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11(衣娜)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B11(衣娜)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B11(衣娜)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B11(衣娜)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的一般疑

问句第一课时

南宁市第四中学衣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为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第六模块第一单元听说课第一课时,课题Does it eat meat? 本模块以“动物”为话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以两个对话为载体,以听说读活动为主,写的活动为辅,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玩,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能力参差不齐。对于一些生词和许多句子不能正确的发音和朗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生词短语: bear, elephant, giraffe, lion, monkey, panda, tiger, zebra, zoo, guide, animal, dangerous, plant, tall, leaf (pl. leaves), bamboo, cute, grass.

2.句型:—Does it…? —Yes, it does. / No, it doesn’t.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听懂介绍动物的对话,并在听力中找出细节信息。

2.能够谈论并介绍动物。

(三)情感目标:

1.热爱动物,懂得保护动物

2.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19个生词,句型:Does it…? Yes, it does./No, it doesn’t.

2.能听懂介绍动物的对话,在听力中找出细节信息。

(二)教学难点

运用课文对话的语言结构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任务型教学法,归纳法,Bottom up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一)备课思路

这节课是一节听说课,如何以听促说,如何抓住文本的主要语言结构让学生创造性地说是我主要思考的方向。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玩,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我把学习任务“学会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物”贯穿这节课的教学并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我竭力立足于初一年级英语教学的特点,多关注起始年级阶段学生们的英语语音、拼写、词汇运用、听说等基本功,同时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争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旺盛的求知欲。尽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经验、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希望让学生体验成功。

(二)明确教学目标,挖掘学生创造性

找准课本知识的“生长点”—-掌握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和肯定否定回答以及描写动物习性的19个词汇;扩展课本知识的“延伸点”——讨论、猜测学生喜爱的动物以及作业布置中的调查同学喜爱的动物,都贯穿着创造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使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Bottom up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做到教师教学有主线,学生学习有思路。首先课前五分钟通过丰富的导入活动呈现任务:Learn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s(学会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物),让学生学习关注目标词汇;其次通过15分钟以听促说活动掌握重点句型之后拓展任务:Learn to describe your favourite animal(学会描述你最喜欢的动物),让学生关注文本目标语和语言结构;最后在10分钟的对话环节提升任务:Learn to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s(学会谈论你喜欢的动物),让学生们爱说、争着说。

全国著名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刘兆义老师曾在一次评课中提到,英语教学从认知规律可以遵循bottom up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可以具体为:熟悉范例,控制性练习,指示性练习,再到自由运用。我在以听促说环节就使用了这一策略。先展示句型,让学生熟悉范例,再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语法知识,使用多幅图片进行控制性练习。读后填空,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搭建说的框架,让学生学会描述动物和表达观点,帮助学生“谋篇”。读后说的环节,我精简了课文长对话,设计适合学生练习的短对话模式。这是指示性练习,让生生两两合作,操练句型,突破难点。最后用一个小游戏“大家猜”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解决问题,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四)教学活动围绕教学重难点,紧扣文本,贴近生活

教学活动分为“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猜一猜”四个板块。多而不乱,层层递进,贴近生活,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引入环节的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自己已经知道的动物名称,不仅激活话题,还能了解学情,让学生发散话题词汇,挖掘潜力,迁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趁热打铁,教学新词,明确学习目标。

听力环节中,我主要营造使用语言的机会和环境。用听音辩词,听音回答问题,听音配对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感知听力素材,使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用图片转换所听到的信息的方式,避免学生使用英文——中文——再英文的典型中式英语的学习思维模式。

说的环节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重要学习环节。在练习说句子时,我使用了许多有趣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将句子与图片结合,让学生有兴趣说,也降低了说的难度。在对话练习时,我改编了课文,把课文主要的句子和词汇改编成适合学生练习的短对话,让生生两两合作,展示对话。最后设置“大家猜”游戏,让学生能使用刚学的句型来问答猜谜。这些说的活动顾及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趣高涨。全班有35人次参与课堂活动,参与面广,实现了“我会说”到“我爱说”的教学效果。课后作业也是延伸了说的活动,让学生课后调查朋友们喜欢的动物,刚学的句型就有了发挥的地方。

(五)遗憾

在朗读环节,原本设计了有梯度的跟读、齐读、角色读以及配音读四种朗读形式,跟读、齐读、角色读环节中,学生们都能流利朗读课文。但在配音读环节中,由于没有能给学生观看一遍原文的动画视频,而是关掉了动画的声音,直接让学生看着动画和字幕读,这导致了学生们在配音读的过程中,跟不上字幕的速度,来不及转换角色,没能很好的进行角色配音表演。

每一个课堂都值得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雕琢。只有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后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英语七年级上Module 6 Unit 1 Does it eat meat? 学案

英语七年级上Module 6 Unit 1 Does it eat meat? 学案第一部分:听一听

1. Listen and check (√) the animals you hear.

bear, elephant, giraffe, lion, monkey, panda, tiger, zebra.

2. Listen and answer: What’s Lingling’s favourite animal?

Where are they going ?

3. Listen, match and write.

Animals Things they eat

Lions

Bears

Elephants

Pandas

第二部分:说一说

4. Learn to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s.

习性:Does it eat …? Yes, it does. / No, it doesn’t.

I t eats …

形象:It is dangerous/cute/big/tall/strong.

第三部分:写一写

Names Favourite Animals Things they ea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