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优秀教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优秀教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优秀教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优秀教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把握论点、分析论据,深入感受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2.通过读书活动,掌握更多的读书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汇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4.学会读书,提高读书能力,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习惯。三、情感目标:

通过广泛阅读对读书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章和一些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修养,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更多的读书方法。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汇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对两篇自读篇目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1.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一些读书方法。

2.利用教师设题引导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分组、布置任务

2.推荐搜索的资料:《论语》、《荀子》、《问说》(清?刘开)、《论人生》(英?培根)等。

3.推荐阅读篇目:《李氏山房藏书记》、《黄生借书说》、《海的女儿》、《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书赶快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二、检查预习效果

1.六人一组,查找古今中外又如何读书的文章、故事、名言等。

2.小组间相互交流。

3.把所找的资料放入语文读书网页。

4.每个人选择自己最欣赏的几种读书方法,并就此写一篇小论文阐述理由,然后推荐给同组的同学,小组再选出两种好的方法上交老师。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习惯。

三、展示阶段(一课时)点拨引导板书多媒体点拨引导板书多媒体

(一)展示

1.每组分别进行精彩推荐,推荐好的读书方法。

2.教师展示实践篇目。

(1)《有书赶快读》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有书赶快读”,作者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

③摘抄自己认为最能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语句,并推荐给他人。

④作者为什么提出“有书赶快读”,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⑤对课文进行大胆质疑。

(2)《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①学生谈读《海的女儿》的感想。

②说说作者每次阅读《海的女儿》的感受和思索。

③你从本文获得了哪些启发?

④你有过作者这样的阅读经历吗?

⑤对课文进行大胆质疑。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

(二)经验交流

1.以组为单位推荐好的读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的实践经验。

2.面对问题,学生先是读书、标注、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后与本组同学交流,组长

在总结归纳后派小组代表发言。

3.各小组之间交流结论和质疑的问题。

4.对质疑的问题讨论解决。学生团结协作的展示。调动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延伸阶段投影显示

1.自己选择阅读资料,可以是一部经典著作,可以是一篇传世佳文,也可以是获奖佳作,读后写出读书笔记。

2.以后继续查找资料,登录我们的语文活动站,补充我们的语文知识库。记笔记课下继续不同组之间合作将研究性学习继续进行下去,也是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延续。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doc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的内容,具体内容: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带来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用。范文一:一.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带来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 一.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作过的一个估算:初中学生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三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八个星期算,每天读三个钟头,三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虽然我们没有叶先生所讲的那样充足时间,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读书,为了不让这一点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

长、同学监督签字。"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必须与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相适应,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回首人类文坛,群星闪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审视当今出版物,鱼目混杂,美丑同在。怎样从这既多又杂的作品中,选出品位高、质量好的书,使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呢? 我发现,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初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现将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内容指导列表作一参考: 年级课内名著导读课外读物推荐 初一年级(上)《爱的教育》《伊索寓言》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必修5文艺评论及随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美学文学选集》。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选择这篇文章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咬文嚼字》是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富有理趣的文化随笔。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学会怎样既严谨又不乏趣味的阐述一个观点。本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方面问题。 高二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筛选整合能力,因此,对于文章的重要观点及整体思路,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得出。本文虽是一篇文艺随笔,但朱光潜先生运用了许多贴切生动的实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根据对实例的研究讲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只要引导得当,总结出作者观点应该不是难事。 本文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主要任务是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体悟“炼字”的必要性;对“推敲”部分进行推敲,找出疑点。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将本文与马南邨先生的《不求甚解》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将两种读书方式的优劣进行对比,寻找出最恰当的读书方式,另一方面学习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所描述的是第一课时。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达到积累成语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设置悬念,引出学生的质疑,诱导其进入学习状态。) 二、简介作者 三、把握文章整体思路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的筛选能力,使其能够迅速把握住文章的观点性语句,找出文章的中心,在分析文章时,能有据可依。) 追问: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呢?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每个例子的角度是什么?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3、“推敲”的推敲(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生发联想,意蕴丰富) 5、“套板反应”(套板反应,易生流弊)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阅读内容:《少先队员》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设计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少先队员》(2008年第11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 3.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 4.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二)走进“童话森林” 1.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三、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著《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

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新生第一节语文课 陈俭志 (注:红色楷体为上完课后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课前该做哪些准备,课上该如何表现,课下该如何作业。 二、通过自我介绍、师生互动让学生认可教师 三、通过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教师的适时适当点评鼓舞学生的表现欲 四、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法”,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设想: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语言美、见识广、素养好、魅力大,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拜倒”在语文学习上。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绿树成荫、幽雅美丽的颜中。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说到名字,很有学问,也很有语文知识。名字很讲究音、形、意。而这也是汉语词语的特点。比如:苏轼这个名字。“轼”,就是古代车上的横栏杆,扶着栏杆可以望远。足见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个志向远大的人。同学们,你们的名字有什么内 涵呢?能给我们说说吗?(找几个学生说说。)(有两个学生说:黎庆怡是姑奶取的,希望天天开开心心,学有所成;黄荣康:荣宗耀祖,健健康康) 老师自我介绍:姓“陈”,以后叫我陈老师吧,“陈燮霞”的“陈”,知道她是谁吗?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苦练16年、曾面临两次退役打起背包准备回家最终却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为我们取得奥运首金的举重冠军,我和她的经历很相似,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苦读16 年后再次咬紧牙关读书三年取得硕士学位。(学生“哇”) 名字是:俭志,家里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勤俭节约而又有志向的人,好名字吧!但也是这 个中性的名字,让我在大学第一天入学时在女生宿舍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网上可以找到两个“陈俭志”,一个是本人,另一个是男性,律师。呵呵,也算独一无二。)老师的性格:我参加工作10年,在颜中教语文8年,其中5年教初三,可以问问你们的哥哥姐姐、邻居亲戚:陈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你们的语文老师是那个姓陈的、女的、个子不高、长相一般、稍微有点胖的老师(学生笑),他们就知道是谁了。总的来说:你尊重我,我就充分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将会更不尊重你!我最不能容忍的三个行为:上课说话、趴台睡觉和不交作业。(此时已有黄耀志三次讲话,叫他站起来,他不站,走过去将他拉起来。) 三、教材介绍: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咬文嚼字”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把握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评价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方法] 讨论评价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不失活泼并富有“理趣”。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要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允许求异,总体上欣赏并理解本文的见解,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2.学习目标 ①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②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③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④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二、分析 1.解题:“咬文嚼字”的含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文中义: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三、研读赏析

1.整体把握: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思路: 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 静态描写正面描写 阅读咬文嚼字写作 动态描写反面描写 达到艺术的完美 3.合作探究: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分析: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一些什么“道理”?给了你什么启示 (1)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明确: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史记》 韩愈改诗 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乞灵 (2)每一个实例各说明一些什么“道理”? (3)给了你什么启示 明确: ①郭沫若对自己的两部作品所做的两处修改。这两处修改,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文句不通。修改文字当以更准确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这个道理,将文章修改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直接挪用到别处,以致修改出的语句不仅表达的感情全然不对味,就是从语法角度来看,也全然不符合语法规则。 说明的道理: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关 启示:(让我们明白)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放过。 ②王若虚修改《史记》中的李广射虎这个片段。王若虚认为原文啰嗦,用词重复,于是将它加以精简,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丧失了原文的丰富的意蕴。

江苏省南京三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九)(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南京三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九)(无答 案)苏教版 一、语言运用与综合性活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其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B.考前,每人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旦有个三长两短 ....,必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C.陈玖豪同学真是别有用心 ....,连办的电子杂志都和别人与众不同,设计十分精巧新颖。 D.足球场上,某些同学的急躁情绪,使得整个赛事一泻千里 ....,不可收拾。修改病句。 2、仿写句子。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活动。 为了展示同学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关注科学的成果,学校决定将要举办一次“科学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同学自己的小实验、小创造。 【活动一:活动准备】你觉得新闻发布会前应作哪些准备?(至少写两点) 准备一: 准备二: 【活动二:口语交际】你想请学校的“发明达人”小雨在发布会上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你该怎么对他说? 二、现代文阅读。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 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 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 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 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 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 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 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 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阅读答案2009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阅读答案2009-10-24 07:51 P.M.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 22 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 8岁时;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3分) 23 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4分) 24 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3分) 25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4分)

课外阅读专项 公开课教案

课外阅读归类专项训练(人教三上)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溪 清晨,小溪多美啊。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我喜欢在溪边 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 鳞波纹。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 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树儿、草儿的倒影更绿更新了。 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云彩也高 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 话世界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朝霞()的空气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清晨“我”喜欢在小溪边(做什么) ,中午“我”也要。 3.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有关词语用“▲”标出。 4.为什么说晚上的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呢?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 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 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 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 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 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我”在幻境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得很不认真的意思。()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3.把画线句子改写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请写在下面,读一读,背一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对比阅读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义井中学孔彩霞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卡片硬纸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 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帕斯卡 2、请同学们一起读帕斯卡的名言(齐读)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很多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从听故事看图片开始,就接触了课外阅读,到了现在五年级,已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同学们,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作本上也读到过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读书方法,那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请平时读课外书最多的师同学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那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最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 ⑴、粗读法: 生问:什么是粗读法? 师: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 生问:我们应该抓住哪向个要点呢? 师: 课件出示: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书名作者内容提要目录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生问:那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 师:那些内容比较多的,重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师:师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粗读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师介绍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生阅读后简单交流汇报 ⑵、精读法:

广东省江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 (本题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大题含13个小题,共18分) 阅读理解,填写原文,完成1~5题。(5分) 1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2 海上生明月,。 3 纷纷暮雪下辕门,。 4 ,小人长戚戚。 5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填写在横线上,完成6~8题。(3分)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拭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6 7 8 9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不要涉及1~8题的内容)。(2分)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10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3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11~13题。(5分) ①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了情意。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阴,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②面对“非典”的袭击,一次无cháng()的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③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1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入田字格中。(1分) 无cháng 的献血 1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中“花”的理解。(2分) 13第②段句式不够整齐,语意不够连贯,请你修改。(2分)修改后的内容是。 二阅读(本大题含13个小题,共48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3分)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读后感

主要内容: 8岁时:被故事情节所感动,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 18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打不平。28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闪亮来自亲情——得益于她的祖母。 38岁时:“开始写小说了”,读出安徒生写作“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还以为故事有点“画蛇添足”。 48岁时:“为了写这篇文章”,“心平气和”“天眼洞开”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是“寻找不朽灵魂”的故事。 8岁同情人物 18岁读出爱情 读人鱼公主28岁读出亲情常读常新 38岁探讨结构 48岁感悟内涵 本文是谈读书。作者由自己读《海的女儿》的亲身经历说明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需要反复读反复理解;本文寓理于事,以叙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 本文写了作者5 次读《海的女儿》,所得感想不尽相同: 8 岁时,读得“泪流满面”“抽噎不能自已”,“发奇想”,被故事情节、人物所感动,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 18 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着不平”。 28 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善良来自亲情,“得益于她的祖母”。

38 岁时,“开始写小说”,读出安徒生的写作“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还以为故事结尾有点“画蛇添足”了。 48 岁时,“为了写这篇文章”,“心平气和”和“天眼洞开”,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是“寻找不朽灵魂”的故事。 中心思想: 我觉得不仅读书如此,我们在不同的生长间断对遇见的同一事物或事情甚至再次重温一部影片,也都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在不同的时期,接触不一样的事物,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每次看书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就算你看过这一本书也要经常回头温习温习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读书.每次看完后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问题,新的思考. “常读常新”对此你有什么启发: 有此文可以悟到,对一本书的理解,往往不能是一次性的。好书,有较高价值的书更需要反复读,这样你才能品到文字的魅力。 情感: 学习人鱼公主顽强.坚定.永不放弃的精神,做一个热爱读书,有精神追求的人。 分析: 我们从作者的读书所得可以看出,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是受年龄、身份(环境)、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级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级 课外阅读《丑小鸭》教学设计 上坊小学一年级曹雪轩 课题:《丑小鸭》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题:读 (指名说,板书课书让我们美丽) 3、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两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 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 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 四、赏读《丑小鸭》

1、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丑小鸭》,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让我们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2、丑小鸭最后怎么了?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延伸 1、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七年级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教案资料

现代文阅读【一】 (一)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孩子的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听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真的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 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案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案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通过阅读示例,使学生掌握圈点勾画、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良好习惯;从寓言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领略到生活的智慧,做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每人一本《伊索寓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吗? 生:想! 师: 那就让请我们一起走进课外阅读吧!(出示屏幕,揭题) 今天老师想借新课标必读的书籍《伊索寓言》,跟同学们一起聊聊如何进行有效阅读,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大家都知道《狼

与小羊》、《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这几个故事吧,这几个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二、读故事作方法指导(示例) 下面老师就其中的一个故事通过投影做一次阅读示例。 《狐狸和葡萄》P98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望着高高的葡萄架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藤上。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他憋足了劲往上蹿啊蹦啊,可就是够不着。“哼,谁要吃这样的酸葡萄!”狐狸安慰这自己,转身走了。 学生齐读: 先说说我的阅读收获: 昨天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有这样的阅读收获。 1、整体感知后知道故事内容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 2、圈点勾画出好词好句,做批注: 例如:我读到“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时,我发现动词“溜”字用的很好,形象地写出了狐狸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进了葡萄园,想偷吃葡萄。

①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 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藤上 ③ 他憋足了劲往上蹿啊蹦啊 ④谁要吃这样的酸葡萄! 3、从故事背后我悟出: ①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② 一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无能解嘲。 ③故事讽刺了那些受到了挫折就退缩、敷衍自己、缺乏自我挑战、战胜自我能力的人 4、由故事展开想到的: 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说一说。 明确:阅读方法: 老师:简短的故事,我从从多角度阅读中得到了一些阅读收获。当然,不同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大概内容,一般可以采用略读、泛读的方式。如果从阅读中发现精彩的地方我们可以采用精读的方式,以上这个故事老师主要采用了哪种阅读方式?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课文《咬文嚼字》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 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 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 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②:“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③:“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OrG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 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

金荣说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zi zh ū)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⑤: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zū),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⑥,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推荐阅读《历史的选择》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了解英雄的故事,学生了解中国沧桑的历史。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英雄的故事,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近中国历史 1、中国的历史,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创造的,使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英烈的故事吗?(王二小,刘胡兰,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 3、今天我们来阅读一下《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来感受中国沧桑的历史和辉煌的历程。 四、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反馈 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全面、准确地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2、列出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清单,要求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有序推进。 教学重点: 教师全面、准确掌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指导课外阅读提供科学依据和适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和推进。 教学课时 ----------- 精选公文范文---------------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1、下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 表》。 2、学生如实填写。 3、教师收回调查表。 二、教师开岀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清单: 1、文学名著: 《童年》、《昆虫记》(人教版语文七下教材要求) 2、推荐读物: 《爱的教育》、《妞妞》 3、文学刊物: 《读者》、《青年文摘》、《美文》(青少版)、《意林》 三、课外阅读的具体时间安排: 1、XXXX 年 3 月: ----------- 精选公文范文--------------- 2

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XXXX 年4 月: 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 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XXXX 年5 月: 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版、5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4、XXXX 年6 月: 阅读《妞妞》和《意林》(6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注:每位同学准备好一个课外读书笔记本(规格统一),随时使用。 板书设计: 1、XXXX 年3 月: 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XXXX 年4 月: 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 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XXXX 年5 月: 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 精选公文范文 -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