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电子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电子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电子版

16 宇宙的另一边

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

里相遇?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早上,我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时,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出门向右走吗?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

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啊,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去拜访字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陈诗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英英,吃饭了!”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噪门又大了许多。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顾鹰,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坚定的锡兵 雨停了以后,有两个孩子从这儿走过。 “你瞧!”一个孩子说,“这儿躺着一个锡兵。我们让他去航行一番吧!” 他们用一张报纸折了一只船,把锡兵放在里面。锡兵就这么沿着水沟顺流而下。这两个孩子在岸上跟着他跑,拍着手。啊!多么湍急的水流啊!多么骇人的巨浪啊!纸船一上一下地颠簸着,有时它旋转得那么急,弄得锡兵的头都昏起来。可是他站得很牢,面色一点也不变,肩上扛着长枪,眼睛向前看。 忽然船顺着水流进入一条很长很宽的下水道里去了。四周一片漆黑,他仿佛又回到他的匣子里去了。 水流非常湍急。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锡兵已经可以看得到前面的阳光了。不过他又听到一阵喧闹的声音,这声音可以把一个胆子大的人都吓到。想想看吧,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水流冲进一条宽大的运河里去了。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我们被一道巨大的瀑布冲下去一样。 现在他已流进运河,没有办法止住了。船一直冲到外面去。可怜的锡兵

只有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身体直直地挺起来。谁也不能说,他曾经眨过一下眼皮。 现在纸已经破了,锡兵也沉到了水底。不过,正在这时候,一条大鱼忽然把他吞到肚子里去了。 啊,那里面是多么黑暗啊!比在下水道里还要糟,而且空间是那么狭小!不过锡兵是坚定的。就是当他直直地躺下来的时候,他仍然紧紧地扛着他的长枪。 这鱼东奔西撞,做出许多可怕的动作。后来它忽然变得安静起来。接着一道闪电似的光射进它的身体。阳光照得很亮,这时有一个人在大声地喊:“锡兵!”原来这条鱼已经被捉住,送到市场里卖掉,带进厨房里来,而且女仆用一把大刀把它的肚皮剖开了。她用两根手指把锡兵拦腰掐住,拿到客厅里来——大家都要看看这位在鱼腹里旅行了一番的了不起的人物。不过锡兵一点也没有显出骄傲的神气。 ——选自(丹麦)安徒生的《坚定的锡兵》,有删改1.【梳理故事】根据选文内容,将锡兵航行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水沟运河客厅 2.【理解句子】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故事内容填一填。 啊!多么湍急的水流啊!多么骇人的巨浪啊! “湍急”的意思是__________,“骇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流__________,浪__________,更体会到了锡兵航行的旅程非常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习作 奇妙的想象 教案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策略单元,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习作能力。通过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等环节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自己的想象故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习作,在之前仅练写过一次主题为“猜猜他是谁”的习作。因此,在这个单元中,要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同时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的意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2.结合习作例文,开拓想象的思路,能将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语句写出来。 3.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够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结合习作例文,开拓想象的思路,能把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话写清楚。 六、教学准备: 教科书、笔和纸、展示板。 七、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交流平台,要求学生阅读上面的想象故事。然后,老师抛出问题:“在这四篇想象故事中,你觉得哪些想象最奇特、大胆?”让学生回答。 2.继续想象(15分钟) a)老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习作题目,让学生感受题目的奇妙。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大胆想象,把他们脑海中的想法写在纸上。 b)老师出示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让学生感受一支铅笔的梦想很奇怪,但也很可爱。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想象故事呢?”

c)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想象故事题目,或者把自己刚才想出来的题目写在纸上。他们分组,互相交流,听取同桌的想象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构思更多有趣的故事。 3.练习习作(20分钟) a)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话写出来。完成后,学生自评,再交换稿纸,互相评价。 b)老师让学生站起来,把自己的想象故事讲给大家听。每位同学的讲述时间为1分钟。 c)老师要求其他的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如果故事很有创意,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有不足之处,需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总结(5分钟) a)老师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强调想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力。 b)老师鼓励学生在下节课继续写下他们的想象故事。 八、板书设计: 奇妙的想象 大胆奇特 九、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完整版电子教案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2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宇宙的另一边》通过对宇宙另一边的“我”、另一边的生活与这一边的世界的想象对比,表现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写出了想象的有趣。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 时 教学要点 宇宙的另一边2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23个字,正确读写24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神奇。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 树 2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1 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想象的神奇与丰富。 习作例文:尾 巴它有一只猫 1 奇妙的想象 2 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2.能欣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元篇章页插图、课文插图、田字格中的范字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密、栋、梯、铃、绪”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确目标,预测内容 1.聚焦单元导语。 (1)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课知识要点+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课知识要点+重点知识汇总 《小真的长头发》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套tào(圈套、套住、手套、外套) 麻má(麻将、麻烦、麻雀、麻药) 烦fán(烦恼、烦心、烦闷、不厌其烦) 悠yōu(悠久、悠闲、悠扬、悠然) 闲xián(闲谈、闲人、闲话、空闲) 椅yǐ(椅子、桌椅、竹椅、座椅) 泡pào(泡茶、泡脚、泡汤、灯泡) 沫mò(泡沫、唾沫、沫子、肥皂沫) 冰bīng(冰块、冰雪、冰糖、冰激凌) 凌líng(凌空、凌乱、凌晨、冰凌) 提tí(提问、提供、提醒、提取) 棒bàng(真棒、棒球、木棒、身体棒) 二、多音字 发fā(发生)fà(头发) 卷juǎn(卷起)juàn(试卷) 露lù(露珠)lòu(露马脚) 三、近义词 露天——户外绷紧——拉紧卖力——认真 遗憾——可惜羡慕——爱慕宣腾腾——软乎乎 四、近义词 露天——室内绷紧——放松麻烦——容易 卖力——马虎遗憾——无憾羡慕——嫉妒 宣腾腾——硬邦邦 五、理解词语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宣腾腾:松软而有弹性。

绷紧:拉紧。 麻烦:繁琐;费事。 卖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悠闲:闲适自得。 遗憾:不称心,大可惋惜(在外交方面常常用来表示不满和抗议)。 碍事:妨碍做事;造成不方便;有妨碍。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六、积累词语 1.ABB 式词语:暄腾腾咕噜噜香喷喷红通通软绵绵 2.~~来~~去式词语:荡来荡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说来说去跳来跳去蹦来蹦去一来二去 七、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小真认为自己的头发能长得更长。 第二部分(7-12)写小真想象自己长头发的用处。 第三部分(13-23)写小真想象如何打理自己的长头发。 八、句子解析 1.“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个长来啊…… 当小叶和小美炫耀自己的长头发时,小真连用五个“老长”说明自己的头发一定比她们的头发会更长。 2.“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 因为小真想象自己的头发很长,梳好的辫子就能从桥上垂到水面,就像一根钓鱼竿上的钓鱼线。 3.“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还有呢…… 这是因为小真把自己的长辫子与生活中常见的长绳联系起来了。长绳能做的事,自己的辫子当然也能做了。 4.“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家里洗的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电子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电子版 16 宇宙的另一边 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

里相遇?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早上,我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时,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出门向右走吗?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

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师用书

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想象大胆、奇特,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小真的长头发》根据长头发的特点展开想象,描写了长头发各种神奇的用途,表现小女孩的美好梦想。《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在大胆想象中实现了“我…‘美好”的愿望。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奇妙有趣的想象世界;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 “交流平台”对如何大胆想象进行了梳理、总结。让学生知道大胆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与景象,读想象故事是很有意思的。接下来对两篇精读课文中有趣的想象进行了梳理回顾,提示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别的事物或者根据特点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尝试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个激发想象的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奇特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手指画”练习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涂涂画画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提供两个故事开头,让学生接龙编写故事。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是两篇富有童趣的故事,以旁批和课后思考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展开想象的一些思路,比如,可以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单元最后安排习作“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习作,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展开大胆想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想象故事。 习作单元各项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应注意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建议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把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阅读经验,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初试身手”环节的手指画和续编故事两个练习,进行大胆想象的实践和尝试。建议用好习作例文,加强与单元习作的整合。习作例文的语言比较浅显,结构相对简单,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模仿,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单元习作指导时可以借助习作例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其中的一些表达方法,也可以在习作讲评阶段,利用例文引导学生借鉴修改。 本单元以激发想象、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为核心,所有的内容都是为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不论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都是如此。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在内容理解和语言积累等方面不宜作过多要求。学习两篇精读课文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时应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为单元习作积累经验。两篇习作例文在教学时应以学生自读为主,引导学生继续体验丰富大胆的想象,打开想象的空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习作例文重在“用”,而不是“教”。习作例文不能当作略读课文来教,可以作为学生模仿的范例,在进行单元习作教学时灵活处理。 此外还要注意,在单元习作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大胆放飞想象,打开思路,进入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在想象的合理陛方面不要作过高要求。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指导(含素材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 习作指导 一、写作指导 一、审题 写一个想象故事。展示自己的奇妙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二、选材 写想象的故事。,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如矮人国的故事、大熊开面馆的故事、小狗变巨人、我有魔法了……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故事都可以。 三、构思 我们以《最好玩的国王》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习作提纲。 开头:交代国王的爱好:微服私访。(略) 中间:微服私访时发现了一本畅销书,他大受启发,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后来这本书也非常畅销。(详) 结尾:交代畅销的原因:这本书太无聊,人们买来治疗失眠。(略) 四、表达 ①为习作起一个有趣的名字,如《播种女巫》:②大胆想象,让想象的内容神奇、有趣;③记得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 二、写作素材 一、题目 《瞌睡虫多多》《小豆苗历险记》《白雪公主后传》《月亮又瘦了》 二、好词 无影无踪大摇大摆活灵活现转瞬即逝 神秘莫测窃窃私语一模一样大吃一惊 远走高飞 三、好句 开头 1.晚上,一道金光闪过,我突然发现睡在身边的妹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蛋。我急坏了,怎么才能把妹妹救出来呢?把蛋砸破,可能会伤到里面的妹妹。把蛋刹开妹妹会不会变成蛋清流出来呢?我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把妹妹从蛋里孵出来。 2.在离天河不远的地方,有三颗小星星。说来也巧,这三颗小星星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可它们彼此都不一样:一颗是蓝的,一颗是红的,第三颗最小,似乎没有什么颜色,只有一点儿微弱得可怜的光。 结尾 1.从此,绿森林里多了一个永久性的居民,绿森林的动物们多了一个永远的朋 友,绿森林的故事里多了一份传奇。 2.大力士风孩子回来了,呼呼吹了几口气,白烟被吹跑了,烟筒和房子被吹倒了那几个黑衣人被吹到了森林外。大树们开心地笑了。 好句 1.原来,这是一座在城市里生活了上百年的房子,由于它身边不断“生长”出的几十层高的楼房,几乎剥夺了它享受温暖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再加上它对城市目益严重的噪声和污浊的空气实在难以忍受,因此,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它逃离了城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 (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

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评价要点: (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 (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接龙编故事。 1.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的两段开头。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别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节。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要去干什么?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虫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会找到哪些朋友?会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见树是颠倒的,还会看见什么?他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3.续编故事。 (1)引导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2)分组讨论:把故事创编完整。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5.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的经验。 (1)根据要求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学设计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教学设计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面我将从分个环节展开说课。 一、教材解读 习作单元各项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习作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本单元习作第一部分提供七个题目,目的是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兴趣,打开思路。第二部分提出习作任务。第三部分对习作分享、修改和展示提出要求。 二、了解学情 在三上第三单元,学生已经感受了童话丰富的想象。在本单元前面几个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感受“大胆想象”的奇妙有趣,并学习了“展开想象的方法”。学生还将在三下第八单元——童话故事单元领悟“这样想象真有趣”。这几个单元前后衔接,紧密勾连,逐步提升学生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运用方法,大胆想象,清楚表达,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方法,打开思路,大胆想象。(重点) 2、清楚表达,写一个想象故事。(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教法有:启发谈话法,

小组讨论法,以读促悟法;学法有:范例借鉴法,思维导图法和口头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懂题目开启想象之门 (一)复习回顾,激发欲望。 课程开始,和学生互动谈话:这个单元已经学过的内容,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意思呢?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然后激情导入: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我们今天就来开启想象之门分享自己的神奇故事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分享这个轻松的话题导入,而避开写作文这个话题,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想象的欲望。 (二)读懂题目,明确要求。 我启发提问:这次习作是写什么内容的?又有哪些要求呢?先让学生明确单元习作内容和要求。单元习作内容是: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想象故事;要求有:大胆想象,分享、修改和展示。 (三)确定话题,明确方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每课知识重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每课知识重点单元分析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为本学期的习作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大胆想象”来编排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充满想象的文章及相关练习,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想象文章的感想,以及自己关于创作想象故事的看法。继而,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例文中的批注,进一步熟悉想象的方法、训练想象的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具体的习作练习,掌握写作想象故事的能力。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在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一样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这些故事想象大胆、奇特,语言生动形象却容易理解,能充分激发三下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魅力与神奇。 教学内容 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材分析:《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有个做着相

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1年1月出生于广东肇庆,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擂台赛直通罗马大奖赛银奖、深圳十大童书奖、上海好童书奖、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邀请赛铜奖等。 我会写: 宇:yǔ(宇宙、庙宇、神宇) 宙:zhòu(宇宙、宙外、世宙) 淌:tǎng(流淌、淌下、淌眼泪) 秘:mì(秘密、秘书、秘书长) 密:mì(保密、密封、亲密) 栋:dòng(栋梁、一栋、画栋)梯:tī(梯子、电梯、阶梯)铃:líng(铃声、摇铃、哑铃)乘:chéng(乘法、乘以、乘车)绪:xù(情绪、头绪、思绪)篇:piān(一篇、篇幅、名篇)越:yuè(越过、穿越、跨越) 我会认:吁:xū(吁求、气喘吁吁、长吁短叹 多音字:处:chù(好处)chǔ(处理)散:sàn(分散)sǎn (散文)倒:dào(倒影)dǎo(摔倒)数:shù(分数)shǔ(数数)冲:chōng(冲出来)chòng(冲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世界,而且是这一边的倒影,想象神奇有趣。《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在大胆想象中实现了“我”“美好”的愿望。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想象大胆、奇特,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以儿童视角去想象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想象的奇妙,引导和鼓励学生想象要大胆,要敢想。如《宇宙的另一边》一课,作者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在宇宙的另一边,夏天雪花纷飞,太阳从西边升起,甚至连石头都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我”身上觉得“痒痒的”、许多小树枝从“我”身上“冒出来”,就这样,“我”变成了一棵树,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鸟窝。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奇妙有趣的想象世界;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交流平台”首先总结了大胆想象的重要作用,然后以学过的两篇精读课文为例,从如何展开想象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回顾,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初试身手”安排了“指印画”练习和接龙编写故事两个体验活动,从趣味性入手,开拓学生思路,使之进入想象的情境。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进行想象习作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本单元以激发想象、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为核心,所有的内容都是为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不论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都是如此。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在内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_7

小学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中国作家顾鹰。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妈妈叫英英吃饭,英英不想吃饭,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英英觉得很有趣,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最后,妈妈也来了,她把好吃的东西分给了小动物们,英英馋得直流口水。妈妈问英英是不是肚子饿了,英英很惊讶妈妈怎么知道自己的秘密。 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故事。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趣味,读着读着,仿佛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文字,深受孩子们喜欢。故事将人与动物、植物彼此相遇描绘得犹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得不同生命之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课要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有意思的想象。如各种形状的鸟窝竟然会跳舞;各种小动物可以住进鸟窝,甚至人也可以;妈妈来到鸟窝为小动物们分东西;大树也会流口水等。这些有意思的想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在故事中就变成可能。读这样的文章真有意思。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词句。朗读体会,体会文字的妙处,感受想象的魅力。 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个转折时期,是一个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中段时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识字,经过了两年的识字方法、兴趣、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所以,三年级的识字任务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在预习的时候独立使用多种方法识字,完成作业。 孩子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占据重要地位。只有让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孩子才能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中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使孩子可以将能力迁移到课外。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的特点是:从始至终,均指向表达方法的习得。所以,对文章重点语句、段落的品读,尤为重要。但是,以三年级的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处于起步阶段,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能力。这也为四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利用汉字构字规律,通过多种方法学习“鳄、零、肠、醋”等生字,认识“反犬旁”,重点指导写好“狐、狸”两个字,会写“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从具体的语言描写中提取关键词句深入感受那些有意思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3、开启想象的大门,试着把自己奇妙的想象表达出来。 重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快乐。学会想象,把有意思的想法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他是谁?如果你跟它一样会七十二变,你想变成什么?指名说。 2.有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英英,她和你们一样的年龄,但她却拥有你们所没有的超能力。她呀,想变成一棵树,于是她就——(指向课题)齐读:变成了一棵树。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说课稿第五单元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

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 会认的字:淌秘栋吁绪篇 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课文是如何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四、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

铅笔有哪些梦想? 教学 要求 1. 能用多种方式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 2. 分析例文,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重点 难点 1. 能围绕话题,陈述自己想象出来的事物和事情。 2. 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 能用多种方式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 2. 分析例文,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 一 谈话导入 下面我们就以《一支铅笔的梦想》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板书:一支铅笔的梦想) 二 阅读指导 1. 初读例文。 (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多媒体出示问题) 找出例文中相关的段落。 (2) 指名说。(一共写了铅笔的五个梦想:溜出教室,跳进荷塘里,躲到菜园里去,来到小溪 边,跑到运动场上) 2. 细读例文。 (1)铅笔为什么会有这些梦想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 ①当铅笔经常憋在抽屉里,没有自由,没有快乐,寂寞、孤独、郁闷时想到了一个办法, 就是溜出教室。(溜出教室)我们一起随着铅笔到山坡上。(它想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 还在头顶上,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蝴蝶啊蜜蜂啊,就猜不出它是谁了。) ②铅笔又跳进荷塘里,发生了什么?它想跳进荷塘里,用自己的大伞为小鱼虾、青蛙助兴。(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 ③铅笔还躲到菜园里去,参加菜园里的派对,铅笔化身成了豆角、丝瓜。这样就没人发现 了!(多么聪明的铅笔) ④它还想来到小溪边,一会儿给玩水的鸟当船篙,一会儿为过河的蚂蚁当木筏。(乐于助人) ⑤它想跑到运动场上,成为小动物们的运动工具。(2) 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支怎样的铅笔? 学生 1:我认识了一支快乐、向往自由、贪玩的铅笔。 学生 2:我认识了一支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的铅笔。学 生 3:我认识了一支热情、乐于助人的铅笔。 总之,这是一只怎样的铅笔?(一支充满正能量的铅笔) 三深入理解课文 1. 文中重复使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有什么作用? 重 复使用这些句子,表达出铅笔快乐无比的心情。 2.你觉得铅笔的这些梦想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合理。因为伞、豆角、丝瓜、撑竿、标枪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在外形上与铅笔具有相似性,所以铅笔的这些梦想非常合理、自然。 四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铅笔的梦想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呢? 教师引导: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敢于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因此,同学们在想象时要注重这些方面。(板书:大胆想象、合理想 象) 五课堂练说 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1. 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1.文本内容分析: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习作要素为想象,三年级第一学期已经有关于想象的训练,而在本学期中,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想象的神奇。 《小真的长头发》这篇精读文章是绘本作家高楼方子的杰出作品,故事内容妙趣横生,是激活学生想象力的绝佳素材。由此可以看出,部编本教材在选材上对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的重视,文章选取了极其贴近孩子生活的切入点——小女孩们对于头发长短不服气的讨论,整篇文章通过小真和小伙伴的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小真的回答中,我们欣赏到了一幅天马行空的想象画卷。 文章结构清晰,情节完整顺畅,达到了人文性、工具性的高度统一,不论从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审美能力、人文熏陶各个方面看都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小真的长头发》作为习作单元的文章,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相应的思维方法丰富想象的内容。文章在构思、表达方式上有以下突出特点:在曲折回环的故事中,既有循环往复的清晰架构,又有循序渐进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有贴近生活、充满童趣的问答内容,让我们在妙趣横生的情节中感受精彩纷呈的想象世界。 本篇文章围绕头发“长”这一特点,主要从“作用”神奇和“形状”多样两大部分的内容展开想象。通过“还有呢……”的句式将头发能做的事情紧密衔接了起来,用“而且呢……”的句式将头发能够变成什么巧妙连接起来。 文句中还有大量的动宾短语,动词运用精准,例如“垂、挂、甩、套、卷、拉”,所以在引导学生表达用头发“干什么”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动词运用的是否准确。段落中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体现想象不仅大胆而且合理,例如“要是……就……”和“只要……就……”,“要是”后面跟的是假设的条件,“就”后面跟的是在假设的情境下可以做的事情。文章的段落都有清晰的架构,基本上按照人物“要是把头发怎么样+就能干什么+结果”的形式进行组织语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完美教案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激起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快乐。 2.运用图像化策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3.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图像化策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在第二阶段“习作”中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到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学情分析】 本单元出自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本单元内容的仅仅是刚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本单元,特别是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写出一段语句清楚的习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本节课主要通过图像化策略的运用,激发孩子合理的大胆想象,呵护他们习作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例文描述了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各种梦想。山坡上、荷塘里、菜园里、小溪边、运.动场上,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变化。无论铅笔的梦想如何变化,想象始终围绕铅笔的特点展开。课文的旁批引导学生关注铅笔与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展开想象要联系事物的特点。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说说铅笔的其他梦想,就是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继续展开想象。例文配有插图,对应铅笔的第三个梦想,图上铅笔像细长的豆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交流平本单元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奇妙的想象》《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我”趴在窗台上看星空时,发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现了宇宙另一边的一系列秘密: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有着和宇宙这一边相同的空间场景,《我变成了一棵却又有着和这一边完全相反的情景。文中的想象新奇而大胆,充满童话色彩。“交流树》写“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习作例文”给出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初试身手”是围绕想象力安排的说写训练。平台”,引导学生围绕例文展开想象。习作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要求学生《尾巴它有一只猫》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1 .朗读课文,走进作者神奇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2 .拓展想象,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3 .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4 .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5 重点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1 .朗读课文,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2 难点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时2《宇宙的另一边》 课时2《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 课时2习作:奇妙的想象 16 宇宙的另一边 本文写的是“我”对宇宙另一边的秘密的一系列猜想,并且这些猜想都是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的视角和“我”所经历的一切来展开的,所以使本课的想象合理而新颖,充满童真童趣。 神秘莫测的宇宙一直都是学生们好奇、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贴合生活的场景、新奇精彩的描述、天真活泼的语言……一定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参与其中,并由此想象出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更多、更新奇的秘密。 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阶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语言的优美。然后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奇妙想象,并仿照课文内容写下自己的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知识与技能】 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106个生字,会写.会认1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话说出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文中的“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