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植物配置表
- 格式:xlsx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30
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景观植物组成与分析◎陆绍暖摘要:基于校园实际情况,以学校功能分区作为调查线路对校园内景观植物物种组成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师范大学共有景观植物67科149属177种,其中以大戟科、豆科、禾本科、夹竹桃科、锦葵科、桑科、桃金娘科、天门冬科、天南星科、芸香科、棕榈科植物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属数、种数的16.42%、40.94%、44.07%。
关键词:景观植物;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广西大学校园不仅是学子求知的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因此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大,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目前已建有四个校区(明秀校区、长岗校区、五合校区及武鸣校区)。
其中明秀校区是最老的校区,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67年的历史。
南宁简称“邕”,地理坐标为22°12′-24°02′N、107°19′- 109°38′E,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降水丰富;植物资源丰富,根据记录已知约有108科、245属、351种。
一、研究方法基于校园实际情况,以学校功能分区、线路等对校园内景观植物进行全面调查。
通过对校园内景观植物进行当场鉴定,不确定的物种采集标本回室内借助以“植物智”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标本平台”对物种名进行校正。
对获得的原始物种信息进行处理、编目以及归类,编撰校园维管束植物名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景观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绿化植物共有177种(包含亚种、变种、变型等,下同),隶属149属67科。
裸子植物有5科6属6种,双子叶植物有49科102属123种,单子叶植物有11科35属43种(表 1)。
该地区景观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共62科155属171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92.54%、95.97%、96.61%。
在环境问题较为严峻、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生态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校园建设成为新的趋势[1]。
植物景观是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配置有利于校园景观的形成,且能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完善。
校园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景观,被称为校园景观的综合表现体,能起到改善和美化校园环境、打造校园特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2]。
目前,国内对于校园湿地景观的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对于植物群落配置的分析。
基于此,从生态理念出发,调查并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西湖绿地的植物配置,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旨在为校园湿地景观和生态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1校园湿地景观1.1概况校园湿地景观是利用校园原有地形基础或湿地基址,根据天然湿地的结构、特征等,运用生态学知识及相关技术,在校园内呈现出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校园湿地景观在生态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景观营造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将自然生态、文化历史、校园特色相结合的绿色景观体系[3],也是打造生态校园的重要一环。
1.2湿地景观营造特点植物配置是湿地景观营造的核心部分[4],在规划设计湿地景观时,需要兼顾生态原理和美学知识,对水面、水缘和岸边植物进行分区配置,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形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群落,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2生态理念下植物配置的重要性2.1结构组成更合理,凸显自然因素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植物配置更贴近自然状态,群落间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缩短到达最佳观赏状态所需的年限,更大程度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求,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2.2自然与艺术相结合,增强观赏效果实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在保证生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植物更好地分隔空间,将文化、科技、生态综合运用于园林中,提高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更好地满足游人的需求[5]。
2.3环境衔接更紧密,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将不同植物景观联系起来,增强与周围环境的相容性[6],形成一体化空间,减少边界感的同时,便于后期管理养护,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人居环境建设,为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
2016年第5期现代园艺1北大校园纪念性景观类型1.1纪念雕塑与植物配置李大钊像周围环境采用了规则式配植,栽植雪松、油松、白皮松和圆柏,形成苍松如海的效果,以烘托前景,表现李大钊英勇不屈的形象,气氛庄严肃穆。
蔡元培先生像周围采用的是自然式种植,1棵高大的雪松为主景,背景配以成列的白皮松,周围植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桃,前景采用棣棠和锦带花等花灌木,植物层次丰富,气氛宁静和谐,构景错落有致,表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尚人格和“桃李芬芳”的形象,为学生的纪念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
1.2纪念碑与植物配置革命烈士纪念碑背景种植高大的雪松和油松,采用半规则式种植,形成庄严肃穆的环境背景,象征着革命烈士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植常绿树种的同时,大量种植牡丹,在夏季形成绿树繁花的景象,更好地表现出革命先烈万古长青,后继事业繁荣昌盛的景象。
1.3陵墓与植物配置葛利普墓周围种植了油松、圆柏等针叶树以及金银木、玉兰、迎春等黄白花植物材料,表达缅怀之情。
场地中还种植了高大的国槐,形成绿荫如盖的效果,也表达了生者的美好祈愿。
1.4博物馆建筑与植物配置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前绿地采用规则式种植,植物类型简单明了,采用黄杨篱做出模纹图案,包围4块对称的草坪,草坪中心种植高大的乔木,靠墙边缘种植珍珠梅,整体风格简单明快,符合博物馆的整体氛围。
1.5纪念性景观旁水体与植物配置西南联大纪念碑南侧为开阔水面,植物采用规则式与自然相结合的配置手法,近水的一侧逐渐向自然过渡,婆娑的柳树和向水面探伸的桑树形成良好的林冠线,高低错落,加上水中倒影,虚实结合,柔化了纪念碑周围的严肃氛围。
2北大校园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手法2.1植物种植形式(1)规则式种植。
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形式能营造出一种庄严、宁静的氛围,在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中应用较多,体现出一种庄重的氛围。
(2)自然式种植。
自然式配置是指植物的种植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形式,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等种植方式,营造出舒缓安静的氛围。
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绿化植物及配置调查分析张虎天,侯丽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E-mail:zhanghutian@ 摘要: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绿化植物进行了统计,并对植物生长情况及配置进行了调查。
结果为:校园现有绿化植物 30 科 48 属 66 种(包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
多数植物生长良好,但由于人为破坏,气候不适和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部分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植物配置规划采用多种色彩和配植方式相结合.能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体现一定的美学和生态功能 ,基本满足校园建设的要求,体现出庄严肃静而不失轻松活泼的校园风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校园总体绿化树种结构相对单一,种类较少,一些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不尽合理,绿化与美化, 美化与适用关系的处理不够完善,就此提出发展校园绿化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农业大学;校园;植物配置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内植物种类丰富,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提供休闲娱乐空间,而且为林学、园艺、农学、草业等院系开设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学》等课、程的教学提供实习基地。
植物是构成绿地的第一要素,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情况及配置方式直接影响到校园绿地的环境质量[1],通过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校园气候特点甘肃农业大学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气候条件与兰州市相近,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
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 260h,无霜期为 185~200d,年平均降水量在 250~350mm,并集中分布在 6~9 月,年平均气温 9.1℃。
2 调查内容与方法对甘肃农业大学教学区和家属区绿化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统计校园绿化树种,了解其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园植物配置分析。
调查方法主要是对现有绿化植物实地调查,辅以向相关教师和后勤绿化处咨询,然后查阅工具书[2 ~6] 进行种类鉴定和植物配置分析。
家属楼宅前:列植榆树,宅前绿地,接骨木,五叶地锦,沙葡萄,玉簪,茶条槭,园艺楼前:红皮云杉,金银忍冬,桃叶卫矛,树锦鸡儿,榆树,毛果绣线菊,紫丁香,惊呆,榆叶梅,老图和院楼之间:榆树,柳树,核桃楸,李子,杏,毛樱桃,梨老图门前:东北杏,百花,梓树,红瑞木,花楸,水蜡篱,黄刺玫,榆叶梅,铺地柏水利楼前:红皮云杉,梓树,杜松,茶条槭,花楸,天目琼花,暴马紫丁香,榆叶梅,东北山梅花,毛樱桃,红松,惊呆,铺地柏,连翘,芍药,红瑞木,还有草花,金鱼草,百日草主路:红皮云杉,榆树,白桦,棘院门口:榆树,梨,暴马紫丁香,连翘,树锦鸡儿,铺地柏,红瑞木,梓树,毛果绣线菊,网球场:柳树,景天图书馆西面:复叶槭,水曲柳,杨树,桃叶卫矛,北区宿舍行道树;杨树,红皮云杉,暴马丁香,榆树,食堂因中央,篮球场外围银中杨,子弟那个像,北五六之间广场有白桦,水曲柳,花楸,水蜡篱,芍药,暴马丁香,天目琼花,藏花忍冬,小叶丁香篱,红皮云杉球,北五北六:行道树有榆树,柳树,北区水房有杂交杨,资环院樟子松,北四寝室门前有行道树,钻天杨,五角枫北四食堂花坛有芍药,百合,绿篱是水蜡,研楼门口有列植的旱柳,银中杨,榆叶梅。
五谷园里有杨树,玫瑰,复叶槭,秀园有各种树主楼喷泉:芍药,铺地柏东北农业大学植物景观及种类丰富,集聚北方的特色树种如哈尔滨市树丁香,四大观果树种,还有北方著名树种银杏,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说,可以发现农大树种的丰富,从高大的乔木到低矮的地被植物,各个层次都有很多有特点的树种,从人的视觉角度来看,颜色是吸引人的很重要的要素,各种颜色的搭配尤为重要。
从四季的配景来说,每个季节都能看到每种植物最美的一面。
每种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所以成就了自己的对于人来说最美好的使用目的。
姿态优美的绦柳,不仅可以欣赏它的美丽而且在酷热的夏日寻找到属于它的凉意。
东北农大校园植物景观分析高校校园是学生与教职工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第1期49农林园艺1.校园绿化景观的功能1.1防护功能。
对于校园绿化景观来说,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园景观的优化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校园绿色景观具有保持水土以及涵养水源的防护功能,绿色植物能够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因此在校园的土地以及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来说可以直接栽种相应的绿色植物,比如乔木和灌木,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相应的水土资源,充分地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及价值。
除此之外,绿化景观还有防风固沙以及吸纳尘埃的作用,各种绿色植物的根中能够降低风速,起到阻挡风沙以及灰尘的作用。
另外,这些绿色景观植物还能够直接监测大气的空气污染,对于一些特殊的景观植物来说,一旦空气中出现相应的污染,植物就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因为其对有毒气体比较敏感,因此在学校可以运用植物自身的敏感性来进行监测,更好地了解校园的空气质量以及空气环境。
1.2改善环境功能。
首先,校园的绿色植物能够直接改善校园的空气质量,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新鲜的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通过这种形式来净化空气,消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细菌,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绿化景观还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一定的水分,保障空气水分的充足性,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从而为学校老师以及也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绿色植物对空气湿度的作用在夏季尤为明显。
最后绿色植物还能够降低气温并发挥保温的作用,与建筑物相比,绿色植物的反照率相对比较高,能够吸收空气之中的热量,同时树叶还能够阻挡阳光的直射,其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因此能够降低空气的实际温度。
另外在冬季的时候,绿化植物可以通过减缓散热来形成良好的保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植物还能够发挥隔音降噪的作用,对于一些乔木以及灌木来说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绿色屏障,直接对声波的传递进行影响,降低声音的速度以及强度。
最为重要的是绿色植物还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绿色植物在每一年以及不同季节的更替和交换的过程之中能够呈现与众不同的自然美景,这一点对美化校园环境有着关键的作用及价值。
图1集宁师范学院泉山校区平面图一、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校园的独特气质,也充当着校园名片的功能,是人们对校园的最直观反映,是校园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校园景观还能使学校的软实力得以发展,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师生对于校园的归属感,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乐意享受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校园学术水平[1]-[4]。
二、集宁师范学院概况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1931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
1958年,依托之前设置的集宁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集宁师范专科学校。
2009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
随着学科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学校在传统师范类专业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向综合类专业发展。
建校50多年来,秉承“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致力于边疆基础性教育。
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建功立业。
诚如刘云山同志为母校的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学校现有旧校区、泉山校区、白海校区共三处办学校区。
(一)校园景观设计概况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繁荣发展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教育,学校提出要全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学校各界的不断努力,现已初见成效,校园景观建设也不断完善。
现以泉山校区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集宁师范学院中的主体建筑有主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逸夫教学楼、网络教学楼、体育馆以及学生宿舍。
根据建筑以及道路系统的分布,可将校园区域分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滨水区、体育活动区以及学生公寓区(图1)。
2.植物配置集宁师范学院内的植物有紫丁香、玫瑰、山桃、旱柳等共18种(表1)。
其中,乔木12种,占66.7%,灌木6种,占33.3%;常绿植物6种,占33.3%,落叶植物12种,占66.7%。
校园景观植物叶创兴(生命科学学院)一.校园植物的历史1。
岭南大学建立前的康乐园岭南大学建立前本校区原本是一个村,称为康乐村。
除村民的住宅外,多是荒丘和水田。
岭南大学建立后,校方对校园的建设具有整体的规划,基本格局是以南门到北门为校园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侧具有最重要的建筑,主要是教学楼及各院系的楼宇,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中心。
北校门原为正校门,盖因当时水路上街较为便利,解放后南校门改作正校门。
沿中轴线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主要是学生生活娱乐区,西区则是教工生活区。
校园开始以种植榕树、垂榕、大叶榕、阴香、龙眼、荔枝、橄榄、构树等为主,这些乡土树种生长多慢,当局决定从国外引进热带树种,首选地为澳洲,热带美洲,澳洲的桉树,白千层,木麻黄,南洋杉就是那时开始引进的。
当时引进的桉树,白千层有几千株,这些速生快长的热带植物非常适应广州的气候,只几年工夫,引种的树木就浓荫蔽天,成了骨干树种,使校园气象森然,康乐园的面貌从此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岭大任教的外籍教师以及许多在岭大就读的华侨从居住国引来不少国外的珍奇植物,例如原中大有五片竹园,许多竹种是华侨学生利用寒暑假探亲时引种回来的。
由于长时间内陆续引进一些品种,加上来自本省及其它省份的乡土树种,康乐校园的植物种类不但十分丰富,而且极具特点。
如种类甚多的桉树,白千层,红千层,细花白千层,木麻黄,南洋楹,直接引自巴西的橡胶树,王棕,长叶刺葵,桄榔等各种棕榈,澳洲坚果,菲律宾第伦桃,鳄梨,毕当茄,人心果,锡兰莓,锡兰橄榄,水松,水杉等,红花羊蹄甲,皂荚,枳椇等。
根据已故中山大学和华南植物研究所教授、著名植物学家侯宽昭先生生前回忆,康乐园引种植物的来源有:(1)自澳洲引入(2)自美洲引入(3)自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引入(4)自菲律宾引入(5)经由香港引入(6)由海南岛和粤北引入据广州植物志统计,在当时记载的1800种植物中,中山大学康乐园的植物即占了其中的80%,可见其植物种类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