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

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

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
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

《光的折射透镜》测试题(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B.N点

C.P点D.Q点

4.下列属于光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数目在水中的倒影

C.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D.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物体的像比物体位置高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7.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8.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9.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10.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

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30分)

1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12.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

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

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cm。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4.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5.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6.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7.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三.作图题:(第14题2分,第15题3分,第16题6分,共11分)

18.如图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1

19.请你在图3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20.请你在图4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甲 乙

四.实验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3分,第19题12分,共21分)

2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

(1)

(2)

22.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

A 、

B 、

C ,并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

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在探究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制作模型照相机。现在你有以下器材: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一个焦距为5~10cm 左右的凸透镜,一些塑料薄膜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

(1) 请你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最主要的步骤写出来。

图2 图 3

图5 A B C

A .

B .

C .

(2) 怎样操作模型照相机,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 你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理解题:(8分)

眼 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

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

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

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6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24.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的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D 6.A 7.D 8.C 9.A 10.B

一. 填空题:

11.焦点 12.6 ;13.照相机 14.凸透 会聚15.2倍焦距 ,焦点 16.后缩 17.倒立 放大

三.作图题:(略)

四.实验和探究题:

21.(1)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图6

(2)烛焰刚好位于焦点处

(3)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一倍焦距

22.凸透镜越厚,它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23.(1)A 在一个纸筒甲的一端嵌上凸透镜

B 在另一个纸筒乙的一端蒙上一层塑料薄膜

C 把甲纸筒套入乙纸筒内

(2)把凸透镜对着景物,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到塑料薄膜的距离,就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3)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立的,缩小的

五.阅读理解题:

24.(1)倒立实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2)25 cm (3)12.5 cm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学习小组用图1中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中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mm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清晰清晰 像的明亮程度……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且物距大于焦距,用红、紫、白三种光照射物体,在镜另一侧的一个可动光屏上分别形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光照射成的像最大B.紫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C.白光照射成的像最大D.用白光照射成的像最清晰 2.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射入介质B,再由介质B射入介质C,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B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的速度最大 D.光在介质C中的速度最大 3.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最低 B.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最长 C.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 D.在三棱镜中c光传播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界面平行的光屏PQ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束黄光从BC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向角为30° C.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 .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5.如图所示,12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B 是关于12O O 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 是垂直于12O O 放置的光屏,沿12O O 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 ,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玻璃体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 B 光的折射率小 B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高 C .在该玻璃体中,A 光比B 光的波长长 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 E.A 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 和A ’B ’C ’置于空气中,AC//A ’C ’.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 面从P 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 、b 两点射出.对于从a 、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 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 点射出的为红光 B .从a 、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 .从a 、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 .在玻璃中从a 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 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7.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玻璃棱镜,其中30A ?∠=,D 点在AC 边上,A 、D 间距为L ,3AB L =。一条光线平行于AB 边从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

光的折射 透镜应用 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 光的折射 透镜应用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 A .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 B .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 C .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 D .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 6.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甲和乙, 则 A .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B .小红离小强比较近 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 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 ( ) A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 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 .100 mm 以外 B .50 mm 以内 C .略大于50 mm D .恰为50 mm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1)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1)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射向A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进入空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大 B.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D.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折射率大 2.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a、b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1和r 2,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a、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 A.n2>n1 B.n2<n1 C.v2>v1 D.v2<v1 E.r1<r2 3.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1 2 sin n sin θ 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均无关 D.根据 c n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E.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4.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和A’B’C’置于空气中,AC//A’C’.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 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5.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6.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 A.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0.71 B.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41 C.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长 D.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频率增高,波长变短 7.如图所示,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棱镜,又从ac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光的折射和凸透镜

1.如图,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 AB 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 AC 面射出, 请画出 这束光在 AC 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做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4.如图所示,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7.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 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 、B 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 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8.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 /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 /,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 叉去, 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 点,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11.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游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上升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4)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4) 一、光的折射 选择题 1.胶囊型元件水平放置,由某透明材料制成,两端是半径为r的半球,中间是长度为4r 的圆柱体,中轴线是1234 O O O O。一激光束从左侧平行中轴线水平射入,经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又从左侧水平射出。已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间距为1.6r,则该元件的折射率为() A. 4 2 5 B. 4 3 5 C. 8 5 D. 62 5 2.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介质Ⅱ中的波速 B.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 D.介质Ⅰ中波速v1与介质Ⅱ中波速v2满足:12 21 sin sin v v θ θ = 3.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最低 B.在真空中b光的波长最长 C.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 D.在三棱镜中c光传播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 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1点在O 点的右侧 B .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 C .若沿AO 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 点正下方的C 点 D .若蓝光沿AO 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 点正上方的D 点 5.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 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 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 界面平行的光屏PQ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两束黄光从BC 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 .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向角为30° C .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 .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6.如图所示,O 1O 2是半圆形玻璃砖过圆心的法线,a 、b 是关于O 1O 2对称的两束平行单色光束,两光束从玻璃砖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b 光的折射率小 B .有可能a 是绿光,b 是红光 C .两光束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过程中各自的频率均不变 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观察者接近恒定频率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变小 B .物体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C .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D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8.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玻璃棱镜,其中30A ?∠=,D 点在AC 边上,A 、D 间距为L ,3AB L =。一条光线平行于AB 边从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4)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4)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且物距大于焦距,用红、紫、白三种光照射物体,在镜另一侧的一个可动光屏上分别形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光照射成的像最大B.紫光照射成的像最大 C.白光照射成的像最大D.用白光照射成的像最清晰 2.把用相同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亦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列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A.a中的字比b中的高 B.b中的字比a中的高 C.一样高 D.a中的字较没有玻璃时高,b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一样 3.图甲为某同学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装置示意图,AO、D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在正确操作后,他利用测出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折射角正弦值(sin r)与入射角正弦值(sin i)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由D经O到A B.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1.5 n C.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 3 D.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2 3 E.若以60°角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3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最低

B .在真空中 b 光的波长最长 C .玻璃对 c 光的折射率最大 D .在三棱镜中c 光传播速度最大 5.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1 2 sin n sin θθ=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 .根据1 2 sin n sin θ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 .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均无关 D .根据c n v =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E.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6.如图所示,把由同种材料(玻璃 )制成的厚度为d 的立方体A 和半径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报纸上,从正上方(对B 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到A 中的字比 B 中的字高 B .看到B 中的字比A 中的字高 C .看到A 、B 中的字一样高 D .A 中的字比没有玻璃时的高,B 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的一样 7.如图所示,12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B 是关于12O O 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 是垂直于12O O 放置的光屏,沿12O O 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 ,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玻璃体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 B 光的折射率小 B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高 C .在该玻璃体中,A 光比B 光的波长长 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 E.A 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变高 8.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五、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 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 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六、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 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 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六、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 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 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七、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 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八、照相机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最新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一、光的折射 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玻璃棱镜,其中30A ?∠=,D 点在AC 边上,A 、D 间距为L ,23AB L =。一条光线平行于AB 边从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 A .玻璃对光线的折射率为3 B .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路程为3L C .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为532L c D .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为 52L c 2.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 射入介质B ,再由介质B 射入介质C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介质 B 的折射率最大 B .介质 C 的折射率最大 C .光在介质B 中的速度最大 D .光在介质C 中的速度最大 3.现有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一个透明工艺品,其切面形状图如图所示。其中,顶部A 为矩形形状,高CM =L ,边长CD =d ,底部B 为等边三角形。现让一束单色光线从B 部分MH 边的中点O 1表面处沿竖直方向射入,光线进入B 后发现折射光线恰好与B 部分的HM ′平行且经过MM ′,最后从A 部分的CD 边上某点O 处射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则( )

A.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速度3 c B.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速度3 c C.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时间43 2 L d c + D.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时间23 2 L d c + 4.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AB界面进入三棱镜后直接从BC界面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束黄光从BC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间的偏向角为30? C.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5.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为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73×108 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90°角 E.当入射角增大10°,则折射角也将增大10° 6.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色,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梳理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 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于 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这两个角中, 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 4、从一种透明物质(如空气)看另一种透明物质(如水)中的物 体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物体的虚像. 从空气中看水(或玻璃)中的物体时,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 位置偏低. 5、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 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7、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你 会发现:(1)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放大的;(2)通 过凹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缩小的. 8、生活中的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 凸透镜;放大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

9、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 (1)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字母O表示. (2)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10、焦点与焦距: (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其哲社后变得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 点,用字母F表示.由于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 也叫做虚焦点.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11、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做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于凹透镜来说,若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 轴平行. 12、会聚和发散的奥秘: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底面偏 折.透镜可以看成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底面偏折,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基本概念汇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基本概念汇总 1.人看到水底的石块感觉水很浅,但想去摸那水中的石块才发现原来水很深,这是因为光从射向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选填“远离”或“靠近”). 2.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1 )看:看书上的文字时有________作用的是凸透镜;(2 )照:在太阳下照,能在地面上形成亮斑的透镜;(3 )摸: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是凸透镜。(2)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1)照相机原理:被拍摄的物体相当于烛焰,镜头相当于________ ,底片相当于,拍摄时,物体与镜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底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电影放映机原理:胶片相当于________、镜头相当于________、银幕相当于________ ,放映时,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大于________小于________ ,银幕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平时我们看到银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是因为胶片________的缘故。 (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 成像,螺纹透镜的作用 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在. 要让荧幕上的像再大一些,投影仪(远离、靠近)屏幕, 凸透镜向(下、上)调节。 5.(1)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像。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成一清晰地像,是因为人眼能调节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像距、焦距)。 (2)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 方法的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玻璃球面,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经过界面的折射和反射,光线通过玻璃球后又射入空气.则从玻璃球射入空气的光线( ) A.与入射光线不可能相交 B.与入射光线可能反向平行 C.总共只有三条光线 D.可能有无数条光线 3.把用相同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亦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列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A.a中的字比b中的高 B.b中的字比a中的高 C.一样高 D.a中的字较没有玻璃时高,b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一样 4.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为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73×108 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90° 角 E.当入射角增大10°,则折射角也将增大10° 5.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玻璃砖ABC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束单色光由地面上的E 点发出,射向AB边上的M点,BM=BE,经过玻璃砖折射后,从AC边上N点(图中未画出)射出,最后光斑落在地面上的F点,CF=BE,已知玻璃砖的顶角为α,两个底角为β,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cos cos α β B.玻璃砖的折射率为cos 2 sin 2 β α C.M、N两点一定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D.若只使入射光的波长增大,由AC面射出时的出射点在N点上方 6.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在白纸上放好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L,如图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入射角i=60°,测出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n3 B 23 L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D.操作时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一小段,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 7.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错误的是()

连云港市《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连云港市《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小明同学利用插针法测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他在白纸上作一直线MN以及它的垂线AB,玻璃砖的圆心为O,其底边与直线MN对齐,在垂线AB上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小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区域内无法观察到P1、P2沿AB方向射出的光线,若要观察到,应将玻璃砖的位置作适当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MN向M端平移适当距离 B.沿MN向N端平移适当距离 C.向左平移适当距离 D.向右平移适当距离 2.图甲为某同学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装置示意图,AO、D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在正确操作后,他利用测出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折射角正弦值(sin r)与入射角正弦值(sin i)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由D经O到A B.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1.5 n C.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 3 D.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2 3 E.若以60 3 3.2018年1月31日,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被称为“超级满月、蓝月亮、红月亮”的月全食大戏,这次月全食历时近5小时,最精彩之处是在发生月全食阶段月亮呈现红色,下列有关月食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 A.出现月全食现象时,月亮就完全看不到了 B.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时才会出现月食现象

C.出现月食现象,是因为月亮处于地球的“影子”中 D.月食可能是太阳光经月亮反射到地球大气层时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E.“红月亮”是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时形成的 4.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a、b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1和r2,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a、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 A.n2>n1 B.n2<n1 C.v2>v1 D.v2<v1 E.r1<r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观察者接近恒定频率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变小 B.物体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C.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D.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和A’B’C’置于空气中,AC//A’C’.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 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7.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_透镜_单元测试题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C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 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A .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 B .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 C .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 D .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 6.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 A .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B .小红离小强比较近 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 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 ( ) A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 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 .100 mm 以外 B .50 mm 以内 C .略大于50 mm D .恰为50 mm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 .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 .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和A’B’C’置于空气中,AC//A’C’.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 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玻璃球面,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经过界面的折射和反射,光线通过玻璃球后又射入空气.则从玻璃球射入空气的光线( ) A.与入射光线不可能相交 B.与入射光线可能反向平行 C.总共只有三条光线 D.可能有无数条光线 3.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射入介质B,再由介质B射入介质C,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B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的速度最大

D .光在介质C中的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介质Ⅱ中的波速 B.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 D.介质Ⅰ中波速v1与介质Ⅱ 中波速v2满足:12 21 sin sin v v θ θ = 5.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B.该同学在插大头针d时,使d挡住a、b的像和c C.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D.该实验方法只能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 6.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 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1点在O点的右侧 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 C.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D.若蓝光沿AO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 7.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a、b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分别为r1和r2,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a、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

光的折射与透镜教案

光的折射与透镜教案 三维目标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总结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实验1:如课本P56图3-38(a)所示,把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实验2:如课本P56图3-38(b)所示,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的底部,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中缓缓注水(注意,不要移动硬币的位置),你又能看到它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板书:第四节光的折射与透镜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

第04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 (时间:100分钟共31小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光污染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海市蜃楼 【答案】D 【解析】 A、光污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A图不符合题意。 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B图不符合题意。 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符合折射定律,C图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D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答案】A 【解析】 A、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正确;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错误; D、望远镜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错误。 故答案为:A。 4.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以上四个图中,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乙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长,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丁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B。

东莞市《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东莞市《光的折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在一薄壁圆柱体玻璃烧杯中,装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中插入一根细铁丝,当人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纸面)观看时,会看到铁丝在液面处出现“折断”现象,此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 A.B. C.D.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玻璃球面,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经过界面的折射和反射,光线通过玻璃球后又射入空气.则从玻璃球射入空气的光线( ) A.与入射光线不可能相交 B.与入射光线可能反向平行 C.总共只有三条光线 D.可能有无数条光线 3.如图所示,一单色光由介质Ⅰ射入介质Ⅱ,在界面MN上发生偏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光在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大 B.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 C.该光在介质Ⅰ中和介质Ⅱ3 D.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3 4.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在白纸上放好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

L,如图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入射角i=60°,测出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n=3 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3 L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D.操作时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一小段,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 5.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界面平行的光屏PQ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束黄光从BC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向角为30° C.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6.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错误的是()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D.光在ab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7.2019年1月31日,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被称为“超级满月、蓝月亮、红月亮”的月全食大戏,这次月全食历时近5小时.最精彩之处是在发生月全食阶段月亮呈现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