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K12】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
【课题】凝固学习目标:1、知道凝固的含义。
2、认识凝固是放热过程,了解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知道晶体与非晶体凝固的特点。
重点:探求凝固过程的规律。
难点:实验数据的影象分析方法。
【预习导学】议一议1、如图,你见过冰冻的瀑布吗?瀑布是在甚么情况下会被冻住呢?发生了甚么变化?2、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变化过程,根据物体熔化的规律,猜想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有甚么特点?熔化凝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时的温度叫有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需求吸热,温度凝固时需求热,温度影象影象凝固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需求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需求热,温度影象影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1)晶体凝固要热,温度。
(2)非晶体凝固要热量,(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自主学习材料】冰雹的构成冰雹是在对流云中构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着高度添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分量没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即往降落,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融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之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则又凝结成冰,如此反覆进行如滚雪球般其体积越来越大,直到它的分量大于空气之浮力,即往降落落,若达地面时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态冰粒者称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雨。
【学习指点】1.认真浏览课本,具体了解相关内容完成简单的填空。
2.学会运用逆向思想分析成绩,看望规律。
【合作探求】做一做小丽在实验室中探求海波、花生油的凝固规律。
(1)花生油凝固需求较低的温度,小明说吧花生油放进冰箱冷冻,小芳说把装花生油的试管放进冰块中冷冻。
你认为的方法好,理由是。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冷却工夫/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53 50 48 48 48 48 48 46 44 42 40花生油/℃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凝固用了 min,在其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且温度。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案教科版五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
2.知道晶体熔化的规律和非晶体熔化的规律。
3.会用数学的图象表示物体的熔化过程。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填写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2.把下列发生的物理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连接起来冰冻的衣服干了熔化冰雪消融凝固路面结冰汽化冬天呼出“白气”液化湿衣服干了升华冬天的早晨,室内的玻璃窗上有冰花凝华二、尝试学习1.从结构上看,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2.熔点,冰的熔点是。
课堂学习一、认识晶体1.阅读教材P95页,认识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是有的固体,常见的晶体有;非晶体是没有的固体,常见的非晶体有。
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1.提出问题: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的规律?2.设计实验:①选取实验的材料。
②进行实验器材的组装。
按P96页5-2-5进行器材的组装。
③进行小组人员分工。
(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一人进行记录)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记录表格(的熔化过程记录表)4.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温度/6.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温度。
7.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非晶体固定熔点(填:“有”或“没有”),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当堂检测1.下列各固体物质,是晶体的是;是非晶体的是。
①玻璃 ②海波 ③沥青 ④冰 ⑤铁 ⑥松香 ⑦食盐 ⑧石英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把装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进行加热?答:。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4.冰的熔点是0℃,一块-5℃时的冰是态,当温度为0.1℃时,是态,当温度为0℃时,是态。
5.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铜块,说明理由。
答:。
/min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五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晶体熔点的物理意义和晶体熔化的条件。
学案及学习目标2晶体熔化与非晶体熔化的区别;课前检测1.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 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课堂导入做一做,如图所示实验,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有何不同。
知识精讲【例题精讲】1.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持续上升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B.变少C.不变D.无法判断3.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温度不变 D.无法确定5.密闭容器中装有100g水,若将它冷却后全部凝固成冰,则水凝固成冰的质量()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因为0℃是冰的熔点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C.0℃的水,其内能也为零 D.冬天看到嘴里吐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7.关于晶体熔化凝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态 B.BC段表示物质在放热C.EF段表示物质在吸热 D.GH段表示物质温度在上升课堂检测1.如图是水的三种状态图,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相互转化过程表现出6种物态变化,请在空括号内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或放热,参照过程3的写法.2.做手术时把氯化烷(沸点:31.1℃)滴到人体内某局部(36℃左右)时,氯化烷会________吸热,使局部“冻结”,起到麻醉作用。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存在三种状态;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概念1、态、态、态三种状态叫物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3、熔化:物质由态变成态。
凝固:物质由态变成态。
4、生活中还有哪些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呢?三、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
猜想: 。
设计实验:1.安装实验仪器.2.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试验1、观察现象1)海波和蜡熔化前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2)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是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变化吗?3)海波和蜡熔化之后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2、填写数据1 2 3 4 5 6 7 8 9时间/min海波温度/℃蜡的温度/℃3、作出图像4、分析与论证:1)晶体熔化特征:晶体熔化过程,热量,温度。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如各种、、、等都是晶体。
2)非晶体熔化特征:非晶体熔化过程,热量,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 如各种、、、等都是非晶体。
3)晶体凝固特征:晶体凝固过程,热量,温度。
晶体凝固时有固定的.4)非晶体熔化特征:非晶体凝固过程,热量,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有固定的.四、、练习练习一:根据如图所示熔化和凝固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A、B、C、D分别是什么图像?(2)A中晶体的熔点是多少?C中凝固点是多少?练习二:课本84页想想议议1、图4.2-4甲中AB、BC、CD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2、图4.2-5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练习三:看课本小资料: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1、钨的熔点是。
灯泡的灯丝用钨丝是因为。
2、金的熔点是。
“真金不怕红炉火”这句话(有或没有)道理,因为金的温度达到时,也能熔化。
3、炼铝的炉用铁制成的,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铝。
4、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 ℃,这时水银是态,酒精是态,应该使用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一、自主学习(一)明确目标:1.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学习重难点:①通过实验探讨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进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②依如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刻画固体熔化图象,依照图象表达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背景链接:第一节对温度概念的明白得和把握了温度计的正确利用方式。
(二)自主探讨A.基础扫描任务要求:(一)阅读讲义P53 “物态转变”部份,熟悉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能够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转变):一、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别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三种状态在必然条件下是________彼此转化的。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转变的进程叫做__________。
咱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份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成固态.....上面的进程中能够分为两类:二、熔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探讨文本。
任务要求:(二)阅读讲义P53-55 “实验探讨”部份1.依照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进程中温度随时刻转变的情形(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进程有什么特点?从中能够找出什么规律?二、依照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进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咱们能够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像海波如此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石蜡如此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下;了解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习重点:海波的熔化实验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学习难点:海波的熔化实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物态变化的概念及熔化、凝固的概念,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1.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和。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有关。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叫做物态变化。
如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
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化成水等。
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如水结成冰等。
(二)预习检测1.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
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2.水结成冰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3.下列关于熔化和凝固判断正确的是()(多选题)A.铁水铸锅属于熔化现象B.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C.池水干涸属于凝固现象D.湖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1.晶体熔化有什么规律?2.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规律?(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
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参照图3.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实验探究小组,由小组长进行人员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实验记录一人,照顾仪器搅拌物质一人)。
将实验数据填在书中表格中。
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学案新人教版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假设与猜想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设计并进行实验:参照课本图4、2-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时间(min)0、511、522、533、544、55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分析和论证:把所得的实验数据描在下图中,并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温度/℃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5.2 熔化和凝固编写:审核:物理组课型: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旧知回顾】1、六个物态变化过程都是什么?举例【合作探究】一. 认识晶体1、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举例。
它们有什么区别?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探究问题: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究竟有什么不同?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进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5-2-5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海波第5 min开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毕;石蜡第2min开始变软,第12min全部熔化完毕。
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上表海波与石蜡数据用描点法画到课本98页讨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规律结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53 56 59 63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63 65编号:科目:物理年级:八班级:姓名:组号:实验中海波在开始熔化。
我们把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观察课本:几种物质的熔点三、液体的凝固1、什么凝固点,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吗?2、观察图5-2-8AB段表示热量,温度;BC段表示热量,温度;CD段表示热量,温度;当堂训练:1、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2.熔化和凝固1.知道熔化、凝固图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2.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会查熔点表。
1.晶体有规则的结构,晶体有 等,非晶体无规则的结构,非晶体有 等。
2.熔化是指物质从 态变化到 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 凝固是指物质从 态变化到 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
1.探究海波、石蜡的熔化特点,注意观察温度、状态变化,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了 加热法,采用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 。
(2)实验数据记录: 海波熔化记录表格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②。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①;②。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①;②。
2.根据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请对应地画出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并说出其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赢在过程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2.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 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3.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4.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是一种晶体 B.从t 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C.冰的熔点为0℃ D.从t1到t2,冰的多少保持不变5.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6.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D.这是人的错觉7.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8.夏天,把冰糕从冰箱拿出后,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熔化和凝固
1.知道熔化、凝固图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2.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会查熔点表。
1.晶体有规则的结构,晶体有 等,非晶体无规则的结构,非晶体有 等。
2.熔化是指物质从 态变化到 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 凝固是指物质从 态变化到 态的过程,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
1.探究海波、石蜡的熔化特点,注意观察温度、状态变化,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了 加热法,采用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 。
(2)实验数据记录: 海波熔化记录表格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② 。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① ;② 。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①;②。
2.根据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请对应地画出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并说出其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2.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
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 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
3.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4.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是一种晶体 B.从t
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C.冰的熔点为0℃ D.从t1到t2,冰的多少保持不变
5.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
述符合事实的是()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6.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这是人的错觉
7.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
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8.夏天,把冰糕从冰箱拿出后,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
是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某晶体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
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