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_黄金刚

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_黄金刚

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_黄金刚
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_黄金刚

昆明大学学报 2006,(2):48~52CN53-1144/G4 Journal of K unming U niversity

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Ξ

黄金刚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论述了广西崇左壮族的传统餐饮活动及其饮食文化特色:合理的膳食结构、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祭祖传统。提出了崇左开发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的设想和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广西;崇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56(2006)02-0048-05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饮食文化高度发展,各民族受到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传统。

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会在市场上逐渐萎缩。有着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市场上越来越为人们所钟爱。品尝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食品,体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独特饮食文化成为现代游客的时尚追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广西崇左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传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挖掘、整理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使之同地方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开展特色旅游项目,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

本文所指的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包括崇左壮族的餐饮活动和饮食文化特色两大部分。其具体特点如下:

(一)崇左壮族的民族餐饮

1.种类繁多的天然食物

广西崇左壮族的聚居地,有的在崎岖贫瘠、没有水源的大石山区,有的则是在相对肥沃、有水源地的平垌地区。各聚居地之间自然环境差别巨大,又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大自然给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崇左壮族的主食是稻谷、玉米,辅以木薯、红薯、芋头、小麦、荞麦、豆类等。副食品种花样众多,日常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崇左壮族一般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油类主要是猪油、花生油等。

崇左壮族的饮食活动可以说是简单朴素,其特点是食物素淡,不讲究味道的厚重。各种食物主要来源于他们周边的自然环境,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果蔬,天然环保。

2.花样翻新的糯米食品

糯米是崇左壮族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长期的生活实践,糯米食品的加工可以说花样翻新,有蒸、舂、煮等多种加工方法,代表了食品的民族特色。

“蒸”:蒸五色糯米饭是崇左壮族人家的一件大事。做法是选用优质糯米,用红兰草、桅子果、枫叶、黄姜、黄花草等这些天然植物色素浸泡染色。把浸泡好的糯米倒入饭甑,上火隔水蒸熟,就可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带有天然植物特有的清香,香醇扑鼻,色香味俱全。它是壮族祭拜祖先的供品,也是节日馈赠亲友的佳品。

“舂”:糍粑做法最别具特色的就是“舂”。首先将糯米浸泡数小时,控干后倒入木制饭甑上火蒸熟,立即倒入木槽或石臼中用木杵舂捣,直到米粒碎烂粘连成团,再用手捏成碗口大小的扁平圆状即可。趁热吃则软韧可口,如果蘸上芝麻糖浆和花生糖浆,则更加香甜。

Ξ收稿日期:2006-04-05

作者简介:黄金刚(1965- ),男,广西天等人,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社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和地方民俗学研究。现为云南大学商旅学院访问学者。

“煮”:粽子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是我国许多地方的节日食品。但崇左壮族民众的粽子是最为独特的。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制作方法,二是其形状,三是包裹粽子的材料。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一宿,用粽叶包裹,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叫“驼背粽”。粽中包夹猪肉条、板栗、绿豆、芝麻、冬菇等。包粽子用的粽叶一般长一尺五左右,宽五、六寸,绿色,软柔而有韧性,煮熟后在粽子上留下淡绿的颜色,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3.精细加工的待客菜肴

崇左壮族人家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简朴的,但如遇节日或宴会宾客则非常讲究。最具特色的就是在制作菜肴时特别注重一个“鲜”字。从原料的选配到具体的制作过程,始终贯彻一个鲜香的原则。特色菜肴主要有生血、鱼生、白斩鸡等。

生血是桂西南壮族人喜爱的一种菜肴,在崇左地区非常流行。其主要原料是生猪血、生羊血、生鸡血、生鸭血。做法以生猪血为例:杀猪时,事先在一只干净的器皿中放入适量食盐,把猪血倒入一起搅拌,放置冷却。再用适量猪肝、猪肺、瘦肉、猪喉管等剁碎拌以葱花、生姜、蒜头和少量米酒,炒熟冷却后掺入生血捞匀,加入适量凉开水搅拌均匀,待凝结后即可食用。吃时拌以香菜、酸醋和炒熟的碎花生等,别有风味。壮族人认为生血有营养,可以增血补气。这种吃食方法可能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但在当地却认为是美味佳肴,非贵客则难以尝其滋味。

鱼生是崇左壮族对鱼类的一种特殊吃法。吃鱼生在广西壮族有着很长的历史,《广西通志》卷三十二记载:“剖活鱼细切,备辛香疏醋诸物,下箸拌食。曰鱼生。胜于煮者。”其做法:选用鲜嫩肥美鱼刺较少的大鱼,以草鱼、鲤鱼、斑鱼为佳。鱼去皮去骨,淘净内脏,去头斩尾。揩干净后用草纸或棉布包裹鱼肉吸取水分,然后细工切成薄片;其佐料是盐、醋、酱油、白糖、花生油和精工细切的葱、姜、蒜、薄荷、紫苏、辣蓼等植物配料。食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鱼生片拌以各种佐料,装盘食用;二是单独把鱼生片装碟,个人按自己的口味爱好调好佐料,吃时把鱼生片挟入自己的调料碗。鱼生脆而鲜美,滑润爽口。

4.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

在崇左各地,人们都可以吃到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各种小吃。有方便保存和携带的沙糕、米花糖;有营养丰富的糯米甜酒;有即炒即食的田螺、石螺等。这些食品源自自然,风味别致、经济实惠、食用方便。

(二)崇左壮族的饮食文化特色

1.合理的膳食结构

饮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与人类的繁衍、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看,膳食结构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审视崇左壮族传统的饮食习俗,就会发现他们的膳食结构是谷、杂粮、果疏和禽畜肉类等混合食物,实现了膳食营养成份的合理搭配和相对平衡。中国最早的医书《素问?脏器法时论》中谈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一观点至今仍被认为是非常科学的。

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看,玉米被称为“主食之王”。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现代营养学认为玉米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磷、镁、钾、锌等,并且是粗糙纤维食物。它营养丰富,热量不高,纤维粗,能增加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减少毒素的吸收,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经测定,每100g玉米能提供近300mg 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有报道说,世界上五大长寿之乡的主食均为玉米。再来看看作为崇左壮族主食之一的红薯。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红薯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熟食甘软。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六大最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红薯,被列为十三种最佳蔬菜的冠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薯还是一种良好的抗癌、减肥食品。

2.浓郁的人文关怀 

(1)尊奉老人 无论是在日常饮食活动中的表现,还是从饮食礼仪中的反映,崇左壮族都奉行老人优先,尊奉老人的原则。

一直以来,壮族老人都是餐桌上的中心人物。饭桌上的主位留给老人、入座时老人优先、开饭时老人先动筷子、幼辈要给老人装饭敬酒……这些都显示出老人在饮食礼仪中的权威地位。而且这种地位是不可挑战、这种礼仪是不可逾越的。

在日常生活之中,老人也会处处得到周到的照顾。家里杀猪,会给同一宗族的老人送一份猪干或瘦肉;逢年过节杀鸡宰鸭,营养丰富、软糯可口的心肝,肉多肥嫩的胸脯与尾部部位,都会拿来孝敬老人……

在崇左壮族人们的心目中,老人不是累赘,而是凡间的菩萨;在家里,老人被认为是家庭团聚的核心,被看成是一家团结兴旺的标志。这种良风美俗,从人们对壮族老人饮食活动的关注和尊重中表现得格外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2)热情好客 在崇左壮族地区,客人会得到隆重的接待。宴请宾客时,壮族人家更为注重礼节。

94

第2期 黄金刚: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

入席时,要请年老的客人与主家同辈老人坐正位,主人靠近中门一侧,客人在另一侧。年轻人要站在客人身旁,先给客人斟酒,然后入座。给客人打饭,饭勺不能碰到锅沿发出声响,担心客人以为锅中饭少而不敢吃饱。端饭得从客人后侧双手递上。席上夹菜,也极讲究规矩。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的碟子中,然后其它人才能下筷夹菜。按壮族人的礼节,客人的碟子是不能见底的,菜堆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往往开席不久,就会出现主人不断夹菜过来,而客人不断推让的场面,欢乐而感人。

崇左壮族群众一般多爱好喝酒,有喝“交杯酒”的习俗,这是壮族筵席上敬酒的特有方式。“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将酒倒入碗中,先由主人舀一汤匙酒,说几句欢迎的话,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将酒倒入客人嘴中,客人饮尽之后,也说几句感谢的话,用汤匙舀酒回敬主人。也有的双方同时各舀一汤匙酒,敬入对方嘴中。往往是“喝交杯”达到高潮时,全桌人都互相痛饮“喝交杯”,大家尽兴才会散席,俗称“串杯”。

3.厚重的祭祖传统

崇左壮族的饮食活动,体现出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在壮族人家里,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可能就是家家户户都设有的神龛了。历史上,崇左壮族有着祭祀祖先的古老习俗。往往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香奉祖,逢年过节则加烈性酒、果疏等多种供品祭祀祖先,以示报本追远之意。《岭表纪蛮》第四章记载:“侬各地,祀祖先,立蒸,尤笃追远之意。”当地的许多节日就是祭祖大节。如春节、三月三节和中元节,都是崇左各地壮族人家大规模隆重祭祀祖先的日子。许多特色食品本身就是祭祀祖先的供品。

节日进餐前祭拜祖先,这是崇左壮族一直坚守的传统规范。饭前祭祀祖先神灵,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这样做了,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迁和受到多种外来文化影响之后,壮族人民依然对此郑重其事,乐此不疲。这无疑说明了祖先崇拜的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其民族意识之中了。

二、崇左市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其消费结构可分为旅游中的食、住、行、游、购等的实物消费和在游览、娱乐中所享有的无形效用的劳务性消费结构的形式。实物结构固然重要,但精神消费的水平则更能说明人们在旅游中对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程度。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对到中国旅游的69位美国人和222位日本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分别有56.5%和68%的游客是为了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观念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可见五彩缤纷的民俗现象对异国他乡的游客具有很大

的魅力和很强的吸引力。

就崇左市而言,独具特色的壮族传统饮食文化无疑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一旦与地方美食及附着其上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将会大大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让游客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欣赏、得到享受,实现审美、娱乐、休闲的旅游目的。

(一)通过宣传以提高知名度

旅游宣传对人们旅游动机的激发起着关键性作用。奇特的自然风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通过宣传,扩大影响,才能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旅游宣传的回报率相当惊人,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报道:每增加1美元的宣传投入,可以增加旅游收入123美元。崇左是成立不久的地级市,不说在全国,就是在广西,许多人都不知其名,更不用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了。旅游宣传的形式,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主题广告、报刊杂志等,这些形式信息容量大,涉及面广。另外,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些活动,如展览会、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在旅游宣传中要突出崇左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使之广而告之,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地方政府有较高的公信度、稳定的财政基础,在这方面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二)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

如今,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许多民族地区,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事业来壮大地方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而各民族、各地区所蕴含的旅游资源是各不相同的,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的则以人文旅游资源见长,有的则两者兼俱。一方面,这说明开展民族地区旅游事业没有一个固定和通用的发展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旅游发展的路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立足本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健康饮食,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人开始远离大鱼大肉、精米细粮的饮食方式,向往天然野生的五谷杂粮。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天然食物,科学合理”的特色正符合这种时尚的饮食潮流。交通便利的壮族社区可以推出以“吃壮家饭菜”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向久居城镇的市民推出原汁原味的壮族特色饭菜,吸引南宁市及周边城镇居民前来旅游消费。同时注重天然食品这一卖点,通过宣传包装,把壮家常见的各种五谷杂粮推向市场,让游客吃饱了还要兜着走,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05昆明大学学报 第17卷

(三)开发饮食参与体验性旅游

当前许多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只是为了满足游客对异域美食的需求,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和体验极其有限。古人云:“饮食者,所以合欢也”,这种身心方面的享受,不仅体现在进食中,而且表现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品尝美食能令人身心舒服,这主要体现在生理上的享受;而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则更多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人们的满足感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的愉悦。开发饮食文化参与性旅游,不仅能激发游客的乐趣,让游客感受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陶冶情趣。

1.尝试传统劳作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人们无暇于食品的制作,每日三餐匆匆。如果能在旅游休闲的过程中尝试做些新奇食品,人们不仅不会感觉到累,反而会觉得富有情趣。崇左壮族许多传统食物的制作过程,劳作中带着愉悦,轻松中透着欢快,适宜开发参与性旅游,引导游客参与其中并且乐在其中。如舂糍粑,往往是两三个人围着石臼,按顺序有节奏地舂捣,讲究的是合作和默契。虽然是一种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但参与其中的游客肯定能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和付出劳动后享用成果的喜悦之情。如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辨认用来染色的各种天然植物、知道加工方法;又比如包“驼背粽”,同样也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的一些环节。古朴的传统食品制作,游客体会到的是自己动手的乐趣。

2.体会饮食礼仪

依托壮族传统饮食文化开发参与体验性旅游项目,应从细微之处着手,使游客体会到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依笔者之见,参与性旅游开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游客能否有一个原生的旅游环境,有一种身在其中、入乡随俗的体验。如对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当地农户来说,“吃农家饭”并非就是给游客烧制当地特色的菜肴,然后上桌任由游客一吃了事。如果这样的话,远道而来的游客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就餐环境,吃到了风味不同的食物而已。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接待方式,由家(或家族)中的老者以主人的身份,按壮族进餐礼仪主持游客的进餐过程;再由家(或家族)中的晚辈陪同,给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跟他们喝传统的“交杯酒”。如此一来,游客便能深刻了解壮族传统的饮食礼仪,体会到热情好客的饮食文化特色。

3.体验民族礼俗

崇左壮族的饮食文化特色之一,就是民众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今天,崇左壮族长久保留、代代相传的祭祖活动,同样可以开发利用,为当地旅游事业服务。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举家踏青、祭扫祖坟的日子,叫三月三节。此时的壮乡大地,山花烂漫、满目青翠,整个大自然充满着独特的魅力。乡间道路上,祭祖的壮族群众络绎不绝;在各个家族墓地,摆满了五色糯米饭等各色祭品,炮竹声此起彼伏。迷人的风光、神秘的祭祀活动和亲自动手燃放鞭炮的乐趣,无疑会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产生参与其中的强烈愿望。其实外人参与三月三祭祖活动,崇左壮族群众并不排斥,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尊重,是自己的一种荣耀。旅行社等旅游服务机构,应该很好地开发利用这一旅游资源,要做的只是事先沟通,合理安排。当然,参与其中的游客要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

三、崇左市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树立新观念

崇左壮族长期生活在边远山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仍占主要地位,传统观念封闭、保守,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性。要开发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培养和树立现代观念、现代意识。

1.地方政府———树立旅游扶贫观念

广西是全国重点扶贫的省区,而崇左市又是广西的贫困地区之一,帮助民族地区群众及早脱贫致富,是地方政府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的发展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能带动一个地区的交通、电讯、农业、轻工业和商业等行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旅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产出综合效益5 -7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因此开发崇左市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和消费,使城镇居民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富向本地区转移,使长期沉睡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并产生效益,可以逐步实现财富的积累,从而实现旅游扶贫的目的。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原来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旅游开发,几年时间很快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2.社区群众———树立商品意识观念

崇左壮族的传统饮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各种风味美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多流存于广大农村中,极少进入商业领域。历史上,壮民族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壮族群众就有不爱经商的传统,许多人都以经商为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壮族群众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意识,把独特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当作宝贵的资源,开发地方特色旅游项目,把各种民族风

15

第2期 黄金刚:广西崇左市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

味食品推向市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弘扬民族传统饮食文化。

(二)发挥社区老人的独特作用

社区老人可以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历史上,包括崇左地区在内的整个壮族都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壮族的传统文化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得到传承。在崇左,许多村寨和家族的历史传承往往只有当地老年人最为清楚,许多壮族动人的神话传说只有在老年人那里才可以听到。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运用于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之中,将会大大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增加旅游的地方特色,更好地吸引游客。另外,许多壮族社区的老人,本身就是制作传统民族菜肴的行家老手,通过他们可以为游客奉献出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菜肴。因此,组织引导当地老人参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活动,既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又可以使社区老人享受到旅游活动带来的实在利益。同时,以壮族老人在当地社区的地位和威望,就会影响和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和壮大社区旅游服务的队伍。注意可操作性,实行依托开发。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旅游客源市场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崇左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要想单独开发并使之成为一种在省内、国内具有吸引向性层次的旅游项目,是不大现实的。应该依托既有的旅游线路和景区进行开发,依托交通便利、消费水平较高的城镇来开发。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附近的村民,以旅游景区的游客为主要市场开展乡村旅游,在2001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3000美元。崇左市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广西目前推出的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中就有“大新德天跨国瀑布边关游”和“邓小平足迹游”,其旅游目的地之一就是崇左市。处于开发初始阶段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应学会借鸡生蛋。如在大新县德天景区附近的壮族村寨,就可借助景区的吸引力和既有的旅游设施,推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项目,这样既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又增加了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黄现,黄增庆,张一民编著.壮族通史[M].南

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2] 姚伟均.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M].华中师大

出版社,1999.

[3] 王洪滨.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

社,2004.

[4] 李好好,初安娴,姚杰.关于西部旅游开发的几个

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1):78-79.

[5] 刘瑞新.论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J].甘

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118.

[6] 卢世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

理论与实践,2005,(8):72.

The T raditional Dietary Culture and Its Tourism planning

of Zhuang N ationality in Chongzuo City of G uangxi Province

HUAN G Jin2gang

(Nanning Teachers’College,Chongzuo,Guangxi532200,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food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is an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This pa2 per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dietary activities and its cultural featur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Chongzuo city of Guangxi province,such as rational prandial structure,full-bodied humanism and the tradition of ancestor worship.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of planning of its tradit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primary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 ey w ords:the traditional food culture of Chinese peoples;tourism planning;Guangxi;Chongzuo 25昆明大学学报 第17卷

广西饮食文化

广西饮食文化 摘要:广西和广东一样是个神奇的省市,遍地的美食和热情的人们,让你如同 置身于自己的家中那么舒适。广西最出名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米粉,比如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蛳粉……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当然,广西的美食也不只是粉…… 关键词:美食、文化、 正文: 广西简称桂,位于中国南部,西南与越南接壤,南濒北部湾。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除汉族外,主要聚居着壮、瑶、苗、侗、彝等十一个少数民族。广西地形复杂且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量足,禽畜种类繁多,蔬果四时不断。 平原地区的麻鸭、三黄鸡,滨海地区的海产品,还有环江菜牛、巴马香猪、廉州鱿鱼、桂林马蹄、荔浦芋头、贵县莲藕等许多驰名特产,为广西菜系的形成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依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嗜好,创造出了多姿多彩、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 广西菜又称桂菜,起源于宋、元时期,清光绪年间,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先后辟为通商口岸,饮食市场日益兴盛,推动了烹饪技艺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不少烹饪高手来到广西,各派餐馆林立,名师收徒传艺,广西菜得以博采众长、丰富发展。桂菜兼收并蓄了其它地方菜肴的特长,利用广西的天然产品为主料,逐步形成了5种流派风味菜。 桂北风味,以桂林、柳州地方菜组成,口味醇厚,色泽浓重,善炖扣,嗜辛辣,尤擅于以山珍野味入菜;桂东南风味,包括南宁、梧州、玉林一带的地方菜,用料比较广泛,口味以清淡为主,以粉食为代表的各种风味小吃,更是样多味美。 桂西风味菜,包括百色、河池一带的地方菜,带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善长众菜合调,粗菜细做;海滨风味,以北海、钦州、防城地方菜组成,讲究调味,注重配色,擅长海产品制作;少数民族菜,讲究实惠,取材奇特,制法极有个性,富有山野风味。尤其对野生鱼种、山间珍菌、田埂野菜、乡村土鸡情有独钟。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知识讲解

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澳门虽小,但她素有东西饮食文化合壁典范之称,各种世界名菜俱全,令东西方食客无不神往。无论是国内的粤、湘、川菜,还是西式餐饮及葡国菜式或日本、美国、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风味及菜式,在澳门各大酒店均可品尝到。此外,澳门的海鲜菜式更倍受食客的欢迎。 二、澳门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影响概论 (一)澳门饮食文化的特点 澳门美食文化“学贯中西”、“通古博今”,有举世无匹的菜式,“土生葡菜”堪称一绝,一方美食天地令人向往。古训有道:民以食为天。但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对于吃如此青睐,如此讲究。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时尚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在澳门的大街小巷,除了到处可见的粤菜酒家外,还能尝到京菜、川菜、淮扬菜、法菜、葡菜等中外名贵菜肴,特别是经澳门人改良的“土生葡菜”,堪称一绝。澳门菜已经变成最能体现文化包容的美食谱系,更成为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的旅游特色项目。 第一,汇聚中西南北特色:许多外地人对澳门人有句评价,叫作“澳门人不怕请客”,意思是说澳门人请客人吃饭,决不会为请吃什么饭而发愁,保证会让你吃到独具特色、别处没有的菜肴。因为,澳门可谓荟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还可以吃到澳门菜、广东菜、上海菜、日本菜、韩国菜和泰国菜。如果还是偏爱中国菜的话,澳门的很多酒楼都应有尽有,从传统的烧鸡、蒸鱼,到特色的北京填鸭、鱼翅汤、烧乳猪,还有虾饺、烧卖、粉果之类的点心,尽可大快朵颐。 酒吧、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可算是另一种选择。在午餐后,不少人喜欢到咖啡室或露天茶座喝一杯浓浓的咖啡驱赶倦意。有时间的游人在咖啡和闲情的伴随下度过一个慵懒的下午,真是让人羡慕。例如在板樟堂街就有不错的葡式咖啡室,里面还有种类繁多的葡式甜点、糕饼。或者到著名的葡式蛋挞店去,在这里经常看见人们不顾烫嘴,津津有味地吃着香酥带脆

精选-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 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 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

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2009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

饮食旅游开发

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饮食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开封历史悠久,饮食 文化丰富,本文在对开封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总结评价的基 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在城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饮食文化是旅游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旅游的深度发展。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性饮食已经成为吸引游客出游和提高城市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是我国其他菜系的摇篮——豫菜的发源地,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开封饮食文化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同时也对促进开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用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封饮食文化的特色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先后七次成为中国的国都。其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以下特点: 1、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官、商、寺、民肴馔的完整体系。七代王朝在开封建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名流高士、富商大贾云集汴京,从而使官府肴馔应运而生,官府之肴馔,高雅清淡,鲜奇滋补。商业性质的中小型店铺遍布全城,提篮推车的串街小卖更是不计其数。汴京佛寺、道观百所之多,素馔斋食是寺庙观庵的主要饮食。民食的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官府的肴馔是开封的精华,那么市肆、民间的肴馔则是开封肴馔发展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清两代,开封是“中原首邑”,民国时期,开封又是河南的省会,开封仍然是南北商贾交流贸易的热闹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仍在继续,具有鲜明特色的开封肴馔四处传播,成为中国著名菜系之——豫菜的代表,又被誉为“汴梁风味”。 开封地处中州,烹饪方面则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

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

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 食俗 壮族饮食文化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 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 存古俗。 主食 副食 饮料 果品 壮族地区的果品种类十分丰富,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种类高达一百二十多种。壮人爱吃的水果有果蔗、金桔、柚子、碟子柑、扁桃、菠萝、菠萝蜜、香蕉、荔枝、龙眼、黄皮、橄榄和芒果等。有些水 果壮人有自己的吃法,比如鲜菠萝片要蘸些盐水,才甜脆可口。还 可以做罐头,酿造香醇的菠萝洒。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 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 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 族人以猫、狗、蛇、虫为珍味,也爱禽蛋、猪肉和野味,擅长烤、炸、炖、脓、卤、煮等烹调方法,口味偏好麻辣鲜酸。名菜有:白 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豆腐肴、五色糯米饭、鱼生、烤 乳猪、盐风肝、五香豆组、酿炸麻仁峰、火把肉、烧鸭、烤辣子水鸡、皮肝生、予姜野兔肉、洋瓜根夹腊肉、酸水煮鲫鱼、白炒三七鸡、五彩蛋等,其他菜肴还有:酸菜炒粉肠、凉薯炒牛肉、烫马肉、网油猪肝卷、豆腐夹、粉丝青菜汤等。

有特色的菜肴是“豆腐圆”,桂西北一带过年定要吃此菜,是用猪肉泥加上豆腐、鱼、虾等及调味品搅成馅料,做成九子,油炸而成。 香叶烧油鱼是西林县壮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佳肴,将江鲤洗净,去净鱼肋和肠脏,把炒锅烧热,用生姜涂抹锅底,下鱼文火煎制,至江鲤两面见黄时,下姜丝、高汤、香叶等炯5分钟,再下精盐、白糖、酱油、料酒等调料后改用猛火烧5分钟,水生粉勾薄荧下锅,继续烧,数分钟后出锅上盘即成。特点:肥美肉嫩,甘香鲜醇。

靖西县壮族歌圩文化抽样调查报告

靖西县壮族歌t于文化抽样调查报告?旅游管理 靖西县壮族歌埒文化抽样调查报告 李凯旋 歌ff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堇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但随看城市化的发展,歌坪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加速衰落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歌埒文化的保护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歌埒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山歌传承人,使歌埒文化健康发展,代代相传。 (一)调查目的 歌埒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背景 下壮族歌埒文化的发展现状,找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壮族歌垛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硏究》的研究收集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资料,促逬壮族歌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缈只与实施 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 课题组成员具体组织实施。 (三)调查时间与地点 2013年12月下旬-2014年1月上旬。 调查地点是典型的壮族集聚区一騰西县,包括全县19个乡镇。 (四)调查对象 主要针对靖西当地居民特别是当地村民。 (五)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当地居民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体。居

民抽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六)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山歌的普及情况;山歌传承的途径; 调查对象对歌垛文化的保护意识;调查对象对歌坪文化保护的态度;歌妊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情况;调查对象对政府保护歌坏文化的评价等。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为98.4% ,有效 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8%。 (二)问卷基本数据统计分析(以下分析以有效问卷为准)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民族及户籍情况 调查对象男性占45.51% ,女性占54.49% ,主要以壮族(占99.18% )和农村户口(占84.90% )为主。 (2 )年龄及文化題 调查对象年龄从6岁?70岁,包括老中青及少年各个年龄段,其中18岁以下占24.08% ,18-40 岁占15.51% ,41-60 岁占25.92% ,60 岁以上34.49% ; 文化程度<1孝及以下占24.49% ,初中占41.43% ,高中占25.71% ,大专以上占&37%。除了部分中小学生,调查对象多为乡下村民,文化程度都比较低。

论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10221879.html, 论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作者:姚箭标李小丽谢庆雄 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05期 摘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各具特色,在少数民族中,壮族尤为特别,它不 但人口最多,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铜鼓、音乐文化等等。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壮族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壮族教育融合有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壮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壮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现代教育;融合 一、引言 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作为古老的民族,也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比如:壮族传统文化。壮族地处华南-珠江流域,在优越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下,壮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自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壮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壮族传统文化亟待融合到壮族现代教育中去。就目前壮族现代教育来看,可以发现其与壮族特色传统文化严重脱节。壮族教育仅仅限于对学生的壮文传授,忽视了对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壮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犯一个认知错误,在潜意识中认为现代教育就是继承知识、改变生活,其实现代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输,它更多的是思想、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需要使壮族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教育中,使两者水乳交融,促进壮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二、壮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现状 (一)壮族传统文化教育缺少专门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设计 在现代壮族教育中,我国教育都缺乏对壮族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教育计划。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最初并不是开始在学校,而学校是一个人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壮族学生进入学校以前,他们就已经在生活中初步接受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壮族学校对于传统文化只注重于壮族文字的传授,更多的是针对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划和课程设计。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传承壮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对于壮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学校以前智商还只是处于成长阶段,虽然知道了一些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有可能并不知道其代表的含义,这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教育,理解壮族传统文化的具体精神层面的含义。壮族传统文化对于壮族现代教育来说是非常有思想和技巧的,这种思想和技巧不仅限于知识层面,它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在实行现代教学计划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意义,设置专门的课程和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

饮食旅游开发思路探究

饮食旅游开发思路探究 一、文献综述 作者通过对CNKI实行检索,发现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 数量相对较少,一共14篇,这说明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还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根据作者统计CNKI搜索结果,近几 年国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基于旅游需 求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磊,2010),以淮安为例,认为淮安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终端市场的需求为核心,使用主题化、 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开发策略;《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 建忠,2009),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有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 方向与途径;《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杨丽,2001),认为中华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 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要适合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 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提升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动餐饮业 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樊玲、洪锋,2007),认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 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可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动饮食文化的进一 步繁荣,要充分利用饮食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展开旅游活动,以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的思考》(胡一旻,2009),认为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分析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宁波传统饮食文 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发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实行了初步探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黄继元,2005),认为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 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四川佛教饮食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毛震,2007),认为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

壮族文化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和融化,使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活力。当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时,是壮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从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统一的祖国版图,自此至民国时期,壮族由自主发展时代转入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整合中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具有以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源结构。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va6 cuэη6](壮族)的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早在自主发展时期的先秦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但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按照语言谱系树理论模式,把壮语划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词序和构词理据、认知思维方式等语言本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壮语所属的壮侗语集团与汉语缺乏同一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壮语一般是中心成分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壮族[kai5pou4](鸡公),汉语是“公鸡”;[no6mou1](肉猪),汉语是“猪肉”;[ran2 kou1](家我),汉语是“我家”;[piali3 kon5](走先);汉语是“先走”;等等。这表明壮语与汉语的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逻辑南辕北辙,两者的关系不是发生学关系,而是接触关系。根据考古发现,在华南——珠江流域商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不少刻划文字符号,说明在自主发展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试图创造本民族的文字。秦汉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人和影响,壮族先民转向借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法,仿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即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方块壮字”。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根据遗传学遗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特主要是稻谷。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裹粮”,其中的“糇”(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4]或“膏”[khau3]。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dci2nam4mi2pia1](水里有鱼类),[dci2na2mi2khau3](田里有稻米)。”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

民族文化情感里的奇葩——壮族歌圩

民族文化情感里的奇葩——壮族歌圩 她是人们劳作时从心底传出的希望之音,节日聚会时欢唱的喜庆之乐,择配传情时灵动的热烈之曲,她是壮乡人民的情感依托——歌圩。 凡壮族聚居地区均有歌圩的活动,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它已成为壮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一、歌圩的历史渊源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活动。在红水河流域的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县一带,每年新春到来之际,都要隆重欢度传统的“蛙婆节”,举行盛大的“蚂拐”歌会,整个活动以崇蛙、奉祀“蛙婆”(又称“青蛙姑娘”)为中心,贯穿于正月始末。 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阶段,其性质、内容、形式、规模及功能都发生了各种演变——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例如“蚂拐节”在“祭蚂拐”期间,人们装牛扮马,或舞起斗笠簸箕,或男女盘歌对答;在“葬蚂拐”之后,青年们跳起“蚂拐舞”,这就是祭典中伴随产生的自娱形式——由“娱神”向“娱人”、由“舞化”向“歌化”发展。广西钦州市壮族民间,每年中秋前后举行的“跳岭头节”,据清道光《钦州志》卷一记载:是期,“延巫者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名曰:跳岭头。曰不如此不丰稔”。反映了原始祭祀仪式从“娱神”到“娱人”、从“群舞”到“群歌”、从“舞化”到“歌化”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的过程。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明清时期是壮族歌圩最为兴盛的时期,明代邝露在《赤雅》中记载了壮族歌圩的动人景象。张祥诃《粤西偶记》记述了壮族歌圩的歌词结构及韵律特点。近代以来,有关壮族的歌圩活动,更可谓籍载不断。 二、主要活动 歌圩主要有以下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临场性歌圩,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竞赛性歌圩,包括"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等。有的歌圩则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农历三月三的歌圩最为隆重。每逢歌圩日,壮乡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唱山歌、抛绣球、舞龙狮、品小吃等。歌圩会场,山坡上、草地间都被歌者围得水泄不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地各具特色的山歌轮番亮相,歌声此起彼伏。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等文艺演出。 歌圩以青年男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歌圩日,小伙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寻找别村的青年,三五或群,结队前往歌圩场地对唱山歌。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

我家乡(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旅游0802班 06号韦冬玲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桂林和柳州北部)山区。八桂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又由于桂北的主要地形为山地,许多地方较为偏僻,故在此聚居了较多的少数民族,尤以壮族为代表,同时还有苗、侗等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壮族的山歌,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和侗族的建筑并称为桂北风情四绝。下面我就先着重介绍一下在我的家乡壮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节日风俗 壮族的许多节日风俗与汉族的相同或相近,但有的节日是特有的。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壮族的山歌也因刘三姐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个人都至少会唱一两句山歌。出了著名的“三月三”歌节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也会举行聚会唱歌活动。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也是壮族山歌大展风采的时候。 壮族人崇拜祖先,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间,几乎所有的壮族都举行祭祖活动。杀鸡鸭、做糍粑、敬米酒祭祖,出价的女儿必须拿鸡鸭回来祭祖。 婚姻习俗

壮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同家族的人不得通婚。许多地方不禁同性为婚,但在一些地方,壮人视“同姓婚”为“爬灰”,社会予以禁止。在缔婚过程中,舅权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上流行“天山最大是雷公,地上最大是舅公”的俗语。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相传,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天上地上太平,那是吉利的季节,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若有违者,就会受到雷公的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因此,为了忌讳,这期间一半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歌、赶圩等活动进行。同意后,即经过媒人进行说合。解放前,一般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解放后,男女婚姻自由。 居住风俗 壮族人喜欢把村子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生活安全。同时禁砍村边树木这也是壮族信仰禁忌。民间认为,山有灵是死伤鬼栖之地,所以特别敬畏,禁止伐树、开荒、造坟,特别是村寨后山,认为是保护村寨安宁的神灵居住之所,绝对禁止砍伐,违者严惩。所以,壮族村寨前后都是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泉水淙淙。 山区的壮族人大多住干栏屋。干栏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储粮食;下层堆放各种农具、关养牲畜。这种居俗过去主要是为了防猛兽和防盗贼偷盗牲畜,但现在看来,由于是楼下圈养牲畜,臭气上升,

探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探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前言 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皇家宫阙、豪门庭园还是平凡民居都各领风骚。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更是世界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苑。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的建筑理念湮埋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建筑艺术,许多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正在慢慢消亡。当代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在建筑设计中唯功能主义的设计使传统的许多关于建筑、装饰设计的伟大发明创造将会被挤压、替代,甚至有被吞噬的危险。然而,他们却是现代建筑、现代装饰的母体。因此,如何继承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和改进其不足是摆在我们每个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髓和设计理念是未来建筑的母体,而传统民族建筑的不足有待我们去改良和“重构”。本文将就云南壮族民居建筑探讨色彩信息导向观念在壮族民居设计中的运用的诸多问题。 壮族民居属干栏式建筑,屋顶高大急倾,多采用竹、木建造,外形色彩由木本色、黑色、青黑色、蓝色、棕红色和红色等色彩构成。其色彩运用通常同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正逐渐被后人淡忘。因此,重建壮族民居色彩信息向导是当前壮族民居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壮族传统色彩体系在壮族服饰上最能体现,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

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蓝黑颜色是共同爱好。喜穿长裙短衣,头包青色绣花帕,腰系精致围腰。上衣分对襟和偏襟两种,其中又分有领和无领之别。在以蓝黑为主的底色上,上衣的襟边、下摆和袖口等部位喜欢镶一道宽约一寸的五彩花边,表现出各自巧夺天工的本领和审美的情趣。裙子喜用黑色,也有穿裤子的,女裤脚边分别镶有两道不同花纹图案的花带,其中底边一道宽5寸.另一道宽3寸,多为菱形连续纹样。壮族妇女有佩金戴银的习俗。银饰的式样繁多,其特点是精致小巧,其形态和花纹多取自壮乡的自然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青黑色的镶边衣服上,配上各种形态的银饰,在黑底的衬托下,银光闪闪,格外明亮。人体的媚态与自然景物的美融为一体,俊秀中透出一种艺术的光泽。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在传统色彩运用上大都存在共性,不少民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也就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但是壮族主要是崇尚蓝色,最为显著的是在所有少数民族中,不管是在蓝色色块、用量上都是最大的。这就更能体现壮族的用色独特、更能体现民族个性。自然,在以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又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如:服饰上采用对比强的色彩运用于人居环境,凭添几分情趣;有的用发亮的黑色料珠,或带上众多的银饰作为装饰,显得华贵高雅。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壮族民居中并

壮族的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五单元第九课《壮族的传统文化》 教材名称: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试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壮族民歌、壮族舞蹈、壮剧的来源、类别和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模仿演唱和舞蹈、搜集有关民族资料等教学体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概括、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壮族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及其类别、特点。 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活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背景:师生共同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的优势使四年级的学生对壮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已有一些了解。但由于地方、学校宣传壮族传统文化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生活实践还不够,因此学生对壮族传统文化还不是很了解。本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和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设计思路: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壮族民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壮族音乐美中进入学习。) 1.提问:你是什么民族? 2.教师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吗?(壮族)原唱者是谁?(刘三姐)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民族团结课,请同学们和老师跟随刘三姐的歌声,一起了解壮族的传统文化。 二、了解壮族传统文化 (一)壮族神话故事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之一:神话故事。) 1.提问:同学们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 2.老师讲民间文学中的刘三姐的神话故事。 (二)壮族民歌 (设计思路:通过师生观看民歌视频、演唱民歌、朗读歌词、讨论描述等,使学生了解壮族喜欢在各种场合表达情感,初步了解壮族民歌的分类,感受歌圩热闹的场景。) 1.欣赏:视频《只有山歌敬亲人》 ⑴老师:刘三姐被誉为“歌仙”,可见壮族人对民歌是多么地热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1)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壮族是少数民族其中之一。壮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国家中,由于少数民族往往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又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面对外界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应得到传承和发扬。关键词: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传承。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这次问卷调查共调查36人其中壮族人员29人,汉族7人,7人都是生活在壮族聚集地区的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下并且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居多,大多数为女性。调查他们对壮族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 一、壮族人民对自己本族文化的了解: 对本民族语言、风俗、传统节日、了解情况还是很乐观。超过70%的人熟练掌握或壮族语言,对本民族的风俗,民族节日有较多的了解,这应该使我们欣慰,没有遗忘了自己民族的起源和历史没有遗忘传承壮文化的根。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自己民族还存在一定的民族特色,没有被完全汉化。 二、大多数人认为壮族被汉化的原因主要有: 汉族文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传媒的影响等;几乎没有人认为是因为壮族人不重视自己民族文化才导致被汉化。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还保留着大部分的民族风俗习惯,没有人认为壮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完全被汉化。有超过80%的人非常希望深入了解壮族文话,他们认为壮族文化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人是不想了解的。 三、对于壮族文化风俗的现状被调查者认为: A势力仍然很强大B还有影响C很难判断D正在消逝,这四种情况的人基本相当,没有人认为壮族文化已荡然无存。若要在壮族人群中提高壮语、壮文普及录,调查者认为重点应放在,自治区内学校开设壮族选修课或性趣班;借助电视网络媒体扩大知名度;出版壮文字典、辞典及其其他书籍;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扩大影响。壮族人民认为壮族文化要继续传承下去,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加大对壮族文化的宣传;学校开设壮族文化课程;壮族人主动传承保护壮族文化;培养对壮族文化的喜爱等。壮族人民认为现今壮族文化的宣传发展应该通过广告宣传、加大壮族文化知名度;对壮族文化进行改良、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加以宣传;景点开发,带动壮族特色商品经营;深入发掘与研究等。 从调查的情况看,壮族人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还是值得称赞的。

壮族饮食文化 热情壮族人的待客之道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饮食文化热情壮族人的待客之道是什么 导语:壮族是个重礼好客的民族,去过壮家村寨的朋友一定难忘其经历。究其根源,可能跟壮族“以客为尊”的思想有关。壮族人通常会认为“来客”是吉 壮族是个重礼好客的民族,去过壮家村寨的朋友一定难忘其经历。究其根源,可能跟壮族“以客为尊”的思想有关。壮族人通常会认为“来客”是吉祥的象征,客人来就是吉祥到了的征兆。壮族人对长者、新客人尤为热情尊重,宾至如归对壮家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只要您来做客,壮家人一定会竭尽全力给你提供最好的食宿。 如果您有幸到壮家村寨作客,就会发现,壮家人的讲究还真不少。首先,壮家人非常尊老敬客。用餐时必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以后才能开饭,只有与客人同辈的长者才能与老年的客人同坐正席,年轻人要站在客人身旁,给客人斟酒之后方能入座。每次夹菜,都得由陪客的长者先给客人把最好的菜夹到碟中以后其他人才能长幼有序地夹菜。给客人添饭时勺子不能碰响锅,免得客人担心饭少不敢吃饱,然后要双手奉上才显得恭谨。如果晚辈先吃完则必须对长辈和客人说:“慢吃”以后才能离席。如果做晚辈的在客人吃完了以后还在继续用餐就被认为是怠慢了客人,不懂礼貌。 有经验的人去壮家作客,都不会一次吃饱,因为壮族村寨向来是把一家的客当作大家的客人,往往一顿饭要吃五六家。如果您是位食量大的人,在这里您绝对不用担心吃不饱。壮家人待客重酒不重菜,菜色丰盛与否并不重要,但是请客不备酒则是不把客人看在眼里。壮族人在宴客时还有“串杯”的习俗。主人敬酒时,先将酒倒入碗中,再用白瓷勺舀一勺酒,说几句欢迎的话后,便将酒灌入客人口中;客人饮尽后,也舀一勺酒,致几句感谢的言词,再将酒回敬主人(可以理解为:你喂 生活常识分享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 汇编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 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XX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

饮食文化与旅游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1.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能够体现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中华美食历史悠久,迄今已有约8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另外,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并衍生出各种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如商朝开国元勋伊尹的“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段本纪》)已成为千古美谈;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把“调和鼎某”与“安邦治国”相提并论(《老子·六十章》);晏婴的“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等。众所周知中国地域广大,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区,从宏观上讲有苏、粤、川、鲁四大菜系,代表了不同区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伴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的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2.饮食文化与旅游 在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要素和品牌形象功能也日显重要。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丰富的奇特的地方饮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而且还能宣传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此外,富含地方特色的饮食产品,也成为旅游者购物的重要选择,不仅提升了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