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

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

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

探究形式

(一)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

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开放性的问题,封闭性的问题,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

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

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

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骤。

(三)实验式探究

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

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练习,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意愿和主动性。其实,学生更愿意教师将课堂留给他们,自己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既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为此引入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内心的意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围绕着某个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探究,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在整个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只扮演着指导和参谋的

角色,这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2)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地分析和探究未知的内容,而不是消极地等待。(3)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以探究问题为中心,不要求唯一的答案,更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的策略或者是答案的多样性。因此其结论是开放性的,是不断发展的。(4)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模式需要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由于学生之间各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观点得到丰富,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5)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验性,通过直接的体验获取最为直接的学习经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然后才能进行创造性实践,实现学习的目标。 三、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1.开放性练习促进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型的学习,分析和探究问题敢于从不同的角度着手,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可以通过变形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考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另外,这一类型的题目能够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而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拓展。数学知识其实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只要掌握其中的核心理论方法,写生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观点回顾 1、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2、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然而,授人以渔,不若在精心设计的人的自我活动中,使人会渔。【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太多的“问答式”教学,或“边讲边写式”教学,有时在给学生看书或练习时,还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好像是提示的话,这实际上是打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时间、安静的时间,“这里课堂静悄悄”也许就是学生大彻大悟之时。一节课里面能否给些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带着问题去思考,对本节课的小结(甚至是一条题目)。想想备课时,我们不是也需要安静吗?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豁然开朗,也许正是夜深人静之时。】 3、 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认知的执行、操作过程 4、设计探究性学习方式时,首先是有模式,同时又不唯模式。有模式的具体含义是指:当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其认知过程一定要遵循“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的因果层次性。其中的“观察(探索)→思维(研究)”模式正如老师所要求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或俗话所说的“边看边想”。为了顺利完成“迁移”,要充分发挥以下作用: ① 原有知识的奠基作用 ② 精选特例的路标作用 ③ 学生议论的互激作用 ④ 课文论述的示范作用 ⑤ 教师讲授的点拨作用 ⑥ 学生思考的开窍作用 例如:历史教学 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以史为镜 心理上 (观察) (思维) (迁移) 行为上 (探索) (研究) (运用) 不唯模式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三个贯穿要素的全程贯穿性。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全身活动,心灵体验”。其中应特别重视基本体验形式的灵活运用性,准确地转换七个“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也不可忽视三个层次要素的交叉重叠性,避免认知过程的僵化。 学习情意的动力、激励过程 学习目标的控制、调整过程 学习行为的参与、交往过程

浅议合作探究学习的四种基本模式

浅议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四种模式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王建辉 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转化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使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的基本理念,在三年的课程改革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实现了合作互动式学习。 一、师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而新的课程理念中应让学生唱主角,老师更多地成为学习的指挥者与组织者。选题、收集资料、课外调查,撰写论文,应放给学生独立承担。师生之间的交流自始至终贯穿于相互质疑、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之中。我通过对新教材的深究,带动学生探究,使每个同学都成为小老师,小先生。 初二历史(上)《社会习俗的变化》中讲到“禁缠足”时,开头一句话是:“延续千年的缠足是残害中国妇女的陋习。扫除‘缠足’这一恶俗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即1912年,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有个同学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女性缠足始于何时?怎样缠足?为什么要这样做?缠足不影响身体发育吗?我指导学生分成四个探究小组,各负责一项主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调查。懂电脑的同学上网(包括校园网192.168.48.2与我市的康成网192.168.0.100)下载了许多资料;技术差点的同学干脆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询问自己的奶奶、姥姥,专门写成了探究报告。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缠足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最早一说始于汉成帝所宠爱的赵飞燕,另一说始于南北朝时的南齐东昏侯,而依据现代学者的看法,缠足从北宋开始的可能性较大。还有一说始于五代时南唐李后主。相传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缠足,使之纤小作新月状,于是人皆效之。缠足方法大致分成试缠、试紧、紧缠、裹弯四个阶段进行,一位同学在报告里写道:“姥姥今年97岁,自三、四岁左右开始缠足。当时,脚肿得很大,很长时间不能穿鞋,也不能走路。扶着姥姥走了走,看着姥姥的荷叶尖脚,见她走路摇摇晃晃,弱不禁风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缠足大约需要三年时间,这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日子。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正是此种情形的最佳写照。另一位同学写道:“通过上网,我知道了封建社会妇女缠足的原因,这是一种畸形、变态的审美观,其根源在于封建社会中以女性为玩物的大男子主义。当时的男人认为女人有一双小脚才美,才算一个女人,女人为了让男人喜欢,就只好屈从这种审美价值观。”第四个小组认为:“缠足不仅使妇女失去了工作能力,不能独立生活与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 文山县职业高级中学蒋世跃 探究性学习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及类型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2]。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广西师大的罗星凯教授认为探究学习的问题来自于四个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能力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于落实,更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动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欲望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实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自我反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 (3)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灵魂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探究性学习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育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探究式学习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并分析它的优势和应用。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调查和思考,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它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仅被赋予了解决问题的权力,还需要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和反思,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伴进 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辨和 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1. 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在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 学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培养了科学思维 和实验能力。 2. 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在文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 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内涵, 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 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评判能力,提高了学 生的思维深度。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 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论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 究式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教育工作者应该

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教学方法,旨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学 习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 是通过自主探索、实践和讨论,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 学生主导:探究式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 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2. 问题驱动: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通常提出开放性问题或情景, 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求知欲。 3. 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小 组内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4. 实践导向:探究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 解决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得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经验。 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够主动选择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思考问题的 原因、解决方法和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促进团队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和沟通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搜集、整理和筛 选信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1. 设计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 的思考和求知欲。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探究。 2.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 网络资料、实验设备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探究,并增 加他们的学习深度。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该模式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学习,实现认知与心理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提高认知结构形成的效率,使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探究教学是以“疑问”为中心,是以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相协调。探究教学模式有如下七部分组成。 (一):寻疑----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学生通过通读教材,可以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和思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明确教材重难点,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探索规律,学生以最大的精力和顽强性掌握教材时,其智力受到最强烈的激发。 (二):示疑-----创造情境,揭示问题 在寻疑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来烘托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以问题为诱因造成的问题情境,体现出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以及问题在情境中的地位。 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以发散作用,把凌乱的思维归类和条理化,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这样有益于开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形成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探疑-----深入课堂,抓住问题 探疑是问题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探疑就是由疑难不确定的问题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的全过程,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脉搏,对创设情境中的问题反复持续地探究,在探索过程中产生许多主意合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主意和方法排列出来,从各种解决方法中选优、分析和预测他它的可行性。 探疑可分独探和共探,独探就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挥才智,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这种知识不可能从教师那里吸收现成的。共探就是学生之间共同探索,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能够意识到他们的思维策略。有独探到共探,有选择地让他们发表各自尝试的探索程序,促使他们的思维达到应有的深度。 (四):质疑-----发散思维,提出问题 经过寻疑、示疑、探疑阶段,学生在过程中发挥了主动和自我发现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了陈述性知识,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疑问。质疑对思维内容具有限定性。学生的每一次质疑本身就有内容的专一性和排他性,随着质疑的变化,质疑内容也发生变化,质疑的质量也相应提高。质疑对思维过程的发展具有定向性或指导性,质疑要不断启发学生提出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要连续不断地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质疑。 质疑过程中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理解事物,不赞成依赖和顺从,体验自尊和责任感。 (五):点疑-----点拨迷津,启发问题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新一轮课改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找到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常引导启发学生发问。尽管学生最初的提问可能不尽如人意,显得肤浅、幼稚,但是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学生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以此为荣、为乐。同时教师还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如,对不懂的词句提问,对不明白的现象提问……使学生的提问水平逐步提高。让学生不仅爱问,而且善问。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要由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教师不用急着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作为教师应当鼓励、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问难”“追根问底”和“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学生一次就能解决,有的则要经过一番探究才能解决,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探究的范围,让探究走进生活。新课改下的新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辐射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如思想品德课上讲到环保,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以增强环保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的探究者,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拓展性。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样的机会,让学生 多种感官并用,积极探究,自主发展。

浅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浅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标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有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有关这一模式的一般理解。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1.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1)互助性。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每个人都为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责任。 (2)互补性。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尽量使小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特质。在这样的学习小组中,通过合作,可以达到互补,实现所有学生都充分发展的目的。 (3)自主性。自主性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学生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自己有主动合作的意识,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互动性。合作学习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人际互动的作用,从而使教学成为立体的互动网络。 (5)评价自主性。在合作学习中,评价的自主性一般表现为小组自评,也就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对自己小组在学习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 2.在合作学习中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1)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的分组交流,而是要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2)科学的合作学习不是纯粹的自然小组学习,而是根据学生的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异质性内容进行科学分组。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知识的主体,教师则担任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即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和应用所学知识。此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并形成深刻理解的引导者。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效。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协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分享思想和交流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扮演着活跃的角色。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等方式,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分析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深刻的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评估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所学。同时,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需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探究。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将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探究性学习“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 探究性学习“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论指导 1、探究性学习原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成功教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二、“三环六步”基本模式 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质疑(问题—情境)—探究(阅读或讨论、交流)—分享(展示—反馈—讲解)—建构(训练—归纳—总结) “三环六步”解读: 三环——三个基本环节:导入学习情境——引导探究学习——帮助建构要义; 六步——六个教学步骤:每个环节由两个步骤完成; “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模式基本流程: 导入学习情境—————引导探究学习—————帮助建构要义; 情境导入——问题引入,导入情境;自主探究——质疑探秘,分享反馈;目标检测——达标训练,目标评价; 明确目标——展示目标,明确要求;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析释疑;课堂总结——自主归纳,课堂小结。

三、适用范围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授课 四、具体操作流程 环节一:导入学习情境 导学要求:先演后讲——学生通过情境演绎与体验后进入课题,教师讲解,一讲情境与课题,二讲学习目标与重点,三讲学习方法。 步骤1:情境导入 问题——情境——情境体验——课题 问题:可以是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个话题、可以是一个故事, 情境:可以是一个情景,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个案例 步骤2:明确要求 导学简案——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环节二:引导探究学习 导学要求:先学后讲——不读不讲、不议不讲,即学生阅读或讨论初步形成知识要义,通过个人或小组分享展示,反馈出要义初步建构的情况后,教师讲解知识要点、分析知识应用。 自主探究可根据学习内容分段进行,即有多个内容时探究、讲解、练习分段完成学习过程。 步骤3:自主探究,根据导学简案的质疑阅读教材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有效联系生活,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体验、探索和实践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激趣设疑,以趣味激活学生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非常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思维异常活跃,对所学内容感知深刻,理解透彻,印象深刻,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 例如,教学“Our animal friends”时,授课教师首先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复习已学的器官名词;接着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描述猜一猜登台的动物明星会是谁,富有挑战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巧妙渗透It has…的新句型,让学生 悄然走向新知;动物们“登场”后,老师就让学生们猜一猜, 授课教师就告诉学生没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就会得到一个提 示语,学生有了疑问的刺激和引领,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课

堂探索的活动中去,都想寻求What animal is the teacher’s friend?的答案,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渴求。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冲动,引导学生围绕疑问去主动探究和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心神荡漾”,有效开启学生的智力门户。 二、探索建构,以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活动是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桥梁,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效掌握语言,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有效建构知识体系,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季节”时,授课教师在课伊始首先通过歌曲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引入话题;接着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说说关于四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深入了解,如天气、活动、服饰等,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相关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让学生围绕诗歌展开探索,小组合作找出四季的天气、活动,填写相关的表格,任务的引领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语言学习有成效;引导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尝试表演朗诵诗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一演;安排学生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四季中服饰、食物等与季节相关的信息,

化学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和实施方式

化学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和实施方式 叶慧玲 (松阳一中浙江丽水323400)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这一学习方式,适当地模拟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或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如何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终达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启发式教学,又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它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浓缩了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具有独特的教学内涵:教师——探究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社会中的主体;学习过程——一个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 一、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 探究式教学设计是在探究教学目标的控制之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特点,对影响学生进行探究的外部因素进行设计,并通过评价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的过程。从探究教学的实施来看,大体包括以下过程: 1、创设问题背景,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背景对教学过程起到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这就要求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时应该把化学实验作为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2、引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搜集材料,获得感性知识: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有价值的科学证据,获得一些感性知识。 4、形成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实验问题情境及内部关系的初步理解,建立起关于问题的假设和猜想。 5、验证假设:针对探究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对所有收集的证据进行综合处理,对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解。 6、交流评价:用口头、书面、模型等形式明确表达探究实验的过程、活动以及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吸收他人对探究过程的有益提示,分析他人对探究结论的有益质询,认识到表达与交流对探究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0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一、基本模型 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基本形式和途径,那么,其“探究”也应以“读”为基点,围绕“读”而展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一般而言,六个环节是逐步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但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操作程序 (一)初读——探究中感知课文。 初读阶段,主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行自主研读,在迫切的探究心理伴随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一般可分成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三个步聚。 (二)精读——探究中领悟课文。 精读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性环节,探究心理、探究性学习方式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阅读、感受、理解、品评课文,最终领悟、吸收、内化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主要分成合作探究和平等对话两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当然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较多的时候是交叉着进行的。 (三)深读——探究中拓展课文。 在“深读”阶段主要是完成“拓展延伸”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研读,进一步深化课文的学习,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心理,有条件时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终养成。 三、模型讨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去收集、分析、处理与文本阅读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始终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采用好探究模式,我们应注意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自已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重新定位,同时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并非适合于所有课文及所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对于一些知识性的说明文章、抒情性的诗歌或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的课文,这一模式不一定适用。即便是适合采用这一模式学习的课文,对于年龄较小的中、低年级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也只能逐步培养、逐步展开。同时,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进行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将没有探究价值的知识和和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因此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具体到每一节课可概括为六步: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制定方案4.实施探究;5.展示交流;6.拓展创新。其中实施探究又可分为搜集整理信息;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思考与结论。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每一步如何去实施。 第一步: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孩子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这一步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引发问题,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又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我觉得在科学课上,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就成功了一半。怎样让学生有感而发,自然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们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启发他们强烈的追根求原的欲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多种多样,如小游戏、

(完整word版)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愿意讨论争辩了,乐于合作交流了,主动进行探究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繁华”的背后,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有的教师就认为所有的课都应该有学生的讨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告知学生现成的知识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 因此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在我们太谷县“二十四字"模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进行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复述巩固环节二人小组先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给学习好的复述已学知识,如有困难及时解决,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而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不一定各种课型都适用合作学习解决,所以硬是合作时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合作学习也好,探究学习也好,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状态,也就是对学习投入的情感与态度的品质以及思维的深刻性上。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都给予表扬,应有选择地加以鼓励。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一难得的创新火花。还有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