集中营里使用。
而日本则在中国战场频频试验和使用各种生化武器。
1942年,中国政府将日本在中国投放生化武器、实行细菌战的情况写成了一份报告,先后送交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