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44.94 KB
- 文档页数:3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下水防治与治理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采矿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发展。
然而,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地下水防治与治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山地下水防治与治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一、矿山地下水防治与治理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地下水的破坏。
如果地下水未能得到有效的防治与治理,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减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
2. 安全保障:采矿过程中,地下水往往是矿井内部的主要威胁之一。
如果地下水在矿井中积聚过多,会引发矿井涌水、坍塌等安全事故,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可持续发展: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正常的流动与储存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防治和治理矿山地下水,能够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采矿业的长期发展。
二、地下水防治与治理的有效措施1. 测量与监测:在矿山开采之前,需进行地下水的测量与监测工作,建立地下水位、水质等数据的测量站点,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
这可以为防治与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预防措施: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合理的矿井设计,提前固化井壁,减少地下水涌入矿井的可能性;设置排水系统,及时将积聚的地下水排出矿井等。
3. 压采技术:对于已经存在地下水问题的矿山,可以采取压采技术进行治理。
压采技术包括增加井筒数量、提高采矿工艺的回采效率等,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的压力和渗透,从而实现矿山地下水的治理。
4. 排水处理:采矿业中对地下水的排放应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对周边水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排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5. 矿山恢复与保护:矿山开采结束后,需对采矿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与保护。
这包括对废弃矿井的加固处理,建立矿山地下水修复与保护系统等,以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长期影响。
浅谈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管理及有效对策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管理及有效对策也愈发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矿工的安全,也涉及到煤炭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管理及有效对策。
一、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的重要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水管理,将会给煤炭生产带来很多难题。
首先,地下水会影响煤炭采掘的速度和效率,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和事故等问题。
其次,地下水会对煤炭的品质造成影响。
每一种煤炭都有自己特定的水分含量和硫含量,如果地下水的含量过高,则会导致煤炭品质下降。
最后,如果地下水进入煤矿,将对矿工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管理,不容忽视。
二、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的方式和措施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的方式和措施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主要方式:1、增加排水设备:在煤矿地下矿山中,安装排水泵和排水管道是防治水的一种有效措施。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流入矿井的数量。
2、堵漏工作:在煤矿地下矿山中,一些洞穴的墙壁和地面可能会有裂缝和孔洞,这些都会导致地下水流入矿井。
因此,在防治水管理中,堵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使用透水性弱的材料对洞穴进行堵漏,如水泥、石灰等。
3、掌握地下水压力:在煤矿地下矿山中,地下水的压力也是影响地下水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掌握地下水压力,进行规范的水源开采和排水方案是防治水的重要手段。
4、安全监测:为了避免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出现失误和造成煤炭生产的影响,及时进行安全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使用水位监测仪器、水位报警器、液位报警器等设备进行水位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的应急措施除了上述的正常防治水管理,针对突发情况,煤矿地下矿山防治水的应急措施也应该有准备。
具体包括:1、预备灌装工作:在煤矿地下矿山中,灌注混凝土是应急灌装的一种常用方式。
在突发情况下,可以使用预备好的混凝土对孔洞进行灌装,降低地下水涌入的压力。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层受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煤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层中的地下水会不断涌出,给煤矿生产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进行地质防治水工作成为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必要措施。
本文从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问题一:地下水涌出量大地下水涌出量大是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高层采煤和大采高条件下,地下水涌出量更加明显。
这会使得煤矿作业面积内的地面井道、巷道和工作面被淹,严重影响矿井的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防治措施一:实行长壁分段开采长壁分段开采可以减少采煤面积内的煤层破坏,减缓地下水涌出量,减轻井下水文地质压力,从而达到降低水位和控制水流的效果。
问题二:巷道、井巷、工作面被淹巷道、井巷和工作面被地下水淹没是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严重威胁到矿井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防治措施二:进行排水处理对井下的排水要进行处理,采用抽水、引水、拦水等方法,及时将巷道、井巷和工作面内的水排走,使矿井井下环境保持干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问题三:煤层沉降导致水文地质压力升高煤层采煤后会造成地质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井下水文地质压力升高。
高水压状态下,井下防渗墙体和固水堰等防渗措施可能会失效,从而使得地下水涌入巷道和工作面,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诸多风险。
防治措施三:加强地下水监测对矿井水位和水文地质压力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渗措施,保障防渗工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问题四:多次采煤区引入地表水造成水文地质影响多次采煤区井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与采煤前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如果在多次采煤区内引入了外部的地表水,就会导致井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可能会对井下的巷道和工作面造成危害。
防治措施四:进行地下水源治理引进地表水之前,需要对井下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合理利用井下水源,包括水库、水井、集水设施等进行治理,以确保地下水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质防治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总结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1、采区水文地质状况复杂,控制难度大由于煤矿采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又受到自然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控制难度非常大。
在采煤过程中,如果失控,轻则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重则会对矿井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水文地质数据不足,预测控制难度大由于采区水文地质状况的复杂性,需要依靠大量的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很多煤矿并没有足够的数据。
因此,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预测和控制难度也相应增加。
3、水文地质监测不到位对于煤矿来说,正确有效的水文地质监测是非常关键的。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煤矿水文地质监测往往不到位。
这不仅影响了地质防治水工作的效果,也增加了煤矿的安全风险。
4、地质防治水的投入难以保障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人力和物力等等。
但是在一些煤矿中,由于各种原因,地质防治水的投入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1、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对于煤矿来说,水文地质数据的充分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煤矿应该积极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工作,充分掌握采区水文地质信息,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加强监测设备及技术的国产化监测设备的价格昂贵,为了降低监测成本,提升投入效益,应当加强监测设备及技术的国产化,提高国产监测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3、加强科技创新目前,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手段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加强资金投入和管理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加强资金保障和管理,确保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和监管。
综上所述,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安全隐患。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管理与防治对于保护环境和确保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优化现有的管理措施。
一、矿山地下水管理的重要性矿山地下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矿山开采过程中,如果不加以管理,地下水可能面临被大量消耗和污染的风险,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其次,矿山开采会改变地下水的动态分布,容易引发地面塌陷、水灾等灾害事故,危及矿工的人身安全。
因此,加强矿山地下水的管理与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的现状目前,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规范来加强矿山地下水管理;矿山企业也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地下水资源。
然而,由于各地地质条件和矿山形式的差异,矿山地下水管理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矿山地下水管理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未能对矿山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一些矿山企业滥用地下水资源、排放污水等行为。
其次,一些矿山企业在地下水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技术支持,使得管理措施难以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的投入不足,限制了相关工作的进展。
三、优化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措施的建议为了解决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1. 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矿山地下水管理的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
2. 强化科技支撑。
矿山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科技研发,提高地下水管理与防治的科学性。
3.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矿山地下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制定和执行规范,推动矿山地下水管理与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4.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和矿山企业应加大对地下水管理与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地下水保护工作。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和规模化发展,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困扰着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我们有必要对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做到科学防治,有效控制水的影响,保障煤矿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1.地下水涌入问题地下水是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常常会因为采空区的形成和煤层的破坏而渗漏到矿井内,导致矿井水位上升,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2.矿井渗水问题矿井渗水是指由于地表水或者附近水体渗漏到矿井内,使得矿井内部水位上升。
矿井渗水不仅会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还会给矿井内部设施和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坏。
矿井排水是指将矿井内部积聚的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及时排出,以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
由于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不力,导致矿井排水难度加大,排水量不足,甚至排水不畅,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1.加强地下水勘查为了有效防治地下水涌入问题,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应当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状况和水文地质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采用防渗工程措施在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中,应当采用防渗工程措施,对可能渗漏的地下水进行封堵和隔离,以避免地下水渗漏到矿井内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矿井排水系统建设为了有效防治矿井渗水和排水问题,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应当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矿井内部的水能及时、有效地排出,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4.优化矿井降水技术5.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勘探难度大;水文地质环境的改变会导致采矿工作面的安全隐患;在矿井深部采矿工作面进一步深入时,水位较低的覆岩层压力、煤层覆岩层的动态压力等问题会增加。
1. 加强水文地质勘探:通过钻探、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对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和准确的勘探,为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设置排水系统:在煤矿内部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井、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站等。
通过排水井将矿区内的地下水排出,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降低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隐患。
3. 加强矿山水文地质监测:对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并及时收集、分析和评价监测数据,以便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针对采矿工作面进一步深入时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和紧急处理等。
5. 优化矿山设计方案:在煤矿开发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防治水的因素,合理确定开采煤层的顺序和方法,避免对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环境的破坏。
6. 提高防治水技术水平:加强矿山防治水的研究,开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提高防治水的效率和效果。
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运用矿山水文地质勘探、系统排水、水文地质监测、地质灾害预防、矿山设计优化和防治水技术等手段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障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8 防治水方案制定原则、目标及技术途径8.1 制定原则《方案》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贯彻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结合平顶山煤业集团各矿面临的具体水害问题,利用前期防治水工作取得的经验,参考我国其他矿区下组煤开采过程中的防治水经验,在《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指导下,遵照《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等规程规范编制《平顶山煤业集团防治水方案总体研究》。
8.2 制定目标《方案》旨在通过各方努力,确保平顶山矿区无危及矿井安全的突水灾害,满足矿区生产发展需求,提升矿区水害防治的技术水平,完善矿区复合含水层条件下承压水体上采煤防治水技术。
《方案》具体目标如下:1)建立健全平顶山矿区防治水安全保障体系;2)获得矿区地下水赋存特征;3)获取开采条件下岩层破坏规律;4)完成满足生产衔接的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建立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5)形成复合含水层水害评价系统,提出防治水对策;6)完善己、庚组煤开采过程中矿井防治水工作流程,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7)提高矿井对各种原因引发突水的抵抗能力,提升灾害水源探测与水害治理能力;8)建立完善矿区防治水工作技术装备系统,完善防治水工作配套措施;8.3 技术途径为了解决平顶山矿区面临的水害问题,实现防治水工作目标,平煤集团防治水方案总体研究的技术途径见图8-1(防治水方案总体研究技术途径框图)。
主要技术内容为:1)通过对平顶山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地温特征、采动影响规律等的分析,充分分析清矿区防治水工作面临的主要水害问题及水害威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