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课题: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除法计算,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

2、利用迁移规律,使学生顺利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

整百、整千的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法计算。难点: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分析主题图,创设教学背景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讨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怎么做?提供了什么条件?

2、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问题,及算式思路。

3、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问题及有关算式,板书,并导入新课,出例1。

二、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口算除法1

2、出示例1(依次出现)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 ______ (箱)

师:

1)讨论,可以怎样想?怎样解答出结果?

2)各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3)师归纳方法:

A、因为 20×3=60

60÷3=20

B、因为 6÷3=2

60÷3=20

C、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4)、答:赵伯伯平均每次运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算式:600÷3=_____(箱)

讨论并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算式:240÷3=______(箱)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师:归纳:

A、240是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所以240÷3=80

B、3×80=240

240÷3=80

谁还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

24÷3=8

240÷3=80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P15“做一做”

(1)第1题

指名说说题意,并列出算法算式,

40÷2=20(只),并讲出思路。

(2)第2题

用开火车的形式回答,说说口算方法。

(3)P15的“你知道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练习三1、2

2、口算:

60÷3 80÷2 25÷5 360÷9

400÷2 1800÷9 900÷3 2400÷6

3、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270,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多少?(2)8000除以4得多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除法估算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并能合理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意识。

3、能正确估算除法的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估算除法的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除法,以开火车形式进行

60÷2 150÷3 90÷3 60÷3 500÷5

250÷5 1600÷4 320÷8 140÷7

师:说说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2、让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意识的导入“大约”的字样。

4、揭示课题: 除法的估算

5、出示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1)怎样列算式?怎样解答?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2)师板书:124÷3≈_____(箱)

师,归纳:

A、124≈120

120÷3=40

答: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B、124=120+4

120÷3=40

4÷3=1 (1)

答:还剩4箱,每人再运1箱,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三、巩固练习

(一)做一做(P16)

1、先要求学生说说题意,并列出算式,小组交流,讲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2、抢答题,估算。

(二)练习三(P17)

第3、4题,口答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除法口算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2、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难点: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40÷4= 80÷4= 350÷5= 400÷8=

540÷9= 630÷7= 5000÷5=

9000÷3= 3000÷5= 210÷7=

学生口算后,抽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思路。

二、练习

1、P17、5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计算思路。

2、P18、6

先让学生说题意,再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3、P18、7

学生读题后,先让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才让学生列式计算。

4、P18、8

先小组讨论交流,师讲评。讲评时,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第(2)小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5、P18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找规律再填写。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60÷3 280÷7 3000÷5

二、情境引入

植树节快到了,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们共植树42棵,问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先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再讨论怎么计算?

三、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1 42÷2= (棵)

1、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2、小组用分小棒的方法检验: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可以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0,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是每份1,加起来是21。

(1)将十位上的4除以2商2,商2表示2个十,写在十位(2)用除数2乘以商2个十,积4个十,写在被除数4下面。

(3)4减4得0,个位移下来。

(4)将个位上的2除以2,商1表示2

个一,写在个位。

(5)2减2得0。得数:商21

四、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

46÷2 63÷3 48÷4 96÷3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68,除数是2,商是多少?

(2)84除以4得多少?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被整除),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

式的写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难点: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道三年级同学植树的题目,谁还记得是怎么计算的呢?(思考回忆)今天四年级的同学也来植树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2 52÷2= (棵)

1、学生尝试解答计算,讨论这道题和昨天的42÷2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解决的?

2、用分小棒的方法检验答案:先把四4捆平均分成2份,再把剩下1捆另2根也平均分成2份,加起来26根。

3、老师板书、讲解笔算过程: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1)将十位上的5除以2商2,商2表示2个十,写在十位(2)用除数2乘以商2个十,积4个十,写在被除数5下面(3)5减4得1,这个1表示1个十,再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成12(重点理解十位上的余数1是什么意思)

(4)将12除以2,商61表示6个一,写

在个位。

(5)12减12得0。得数:商26

4、让学生说一说52÷2和42÷2笔算竖式的区别,说一说52÷2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91÷7 85÷5 64÷4 75÷3

2、练习四第2题。

3、练习四第2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

确地进行笔算。

2、引导学生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

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难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一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

216÷3 369÷9 426÷6

216÷6 369÷7 426÷6

二、练习

1、练习四第

2、5题。

第2题要求学生工整的写出笔算竖式,会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连线。

第5题要求学生先判断商的位数,再计算。要求学生工整的写出笔算竖式,会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四第4题。

练习时让人人参与,既关注运算的正确性,运算算理的表述,又关注运算的速度。

3、练习四第3、6题。

其中第6题提供了多个信息,让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其他的

数学问题,以此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

4、练习四第7、8题。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应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如,先求出三种水果的总重量,然后用总重量与货车的载重量(1吨)比较;也可以将货车载重量逐一减去三种水果的重量,进行解答。

第8题的第(1)题,学生一般会用逐一尝试的方法,即用114分别除以9和6,用125分别除以8和5,由能否得出整数商来判断李老师买哪种玩具。

也可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观察题中数据特点,应用基本的乘、除法口算作出判断。如,用125元去买文具,则文具的单价一定是5元,而不是8元,否则不能得到整数件文具。

因此,能判断李老师买的文具是钢笔。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仍有哪些需要同学或是需要老师帮助的

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会正确地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3、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验算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地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42÷6 24÷8 35÷7 36÷9

7×6 3×8 5×7 9×4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模拟主题图提供的素材,创设师生合作购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景。

小明用100元买蓝色笔记本,每本蓝色笔记本5元,他可以买几本蓝色笔记本?

根据题意列式:100÷5=20

将这道除法算式中的商和除数相乘,你发现了什么?20×5=100

(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要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揭示课题:除法的验算

2、小明用100元买红色笔记本,每本红色笔记本7元,他可以买几本红色笔记本?

a、100÷7的验算最后为什么还要加上2?

b、100÷5与100÷7的验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c、验算的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辅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a、100÷7用商和除数相乘,所得积要再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所以100÷7的验算最后要加上2。

b、100÷5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100÷7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5、教师点拨

检验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若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三、反馈练习

1、P25的“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 209÷3 856÷7

2、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4÷6=59 498÷5=97 (3)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有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除数=被除数”的方法;另一种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除法的验算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会正确地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3、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验算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会正确地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根据左边的算式,填写右边的括号

126×7=882 882÷7=()

443÷3=147 (2)

147×( )+( )=443

二、练习

1、练习六(P26)第3题。

侧重:

①渗透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学习相关知识做准备;

②渗透集合思想。

2、练习六(P26)第2、4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第2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

(2)先算9辆车能坐多少人,45×9=405,能坐405人,405>389,所以租9辆车够了。

3、P27、5题

采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4、练习六(P27)第6题,将估算和笔算用于解决同一个问题之中。

假定每箱水果重30千克,4箱草莓重30×4=120千克,120<128,说明草莓每箱比30千克略重一些;6箱杏重30×6=180千克,180﹥144,说明每箱杏不足30千克;5箱水蜜桃重30×5=150千克,150<171,说明每箱水蜜桃比30千克重一些。由此可判断每箱杏最轻。

5、练习六(P27)第7*题,是有关倍数含义的实际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其数量关系是:成人人数(2个儿童人数)+儿童人数=456,求得儿童人数=456÷3,即152人。

三、全课小结

主要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

2、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数: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2 102 120 1002

2、口算下面各题:

0×2= 3×0= 0×9= 1×0=

以上这几题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都等于“0”?(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3、用竖式计算:36÷9=4

问:为什么要商4。(因为4×9=36,所以36÷9=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⑴利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在小组中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⑵请2名学生在全班讲这四幅图的意思,并引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A、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B、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C、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景写出0÷3=0

学生计算后提问:此题为什么要商0?(因为0×5=0,所以0÷5=0)

(3)练习:

0÷2= 0÷3= 0÷10= 0÷8=

(4)根据以上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0除以任何2、教学例6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 309÷3=

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2)420÷3=

让学生尝试练习后,集体讲评。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P29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讲评。

(2)练习七第1~4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讲评。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三(2) 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4个学生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4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关注更多的就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 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想做作业。今后首先还就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与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与数学活动等等。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与思考空间。 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就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就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境,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 学生2:我知道每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例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第一种:第二种: 12×5=60(个) 45×12=540(元) 60×45=2700(元) 40×5=2700(元) 综合算式:12×5×45=2700(元) 综合算式:45×12×5=2700(元)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大田上京中心小学三年段数学教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5)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分析】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比算方法的关键是:(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例1是不进位的乘法,用解决王老师买一套书“一共要负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常识、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产生一些错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级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基本训练 出示算式:51×8、34×2 列竖式计算。 (1)说一说,在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2、导入新课 学过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老师考考没学过的知识你们能不能积极思考,算出正确结果?

二、探索发现 1、独立尝试 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列出算式?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14×12= 2、组内交流 (1)观察这个算式和原来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本题结果,说出算法; (3)小组汇报 学生一:先算14×2=28,14×10=140 再算140+28=168 师:把12个14分成了2个14和10个14.我们要算12个14,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分开算后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了。 学生二:先算4×12=48,10×12=120再算: 120 +48=168 (4)教师点拨 学生出现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现给大家看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14×1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在列竖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 看了这个竖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8是怎么来的?140是怎么来的?168是怎么来的?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练习十1、3 独立做在课本上。同桌交流,集体评议。 2、练习十 2 、6 板演齐练 3、作业本练习十 4、 5、7 4、拓展题练习十 8、9 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1、基本训练(竖式计算)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臵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 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 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学习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三(2) 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4个学生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4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关注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想做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6—2017--2) 计划人: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组将继续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备课组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9个教学班级,9位数学教师,2位男教师,其中一位州级骨干教师,3名县级骨干教师,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是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旺盛精力并存的队伍,也是一个精诚团结的小集体。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教研活动经常化。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组里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4、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继续执行教学常规“周周清”,做好教学“五环节”的督查工作,使教学管理更规范、科学、有效。 5、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老师们教学的依据,是我们方向,所以,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6、要通过追求4个精致,1个反思,来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备课精致——提高备课质量,使每位教师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独立处理教材。备课以教师个人钻研为主,辅之以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隔周一次。二是上课精致——上课精致的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基础是吃透教材内容,条件是了解了学生状况,关键是优化教学结构,手段是利用优质资源。三是练习精致——精心选择习题,防止机械重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辅导精致——着力帮扶学困生,一抓基础、二抓巩固、三抓提高,追求辅导的实效性。五是做好教学反思,通过有效的反思使课堂教学彰显活力,进而实现教师与学校,教师与课堂、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看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 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18+56=7474-29=45(2)44-17=2727+32=5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及“规范、实效”的教学工作指导原则,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立足常规教学、强化教研教改、突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 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及“规范、实效”的教学工作指导原则,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立足常规教学、强化教研教改、突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 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

龙居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三班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主题: 位置与方向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重点难点: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建议 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六、课时划分 认识东西南北方向……………………………………………2课时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3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