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规格书-机械设备部分

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规格书-机械设备部分

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规格书-机械设备部分
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规格书-机械设备部分

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规格书(机械设备部分)

目录

1.前言 (4)

2.主要机械设备 (5)

加热炉区(项目号:) (5)

热送辊道(项目号:) (5)

入炉辊道(项目号:) (5)

入炉推钢机(项目号:) (6)

入炉滑架(项目号:) (7)

固定挡板(一)(项目号:) (7)

出钢机(项目号:) (7)

出炉辊道(项目号:) (8)

返回辊道(项目号:) (9)

固定挡板(二)(项目号:) (10)

粗轧区(项目号:) (11)

粗轧除鳞辊道(项目号:) (11)

粗轧除鳞箱(项目号:) (11)

E1前工作辊道(项目号:) (12)

E1立辊轧机(项目号:) (13)

E2立辊轧机(项目号:) (15)

E3立辊轧机(项目号:) (18)

R1—R5粗轧机(项目号:) (20)

R1—R5粗轧机主传动(项目号:) (23)

R1—R5粗轧机换辊装置(项目号:) (25)

R5出口工作辊道(项目号:) (25)

R5出口延伸辊道(项目号:) (26)

保温罩(项目号:) (27)

废品推出装置(项目号:) (28)

飞剪区(项目号:) (29)

飞剪前辊道(项目号:) (29)

飞剪前侧导板(项目号:) (30)

转鼓式飞剪(项目号:) (30)

精轧区(项目号:) (33)

精轧除鳞箱(项目号:) (33)

F1E立辊轧机(项目号:) (35)

F1-F8精轧机(项目号:) (37)

F1-F8精轧机主传动(项目号:) (40)

F1-F8精轧机换辊装置(项目号:) (42)

F1-F8精轧机活套及侧导板(项目号:) (44)

F1-F8精轧机平台(项目号:) (47)

F1-F8精轧机配管(项目号:) (47)

输出辊道和层流冷却区(项目号:) (49)

输出辊道(项目号:) (49)

层流冷却装置(项目号:) (50)

高位水箱(项目号:) (52)

地下卷取机区(项目号:) (53)

1号卷取机入口辊道(项目号:) (53)

1号卷取机入口侧导板(项目号:) (53)

1、2、3号夹送辊(3号预留项目号:) (54)

1、2、3号地下卷取机(3号预留项目号:) (56)

2、3号卷取机入口辊道(3号预留项目号:) (60)

2、3号卷取机入口侧导板(3号预留项目号:) (61)

带钢拦截装置(项目号:) (61)

钢卷运输区(项目号:) (63)

1、2、3号卸卷翻卷小车(3号预留项目号:) (63)

1、2、3号钢卷提升机(3号预留项目号:) (64)

1、2、3号步进运输机(项目号:) (64)

1、2、3号升降机(3号预留项目号:) (66)

1号钢卷运输链(项目号:) (66)

钢卷压平机(项目号:) (67)

拦截装置(项目号:) (68)

磨辊间非标机械设备(项目号) (69)

粗轧轧辊及精轧支承辊轴承座拆卸装置(项目号:) (69)

精轧工作辊轴承座拆卸装置(项目号:) (70)

轧线设备地脚螺栓及套筒(项目号:) (72)

专用吊具及特殊工具(项目号:) (72)

轧线检测仪表支架(项目号:) (72)

前言

本技术规格书是根据------------------------------------------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机械、液压、润滑部分招标书”编写的。

各组成设备采用消化国内外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结构先进可靠、重量轻、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寿命长。全套设备按符合国际标准的工厂标准设计和制造,以保证提供高质量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

根据工艺平面布置图,按工艺流程叙述。

全线辊道面标高+800。

2.1加热炉区(项目号:)

2.1.1热送辊道(项目号:)

2.1.1.1用途

用于承接坯料

2.1.1.2技术参数

2.1.1.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热送辊道为单独传动,减速器电机经联轴器带动每根辊子转动。

辊子为实心锻钢辊。辊道架、边板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辊道轴承座通净环水内部冷却,辊身外冷水冷却。

2.1.2入炉辊道(项目号:)

2.1.2.1用途

用于加热炉上料。

2.1.2.2技术参数

2.1.2.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加热炉入炉辊道为单独传动,减速器电机经联轴器带动每根辊子转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辊道设有盖板(推杆处无盖板)。

辊子为实心锻钢,辊道架、盖板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辊道轴承座通净环水内部冷却。

2.1.3入炉推钢机(项目号:)

2.1.

3.1用途

将待加热板坯推入加热炉内。

2.1.

3.2技术参数

2.1.

3.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入炉推钢机用于将辊道上的坯料推入加热炉中。它是由两个液压缸移动推头,把钢坯推入加热炉。推杆有导向辊限位。

推杆、支架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滑动部位采用干油润滑。

2.1.4入炉滑架(项目号:)

2.1.4.1用途

连接入炉辊道和炉子滑轨,支承坯料在推钢机作用下进入加热炉。

2.1.4.2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入炉滑架分为支承架和滑架两部分组成。

支撑架采用焊接结构件,滑架采用耐热铸钢材料。

2.1.5固定挡板(一)(项目号:)

2.1.5.1用途

用于在辊道端部挡住坯料,防止坯料或钢板跑出辊道。

2.1.5.2技术参数

2.1.5.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该设备由挡板、弹簧及固定底座组成。

2.1.6出钢机(项目号:)

2.1.6.1用途

将加热炉中的坯料取出放于出炉辊道上。

2.1.6.2技术参数

2.1.6.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每台出钢机由左右两机体组成。各机体由1个水平传动机构、2根出料杆、1升降传动机构、托轮压辊机构等组成;出料杆的上升或下降由液压缸实现,水平移动由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齿轮、出料杆上的齿条实现。

齿轮、齿条为锻件,出料杆、箱体、支架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轴承稀油飞溅润滑。其它轴承及衬板和齿轮、齿条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2.1.7出炉辊道(项目号:)

2.1.7.1用途

用于加热炉后出料。

2.1.7.2技术参数

2.1.7.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出炉辊道为单独传动,减速器电机经中间接轴、联轴器带动每根辊子转动。

辊子为实心锻钢,辊道架为焊接结构件。设置挡火板,减少炉子对轴承座的辐射。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轴承座通净环水内部冷却。

2.1.8返回辊道(项目号:)

2.1.8.1用途

用于承接从加热炉返回的坯料

2.1.8.2技术参数

2.1.8.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返回辊道为单独传动,减速器电机经联轴器带动每根辊子转动。

辊子为实心锻钢辊。辊道架、边板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辊道轴承座通净环水内部冷却。

2.1.9固定挡板(二)(项目号:)

2.1.9.1用途

用于在辊道端部挡住坯料,防止坯料或钢板跑出辊道。

2.1.9.2技术参数

2.1.9.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该由挡板、弹簧及固定底座组成。

2.2粗轧区(项目号:)

2.2.1粗轧除鳞辊道(项目号:)

2.2.1.1用途

该辊道位于出炉辊道之后的粗轧除鳞箱段,用来承接出炉辊道运来加热好的板坯,并在此辊道上进行高压水粗除鳞。

2.2.1.2技术参数

2.2.1.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粗轧除鳞辊道为单独传动,安装于粗轧除鳞箱下。减速器电机经联轴器带动每根辊子转动。

粗轧除鳞箱前后辊子两侧设有边板。

辊子为实心锻钢辊。辊道架、边板为焊接结构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除鳞箱外辊子辊身冷却。

2.2.2粗轧除鳞箱(项目号:)

2.2.2.1用途

粗轧除鳞箱位于加热炉后粗轧除鳞辊道之上,用于将钢坯在加热炉中生成的氧化铁皮清除干净,保证钢板表面质量。

2.2.2.2技术参数

2.2.2.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除鳞箱由除鳞箱体、除鳞集管和集管保护罩等组成。

除鳞箱整体为焊接件,上排集管高度位置固定,保证最佳除鳞效果。除鳞时一对集管(上、下各一根集管为一对)工作,一对集管备用或同时工作。

除鳞箱后设置吹扫水。

除鳞箱体用于使水-氧化铁皮混合物留在机箱的内侧。在入口和出口设有链式装置用于遮挡氧化铁皮。本设备采用了先进的低压供水、高压除鳞水系统,可消除除鳞时由于突然输入高压水而产生非常不利的水锤现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3 E1前工作辊道(项目号:)

2.2.

3.1用途

该辊道位于E1立辊轧机前,用于配合E1立辊轧机和R1粗轧机对轧件进行轧制。

2.2.

3.2技术参数

2.2.

3.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此工作辊道布置在轧机前,配合轧机工作。

轧机前工作辊道辊子为单独传动。速度可调。减速电机经联轴器传动辊子。辊子间设有盖板。

辊子为锻钢实心辊,辊道架、盖板为焊接件。

润滑:减速机油池润滑;辊子轴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手动干油润滑。

冷却:辊身外冷水冷却。

2.2.4E1立辊轧机(项目号:)

2.2.4.1用途

E1立辊轧机位于R1粗轧机前面,与R1粗轧机远距离布置,主要用于控制带钢宽度和形状,同时将板坯的边部由铸态组织变为轧态组织,避免在水平轧制中边裂,具有改变带钢宽度的能力。

2.2.4.2技术参数

2.2.4.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E1立辊轧机由主传动装置、机架装配、侧压装置、轧辊装配、接轴提升装置、换辊装置、轧机平台、配管等组成。

E1立辊轧机主传动采用电机上传动型式,位于轧机上部的主电机通过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十字型万向接轴,驱动轧辊进行轧制。电机带有编码器,用于速度控制。减速器与电机位于轧机平台上,通过平台立柱直接支撑于基础之上。

E1立辊机架装配由机架、滑板、导卫及地脚板等组成。机架为铸钢件,装有可更换的滑板。地脚板上带有锁紧液压缸,机架装配在轧钢过程中通过四个液压锁紧缸与地脚板锁死。

侧压装置分布于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采用全液压结构。每侧侧压传动是由安装在牌坊内的两个侧压缸带动轧辊装配在牌坊内运动,侧压液压缸具有宽度自动控制(AWC)功能+短行程(SSC)自动控制功能。宽度自动控制(AWC)的功能是提高中间坯在全长上宽度精度。短行程控制(SSC)的功能是减少头部和尾部颈缩。AWC 、SSC的控制通过伺服液压系统来实现。侧压缸带位移传感器。一侧侧压装置中装有测压仪。每侧侧压设有一个侧平衡缸,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始终将轴承座拉靠在侧压缸头部,消除球面垫与侧压缸头部之间间隙,保证侧压运动平稳。

轧辊装配由轧辊、轴承、轴承座、滑架等组成。轧辊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轧辊为合金锻钢,轴承座采用铸钢。滑架的侧面装有滑板,滑架上端装有车轮。

接轴提升装置位于轧机中部,通过一个提升液压缸及固定架固定在轧机平台上,换辊时通过该液压缸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脱开。

换辊装置由换辊液压缸、换辊轨座等组成。换辊轨座上均带有滑板。

更换轧辊时,接轴提升装置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扁头脱开,液压锁紧缸缸头缩回,脱开机架,轧机本体通过地脚板与换辊轨座由换辊液压缸从轧线换辊侧整体推出,实现快速换辊。

润滑部位:主传动箱稀油循环润滑,轧辊轴承采用油气润滑,滑架衬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万向接轴手动干油润滑。

2.2.5E2立辊轧机(项目号:)

2.2.5.1用途

E2立辊轧机位于R2粗轧机前,与R2轧机远距离布置,主要用于控制带钢宽度和形状,同时将坯子的边部由铸态组织变为轧态组织,避免在水平轧制中边裂,具有改变带钢宽度的能力。

2.2.5.2技术参数

2.2.5.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E2立辊轧机由主传动装置、机架装配、侧压装置、轧辊装配、接轴提升装置、换辊装置、轧机平台、配管等组成。

立辊轧机主传动采用电机上传动型式,位于轧机上部的主电机通过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十字型万向接轴,驱动轧辊进行轧制。电机带有编码器,用于速度控制。减速器与电机位于轧机平台上,通过平台立柱直接支撑到基础之上。

立辊机架装配由机架、滑板、导卫及地脚板等组成。机架为铸钢件,装有可更换的滑板。地脚板上带有锁紧液压缸,机架装配在轧钢过程中通过四个液压锁紧缸与地脚板锁死。

侧压装置分布于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采用全液压结构。每侧侧压传动是由安装在牌坊内的两个侧压缸带动轧辊装配在牌坊内运动,侧压液压缸具有宽度自动控制(AWC)功能+短行程(SSC)自动控制功能。宽度自动控制(AWC)的功能是提高中间坯在全长上宽度精度。短行程控制(SSC)的功能是减少头部和尾部颈缩。AWC 、SSC 的控制通过伺服液压系统来实现。侧压缸带位移传感器。一侧侧压装置中装有测压仪。每侧侧压设有一个侧平衡缸,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始终将轴承座拉靠在侧压缸头部,消除球面垫与侧压缸头部之间间隙,保证侧压运动平稳。

轧辊装配由轧辊、轴承、轴承座、滑架等组成。轧辊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轧辊为合金锻钢,轴承座采用铸钢。滑架的侧面装有滑板,滑架上端装有车轮。

接轴提升装置位于轧机中部,通过一个提升液压缸及固定架固定在轧机平台上。换辊时通过该液压缸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脱开。

换辊装置由换辊液压缸、换辊轨座等组成。换辊轨座上均带有滑板。

更换轧辊时,接轴提升装置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扁头脱开,液压锁紧缸缸头缩回,脱开机架,轧机本体通过地脚板与换辊轨座由换辊液压缸从轧线换辊侧整体推出,实现快速换辊。

润滑部位:主传动箱稀油循环润滑,轧辊轴承采用油气润滑,滑架衬板集中干油

润滑,齿式联轴器、万向接轴手动干油润滑。

2.2.6E3立辊轧机(项目号:)

2.2.6.1用途

E3立辊轧机位于R4粗轧机前面,与R4轧机远距离布置,主要用于控制带钢宽度和形状,同时将坯子的边部由铸态组织变为轧态组织,避免在水平轧制中边裂,具有改变带钢宽度的能力。

2.2.6.2技术参数

2.2.6.3设备组成及结构说明

E3立辊轧机由主传动装置、机架装配、侧压装置、轧辊装配、接轴提升装置、换辊装置、轧机平台、配管等组成。

立辊轧机主传动采用电机上传动型式,位于轧机上部的主电机通过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十字型万向接轴,驱动轧辊进行轧制。电机带有编码器,用于速度控制。减速器与电机位于轧机平台上,通过平台立柱直接支撑到基础之上。

立辊机架装配由机架、滑板、导卫及地脚板等组成。机架为铸钢件,机架与地脚板均装有可更换的滑板。地脚板上带有锁紧液压缸,机架装配在轧钢过程中通过四个液压锁紧缸与地脚板锁死。

侧压装置分布于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采用全液压结构。每侧侧压传动是由安装在牌坊内的两个侧压缸带动轧辊装配在牌坊内运动,侧压液压缸具有宽度自动控制(AWC)功能+短行程(SSC)自动控制功能。宽度自动控制(AWC)的功能是提高中间坯

在全长上宽度精度。短行程控制(SSC)的功能是减少头部和尾部颈缩。AWC 、SSC 的控制通过伺服液压系统来实现。侧压缸带位移传感器。一侧侧压装置中装有测压仪。每侧侧压设有一个侧平衡缸,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始终将轴承座拉靠在侧压缸头部,消除球面垫与侧压缸头部之间间隙,保证侧压运动平稳。

轧辊装配由轧辊、轴承、轴承座、滑架等组成。轧辊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轧辊为合金锻钢,轴承座采用铸钢。滑架侧面及上端装有滑板,用于滑架在机架内的滑动。

接轴提升装置位于轧机中部,通过一个提升液压缸及固定架固定在轧机平台上。换辊时通过该液压缸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脱开。

换辊装置由换辊液压缸、换辊轨座等组成。换辊轨座上带有滑板。

更换轧辊时,接轴提升装置提升接轴,使接轴与轧辊扁头脱开,液压锁紧缸缸头缩回,脱开机架,轧机本体通过地脚板与换辊轨座由换辊液压缸从轧线换辊侧整体推出,实现快速换辊。

润滑部位:主传动箱稀油循环润滑,轧辊轴承采用油气润滑,滑架衬板集中干油润滑,齿式联轴器、万向接轴手动干油润滑。

E1-E3立辊轧机除主传动设备外均统一设计。

2.2.7R1—R5粗轧机(项目号:)

2.2.7.1用途

将原料坯轧制到要求的中间坯料厚度。

2.2.7.2技术参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