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蜗壳箱体风机

无蜗壳箱体风机

无蜗壳箱体风机
无蜗壳箱体风机

无蜗壳箱体风机

摘要: 针对有些客户不需要离心通风机蜗壳的特殊要求,从蜗壳的功能入手,对几种不同情况的无蜗壳风机做了对比试验,得出了简要的结论。

关键词:通风机箱体

1 引言

本文从蜗壳的功能入手,研制了无蜗壳箱体风机。与常规箱体风机相比,无蜗壳箱体风机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还节约空间,降低成本。这就给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2 理论分析

蜗壳的作用:机壳的任务是将离开叶轮的气体导向机壳出口 , 并将气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蜗壳中不同截面处的流量是不同的 , 在任意截面处 , 气体的容积流量与位置

角φ成正比。一般气流在蜗壳进口处是沿圆周均匀分布,因此在不同φ角截面上的流量q vφ可表示为q vφ= q v 4 (φ/360°)。q v 4 为蜗壳进口处流量,通常蜗壳中速度变化不大,气体密度可认为是定值。若蜗壳的型线能保证气体自由流动,这时蜗壳壁对气流就不会发生作用,那么在不考虑粘性情况下,气体在蜗壳内的运动将遵循动量矩不变定律,即 c u R=常数。

经分析得知,气体最多 6 次被蜗壳碰撞导至出口,蜗壳很好地收集了气体。并且气体在叶轮流向蜗壳时容积变大,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

离心通风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的输送,若无机壳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无蜗壳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叶轮的功效。

3 对比试验

普通风机与无蜗壳箱体风机的对比,标准4-79-13 № 7A 风机及把该叶轮装入尺寸为 1020 × 1020 × 880 箱体 1 中的性能对比见表 1 。

结构4-79-13 № 7A4-79 № 7A 叶轮 + 箱体 1

工况点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

112609166880.51609476949

214134162982.01734664945

315592160983.01886153240

417117155084.21988044436

518590149185.52033435629

620071145284.92120324525

722317123683.021********

824564100178.52240210911

同一个叶轮装了两种不同的箱体的对比,见表 2 。

结构叶轮 1+ 箱体 1叶轮 1+ 箱体 2

工况点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

11554569434.21528796152

216285590291627492451

319114417221919273741

4231121217.12239254632

同一个箱体配两种不同叶轮的对比,见表 3 。

表 3

结构叶轮 2+ 箱体 14-79 № 7A 叶轮 + 箱体 1

工况点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流量 /(m 3 /h)全压 /Pa全压效率 /%

111316137450.91609476949

2145261263551734664945

3169521085.553.51886153240

41917988047.71988044436

520829710.5422033435629

622150546342120324525

723322434282180317917

824654242.4172240210911

箱体与叶轮装配见图 1 和图 2 。其中箱体均由铝型材框架和夹心面板制成。六面体只有一面敞开,它强制气流从一个方向流出,并有消声作用。它与常规箱体机相比,其制作简单,节约空间,降低了成本。图中 1020 × 1020 × 880 为箱体 1 ; 1060 × 1027 × 880 为箱体 2 。

图 1

图 2

结论

( 1)后向式叶轮直接装进箱内形成的箱体风机,由于箱体内无蜗壳导流,从表 1 ~表 3 中看出整机的全压效率都很低;同一叶轮在不同风箱时,箱体的大小影响风机的全压效率,箱体越接近蜗线效率越高;同一箱体的叶轮型线直接影响风机的全压效率,但在不同叶轮的最高效率点处,流量大致相同。

( 2 )从结构上看,这种箱体风机的进口处于自由吸气状态,若能在箱体内加上类似蜗线导流板,该箱体风机的性能一定近似于常规离心通风机且效率较高。当然导流板得有消声功能才有意义,其次进出气流方向只可互成 90°以及不利用双进气风机也是风机箱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这就给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叶轮中心与箱体的相对位置对性能的影响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箱体风机的效率直接影响客户的运行成本。在能源紧张的今天 ,客户投资考虑的重点也转移到运行成本上,若能采用这种箱体风机,受益者将不仅是投资者。

无蜗壳风机分析与优化设计

无蜗壳风机分析与优化设计 对某型号无蜗壳风机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使用CFD软件获得叶轮、各种优化方案叶轮的气动性能参数和流动内部详细的气动参数,提高相同静压下叶轮的流量和效率。对原型叶轮进行变工况计算,分析内部的流场结构,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以图表形式给出了气动性能参数和流场内部的细节,详细分析了叶轮内的主要流动特性以及流道内流场的损失来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比较理想的叶片中弧线型线,有效的削弱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损失,在设计点附件效率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 标签:无蜗壳风机;流场分析;叶片型线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bb398437.html,ki.1672-3198.2017.16.090 0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工程设备领域的研发中,数值的计算方法也更加科学化。在对旋转机械性能预测、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研发改型等方面,CFD技术已被广泛采用。在国外,CFD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工程产品的预研和设备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是探索叶轮机械内部流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运用CFD技术还可以发现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中无法预见的新的流动现象,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认识,可依据叶轮机械全三维流场数值计算技术,对无蜗壳风机进行优化,改进其叶轮中弧线,以提高其性能。 1 算例简介 原型直径为3.9米的左旋叶轮,叶片数为9叶,叶片厚度为3mm,配有进风口。进口接测试管道,出口直通大气。在大气压力101325Pa,温度20℃,转速3495r/min时,指定静压下达不到所需流量,并且效率过低,因此对模型进行分析,观察流场中存在流动损失的部位,进行优化。 2 网格划分 从子午面网格可以看出,计算区域可以分为进风口区、叶轮流道区以及前后延伸区三个区域。其中叶轮流道是通过NUMECA叶轮机械部分的网格生成模块AutoGrid来对网格进行整体划分的。在网格生成的过程中,根据选择的S-A湍流模型,叶轮近壁面第一层网格距离选取0.01mm,将Y+值控制在一定的低雷诺数湍流模型要求的范围之内,位于壁面附近的网格是沿壁面法向方向呈几何级数加密的,其数量是该方向网格总数的1/3左右,网络总数约为163万,而边界层外的网格分布均匀。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考虑进出口与离心叶轮的间隙以及出口等截面延伸,以防止计算域的出口截面回流,影响计算收敛性;根据离心风机的流动特点可知,一般而言后盘流动较为均匀,主要的流动问题集中在前盘,因此

浅谈无蜗壳风机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398437.html, 浅谈无蜗壳风机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友娥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07期 摘要:目前来看,对于无蜗壳风机的使用越来越多,并且对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也越来 越深入。但是在对无蜗壳风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市场上的两种无蜗壳风机之间辨别很难;采取进气实验的方法所得到的出口总压强以及效率的数值偏大;采用旋转无叶的扩压器可以提高机器的性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定量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文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实验以及调查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及意见。 关键词:无蜗壳风机;研发;问题 现阶段,对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时间还很短暂,并且在国内外,对于该项机器的研究都很缺乏,并且在现在的市场上,有关的无蜗壳风机的机器性能还不够完善,因此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本文主要就国内现今关于无蜗壳风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予以透彻的分析,并且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以此为今后的无蜗壳风机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使我国的无蜗壳风机研究朝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一、国内关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现状 一般来说,无蜗壳风机在空调以及制冷系统中的使用比较广泛,但这里的其实是离心风机的结构,没有蜗壳。[ 1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别不同的无蜗壳风机:一种是叶轮出口气流并且在其中没有其他的遮挡,直接流入到大气之中;另一种是将无蜗壳风机放入到一个有进出口的箱体之中,和箱体一体作为一个风机的产品。可以看出来,后者的机器性能是和箱体的质量有关,并且它在和箱体实现统一之后,它的性能与原来相比较差别很大。 另外,对于无蜗壳机器的测试以及评估的问题还不够完善。这是因为它的设计中除去了蜗壳的设计,因此在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时大多采用的是进气实验,并且按照规定风机的出口气压为大气压的数值,出口的计算速度就取叶轮进行旋转时的平均速度。这种规定的前提是出口的流动速度均匀,并且一般的离心风机从蜗壳出流时是基本符合的。但在无蜗壳风机之中,由于叶片的两侧是压力边以及吸力边,因此这两侧流动的压强以及速度都不相同,并且在吸力边的出口还出现分离,在出口后可能还会引起卷吸的现象,因此,它的出口流动速度是不够均匀的。并且在无蜗壳风机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之间需要一个挡板将其进行分开,一般来说,这个挡板的位置是比较靠近叶轮的出口处的,这种设置也势必会使出口流动的不均匀性加强。[ 2 ] 并且,无蜗壳风机还有一个显著问题,即关于无叶扩压器的问题。由于无蜗壳风机缺少蜗壳,因此它的叶轮出口的速度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主要是作为损失被处理的,因此,风机的效率以及压强都很低。但是如果将叶轮的出口的前后盘进行延长设置,以此来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无叶扩压器,在这个扩压器的范围之中,流动的面积不断增大并且流动的速度下降、压强提

-风机安装施工标准做法

-风机安装施工标准做法

————————————————————————————————作者:————————————————————————————————日期:

15 风机安装施工标准做法 1 工艺原理 利用支吊架等将柜式、管道式风机固定在楼板下或设备基础上。 2 工艺流程 2.1 落地式风机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减振器(垫)安装风机安装风机与风管连接 2.2 吊装式风机安装工艺流程 吊装位置确认吊架及减振器(垫)安装风机安装风机与风管连接 3 施工要点 3.1落地式风机安装 3.1.1对基础的强度、尺寸、预埋件等进行验收,基础边到风机底座边的距离尺寸以100mm为宜。减振器安装采用设计要求的胀锚螺栓或地脚螺栓固定。如设计无特别说明采用胀锚螺栓。 3.1.2风机设备安装就位前,按设计图纸并依据建筑物的轴线、边线及标高线放出安装基准线。将设备基础表面的油污、泥土和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3.1.3风机安装在有减振器的基础上时,地面要平整,各组减振器承受的荷载压缩量应均匀, 高度误差小于2mm,不偏心。 3.1.4每台风机减振器的型号、数量根据风机参数(外形尺寸、电机位置、风机运行重量等)确定。 3.1.5风机安装在无减振器基础上,风机支架下垫橡胶减振垫(厚度按照风机厂商技术要求选择),找平找正后固定风机。 3.1.6风机与风管连接 (1)风机与风管之间应采用帆布软接头连接,防排烟风机软接头材料为不燃材料。 (2)软接头尺寸应与风机进出口尺寸一致。当风管与软接头尺寸不一致时,采用变径将风管与软接头连接。 (3)风机进出口法兰与软接头法兰间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孔须机械加工。螺栓的大小、间距与同系统同尺寸风管法兰的连接一致。 (4)帆布与法兰的压边:压条宜采用1.0mm厚的镀锌钢板,压条及帆布在法兰连接端翻边5mm,采用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00mm为宜。

AHU空气处理机组选型手册.

目录1.如何确定机组型号 2.AHU定义及常用场合功能排布 3.各种功能段使用介绍

第一部分 如何确定机组型号 1.箱体(客户有要求的除外) 2.机组高度2300mm及以下,整机运输;机组高度23mm以上,散件运输。 当机组总高模数大于等于25或宽度模数大于25时,底座槽钢采用100mm,其余均为80mm。 3.表冷器选型 表冷选型出水温度偏差±0.5℃范围内 水阻在110KPa以内(水阻太大时可将盘管前后分级,或左右分) 迎面风速>2.9m/s时,要加挡水板(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建议冷盘管迎面风速高于2.8m/s 时,即加装挡水板) 选盘管时冷量需乘以1.06的安全系数 4.风机选型 机组全压>1200Pa时,选用后倾风机 风机出风口风速:直接出风风机,风口风速≤13m/s 不直接出风风机,风口风速≤15m/s 电机极数的选择:风机转速<600r/min,选用6极电机 风机转速600--3000r/min,选用4极电机 风机转速>3000r/min,选用2极电机 无蜗壳风机:必须找厂家选型,无涡壳风机功能段排布上均流在风机段之前。 对于风机电机直联的注意一般都要配变频电机。 5.机组带转轮除湿机的,一般转轮除湿段和机组前后功能段都是通过帆布软接,注意前后预留中间段,帆布软接一般是根据现场情况配,工厂不带。 6.所有的加湿器都要加接水盘,高压喷雾和喷淋还要加装挡水板和开门。喷淋前后都要预留中间段,并且开门。喷淋段本身也要开门。 7.没有特殊要求不允许机组配置外置板式加袋式共滑道。

8.如果要装压差计,初中效不能同框架或者滑道。 9.加湿出风段在一起时,出风段需要设置门。 10.机组配置紫外线灯的,注意机组的宽度是否大于紫外线灯的长度。不同规格紫外线灯的长度:20W——604mm 30W——908.8mm 40W——1213.6mm 11.湿膜加湿分直排水和循环水两种,我们通常采用的是直排水的。湿膜在功能段上作为加湿用还是作为挡水板是有区别的,所以报价及EOF中要明确。 12.在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会配置900mm长的消声段,舒适性场合一般选用孔板+玻璃棉形式的消声器,净化场合采用微穿孔的消声器。 13.风阀执行器 开关量

泵与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1.泵与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2. 离心式叶轮按出口安装角β2y的大小可分为三种型式。 3、泵与风机的损失主要。 4、离心式泵结构的主要部件。 5、轴流式通风机的主要部件。 1.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主要包括()。 A扬程与流量、B轴功率与流量、C效率与流量。 2.泵与风机管路系统能头由()项组成。 A流体位能的增加值、B流体压能的增加值、C各项损失的总和。 3、通风机性能试验需要测量的数据()。 A压强、B流量、C功率、D、转速、E 温度。 4、火力发电厂常用的叶片泵() A给水泵、B循环水泵、C 凝结水泵、D 灰渣泵。 5、泵与风机非变速调节的方式。() A节流调节、B分流调节、C前导叶调节、E 动叶调节。 1.简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2. 影响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点变化的因素 3、泵与风机串并联的目的 4、比转速有哪些用途 1.有一单吸单级小型卧式离心泵,流量q v=68m3/h,NPSH c=2m,从封闭容器中抽送温度400C的清水,容器中液面压强为,吸入管路总的流动损失Σh w=,试求该泵的允许几何安装高度是多少(水在400C时的密度为992kg/m3。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强7374Pa。)

2.有一输送冷水的离心泵,当转速为1450r/min时,流量q v=s,扬程H=70m,此时所需的轴功率P sh=1100KW,容积效率ηv=,机械效率ηm=,求流动效率为多少(已知水的密度ρ=1000kg/m3)。 1、试分析启动后水泵不输水(或风机不输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试分析泵与风机产生振动的原因 1、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变速调节特点,性能特性参数,在火力电厂中的优点

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及测试方法的探讨_王顶东

第12卷 第3 期2 0 1  2年6月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77- 78收稿日期:2011-12- 13作者简介:王顶东,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暖通空调。 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及测试方法的探讨 王顶东 张卫军 丁勇 (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摘 要 试验分析普通离心风机、无蜗壳离心风机和箱式无蜗壳离心风机的性能差异,总结不同测试方法对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关键词 离心风机;无蜗壳;箱式无蜗壳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ts testing  methods of voluteless centrifugal fanWang Dingdong Zhang Weijun Ding  Yong(Hefei General Machinery  &Electrical Products Inspection Institute)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centrifugal fans(volute,volutelessand chamber voluteless)are experimentally analyzed.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estingmethods on p erformance test results are concluded.KEY WORDS centrifug al fan;voluteless;chamber voluteless 无蜗壳离心风机一般多以设备冷却风扇的形 式使用,具有风量大、压力高、噪声低、结构紧凑等 优点, 是普通轴流风机[1]和普通离心风机[2 ]无法替代的产品。鉴于无蜗壳离心风机良好的低噪声性能,目前也有厂家推出箱式无蜗壳风机用于建筑物通风换气。笔者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分析普通离心风机、无蜗壳离心风机和箱式无蜗壳离心风 机的性能差异, 同时总结不同测试方法[3 ]对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1 三种离心风机的性能对比 试验采用标准出气侧试验风室,风室横截面积为3 000 mm×3 000 mm,风室中采用孔板测定流量,其结构如图1所示 。 图1 标准出气侧试验风室 在上述风室装置中对 700  mm后向离心叶轮的3种机型风机进行试验,3种机型的试验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考虑到3种机型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出口面积,采用静压数据作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由测试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普通离心风机的压力要比另外2种机型高,而且随着风量的减小, 其压力的增幅加大。产生这种性能差异的原因:空气从集流器到叶轮出口这一流动过程中3种机型没有区别,但空气离开叶轮出口后就有明显的不同,普通离心风机中,空气在蜗壳引导下沿切向流出蜗壳,这一过程中将无用的旋转动能转化为有用的静压和动压,普通离心风机肯定要比没有蜗壳的机型压力高。当风量减小时, 离心叶轮出口处会产生更高的切向速度,具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摘要:无蜗壳风机自从出现后,已经在国内外具有多年的发展和使用历史,其 不仅在纺织业、烘箱干燥机内得到使用,在空调行业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常见的 有空气过滤机组、四面出风卡式风机盘机组等。该种风机的优点就是能够让机组 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机组个向出风都比较均匀,而且,风机段体积能够缩小,在 箱体内进行配置时,只要考虑到风口的方向,因此,只要根据空调机组的需求在 风机段上任意开设相应的风口,就能够实现快速应用。本文就针对无蜗壳风机的 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应用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无蜗壳风机;特征;应用措施 最近几年,无蜗壳风机凭借自身出口方向任意、体积小、风量调节范围大、 静压效率高等优势在很多领域都得到普遍的应用。而大量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例如生物制药、微生物、机密机械加工、航天、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给精密空调、商用空调和净化空调的发展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恒温恒湿 场地的要求让无蜗壳风机的使用得到快速发展[1]。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无我风机选 型进行分析,本文就针对这种风机常见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探讨,并针对其应用方 法和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机型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一、无蜗壳风机 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没有蜗壳、只有风叶的风机,从其构造中不难发现,在 实际设计期间,风机蜗壳一般会被设计成螺旋线的形状,从风机蜗壳蜗舌到出口,蜗壳的截面积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主要作用就是从离心叶轮中流出的高速 气流动压转变成能够对阻力进行克服的静压[2]。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蜗壳风机叶轮 和箱体之间是组合,具体如图2所示,从叶轮流出的气体不难发现其和设备箱体 直接形成静压箱,减少气体流动期间的流动损失现象,但是,风机动压会损失掉,因此,在无蜗壳风机样本中对其实施的一般都是静压。 图2 无蜗壳风机和有蜗壳风机对比图 三、无蜗壳风机实际应用探讨 有的领域将是否使用无蜗壳风机当成对空调机机组优劣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志,从实际状况来分析无蜗壳风机适用于一定的场合,但是,并非所有的有蜗壳风机 都要改成无蜗壳风机,对于空调机组优劣程度产生决定性的因素较多,包括机组 的噪声、效率、余压、维护方便、密封性的显著特征[4]。 从空调机组风段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选择有蜗壳风机的制约因素要低于无蜗 壳风机,根据实际研究发现选择有蜗壳风机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进风口和箱体避 免的距离,当其超过叶轮的2/3时,箱体压力损失将近50pa,当使用无蜗壳风机时,根据箱体的结构、尺寸、开设风口面积的大小都会对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影 响力度则需要根据实验来进行确定[5-6]。从机组外形的尺寸来分析,选择无蜗壳 风机之后就能够减少空气处理机组风机段的实际长度、宽度尺寸和高度,但是, 一般不会由此改变机组的整体宽度和高度。但是,如果对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风 机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则选择同样规格的后倾有蜗壳风机的风机段箱体, 长度尺寸也会逐渐缩短。 结语

风机基础知识

风机基础知识 一. 风机的分类: 1. 按工作原理:透平式----离心式 轴流式 混流式 贯流式 容积式----回转式----罗茨式 叶式 螺杆式 滑片式 往复式----活塞式 柱塞式 隔膜式 2. 按工作压力:通风机:P ≤0.015MPa(15000Pa) 鼓风机:0.015MPa(15000Pa <P ≤0.35MPa(350000Pa) 压缩机:P >0.35MPa(350000Pa) 3. 按用途:很多。 4-2X79 AF 烧结风机 AF 烧结风机 GY4-73 GY6-40引风机 SJ 烧结风机 Y5-48锅炉引风机 地铁风机 电站轴流风机 电站一次风机 对旋轴流风机 多级离心鼓风机 浮选洗煤风机

高炉风机 高温风机 高压离心风机 矿用风机 矿用局扇 煤气鼓风机 射流风机 手提轴流风机 水泥窑尾风机 隧道风机 污水处理风机 屋顶风机 屋顶风机 无蜗壳风机 箱体风机 箱体风机 消防风机 诱导风机 圆形管道风机 矩形管道风机 二. 风机的结构: 风机的主要零部件: 离心风机:叶轮,进风口,机壳,电机,底座,传动组, 轴流风机:叶轮,进口导叶,出口导叶,导流锥,风筒,集流器,电机,支架,传动组,

混流风机:离心式混流,轴流式混流 前向叶轮后向叶轮径向叶轮前向多翼叶轮 轴流风机叶轮混流风机叶轮 三.风机常用术语: 风机标准进口状态:一个大气压,20℃,湿度50%,空气的密度为1.2kg/m3 风机进口状态:大气压力,温度,湿度, 介质的种类,性质。风机常用的介质是空气。注意介质的附着性,磨损性,腐蚀性。 流量Q(风量):指风机进口工况的流量,m3/s或m3/h. 全压P(总压):指风机进口至出口的总压升。Pa。 静压Ps:指风机进口至出口的静压升。Pa.。 动压Pd:风机出口处的平均速度相对应的压力。Pa.。 风机转速n:指叶轮的转速。rpm或r/min。 风机消耗的功率:指风机克服一定的压力输送一定量的气体所需要的功率。kw。对应的是电机的输出功率×传动效率。 风机轴功率N轴(kw)=P(Pa)×Q(m3/h)/3600/(η风机×η传动)/1000×100%;η传动=0.95-0.98。 风机所需功率N(kw)=k×N轴(kw) k------ 四. 型式检验: 1.出厂检验:同下 2.通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

风机技术要求

风机技术要求 一、说明 1、基本原则 1.1 本章说明有关各类型风机的制造、安装及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所述技术规格及要求是招标人提供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及要求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招标方不保证提出的全部技术参数合理完整,投标方有责任根据工程(设备)功能及设计图纸提供符合生产工艺技术并且是技术价格性能比最好的产品。 1.2 本技术规格及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招标人保留对本技术规格及要求补充和修改的权利,投标人应承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事项由中标人与招标人另行商定。 1.4 投标人所提供的货物,如若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其侵权责任与招标人无关,应由投标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得损害招标人的利益。 1.5投标人应根据货物清单内的技术资料、数量及类别提供所需的风机。而货物清单内所标注的风机参数、及数量只为初步设计概算仅作招标参考,确实所需的风机参数及数量须由供货单位根据招标图纸重新复核计算确定。并在设备生产前将计算书呈交招标人工程师审核。 1.6 投标人应承诺中标以后,在供货前投标人应安排厂家技术人员根据本投标项目实际情况,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图纸深化设计,包括设备基础图,设备大样图(含接管方式,进出风口方向,检修门方向等必须满足本项目设计要求)交予业主方审核。设备大样图必须经业主审核确认后方可生产。 投标人应承诺中标以后,按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进度分批供货,每批次供货设备 数量及相应参数(含接管左右方式,进出风口方向等)必须按经业主审核并确认的采购单进行 生产,并保证每批次设备的供货周期,与投标人承诺的设备供货周期相同。 1.7 须按照设备表内所标注的送风量、数量、用电量及品种选取而提供合适的风机。风机特性参数应有海拔高度、温度的修正能力,并同时提交风机转速,轴承寿命等相关参数。 1.8 风机在设计文件要求的运行工况下,应满足风机节能评价值(GB 19761-2009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1.9 如无特别标明,所有风机的出风口风速不能超过10米/秒(防排烟风机除外)以减低噪音产生。 1.10 所有排烟风机应自带一个直接启动风机的手动按钮。 2、所遵循的标准和质量保证 2.1 制造厂家需具有五年以上生产同类型的风机的经验,并且风机须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而且需要具有超过十套已成功运行五年或以上的同类型和相若功能的设备生产经验和纪录。投标人提供的所有货物,其制造商应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2 所有风机的驱动型式及配件,应按照美国AMCA、欧洲相关标准或中国国家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及试验。 2.3 风机应按照美国AMCA、欧洲相关标准或中国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风机 主要性能参数

风机的八个主要性能参数 文件描叙: 风机的八个主要性能参数 风机的型号、规格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是风机的本质不同与区别在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只要我们首先搞清楚这些性能参数的不同,对于我们了解风机和现实风机设备的选型具有很大帮助作用。那么,风机有那些主要性能参数呢?这主要包括:流量、压力、气体介质、转速、功率。下面一一分别介绍: 1. 流量 风机的流量是用出气流量换算成其进气状态的结果来表示的,通常以m3/h、m3/min表示。但在进出口压比为1.03以下(比如通风机范畴的风机)时,通常将出气风量看作为进气流量相同。在化学工业等领域中,以m3/h(常温常压)来表示的情况居多,它是将流量换算成标准状态,即摄氏0度、0.1MPa干燥状态。另外有时还以质量m按Kg/s来表示的。 流量亦称为气体量或空气量。将出气流量Q(出)换算成进气流量Q(进),可按下来公式计算: Q(进)=Q(出)×出气气体密度(kg/m3)/进气气体的密度(kg/m3) 将标准状态的流量Q(标准,m3/h,常温常压)换算成进气流量Q(进,m3/mi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进)=Q(标准)×P(进气气体绝对压力,Pa)/(P(进气气体绝对压力,Pa)-S(相对湿度)×P(水蒸气饱和压力,Pa))×T(进气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273 2. 压力 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有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风机则必须产生出这种压力。风机的压力分为静压、动压、全压三种形式。其中,克服前述送风阻力的压力为静压;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换成压力的形式为动压,实际中,为实现送风目的,就需有静压和动压。 静压:为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它是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孔测量出来的。 动压=气体密度(kg/m3)×气体速度的平方(m/s)/2; 全压=静压+动压 风机的全压:是指风机所给定的全压增加量,即风机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全压之差。 3. 功率 风机的原动力(通常是电机或柴油机等)传递给风机轴上的功率为风机的轴功率

风机安装规范

风机安装规范 2风机 2.1一般规定 2.1.1本章适用于离心通风机、离心鼓风机、离心压缩机、轴流通风机、轴流鼓风机、轴流压缩机、罗茨和叶氏鼓风机、防爆和消防排烟通风机的安装。 2.1.2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备装箱单清点风机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及随机技术文件,并应齐全; 2应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相符3、风机型号、输送介质、进、出口方向(或角度)和压力应与设计相符;叶轮旋转方向、定子导流叶片和整流叶片的角度及方向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和设计的规定; 4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和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碰伤和明显的变形; 5风机的防锈包装应完好无损;整体出厂的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无尘土和杂物进入。 2.1.3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体出厂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上盖及轴承上盖的吊耳上; 2解体出厂风机的搬运和吊装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

和齿轮的轴颈、测量振动部位,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 3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的保护层,应妥善保护,不得损伤; 4转子和齿轮不应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2.1.4风机组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清洗和检查: 1设备外露加工面、组装配合面、滑动面、各种管道、油箱和容器等应清洗洁净;出厂已装配好的组合件在防锈保质期内可不拆洗。清洗的方法和清洁度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输送介质为氢、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机,凡与介质接触的零件、部件和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进行脱脂,其油脂的残留量不应大于125mg/m2;脱脂后应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应将零件、部件和管件两端管口做无油封闭; 3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 4现场组装时,机器各配合表面、机加工表面、转动部件表面、各机件的附属设备均应清洗洁净;当有锈蚀时应清除,并应防止安装期间再发生锈蚀。5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其转动应灵活。 2.1.5风机机组轴系(指驱动机、变速机和风机的轴)的找正,应选择位于轴系中间的或质量大、安装难度大的机器作为基准机器进行调

风机特性曲线

用以表示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风量L、风压H、功率N及效率η)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风机特性曲线或风机性能曲线。为了使用方便,将H—L曲线、N—L曲线、η—L曲线画在同一图上。下图为4—72 No5离心式通风机在转速2 900r/min时的特性曲线。 4—72No5离心式通风机特性曲线 在通风除尘系统工作的风机,即使在转速相同时,在不同阻力的系统中它所输送的风量也可能不相同。系统的阻力小时,要求风机的风压低,输送的风量就大;反之,系统阻力大,要求的风压高,输送的风量就小。因此,用一种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来评定风机的性能是不够的。例如,风压为1 000Pa时,4—7 2No5风机可输送风量18 000m3/h;但当风压增到3000Pa时,输送的风量就只有1 000m3/h。为了全面评定风机的性能,就必须了解在各种工况下风机的风压和风量,以及功率、效率与风量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要通过风机性能试验做出风机特性曲线的原因所在。

通风机制造工厂对生产的风机,根据实验预先做出其特性曲线,以供用户选择风机时参考。有些风机产品样本,不但列出特性曲线图,而是还提供性能表格。下表列出了4—72离心式通风机的部分性能数据。 从特性曲线图可以看出,在一定转速下,风机的效率随着风量的改变而变化,但其中必有一个最高效率点刁一。相应于最高效率下的风量、风压和轴功率称为风机的最佳工况,在选择风机时,应使其实际运转效率不低于0.9ηmax。此范围称为风机的经济使用范围。下表中列出的8个性能点(工况点),均在风机的经济使用范围内。 4—72 型离心式通风机性能表(摘录)

正确选择风机,是保证通风系统正常、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正确选择风机,主要是指根据被输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选择不同用途的风机;选择的风机要满足系统所需要的风量,同时风机的风压要能克服系统的阻力,而且在效率最高或经济使用范围内工作。具体选择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被输送气体的性质,选用不同用途的风机。例如,输送清洁空气,或含尘气体流经风机时已经过净化,含尘浓度不超过150mg/m3时,可选择一般通风换气用的风机;输送腐蚀性气体,要选用防腐风机;输送易燃、易爆气体或含尘气体时,要选用防爆风机或排尘风机。但在选择具体的风机型号和规格时,还必须根据某种类型风机产品样本上的性能表或特性曲线图才能确定。

风机安装及验收要求规范

六、风机安装及验收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风机的安装应检查其基础、消音装置和防振装置并应符合 工程设计的有关要求。 2、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2.1应按设备装单清点风机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并应齐全. 2.2应何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 相符. 2.3.风机进口和出口(或角度)应与设计相符,叶轮旋转方向和 定子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范. 2.4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 的齿面和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 碰伤和明显的变形. 2.5整体出厂的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并应防止 尘土和杂物进入. 3、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1整体出厂的风机的搬运和吊装时,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 机壳上盖或轴承上盖的吊耳上. 3.2解体出厂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 转子和齿 轮的轴颈、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 持水平. 3.3.转子和齿轮不应直接放在地上滚动和移动.

4、风机组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清洗和检查 4.1设备外露加工面、组装配合面、滑动面、各管道、油箱各 容器等应清洗洁净、出厂已装配好的组合件可不拆洗.清洗的方法及清洁度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4.2润滑、蜜封、液压和冷却系统的管道应进行清洗,并应按有 关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不得有渗漏现象. 5、风机机组轴系的找正应首先选择位于轴系中间的或重量 大、安装难度大机器作为基准机器进行调平;其余非基准机器应以基准机器作为基准找正调平,使机组轴系在运行成为两端扬度相当的连续曲线。机组轴系的最终找正应以实际转子通过联轴器进行并达到上述要求。 6、风机的进气、排气管路和其它管路的安装,除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6.1风机的进气、排气系统的管路、大型阀件、调节装置、冷 却装置和润滑油系统等管路均应有单独的支承,并与基础或其它建筑物连接牢固; 6.2与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法兰相连的直管段上,不得有阻碍 热胀冷缩的固定支撑; 6.3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并平行; 6.4气路系统中补偿器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

风机的性能参数及工作原理

风机的性能参数及工作原理 风机的使用我们都不陌生,生活中对于风机的使用也只是局限在为温室或工厂中,主要作用是做好通风的设备,对于风机自身的性能参数没有做过了解。风机的型号、规格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是风机的本质不同与区别在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常见的是厂房的通风口就是采用轴流风机,室外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此外,还有一种风机是混流式,用的比较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了来了了解下风机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吧。 #详情查看#【风机】 【风机的性能参数】 生产车间里我们常见的风机有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火检冷却风机等,这些风机一般都采用的是离心式风机,以获得较高的风压。离心风机是轴向进风,径向出风,静压较大,室内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还有采用的是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气流沿着风机轴向流动,常见的是厂房的通风口就是采用轴流风机,室外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此外,还有一种风机是混流式,用的比较少。

2、风机的主要性能参 风机的型号、规格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是风机的本质不同与区别在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只要我们首先搞清楚这些性能参数的不同,对于我们了解风机和现实风机设备的选型具有很大帮助作用。那么风机有那些主要性能参数呢?这主要包括流量、压力、气体介质、转速、功率。 (1)流量 风机的流量是用出气流量换算成其进气状态的结果来表示的,通常以m3/h、m3/min表示。但在进出口压比为1.03 以下(比如通风机 范畴的风机)时, 通常将出气风量 看作为进气流量 相同。 流量亦称为气体 量或空气量。将出 气流量Q(出)换算 成进气流量Q(进)可按下来公式计算: Q(进)=Q(出)×出气气体密度(kg/m3)/进气气体的密度(kg/m3) 将标准状态的流量Q(标准m3/h,常温常压)换算成进气流量Q(进,m3/mi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进)=Q(标准)×P(进气气体压力,Pa)/(P(进气气体压力,Pa)-S(相对湿度)×P(水蒸气饱和压力,Pa))×T(进气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273 (2)压力 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有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风机则需产生出这种压力。风机的压力分为静压、动压、全压三种形式。其中克服前述送风阻力的压力为静压,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换成压力的形式为动压,实际中为实现送风目的,就需有静压和动压。

风机安装规范

风机安装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风机安装规范2风机? 2.1一般规定 2.1.2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备装箱单清点风机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及随机技术文件,并应齐全; 2?应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相符3、风机型号、输送介质、进、出口方向(或角度)和压力应与设计相符;叶轮旋转方向、定子导流叶片和整流叶片的角度及方向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和设计的规定; 4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和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碰伤和明显的变形; 5风机的防锈包装应完好无损;整体出厂的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无尘土和杂物进入。 1整体出厂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上盖及轴承上盖的吊耳上;

2解体出厂风机的搬运和吊装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和齿轮的轴颈、测量振动部位,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 3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的保护层,应妥善保护,不得损伤; 4转子和齿轮不应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2.1.4风机组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清洗和检查: 1设备外露加工面、组装配合面、滑动面、各种管道、油箱和容器等应清洗洁净;出厂已装配好的组合件在防锈保质期内可不拆洗。清洗的方法和清洁度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输送介质为氢、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机,凡与介质接触的零件、部件和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进行脱脂,其油脂的残留量不应大于125mg/m2;脱脂后应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应将零件、部件和管件两端管口做无油封闭; 3?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 4?现场组装时,机器各配合表面、机加工表面、转动部件表面、各机件的附属设备均应清洗洁净;当有锈蚀时应清除,并应防止安装期间再发生锈蚀。 5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其转动应灵活。

无蜗壳与有蜗壳

离心风机包括有蜗壳离心风机(Housed centrifugal fan)和无蜗壳离心风机(Unhoused centrifugal fan)。一般常用的是有蜗壳离心风机,所以名称中“有蜗壳”就被省略掉了。无蜗壳风机的全称是无蜗壳离心风机,在不同的场合也被称作插入风机(Plug fan)或静压箱风机(Plenum fan)。 图1. 有蜗壳离心风机和无蜗壳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罩个蜗壳,是为了增加其静压压头和高压段的风机效率。笼统地说,有蜗壳离心风机拿掉蜗壳后,大部分风量范围(高压区)的静压压头要低于有蜗壳的离心风机,高压区的风机效率也因此低于有蜗壳的离心风机。而一部分风量范围(低压区)的静压压头要高于有蜗壳的离心风机,低压区的风机效率也高于有蜗壳的离心风机。去掉蜗壳后,离心风机的最大风量也有所增大。 鉴于离心风机的这一特性,对离心风机的叶轮进行特殊设计,就获得了高效率的无蜗壳离心风机。 图2. 有蜗壳离心风机的出口风速分布 有蜗壳离心风机的出口风速是有方向且不均匀的。如果在其静压复得尚未完全完成阶段就遇到风道转向,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如果把无蜗壳离心风机放在这个风向转向处,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个能量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无蜗壳离心风机作为机柜的地板抽风机被大量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原因。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另一个主要应用是组成风机群(Fan wall)。用多台无蜗壳离心风机来取代一台大口径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大口径的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转速不可能很高,因此产生的噪声也往往是低频噪声。低频噪声的消声是十分困难的。影剧院,高级宾馆,高档写字楼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消除这些难以消除的低频噪声。 无蜗壳离心风机群(Fan wall)的出现,使这个空调行业最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图3. 无蜗壳离心风机群 无蜗壳离心风机一般采用与电机直连的方式。因此不但避免了皮带传递能耗,也节省了皮带损耗的运行成本。 对于变风量系统,无蜗壳离心风机多采用EC电机(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其中,高效的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c)电机的平均效率高达90%以上。 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先有无蜗壳离心风机,后出现有蜗壳离心风机的。有蜗壳离心风机应该说是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升级版。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在好多应用中,又回到了无蜗壳离心风机,无蜗壳离心风机又成了有蜗壳离心风机额升级版。在好多节能改造工程中,有蜗壳离心风机被撤下,换上了无蜗壳离心风机。 但我们不能就因此而说有蜗壳离心风机过时了。日本最大的AHU(Air Handling Unit)生产商一边号称采用了无蜗壳离心风机,一边又给加上了一个不完整的蜗壳。由此可见,蜗壳的增压作用还是有效的。在一些场合还是不可缺少的。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实验性能对比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实验性能对比 无蜗壳离心风机一般多以设备冷却风扇的形式使用,具有风量大、压力高、噪声低、结构紧凑等优点,是普通轴流风机和普通离心风机无法替代的产品。鉴于无蜗壳离心风机良好的低噪声性能,目前也有厂家推出箱式无蜗壳风机用于建筑物通风换气。 蜗壳的作用:机壳的任务是将离开叶轮的气体导向机壳出口,并将气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蜗壳中不同截面处的流量是不同的,在任意截面处,气体的容积流量与位置角φ成正比。一般气流在蜗壳进口处是沿圆周均匀分布,因此在不同φ角截面上的流量q vφ可表示为q vφ=q v4 (φ/360°)。q v4为蜗壳进口处流量,通常蜗壳中速度变化不大,气体密度可认为是定值。若蜗壳的型线能保证气体自由流动,这时蜗壳壁对气流就不会发生作用,那么在不考虑粘性情况下,气体在蜗壳内的运动将遵循动量矩不变定律,即c u R=常数。 经分析得知,气体最多6次被蜗壳碰撞导至出口,蜗壳很好地收集了气体。并且气体在叶轮流向蜗壳时容积变大,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 离心通风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的输送,若无机壳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无蜗壳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叶轮的功效。 箱体与叶轮装配见图1和图2。其中箱体均由铝型材框架和夹心面板制成。六面体只有一面敞开,它强制气流从一个方向流出,并有消声作用。它与常规箱体机相比,其制作简单,节约空间,降低了成本。图中1020×1020×880为箱体1;1060×1027×880为箱体2。 试验采用标准出气侧试验风室,风室横截面积为3000mm×3000mm,风室中采用孔板测定流量,其结构如图1所示。

在上述风室装置中对700mm后向离心叶轮的3种机型风机进行试验,3种机型的试验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考虑到3种机型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出口面积,采用静压数据作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由测试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普通离心风机的压力要比另外2种机型高,而且随着风量的减小,其压力的增幅加大。

风机施工方案

通风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风压小于或等于0.01~0.015MPa的各类离心式通风机、各类轴流式通风机的安装工程,其用途包括一般通风换气、排尘通风、输送煤粉、防腐蚀、工业炉吸风、耐高温、防爆炸、矿井通风、电站锅炉引风、电站锅炉通风、冷却塔通风、一般通风换气等。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安装前,应掌握有关设备安装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参数表,施工图纸,供货商提供的安装或装备详图,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基础要求、载荷、紧固件有关资料等; 2.1.2 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①《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②《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20203 ③《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20236 ④《一般用途轴流式通风机技术条件》GB/T13274 ⑤《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GB/T13275 2.1.3 在熟悉有关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应及时编制施工方案,并由设计人员、厂商代表、安装技术人员等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2 作业人员 表2-2 主要作业人员 备注:除五大工种需持证外,其他技术工种应持经企业考核颁发的上岗证,所有人员都要岗前培训。 2.3 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2.3.1 设备验收:安装通风机前,应由厂家,业主(总承包商,工程监理)安装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将现场的实物与装箱清单核对。随机文件及配件应齐全,将破损件,缺件填写在开箱记录清单上。 2.3.2 施工用的辅助材料如型钢、电焊条、垫铁、地脚螺栓等,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合格保证。 2.3.3 风机润滑油(脂)等应按风机说明书要求选用,一般由建设单位供应。 2.3.4 风机备品备件应按原设备装配图型号选用,并应对材质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检查。 2.4 主要施工机具 2.4.1 施工机械设备 吊车、卷扬机、电焊机。 2.4.2 主要工具 倒链、电气焊工具、千斤顶、各类扳手、拉马、铁锤、铜棒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