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生态工程巩固习题.doc

【通用】生态工程巩固习题.doc

【通用】生态工程巩固习题.doc
【通用】生态工程巩固习题.doc

生态工程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生态农业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 B. C.实现“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生产模式

2.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 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

赢C. 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3.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 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 系统整体性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 以上都不是

4. 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 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 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系统工程学原理

5. 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 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 物种多样性原理

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整体性原理

6. 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 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 系统整体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整体性原理

7. “沼气工程”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态工程,它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 )

A. 整体性原理

B. 物种多样性原理

C. 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8. 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 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 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 )

A.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9. 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 )

A.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12.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 能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C. 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

13.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地是 ( )

A. 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B. 小流域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

C. 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

姓名: 学号: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

D. 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 ( )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 协调与平衡原理 10.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 )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A. ①②③④⑤

B. ② 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1. 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A. 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 B.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哪一种做法更好 ( ) 选择单一

树种 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 D. 选择多种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D.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14.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

A.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 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 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15.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16.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下图为桑基鱼塘

生态系统,它是我国南 方各省农村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

的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实现光合产物的分层多级利用

B. 桑树的凋落物、 蚕沙撒人鱼塘中, 经池塘内 食物

链的作用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

C. 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 资源高效利用, 内部 良性

循环,稳定持续发展的特点

D. 该体系中获得蚕丝、食品、鱼类和沼气等, 在经济

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大有好处

17.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 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 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 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 土壤微生物

③ 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 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 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 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 下列不属于农业生态工程的是 ( )

A. 庭院经济

B. 三北防护林建设

C. 桑基鱼塘

D. 农作物间作套种

21.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②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量结构 。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③我国禁止引进“食人鱼”,有利于鱼类的竞争,形成新物种

④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D.水利工程建设一定会通过改变两岸土壤特性,使周围植被生长繁茂

A. ①②

B. ①②③

C.

18.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

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体性 ⑤做到了生

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 ①② B. ①②③ C. 19.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D. ②③ ( )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

22.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因素包括 ①

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②改变两岸土壤特性 ⑤防止洪涝灾害 ⑥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23. 下列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决水资源的时

间、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 ③开发清洁能源水电能 ④水质的变化 ①③④⑤⑥ ( ) D. ①③⑤⑥

B. 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活环境

C. 水利工程要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步进行

24. “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

A. 小流域综合治理

B. 城市环境工程

C. 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25.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 )

A. 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 经济效益

B. 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 C .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 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26. 下列关于“人工湿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可为根际提供氧化的微环境,促进好氧细菌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B. 沉水植物的根际保持厌氧状态,利于厌氧细菌的活动

C.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

D. 水生植物能吸收、转化污水中的氮、磷、铜等物质

27. 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31. 前几年我国农村实行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承包政策,期限

15 ~50 年不等,充 分调动农民绿化的积极性,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我国农村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 生态工程的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工程属于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恢复生态工程

B. 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指导农民绿化时要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C. 该项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D. 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效益获得周期,应指导农民种植单纯林,减少物种间竞争

32.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属于 ( )

A. 点源污染

B. 非点源污染

C. 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D. 二者都不是

33.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

A. 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 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 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 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34. 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

A. 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

B. 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

C. 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

D. 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35. “生物圈 2 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①温度失调 ② CO2含量增高 ③ O2含量减少 ④生物群落不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多选题。

1. 我们的祖先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使我国的土壤维持了几千年的肥力,其实这种模式 就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诀窍在于 ( ) A. 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 B. 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

C.采集某种特殊植物,将其根茎叶加水一起捣碎榨汁,作为肥料

D.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法,把有机物转变为有机肥料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28. 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干旱 B. 土壤侵蚀 C. ①②③ D. ( ) C. 气候变劣 D. ①②③④ 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29.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 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 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 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0. 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 A. 掠夺式开发利用

C.外来物种的侵入 B. 环境污染

D.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C. 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D. 在生态系统中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敌种群,可减轻有害生物的危害

3. 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 );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 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 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4.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彻底处理

C. B 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5.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6. 有关下列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不正确叙述是() A.该生态

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7. 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包括()

A. 造成土体、土壤、植被的破坏

B. 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C. 影响土地景观

D. 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9. 目前,—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

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

B. 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 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D. 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三、非选题。

1. 农业生态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1)(2 分)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等(至少2 种)。(2)该图中有食物链条。

该生态系统中处

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3)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

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

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 生态

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

再生

D. 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4)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2 分)

(5)存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例如,可通过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措施,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2 分)2.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 肥- 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

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

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

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原

理。在充分

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

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若要生产3kg 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4)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6)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7)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 2 个)

(8)秸秆焚烧后所剩的灰分,是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在焚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_水蒸气等。秸秆的大量焚烧,使当地雨水pH发生变化,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 。_ (9)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______ 该地农民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活动前,先制订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

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认为调查的内容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

点)。

3.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生态功能。

(2) 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 沿着 ________ 进行传递。

(3) 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______________ 稳定性较低。

(4) 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 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

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 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 湿地生态恢复 工程就是采用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

________ 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 ____________ 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4. 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80%的大熊猫种群、 (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营 养级 __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

试分析相关泥石流带对该区域熊猫繁殖造成的可能影响:

( 5)根据生态工程原理,震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回填土壤,覆盖裸露山体 ②引进经济树种 ③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 ④封山育林 ⑤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⑥开发旅游资源 ⑦不可忽视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

5. 下图为“人工湿地”各环节生物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过程中,起净化作用的生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 同生物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3) 你知道哪些生态系统是湿地吗?请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

(4) 湿地除了具有净化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请查阅有关资料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能 热能 热能 我国近 1/5 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久负盛名的珙桐)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 植被毁损达到 30%以上,还出现了 200米宽、 1 公里长、 30 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

热能 热能

答案

1—5BABBB, 6—10BDACD, 11—15DDAAC, 16—20BBCBB, 21 —25DDDCA, 26—30BCDCD, 31—35DCCDC, 1ABD, 2ABCD, 3ABC, 4ABC, 5ABD, 6ABD, 7ABCD, 8BC, 1.(1)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2 分) (2)3 人、鸡、猪

(3) (2 分) A (4) (2 分)①黄瓜、番茄等枝叶可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②粪便等废弃

物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产生供人利用的清洁能源③沼渣可作为饲料或肥料(答两点即可)

(5) 给农田除草、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以及协调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的数量(答1 点,得

1 分,答

2 点得2 分) 2.(16 分)(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 减轻环境污染( 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系统学和工程学(或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整体性(2) 水稻和大豆15 (3) 分解有机物, 产生沼气. (4) 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5) 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6) 引入害虫天敌防治, 激素防治, 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7) ①作为饲料养猪; ②作为工业原料, 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 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底的燃烧, 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电能.( 写出2个合理答案即可) ( 8)矿质元素,CO2 减小(9) 加大了物质的输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0) 沼气池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状况( 包括原料来源、产气情况、日常管理、用途、成本、运行周期)、沼气和沼渣的利用情况等(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面积减小的后果以及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含义。(1) 湿地可以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和作为人们的水源,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2) 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合成有机物,再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3) 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稻田的物种多样性不丰富,所以它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湖泊低。(4) 自动净化能力是湖泊恢复到以前正常状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破坏,且这种破坏不可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消耗水中的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5)(6) 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 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答案合理即可) (2) 光合作用食物链(网) (3) 抵抗力(4) 自动净化能力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5) 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 (6) 工程生物点源和非点源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

4. ( 1)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表述合理即给

分) (2)5 × 103kJ/m2·y 较高(3)15.6%

(4) 熊猫生活领地受到地震的影响分隔,雄雌相遇完成生殖的机率下降,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密度下降(或地理隔离导致繁殖率降低) (5) ①③④⑦ 解析:解这类题目,首先找一个参照物(例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图) ,应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总结其特点,为设计新的生态农业模式打下基础,它吸纳了各生物环节产生的废物,输出各生物环节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实现了无废物生产,所以,沼气池和各生物之间几乎都是双箭头,要注意图中生物之间的联系,设计生态农业模式时应从生产者开始。

5.(1) 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水生植物吸收、转化污水中的N、P 等无机物,促进细菌等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微生物分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2) 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沉淀、吸附、过滤和水生植物的吸收、转化及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

(3) 河流、池塘、湖泊等(4) 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保留营养物质,防止盐水入侵,提供可利用的资源等

16. 阅读以下资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请画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的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图;并指出在你所画的生态系统中起关

键作用的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

比,它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

(2)下图是上述沼气池的剖面示意图。使用时由进料口

放进农作物的废弃物如秸秆、菜叶杂草、树叶等以及人、畜、家禽的排泄物,然后加满水到一定位置以留下贮气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便有沼气产生。

①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具有除臭的作用,这种微生物是什

么?是如何除的?②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

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如酵母菌)三种。

试分析这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和在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

(3)日光温室和祼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为什么相对要多一

点?

。使用沼气池里的残渣为什么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4)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适当提高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哪个升高得更快一些?为什么?

5)为了生产无公害的蔬菜,可以使用哪些栽培技术?

运用该技术时我们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见下图人农作物它必须不断地

输入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①硝化细菌。它能将NH3氧化成亚硝酸和

硝酸②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好氧型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

活动和繁殖。但随着水中氧含量的下

降,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兼气型和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好氧型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厌氧型微生物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3)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呼吸作用的速率要升高得快一些,此时对光合作用影响很小,因为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是光照(5)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幼苗,同时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培养利用组织培养时,主要注意整个操作要在无菌下进行,试管苗到大田栽培时,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炼苗,让其适应环境。无土栽培时,要注意培养基配制时,必须是全营养液,同时注意不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不同,适当增或减,也要注意培养液的浓度、酸碱度,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溶液中有充足的空气

32.(6 分)图11 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问题:

(1)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

可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2)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的原因是。

(3)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

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噁英会诱发基因突变,导致正常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5)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降解塑料

的基因导入某些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则土壤中的塑

料有望得到较快降解,该技术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

。若利用DNA重组技术将

程使用到的酶有。

32 (1)CO2 和无机盐(2)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既充分利用了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

(3)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5)分解者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