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4.2联考辅导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1
2011年4月24日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及答案(最新整理版)(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
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1.2010年7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据悉,本次人口普查的调查表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一些项目,如“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和“本户住房间数”。
国家统计局表示,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取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将持续统计和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房代售率,在部分城市抽选一批住宅小区,进行空置房调查。
2.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部某市的常住人口达到350.18万人,流动人口大幅增加。
流动人口的增长,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加重了该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该市的人口密度居全省前列,已达501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密度的2.28倍,其中某市辖区为4467人/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的1。
5倍。
“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时下M市年轻父母们的热议话题。
走后门、托关系,父母、爷爷、奶奶连夜排队,为的是给宝宝在幼儿园里要一个名额。
“入园难”、“入园贵”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一方面,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开办,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且基本上都获得“省市级幼儿园”的最高评级,在市民中享有收费低、教学质量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大型小区的民办幼儿园也出现了“入园难”的状况,每逢招生报名,都会出现家长通宵排队的盛况,还有一些特殊幼儿园报名也很紧张,如一些由高校、企业办的幼儿园。
本文由vbndfgbs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下)总价定价:126 优惠价:120 元(货到付款包邮)火爆销售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上)作者:伍景玉出版社:京华出版社字数:324.48 千字书号:978-7-80724-781-4作者简介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公务员考试资深培训师。
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的全科研究,多年奋斗在培训教学的第一线,命中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的真题及申论的热点方向,组织出版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试卷数十个系列:《面试辩解 1000 题》、《公共基础知识》、《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通用题库》以及《公共基础知识通用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通用题库》等。
精通公务员考试的各门科目的教学,方法独特、见解深刻,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培训实力派代表。
目录目录绪论 1 第一部分政治第一篇时政专题 4 专题一 2010 最新国内时事大热点 5 专题二“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议 10 专题三 2010 年国内外时政热点集锦 22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 4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1 专题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 44 专题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6 专题四认识和实践 51 专题五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54 专题六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55 专题七阶级和国家 58 专题八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59专题九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60 专题十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61 巅峰真题63 华图题库精选 66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71 专题一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71 专题二商品与货币 72 专题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73 专题四资本积累 75 专题五资本的流通过程77 专题六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79 专题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81 巅峰真题 82 华图题库精选 85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89 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89 专题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90专题三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91 专题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92 巅峰真题 94 华图题库精选 96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99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 99 专题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100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102 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104 专题四统一战线 105 专题五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107 专题六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08 专题七思想政治工作 109 专题八政策和策略 110 专题九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111 专题十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12 专题十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12 巅峰真题 113 华图题库精选 117第二章邓小平理论 123 专题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23 专题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24 专题三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124 专题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6 专题五社会主义改革 126 专题六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128 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28 专题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1 专题九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32 专题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5 专题十一“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136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137 专题十三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38 巅峰真题 139 华图题库精选 142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7专题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47 专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50 专题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50 专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51 专题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56 巅峰真题 157 华图题库精选 159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 162 专题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62 专题二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164 专题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165 巅峰真题 174 华图题库精选 176 第四篇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78 第一章中共党史 178 专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178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1 专题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183 专题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186专题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89 巅峰真题 192 华图题库精选 194 第二章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96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96 专题二党的性质 198 专题三党的纲领和路线 200 专题四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201 专题五党的领导202 专题六党的思想建设 203 专题七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204 专题八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6 专题九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207 专题十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209 专题十一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212 专题十二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213 巅峰真题 213 华图题库精选 216 第三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21 专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1 专题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222 专题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222 专题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224 专题五国防建设 226 专题六“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226 专题七对外政策 227 巅峰真题 228 华图题库精选 229 第二部分经济与法律第一篇经济 232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2 专题一经济体制 232 专题二市场经济236 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8 巅峰真题 239 华图题库精选 241 第二章微观经济 246 专题一市场主体 246 专题二市场机制 248 专题三市场竞争 250 专题四收入分配 254 巅峰真题 255 华图题库精选 257 第三章宏观经济 262专题一宏观经济调控 262 专题二财政与税收 264 专题三货币与银行 270 巅峰真题275 华图题库精选 277 第四章国际经济 283 专题一开放经济 283 专题二国际贸易 284 专题三国际金融 287 巅峰真题 292 华图题库精选 294 第二篇法律 297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297 专题一基本概念 297 专题二法的制定和实施 298 专题三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300 巅峰真题 304 华图题库精选 306 第二章宪法 308 专题一宪法概述 308 专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310 专题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12 专题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314 专题五宪法的修改 316 巅峰真题 317 华图题库精选 319 第三章有关部门法 325 专题一行政法 325 专题二刑法 341 专题三民法 345 专题四经济法 355 专题五劳动法 366 专题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370 专题七诉讼程序法 373 专题八国际法 379 专题九国际经济法 380 巅峰真题 384 华图题库精选 3892011 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辅导教材(下) 考试辅导教材(作者:伍景玉出版社:京华出版社字数:324.48 千字书号:978-7-80724-781-4 目录目录第三部分管理与科学技术第一篇管理 1 第一章公共行政 1 专题一公共行政的内涵 2 专题二政府职能 4 专题三行政组织 6 专题四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0 专题五公共财政 13 专题六行政绩效 16 专题七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22 专题八行政监督 24 专题九行政改革 28 巅峰真题 31 华图题库精选 32 第二章公共政策 36 专题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36 专题二政策制定 38专题三政策执行 41 专题四政策评价 44 巅峰真题 46 华图题库精选 47 第三章领导学49 专题一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49 专题二领导的本质 51 专题三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52 专题四领导体制 56 专题五领导决策 59 专题六领导用人 62 专题七思想政治工作 65 专题八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69 专题九领导效能考评 71 巅峰真题 74 华图题库精选 76 第二篇科学技术 79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79 专题一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79 专题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政策 83 华图题库精选 85 第二章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86 专题一科学常识 86 专题二科学前沿问题 88 巅峰真题 90 华图题库精选 91 第三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92 专题一高新技术领域 92 专题二高技术产业化 97 巅峰真题 98 华图题库精选 100 第四部分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篇历史 102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102 专题一先秦时期 103 专题二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 221—公元 1912 年)105 巅峰真题 109 华图题库精选 110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 112 专题一晚清时期 112 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 114 巅峰真题116 华图题库精选 118 第三章中国当代史 120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120 专题二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123 巅峰真题 125 华图题库精选 127 第四章世界历史 129 专题一古代和中世纪史 129 专题二近现代史 130 专题三当代史 132 巅峰真题 133 华图题库精选 136 第二篇国情国力 138 第一章国土与资源 138 专题一自然状况 138 专题二资源概况 139 专题三资源保护政策 143 巅峰真题 149 华图题库精选 150 第二章人口与国民素质 152 专题一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152 专题二国民素质 156 巅峰真题 156 华图题库精选 158 第三章民族与宗教 160 专题一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160 专题二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163 巅峰真题 165 华图题库精选 167 第四章生态环境状况 171 专题一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171 专题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173 专题三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174 专题四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175 巅峰真题 181 华图题库精选 183 第五章社会经济结构 187 巅峰真题 200 华图题库精选 203 第六章综合国力 207 专题一我国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207 专题二我国国防能力的增强208 专题三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0 专题四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211 专题五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212 巅峰真题 213 华图题库精选 214 第三篇公文写作与处理 215 第一章公文写作 215 巅峰真题 225 华图题库精选 227 第二章公文处理 229 巅峰真题 231 华图题库精选 232 附录附录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选)234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37 附录三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251 附录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 252 附录五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 255 附录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571。
2011年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备考辅导:资料分析综述第一章资料分析综述第一节命题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
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
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例】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题目: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常见单位表述陷阱: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资料: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题目: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约为多少万美元?常见特殊表述形式: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二、适当标记、巧用工具;数形结合、定性分析;组合排除、常识运用资料分析答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适当标记”,一切以便于自己做题为准。
2011自主招生考试“思想政治”辅导讲义经济常识一、发展生产1、经济生活四环节:生产(基础)、分配(中间环节)、交换(流通过程)、消费(最终目的)2、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之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4、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劳动关系、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6、生产要素:实体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货币、实物和商品形态),联结性要素——经营管理(企业家才能),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起决定作用)7、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8、 GDP:与GNP不同,GDP按照地域统计,统计的内容为最终产品。
9、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二、家庭消费10、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险金)=消费+储蓄11、影响家庭消费与储蓄比例的因素:社保水平、财产数量、收入预期等12、生产决定消费,适度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13、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消费水平、精神消费、闲暇时间、生活环境14、消费结构变迁: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物质消费——精神消费,日常消费品消费——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自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恩格尔系数降低15、消费需求弹性16、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17、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渠道:与经营者协商、消保委调解、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诉、仲裁(选择、最终程序)、向法院起诉(最终途径)三、产业和就业18、第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
2011年管理类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真题解析一、问题求解:第15~1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8h km /,河水的流速为2h km /。
则此船在相距78km 的两地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两地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A .h 9.5 B .h 6.5 C .h 4.5 D .h 4.4 E .h 4 【考点】:行程问题 【解析】:【参考答案】:B2.若实数a ,b ,c 满足0)45(53322=-+++-c b a ,则=abc ( )A .4- B .35- C .34- D .54 E .4 【考点】:非负性 【解析】:ïîïíì=-=+=-04505303c b a Þïïïîïïïíì=-==54353c b a Þ454)35(3-=´-´=abc 。
【参考答案】:A3.某年级60名学生中,有30人参加合唱团、45人参加运动队,其中参加合唱团而未参加运动队的有8人,则参加运动队而未参加合唱团的有( )A .15人 B .22人 C .23人 D .30人 E .37人 【考点】: 容斥原理容斥原理 【解析】: 【参考答案】:C kmS 78=顺水:hkm V V V /30=+=®®®水静实hkm V /28=®静hkm V /2=®水km S 78=逆水:hkm V V V /26=-=®¬¬水静实hkm V /28=¬静hkm V /2=®水hhkm kmt 6.2/30781==hhkm kmt 3/26782==hh h t t t 6.536.221=+=+=8运合2222合运23606030合唱团45运动队4.现有一个半径为R 的球体,拟用刨床将其加工成正方体,则能加工成的最大正方体的体积是( )A .3338R B .3938R C .334R D .331R E .393R 【考点】:立体几何 【解析】: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 ,如图可知,2aAB BC OC ===,则a a a a OA 43)2()2()2(222=++=,球体的半径为R ,即R a =43,则R a 34=。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考前复习指导资料数学第一章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代数一、集合和简易逻辑1.了解集合的意义及其表达方法,了解空集、全集、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二、函数1.了解函数概念,会求一些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会判断一些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3.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像和性质,会求它们的解析式。
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它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函数y=ax²+bx+c(a≠0)与y=ax²(a≠0)的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最大值或最小值。
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三、不等式和不等式组1.了解不等式的性质。
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不等式,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会解形如|ax+b|≥c和|ax+b|≤c的绝对值不等式。
四、数列1.了解数列及其通项、前n项和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五、导数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的导数公式,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2.掌握函数y=c(c为常数),y=x n(n∈ N+3.了解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会求有关曲线的切线方程,会用导数求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第二部分三角一、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011年4.24多省公务员考试15天冲刺完美备考计划
考前15天,由于与考试时间比较接近,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不仅要加强重要知识点
的强化记忆与能力训练,还要注意复习节奏的把握,保持心态的开阔与稳定,有积极的精
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才能保证考试中对试卷中的题材和问题能有敏感性,能够快速反应,做到准确作答。
这15天之内,
放松自己的心情,摆正心态,正面对待即将进行的考试,而这一阶段的复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在多年公务员培训的基础上,高屋建瓴,为考生在此阶段的备考指点
迷津。
在头5天,考生要认真回顾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所做题目中的错题以
及自己要花一段时间才理解的题目,翻一下自己的错题本,尽量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对
于申论,考生要看答题思路、行文脉络和结构方法,保证自己作答有思路、有章法,同时
要多看热点。
中间7天考生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如上午9:00-11:00,下午2:00-4:30,具体时间以各
地公告中考试时间为参照)多做真题以及考前冲刺的模拟卷,一来可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二来掌握考试的节奏,使自己适应和把握考试时间的安排,以及最有效的答题顺序安排。
在做题过程中考生要对实用的作答法则和窍门进行背记,就能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省市区准考证打印⼊⼝考试⽇期考试时间考试科⽬青海14:00-16:00计算机应⽤(占笔试成绩20%)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占笔试成绩40%)14:00-16:30申论(占笔试成绩40%)福建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龙江公安基础知识/检察基础知识/审判基础知识/监狱劳教基础知识⾏政职业能⼒测验和申论⼴西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江苏8:00-9:30公共基础知识10:10-11:5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河北8:00-9:30⾏政职业能⼒测验10:00-12:00申论14:00-15:30专业科⽬考试江西⼈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民警察职位)军事理论知识(乡镇专武⼲部职位)⾏政职业能⼒测验申论海南⾏政职业能⼒测验申论公安基础知识贵州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A)/公共基础知识(B)/专业知识(C)辽宁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17:00-18:00公安基础知识湖北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16:45-17:45公安基础知识湖南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占笔试成绩50%)14:00-16:30申论(占笔试成绩50%)云南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法律专业知识宁夏⾏政职业能⼒测验申论四川⾏政职业能⼒测验申论重庆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东14:00-15:30公安基础知识(⼈民警察职位)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天津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西⾏政职业能⼒测验陕西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14:00-16:30申论西藏9:00-11:00⾏政职业能⼒测验/政治理论基础知识14:00-16:30申论或专业知识。
在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考试中,数量关系在加权平均数的相关题型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列方程做比较困难,十字交叉法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十字交叉法可以运用于浓度、比重、人口、平均分等问题的求解同时也可以运用于以下较为复杂的问题中。
一、至多至少问题【例1】某城市9月平均气温为28.5度,如当月最热日和最冷日的平均气温相差不超过10度,则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最多有多少天?A. 24B. 25C. 26D. 27【解析】该题属于至多至少问题,要使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尽量多,就要是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下的气温尽量低。
又因当月最热日和最冷日的平均气温相差不超过10度,则可假设最高气温就是30度,其他的气温皆为20度。
并设该月平均气温是30度的日子有x天,则该月平均气温是20度的日子有30-x天。
得方程:X÷(30-X)=8.5÷1.5,解得x=25.5,所以该月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最多25天。
答案选B。
二、较复杂的利润问题【例2】某商店花10000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
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
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
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A. 九折B. 七五折C. 六折D. 四八折【解析】该题属于利润问题,根据条件,这批商品分两个部分出售:30%的商品按25%的利润来定价出售,70%的商品打折后出售,最后总亏本1000元,即总利润为-10%。
设打折后出售的70%的商品的利润率为x,可用十字交叉法表示如下:三、两次运用十字交叉法的题型【例3】某单位共有A、B、C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
A和B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和C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
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A. 34B. 36C. 35D. 37【解析】本题可以分解成两个十字交叉的模型:A和B两部门、B和C两部门。
十字交叉的方法是行测数量关系考题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十字交叉法的题型提高了灵活性。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练习时能够揭示隐藏的加权平均的关系,并能够用十字交叉法简化计算。
在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考试中,解题行测数量关系时,关于星期日期问题是很多同学感觉容易混淆的问题,由于星期日期涉及到大小月份、平年和闰年问题,因此首先是学会判定大小月份、平年和闰年,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记忆。
所以华图教育在联考将至时,特别推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方法介绍星期日期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月份相同、年份不同时:过一年+1,过一闰月(闰年中的二月)+1;另一种情况是年份不同、月份不同时:先考虑年份,再考虑月份,年份的考虑如第一种情况,月份的考虑如下:过一个小月(小月指的是30天)+2,同理递推,过28天不用加,过29天+1,过31天+3。
二、例题解析例1、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星期几?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从2003年到2005年经过两年,加2,其中经过2004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所以一共加3,星期二加3,也就是星期五。
例2、已知2008年的元旦是星期二,问2009年的元旦是星期几?()A.星期二B.星期三C.星期四D.星期五【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从2008年到2009年经过一年,加1,其中经过了2008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所以一共加2,星期二加2,也就是星期四。
例3、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0年7月1日是()。
A.星期三B.星期四C.星期五D.星期六【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只不过时间上倒过来了,从2003年到2000年相差三年,减3,由于是从2003年7月倒推到2000年7月,没有经过闰年,所以星期二减3,即星期六。
例4、2003年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2005年8月1日是?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第二种情况,即年份不同,月份也不同的情况,因此先考虑年份,从2003年到2005年经过了两年,加2,其中经过了2004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年份一共加3;再考虑月份,经过6月(30天),加2,再经过7月(31天),再加3,月份一共加5。
因此年份跟月份结合,总共加8。
星期三加8,等于星期十一,减去一个周期7天,等于星期四。
一、知识要点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它的基本形式有两种:(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记A、B是两个集合,属于集合A的东西有A 个,属于集合B的东西有B个,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东西记为 A∩B;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东西记为A∪B ,则有:A∪B = A+B - A∩B。
(2)三集合的容斥关系: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 类元素个数总和=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用符号来表示为: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二、解题方法(1)公式法:当题目中的条件完全符合以下两个公式时,用公式直接代入求解。
两个集合:A∪B = A+B - A∩B=总个数 ------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个集合: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2)画图法:条件或者所求不完全能用上述两个公式表示时,利用文氏图来解决。
画图法核心步骤:①画圈图;②填数字(先填最外一层,再填最内一层,然后填中间层);③做计算。
(3)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假如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B、C,总量为M,满足两个条件的总和为x,满足三个条件的个数为y,三者都不满足的条件为p,则有:A∪B∪C= A+B+C-x-2y=M-p。
三、例题解析:例1、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2006年国家公务员一类考试行测第42题】A.27人B.25人C.19人D.10人【答案】B【解析】设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x人,根据核心公式:40+31-x=50-4,解得x=25例2、某单位有60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他们着装白色或黑色上衣,黑色或蓝色裤子。
其中有12人穿白上衣蓝裤子,有34人穿黑裤子,29人穿黑上衣,那么穿黑上衣黑裤子的有多少人?【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A.12 B14 C15 D.19【答案】C【解析】根据核心公式:34+29-x=60-12,解得x=15例3、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甲、乙、丙三门选修课。
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均未选的有多少人?【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题】A.1人B.2人C.3人D.4人【答案】B【解析】根据核心公式:40+36+30-28-26-24+20=50-x,解得x=2例4、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片,覆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290,其中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的面积依次是24、70、3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复杂容斥原理问题、条件或者所求不完全能用上述两个公式表示时,利用文氏图来解决。
画图法核心步骤:一、画圈图;二、填数字(先填最外一层,再填最内一层,然后填中间层);三、做计算。
例5、某工作组有12名外国人,其中6人会说英语,5人会说法语,5人会说西班牙语;有3人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法语,有2人既会说法语又会说西班牙语,有2人既会说西班牙语又会说英语;有1人这三种语言都会说。
则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多多少人【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二类行测第43题】A. 1人B.2人C.3人D.5人【答案】C【解析】题目中所求条件不能用公式来表示时,用文氏图法。
其步骤如下:(1)画图,标数字,先填最外层,再填最内层,通过简单的四则运算,最后填中间(2)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为2+2+1=5,一种语言也不会说的人有:12-(2+2+1+2+1+1+1)=2,因此,只有说一种语言的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多5-2=3人。
例6、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15人。
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第47题】A.120B.144C.177D.192【答案】A【解析】设接受调查的学生有x人,根据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有:63+89+47-46-2×24=x-15,解得x=120。
行程问题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个省份联合公务员考试以及很多单独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几乎每年都会考那么一道或二道行程问题。
2010年12月5日结束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同样考了二道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也是公务员考试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解决行程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核心的知识点和公式:1、比例型行程问题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相对速度问题相遇(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背离)时间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时间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方程法,图示法,比例法等。
下面将结合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来讲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例1、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
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
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45B、48C、56D、60【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