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表-2019年度
- 格式:docx
- 大小:22.35 KB
- 文档页数:5
排污系统信息公开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透明度,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公开范围排污系统信息公开范围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污设施运行情况、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等。
第三条信息公开主体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重点排污单位。
重点排污单位指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或者环境风险较高的排污单位。
第四条信息公开内容(一)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公开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信息。
(二)排污设施运行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公开排污设施的运行状态、处理能力、设施工艺等信息。
(三)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重点排污单位应公开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污染物去除效率等信息。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公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环境违法行为及处理结果等信息。
第五条信息公开方式(一)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端:重点排污单位应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端,定期填报和更新相关信息。
(二)甘肃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系统:重点排污单位应通过甘肃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系统,实时上传监测数据。
(三)企业官方网站或公告栏:重点排污单位应在企业官方网站或公告栏设置信息公开专栏,公布环境保护相关信息。
(四)其他方式:重点排污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新闻发布、公众开放日等方式,主动向公众披露环境保护信息。
第六条信息公开时限(一)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每季度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
(二)排污设施运行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每月公布排污设施运行情况。
(三)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重点排污单位应每年公布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应随时公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信息公开义务重点排污单位应确保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故意隐瞒、谎报环境信息。
---------------------------------------------------------------范文最新推荐------------------------------------------------------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在污染源信息公开方面,日常监管、企业排放和环评文件等信息最为关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1 / 13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注:(1)列出环评批复文件文号、备案编号,或者地方政府出具的认定或备案文件文号。
保存期限:3年来源地注:(1)指主要生产设施(设备)名称。
(2)指设施(设备)的设计规格参数,包括参数名称、设计值、实际值、计量单位;参数名称包括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参数及其他参数,如储罐参数包括尺寸、运行时间等,焚烧炉参数包括平均燃烧率、热酌减率、焚毁去除率等;对于设计值与实际值相同的参数,可仅填报设计值。
(3)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为记录频次内的起止时刻。
(4)中间产品和单位可选填。
保存期限:3年注:(1)指燃料名称,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等。
(2)根据燃料类型对应填写,可以收到基品质为准。
(3)指燃料燃烧后与污染物产生有关的成分。
注:根据行业特点及监测情况,选择记录“治理效率”保存期限:3年注:根据行业特点及监测情况,选择记录“治理效率”。
保存期限:3年保存期限:3年注:进口监测数据按照监测方法、设备条件、企业需求选择性填报。
保存期限:3年保存期限:3年保存期限:3年注:进口监测数据按照监测方法、设备条件、企业需求选择性填报。
保存期限:3年目录承诺书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1.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1.2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1.3 排污单位生产运行情况1.4 原辅材料及燃料消耗情况1.5 排污单位生产流程及产排污节点情况1.6 排放口规范化1.7 需说明的其他情况2.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2.1 污染防治设施变化情况2.2 重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2.3 污染防治设施维护情况2.4 污染防治设施异常情况3.自行监测执行情况3.1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及变化情况3.2 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3.3 手工监测执行情况3.4 周边环境质量监测情况4.环境管理台账4.1 环境管理台账要求4.2 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5.实际排放情况及合规判定5.1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达标情况5.2 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及达标情况5.3 特殊时段排放情况5.4 非正常排放情况6.信息公开6.1 信息公开情况6.2 信息公开执行情况7.排污单位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7.1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7.2 环境管理体系落实情况8.其他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9.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注:对于选择“变化”的,应在“备注”中说明原因。
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于2016年12月15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周生贤2016年12月19日附件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2010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苏州市环境保护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2010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目录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水环境状况 2 空气环境状况 4 声环境状况 6 生态环境状况 8 污染物排放控制状况 9 环境综合整治 10 生态市建设 12 循环经济建设 13 环境监督管理 14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苏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恢复之年。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的总目标,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以集聚科技人才资源为支撑点,以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为突破点,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全市在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53 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294.07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3719.31亿元,增长13.4%,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1.7:57.7:40.6。
人均GDP(常住人口)按当年汇率折算超过1.4万美元。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82%,宏观效益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全市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开展“蓝天工程”,有效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苏州环境分析报告
以下是对苏州环境的分析报告:
1.空气质量:苏州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在冬季和夏季可能会受到污染源的影响。
此外,市区内部的交通拥堵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2.水质状况:苏州地区存在一定的水质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水体受到污染的风险增加。
然而,政府和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来改善水质,并且已经看到了一定的进展。
3.土壤污染:由于苏州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土壤污染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一些工厂和化学厂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然而,大部分农田和市区内的公园等区域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4.噪音污染:苏州市区相对较繁忙,噪音污染是一个普遍问题。
道路上的车辆、施工工地和市中心的交通噪音可能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然而,在郊区和城市的一些较为宁静的地区,噪音水平较低。
综上所述,苏州的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政府和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然需要继续关注和解决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
浅谈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及信息公开宋瑞利1,陈超2(1.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宿迁223800;2.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方案内容及如何确定监测项目、频次、排放标准等进行阐述,并对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从管理部门加强帮扶指导、强化对社会机构监管、企业落实主任责任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运行维护[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2-0124-01Discussion on Establishment of Self Monitoring Scheme and InformationDisclosure of Key Pollutant Discharging EntitySong Ruili1, Chen Chao2(1. Jiangsu Suq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uqian 223800;2. Suqian Unitech Corp. Ltd., Suqian 223800, 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key pollutant discharging entity on the preparation basis of the self-monitoring plan, the content of the scheme and how to determine the monitoring items, frequency and emission standards. It also sor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elf-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of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mplementing the director's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Keywords: key pollutant discharging entity;self-monitoring;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1 引言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要求,国家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简称排污单位)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的排污单位实行许可重点管理。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活动,加强社会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生态环境部负责全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企业是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责任主体。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准确的环境信息管理台账,妥善保存相关原始记录,科学统计归集相关环境信息。
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及表述应当符合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等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优先使用符合国家监测规范的污染物监测数据、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等。
第五条企业应当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信息应当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六条企业披露涉及国家秘密、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商业秘密的环境信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涉及重大环境信息披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请示报告。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非法获取企业环境信息,不得非法修改披露的环境信息。
第二章披露主体:第七条下列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披露环境信息:(一)重点排污单位;(二)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三)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上市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子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四)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企业(以下简称发债企业);(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
第八条上一年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披露环境信息:(一)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的;(三)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四)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五)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吊销生态环境相关许可证件的;(六)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的。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在污染源信息公开方面,日常监管、企业排放和环评文件等信息最为关键。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整理的,欢迎大伙儿阅读!【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方法】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猎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爱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环境爱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爱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爱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环境爱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爱护主管部门能够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爱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隐秘、商业隐秘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能够别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爱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经过政府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
环境爱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思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爱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二)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妨碍的;(三)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咨询题造成重大社会妨碍的;(四)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布内容公布表企业名称河北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公开内容一、公司基本情况河北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沧州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0064万元,企业法人:苏德水;坐落于沧州中捷产业园区规划一号路南,是专业处理化工废渣与废水的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化工废渣、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研发。
公司的“化工废渣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河北省发改委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发的“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过程排放的焦油废渣回收甲苯二胺”和“含硝基苯、苯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两项工程技术已纳入国家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实现了废物、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过程中提取的高纯度TDA(2,4/2,6-二氨基甲苯)、DNT(二硝基甲苯)可作为聚氨酯、染料、医药、橡胶行业中间体及其他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公司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公司投产运行以来,严格把控环保设施的运行,未出现超排放标准排放以及超总量控制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三、环保投入、设施运行及废物处置情况丰源环保是专业环保企业,所有投入均属于环保投入。
我公司2008年投资9800万元建设TDI工艺废渣利用及废水处理项目经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于2008年6月以冀环评[2008]351号对进行了批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1年、2012年分别对现有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焚烧装置和提取TDA装置分阶段进行了验收,验收文号分别为:冀环验[2011]17号、冀环评函[2012]559号。
主要建设规模为100万方/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一套,10000吨/年TDA生产装置一套及配套固液焚烧装置一套。
2013年4月,我公司投资35000万元建设TDI工艺废渣利用及废水处理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经渤海新区环保局以沧渤环管字[2013]07号进行了批复,2014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2月完成自主验收。
江苏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以下简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行为,保障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江苏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苏政办发〔2017〕115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行业范围和时限,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中实施重点管理的行业范围和时限一致。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不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
第三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污染物种类暂定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五种,总氮(TN)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待有偿使用价格出台后,再纳入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
设区市根据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际需要,增加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污染物种类,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时限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或备案、或者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为现有排污单位,在申领排污许可证后通过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获得排污权。
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时限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或备案的新建项目排污权,或改、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排污单位应在申领排污许可证前通过交易获得排污权。
在本细则实施前已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视为现有排污单位。
第五条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数量与排污许可证核定的许可排放量一致。
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进行核定。
废水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单位,其水污染物排污权数量,按照污水处理厂外排标准浓度折算后的许可排放量核定。
第六条排污单位排污权有效期与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致。
第七条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工作,开展跨设区市交易主体资格审核,组织实施跨设区市排污权交易,监督和指导设区市、县(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工作,负责省级排污权储备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部门职责)环境保护部负责推进、指导、监督全国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分类管理、分级监督的原则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环境信息。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自愿公开和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制度和责任)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指定负责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预算。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条(信用信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企业有关环境信息。
第六条(保密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
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公开的主体和内容第七条(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公布)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每年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第八条(强制公开主体)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一)被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事业单位的;(二)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三)使用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物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列一类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四)建有核设施、铀(钍)矿及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生产、销售及使用Ⅲ类以上放射源,Ⅱ类以上射线装置和非密封性放射源的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或者可能存在电磁辐射污染的;(五)污染物排放可能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六)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公众或媒体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七)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苏州市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表
填报说明:
1. “是否情况”填写:“是”或“否”;
2. 排放方式指:排外环境、接污水处理厂、零排放、委托外运等情况;
3. 排放总量为:上一年度的排放总量;
4.各重点排污单位根据表格内容,生成一个有公网IP(可以在INTERNET网络上能访问到)的页面地址给辖区环保局,各地环保局负责将表格统一链接到各环保局网站上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5. 各地应公开环境信息的重点排污单位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还应公开其自行监测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