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艺术设计中图腾文化传承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融入摘要: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文化的持续传承,也展示了创新与传统并行不悖的可能性。
尤其在建筑装饰设计领域,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已经成为提升空间美学价值、增强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有效措施,旨在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创新思路,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建筑装饰设计;融入策略;美学价值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必要性1. 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追求,其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使得这些价值观和美学观得以延续。
中国的古建筑,如故宫、园林等,不仅展示了工匠的匠心独运,更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
通过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可以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实现文化的生动传承。
例如,运用对称性和中轴线的布局原则,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反映传统文化对和谐美的追求。
1.提升建筑改造的品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改造已成为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增添建筑的视觉美感,还能提高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厚重感。
例如,利用传统图案和色彩,可以使建筑既展现出时代感,又不失地域特色,如在现代住宅区中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塑和装饰,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让居住环境更具吸引力和特色。
1.营造生活情境的意义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活环境,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生活体验。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装饰中,如使用传统木雕、砖雕等装饰门窗,不仅美化了生活空间,还让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感,还促进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滋养。
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的文化符号与意义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当代中国美术作品是在多种文化、艺术风格和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在这些作品中,文化符号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它们承载着深层次的意义,体现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认同和批判意识。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的文化符号与意义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一、文化符号与意义分析文化符号是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共识和理解,是通过某种符号或特定的语言来表现的。
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文化符号,既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有与当下社会相关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代表了艺术家对理解历史和当代的认同,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和凤凰是常见的文化符号。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着吉祥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龙常被用来寄托对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感慨和推崇。
《神龙》是中国画家齐白石的一幅作品,画中的龙头冲天,栩栩如生,展现出画家对龙的虔诚和敬畏。
凤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也常被运用于当代美术作品中。
在王兴东的作品《飞行的凤凰》中,凤凰被赋予了现代化的外观和风格,表达出激情、自由的精神。
除了传统文化中的符号之外,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号。
例如,手机和电视成为当代青年的必备物件。
在作品《等待》中,艺术家李永强用手机和电视这两个符号,反映了现代人的无奈和疲惫。
传统艺术中的笔墨也被运用到当代艺术中,成为了一种烙印。
陈逸飞的作品《无言的疼痛》中,他用笔画出了一匹马,其线条流畅而有力,寓意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认同。
二、文化认同和批判意识的体现当代中国美术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意义不仅代表了艺术家对于文化的认同,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当代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作为一种文化认同,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诸多元素,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都是当代艺术家所关注和探索的对象。
图腾舞的名词解释图腾舞,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形式,它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
图腾舞一般以人类和动物为主要形象,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它通过舞蹈动作、肢体语言和音乐等元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图腾,源自北美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物体,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族群、部落或个人的认同。
图腾舞则是通过身体的表演来展示图腾的特征和象征。
图腾舞被视为一种崇高的仪式,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在图腾舞中,舞者们穿着特殊的服饰,巧妙地模仿动物的特征。
他们通过屈膝跳跃、翻滚、旋转和扭动身体等动作,展示出动物的力量与优雅。
舞者们还会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并通过与其他舞者的互动来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图腾舞的舞台布景也十分重要。
舞台上通常会摆放代表特定意象的物件,如树木、河流、山脉等。
这些道具与舞者的动作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富有仪式感的氛围。
图腾舞所运用的音乐也占据重要地位,通常会使用特殊的乐器和节奏,以增强舞蹈的效果,同时使观众更容易投入舞蹈的氛围。
图腾舞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北美的原住民部落中,图腾舞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庆典和战争活动。
舞者们通过舞蹈来祈求飞禽赐予猎物丰收、祈雨以及保护部落免遭灾难。
在非洲部分地区,图腾舞常常表现出祭祀之神或英雄的故事,舞者们通过模拟动物的行为来展示故事的内容。
图腾舞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它传递着民族之间的历史与文化,让后代能够了解先辈们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虽然现代社会中图腾舞的表演频率有所减少,但它仍然承载着无数族群的记忆和希望。
在当代艺术中,图腾舞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舞蹈团体和艺术家通过创新和融合,将图腾舞与其他舞蹈形式结合,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这样的尝试使得图腾舞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图腾舞的认识和理解。
蒙古族图腾文化与艺术浅议作者:岳莹莹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作为这种精神文化现象的蒙古族艺术,它的产生、发展与蒙古族的图腾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本文拟就蒙古族的图腾文化与艺术从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作了研究,全面的论述了蒙古族艺术与蒙古族图腾文化的关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艺术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图腾文化艺术追溯到远古时期,我们发现,蒙古族有着丰富的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塑造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善良、勇敢、威武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蒙古族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等多方面都有体现。
蒙古族艺术以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诠释着蒙古族的图腾文化的内涵。
从蒙古族图腾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蒙古族艺术,能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艺术现象和历史,从而加强对蒙古族艺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发扬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下面将对蒙古族的图腾文化与艺术做详细的探析。
一、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图腾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文化产生年代久远。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①。
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状况的不同,它们的图腾文化也有所差异。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居住于广阔的蒙古高原。
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原始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这里的气温年、月较差居各气候之首,昼夜温差大。
冬季漫长,寒流频繁,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降雨量小,干旱而炎热;一年四季低温冷害不断,多暴雪风沙。
这样的生存环境促使蒙古族先民在面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的时,产生了对自然(天、地、火、云、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崇拜,对动物(狼、鹿、马、熊、芒牛、鹰、天鹅等)的崇拜,对颜色(红、黄、蓝、白)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性的崇拜等等。
图腾文化的多元解读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图腾,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原始宗教、部落社会、神话传说、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
从图腾文化的多元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在统一的人类文化中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图腾在最早的意义上是一种标志。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以图腾作为他们的标志来表达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职责等等。
每一种图腾都代表着一种对神灵信仰的崇拜,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不少图腾的传说,例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但图腾文化并不仅仅是对神灵的崇拜,它还包含了一些更深刻、更具体的意义。
一方面,图腾代表着共同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在宗教、艺术、民俗等多种文化形态中,图腾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凝聚着每个部族、每个民族人们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念。
比如一些民族在建筑方面,通常会将它们的图腾纹饰做为建筑的外墙装饰,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守护。
另一方面,图腾也是一种民族的象征,是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标志。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之路”,关于丝路沿线民族和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种图腾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在海洋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区,一些文化遗产正逐渐通过文化交流,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图腾文化的多元解读,也显示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由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符号和象征,图腾也因此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龙凤、蓝田玉,都具有不同的内涵。
更进一步的,图腾中的意象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往往也展现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同一个图腾在不同社会中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和历史演进,都构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内核。
总之,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原始社会、古代文明、当代世界的独特传统和意象。
图腾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传承的同时,也在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融合发展,成为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重要构成部分。
视觉设计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传统吉祥图案的产生与类型吉祥图案是象征幸福、吉祥的花纹,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是智慧的中国人根据具体的事物与自身的丰富想象而创造的,由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
人们对于好运、美丽、快乐和幸福的追求往往可以通过吉祥图案表现出来,这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吉祥图案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
中国最早的吉祥概念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的追求、祈祷和祝福都由一个特定的事物代表,象征吉祥的图案由此产生。
这些吉祥纹样来源于古代,在当下得到继承、创新与发展。
吉祥纹样有以下几种:其一,花卉植物类。
吉祥植物纹在古代就出现了,这是因为古人喜欢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与果树等。
人们日常所见到的植物大都具有象征意义。
如,人们常见的牡丹、石榴、桃子、松树、竹子和梅花等。
牡丹是常见的吉祥植物之一,盛开的牡丹非常美丽,有丰富的外观形态,所以它代表繁荣,是象征富贵的花。
梅花与牡丹不同,它象征着崇高的理想,代表着坚强的个性。
其二,瑞兽类。
瑞兽是指可以让人们有美好联想的动物,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各样古老的艺术作品上,瑞兽类吉祥纹样颇受人们欢迎。
如,人们对龙和凤凰的形象比较熟悉,龙凤纹样也是常见的民间吉祥纹样。
龙和凤凰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祖先崇拜的对象,它们被赋予吉祥的含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龙和凤凰,还有许多其他动物,如,狮子、老虎被认为是力量的化身;鸳鸯喻示夫妻恩爱;等等。
另外,十二生肖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吉祥纹样代表,十二种动物也有各自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其三,文字类。
“福”“寿”等吉祥文字因为容易被识别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福”字代表着幸福,吉祥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福”。
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日益发达的当下,祈福纳祥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愿望,“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其四,吉祥符号类。
浅谈仫佬族凤图腾文化的设计功能意义作者:黄嘉莹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摘要】乳交融本文对仫佬族民族凤图腾文化进行了概括和介绍,以便读者对仫佬族的凤图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并通过对仫佬族凤纹的探讨,从而认识仫佬族凤图腾背后隐藏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从而去挖掘传统仫佬族凤纹背后的设计功能意义。
仫佬族的凤图腾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其提炼发展,注入到现代设计中将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关键词】仫佬族;凤图腾;文化;设计;意义一、仫佬族凤图腾的概述及发展王仫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大多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凤作为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一直是仫佬族所信奉的图腾,它与仫佬族人们当时的生活发生着密切关系,不仅广泛运用于仫佬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根植于仫佬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
由此可见,凤纹艺术能够形象地体现了仫佬族人们的精神世界,它能反映仫佬族人们的审美观念、情趣取向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它代表着仫佬族人们自己创造的一种生动、丰富、质朴、崇尚自然的文化。
对仫佬族的凤纹艺术进行探究,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交流,也能有力的促进当代的设计艺术的发展。
凤,和龙、麒麟一样,都是不存在的虚拟动物,但却一直是仫佬族祖先的崇拜对象,仫佬族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平安富贵。
一直以来仫佬族人民把凤看作是幸福、祥瑞和美丽的化身。
仫佬族人民在其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便都喜爱用凤鸟作装饰纹样。
在仫佬族人房屋上能看到家家户户都爱印上一个大大的凤图腾。
仫佬族的凤图腾是一种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图案,从艺术创造角度来看,它并非是单纯的抽象思维,而是以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鸟为雏形,仫佬族人们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寻找生活中认为是各种鸟的某些局部,加以综合,溶铸成一个再现生活的典型形象。
仫佬族的凤图腾不仅具有悠久的感染力,而且是中国古代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
凤纹就不仅是仫佬族的一种实用图腾标记,并且后来逐渐推广成为了一种美的艺术形象,我们能从仫佬族人的刺绣、家居、器皿等方面体现。
当代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图腾———漓江画派绘画的人文精神臆释●张传文[摘要]绘画是人类灵魂的容器,是生命的图腾。
作为21世纪绘画流派中的一支劲旅,漓江画派置身社会剧变的特殊语境,造影景态的变迁,迄释生命的真巧,其绘画文本主流所建构的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既渗透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的气息。
在本质特征上其涵括了个人、社会、人类和宇宙四个向度,具体化在作品中便是生态家园意识、休闲意识、生态危机意识和宇宙生命意识。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文化图腾;漓江画派;风景绘画;人文精神作者简介:张传文,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本文系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漓江画派绘画的人文精神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苏旅:《漓江画派: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浅论漓江画派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风格》,载《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第109-110页。
自21世纪初漓江画派走入人们的视线至今已逾十几个春秋,作为一个新的地域文化现象和中国当代绘画流派中的一支劲旅,它置身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剧变的历史时期,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构建文化家园与精神气象,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容置疑的积极影响。
虽然起初学者一度质疑它的非自然而然的诞生方式(以“打造”的方式生成),以及多画种、多群体、多风格与“画派”之定义的矛盾性,使其作为画派的合理性与所具的现实意义受到挑战,但随着时间的积淀,漓江画派的艺术主张、创作理念、文化内蕴等被学者们不断挖掘、整理和评估,其学术地位与价值逐渐凸显,加上画派持续的各种学术活动、展览所形成的效应,不仅在艺术界,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场域。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大转型期,与20世纪比对,文化语境在事实上已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多元开放的心态逐渐取代焦躁的二元对立心态;集体主义神话的破灭后个人话语空间与自由度进一步拓宽;对西学强劲反拨的传统与本土化文化回热以及对反复出现的环境生态危机的觉醒。
现代经济信息432浅析图腾符号的内在含义段洪陶 长春建筑学院摘要:将图腾符号作为一种精炼的视觉语言来进行艺术创作,虽然将图腾这些具有强烈的风格特征的元素应用到公共环境建设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找到适合题材的表现载体,经过细致入微的精心设计在公共环境中都将给予图腾文化一个充分施展魅力的空间。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图腾符号;公共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7-0432-01一、时代含义虽然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会对图腾符号在某种程度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们收到图腾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许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传统的宗教仪式还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不知不觉中对图腾符号进行一些新的诠释与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也是建立在尊重原有的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由于时代跨度越来越大,现如今的社会对于图腾的理解与界定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变更,因为图腾文化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针对原始社会而存在了,图腾精神的凝聚的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护力量存在在我们的视野中。
每一个图腾都伴随着悠久的历史,而正是因为那一段历史可以让图腾符号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参与到现代社会中,并以一种新的姿态继续传播这一动人的时代印记。
现代的图腾文化将继承着原始图腾的命脉继续延续下去,只是如今的图腾文化已经不再受原始社会对于这个世界有限的认识而束缚,拥有更多的传播渠道与表达方式。
二、精神含义图腾与宗教在人类生活早期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精神寄托,也为人类社会的秩序建立与调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腾最初建立在图腾与宗教基础之上的仪式经历了传承—整合—再传承的纵向过程之后成为了代表一个族群性格与基因特征 的写意符号。
也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认同和 心理力量。
韦伯认为“每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必然会有一 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在这种精神力量的背后一定与该 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力量 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以期为进一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 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浅析当代艺术设计中图腾文化传承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为“它的亲属”。
在人类早期思维中,认为本氏族人与某种动植物、非生物种具有亲缘关系,群体成员都是由此繁衍而来,而这种关系体现于氏族的起源、称呼以及血缘。
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联,被当作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成为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相信其有超然力,可以获得他们的技能和力量。
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熊就成为鄂伦春族的图腾;侗族传说其始祖母与大花蛇交配,滋生繁衍成为侗族。
“totem”还意为“标志”。
“是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部落族群结构和互相区别的职能”。
如印第安人村落的图腾柱、中国东南沿海考古发现的鸟图腾柱、绍兴出土战国古越人铜质屋顶上的大尾鸠图腾柱、古代朝鲜族村落树立的鸟杆等,这都是从图腾柱演变而来。
1903年,清代学者严复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社会通诠》,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并引进中国,当下仍为中国学界通用。
图腾是民族文化最原始的精神情感,在文化传承中浓缩着民族远古回音,具有固化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
中国图腾纹样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演进和历史积淀,是博大厚重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文化思想、艺术沿革和文明传承,是智慧的结晶。
一、研究图腾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
21世纪是国际间信息交流融合的时代,面对文化融合,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确保本民族文化特质不为外来文化侵蚀。
中华文明源于华夏图腾,文化脉络历史悠远,发展完整自成体系,是民族凝聚力最深层、最牢固的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充分挖掘,以此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纹饰文化传承与旺盛的生命力
华夏文明瑰宝中的民族艺术设计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占有相当的地位。
当代中国的纹样设计延续着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强调着祖辈倡导的审美选择与实际功用共存的理念。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纹饰艺术生命力鲜活,与民族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等密不可分。
从原始社会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产生图腾纹样开始,到汉唐之际融合外来纹饰样式,催生出典雅的吉祥纹饰盛世华章;再到宋元时期受道佛两教影响,纹样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多彩;而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权贵思维与市民意识相互渗透,使明清时期装饰图案集历代大成,并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及民间艺术等方面,把装饰纹样推向极致。
中国传统纹样历经数千年的生产洗礼,荟萃了历代巧匠们的智慧,又不断渗透佛道两教、玄儒、社会伦理和风俗民情的观念,形成独特的中华纹饰艺术体系。
三、文化传承对纹饰艺术的启迪
传统如根,有根的艺术才能繁茂兴盛。
我们的语言,文化,社会秩序,经济格局都打上民族文化传承烙印,其文明遗存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民族生存创新的基石。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必然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走出光明的路。
当下,不少艺术设计创作喜用“中华纹饰”符号,但多为“断章取义”的简单拼凑,没有研读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而流于“形式”,效果不尽人意。
现代设计应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又赋予设计语素于时代审美趋同,诱导受众与意识深处的“文明烙印”比照,寻找文化认同,于传统艺术识别中赏析华夏文明的智慧、意境和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面对全球经济文化的加速融合,不少现象已反映出部分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迷茫。
由于物资和文化消费裹挟的非华夏文化观对人们思想的巨大冲击,并通过产品销售将这种观念渗入其中,潜移默化
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左右对生活的判断。
目前,华夏文明的人文精神、文化影响力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警醒和深层次的反思。
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为现代经济、社会生活方式提供服务的艺术活动。
设计思想的发展催生于民族文化传承,偏离就会迷失根本。
要谨防“世界文化大一统”旗号的误导,诱使我们在迷幻中丧失民族记忆、民族情感和民族生命力。
探究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现代设计理念,中国的设计思想恰恰应注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明的融合,这是推进文化艺术发展的动力之一。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感、深邃的寓意、凝聚的智慧和精神内核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再导入新观念,寻找更多审视传统艺术的维度,在包容贯通中为我所用,并形成独特的语言,就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确立我们民族艺术的地位。
四、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思考
图腾传承着民族文明,是人们追寻文化归属感的基石。
我们现在的艺术纹样源于华夏图腾,是文化传承对现代生活的关照,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纽带,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
艺术设计脱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脱离不开社会
文化环境中的民族审美共识。
中华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罗万象,给民族艺术设计提供土壤和养分;艺术设计应体现民族精神传承和民俗文化积淀,以关照普众利益为原则,去表现文明、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追逐人性的表达。
借鉴不能盲从,应深刻领悟华夏文明的文化特性,挖掘其精神内核,审视国际创新理念,兼融并蓄找到契合点,让艺术设计传播民族归属感,使体现中国文化精粹的“国际风格”活跃于世界设计舞台,向世界传递华夏文明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方福颖,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及其艺术特色[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05)
[2]彭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艺术百家, 2013(12)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