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真正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虽然被岛内各方视为“未来产业之星”,但目前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离岛内支柱产业相差甚远,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了很大的变数。不过以台湾产业既往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基础,其仍有可能借助于欧美日等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力量,依靠引进专利技术加以再创新,在未来若干年中逐步壮大成长。

一、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迄今,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尽管尚未有开发出相关的高尖端专利技术与足够的利益诱因,但主要受到全球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投资带动,及当局的政策扶持,加上因被视为未来明星产业的前景,而受到了岛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的青睐与投资,开始在岛内形成一股颇为强劲的发展热潮。

(一)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刺激了岛内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物科技产业的基础是生命科学,按照台《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所做的定义,是“运用生命科技方法为基础,进行研发或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科学技术”。而生技产业的范围则以基因工程、器官再生等狭义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制药为核心,涵盖了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机电、农业、食品、材料化工、资源环保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与产品①。生物科技自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即被公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近10余年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普遍重视与对健康生活的再认识,生物科技更上升成为近几年全球科技产业的最大热门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未来全球主导产业。2003年全球生技产业包括产品销售金额、授权金与研究补助,市场金额约89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预估到2007年将达1297亿美元②。在生技医药方面,2003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约410亿美元,约占医药市场的7.9%,较上年增长24%,预计2006年市场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医药销售额的1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2002年间有300多种进入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比2001年增加了50%。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的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生物农业方面,世界范围内成功转基因植物已达100余种,动物10多种,批准进行试验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超过6000例,转基因大豆、油菜、番茄等已先后投入市场,转基因瘦肉型猪、高产奶牛等已到产业化阶段。另一方面,目前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海洋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也正在形成③。世界生物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对岛内相关产业来说,不仅提供了外在的有利环境激励,也为台湾业者积极引进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能。

(二)台湾当局积极扶植相关产业

鉴于世界生物科技产业的光明前景与广泛用途,台当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将生物科技列为重点发展技术,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下成立了分子生物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2年生物技术被列为八大重点科技之一,1984年“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成立。1995年台“行政院”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分别由“卫生署”、“农业委员会”、“经济部”、“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央研究院”等机构负责推动执行,并由各机构联合组成“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推动产业发展。1996年作为推动亚太制

造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台“经济部”成立了“生物技术与医疗工业发展推动小组”,1999年又在“工业研究院”内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00年生物技术正式被台当局列入所谓“十大新兴产业”行列。1997年后台当局每年召开一次“生物技术策略会议”(SRB),邀请海内外专家听取简报及参与座谈,并做成结论与建议报告,纳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做为补充。2002年,台“行政院”制定了“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其中生物技术产业被列为“两兆双星”产业之中的明日之星,其中包括基因组医学计划、农业生物技术科技计划及生技制药科技计划等内容,2003年各投入经费15亿元、16.6亿元与7.5亿元(新台币,下同)。2003年,台当局第四次修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要将台湾建成国际生物技术社群研发与商业化的重要环节,及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与营运中心。设想达成将台湾建成拥有亚洲区最活跃的生技创投产业与基因研究重镇、人体临床试验中心与亚热带花卉王国,成为国际生技与制药公司进入亚洲市场的重要门户等目标。2005年4月实施“生医科技岛”计划,预计在2005至2009年间投入150亿元新台币资金,以建立“国民健康资讯基础建设整合建置计划(NHII)”、“台湾人疾病及基因资料库(Taiwan Biobank)”、及“临床试验研究体系”等做为3项重点,将分别投入100亿、30亿元与20亿元资金。

与此同时,台当局设立的“行政院开发基金”扮演了岛内生物技术产业重要投资者的角色。该基金将生技产业列为投资重点,1997年制订“投资生物技术产业5年计划”,共拨款200亿元资金,除直接投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新设案件或是增资计划,还包括投资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业投资事业,再间接投资到较小型的生技公司。截至2005年3月底,该基金共投资各类生技公司12家,总投资金额为34.8亿元,其中以对台湾神隆及联亚生技两家公司的投资金额最多;投资岛内外生技创业投资基金共14家,总投资金额为37.39亿元,其中以对生华生技创投公司的投资金额为最多。总计该基金投资生技产业的金额为72.19亿元。另外,台“行政院”还通过“生技创业种子基金设置原则”,由“行政院开发基金”设立种子基金,对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提供协助,以带动对生技公司的投资。台当局并计划筹集10亿美元资金成立基金,用以从美国等先进国家引进较具潜力的生技公司与技术,以加快岛内生技产业技术的提高与成长。

台对生技产业的各个部门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与扶植,其中在医药产业,台“经济部”一方面促成岛内药厂发挥各自不同的专长,以外销策略联盟的方式共同争取海外市场。具体策略是针对有市场前景的而专利保护期限已过的所谓“学名药”成立专业代工厂,尤其针对跨国大药厂所发展的低批量,高致敏性药品,如抗生素、荷尔蒙或抗癌药物等,争取由台湾生产规模小但符合国际规格的药厂来代工。另一方面透过当局的“科技专案计划”资金资助的方式,强制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结成研发联盟④。在农业生技产业方面,2003年底台当局主导在屏东筹备设立农业生技园区,规划以农业生技加值服务业、水产种苗、机能性食品、植物种苗、动物用疫苗等8项为重点产业,到2005年初共批准了22家企业进驻园区。另外,彰化、台南、嘉义及宜兰等地还在筹建4处农业生技园区,计划到2012年共引进260家厂商,年产值由40亿元提高到290亿元⑤。

(三)岛内相关产业发展现况

台湾目前所谓的生物科技产业以医药产业为主,加上保健食品、农畜药物肥料及美容与化妆品构成了目前岛内生技产业的四大类主要产品,在某些统计中还涵盖了医疗器材产业。

台湾近几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生技产业的投资金额起伏很大,但总起来看,21世纪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投资热潮,投资对象包括新药开发及制药与保健食品领域。2005年台湾生技产业投资预计将从2004年的242亿元新台币增长到250亿元⑥。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

在岛内生技产业投资方面,以投资新兴产业为主要目的的岛内外各种创业投资资金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1996年以前,台湾的创投业几乎没有关注过岛内的生技产业,而进入21世纪后,生技产业却成为了创投资金的重要投资领域。到2003年底,台湾创投业在生物技术的投资金额已达新台币61亿元,占其总投资额的3.8%;投资件数340件,占其总投资件数的3.9%。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

在各方的积极投资下,岛内生物科技厂商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已有约280家(不包括化学制药与中草药厂)。其来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新创公司。从1997年8月到2003年,全岛新成立了160多家相关公司,其中生技医药公司占23%,医疗诊断业占19%,食品生技公司占14%,农业生技公司占10%,相关服务类公司占16%。二是由传统产业转型而来。进入21世纪后,岛内不少传统产业企业将知识密集的生技产业作为自身突破劳动力密集的局限,迈入高科技行业的重要途径,如统一、台盐、台糖、永丰余、味全、大成、卜蜂、金车等岛内著名的食品、化学类公司纷纷投资生技产业,有些甚至将生技产业发展成了公司的主要业务。

为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借此打入国际市场,取得专利技术,岛内不少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购并外商企业在台设立的制造厂。如1993年健亚生技公司购并必治妥施贵宝公司新竹厂、联亚生技公司先后于1999年购并罗氏公司新竹厂与2001年购并葛兰素史克公司新竹厂、尖端奈米公司2003年并购礼来公司药厂、2005

年又有信东生技公司并购藤泽药品公司观音厂与健乔信元公司购并百灵佳殷格翰公司新竹厂、台中国化学制药公司购并日本三共制药公司台南厂。目前岛内以生技产业为主要业务的股票上市(柜)公司已有近30家,其中制药、医疗器材公司占了大部分(见表三)。

融月刊》,2005年第5期

据台生技中心ITIS计划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到2003年,台湾生物科技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27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其中食品生技、支援性产业与特殊用途化学生技产业占其中大部分,食品生技产业就占总产值的24%。但当年有15%的生技厂商营收为零,处于净亏损状态的厂商更占了25%。

而制药产业又被区分为原料药、西药、中药三种次产业,其中西药产值较其他两项次产业总和还多,而中医药产值仅为原料药产值的一半左右。

二、台湾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优势与限制

在目前信息电子产业迅速走向微利化的时候,台湾迫切需要发展替代性的新兴产业,而生技产业具备了这种替代性发展的优势与潜能。尽管如此,岛内发展该产业仍有不少限制,该产业能否在岛内做大、做强仍存在很大的变数与挑战。

(一)岛内发展生技产业的优势

台湾岛内发展生技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并不慢。主要是具有发展生技产业这类新兴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相当丰富。台湾几十年来产业更替较为频繁,新兴产业几乎是十年左右即告更迭一次,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岛内自身条件的变化,岛内不断有新的“明星产业”出现,由此岛内锻炼出发展新兴产业的丰富经验。基于岛内的主客观条件,岛内企业已经养成不长期执着于单一产业,而是在不断更迭的产业兴衰中,持续积蓄新的产业发展动能,从而为下一个10年新兴产业做好准备。50年代水泥、食品等进口替代型工业、60年代的纺织业、70年代的钢铁、80年代的电脑制造业、90年代的半导体、21世纪初的光电产业

相继成为岛内明星产业,也使得“明星产业”更迭成为常态,岛内上下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厚积新兴产业基础,通过不断投资扩大产业规模以壮大的经验。

2、资金筹集相对容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调整,岛内资本市场相对较为完善,拥有足够规模的资金流动与融通体系。岛内企业不仅可以依靠当局拨款与税收优惠支持,还可以通过岛内的资本市场、创投基金及海外筹资等多种方式取得投资所需的资金。如仅2004年一年间,岛内募集的生技创投基金就达90亿元新台币。目前岛内200家创投公司中,也已经有40家公司参与生技投资⑦。

3、拥有一大批有旺盛创业积极性的企业主。台湾在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不断产生出大批的事业有成的企业主,这批人在实践中锻炼出了对产业发展方向敏锐的观察与判断能力,他们在岛内经济发展中属于少数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的成功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与资金调度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旺盛的创业积极性,只要生技产业能够在岛内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实力,出现较为确定的未来前景时,岛内这些企业主便会很快投入进去,掀起新的投资潮。如TFT—LCD面板制造产业在岛内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

4、生物科技产业符合岛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可发挥岛内既有产业优势。台湾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信息电子产业以半导体与光电产业为主的明星产业在岛内已经进入产业发展黄金期的末期,成熟度越来越高,岛内生产的优势与领先地位正在逐步流失,有客观需求与压力要求出现新的替代产业。生技产业较目前岛内的所谓“高科技产业”,更能体现“高科技”的含义,足以担当岛内新的高科技产业,从而可以遏制岛内制造业持续的萎缩趋势。同时,生技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各种高科技产业日益紧密结合,而后者正是目前岛内产业最大的优势,生物芯片、医疗器材、人工器官等无不可以利用到信息电子技术,岛内既有的信息电子产业基础与经验正可以为岛内生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岛内发展生技产业的不利因素

与此同时,台湾在发展生技产业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不仅制约着目前该产业的顺利发展,也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1、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性专利技术缺乏。目前台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仍以当局投资为主,其规模与资金远远不足。台湾当局目前每年投入生技产业研发的预算仅150亿元,而民间企业研发费用合计不足70亿元,加起来总计230元,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家中型药厂的一年研发预算⑧。为刺激岛内企业产品研究,台“劳委会”以其工作性质特殊性为由,从2005年2月起特别将生技企业研究人员排除在法定工时规定之外,其工作时间不再受两周84小时、每月加班时数上限46小时等规定的约束,而是由劳资双方自行约定工作时间、例假、休假、女性夜间工作规定。据估计,仅此一项一年可为生技企业节省3亿元加班费支出⑨。为弥补科研投入不足的弱点,目前岛内60%以上的生技企业都是通过技术授权、策略联盟、转投资等方式寻求海外技术力量,以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或推动产品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⑩。尽管如此,由于企业投入不足,尤其是尚未有大型企业投入,造成相关研究薄弱,至今台湾仍很少见到凭借自身研发出来的技术创建公司的例子。未来岛内即使生技产业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仍很难摆脱信息电子产业过去的发展模式,即关键性技术掌握在欧美日等跨国大企业手中,仅以代工微利生存的局面。

2、岛内市场狭小,资源有限,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岛内虽然已经号称拥有超过400家的生技公司,但每家的资本额普遍低于新台币3亿元,产业规模仍然

偏小,较大的几家企业对生技投资也仅热衷于投资开发保健食品及保养品⑾。岛内设置的生技医疗产业园区已有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只有竹北的新竹生医园区与屏东农业园区较具规模。其他多属于育成研发中心与地方县市自行设立的特色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产业意义上都尚不成气候。按照台“经建会”制定的“发展生技产业行动计划”,2001年起5年内岛内生技产业营业额每年增长25%,带动1500亿元投资额,10年内要成立500家生技公司,提供2.5万个就业机会。但实际上2004年岛内生技产业营业额仅较2002年增长7%,岛内生技产业发展的速度远不如预期。使台湾生技产业更加弱势的因素还有两岸关系至今无法打破僵局,造成两岸资源无法顺畅流通,台湾因此无法解决扩大市场规模与资源的难题。美商惠氏药厂全球研发总裁罗勃罗夫洛就指出,台湾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与大陆彼此市场无法互通,也就无法扩大市场⑿。

3、发展全球领先产业的经验不足。与韩国企业不同,岛内产业一向以代工见长,而缺乏独立将一个完整的产业做大、做强的经验,更少有发展像生物科技产业这样全球领先产业的经验。50多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经验基本都秉持着紧随在发达国家与大型跨国企业后,依托其长年积累的技术与品牌优势。用句形象的比喻,就是台湾产业发展多是站在别人肩上与他人比高低。即使是岛内众多的著名企业,不仅在经营规模上无法与跨国大企业比,也少见具有在新兴产业中独闯天下的大企业主,岛内从事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的人士又主要是在欧美等地训练出来的,在投资取向上主要跟随欧美发展趋势,更缺少将生技产业做大、做强的实力与经验。而发展生技产业目前正需要的是勇气与高人一筹的眼光。岛内不断有企业主因为生技产业周期长、亏损严重而选择退出,例如统一集团曾经以跨足生技产业做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尝试,而投资成立台湾著名的生技医药公司神隆公司并成为大股东即是落实这一策略的标志,但由于该公司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目前统一集团已经以调整转投资事业为由,将控股权出售给了由美籍华人创办的美国华生制药公司。

对台湾产业界来说更致命的一点是,生技产业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既有产业的特殊产业,它所具有的高科技性与时代先进性都远非现在岛内所称的高科技产业可以比拟。目前岛内生技产业虽然不断有新企业诞生,但最多只见传统产业投入,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之所以投入,只是将其做为企业突破困境与转型的途径之一。与世界跨国企业做法不同的是,目前岛内经济中最活跃的信息电子企业却鲜少有投资或参与经营生技产业,由此可见这些企业主尚没有真正认为生技产业是台湾“未来的明日之星”,其中多数对其发展前景抱持怀疑的态度,更没有确定其要在未来生技产业大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也不具有充分掌握生技产业特殊性的知识与能力。正是台湾岛内企业主普遍存在的无知心态,才使得岛内生技产业至今仍处在成长初期,民间投资严重不足,产值在低水平的情况下波动剧烈,产业规模也难以扩大,生物技术受限于医疗与保健食品,甚至成为美容产品的包装,无法真正体现其高技术的特质。

三、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台湾生技产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受制于全球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形势,岛内相关产业尚需经历一段较长的积累期。据国际上一些机构预测,2007

年全球生技产业规模将达1296.5亿美元⒀,而台湾生技产业即使以当局最乐观的估计,到2006年的产值不过650亿元,连列入目前岛内主要产业的行列都还

不够格。二是岛内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力仍相当大。虽然生技产业所牵涉的产品较不具有标准化生产的特性,但随着台湾科技产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并伴随着生技产业的不断成熟,不断有欧美日等国家放宽生技医药企业委外生产的限制,从而为台湾企业发挥代工特长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与可能。同时,目前世界生技医医产品的毛利率普遍高达八、九成,远高于目前多数毛利仅剩个位数的信息电子产业⒁。这也成为不断诱使愈来愈多的企业进入生技产业的动力。美商中经合(WI Harper)创投公司总经理朱永光就认为,台湾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却有绝佳的量产能力⒂。而这种将技术迅速投入商品化生产的能力正是台湾未来发展生技产业的依赖。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湾的生技企业正在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在岛内市场,生技公司与药厂、研发机构和厂商正逐渐形成策略联盟的关系,甚至是产业价值链的垂直整合联盟。2、从事产品销售的厂商突破岛内有限的市场范围,积极向外开拓,以扩大企业规模,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足够动能。3、研发经费投入从生技或制药产业上游向医疗器材产业转移。后者由于已经可以取得较稳定的盈利,将可吸引更多的研发经费与投资投入。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期,或成或败,基本可以从未来3到5年的走势看出端倪,其中关键因素就在于未来这几年内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与获得稳定的专利技术来源。而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台湾如何处理与大陆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目前大陆的生技产业由于基础研究扎实,加上廉价的研发人才及土地成本,在生物技术上整体实力已经取得发展中国家的领先地位,并在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仅现代生物产业产值就大约为300到400亿元人民币,台湾已失去领先大陆超前发展的机会。如果台湾还不能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则在无法打破两岸交流现有框架的情况下,岛内生技产业也会因先机与资源的流失不仅无法向上突破,反而有可能走上失去活力甚至逐渐萎缩的道路。对于台湾生技产业来说,未来取决于岛内上下能否再现当年发展信息电子产业时的眼光,只要能把握住全球产业变动的潮流,充分利用大陆可以提供的机会与资源,将生技产业做大、做强就不会是不可能的梦。生技产业或许可以成为延续台湾经济生命力的桥梁,但也可能仅仅是一场梦。台湾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走的就是后一条路,虽然经过当局数十年的大力扶植,却始终无法成为岛内支柱型产业。

注释:

①《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第5、6页,台“经济部工业局”编辑出版,2003年版。

②《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之现况与展望》,秦庆瑶,《台湾经济金融月刊》,2005年第5期。

③《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王昌林,原载《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5期,转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第136页。

④《工业局点火药厂组外销联盟》,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4月9日。

⑤《“政院”将提拨一亿元加速屏东农业生技园区建设》,吕雪彗,《工商时报》(台北),2005

年1月13日。

⑥《生医投资种子基金预估规模300亿元》,黄玉珍,《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31日。

⑦《“政院”点火生技大型基金启动》,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8日。

⑧《整合资源生技产业谘议会三月成军》,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10日。

⑨《生技研发人员不限法定工时》,林燕翎,《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2月19日。

⑩《ITIS:生技业投资去年创新高》,邱馨仪,《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2月7日。

⑾《林逢庆:政府将主导生技产业上游研发》,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10日。⑿《大药厂来台研发意愿受限》,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6月25日。

⒀《生技产业开枝散叶》,李娟萍,《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5月25日。

⒁⒂《朱永光:生技产业创投新舞台》,吴美燕,《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5月18日。

原载《台湾研究》2005年第6期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健康概念日趋升温,加之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深化了材料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当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 一、生物医用材料及其产业概述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为生物材料,其传统领域主要包括支持运动功能人工器官(骨科植入物、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假肢等),血液循环功能人工器官(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整形美容功能人工器官、感觉功能人工器官(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等,新型领域主要包括分子诊断、3D打印等。 生物医用材料的特征主要包括:安全性、耐老化、亲和性,及物理和力学性质稳定、易于加工成型、价格适当。同时,便于消毒灭菌、无毒无热源,不致癌不致畸也是必须考虑的。对于不同用途的材料,其要求各有侧重。其产业特征包括: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低环境污染、高技术附加值,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知识与技术密集。 二、生物医用材料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一)市场分析

2016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为709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1491.7亿美元,2016~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骨科植入材料和心血管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占比最高的两个细分领域,其中骨科植入材料占据了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头把交椅,市场占有率为37.5%。心血管材料占据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36.1%。其他的主要细分领域还包括牙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生物再生材料和医用耗材。 (二)竞争态势 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持续增长,美国、欧盟、日本仍然占据绝对领先优势。2015年,在全球医疗器械生产和消费方面,美国、欧盟、日本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1%、31%和14%。美国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集聚于技术资源丰富的硅谷、128 号公路科技园、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以及临床资源丰富的明尼阿波利斯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德国聚集于巴州艾尔格兰、图林根州等地区;日本聚集于筑波、神奈川、九州科技园等。 图1:主要国家生物医用材料销售收入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比例分析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 ==================================================================== ==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 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扩散蔓延,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意义尤为重大,发展生物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全面推进生物产业上台阶、上水平的过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沿着特色化、规模

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以烟草、畜牧、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为重点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发展,争取把**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根据红政生物办电〔XX〕8号《关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发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台湾问题未来的走向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点,又可作为进入太平洋,固守大陆的前沿阵地。如果将台湾收回,那么钓鱼岛问题将迎刃而解,美国设在关岛的所谓“遏制中国的前沿”也会失去作用。到那时,南海舰队的有效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抢占的南海诸岛也会送回。对日本而言,中国占领台湾岛就意味着日本以后无法再从西亚进口石油,而要依赖于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就可以联起手来共同对付日本。 前一阶段,台湾大选结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当选新一任“总统”。这对于大陆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欣慰的消息,避免了台海战事的发生(当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台海的稳定,还要有待于继续观察),也有利于台海及东北亚局势的暂时稳定。但是,台湾虽然脱离了民进党的统治,其前景同样不能不让人担忧。从近期来看,国民党虽然不支持台独,但是国民党是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中共的态度在现在看来不反对,但不代表支持。将来涉及到台湾主权问题时,仍然可能比较尖锐。从个人角度讲,台湾回归,意味着台湾的执政者就会降级,从总统降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想把自己的地位降低,更何况有日本、美国等国支持,还有比较强大的资金和一定的武力。 目前,两岸间存在的政治争议现阶段很难解决。岛内绝大多数人包括统派人士都认同“中华民国”,而大陆认为“中华民国”已在1949年为中国人民推翻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取代。这是两岸关系中一个高度敏感的棘手问题。 那么,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其实无外乎三种情况: 1;和平统一。这也是我们都期望看到的结局。可以这样设想,未来的几十年,大陆秉持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两岸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届时,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任何一种反统一势力叫板,等于说为统一扫清了障碍。而对台湾来说,回归大陆不仅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更将得到一个强大的靠山和无数新的发展机遇,犹如当年的香港。那么,两岸统一将是大势所趋,顺理成章,不会再有反动势力阻碍。两岸真正实现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重获完整。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国发展将不可估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多个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 2;武力统一。中国人民统一两岸的决心绝不会动摇!如果台湾真的做出大陆所不能容忍的事,两岸关系出现不可挽回的破裂,大陆将考虑武力收复台湾。一旦两岸开战,美国必将以某种方式介入,并且拉动其他盟国参与。到时,台湾激战不可避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惜代价,解放军必能登陆台湾,收复台湾志在必得!但是,这将造成两岸共同的损失,不仅是经济和军事的损失,更有无辜人民生命的付出。战后,中国将花费大量时间休整。所以,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 3;长期维持现状,不统一,不独立,最终发展为主权共享。台湾某些独立分子认识到台独的不可实现,便转而寻求互不干扰的相处模式。他们名以上不独立,实际上却和独立没多大区别。到时,台湾和大陆相当于现在一个联盟,同属于中国,但是一位大陆,一位台湾,彼此没有领土关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是美国等幕后黑手极力推动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手段扭转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抓住历史机遇巩固发展两岸和平发展的好

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思考 课程的考试 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王君研究员指出,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 王君研究员指出,近20年来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700种,其中()进入临床试验。 A.700余种 B.1000余种 C.1200余种 D.1700余种 3.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制造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等,以及利用生物的机能进行制造,替代化学制造,指的是() A.生物环保 B.生物服务 C.生物制造 D.生物能源 4. 2003年9月,欧盟委员会在《欧洲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中指出,()是下一个技术革命,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柱。 A.生物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网络技术 D.生命科学技术 5.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世界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6. OECD报告《至2030年生物经济》中提出,()可被视为一个生物技术对经济产出有重大贡献的范畴。 A.生物经济 B.网络经济 C.物理经济 D.化学经济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我国生物产业的范畴包括() A.生物医药、生物农业 B.生物能源、生物制造 C.生物环保 D.生物服务 2.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世界性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标志包括() A.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最为赚钱的行业。 B.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

热点和重点。 C.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 程方面快速发展。 D.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广泛交叉与融 合,新技术、新科学、新方法不断涌现,带动新科技革 命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性突破关头。 3.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A.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相对稳定 B.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产业扩张趋势明显 C.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研发强度增长较快 D.生物产业出口比重较小,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盈 利能力有待增强,生物医药利润增长较快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王君研究员指出,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生物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 正确 错误 2. 王君研究员指出,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基因工程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将更有效的解决工业排放、白色污染等环保难题,有利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 正确 错误 3. 王君研究员指出,世界许多国家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抢占新世纪国际经济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确 错误

高分子纳米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高分子纳米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材料研究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是在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新兴科技领域。巨大的需求与技术支撑,使其在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等领域开拓出一片片新大陆,筑起21世纪工业革命的基石。而纳米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纳米高分子材料,也称高分子纳米微粒或高分子超微粒,粒径尺度在1 nm~1000 nm范围。这种粒子具有胶体性、稳定性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可用于药物、基因传递和药物控释载体,以及免疫分析、介入性诊疗等方面。 1纳米科技与高分子材料的邂逅 高分子材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单一聚合物的凝聚态,或添加填料来使高分子材料使用性能大幅提升。而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能在声、光、电、磁、力学等物理特性方面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无机非金属和聚合物的纳米粒、纳米丝、纳米薄膜、纳米块体以及由不同组元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可实现组元材料的优势互补或加强。通过微乳液聚合方法得到的纳米高分子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纳米粒子的特异性能使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顺应高分子复合材料对高性能填料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普通微米级材料所不具有的新性质和新功能,纳米科技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交融互助对高分子材料科学突破传统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前景 由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既能发挥纳米粒子自身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以及粒子的协同效应,而且兼有高分子材料本身的优点,使得它们在催化、力学、物理功能(光、电、磁、敏感)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故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纳米粒子的催化特性,并用高聚物作为载体,既能发挥纳米粒子的高催化性和选择催化性,又能通过高聚物的稳定作用使之具有长效稳定性。 纳米粒子加入聚合物基体后,能够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纳米A-Al2O3/环氧树脂体系,粒径27nm,用量1%~5%(质量分数)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模量达极大值,用量超过10%(质量分数)后,模量下降[79]。又如插层原位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级复合材料(聚酰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等)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热变形温度等优点,目前已有产品出现,用作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55]。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功能材料领域方面的应用,包括磁性、电学性质、光学性质、光电性质及敏感性质等方面。 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矫顽力很高,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提高信噪比;一般要求与聚合物复合的纳米粒子,采用单磁畴针状微粒,且不能小于超顺磁性临界尺寸(10nm)。 利用纳米粒子的电学性质,可以制成导电涂料、导电胶等,例如用纳米银代替微米银制成导电胶,可以节省银的用量;还可以用纳米微粒制成绝缘糊、介电糊等。另外可用于静电屏蔽材料,日本松下公司应用纳米微粒Fe2O3、TiO2、Cr2O3、ZnO等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氧化物粒子制成具有良好静电屏蔽的涂料,而且可以调节其颜色;在化纤制品中加入金属纳米粒子可以解决其静电问题,提高安全性。 利用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能,可以制成如下材料:(1)优异的光吸收材料。例如在塑料制品表面上涂上一层含有吸收紫外线的纳米粒子的透明涂层,可以防止塑料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疫苗、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现状与趋势 1 前言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正在促使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1]。 现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Tech的诞生(1976)年为纪元[2]。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至此,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技术上的革命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性,可以循环利用生物体为操作对象,在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并且没有污染。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方面已经取得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诸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全球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产值继续增长 2013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3051亿美元。基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对重组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生物技术市场预计以%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全球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概要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 曲折前进。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通过不断地文化和经济交流来促进友好关系。台湾不独,中国不武的状态保持了很长时间。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美国

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一、发展现状 1、产业环境 中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当前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中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中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 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中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 2、产业规模与增长 中国生物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前,中国已建立国家层面的生物产业基地38个(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分别审批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总投资超过4000 亿元。依托产业基地,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呈现集群态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达到3156亿元。 生物产业涉及众多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部分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但在大部分领域,中国都和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在企业规模上,中国还缺乏能够和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企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目前中国涉及生物技术的企业超过3000家,但约2/3的企业是近五年内新近成立,而且在现有企业中大部分规模较小,生物技术及研发平均人数不到35人。 近年来中国现代生物产业能够实现较快发展,主要是受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力拉动,在2006-2010年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年均14%的高速增长,带动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而在2008-2009年期间,生物医药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也拉低了中国生物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此外,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对于中国生物产业的带动也十分显著,尤其是伴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中国获批,生物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在近两年成为生物产业组成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3、产业结构 根据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将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生物制造和环保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最大,达到42.5%。2006-2010年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790亿元迅速增长到13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生物农业规模大约在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课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综述了我国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在生物产业上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引言】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雏形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各国都逐渐将发展生物产业放到重要地位。发展中国家更应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大差距,而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已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的研究条件。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已有2万人,每年还有约4600

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加入这一行列。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经与9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亚太地区各国在涉及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重点合作。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 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③跨国公司平均R&D 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④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⑤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振兴乡村产业,富裕乡村农民。通过分析发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供需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提高广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消除“供需”矛盾,强化机制体制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物质基础;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广西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广西农业科技工作发展的重心。当前广西农业虽然在良种良法创新、农业科研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完善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供给需求不匹配、机制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人才紧缺等问题制约着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 1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良种良法创新取得新进展

据统计广西全区2016~2018年共育成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474个,其中水稻210个、玉米132个,甘蔗自主品种占有率超过30%,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攻关成效突出。 1.2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依托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全区至2018年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认定建设广西重点实验室22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个、农业良种培育中心100个、广西星创天地156个、广西院士工作站29个。整合区、市、县三级农业科研院(校)所资源,建立19个创新团队,涵盖23个产业,其中首席专家岗位19个、功能岗位49个,综合试验站88个,一级团队专家156名。组织成立广西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逐步完善 继续加强国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截至2018年底,共建设国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65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16家,并成功举办全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 1.4对外农业科技合作日益活跃 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强与东盟、非洲、欧盟国家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大我国—东盟边境动植物疫病防控合作力度,共建中老、中柬、中缅农业合作示范项目。通过建设一批桂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示范区和创业园,近300家台资农业企业落户广西。拓展深化与粤、闽、浙、鲁、沪等区域农业科技合作,逐步形成了多渠道、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全球科技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有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之所以能受到各界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用途广泛,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在全球经济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培养细胞等)为基本资源,因此其原料具有再生性,同时生物系统生产产品产生的污染物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或几乎没有,重组微生物甚至还可以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鉴于生物技术产业的以上特点,清洁、经济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技术必然会在21世纪获得更大发展。 一、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状况 1. 全球生物技术市场迅速扩张 各国政府竞相制定生物技术发展计划,政府和企业界投入巨资,国家实行优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惠政策,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1976年,美国遗传技术公司(Genentech) 在美国诞生,它标志着生物工程产业从此开始,从而揭开了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生物工程产业革命的序幕。1982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问世。现在,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已达到1300多家,欧洲8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日本也有3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生物技术产业正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的企业增多,企业对于生物技术的科研投资增大,有更多的生物产品申请注册。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曾预测到20世纪末,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

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

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 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

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研究背景 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经历了数千年, 然而至今仍然不能对生命的运作施加任何控制。人体内的细胞按照遗传既定的程序运做着。这种自发性从6 亿年前的单细胞组合开始, 造就了海藻、水母、昆虫、鸟兽, 直至人类这样的多细胞生物体,生物化石等等。因而就激发了今天的人类仿造天然的灵感。材料科学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一起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四大支柱。从材料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体的规律,进行仿生设计,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仿生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已成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医学、矿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并在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一切充分说明仿生材料这门年轻学科正在成熟,其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天然生物材料及仿生材料研究的重视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目前, 国际上一流大学都已把生物材料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生物与仿生材料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已取得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自1988 年中国生物无机化学家王夔院士和材料学家李恒德院士将生物矿化的概念介绍到国内后, 中国的生物矿化研究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学习矿化材料合成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并实施新的材料制备策略。而深入进行这些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表征天然生物矿物的分级结构及探索生物矿化的基本机理。 3。仿生材料相关介绍 3。1仿生材料学定义 仿生材料是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研制开发的材料。通常把仿照生命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称为仿生材料。仿生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分支称为仿生材料学(biomimetic materials science) , 它是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 进而研发出类似或优于原生物材料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地球上所有生物体都是由无机和有机材料组合而成。由糖、蛋白质、矿物质、水等基本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 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复合材料。仿生设计不仅要模拟生物对象的结构, 更要模拟其功能。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仿生学相结合, 对于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然进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合理、最优化的宏观、细观、微观结构, 并且具有自适应性和自愈合能力。在比强度、比刚度与韧性等综合性能上都是最佳的。 3。 2仿生材料化学 著名的生物矿化和仿生纳米材料学家, 英国Bristol 大学S。Mann 教授在2002 年美国Gordon 会议上有一个题为“基质诱导成核: 一个矿化过程的介观现象?”的精彩报告。报告指出, 生物矿物通常在有机的模板如大分子框架、脂膜或细胞壁表面合成。因此, 第一需要理解生物源的矿物生长和形态发生,例如, 磷酸钙、碳酸钙和氧化硅如何在有机分子和有机表面存在时发生沉积过程。第二, 利用生物结构和系统, 在实验室内模拟矿化过程, 从而在有机组分如病毒和细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需求?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The Developing Status,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bstract:The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t present, China's agriculture is in the stage of extensive to intensive transformation, a higher reque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se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re discussed. Key words: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Statu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但是目前我国仍面临着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农产品产量偏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一列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分工的变革,农业生产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的强大推动力,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良种化?机械化?集约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状 (一)农业技术发展迅速 在“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农业科技蓬勃发展,国家对农业领域科研投入也稳步增长?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类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林类“985”或“211”高校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七所,农业部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三院?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广大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如黄路生院士团队为解决仔猪断奶前腹泻问题给出了答案[1],王辉教授为小麦的良种繁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大大提高了动植物的品种选育速度[2]?为适应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教育部设立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3],专注于农业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应用研究水平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