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19.74 KB
- 文档页数:1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考核管理办法2021年4月20日发布 2021年4月20日实施XXXX有限公司发布文件修改确认页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考核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本部各单位。
3 引用文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4 职责分工4.1 总经办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价与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a)负责建立公司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组织开展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整体性评价;b)负责制定公司两化融合关键指标体系和监视与测量计划;c)负责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情况进行评价;d)负责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e)负责定期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4.2 总经办是两化整合管理体系评价与考核的主要支持部门。
a)配合总经办的信息中心建立公司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开展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整体性评价;b)负责进行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考核工作。
4.3 各单位负责其内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价与考核的建立和运行。
a)制定本单位两化融合关键指标和监视与测量计划,并定期将测量结果上报总经办。
b)建立内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考核标准,并按标准进行相关事项的考核。
c)针对被考核事项,组织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5 评价内容及方式5.1 评价内容包括两化融合水平自我评估、内部审核、整体运行情况等三个方面。
5.2 总经办根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20-2013的要求建立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体系。
a)在保持GB/T23020-2013所要求的评估框架完整性的基础上建立公司自评估指标框架,并按职能将指标进行分解至各部门、各单位。
b)按照指标所属性质,规定指标的测量周期。
c)定期收集指标,每年年末组织进行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我评价。
2021年4月20日发布2021年4月20日实施d)了解公司总体及各项关键指标与行业标杆和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受控编号:1 目的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评审,识别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促进公司的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每年定期举行的和必要时追加的管理体系评审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归口管理。
负责主持管理体系评审,作出管理体系运行结论,就管理评审的有关重大事项作出改进决策。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落实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其改进的建议。
3.3总经办——是管理评审的协助机构,负责发放管理评审会议通知,收集、汇总管理评审输入所需的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组织制订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并跟踪验证。
3.4各相关部门——负责按管理评审计划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管理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参加评审会议,制订并实施评审中提出的改进措施。
4.工作程序《管理评审控制流程》详见附件14.1管理评审计划4.1.1结合管理体系审核(包括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结果,总经理主持至少每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活动,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1.2总经办在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
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⑴评审时间⑵评审目的⑶评审范围⑷参加评审人员的组成⑸评审依据⑹评审输入内容4.1.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可适时增加管理评审:⑴本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⑵出现重大质量、环境、员工伤害事故或发生顾客的严重投诉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时;⑶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涉及法律法规、标准等重大问题时;⑷审核(包括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及第三方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
4.1.4管理评审计划在评审前10天通知到各职能部门,各相关部门准备评审输入资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为规范和指导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文件,对于确保企业两化融合的顺利推进和持续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目的和范围(一)目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和方法,以有效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企业内部涉及两化融合的所有部门和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等。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与职责(一)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两化融合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审批重大决策和项目。
(二)两化融合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两化融合相关的制度和流程,监督执行情况,并进行绩效评估。
(三)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是两化融合的实施主体,负责按照两化融合的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并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
四、两化融合的策划与实施(一)现状评估对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应用水平、业务流程效率、数据管理能力等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二)目标制定根据企业战略和现状评估结果,制定两化融合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明确具体的指标和时间节点。
(三)项目策划针对两化融合的目标,策划具体的项目和任务,确定项目的范围、预算、进度计划和责任人。
(四)实施过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五、数据管理与应用(一)数据采集明确数据采集的来源、方法和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存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
(三)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XY
XY/XG 2014-2015
版 本 号:A/0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 2015-09-06实施
发 布
1 目的
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
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
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
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
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
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
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
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
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
5.1 评测策划
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
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
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管理
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
a)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前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前,开展两化融合整体
性评估与诊断。
b)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时或定期的监视与测量。
c)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一次两化融合绩效考核,特殊情
况下适当增加评估和考核的次数,如可按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里程碑周期开展。
5.1.2 评测指标
a) 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按照GB/T 23020-2013标准确定评估的关键指标,并应保持GB/T
23020-2013 所要求的评估框架的完整性。应覆盖与两化融合目标相关的所有职能
和层次。
b) 监视与测量的关键指标应涵盖与两化融合目标和实施框架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以及
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数据开发利用 互动发展的相关方面。
c) 考核应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制定考核指标,并将其分解至相关的部门和岗位。
5.1.3 评测方法:
a) 评估应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并借助两化融合咨
询服务平台进行。
b) 对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可采用检查、采集、测试、等监视与测量的手段,而且应
充分考虑应 用传感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适宜
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c) 考核应将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的整体有
效性。
5.2 实施评测
5.2.1 根据两化融合策划的结果,由内审组负责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
具体评测工作。内审组可组织各部门相关职责人员参与评测工作。
5.2.2 在每次开展评测工作前,应对评测所需要的资源、时间安排、评测指标和方法进
行策划,编制《评估/测量/考核计划》。
5.2.3 参加评估、测量、考核的人员应按照计划的安排,开展评测工作,并对评测过程
和评测的指标数据做好记录工作。
5.3 评定结果的处理
5.3.1 内审组负责收集评测的结果数据,进行汇总,并给出初步评价意见,上报到两化
融合管理委员会。
5.3.2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评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评价。
5.3.3 评价应对照之前的评估结果以及行业标杆和行业平均水平,评价两化融合绩效。
当未能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新型能力时,应重点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5.3.4 依据监视的结果,分析关键指标运行的趋势和异常。依据测量的结果,评价关键
指标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5.3.5 对于考核的结果,应反馈给相应的部门或岗位人员,适当时,可向公司公开考核
的结果。
5.3.6 通过对评测结果的分析,寻找可以改进的机会,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的绩效及其管
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存在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应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
序》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5.4 评测报告
在充分分析和评价评测的结果后,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测
量/考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放给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体
系所覆盖的各部门。
6 相关记录
XY/XG 2014-2015 表1《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
XY/XG 2014-2015 表2《评估/测量/考核计划》
XY/XG 2014-2015 表3《两化融合评估/测量/考核报告》
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
XY/XG 2014-2015 表1
评测目
的
评测范
围
评测依
据
会议时间 会议地
点
主持人
参加人
员
评
测
内
容
要求配
合
事
项
备注:
编制: 审核: 批准:
评估/测量/考核计划
XY/XG 2014-2015 表2
评估/测
量/考核
目的
评估/测
量/考核
范围
评估/测
量/考核
依据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评估/测
量/考核
内容
要求配合
事 项
备注:
编制: 审核: 批准: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考核报告
XY/XG 2014-2015 表3
评估/测量/考核
目的
评估/测量/考核
范围
评估/测量/考核
依据
主 持 人 评审日期
评估/测量/考核评审内容及概况:
综合评价及结论:
改进要求:
编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