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植物配置——以清华大学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14.73 MB
- 文档页数:19
校园植物配置校园植物配置是指在校园内合理布置和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增加生态景观等目的。
校园植物配置旨在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
一、校园植物配置的意义和目标1. 美化校园环境: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增加校园的色彩和层次感,营造出宜人的校园氛围,提升校园环境的美观度。
2. 提升空气质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校园空气质量。
3. 增加生态景观:校园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一个生态多样性的校园环境,吸引各种鸟类和昆虫,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校园生态景观。
4. 提供学习资源:校园植物配置可以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的机会,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校园植物配置的目标是在校园内合理布置各种植物,创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美丽的校园环境,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二、校园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1. 选择适宜的植物:校园植物配置应根据校园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光照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植物品种。
2. 多样性原则:校园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以实现全年绿化、花开不断的效果。
3. 布局合理:校园植物配置应根据校园的地形、建筑物分布和功能区域,合理布局植物,创造出统一、和谐的景观效果。
4. 绿化与功能结合:校园植物配置应结合校园的功能需求,如在教学区域配置适合学习的植物,如绿萝、仙人掌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养护管理:校园植物配置后,应加强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三、校园植物配置的具体实施方案1. 校园主入口:主入口是校园的门面,应配置高大挺拔、树形美观的树木,如国槐、法桐等,以营造庄重、大气的校园形象。
2. 校园道路:校园道路两旁可种植绿化带,选择耐污染、抗逆性强的植物,如银杏、榆树等,以增加道路的绿化效果。
202210花境的色彩主要通过植物的花色、叶色、果实、茎干等不同部位的颜色来体现,根据所搭配植物的颜色不同,可进行色调的单色种植,冷暖色、对比色及互补色的双色搭配以及多色花卉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花境设计。
常见的3种配色方案为:单色花境、双色花境、混色花境等。
1花境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搭配1.1单色花境所谓的单色花境主要是利用相同色系、颜色较为相近的植物,来强化其内部整体展示出的明亮度、饱和程度,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完成搭配工作,然后创造出整体色调和谐化、统一化的效果。
例如:连续多年获得“切尔西花展”金奖的得主,石原和幸在Satoyama no Kurashi内部的山岁月作品,其中使用较多的是苔藓、盆景、卵石等,展现出对家乡风景的思念、感怀。
整个作品中使用较多的是颜色较为相近的植物、物品,如鸢尾、苔藓以及灰色的枯木、卵石等。
在该作品内部,通过将颜色相近的鸢尾、苔藓、兰草、枯木搭配在一起,不仅展现出了安静、祥和的氛围,还充分展现出了单色花境的效果。
1.2双色花境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双色花境的应用,通常是在强调季节色彩的特征时,通过冷暖、对比、互补等方式来搭配出具备良好协调性的花境色彩配置。
例如:2019年香港维多利亚画展内部,深圳地区的参赛作品“花漾深圳”,其内部在暖色系上选择使用了黄色花朵,如黄虾花、金鸡菊,以及红色的醉蝶花;冷色系搭配则使用了蓝色的矢车菊、紫色的飞燕草等,对作品进行合理配置,大幅提升、优化了整体的色彩效果。
1.3混色花境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混色花境还被称作“多色花境”。
搭配时,会将其使用在外部配色中,之后据此创造出颜色鲜明、活泼的效果。
该类花境在使用中具备色彩丰富的优势,但在现实设计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植物品种的使用颜色数量,防止发生过于杂乱的情况。
例如:2019年香港地区维多利亚花展内部,北京地区的参展作品“出水飞花”,在花境内部,展现出“团扇”“水”等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其中美人扇的位置是整体亮点内容,主要使用了大红花、万寿花、朱蕉等一系列植物,这不仅呼应了“大红花说愿”的主题,还具有颜色艳丽的优势,突出了优秀的花朵使用效果,在作品内部产生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报告目录一、清华大学简介 (3)(1)初期发展 (3)(2)实力 (3)二、校园环境 (4)校园占地六千余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东区校园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4)三、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4)1.清华大学位置 (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4)2.清华大学简明地图 (5)3.场馆 (5)4.清华建筑 (6)(1)早期建筑 (6)(2)现代建筑 (8)5.布局分析 (8)(1)建筑规划 (8)(2)校园布局分析 (8)(3)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9)四、总结 (11)一、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余亩,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称熙春园。
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
(1)初期发展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是由建筑、道路、广场、树木、水体、雕塑小品、休息设施、指示牌、宣传栏、大门、围墙、铺地、草坪、花坛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校园形态就是通过这些物质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景观形象就是这些要素按照校园人群的行为习惯、要求方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组织的。
因此,道路、广场、水体、围墙、树木、绿地、铺地、雕塑小品等和建筑物的外装饰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要素,如人、动物、时间、气候等。
这些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l)动态要素动态要素主要涉及人、交通工具、临时性的小品设施、一些生物等;(2)静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设施:树木、绿地、山丘、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 ②人工环境设施:铺地、环境小品、雕塑、环境构筑物、小品建筑物、路灯、标牌、广告装饰物、花坛水池、喷泉等; ③影响要素: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④控制要素: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区域形态等。
校园人每天的活动(上课、工作、读书、行走、休息、娱乐、交往等)都离不开校园卜户外空间……这些要素在户外环境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认为因素,才能形成宜人的环境。
校园景观环境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校园建筑周围或校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在校园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
与室内环境一样,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人基本生活的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校园师生为主体的生物环境。
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
这些室外环境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健身等功能。
下面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竹苑和二食堂为例针对功能分区、各景观要素进行调研分析。
高校湖景的园林植物配置分析——以西南科技大学中心湖为例摘要: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中心,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校湖景作为高校景观的重点组成部分,在植物种类与配置上都具有独特的运用。
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中心湖为例,调查分析高校湖景的园林植物种类与配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中心湖;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文化传达;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丰富,精神上的富足是人们下一个追逐的目标。
高校的建设是人们追求“精神粮食”的重要场所。
西南科技大学作为高校之一,位于四川绵阳涪城区青义镇,总体地形从东到西由平地逐渐向丘陵发展,中心湖正好处于地形发展前段即轻微坡地地形,并且是校园中心,其植物的种类与配置在校园景观中有重要作用,值得高校特别是西南地区高校的研究与借鉴。
1调查方法2022年对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青义校区中心湖园林景观进行调查分析。
主要包括中心湖周围园林植物的种类与数量、高频植物观赏时期、生长类型以及湖区的四季景观。
2结果分析与讨论建议2.1树种分析本次调查树种共计62种,包括乔木37种,隶属科,共计约760棵,灌木16种,隶属11科,藤本1种,隶属1科,多年生草本8种,隶7属科。
乔灌藤草分别占调查植物物种总数的59.7%、25.8%、1.6%和12.9%。
由此可见中心湖周边园林植物乔灌藤草分布极不均匀,不利于构建均衡群落的垂直结构,建议增加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等。
据绵阳园林局对绵阳城区园林树种的调查分析,可得出近几年,绵阳城市园林绿化现有树种有132种,其中乡土树种88种,约占总总树种的67%,包括香樟(Yulania denudata (Desrousseaux) D. L. Fu)、大叶榕(FicusaltissimaBl.)、银杏(Ginkgo biloba L.)、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垂柳(Salix babylonica 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eiro)、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等[1];而在中心湖的树种调查中发现,乡土树种占总调查植物物种总数的62.2%,说明乡土树种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国外引进树种仅占8.1%,高校作为文化交流与汇聚的重要场所,可适当引进一些适合绵阳地区生长的国外树种,增加校园树种的丰富程度。
㊀㊀收稿日期:2020 ̄03 ̄03作者简介:牟慧君ꎬ研究生在读ꎬ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研究ꎬE ̄mail:657509212@qq comꎮ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牟慧君ꎬ周㊀悦ꎬ倪㊀珉(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ꎬ山东烟台㊀264000)摘㊀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ꎬ作为生态城市和生态园林建设的核心构成单元ꎬ生态校园建设是营造和改善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ꎮ构建人工植物群落ꎬ规划并配置绿地植物ꎬ既对校园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决定性影响ꎬ也是建设生态校园的有效方式ꎮ该文以生态学知识和植物配置原理为依据ꎬ将山东建筑大学的月泉广场作为研究案例ꎬ在校园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指引下ꎬ对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优劣进行分析ꎬ并制定有关解决措施ꎮ关键词:生态校园ꎻ植物景观ꎻ植物配置ꎻ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S731 5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1714(2020)03 ̄0061 ̄03引㊀言在国内社会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情况下ꎬ整个社会对知识创新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ꎬ从而使得大学校园规模逐步扩大ꎬ越来越多的新校区先后出现ꎮ新建大学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和时代性ꎬ当前阶段ꎬ 生态 一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中ꎬ大学校园从普通的校园建设逐渐向生态校园建设发展ꎮ早在20世纪中期ꎬ西方欧美国家就开启了生态校园的建设ꎬ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ꎬ校园生态环境营造㊁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ꎮ针对该现象ꎬ生态校园景观建设的新思路产生了ꎬ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技术的加入ꎬ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该问题ꎬ也为我国生态校园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ꎮ20世纪后期ꎬ外国生态校园理念为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ꎬ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ꎬ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文献供我们参考[1]ꎮ然而ꎬ鉴于各高校建设的差异性与广泛性ꎬ我国在生态校园规划建设的领域大多是纸上谈兵ꎬ难以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ꎬ目前的校园建设操作最多的还是植物造景方面ꎬ在校园能源自给ꎬ资源循环利用ꎬ营造宜人生态环境等技术问题上还有所欠缺[2]ꎮ本文重点研究了山东建筑大学的植物景观ꎬ借助于文献查阅ꎬ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3]ꎬ秉承建设生态校园ꎬ设计和建造植物景观的有关原则ꎬ具体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ꎬ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景观和宜人的生态环境ꎮ1㊀相关概念1.1㊀生态校园概念生态校园是营造良好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ꎬ应该以校园生态环境的打造㊁校园生态系统的改良和维持为目标ꎬ将校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ꎬ以生态学㊁景观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ꎬ对环保型㊁生产型㊁观赏型㊁保健型㊁科普型和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进行统一打造ꎮ配置植物时ꎬ以植物类型㊁功能和景观特征为依据ꎬ对植物景色和季相变化进行合理调配ꎬ突出主题和色彩ꎬ对优美㊁自然且个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环境进行营造ꎬ力争实现生态㊁经济16和社会效益协调与统一ꎮ1.2㊀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生态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发扬人本主义精神ꎬ充分关注师生们的需求ꎮ②遵循科学性原则ꎬ适地适树ꎮ③遵循艺术性原则ꎬ合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ꎬ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ꎮ④遵循景观生态性原则ꎬ既可供公众欣赏ꎬ又具备生态保护与维持功效ꎮ⑤遵循经济性原则ꎬ控制合理投入ꎬ创造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三丰收[4]ꎮ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㊀山东建筑大学的地理环境选址于济南的山东建筑大学ꎬ地理坐标117ʎEꎬ36.65ʎNꎮ在光照环境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ꎬ当地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非常明显ꎬ一年有四季ꎬ存在明显的季风ꎻ春秋季节不长ꎬ冬天寒冷ꎬ夏天酷热ꎬ雨量分布相对集中ꎮ济南常见的是亚热带植物ꎬ植物物种相当丰富ꎮ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ꎬ2003年ꎬ山东建筑大学在济南东郊开发区进行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ꎮ新校区拥有200hm2多的占地面积ꎬ可容纳2 1万多名在校生ꎬ鉴于校区刚刚建设完成ꎬ校园内绿化率相对较低ꎬ新校区周边还有济南钢铁公司和济南炼油厂两大主要污染源ꎬ校园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5]ꎮ2.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现状通过学校正门便可看到月泉广场(图1)ꎬ图书馆位于广场之后ꎬ此广场为山东建筑大学的对外形象窗口ꎮ广场既具备学校师生和外来人员及车辆集散功能ꎬ也具备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形象特征的功能ꎮ此种情况下ꎬ配置此区域的植物时ꎬ应将自然㊁简洁的特征凸显出来ꎮ以学校形象窗口身份而存在的月泉广场ꎬ配置植物时运用了横竖对比ꎬ有大面积的草坪和低矮灌木ꎬ孤植若干乔木ꎮ与硬质铺装面积相比ꎬ本区绿化面积不大ꎬ在集散人流和节日活动中比较适用[5]ꎮ㊀㊀下面由西至东介绍该区域的植物景观ꎮ西边是校园图书馆ꎬ可算作该校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ꎮ道路为半圆形ꎬ由玉兰与日本晚樱构成的树荫为景色提供了良好的意境ꎮ前置的景观是由小叶黄杨㊁紫叶小檗以及小叶扶芳藤构成的模纹花坛ꎬ配置喷泉ꎬ景色怡人ꎮ图1㊀月泉广场位置及范围图㊀㊀在主广场位置则是以中轴线形式对称的规则花坛ꎮ由西至东主要是对节白蜡花坛㊁月季坛㊁龙柏球景观坛和植物自然群落坛等ꎮ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对节白蜡花坛至东门两侧的植物自然群落坛之间的区域ꎬ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概念ꎬ下部是同行的车道ꎬ所以在此处采用球状的龙柏球进行装点ꎬ丰富整个场地的植物景观ꎬ又可减轻地面承重的问题ꎮ与此同时植物自然群落的花坛里也很精彩ꎬ有孤植的雪松ꎬ行植的银杏ꎬ还有高大的白蜡与悬铃木等ꎬ姿态挺拔高大ꎬ具有简洁庄严又不失活泼大气的效果ꎮ该广场还具有 泉林秋色 一说ꎬ以夏末秋初新生入学时开花繁茂的植物如栾树㊁大叶女贞㊁菊花等为主ꎮ总的来说ꎬ月泉广场以文化环境型植物群落为主ꎬ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ꎬ与广场区的建筑相协调ꎬ营造出蓬勃向上的气氛ꎮ2.3㊀存在的问题虽然新校区建设不久ꎬ设计理念新颖又贯穿了生态学等相关理念ꎬ但是该校广场式的主校门区的植物景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ꎬ植物养护管理不够到位ꎬ植物长势不好ꎮ在图书馆左翼和右翼两栋楼前都设置了4块沉降式的阶梯花坛ꎬ一面向阳ꎬ一面向阴ꎬ考虑到建筑内部透光和植物造景问题ꎬ这几块区域多采用花灌木或小乔木来进行植物造景ꎬ可以看到女贞的长势相对较差ꎬ叶片干枯ꎻ忍冬和珍珠梅的长势没有得到后期的管理ꎬ肆意蔓延ꎬ有一些植物的枝条甚至延伸至主路ꎬ影响了日常的通行ꎬ破坏了其该有的意境ꎮ第二ꎬ景观地表裸露ꎮ模纹花坛处的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有一部分长势不良ꎬ使得26㊀第3期辽宁林业科技2020年㊀地表裸露ꎻ在东门入口处ꎬ山东建筑大学字牌花坛ꎬ只有几颗龙柏球加裸露的地表ꎻ广场中心的月季花坛ꎬ天气炎热ꎬ月季芍药萎蔫之后就再无景观可赏ꎮ第三ꎬ部分植物景观有待加强ꎮ首先ꎬ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没有特殊的处理ꎬ采用一样的龙柏球造型ꎻ其次ꎬ在主广场区的植物配置多采用绿色系的植物ꎬ缺少色彩的变化ꎮ第四ꎬ缺乏乘凉休憩的地方ꎮ由于主广场都是低矮的龙柏球ꎬ没有阴凉的地方供人们休憩乘凉ꎬ所以同学只有穿行ꎬ很少停留下来ꎮ3㊀解决措施3.1㊀注重后期管理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后ꎬ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ꎬ管理得当ꎬ植物才能正常生长ꎬ绿色植物的景观功效方可得到充分发挥ꎮ后期管理涉及了施肥ꎬ浇水ꎬ防治病虫害ꎬ修剪枝叶和避免人为损伤等[5]ꎮ对于主广场上的名贵树种对节白蜡而言ꎬ应该特别谨慎地进行养护管理ꎮ对节白蜡对光和水都比较喜好ꎬ想要提升其成活率ꎬ加速其生长ꎬ首先确保土壤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ꎬ尽可能避免地上水分流失ꎮ从当地气候特点出发ꎬ运用灌根浇水方式ꎬ将主要灌溉期确定在每年的3-6月ꎬ9-11月ꎬ浇水要充分ꎬ雨季则适度减少甚至停止浇灌ꎻ高温环境下ꎬ最佳浇水时间为早上和晚上ꎬ浇水应该避开中午ꎮ浇水时应做到有干有湿[6]ꎬ不干停浇ꎬ干要浇透ꎮ雨水量较大时ꎬ将树池中的水及时排除ꎮ就抗寒工作而言ꎬ先用草绳缠绕包裹对节白蜡主干ꎬ包裹达到1 8~2m的高度ꎬ之后在草绳外部ꎬ由下至上ꎬ按照顺时针顺序ꎬ用10~20cm宽度的带状无纺布进行缠绕ꎬ做好树体防寒工作ꎮ将防风屏障设置在对节白蜡周边ꎬ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ꎬ稻草帘子遮挡等ꎮ将温度计悬挂于风障内ꎬ对塑料薄膜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ꎬ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ꎮ及时更换模纹花坛中长势不好的植株[7]ꎮ3.2㊀提高文化氛围在主广场 泉林秋色 的映衬下ꎬ可种植碧桃和柿树ꎬ在植物景观得到丰富的同时ꎬ也体现出了山东建筑大学桃李满园的人才培养理念ꎮ与此同时ꎬ还应该普及学生的花木养护知识ꎬ在不同植物上悬挂介绍标牌ꎬ就此丰富师生园林知识ꎬ增强其保护花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ꎮ3.3㊀丰富植物景观在地下通道入口处ꎬ可以设置一些对景植物ꎬ如腊梅㊁碧桃等ꎬ既减轻了地面的承重问题ꎬ也改善了单一的龙柏球景观ꎮ其次ꎬ可以增添一些彩叶树种ꎬ如紫叶李㊁小叶黄杨等ꎬ增加整个园区色彩ꎮ3.4㊀加强垂直绿化调研结果显示ꎬ垂直绿化方式能够对学校绿化空间进行有效开发ꎬ鉴于校区刚建成不久ꎬ几乎没有屋顶绿化ꎮ应将爬山虎㊁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栽种于学校东西山墙上ꎬ就此对校园立体绿色景观进行建造ꎬ同时也能实现夏季室温的降低ꎬ对噪声进行阻隔[4]ꎮ4㊀结㊀语在时代变迁过程中ꎬ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ꎬ此种情况下ꎬ设计和建造校园植物景观ꎬ彰显出了极强的重要性ꎮ在校园环境净化㊁小气候营造方面ꎬ校园植物景观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ꎬ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ꎬ也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ꎮ参考文献:[1]李静.高校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现代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9.[2]杜惟玮ꎬ张宏伟ꎬ钟定胜.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ꎬ2005ꎬ24(3):10-12.[3]杨柳.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4]芮立ꎬ丁勇.浅谈高校绿化植物配置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园林与设计ꎬ2017(14):20-22. [5]夏更寿ꎬ王加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绿化[J].绿色中国ꎬ2004(8):47-48.[6]张明辉.对节白蜡在岭南地区的四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ꎬ2003.[7]赵海娟.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探讨[J].绿色科技ꎬ2016ꎬ5(9):12-13.(责任编辑:王月婵)36㊀第3期牟慧君等: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年㊀。
利用植物提高我校校园品位之我见中文摘要: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对校园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和文化氛围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提升校园品味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水平大学应具备一流的校园环境, 而园林景观尤其是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校园环境应是生态效益与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植物校园品味生态效益文化氛围Using plants to improve our school campus grade I to see Abstract: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ampus culture,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garden plants on campus landscap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the campus taste。
High level university should have the first-class campus environment,Landscape garden plants and especially 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大学校园树木花草绿化功能分析及其配植原则作者:王进涛来源:本站时间:2006-5-20大学校园树木花草绿化功能分析及其配植原则1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现状分析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大学校园绿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大学校园绿化经历了由50~60年代的绿化校园、70~80年代的花园式校园、90年代的园林式校园、21世纪开始的生态园林化校园为目标的4个发展阶段。
绿化校园主要是要求在校园里植树,以形成林荫,减少辐射;花园式校园,主要要求校园里广植花草,以呈现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景色;园林式校园,要求更高,既要求有树木、花草,还要有亭、台、楼、榭、廊、架、桌、椅、路、园、山、泉等园林要素,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形成园林景观。
生态园林化校园就是把校园绿化自然生物圈和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来考虑。
可见“生态园林化校园”的提出一方面体现出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标志着大学校园绿化发展到了较高层次。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即草坪的大量涌现。
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也受到了这股风气的影响。
草坪绿色如茵,视野开阔,深受人们喜爱,也给环境美化增添了色彩。
于是草坪面积不断扩大,草坪品种逐年增多。
有的学校把荒山荒地,闲散地开垦出来营造草坪,有的甚至把成片林砍伐后建成草坪,使一个很有限的校园绿地中,草坪占有很大的比例,草坪面积超过林地,有的校园里就根本没有成片林。
这样的势头还在发展,大有以“草”代“树”之势。
自然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为过量地发展草坪就会走向园林式校园目标的反面,这将给高校园林事业带来损失。
因此,有必要分析树木花草的功能,研究树木花草的配植艺术,以便科学合理地配植树木花草。
2 树木花草在大学校园绿化中的功能分析没有树木花草的园林就不称其为园林。
树木花草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功能是世界上任何物质不可代替的,这是不辩的事实。
然而树和草在园林绿地中何者作用大?是应多栽树还是应该多栽草?这就需要把二者的功能加以分析,明辩树木花草的功能后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合理配植。
浅谈高校校园园林植物的配置摘要:高校园林绿化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仅要体现育人功能,而且要表现一种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
随着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进一步规划建设的繁荣,迫切需要找到适合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园林植物,配置1、目前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1)配置缺乏合理的规划平面规划布置时,引起的配置土地预留不当,或者二次建设时的规划破坏,都会导致校园园林植物培植的难度和敷衍了事。
另外,由于植物配置时依然存在着重景观、轻生态和重效果、轻过程的思想,往往忽视了植物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植物选择尚不科学在校园植被配置时,没有结合校园实际,缺乏预见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植被选择单一等。
与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风格、色彩等不一致,导致反复配置、多次设计和设置、翻建等问题。
(3)植物多样性不够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校园常用绿化树种较为单调,树种间的配置模式单一,大量重复,特色不够鲜明;已有人工植被群落大部分结构单一,往往是大树加草坪,缺乏中层灌木和下层地被,达不到垂直层次的丰富性,绿地的防尘减噪效果也有所降低。
2、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选择上应注意的方面校园植物是以改善高校内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为主要目的,主要供师生放松心情、自我调节、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1)因地制宜、科学引种、增加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根据各高校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土壤性质要求,选用适宜的园林植物以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和种植间距,组成各种形式的校园园林空间。
植物的多样性能体现功能目标的多样性,增强校园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高校校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虽然较少的植植物种类易形成某一稳定的景观绿化框架,但显得过于单调,从生物多样性看,缺乏变化的少数植物的大范围使用也易产生病虫害。
还要根据校园植被的功能特点,突出植被的景观功能。
(2)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高校校园景观是建筑、道路、池塘、植物相结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复层结构应当成为植物配置的主旋律。
浅析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作者:侯焱焱张冬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是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如何进行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学校园;植物配置;原则Abstract: The plant disposi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create a beautiful, comfortable campus environment. This paper gives a discussion on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Key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disposition; principle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
如今,各所大学也更加注重校园服务设施的建设,但只有通过与其功能相配合的植物景观设计才能使这些空间更好地为人所用。
校园规划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区域可分为入口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植物展示区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还有部分历史建筑保护区域。
由于每个区具有不同功能属性,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应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校园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1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1.1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
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