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60.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浙大附中高三(2)班课题研究小组:王艳 沈曼麟 沈琪
指导老师:张国英
摘要:本课题选取“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对高中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好阅读方法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前言:被水泡得涨涨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又腥又辣的刘墉作品《不可不知的人性》,老少皆宜的《哈利波特》等相继问世,我们的读物越来越丰富,走进书店时,已经不能光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我们的阅读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读物选择变得越来越多。面对书的海洋,同学们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们乐意在书海中遨游吗?对课外阅读重视吗?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利用寒假前的时间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
1.调查:调查时间:2003年1月。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65张。(调查表见附件二)调查结果见图表1、2。
2.文献研究:采用了查阅报刊杂志等有关资料和上网查询等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阅读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65张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后,我们对高中生阅读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并将它们归纳和处理成以下几张表。
图表一(为单选题图表)
题目 选项 高一(%) 高二(%) 高三(%)
1.你喜欢阅读吗? A.很喜欢 28.57 11.11 11.54
B.喜欢 28.57 66.67 30.76
C.一般 33.33 16.67 42.3
D.不喜欢 9.52 5.55 15.38
2.你平均每天有多长时间可以自由分配 ?(除双休日外) A.少于半小时 19.05 11.11 15.38
B.半小时—1小时 52.38 22.22 23.08
C.1小时—2小时 28.57 11.11 32.43
D.2小时以上 0 55.56 12.31
3.你平均每天课外阅读多长时间? A.少于半小时 47.62 33.33 53.85
B.半小时—1小时 38.1 44.44 38.46
C.1小时—2小时 4.76 0 7.69 D.2小时以上 9.52 22.23 0
4.你认为现在课外阅读时间够吗? A.够 9.52 5.55 11.54
B.一般 19.05 55.56 38.46
C.不够 71.43 38.89 50
5.如果有更多空闲时间,你愿意将这些时间用来阅读课外读物? A.愿意 28.57 50 38.46
B.一般 66.67 22.22 34.62
C.不愿意 9.52 11.11 15.38
D.不一定 4.76 16.67 11.54
6.你经常去书店吗? A.经常去 38.1 33.33 23.08
B.需要时才去 47.62 50 46.15
C.不经常去 14.92 16.67 28
D.不去 0 0 4
7.你认为阅读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A.有很多 14.29 16.67 7.69
B.有 52.38 33.33 46.15
C.有一点 28.57 33.33 38.46
D.没有 4.76 16.67 7.69
8.一本你认为很好看的书籍,你至少会看几遍? A.1遍 19.05 27.78 34.62
B.2—3遍 33.33 61.11 50
C.4—5遍 28.57 0 7.69
D.5遍以上 19.05 11.11 7.69
9.你看书会“温故而知新”吗? A.每次都会 9.52 0 0
B.一般都会 14.29 27.78 15.38
C.有时会 61.9 44.44 57.69
D.从来不会 14.29 27.78 26.92
10.你会在你看书时作笔记吗? A.每次都会 4.76 0 0
B.一般都会 0 5.56 0
C.有时会 52.38 22.22 23.07
D.从来不会 42.86 72.22 76.93
11.你会为你买的新书包书面吗? A.会 14.29 0 11.54
B.有时会 28.57 22.22 15.38
C.从来不会 57.14 77.78 73.08
12.在寒假期间,你准备读几本书? A.0本 28.57 11.11 19.23
B.1—2本 47.62 55.56 65.38
C.3—4本 4.76 11.11 11.54
D.5本以上 19.05 22.22 3.84 020406080A.很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1你喜欢阅读吗?高一(%)高二(%)高三(%)0102030405060A.少于半小时B.半小时—1小时C.1小时—2小时D.2小时以上2你平均每天有多长时间可以自由分配 ?(除双休日外)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A.少于半小时B.半小时—1小时C.1小时—2小时D.2小时以上3你平均每天课外阅读多长时间?高一(%)高二(%)高三(%)020406080A.够B.一般C.不够4你认为现在课外阅读时间够吗?高一(%)高二(%)高三(%)01020304050607080A.愿意 B.一般C.不愿意D.不一定5如果有更多空闲时间,你愿意将这些时间用来阅读课外读物?高一(%)高二(%)高三(%)0102030405060A.有很多B.有C.有一点D.没有7你认为阅读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高一(%)高二(%)高三(%)0102030405060A.经常会B.需要时才会C.不经常去D.不去6你经常去书店吗?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70A.1遍B.2—3遍C.4—5遍D.5遍以上8一本你认为很好看的书籍,你至少会看几遍?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70A.每次都会B.一般都会C.有时会D.从来不会9你看书会“温故而知新”吗?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708090A.每次都会B.一般都会C.有时会D.从来不会10你会在你看书时作笔记吗?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708090A.会B.有时会C.从来不会11你会为你买的新书包书面吗?高一(%)高二(%)高三(%) 010203040506070A.0本B.1—2本C.3—4本D.5本以上12在寒假期间,你准备读几本书?高一(%)高二(%)高三(%)
图表二(为多选题图表)
01020304050607080所占百分比(%)36.9261.5438.4610.7718.4643.0867.69A.阅读B.看电视C.上网玩游戏D.上网看新闻E.上网看文章F.与好友度过G.睡觉如果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你会用来干什么?
020406080所占百分比(%)73.8518.4630.7733.8529.2316.92A.内容好B.畅销C.名著D.听人介绍E.杂志上介绍F.包装精致你因为什么而买书? 0204060所占百分比(%)47.6915.3827.697.6910.77A.中国B.日本C.欧洲D.美国E.其他你比较喜欢哪国书?
所占百分比(%)010203040506070所占百分比(%)61.5433.8524.6212.3124.6227.6921.5416.9227.697.69A.轻松有趣B.让人产生共鸣C.有知识性的D.名著E.侦探小说F.反映现实生活G.有很多好文章H.介绍历史I.世界之迷J.其它你希望能读到一本怎样的书?
我们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后,归纳出目前高中生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现象分析:
现象一:从单选1的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喜欢阅读,但还有一类同学对于阅读只是持一般或不喜欢的态度,根本就无阅读的积极性,而单选5、6,多选1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
现象二:从单选2、3、4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同学们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并不多,每天阅读的时间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同学对于现在的阅读时间并不满意。怎样能在这么少的时间里进行高效阅读呢?我们将提出有效的建议。
现象三:从单选7、8、9、10、11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阅读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阅读对学习无助。是否是阅读方法不对才导致这样的想法呢?从“0”这个数字又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也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只是读过算过过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现象四:从单选12得知:同学们不会充分利用时间,既然认为阅读时间不够,何不充分利用假期多读几本书呢?
现象五:从多选2、3、4、5得出:大部分同学有很好地有选择地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文化层次较高,而另一些同学却恰恰相反,这当然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把我们的建议归纳为五点:
第一、提高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合理地调整阅读时间; 第三、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
第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五、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我们将对第三、第四点进行具体地分析: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并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
阅读方法又因阅读材料的差异而不同。就分量说,单篇与整部的书应当有异。单篇宜作精细的分析,整部的书却在得其大概。就文体说,记叙文与论说文也不一样,记叙文在看它的支配描绘的手段,论说文却在阐明推理的途径。同是记叙文,一篇属于文艺的小说与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又该用不同的眼光,小说常常需要辨认那文字以外的意味的。
阅读习惯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他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他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不求甚解”或“懒求甚解”,对于语文学习是要不得的。读一篇文章如有认不得的字或不懂的词,就要动手查字典、词典。知道字词的意义,就可以进一步辨析它在修辞上的好处,进一步精读文中的句子。有的文章句句都精练,有的文章是间有佳句,但凡是阐明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一时不易领会的,蕴蓄涵泳、意在言外的句子,或在准确、鲜明、生动上具有创造性的句子,就都值得精读,需要钻研、需要揣摩的功夫。
读整本的书,宜于略读,但略读并不是“粗读”或“忽略”地读,而是能够提纲挈领地读。必须翻查工具书的地方,仍应翻查,必须检阅参考书的地方,仍应检阅。
读整本书最好能作读书笔记。可以写成内容提要,也可以摘录重要段落或佳句,倘能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评论意见就更好。这样的读书笔记实际上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写作练习。对积累文学素养来说,这也是很好的办法。另外 ,我们认真地练习写作,也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帮助。
后记:
通过对“高中生阅读情况”这一课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了建议。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能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附件一:
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略作整理):
*列宁批注读书法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