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4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4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4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14 Word版含解析

标准练(十四)

时间:15分钟分值: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焦作市高三模拟)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答案:B

解析:“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宗法血缘关系被下级对上级的忠代替,并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

2.(2018·泉州市高三模拟)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董仲舒发展了儒学,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C正确;A、D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统治,A从属于C,排除;B是董仲舒儒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不是目的,排除。

3.(2018·襄阳市高三模拟)郑樵《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这一变化()

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

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自五代以来,门第观念越来越不被重视,结合所学,隋唐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士族势力下降,门第观念淡化,故C正确;门第观念淡化与“公天下”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文官政治的形成、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排除B、D。

4.(2018·安顺市高三模拟)下表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

A.设榷关增收入B.政策具有灵活性

C.闭关政策松弛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

答案:B

解析:表格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通商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具有灵活性,B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C、D错误。

5.(2018·大连市高三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

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答案:A

解析: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

四次集中派遣行动”,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松动,排除D。

6.(2018·开封市高三模拟)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

A.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B.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D.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

答案:A

解析:根据“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可知,国民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适应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A 正确;国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并非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排除B;材料反映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无法体现国民党的经济独裁,排除C;国民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

7.(2018·烟台市高三模拟)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可知,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性,B正确;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A错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就开始实行政治协商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无法体现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D错误。

8.(2018·潍坊市高三模拟)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1983年,从《浙江日报》到《人民日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这一现象() A.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已完成使命

B.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体现了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

答案:C

解析: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结合所学,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说明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正确;8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结束计划经济体制,A错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排除D。

9.(2018·南昌市高三模拟)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事大法官告示,包括:①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②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③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由此可见,外事大法官告示反映出()

A.公民法正式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逐步走向成熟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司法体系位高权重

答案:B

解析:外事大法官告示“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大法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说明罗马法适用范围扩大、内容日趋理性合理、注重法官素质,体现罗马法日益完善,逐步走向成熟,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法律,C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司法体系“位高权重”,D错误。

10.(2018·保定市高三模拟)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

答案:D

解析:“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说明铁路标准时间的改变,推动美国多个城市、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时间开始分享标准时间,说明生活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变化,D正确;A、B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与科学技术无关,排除C。

11.(2018·娄底市高三模拟)1945年,以凯恩斯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向美国寻求贷款帮助时,美国国会提出苛刻条件,而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的发展B.国家实力的变化

C.国际形势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调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由1945年对英国请求贷款提出苛刻条件,到1947年主动提出复兴欧洲计划,结合所学,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欧洲复兴达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反映了美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对外政策,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1945到1947年美国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排除B;国家政策的调整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的,排除D。

12.(2018·新余市高三模拟)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是一种罪恶,因此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

A.胡佛奉行政府是经济的“守夜人”

B.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

C.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戈尔巴乔夫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B

解析:根据“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可知,材料强调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结合所学,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减少了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B正确;A体现自由主义思想,只重视市场作用,排除;C无法体现“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排除;戈尔巴乔夫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但没有达到“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的程度,排除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