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标志
- 格式:pdf
- 大小:223.02 KB
- 文档页数:4
内蒙古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野外实际工作和系统综合资料研究,分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对复兴屯外围其它区域和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陆相火山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扎兰屯-多宝山岛弧内。
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侏罗系火山岩中,含矿岩石普遍具叶腊石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
钻孔中岩性以沉凝灰岩为标志层,反应了火山喷发间隙,沉凝灰岩上部以流溢相为主,下部为喷发相。
地球化学异常由Ag、Pb、Zn、Cu、Sb、Mn、W、Sn元素组成,主要成矿元素Ag、Pb、Zn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异常强度高,具有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元素组合特征。
钻孔原生晕异常显示,近地表和矿体深部高-中-低温元素相互叠加,说明矿体垂向上为矿尾晕-矿中晕-矿头晕相互叠加。
研究区磁异常呈次级叠加状态,由多处次级异常组合而成。
各次级异常强度大,场值跳变梯度陡,正负相间稀散阵列式有序分布。
激电异常特征为低阻高极化率。
研究区火山机构发育,早期火山机构提供成矿热液母源运移通道,形成的破火山口或者次火山口提供主要成矿空间,同时火山活动具有成岩成矿同期的特征。
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发育成网格状构造形态,圈定了含矿范围格架。
晚侏罗世期间,大兴安岭中南段的复兴屯地区发生广泛的陆相火山活动,形成了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火山-碎屑岩建造。
火山活动的间歇期和/或晚期,特别是白音高老组火山喷发活动的晚期,形成了多个次火山岩侵入体,这些次火山岩侵入体位于火山机构的下部,构成火山机构+次火山岩侵入体的成矿构造系统,以次火山岩侵入体为中心,形成广泛的水热循环,系统萃取了火山岩中的成矿物质,循环的天水与来自深部次火山岩体中的热液共同构成含矿热液。
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3年12月December ,2023第42卷第6期42(6):1175~1194*本文得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项目(编号:11-1-KC11)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李海军,男,1986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
Email :******************通讯作者张善明,男,1983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
Email :**********************收稿日期2021-12-05;改回日期2023-07-29。
赵海杰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3)06-1175-20Doi:10.16111/j.0258-7106.2023.06.006内蒙古复兴屯超大型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李海军1,张善明2,3**,梁新强4,胡二红5,郝智慧6,王亚楠7,武斌7,康建飞5,白涛3,周立军7(1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4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5内蒙古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乌海016000;6鄂尔多斯市地质调查监测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7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摘要复兴屯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中生代宝石火山沉积盆地内,是内蒙古近年来地质找矿的一大突破。
文章通过分析复兴屯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详细介绍了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在该矿床找矿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
复兴屯银铅锌矿体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相火山碎屑岩内,其形态、规模、产状受火山机构-网格状断裂构造体系控制,呈“拱形”产出。
矿床以独立银矿体、银铅锌共生矿体为主,其次为锌矿体、铅矿体、锌铅矿体,均为隐伏矿体。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矿床类型初步分析为喷流沉积型铜铅锌矿床。
找矿标志有地层标志、岩性标志、蚀变标志、地表氧化带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霍各乞铜矿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uogeqi is one of several important copper mine in china, belong to langshan mountain mineralize belt,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margin rift environment, the mine type is 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prospecting marks include: formation signs, rock marks, alteration signs, with signs of surface oxidation.key words: geologic feature, ore-formation condition, prospecting criterias, huogeqi copper mine.1.区域地质背景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狼山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境内,其东与白云鄂博、渣尔泰山相连。
狼山及其东延的渣尔泰山,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著名成矿带,通称狼山成矿带。
区域上,狼山成矿带属于中亚-蒙古成矿带内的一部分,后者是世界上三大洲际成矿带之一,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其代表性矿床有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白云鄂博等大型及超大型矿床。
2、狼山成矿带的成矿特点1、狼山南、北两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岛弧带裂陷槽中,是与海相基性火山喷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新疆和静县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昌吉 8311002.2.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矿区位于阿吾拉勒(裂谷带)Fe-Au-Cu- Pb-Zn-煤-硫铁-重晶石矿带。
矿体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三段火山岩中,赋矿岩石以黑色玄武岩、灰色(玄武)安山岩为主,矿区内构造较发育,北西向断层(F5)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控制,梯度变化快的物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关键词西天山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前言西天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是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火山—沉积盆地,该带内大量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磁铁矿床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结合近年对察汗乌苏铁矿勘查所获取的基础资料,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探讨其成因类型,总结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类似矿产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2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伊宁-中天山地块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系,属阿吾拉勒(裂谷带)Fe-Au-Cu- Pb-Zn-煤-硫铁-重晶石矿带。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上泥盆统艾尔肯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艾肯达坂组、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及第四系冲洪积层等。
察汗乌苏铁矿主要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组内。
该区火山岩较发育,以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火山岩最发育,可分为四个喷发韵律。
区域构造复杂,区域性大断裂及次级断裂、褶皱构造较为发育。
该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铁、铜、金、多金属矿等矿(床)点,其中铁矿类型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主要有查岗诺尔、式可布台、松湖、智博、备战、察汗乌苏铁矿等。
3矿区地质特征3.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艾尔肯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三段、四段,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二段,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及少量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嵩县下蒿坪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标志下蒿坪金矿位于嵩县大章乡电房金矿附近,合峪花岗岩体北侧的马超营断裂带中。
矿体赋存于熊耳群鸡蛋坪组地层内,受火山角砾岩体、马超营断裂带及次级构造控制,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矿区内金矿体9个、铅矿体1个和萤石矿体1个。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矿产资源储量,(332)+(333)类金矿石量82.00万吨,金属量3864.36kg,平均品位4.71×10-6;铅矿石量51.03万吨,铅金属量24326.70万吨,平均品位4.77%;萤石矿石量152.98千吨,平均品位49.22%。
标签:下蒿坪熊耳群鸡蛋坪组火山角砾岩构造蚀变岩自20世纪末,在嵩山南部发现电房金矿、前后金矿、小南沟金矿、庙岭金矿等金矿,使嵩县成为产金大县,经十多年的开采,许多矿山面临资源危机。
勘查成果不但是解决老矿山资源危机,而且是对金矿理论的丰富。
本文主要对下蒿坪金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找矿意义进行客观评价。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南部边缘,合峪花岗岩体北侧的马超营断裂带中。
以马超营断裂为界,以北为华熊台隆,以南至栾川断裂带为洛南—栾川台缘褶皱带。
区内出露地层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有色、贵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1.1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划属华北区,豫西分区,熊耳山小区。
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群中深变质岩系、中元古界熊耳群陆相火山岩系及中新生界断陷盆地。
1.2区域构造该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向马超营断裂规模最大。
马超营断裂带从矿区通过,向东呈帚状断裂逐渐撒开,断裂带总体走向270°~300°,由北而南分为F34、F35、F36三个带。
次一级断裂构造以北东向F4、F9、F10、F11、F12、F13和近南北向F39、F40为主。
区内发现大中小矿床22个,其中18个分布于火山构造带内,占矿床总数的82%,三级火山构造带对区内金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王 成(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4)摘 要:我国不同区域地质背景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这种地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矿。
在所有的铜矿中,斑岩型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矽卡岩型、和海相砂页岩型。
本文接下来将围绕我国的主要铜矿类型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铜矿的特点对找矿技术进行深入的挖掘。
关键词:铜矿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技术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2-0073-2Geological Type Features of Copper Deposit Genesis and Analysis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WANG Cheng(Ansteel Group Mi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nshan 114004, China)Abstrac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and this geological difference forms different types of copper deposits. Among all copper deposits, porphyry type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skarn type and marine sand shale type. Nex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types of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and deeply excavate the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deposits.Keywords: copper deposit typ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technology我国的铜矿种类繁多,储量丰富。
前沿技术L eading-edge technology 内蒙古东部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成矿规律齐 松,朱健勇(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6)摘 要:通过勘查发现,内蒙古东部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在成矿规律上,其成矿地质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等,需要在找矿进展的基础上研究目前次火山岩型矿床发展现状,并且根据研究的成果,初步建立矿床成矿模型,在找矿标志和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总结,以明确大型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典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内蒙古矿产;火山岩;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8-0165-2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subvolcanic rock type silver-lead-zinc deposit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QI Song, ZHU Jian-yong(Inner Mongolia Shanjin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Co., Ltd., Chifeng 024006,China)Abstract: It is found that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re genesi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ubvolcanic rock-type silver-lead-zinc deposit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need to b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prospecting progres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mineralization model of the deposit i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and the ore-forming indicators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ules are summarized to define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typical subvolcanic rock type silver-lead-zinc deposit.Keywords: Inner Mongolia minerals; volcanic rock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在全球进行成矿时代到中生代的重要矿床的作用规律发现,内蒙古东部广泛分布有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主要包含了金银铜铅锌等矿种。
矿物蚀变特征围岩蚀变(wall-rock alteration),又称围岩交代蚀变,主岩交代蚀变,是指容矿围岩在流体(气相、汽相、液相)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而引起围岩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
其实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下,不同性质(酸碱度、氧逸度等)的成矿流体与围岩必然会处于不平衡状态。
为了使两者之间趋向于达到化学与物理的平衡状态,必定要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这就会导致围岩中与流体不平衡的矿物要发生溶解,析出一些元素进入流体中,而另一些化学组分则沉淀下来,形成新的矿物。
对于围岩而言,必然会涉及到物质的带入带出。
蚀变岩则是指围岩交代蚀变过程中,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矿物共生组合所构成的岩石。
交代蚀变岩可以完全由新生矿物所组成,同一平衡矿物组合内各种新生矿物没有交代蚀变现象,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它们具有变晶结构,如矽卡岩。
如果原岩没有被完全交代,仍然有原生矿物残留,则具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则可称为“化”,如矽卡岩化。
流体与围岩的交代蚀变方式有:扩散交代、渗滤交代和两者兼有的交代三种方式。
围岩蚀变可发生在成矿流体运移途中(头晕蚀变,通道蚀变,成矿前蚀变),也可发生在矿质沉淀期间(矿晕蚀变,成矿期蚀变),还可以发生在矿质卸载之后(尾晕蚀变,成矿后蚀变)。
由于成矿物质淀积的温压条件不同,其伴随的围岩交代蚀变也不同。
对特定的蚀变矿物而言,它既可以是高温成矿期蚀变,也可以是中温成矿期的矿前蚀变或通道蚀变,更可以是成矿后的蚀变。
因此,就具体的蚀变矿物而言,对于不同的矿床类型和矿种,其找矿的指示意义可能截然不同。
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围岩交代蚀变的强度与范围,既取决于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活度、逸度、pH、Eh、温度、压力等,也取决于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孔隙度,渗透性、裂隙的发育程度,顺层还是切层,与流体的远近,与流体化学性质的差异。
流体与围岩的化学性质差异越大,围岩交代蚀变越强烈。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建宝(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 龙岩 364000)摘 要:蒙古国具有丰富的矿产储存,其中铜多金属矿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地质勘查技术及工作中的失误,致使其矿产利用率较低。
本文对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进行分析,以期为预测该区铜多金属矿矿产资源的探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72-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in Bayan olgii Province,Mongolia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ZHANG Jian-bao(The eigh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China)Abstract: Mongolia is rich in mineral reserves, of which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reserves are relatively rich. However, due to the faul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work, its mineral utilization rate is relatively 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a mining area in Bayan olgii Province, Mongolia,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bayan olgii province, mongoli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s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某铜多金属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伯利亚板块的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缝合线阿尔曼台——洪古勒楞缝合带的东段北侧,位于蒙古阿尔泰钨-铜-铜-铅-锌-银-铁多金属成矿带西部,区域成矿条件优越[1]。
中国⽩银的矿产分布我国银矿床的主要类型综合考虑银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含矿岩系和成矿特征等因素,可将我国的银矿床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矽卡岩型银矿床和产于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型银矿床两类矿床的主岩都是碳酸盐岩,矽卡岩型接触变质深,碳酸盐岩型接触变质弱。
典型矿床如四平⼭门银矿、⾼家堡⼦、凤凰⼭等。
储量占银矿储量的36.65%。
2、赋存于变质岩和碎屑岩中的热液型银矿床变质岩中热液型银矿床多呈脉状,物质来源有与陆相⽕⼭热液有关的(浙江银坑⼭),有与斑岩热液有关的,有与岩浆热液、构造热液双重有关的(庞西洞)。
此类型矿床储量占银矿储量的24.3%。
3、岩浆型和产于侵⼊体中的热液脉型银矿床岩浆型矿床是指赋存于基性和超基性岩中与铜镍硫化物伴⽣的银矿床,典型矿床为新疆喀拉通克矿区;产于侵⼊体中的热液脉型矿床的赋矿围岩多为酸性和中酸性岩基或⼤岩体,银矿以⽯英脉型为主,爆破⾓砾岩型次之,典型矿床为丰宁⽜圈⼦银矿。
此类型矿床储量占银矿储量的3.78%。
4、陆相⽕⼭岩型与次⽕⼭岩(斑岩)型银矿床这类矿床指赋存于⽕⼭岩或斑状超浅成侵⼊体中的矿体。
此类矿床是世界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银矿床类型,储量占银矿储量的19%,典型矿床为冷⽔坑铅锌银矿、河北⽀家地银矿。
5、海相⽕⼭岩型和沉积变质型银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秦岭褶皱系元古宇、祁连褶皱系古⽣界及巴颜喀拉⽢孜褶皱系中⽣界。
此类矿床探明储量占银矿储量的13.7%,海相⽕⼭岩型典型矿床为湖北⽵⼭银董沟银⾦矿,沉积变质型典型矿床为河南桐柏破⼭银矿。
6、沉积型和风化淋积型矿床此类矿床探明储量占银矿储量的3.58%。
沉积型银矿床⼜分为震旦系顶部⿊⾊页岩中的银钒矿,赋存于红盆中伴⽣的砂岩铜矿和赋存于同⽣断陷盆地中细碎屑岩灰岩中的含银铅锌矿,典型矿床为陕西柞⽔银硐⼦银铅锌铜矿。
风化淋积型银矿典型矿床如浏阳七宝⼭⾦银矿就是铁锰帽型。
我国银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006年3⽉中国黄⾦协会公布中国⽬前拥有11.65万吨⽩银储量,排名在美国、加拿⼤、墨西哥、澳⼤利亚和秘鲁之后位居全球第六位。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不要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微信号whddhr功能介绍专业服务物探行业二十年,为集物探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工程服务、售后保养、国内外专业代理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昨天一、锰矿菱锰矿地质标志:1、沉积型锰矿常呈层状产出,层数不等,受一定层控制,产于不同时代的含锰地层中。
含锰地层一般为海相硅质—碳酸盐岩中,组成锰矿层的矿石以碳酸锰矿石(菱锰矿)为主,氧化锰矿石和硅酸锰矿石次之。
2、残积型锰矿(锰帽矿床)位于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层的氧化带内,与原生锰矿带的层位完全相同,只是矿石类型不同而已。
3、淋积型锰矿是各时期的含锰岩系风化后,锰质被淋滤出来,经过次生富集而成,淋积锰矿的层位不大稳定。
4、堆积型锰矿是残积型锰矿或淋滤型锰矿继续在风化作用下,矿体被破坏,矿石在原地或异地,堆积起来形成新的矿体。
一般赋存于第四纪红土层或褐土层中,呈似层状产出。
上述各类风化锰矿的分布受一定含锰层位的控制。
5、锰矿主要是沉积成因的,但锰的来源可以是深源的,即锰矿为内源外生产物,可能与天然气的渗透有关。
直接找矿标志:1、锰矿层露头是直接找矿标志。
通常在地表发现的是层状次生氧化锰露头,矿石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偏锰酸矿组成,具明显的次生组织结构,常混杂有硅质、泥质物,质地疏松,矿层顶底板界线比较清楚,矿石的排列尚保持断续的层理,层位稳定。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确定这是残积型锰矿露头。
这类锰矿沿走向延伸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沿倾向可延伸到地下水面附近,可达数十米深。
残积型锰矿不但具有良好的工业价值,而且可作为寻找沉积型锰矿的主要标志。
在残积型锰矿的深部,即位于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多为原生沉积锰矿层或沉积变质锰矿层,或目前尚无工业利用价值的含锰层,如含锰灰岩,含锰硅质灰岩、含锰硅质岩等。
沉积锰矿层一般是由菱锰矿、锰方解石、水锰矿等碳酸盐矿石组成。
沉积锰矿的规模较大,一般都是大中型,但贫矿多富矿少,贫矿经焙烧选矿可用。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当前时期,对于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业的需求也在扩大,所以,需要探究有色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找矿特点和发展前景,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来说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有色金属;从矿地质特征;找矿特点;成矿规律有色金属主要指的是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有关矿产,其包含了铜、铅、锌等相关的重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作为基础性宏观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有色金属在城市建筑、工业制造以及航天等方面创作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欠缺,工业用铜大多数依靠从国外进口,对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也有助于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1、有色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研究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包含有很多的金属矿,其中九龙县久祝地区位于四川的南西部,横跨整个九龙县内康定沙德 - 九龙子杠坪 Be-Li- Pb-Zn-Cu-W-Sn-Au 矿。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在该项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稀有金属矿床,例如,南东部的打枪沟锂铍矿,当前阶段,正处于勘探中。
四川的久祝地区呈现出南北向构造带,白台山向斜、久鲁祝向斜等,该区域的西部还受到雅江旋卷构造的相关影响。
其中,涵盖的断层有北北东向三岩龙断层以及八窝龙断层,这个区域是二次断裂构造,有南北向褶皱层。
另外,在这个区域内的版块构造活动对于侵入岩以及当地的矿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够为这个地区的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背向斜则为岩体起到了封闭,有助于形成伟晶岩石脉。
2、成矿的规律研究有色金属的成矿规律分析主要包括了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和成矿模式。
其中控矿因素涉及到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岩浆与内生矿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内生矿的关系这几类。
2.1地层与内生矿的关系上地幔下地壳形成亲硫元素为主的地质圈层,以铜、锌、铅等元素为主,在二级中晚期火山地层构成当中,涵盖了铅、银等。
次火山岩矿床特征 矿化集中区常发育次火山岩;矿化常相伴某一类次火山岩株和岩脉产出;次火山岩岩株或岩脉与矿化同受一种构造控制;因此,矿化与次火山岩是同来源、同构造、同期次的产物,两者既有成因的关系,亦有空间、时间上的联系。 次大山岩型矿床基于,金属矿化集中区常发育次火山岩体;金属矿化呈脉状常相伴某一类次大山岩株和岩脉产出,次大山岩岩株或岩脉与金属矿化同受一种构造控制,金属矿化是与次火山岩同源、同构造、同期次的产物。因此,两者既有成因的关系,亦有空间、时间上的联系。 次火山岩体常呈岩脉、岩墙、小岩株产出。空间上矿体常与次火山岩密切伴生,并产于次火山岩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 脉石矿物中紫金山矿床以明矾石、地开石发育为特征,大兴安岭地区的矿床以绿帘石、阳起石为特征。 在银多金属矿床中常有原生含锰矿物产出;如菱锰矿、铁锰碳酸盐矿物、蔷薇辉石,反映了银矿化与锰矿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银、金的载体矿物主要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次为毒砂、黄铜矿、兰辉铜矿等。 明矾石及地开石,并与硫砷铜矿、铜兰及兰辉铜矿组成特征的矿物组合。 重晶石—一般在银多金属矿床中都有分布。为晚期的一个重要矿化蚀变阶段迭加在早期矿化蚀变上,但与之伴生的铅锌银矿化都已很弱。 萤石是银多金属矿床中的常见脉石矿物。 本类矿床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菱锰矿化、阳起石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伊利石化、明矾石化、地开石化等,次为毒砂化、重晶石化、萤石化、蔷薇辉石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石榴石化、叶腊石化、电气石化,还有少量高岭石化、镜铁矿化、赤铁矿化、石膏化及氯黄晶化等。总的反映出为一套中低温的热液蚀变。此外还有表生氧化形成的褐铁矿化、锰矿化。 国内外不少矿床学家(格.费.雅科甫列夫(1989),陈克荣(1988),华仁民等(2002),宗瑶等(2003)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次火山岩型矿床划为广义的斑岩型矿床或火山斑岩型矿床,认为该类矿床是斑岩型矿床的外围脉状矿体。这对成矿理论研究,建立矿模式很有帮助。有的学者常推测脉状矿化深部可能存在大型斑岩型矿床,因而提出状矿化深部斑岩矿床的找矿问题。 次火山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差异 1、次火山岩型矿床矿区或邻区都发育同时代、同期的火山岩,矿床常产于同时代火山岩盆地和火山岩带边缘。斑岩铜矿带与近同期陆相火山岩的关系来看,可以归纳为2种:一种是斑岩铜矿床或矿田内有同期或稍早期的陆相火山活动;另一种是斑岩铜矿床或矿田内缺少同期陆相火山活动,仅见到浅成一超浅成侵入活动。 由此可见,斑岩型矿床不一定相伴同期火山岩,斑岩型矿床与火山作用不一定有密切的联系。 2、次火山岩型矿床与火山机构密切相关,已得到地质界一致共识。火山机构代表火山岩浆构造和地热体系中心,既是有利的成矿空间,又是成矿热液的来源,故决定了矿床的赋存部位。控制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矿床的火山机构主要有火山穹窿、破火山口、火山口三种形式。与成矿有关的次火山岩,岩石结构复杂,常与火山岩有相似的结构构造,霏细结构、隐晶结构、球粒结构、玻晶交织结构,流纹构造、角砾山特征,属超浅成相侵入岩。斑岩型矿床由于常不伴有同时代火山岩分布,矿床一般与火山机构关系不清楚。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岩石结构一般为斑状结构,基质为半自形粒状结构、显微文象结构,岩石组构较简单。成矿次火山岩岩体,大多呈岩脉群产出,而斑岩矿床的成矿斑岩体大多呈小岩株产出。 3、次火山岩型矿床矿化有利部位,有以下几种:①火山机构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②火山机构内次火山岩脉内外接触带:③隐爆角砾岩筒;④火山机构与区域构造复合部位。总之,该类矿床矿化受断裂裂隙带控制。因此,矿体以脉状矿化为主。脉状矿化可产于次火山岩体(脉)两侧或距岩体(脉)较远的围岩中。斑岩型矿床中的矿化主要受成矿岩体侵入接触带形态控制,矿体呈倒置钟状、环状、筒状、透镜状、厚板状。矿体一般厚度较大,以内外接触带矿体为主,离接触带一定的距离矿化即减弱尖灭。 4、次火山岩铜矿床矿石以块状稠密浸染状、角砾状构造为主,铜矿床常有多种铜矿物产出,有黝铜矿、辉铜矿、硫砷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前三者经常是矿床某地段、某标高的主要工业铜矿物。特别硫砷铜矿是次火山岩型铜矿中一种很特征的铜矿物。 斑岩型铜矿床矿石主要呈细脉一浸染状为主,组成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简单。 次火山岩型矿床成矿蚀变以线型蚀变为主,主要以硅化、泥化、明矾石化、绢云母化为主,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亦很重要、有的矿床电气石化、角闪石一阳起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斑岩型矿床蚀变以面型蚀变为主,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泥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磐岩化。 此外,迄今为止,国内研究勘查的一些大型斑岩铜矿床矿区并没有发现有工业意义的次火山岩型脉状矿体和矿化。反之亦然,国内次火山岩型脉状矿化深部也没有揭示具工业意义的斑岩型矿床的例子。上述地质事实,使得本文怀疑,这两种矿化类型是否有必然的成因联系。 次火山岩型与斑岩型两类矿床的关系 两类矿床地质共性联系 1、大量的岩石化学、稀土模式和硫、铅、氢、氧、铆、铭等同位素特征资料显示:斑岩型铜矿床和次火山岩型铜矿床有其相似的岩浆来源和成因。两类矿床的岩浆都起源于下地壳和上地慢。在岩浆上侵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同化了部分上部地壳成分。 2、两类矿床的成矿岩体岩石化学表明,大部分矿床属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少量与碱性或次碱性岩石有一定联系。 3、两类矿床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和板内裂陷构造环境中、一般与聚合板块的活动有关。斑岩铜矿产于聚合板块的上盘,是由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质岩浆一热液系统演化的产物。聚合板块的活动与发展必然会导致造山运动(丙宗瑶等2003),通常造山运动包括2个过程:l)大洋板块消减导致洋盆消失;2)大陆与大陆发生碰撞。在这一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岩石圈的部分熔融,产生岩浆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构造一岩浆带。如果部分熔融主要为洋壳或上地慢,只有少许下地壳物质混合,表现出初始鳃值为0.703一0.707,这样花岗质岩浆一热液系统则形成斑岩铜矿。火山活动大多发生在大陆边缘活动带中,火山岩浆一热液系统形成次火山岩铜多金属矿。 2两类矿床矿化共存和迭加联系 斑岩型铜矿与次火山岩型铜矿由于有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岩石类型,有相似的岩浆来源和岩浆成因,因而两类型矿化可以伴生出现。这种例子在东蒙东部莲花山、布敦花等铜矿区可见到。 莲花山铜多金属矿床揭露地表含铜磁铁矿矿化带36条,应用大功率激电找斑岩铜矿。在远离铜矿化带的北侧第四纪沉积物下面120米处发现了斑岩铜矿体。累计厚度达40多米,平均品位大于.03%,局部达.06%。后继续在深部找斑岩铜矿化,结果仅仅发现了一些含铜矿化的深部隐伏花岗斑岩体。经进一步研究,认识到本区构造对形成斑岩型矿化不利,根据脉状矿体与次火山岩有关,其空间展布特征有等间距分布性的认识,在次英安扮岩的东侧钻孔验证,在深部见到两条厚度超过3米,铜品位达2%以上的富矿体,构成了36号主矿脉带。本文研究认为莲花山铜银矿床内脉状矿体和斑岩~细脉浸染型矿体两种矿化类型是不同源不同阶段的不同侵入相的产物。细脉浸染矿化明显产于二长花岗斑岩隆起端内接触带,蚀变呈面状分布,矿体产于硅化、绢云母化带中。脉状矿化受区域NW和EW向两组构造带控制,与其西侧英安扮岩次火山岩体密切有关,岩体内有隐爆角砾岩,脉状矿化分布在其东侧,指向次火山岩体,构造强度和银含量自东向西增强,其蚀变主要为电气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 床北部孔雀山脉状矿体和南部金鸡岭深部斑岩型铜矿体在一个矿区内共存,两者相距2千米左右。该区岩体有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及斜长花岗斑岩,前二者出露在矿区北部,后者隐伏于金鸡矿段深部。花岗斑岩呈岩墙状产出,切穿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与前者无接触关系。次火山岩发育,呈脉状产出,有次闪长扮岩、次安山扮岩。隐伏斑岩型矿化赋存在斜长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化受岩体形态控制,岩体突出部位矿化富集,绢英岩化与矿化最密切,铜品位一般0.2%一0.7%间。北部孔雀山脉状铜矿体,铜矿脉产在离斜长花岗斑岩岩体2公里的围岩中,与次闪长扮岩、次安山纷岩岩脉伴生。因而,斑岩型矿化与斜长花岗斑岩有关,脉状矿化是与次闪长扮岩、次安山纷岩有关,两者为燕山早期两个阶段不同矿化产物。 国外某些斑岩铜矿由于晚期次火山岩矿化的迭加,从而使斑岩铜矿变富,规模变大。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次火山岩矿床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与斑岩型矿床有较大区别,找矿标志也有不同。在同时代的火山岩出露地区,斑岩铜矿化与次火山岩铜矿化可以共存,但不一定都有工业意义。 总结了该类型矿床成矿规律和大中型矿床评价标志,区域火山岩带内低序次的火山构造对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火山断陷盆地、火山基底隆起往往控制着矿田、矿床的分布,火山机构及与之配套形成的断裂构造控制矿脉和矿体。应用分数维非线性数学方法预测内蒙古东部成矿区带找矿潜力较大。按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发育程度、岩性组合、产出大地构造背景等将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划分为大兴安岭一燕山、黑吉辽东部一山东和东南沿海等三个火山活动带,指出三个火山活动带的找矿方向应集中在燕山期(主要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坚世)火山一次火山岩发育区和火山活动强度较大的地区,大地构造或不同构造单元接壤部位,深部构造表现为慢坡平台或慢坡定向拐弯部位。 国内外不少矿床学家将产于火山岩地区的一些与次火山岩或火山机构有关的脉状矿体划为广义的斑岩型矿床或火山一斑岩型矿床,认为该类矿体是斑岩型床的外围脉状矿体。有的学者常推测脉状矿化深部可能存在大型斑岩型矿床,因而提出脉状矿化深部斑岩矿床的找矿问题。但是,在找矿实践中,许多斑岩型床矿区没有火山岩和脉状矿化出露;在次火山岩矿床的深部,并未见到斑岩铜化。江西银山铜多金属矿床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人认为在银山的深部存在类似兴斑岩铜矿的斑岩体,提出在银山矿床深部找斑岩铜矿的思路。
[收稿日期]2003-08-14;[修订日期]2003-10-08;[责任编辑]曲丽莉。[第一作者简介]耿文辉(1956年-),男,1978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获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次火山岩型金银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找矿方法研究工作。
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标志耿文辉1,2,饶玉学2,姚金炎2(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 541004)
[摘 要]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区重要的矿床类型,次火山岩发育地区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地区,硅化、绢云母化、冰长石化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化探是寻找该类矿床较有效的方法。[关键词]铜银矿床 评价标志 中国东部[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4)03-0001-04
通过耿文辉[1,4]、姚金炎[2],耿文辉、王滋平[3]等的研究,认为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中的大部分铜银多金属矿床属于次火山岩型矿床,他们具有相类似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条件,产于火山岩区,成矿与火山机构、次火山岩浆侵位及隐爆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标志。1 矿床地质评价标志1.1 次火山岩评价标志1)次火山岩的岩性是次火山岩型矿床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志。一般说来,成矿与酸性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床往往形成银铅锌矿床,岩性多为次花岗斑岩、次石英斑岩、次霏细斑岩、次石英霏细斑岩、次流纹斑岩等。成矿与中酸性—中性次火山岩有关的矿床往往形成铜金或铜矿床,岩性多为次英安玢岩、次英安岩、次石英闪长玢岩、次闪长玢岩、次斜长斑岩、次斜长花岗斑岩等,我国东部中生代次火山岩型矿床主岩岩石化学成分特征(表1)表明了这一现象。2)次火山岩体或岩脉发育程度常常是预示大中型矿床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某一矿床中次火山岩发育程度可从3个方面来衡量。第一个方面是次火山岩种类,如果在同一成矿时间内次火山岩的种类多,则往往形成大中型矿床。次火山岩的种类多表明次火山岩岩浆分异演化好,有利于矿质的浸出和富集。例如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银多金属矿床,区内次火山岩种类繁多,有次安山玢岩、次英安玢岩、次霏细斑岩(或流纹斑岩);内蒙古突泉县闹牛山铜矿区有次斜长石英斑岩、次花岗斑岩、次长石斑岩、次煌斑岩及辉绿石;浙江天台县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区有次石英斑岩、次流纹斑岩、珍珠斑岩、次霏细斑岩、闪长玢岩等。第二个方面,从成岩期次上讲,在同一成矿时间内如果次火山岩是多期次形成的,则伴随的矿化也是多期次性的,并叠加形成大中型矿床。例如:江西银山多金属矿中的次石英斑岩、次英安玢岩、次安山玢岩分别是3个期次形成,每期都伴随着矿化并叠加;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次英安玢岩、次石英斑岩也可划分4次,而且最强烈的主金属矿化时间是与矿区次火山岩最发育的期次相伴生。第三个方面次火山岩岩脉和岩株分布程度。次火山岩岩脉和岩株分布集中,在一个构造空间中有多个岩脉和小岩株产出的地区或地段是形成大中型矿床的有利地区,往往在此一个构造空间中形成的单一矿体即可达大中型矿床规模。浙江天台县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内蒙古东部甲乌拉银多金属矿的主矿体均产于该构造空间中。因此,次火山岩种类多,期次多,岩浆演化好,构造空间开放的地区或地段,成矿作用表现为多期次、多种矿化叠加,易形成大中型次火山岩矿床。反之,次火山岩不发育的地区,次火山岩类简单的地段,往往矿床规模较小,常为单一矿体。
1
第40卷 第3期2004年5月 地质与勘探GEOLOGYANDPROSPECTING Vol.40 No.3May,2004
地质·矿床 表1 与铜银多金属矿床有关的火山—次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 ωB/%类型区域矿床成(含)矿岩石SiO2Al2O3CaOK2ONa2OK2ONa2O
铜多金属银多金属大兴安岭东南沿海大兴安岭东南沿海莲花山布敦化大井东坞山
银山
紫金山甲乌拉
查干布拉根大岭口
霏细斜长花岗斑岩(2)69.9414.851.813.504.540.77黑云母花岗闪长玢岩(1)64.1815.483.722.784.220.66次英安玢岩(30)67.3915.032.133.093.071.01次花岗斜长斑岩(4)68.9916.593.612.441.591.53花岗闪长玢岩(1)64.0216.491.113.720.1133.8次英安玢岩(4)65.6613.772.054.150.636.59次流纹英安玢岩(5)67.2813.860.384.280.1042.8次英安玢岩(4)64.8015.300.505.330.935.73次英安玢岩(3)69.0916.620.424.541.353.36英安岩(1)61.7015.784.453.502.671.31斜长花岗斑岩(2)73.0113.050.973.853.411.13次石英斑岩(1)80.4011.250.703.570.065.95次石英斜长斑岩(1)67.0314.402.082.465.080.48次石英正长斑岩(2)67.5115.161.395.903.411.73次花岗斑岩(2)73.4912.871.044.740.1727.8流纹岩(2)73.3712.860.912.564.780.53次霏细斑岩(2)75.1013.420.145.391.463.69次流纹斑岩(2)74.3513.380.360.853.171.84次石英斑岩(1)78.9611.490.295.370.2323.3 注:括号内数字为样品数,氧化物比值无计量单位。
1.2 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评价标志控制次火山岩型矿床、矿体定位的主要构造有:主干断裂附近的次级张性、张扭性断裂破碎带,火山口及火山颈,与火山机构有关的放射性、环状断裂(图1)。在火山机构与区域构造叠加的部位,代表火山岩浆长期活动的中心地带,是岩浆地热系统活跃的场所,常有大中型矿床产出。多种类型、多期次构造的叠加,有利于成为良好的储矿空间和赋矿部位。次火山岩(岩脉)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部位,尤其是隐爆角砾岩体(脉、带)与断裂带的叠加复合部位是成矿最有利的空间位置,浙江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床就是产于漏斗状火山口的隐爆角砾岩中(图2)。隐爆热液角砾岩的形成代表成矿早期有极强的气液作用,它有利于成矿溶液的分异,促进成矿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致使成矿物质的迁移和沉积。1.3 矿化围岩蚀变评价标志1.3.1 次火山岩型矿床矿化围岩蚀变专属性1)Ag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围岩蚀变为:强硅化,包括硅化帽、次生石英岩、石英脉,是最普遍的蚀变,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次火山岩型矿床常常有蛋白石化、玉髓化。与硅化伴生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青岩化较普遍,常分布在矿体边部和底部。含锰碳酸盐矿物蚀变和碳酸盐化,在矿化带或矿体脉石矿物中常有菱锰矿、含锰碳酸盐等矿物产出。少数矿区有蔷薇辉石、锰铝榴石等矿物产出。它们在地表氧化形成极为醒目的铁、锰帽,是寻找银
图1 内蒙古东部甲乌拉矿区地质简图(据黑龙江有色地勘局706队资料修改)J3—侏罗系上统中酸性火山岩;P2S—二叠系上统砂板岩、砂砾岩;P2a—二叠系上统安山岩;η0π—石英二长斑岩;γπ—花岗斑岩;Qπ—
石英斑岩;γb—长石斑岩;δμ—闪长玢岩;γ3
4—海西期斜长花岗岩;
1—平移剪切断层;2—实测与推测断层;3—矿脉及编号
矿床的重要标志。萤石化、水白云母—伊利石(叶腊石)化亦常为某些火山岩银多金属矿床重要蚀变标志。2
地质与勘探 2004年图2 大岭口矿区5线地质剖面图1—晶屑凝灰岩、沉火山角砾岩;2—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岩;J3x4—集块岩、角砾凝灰岩;J3x3—凝灰岩、熔凝灰岩、沉凝灰岩;
J3x2—沉凝灰岩、沉火山角砾岩;λπ—流纹斑岩;υπ—靠细斑岩;3—
隐爆角砾岩;4—矿体及编号;5—断层;6—实测、推测地质界线 2)Cu(Au)矿床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硅化,个别矿床有硅化帽,与金成矿有关的硅化其石英常为烟灰色、灰色。黄铁绢英岩化,是铜(金)矿床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成矿围岩蚀变,可分为“面型”蚀变与“线型”蚀变两类。面型蚀变范围较大,为成矿前的蚀变,线型蚀变则为主要成矿阶段的蚀变,一般叠加于面型蚀变上,常分布于矿化带、矿脉两侧。例如紫金山深部铜矿床的围岩蚀变即为此类。电气石化、角闪石化—阳起石化,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成矿围岩蚀变。在内蒙古东部的莲花山铜矿、闹牛山铜矿,电气石、角闪石—阳起石等产于成矿的隐爆角砾岩中,呈胶结物形式出现,与铜矿物密切伴生。明矾石化,最典型的矿床是紫金山铜金矿,成矿期前“面型”蚀变明矾石呈均匀浸染状;成矿期的浅红色明矾石呈不规则线状产于铜矿脉两侧,铜矿化与该期蚀变密切伴生。以金为主的某些矿床有冰长石化。由上看出,次火山岩型矿床矿化围岩蚀变专属性表现为:铜金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黄铁绢英岩化、明矾石化,其次是电气石化、阳起石(角闪石)化;银多金属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黄铁矿化、
绢云母化、含锰碳酸盐化、碳酸盐—绿泥石化(青岩化)等围岩蚀变。
图3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蚀变分带示意图1—金矿体;2—隐爆热液角砾岩;3—铜矿体;4—蚀变分带界线;ξμ2—次安山玢岩
1.3.2 次火山岩型矿床矿化围岩蚀变分带性次火山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常具有分带性,并与矿化分带有一定对应关系。以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代表的铜金多金属矿床其分带性:垂向上表现出(图3)上部强硅化带(硅帽Au矿化),中部石英—地开石—明矾石化带(Au、Cu矿化),深部石英—绢云母化带(Cu矿化)。以内蒙古东部甲乌拉银多金属矿为代表的银多金属矿床,其蚀变分带为:上部水白云母———伊利石化;中部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萤石化;下部:青岩化(绿泥石-绿帘石化)。银多金属矿主体与硅化、绢云母化带有十分密切关系。浙江大岭口银多金属矿床也有类似蚀变分带。次火山岩型矿床金属矿化分带的特征表现为:铜金多金属矿床由浅到深部一般为Au-Au、Cu-Cu的分带。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由浅到深为:Ag(Pb、Zn)-Pb、Zn、Ag-Pb、Zn(Cu)的分带。
2 次火山岩型矿床区域地球物理标志已知次火山岩矿床就位的地球物理背景场特征如下:①在布格异常图上,矿床多分布在重力场局部升高或异常等值线发生扭曲和变宽部位。一般说,延伸长度大,梯度陡,等值线平直密集的梯度带上,没有中型以上矿床。②重、磁同正,以明显孤立局部场为依托,矿床多产在局部正布格重力异常和区域正磁场异常的边部场值低缓部位。重、磁正局部场可能是次火山岩体深部岩浆库或矿源中心的反3
第3期 耿文辉等:中国东部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找矿评价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