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姓名:评价:

1、把一根木头锯成8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要用多少分钟?

2、同学们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6人,一共有多少人?

3、38与一个数的和是96,这个数是多少?

4、7的3倍与7个3的意思相同。()

5、小英今年3岁,哥哥今年12岁,6年以后,哥哥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几倍?

6、一个篮球要14元,买一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2个铅笔盒,买一个篮球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要用多少钱?

7、二年级有女生12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8、妈妈买了12斤苹果,吃掉一些后,还剩下9斤,买的苹果数量是吃掉苹果数量的多少倍?

9、菊花每枝3元,玫瑰每枝5元,郁金香每枝9元,20元可以买哪些花?

10、一只蜻蜓有4只翅膀,一只蝉有2只翅膀,6只蝉和多少只蜻蜓的翅膀数相同?

11、(1)、△+○=8 △+△+○=10 △+△+△+○=()(2)、□+△=5 □+□+△=7

□+△×2=()□×3=()

12、个位是1的两位数,一共有()个。

13、同学们玩游戏,如果每9人一个小组,可以分成4个小组,如果每6人一个小组,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14、6个篮子里装了36个苹果,9个篮子可以装多少个苹果?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来源。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理解七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口诀。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体验7的乘法口诀来源,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学会可以利用推想的办法帮助记忆。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七色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准备 《七色花》故事导入 复习 看算式说口诀1×55×44×35×56×41×66×1 二、新课 1、数一数算一算 出示7朵七色花,观察这七朵七色花,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表格: 1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2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3朵、4朵、5朵、6朵、7朵呢?

你是怎么数的?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3个7是多少?4个7是多少?5个7是多少?6个7是多少?7个7是多少? 2、编口诀 一个7是多少?那么求1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一句口诀? 小组合作,编口诀:你能像刚才那样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吗? 指名交流,同时把板书填完整。 (五七三十五是什么意思?与之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是什么?六七四十二你能想到哪四道乘法?哪句口诀可以很快算出黑板上一共有几个花瓣?) 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 检查预习:书本70页的填空。 3、记口诀 1)比一比谁在一分钟内最先记住7的乘法口诀。 2)指名背,全班背。 3)师背,生纠错。 4)对口令 如果老师一时忘记了四七多少怎么办?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5)抢答游戏:想到得数的学生站起来直接说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35×76×77×27×3 4、用口诀 讲解课本72页例2。引出与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医生告诉我们: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星期要喝多少杯水呢?(6×7) 2、《山行》:四句诗句共有几个字,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4×7) 3、电子琴:白键有多少个?(5×7+1) 4、谁的座号与7的乘法口诀有关?我们班来这儿上课的有几人?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吗? 5、要求学生写出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所有除法算式。 6、完成想想做做各题。 四、找生活中7的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学习乘、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的方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在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94%;能应用学国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出发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活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求商。 进度安排: 7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2课时 7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1课时 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练习1课时 8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2课时 8以内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练习1课时 9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练习2课时 乘法口诀表1课时 连成、连除和乘除混合1课时 表内乘、除法练习1课时 表内乘、除法复习1课时 乘、除法实际问题复习1课时 检测评析2课时 机动2课时

【第五天】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答案

二年级3科期末打卡复习第一阶段第5天 【第五天】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答案 1直接写出得数 56÷7= 5×9= 49÷7= 32÷4-5= 69-27÷3=6+4×7= 8 ,45,7 3,60,34 2 填空 (1)例:四七( 二十八 ) 六九() ( )三十五 (2)把5×6=30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3)62个苹果平均放到8个盘子上,每个盘子上最多放( )个,还剩下( )个。 (1)五十四,五七 (2)30÷5=6,30÷6=5 (3)7,6 3 判断 (1)计算7×3=( )和( )÷3=7时,( )里的数相同。…………………………………( ) (2)在7÷0=0算式中,除数为0。…………………………………………………………………………………( ) (3)4的6倍相当于8的3倍。………………………………………………………………………………………( ) (1)√ (2)× (3)√ 4 把一些故事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得5本,还缺4本,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 8×5=40(本) 40-4=36(本) 答:现在有36本故事书。 5 有3盒巧克力,每盒有8块,把这3盒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巧克力? 8×3=24(块) 24÷6=4(块) 答:每位小朋友分到4块巧克力。 6 同学们排队做操,共7排,每排人数相等,小巧在第二排,她的左边有3个同学,右边有5个同学 (1)每排有多少个同学? (2)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1)3+5+1=9(个) 答:每行有9个同学 (2)7×9=63(个) 答:一共有63同学在做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乘法(一)》测试卷 一、填空。(29分) 1、求几个()的和的运算,用()计算简便。 2、3+3+3+3=()或(); 7+7+7+7+7+7=()或()。 3、一只手有()个手指,四只手有()手指,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4、4个6相加和是(); 4与6相加和是(); 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5、一双筷子有()支,四双筷子有(),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6、一只青蛙有()条腿,五只青蛙有()条腿,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7、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坐了4个人,另一张桌子坐了3个人,一共坐了()个人,算式是()。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分+8分) 1×6= 5×5= 3×3= 2×3=

3×4= 4×5= 6×3= 5×2= 5×5-5= 6×5-7= 2×6+5= 4×4+12= 6×6+5= 4×6-10= 5×3-3= 3×5+6= 三、在○里填上“+”“--”或“×”。(4.5分) 5○5=10 4○2=6 5○4=20 3○4=12 5○2=3 2○2=4 3○3=6 2○1=3 5○1=4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4.5分) 4×()=24 6×()=36 ()-6=24 5×()=5 ()×3=12 ()×3=9 ()+20=31 6×()=12 ()×2=8 五、把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4分) 5×4 2×6 3×4 6×3 6×2 3×6 5+5+5+5 4×3 3+3+3+3 4×5 6+6 6+6+6 六、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6分) 一()得一二三得()三()得九二()得八()四十二二五()()五二十三()十八二六()四()二十四六六()()三十七、列式计算。(14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苏教版

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段进行教学。 第一段: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的题目,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求商。 第二段:学习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乘法竖式,完成“想想做做”的8道题,教学乘法竖式,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第三段:学习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完成“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题目。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求商,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整理全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两步计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70页例1及相关练习。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的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 看图说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提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可以表示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1的小船图。 师:这只小船是用三角形摆成的,数一数,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用7个小三角形摆成了一只小船,它是1个几? 师:如果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摆3只、4只……7只呢?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集体校对,教师指着14、28、42的格子问:这里表示几个7,为什么? 2.编制乘法口诀。 师:要求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师:2只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师:3只、4只……7只小船是几个7?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 考查目的: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36除以4等于9,4,36,9。 解析:除法算式的读法要注意“除以”和“除”的区别;要灵活理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切不可机械记忆,将除数和被除数弄混淆。 2.42减7,连续减()次,差是0;63连续减()个9,差是0。 考查目的: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6,7。 解析:42连续减多少个7,差是0,其实就是求42里面有多少个7,用除法计算;后一题解法与前一个题相同。 3.计算54÷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考查目的:表内乘法口诀。 答案:6,六九五十四。 解析:做除法想乘法口诀,想( )九五十四,所以商为6。 4.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考查目的:根据口诀计算。 答案:7×7>72÷8>42÷6>36÷6>35÷7。 解析:先让学生根据口诀计算,将结果写在算式下面,再根据结果排列大小。 5.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 考查目的:先根据语言描述列算式再计算。 答案:64,1。 解析:已知两个因数都是8,列出的算式是8×8=64;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就是1。 6.35天有( )个星期。算式:。 考查目的:除法的意义,一周的天数。

答案:5,35÷7=5。 解析:求35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这里隐含的条件是一周有7天。 二、选择 1.与计算7×8用同一句口诀的除法算式是( )。 A.8×7 B.56÷7 C.65÷8 2.12÷4=3,读作( )。 A.12除4等于3 B.4除以12等于3 C.12除以4等于3 3.( )×4<30,( )里能填( )。 A.7 B.6 C.8 4.42÷7=6,这道算式表示( )。 A.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 B.42里面有7个6 C.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 考查目的:表内口诀、除法算式的读法、意义。 答案:1.B;2.C;3.A;4.C。 解析:第1题的关键词是除法算式,不要把A选项也选了进去;第2题的读法要注意区分“除”和“除以”;第3小题要注意关键词“”,不要错选了B选项;第4小题主要考查除法算式的意义,要体现平均分的思想。

二年级数学 表内乘法

表内乘法(一) 一、精学精练 1.填空 1)4×6读作()。 2)3乘6,写作()×()。 3)2×5=10读作:,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 ()是10。 4)4乘5等于20写作:()×()=()。 5)7个8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6)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8+8=()×() 7+7+7=()×() 6+6+6+6=()×() 2+2+2+2+2=()×() 3+3+3+3+3+3=()×() 4+4+4+4+4+4+4=()×() 7)数一数你共有几个手指头?用乘法可以表示为()×2=() 2.看图写算式 1)※※※※(每个※有4个黑点)共有多少个黑点? 可以表示为()×()。 2)□□□□□(每个图形有4个直角)共有多少个直角? 可以列式为()×()或()×()。 3)☆☆☆☆☆☆(每个图形有5个角)共有多少个角? 可以列式为()×()或()×()。 二、活学活用

1.小红奶奶家的院子里有4颗石榴树,每颗树上都结了8个石榴,一共结了多少个石榴? 用加法计算的算式是(); 用乘法计算的算式是(); 或(); 答案是:一共结了()个石榴。 2.把下面的算式分别归入三个圆圈中 (5×4)(6×3)(4×3) 6+6+6因数是4和5 3+3+3+3 4×55+5+5+53×63×4 3+3+3+3+3+3因数是6和3 4+4+4+4+4 6乘3 4+4+4+4因数是4和3 3.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二年级(1)班的同学都参加了,分数下来后,老师说,全班所有同 学,有8个同学分数在90分以上,有8个同学在80分以上(不到90分),还有8个同学在70分以上(不到80分)。 你能用两种方法算出二年级(1)有多少同学吗? 表内乘法(二) 一、精学精练

二年级数学上册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苏教版

《表内除法二》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2 (1)﹥(2)﹤(3) =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 五、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六、很快算出下面各题。 18÷3×9 54÷9×7 34+6×8 70-3×6 = = = = = = = = 45+63÷9 6×7-32 56÷8+29 6×6÷4 = = = = = = = = 七、解决问题。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2-1-2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86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探索、编制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3、理解8,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及知识迁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5、在口诀的编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7的乘法;经历编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7的乘法口诀;知道8,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7的乘除法 (一)回顾。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二)探究新知。

1、算一算。 摆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摆3只、4只……7只呢? 板书: 7+7+7+7+7+7=42 7+7+7+7+7+7+7=49 7+7+7+7+7+7+7+7=56 7+7+7+7+7+7+7+7+7=63 有没有同学会写出乘法算式? 板书引出7的乘法口诀。 2、想一想。 一个星期有七天,七个星期有多少天?八个星期、九个星期呢? 板书引出7的乘法口诀。 (三)运用提升。 1、检验用口诀计算。 2、独立完成,小队汇报。 3、填数:想想做做第7题。 4、课堂小测。 (四)课堂总结。 二、8、9的乘除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背诵7的乘法口诀,男女生分组背,师生对口令。 2、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例3的大正方体图。摆1个大正方体要用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摆3个、4个……8个呢? (二)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待学生作答之后,提出新问题:怎样编出8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先列出算式,试算答案,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说说是怎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8个8加起来,9个8加起来。 2、教学例5 探索9的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材分析

在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教学了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教学了1~6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学习的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除法,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上述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编排,以7~9的乘法口诀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六道例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7的乘法口诀例2用7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一 用7的口诀求积,求商例38的乘法口诀例4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二 用8的口诀求积,求商例59的乘法口诀用9的口诀求商整理乘法口诀例6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练习十三 用9的口诀求积,求商练习十四 练习全部乘法口诀单元复习整理全单元的内容,并进行练习从上表可以看到:①全单元教学内容分成四段,依次是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整理乘法口诀以及乘除两步计算。在教学全部乘法口诀以后,及时整理口诀并进行乘除两步计算,有助于学生掌握口诀,熟练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②7、8的口诀把乘法计算和除法计算分开教学,分别编排例题;9的口诀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在同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安排。7、8的乘法口诀比较多,记忆的难度较大,教学进度不宜过快。教学9的口诀时,学生编口诀、用口诀的经验丰富了,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教学,能体现乘法与除法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③不编排例题教学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仍然在练习里安排学生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鼓励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他们记忆口诀。 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安排学生参与编口诀和自主用口诀的活动,部分5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编出来。本单元继续教学乘法口诀,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 7、8、9的乘法口诀,几乎都让学生自己编。编7、8、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线索是:在现实情境里提出具体的问题,在表格里用加法解决问题,为编乘法口诀作铺垫→把具体问题抽象成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写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写在教科书指定的地方。这样的线索和教学1~6的口诀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把学习1~6乘法口诀的经验迁移过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考,例1、例3和例5在编写上也有一些变化。 (1)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像2~6的口诀那样,详细地展开了上述活动,使新、旧知识的教学很好地衔接,促进已有的学习活动经验迁移过来。例题提出的实际问题是摆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这样的2只、3只……7只小船分别要用多少个三角形。首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依次计算2个7、3个7……7个7相加的和,体会3个7比2个7多7、4个7比3个7多7……7个7比6个7多7。接着问学生“算三角形的个数时能想到什么”,把他们的心向引导到用乘法计算和编乘法口诀上面。然后依次抽象出数学问题1个7、2个7相加、3个7相加……7个7相加,写成相应的乘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测试卷苏教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测试 一、算一算。 27÷3=6×8=24÷4=28÷7= 4×9=35÷5=6×3=14÷2= 54÷6=16÷4=36÷6=64÷8= 二、在里填上“>”“<”或“=”。 25÷5 4 36÷62×316÷4 4 4÷416 6÷3 2 20-5 4 三、在里填上“+”“-”“×”或“÷”。 52=7 244=6 54=128 4=24 6 82=4 305=6 1 四、小鸟该吃哪条虫子?(连一连) 五、填一填。 四六( ) 五( )三十五( )九六十三 4×()=24 5×()=35 ( )×9=63 24÷()=6 35÷()=5 63÷()=9 六、把表格填写完整。 七、( )里最大能填几? 6×()<35 7×()<30 8×()<50 ( )×5<27 ( )×3<25( )×4<25

八、解决问题。 1. (1)坐大船需要几只? (2)坐小船需要几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3. 4.

(1)买8个魔方需要多少钱? (2)用64元可以买多少个玩具娃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一、 9 48 6 4 36 7 18 7 9 4 6 8

二、 > = = < = > 三、 + ÷×+ ÷÷÷×或÷ 四、提示:上一行的得数分别是4、2、3、5、6、36、1,下一行的得数分别是2、4、6、36、 1、3、5,连线略。 五、竖排:二十四 6 4 七7 7 七7 7 六、 2 8 36 4 4 4 七、 5 4 6 5 8 6 八、 1. (1)24÷4=6(只) (2)24÷3=8(只) 2. 9×4=36(元) 3. 20÷4=5(米) 4. (1)4×8=32(元) (2)64÷8=8(个) (3)答案不唯一,如:玩具娃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魔方的价钱?8÷4=2(个)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2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理解乘法的含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 1、理解乘法的含义。 2、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学习准备: 小棒、口算卡、主题图、口诀卡、投影机 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 新课标教材P7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7的乘法口诀 难点: 熟记口诀 学习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小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时间过得很快,有是一个星期。小朋友,一个星期是几天?(板书:7)两个星期有几天?如果我们熟练了7的口诀相信小朋友们一定算得很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7的乘法口诀 1、出示小鱼图 小鱼也来帮我们了。看,一条小鱼有几个三角形组成?两条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和学生齐数。三条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 2、出示表格: 数数。

3、请学生根据表格编口诀。表格: 乘法算式 4、汇报 说说各算式表示的含义,你根据什么来编写口诀的? 三、记口诀 1、我们编出的口诀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学生可能回答: 根据前后句记忆。 背诵记忆。 2、齐背口诀: 对口令 四、巩固练习 1、听算: 教师报算式,学生速算。 2、数星期的天数。 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让我们再回头数一数。一个星期7天,二个星期?三乘法口诀 个星期?…… 五、总结: 你最喜欢哪句口诀?说说你的理由。 六、作业: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是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已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的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借助矩形模型帮助学生感受乘法和除法间的关系。教材中2 次呈现了乘法的矩形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行数×列数=总数,总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卷 一、直接写得数。 1.直接写得数9×5= 4×8= 21÷3= 7×6=24 ÷8= 6×4= 8×7= 5×7=9×6= 48÷8= 5×8= 4×7=7×7-7= 9×9+9 = 3×2×5= 1×8÷4= 二、填一填。 2.按要求补充算式。________÷6=7 9×__ ______=63 ________×5=358×________=48 27÷________=3 ________÷6=5 3.填上“>”“<”或“=”。8×5________8+5 6÷6________4÷2 7×2________14 7×1________7+1 4.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七________五十六三________ 二十四________九十八五________三十五八________六十四六________五十四 5.7×8=________,可以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连加的和是________。计算7×8、8×7、56÷7和56÷8时,都可以用________这句乘法口诀来解答。 6.请你写出4个积是24的乘法算式。 三、按要求回答 7.看图列算式,并写出口诀 8.看图列算式,并写出口诀 9.找花瓶。

四、解决问题。 10.一共有几瓶汽水? 11.42把椅子需要配多少张桌子? 12.70元钱够买8个球拍吗?9元/个 13.面包房。 (1)小丽买一种面包,正好用去42元,她买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个? (2)亮亮花24元钱买了3个面包圈,一个面包圈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解答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一、直接写得数。 1.【答案】解:9×5=45;4×8=32;21÷3=7;7×6=42;24÷8=3;6×4=24;8×7=56;5×7=35;9×6=54;48÷8=6;5×8=40;4×7=28;7×7-7=42;9×9+9=90;3×2×5=30;1×8÷4= 2.故答案为:45;32;7;42;3;24;56;35;54;6;40;28;42;90;30;2.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位一位数相乘,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也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与加减法混合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解答. 二、填一填。 2.【答案】42;7;7;6;9;30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知识点汇总 三、表内乘法 重点、难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详尽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详尽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易,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的乘法口诀 (1)结合详尽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详尽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详尽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例外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 (1)结合详尽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左图三角形有()个,圆有()个,圆的个数是三角形个数的()倍。 2、42里面有()个7。 3、3个8是(),9的6倍是()。 4、40是5的()倍。 5、6×9=(),表示()个()是 ()。也表示()的()倍是 ()。 6、72÷8=(),表示()里面有()个()。还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 二、口算 8×4=32÷4=4×9= 56÷8= 14÷7=27÷3=81÷9= 16÷2= 54÷6=4×9=35÷5= 3×7= 9×9=6×8=56÷8= 2×9= 3×9+3=9÷9+1=81÷9 -9= 64÷8-4= 8×9-20= 14÷7+18= 2×4÷8=30÷5×6=72÷(21-12)= 三、列式计算 1、5的9倍是多少? 2、28里面有几个4?

3、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 5、3个7是多少? 6、36是9的多少倍? 四、应用题 1、食堂买进24袋大米,8袋面粉。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几倍? 2、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二小组植树5棵,第三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二小组植树棵数的7倍,第三小组植树多少棵? 3、哥哥把21本书平均分给小里、小军和小明,小军分到多少本? 4、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5、在暑假里,小华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华每天看9页,8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下68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五、思考题 1、共有24个糖,每盘放6个,? 2、体育室有9个篮球,,体育室的足球有多少个? 3、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 4、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5、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6、售货员把30包方便面平均放在5个货架上,每个货架放几包? 7、一本故事书有30页,小明每天看5页,几天看完? 8、同学们采树种,每人采3袋,6人共采几袋? 9、一条路,工人叔叔已经修了30米,还剩23米没修,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10、小明写大字,每天写3篇,5天共写多少篇?后来他又写了18篇,小明一共写了多少篇?

表内乘除法练习100题

表内乘除法练习100题(1) 姓名:时间:正确: 7X 5= 12 -2= 5 X 5= 54 -9= 7 X 6= 7X 7= 7 -7= 6 X 3= 9 X 5= 42 —6= 5X 9= 42 —6= 4 X 6= 16 -8= 72 -9= 8-2= 9 X 4= 12 —6= 7 X 6= 16 宁4= 8-8= 12 —6= 1 X 7= 48 —6= 42 -7= 45 - 5= 9 X 7= 30 -5= 3 X 9= 72 -8= 54 - 9= 45 -9= 5 X 7= 8 -2= 3 X 7= 7X 6= 6 —6= 6 X 2= 36 —6= 54 —6= 40-5= 6 -3= 14 -2= 8 X 7= 30 —6= 9X 6= 8 宁1 = 6 X 1 = 54 —6= 5 X 6= 6X 6= 7 X 8= 8 -4= 6 X 8= 40 -8= 8X 8= 54 —6= 4 X 4= 21 -7= 6 X 9= 63 - 9= 6 X 2= 36 —6= 15 -3= 24 -4= 8-8= 56 -8= 2 X 6= 8 X 3= 54 —6= 9-3= 3 X 6= 5 X 5= 48 —6= 2 X 2= 1X 1 = 63 -7= 6 X 6= 7 宁1 = 24 宁4= 6-3= 8 X 4= 15 -3= 9 X 1 = 12 -2= 63 - 7= 12 -2= 48 -8= 40 -5= 6 X 6= 63 - 9= 2 X 6= 36 —6= 5 X 6= 24 宁4= 9X 3= 36 宁4= 5 X 5= 48 -8= 2 X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