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贵其人其事——记江北区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官邓思贵
- 格式:pdf
- 大小:119.81 KB
- 文档页数:2
以筷子证明孩子具有明事理的古代案子示例文章篇一:《一双筷子的奇妙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小的村庄,那里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县官老爷。
这位县官老爷呀,可聪明啦,大家都说他断案如神!有一天,村子里的两家人闹到了县衙。
这两家人,一家姓张,一家姓李。
张家说李家的孩子偷了他们家的东西,李家呢,坚决不承认,还说张家冤枉好人。
这可把大家给难住啦,都不知道该相信谁。
县官老爷坐在大堂上,看着下面吵吵闹闹的两家人,皱起了眉头。
他想了想,突然让人拿来了一双筷子。
大家都奇怪啦,这断案和筷子有啥关系呀?“你们看这双筷子,”县官老爷慢慢地说,“它普普通通,没啥特别的,对吧?”大家都点头。
“可是,如果这筷子被用来做了不好的事情,比如偷东西,那它是不是就变得不一样啦?”县官老爷看着两家人问道。
张家的大人立刻喊道:“老爷,您说得对!李家那小子肯定用这筷子偷我们东西啦!”李家的大人着急地说:“老爷,您可别听他瞎说,我们孩子才不会干这种事!”县官老爷不紧不慢地又说:“那咱们就来问问孩子们。
”他把张家和李家的孩子叫到跟前,温和地问:“孩子们,你们谁能告诉老爷,这筷子能用来做什么呀?”张家的孩子抢先说:“能吃饭!”李家的孩子接着说:“还能夹菜!”县官老爷笑着点点头,然后突然脸色一正,严肃地说:“那如果用筷子去偷东西,是不是就不对啦?”两个孩子都低下了头,不说话。
这时,李家的孩子小声地哭了起来:“老爷,我错了,我不该拿他们家的东西。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
张家的大人得意地说:“哼,我就说你偷了吧!”县官老爷摆摆手,说:“先别着急。
孩子,你告诉老爷,为什么要拿人家的东西呀?”李家的孩子抹着眼泪说:“我,我想要那个小玩具,我家里没有,我一时糊涂就……”县官老爷摸摸他的头说:“孩子,想要东西可以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可不能偷呀!你想想,如果别人偷了你的东西,你会开心吗?”李家的孩子摇摇头:“不会,老爷,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张家的大人在一旁说:“老爷,这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县官老爷看着他说:“那你想怎么样?这孩子已经知道错了,难道我们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吗?就像一棵小树苗长歪了,我们把它扶正,它还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呀!难道非要把它砍了不成?”张家的大人不吭声了。
“邓玉娇”案案件分析报告姓名:徐哲班级:司法1001班学号:1005060154 (一)案件事实2009年5月10日,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发生一起命案。
邓玉娇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该镇政府招商协调办主任邓贵大刺死,同时将与邓贵大同办公室的黄德智刺伤。
邓玉娇随即报警,并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巴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一、邓玉娇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处理邓玉娇案由湖北省恩施州公安局组织侦办,湖北省公安厅派员指导办案。
巴东县公安局通过网络、电视台等向社会通报该案的基本情况。
综合相关报道,邓玉娇案件的基本情况概括如下:(1)涉案人员邓玉娇:女,生于1987年7月11日,系野三关雄风宾馆服务员。
邓贵大:男,生前系野三关镇政府项目招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黄德智:男,系野三关镇农业服务中心职工;2009年2月至案发前借用在野三关镇项目招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任招商办副主任。
(2)案件的发生2009年5月10日晚8点左右,邓贵大、黄德智和邓中佳在一起吃完晚饭后陪他人到雄风宾馆休闲中心梦幻城消费。
三人来到梦幻城二楼的一个休息室(即该中心水疗区的一个包房),黄德智走在前面,他进门后,看见邓玉娇正在休息室洗衣服。
黄德智以为邓玉娇是水疗区的服务员,便要求邓玉娇提供异性洗浴服务。
邓玉娇回答说,她是三楼KTV员工,不是水疗区的服务员,拒绝黄德智的要求。
黄德智听后很是气愤,质问邓玉娇说,这是服务场所,你不是“服务”的在这里做什么?双方随后发生口角。
争持过程中,邓玉娇走出该休息室,进入隔壁的服务员休息室。
黄德智认为邓玉娇态度不好,尾随邓玉娇进人服务员休息室并继续与她争吵。
此时,邓贵大闻声进入该室,与邓玉娇争吵,他说:“怕我们没有钱么?”即拿出一沓钱炫耀,并用钱打邓玉娇的头部、肩部,说来消费就应得到服务。
邓玉娇回答说有钱她也不提供洗浴服务。
在三人争吵过程中,休息室内另两名服务员上前劝解,邓玉娇欲离开休息室。
邓贵大将其拦住并推坐在沙发上,邓玉娇欲起身离开,邓贵大再次将邓玉娇推坐在沙发上。
张清贵案件警示教育心得《张清贵案件警示教育心得》篇一张清贵案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社会湖面炸出了巨大的水花,也给像我这样的普通民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思考。
我一开始听到这个案件时,心里就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就像一个吃瓜群众突然发现自家门口出了大事儿一样好奇又紧张。
张清贵也许曾经在某些人眼中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能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很多人仰望着他。
可是呢,谁能想到这颗星星背后隐藏着那么多黑暗的东西。
这案件让我想起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小老板,他在我们那片儿也算是有点小名气。
刚开始的时候,他为人热情,对员工也不错,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好人。
可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偷税漏税,还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
就像一个原本甜美的苹果,慢慢地从芯儿里开始腐烂。
最后呢,他的企业垮了,还被追究了法律责任。
我当时就觉得,人啊,一旦被利益蒙住了双眼,就像是一头在黑暗中乱撞的野猪,根本不知道自己走向的是深渊。
张清贵的事情更是如此。
他可能在走向错误道路的时候,心里也有过犹豫,就像我们在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时,心里会想:“我这样做会不会被发现呢?也许不会吧。
”可是这种侥幸心理就像是一颗毒瘤,不断地侵蚀着他的良知。
他做出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别人,更是把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这个案件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做人一定要有底线。
这个底线就像是我们脚下的土地,一旦失去,就会陷入无尽的泥沼。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选择,可能是金钱的诱惑,可能是权力的诱惑。
但是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那些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就像是偷来的蜂蜜,虽然甜,但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花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呵护。
如果每个人都像张清贵那样,为了自己的私欲破坏规则,那这个花园迟早会变得荒芜。
那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呢?难道要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欺骗和黑暗的世界里吗?肯定不行啊。
所以,这个案件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坚守自己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这厮忒大胆,借办案索贿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5年第4期在索贿过程中,童贻奇经常和对方打心理战。
虽然只是一名不到30 岁的年轻人,但与社会阅历丰富、身价不菲的企业家打交道时,他也能显示出强大气场。
文本刊记者龙在宇发自安徽合肥生于1989年的童贻奇原本是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因业绩突出,被抽调到安微省纪委专案组工作,而后却因在此过程中对涉案人员索贿断送其仕途。
童贻奇第一次索贿是在2007年,当年7月,安徽省纪委对时任省国土厅厅长陈良纲采取“两规”措施,并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正在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检察院担任司法警察的童贻奇被抽调进陈良纲案的专案组,参与调查工作。
尽管只是一名年轻的基层办案人员,但童贻奇却把参与专案组的工作当成了发财的好机会。
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明目张胆地对数名涉案人员索贿。
如今,这名曾被看好的年轻干部因贪腐沦为阶下囚,令人不胜唏嘘。
“关照”涉案人员童贻奇进入陈良纲专案组后,主要负责对涉案人员进行谈话和陪护工作。
合肥市一家包装企业的总经理魏晋因为牵涉陈良纲案,被专案组叫去问话。
童贻奇与另一名办案人员一起与魏晋谈话,在此过程中,另一名办案人员临时出去了一会儿。
这时,房间里只剩童贻奇与魏晋两人。
魏晋趁机搭讪,请童贻奇关照一下,并说出去之后一定报答。
童贻奇笑了笑,问对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魏晋立刻说道,这案子究竟会怎么处理?童贻奇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到了第二天再次与魏晋谈话时,童贻奇又让对方抓紧交代,否则领导要研究将其移送检察院。
魏晋立刻按照童贻奇的意思,交代了一些事情。
之后,专案组很快就让魏晋回家。
魏晋回家四五天后,就接到童贻奇的电话,邀他见面,魏晋不敢推辞。
当天,魏晋驾车来到合肥市五中门口,见童贻奇上车后立刻塞了两万元钱过去。
童贻奇口头推辞了几下,便把钱收下。
事实上,直到东窗事发,魏晋都不知道童贻奇的真名。
当初在谈话时,童贻奇只说自己姓金,后来与魏晋见面时,童贻奇也为自己取了个假名“金林”。
莫名其妙成老赖检察监督还清白作者:陈运筠刘小灵来源:《公民导刊》2022年第07期为确保当事人合法权利免受侵害,面对案件历时近十年,证据难以收集等困难,检察官不忘为民初心,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核实手段,最终查清全案事实,帮助当事人洗脱“老赖”身份,还他正常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感谢检察官帮我正名,洗脱了我的‘老赖’的身份,现在购房贷款已经办下来了。
”6月1日,张强(化名)专程来到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致谢。
莫名其妙成“老赖”3年前,张强来到银行办理购房贷款。
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竟成了法院的被执行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时间追溯到2012年,重庆某机械公司作为甲方与乙方签署产品买卖合同及分期还款协议,乙方向甲方购买挖掘机一台,乙方签名处署名“张强”。
2016年9月,某机械公司因未收到余款到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张强支付购买挖掘机的余款10余万元,并支付违约金。
2017年3月,法院缺席判决张强向某机械公司支付上述款项。
2018年9月,张强到银行贷款买房被拒,才得知上诉判决情况。
张强来到法院询问并申明:“我既未签订过相关买卖合同,更未收到过挖掘机,只依稀记得为帮朋友忙,把身份证复印件交给过一个叫高林(化名)的挖掘机销售人员。
由于这份判决,张强既无法贷款买房,也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因该案已超过申请再审期限,张强遂申请大渡口区检察院予以监督。
调查取证陷困境“张强本人签名与买卖合同复印件里的签名字迹存在明显差异。
”受案后,办案检察官调卷审查,发现了蹊跷之处。
为鉴定合同真伪,检察官多次与机械公司联系,并前往该公司调取合同原件。
为了不引起公司警觉,检察官以查阅涉案挖掘机银行贷款情况为由,向其调取相关资料。
公司法务人员将该笔业务的资料盒交给检察官。
检察官在查阅过程中发现了买卖合同原件。
然而,就在检察官办理调取手续时,该公司法务人员突然提出要请示领导,便将拟调取的一叠材料拿走。
待其返回把材料交给检察官时,那份合同原件已不翼而飞。
2018-邓思多破坏电力设备案-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邓思多破坏电力设备案邓思多破坏电力设备案二审裁定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201X)渝一中法刑终字第113号原公诉机关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邓思多,男,1986年3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略)。
因本案于201X年9月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1日被逮捕。
现押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看守所。
辩护人谢纲,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律师。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审理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邓思多犯破坏电力设备罪一案,于201X年2月9日作出(201X)沙刑初字第130号刑事判决。
原审被告人邓思多不服,提出上诉。
本院于201X年3月19日立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了上诉人,听取了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
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201X年9月8日凌晨,被告人邓思多与“唯平”及另一男子(均另处)按照事先偷盗电缆的约定,由被告人邓思多驾驶渝AB5205号长安货车,搭乘“唯平”及另一男子到沙坪坝区西永镇。
后“唯平”与另一男子到棕树湾安置区盗割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供电局正在使用的VV0.6/1KV4×35+1×16平方毫米铜芯绝缘电缆91米,VV220.6/1KV4×50+1×25平方毫米铜芯绝缘电缆115米。
盗割后,被告人邓思多与“唯平”等人将电缆抬上长安车,运至事先联系好的九龙坡区毛线沟童彪(另处)经营的废旧金属收购点进行销赃时,被告人邓思多被公安人员当场捉获,“唯平”与另一男子逃跑。
经鉴定,被盗电缆价值24331元。
该次盗割电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182.4元。
上述事实,有经原审法院质证予以确认的下列证据证实:1、立案报告表、捉获经过、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区供电局的情况说明、价格证明材料及有关费用计算依据;2、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现场方位图、照片;3、价格鉴定结论书;4、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发还物品凭证;5、证人童彪的证言;6、被告人邓思多的供述。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后答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探究与分享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如我在暑假里,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提高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去北京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让我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等等。
2.探究与分享(1)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教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提示】(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社会关系也随之拓展,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如向未曾谋面的亲戚介绍自己:您好!我是某某的儿子(女儿)。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
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您的孩子某某的同学。
向学校的教工介绍自己:老师,您好!我是学校某年级某班的学生某某。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探究与分享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提示】农民通过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得到粮食,将粮食加工成面粉或大米,加工好的粮食在市场出售,饭店师傅或父母购买粮食,经过加工才能变成食物。
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通过印刷厂的工人印刷之后,再通过书店发放到我们手中。
纺织工人进行纺纱织布,为服装生产等提供布匹,然后服装厂对布匹进行再加工,生产服装到市场进行出售,我们购买。
2.探究与分享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提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探究与分享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20《方圆》:你是如何与检察工作结缘的?邓哲:这要从我的家庭氛围说起了。
从小家里就有很多法律方面的书籍,我也对各类案件和故事比较感兴趣,没事的时候就把这些书都拿出来翻翻。
但那个时候,还不了解检察官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公安负责抓人,法院负责审判执行,单纯觉得法官和警察是非常神圣的职业。
要说起与检察工作结缘,我觉得是电影《追捕》,给了我很深的影响。
演员仓健在《追捕》里饰演了一名为人正直的检察官,他在被人诬告后,一边躲避警察的追捕,一边坚持追查自己被诬告的真相,最后经历艰难险阻,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当时,检察官刚强坚毅的英雄形象让我记忆深刻。
所以,等到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只填报了唯一的一个专业——法律,在读研究生时又选择了刑法学。
随着学习期间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我越来越觉得,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法律人。
毕业之后我就直接考进了佳木斯市检察院。
父亲很支持我选择从事法律工作,但母亲常常感到担心,觉得女孩子从事法律工作会很辛苦。
不过,我是个有点“执拗”的人,选定了方向就不会后悔。
《方圆》:对民事检察工作,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邓哲:我之前在佳木斯市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工作了六年,接着在公益诉讼部门工作了一年,然后2019年6封面人物·COVER月来到向阳区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
刚开始,我对民事检察这项业务并不是特别了解,在具体分管之后慢慢发现了这项业务的意义。
公益诉讼保护的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但是民事行政涉及的就是个体或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项工作是接触群众机会最多、最直接的工作,所以需要我更加用心的去做好,要实实在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民事检察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办案不求多,但必须求精、求准,用心办好群众案件,努力追求案件的最佳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办结了事。
比如之前办理的预付卡消费纠纷案,考虑到近年来付卡纠纷已经成为困扰消费者的揪心事、烦心事,本来案卷都可以直接整理归档了,但我们还是决定从个案问题入手,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衍射,为辖区群众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拥有“金陵十三钗”的车管所所长作者:顾亦来源:《检察风云》 2019年第3期查贵今曾经高调自夸:“我是全世界最老的车管所所长。
”查贵今曾经豪言惊人:“红楼梦不过写了金陵十二钗,我有金陵十三钗,不在册的偏妃裙钗不计其数……”1998年12月31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南京市公安局车管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市公安局下属康宏科技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查贵今,贪污公款130多万元,挪用资金20万元,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42.49万元,非法所得57.158万元予以没收,犯罪所得赃款125多万元予以没收。
从1992年9月至1997年5月的57个月里,查贵今平均每月侵吞公款4万元,将225万多元的不义之财装进自己腰包。
查贵今竟然有三年不回家睡觉,在女人身上花费公款70多万元。
越举报越是升官发财1949年新中国诞生,查贵今从警,一干45年。
1965年他出任南京市公安局车管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直到退休,所以他自夸自己是全世界资格最老的车管所所长。
别小看车管所副所长不过是个处级官员,但是,车管所权力大,负责承办机动车注册、变更、转移、抵押、注销登记;车管所管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补领、换领、审验;还受理机动车和驾驶员相关的其他业务……因私家车井喷暴增,车管所管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疯狂。
说白了,只要你有车,你就不敢说不跟车管所打交道,就不能不遭遇查贵今。
查贵今把车管所的权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不但孝忠领导服务领导,还腐蚀拉拢权贵。
他在日记里声称“结交什么人,取决于你的利用价值”;对自己没用的人,即使是顶头上司,他也敢骂他“低能”;对自己有用的人,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巴结利诱。
查贵今在车管所的腐败越来越公开,公款与支票说拿就拿,已经到了肆无忌惮地步。
至于乱搞女人,早先只是在办公室的封闭阳台上,随便架起一张床与女人方便,后来为了更享受,就动用公款在楼梯过道上打造出一个别有洞天,席梦思、浴室、卫生间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