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案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教案

第16章 分式

16.1.1 分式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认识分式,并能概括分式

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能通过回忆

分数的意义,类比地探索分式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中的类比,分类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值为某一特定情况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2)面积为S 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 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___米;

(3)一箱苹果售价p 元,总重m 千克,箱重n 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元;

二、概括: 形如B

A (A 、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即有理式 整式,分式.

三、例题:

例1 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x 1; (2)2

x ; (3)y x xy +2; (4)33y x -. 解:属于整式的有:(2)、(4);属于分式的有:(1)、(3).

注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是零.如果分母的值是零,则分式没有意义.例如,在分式a

S 中,a ≠0;在分式n m -9中,m ≠n. 例2 当x 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11-x ; (2)3

22+-x x . 分析 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且只须分母不等于零.

解 (1)分母1-x ≠0,即x ≠1.

所以,当x ≠1时,分式

1

1-x 有意义. (2)分母23+x ≠0,即x ≠-2

3. 所以,当x ≠-23时,分式322+-x x 有意义. 四、练习:

P5习题17.1第3题(1)(3)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9y +, 54-m , 2

38y y -,9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五、小结:

什么是分式?什么是有理式?

六、作业:

P5习题17.1第1、2题,第3题(2)(4)

七、教学反思:

通过分式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时分式,知道了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了解了分式成立的条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约分方法,熟练进行约

分并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分式通分的意义,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及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类比地探索分式的性质,

渗透数学中的类比,分类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约分、通分的依据和作用,学会分式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约分;

2、几个分式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是: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

二、例3 约分

(1)4

3

22016xy y x -; (2)44422+--x x x 分析 分式的约分,即要求把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为此,首先要找出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解(1)43

22016xy

y x -=-y xy x xy 544433??=-y x 54. (2)44422+--x x x =2)2()2)(2(--+x x x =22-+x x . 4

522--x x x x 235-+23+x x x 57+x x 3217-x x x --221

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称为最简分式....

. 三、练习:P5 练习 第1题:约分(1)(3)

四、例4 通分

(1)b a 21,2

1ab ; (2)y x -1,y x +1; (3)221y x -,xy x +21 解 (1)b a 21与21ab

的最简公分母为a 2b 2,所以 b a 21=b b a b ??21=2

2b a b , 21ab =a ab a ??21=22b a a . (2)y x -1与y

x +1的最简公分母为(x -y )(x +y ),即x 2-y 2,所以 y x -1=))((1y x y x y x +-+?)(=22y x y x -+, y x +1=))(()(1y x y x y x -+-?=22y

x y x --.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小题的解法,完成第(3)小题。

五、练习P5 练习 第2题:通分

六、作业:

P5练习 1约分:第(2)(4)题,习题17.1第4题

七、教学反思:

(1)请你分别用数学语言和文字表述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约分运算,用到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发表,互相补充,归结为:①因式分解;②分式基本性质;③分式中符号变换规律;约分的结果是,一般要求分、分母不含“-”。

(3)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分式通分,是让原来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适当的整式,根据分式基本性质,通分前后分式的值没有改变。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从而确定各分式的分子、分母要乘以什么样的“适当整式”,才能化成同一分母。确定公分母的方法,通常是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16.2 分式的运算

16.2.1 分式的乘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分式的乘除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式的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

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情境导入

1、(1) :什么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的根据是什么?

(2):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2、尝试探究:计算:

(1)a

b b a 32232?; (2)b a b a 232÷. 概括: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

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分式,应该通过约

分进行化简.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

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如右图所示)

二、例题:

例1计算:

(1)x b ay by x a 2222?; (2)222222x

b yz a z b xy a ÷. 解 (1)x b ay by x a 2222?=x b by ay x a 2222??=33b a . (2)222222x b yz a z b xy a ÷=yz a x b z b xy a 222222?=33

z

x . 例2计算:4

93222--?+-x x x x . 解 原式=)2)(2()3)(3(32-+-+?+-x x x x x x =2

3+-x x . 三、练习:P7 第1题

四、思考

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呢?试计算:

(1)(m n )3 (2)(m

n )k (k 是正整数) (1)(m

n )3 =m n m n m n ??=)()(m m m n n n ????=________;

(2)(m n )k ==)()(m m m n n n ?????? =___________. 仔细观察所得的结果,试总结出分式乘方的法则.

五、作业:

P9习题19.2第1题 P7练习:第2题:计算

六、教学反思:

1、怎样进行分式的乘除法?

2、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

3、分式的乘除法是基本计算,学生务必重点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6.2.2 分式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能熟练地进行同

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复习整式的加减运

算、多项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分式通分,培养学生分式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类比、化归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分式的分子是多项式的分式减法的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应用。

教学过程:

一、实践与探索

1、回忆: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试一试:

计算:(1)a a b 2+;(2)ab a 322-

3、总结一下怎样进行分式的加减法?

概括: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二、例题

1、例3计算:xy

y x xy y x 2

2)()(--+ 2、例4 计算:16

24432---x x . 分析..

这里两个加项的分母不同,要先通分.为此,先找出它们的最简公分母. 注意到162-x =)4)(4(-+x x ,所以最简公分母是)4)(4(-+x x

解 16

24432---x x

k m n m n m n ???

=)4)(4(2443-+--x x x =)4)(4(24)4)(4()4(3-+--++x x x x x =)

4)(4(24)4(3-+-+x x x =

)4)(4(123-+-x x x =)4)(4()4(3-+-x x x =43+x 三、练习:P9第1题(1)(3)、第2题(1)(3)

四、作业:

P9习题17.2第2、3、4题

五、教学反思:

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类似于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

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步骤:

①. 正确地找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

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

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②. 准确地得出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应乘的因式。

③. 用公分母通分后,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④. 公分母保持积的形式,将各分子展开。

⑤. 将得到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整式)。

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按一般步骤解可化为一元

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增根的概念,了解增根产生的原因,知道解分

式方程须验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 转化”的思想方法,认识到解分式方

程的关键在于将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按一般步骤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增根的概念,了解增根产生的原因,知道解分式方程须验根

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 析:

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得

3

60380-=+x x . (1)

概 括:

方程(1)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思 考:

怎样解分式方程呢?有没有办法可以去掉分式方程中的分母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呢?试动手解一解方程(1).

方程(1)可以解答如下:

方程两边同乘以(x +3)(x -3),约去分母,得

80(x -3)=60(x +3).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 =21.

所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1千米/时.

概 括:

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以同一个整式,约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所乘的整式通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二、例题:

1、例1 解方程:1

2112-=-x x . 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x 2-1),约去分母,得

x +1=2.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 =1.

解到这儿,我们能不能说x =1就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呢?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当x =1时,原分式方程左边和右边的分母(x -1)与(x 2-1)都是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有意义,因此,x =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应当舍去.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我们看到,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因此,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2、例2 解方程:7

30100-=x x . 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x (x -7),约去分母,得

100(x -7)=30x .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 =10.

检验:把x =10代入x (x -7),得

10×(10-7)≠0

所以,x =10是原方程的解.

三、练习:P14第1题

四、作业:

P14 习题17.3第1题(1)(2)、第2题

五、教学反思:

⑴、什么是分式方程?举例说明;

⑵、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⑶、解分式方程为什么要进行验根?怎样进行验根?

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 转化”的思想方法,认识到解分式方

程的关键在于将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习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设元列分式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问题导入

1、复习练习

解下列方程:(1)21413-++=+-x x x x (2)6

272332+=++x x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概括]:这些解题方法与步骤,对于学习分式方程应用题也适用。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二、实践与探索: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例3某校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程序操作员各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甲的输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解 设乙每分钟能输入x 名学生的成绩,则甲每分能输入2x 名学生的成绩,根据题意得

x 22640=6022640?-x

. 解得 x =11.

经检验,x =11是原方程的解.并且x =11,2x =2×11=22,符合题意.

答:甲每分钟能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乙每分钟能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

强调: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三、练习:

P14 第2、3题

四、作业:

P14 习题17.3第1题(3)(4),第3题

五、教学反思: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16.4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16.4.1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于零的零次幂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n

n a a 1=-(a ≠0,n 是正整数)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的意义以及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问题导入

问题1 在 13.1中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n m n m a a a -=÷时,有一个附加

条件:m >n ,即被除数的指数大于除数的指数.当被除数的指数不大于除数的指数,即m = n 或m <n 时,情况怎样呢?

二、探索1:不等于零的零次幂的意义

先考察被除数的指数等于除数的指数的情况.例如考察下列算式:

52÷52,103÷103,a 5÷a 5(a ≠0).

一方面,如果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得

52÷52=52-2=50,103÷103=103-3=100,a 5÷a 5=a 5-5=a 0(a ≠0).

另一方面,由于这几个式子的被除式等于除式,由除法的意义可知,所得的商都等于1.

[概 括]:

由此启发,我们规定:50=1,100=1,a 0=1(a ≠0).

这就是说: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三、探索2:负指数幂

我们再来考察被除数的指数小于除数的指数的情况,例如考察下列算式:

52÷55, 103÷107,

一方面,如果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得

52÷55=52-5=5-3, 103÷107=103-7=10-4.

另一方面,我们可利用约分,直接算出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为

52÷55=5255=322555?=351 103÷107=731010=433101010?=4101 [概 括]:

由此启发,我们规定: 5-3=

351, 10-4=4101. 一般地,我们规定:n n a

a 1=- (a ≠0,n 是正整数) 这就是说,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 (n 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

四、例题:

1、例1计算:(1)3-2; (2)101031-???

? ?? 2、例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1)10-4; (2)2.1×10-5.

解(1)10-4=410

1=0.0001. (2)2.1×10-5=2.1×510

1=2.1×0.00001=0.000021. 五、练习:P18 练习:1

六、探 索

现在,我们已经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在 13.1“幂的运算”中所学的幂的性质是否还成立呢?与同学们讨论并交流一下,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成立.

(1))3(232-+-=?a a a ; (2)(a ·b )-3=a -3b -3;

(3)(a -3)2=a (-3)×2 (4) )3(232---=÷a a a

七、作业:P18 习题17.4第1题,练习第2题。

八、教学反思:

1、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幂,指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整数,幂的性质

仍然成立。

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a m ÷a n =a m-n (a ≠0,m >n )当m = n 时,a m ÷a n = ;当m < n 时,a m ÷a n = 。

2、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吗?(注意:零的零次幂无意义。)

3、规定n

n a a 1=

-其中a 、n 有没有限制,如何限制。 16.4.2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于零的零次幂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n n a

a 1=-(a ≠0,n 是正整数)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幂的性质(指数为全体整数)并会用于计算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

绝对值较小的数。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问题导入

=0)2

1( ;1)3(--= ;2)41(--= ,3)101(--= 二、探索:科学记数法

在 2.12中,我们曾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即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例如,

864000可以写成8.64×105.

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

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例如,上面例2

(2)中的0.000021可以表示成2.1×10-5.

例3 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它等于多少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第66页的阅读材料中,我们知道:1纳米=

9101米. 由910

1=10-9可知,1纳米=10-9米.所以35纳米=35×10-9米. 而35×10-9=(3.5×10)×10-9

=35×101+(-9)=3.5×10-8,

所以这个纳米粒子的直径为3.5×10-8米.

三、练习:P18 第3、4题

四、作业:P18 习题17.4 第2、3题

五、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要注意a 必须满足,1.≤∣..a .∣<..10... 其中n .是正整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 数的开方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1) 【教学目标】:以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出平方根的概念,理解平方根的意义,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的意义 【教具应用】:老师:三角板、小黑板 学生: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 2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 2,求圆的半径长。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 自学提纲: 1、 你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 看第2页,知道什么是一个数的平方根吗? 3、 25的平方根只有5吗?为什么? 4、 会求110的平方根吗?试一试 5、 -4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6、 想一想,你是用什么运算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7、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你能指出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吗? 8、 什么叫开平方? 三、 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老师点拔 ① 情境中的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 ② 概括: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如52=25,(-5)2=25 ∴25的平方根有两个:5和-5 ③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以利用平方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④ 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4,所以-4没有平方根。 ⑤ 0的平方等于0。所以0只有一个平方根为0。 ⑥ 概括: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⑦ 求一个数a (a ≥0)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四、 知识应用 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49 ②1.69 ③81 16 ④(-0.2)2 2、 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①1 ②0.09 ③(- 5 3)2 五、 测评 1、 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81 ②0.25 ③125 4 2、 求未知数x 的值 ①(3x )2=16 ②(2x -1)2=9 六、 小结: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复习试题

第 6 题图 N D A M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复习试题 时间:10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 )9± (B )9 (C )3± (D )3 2. 实数 14.3,1010010001.0,6,27,0,3 3-π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3. 若5233=?m ,则m 的值是 【 】 (A )2 (B )9 (C )15 (D )27 4. 若()()n mx x x x -+=-+234,则n m ,的值分别是 【 】 (A )12,1=-=n m (B )12,1-=-=n m (C )12,1-==n m (D )12,1==n m 5. 某校八(3)班有50名学生,他们上学的方式有三种:①步行;②骑车;③乘公共汽车.根据表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12,18==b a (B )%12,18==c a (C )%40,12==d b (D )%40%,24==d c 6. 如图,若NDC MBA ND MB ∠=∠=,,则添加下列 条件后不能判定△ABM ≌ △CDN 的是 【 】 (A )CN AM // (B )N M ∠=∠ (C )DB AC = (D )CN AM = 7.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0 cm,两条直角边长之比为3 : 4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 )27 cm (B )30 cm (C )40 cm (D )48 cm

8. 如图,在Rt △ABC 中,?=∠90C ,按如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 AB 2 1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M 、N ;②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③连结AD .若?=∠64ADE ,则CAD ∠的度数为 【 】 (A )?32 (B )?34 (C )?36 (D )?38 第 8 题图 第 13 题图 优 良28% 及格 36%16%不及格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 两个连续整数y x ,满足y x <+<23,则=+y x __________. 10. 若()(),11,172 2 =-=+b a b a 则=+22b a __________. 11. 因式分解:=-+-y xy y x 271832________________. 1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 cm,一边长为6 cm,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cm. 13. 期末考试后,小红将本班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优等生人数为__________. 14. 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c b a 、、,若c a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5. 如图,长方形ABCD 中,,4,10==AD AB E 为AB 的中点,在线段CD 上找一点P ,使△APE 为一个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线段DP 的长为__________. l 第 14 题图 c b a 第 15 题图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八年级数学试题 2015.10.2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B.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形 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3.点(3,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 ) A.(3,-2) B.(-3,2) C.(-3,-2) D.(2,-3) 4. 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 添加一个条件是() A. ∠BCA=∠F B. ∠B=∠E C. BC∥EF D. ∠A=∠EDF 5.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A/O/B/=∠A O B的依据是 ( ) A.ASA B.SAS C.SSS D.AAS 6. 下列四种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图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7.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2 B.3 C.4 D.5 8. 一名同学想用正方形和圆设计一个图案,要求整个图案关于正方形的某条对角线对称,那么下列图案中不符合 ...要求的是( )

9.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cm,CF=4cm,则BD等于( ) A.2cm B.3cm C.4cm D.5cm 10. 如图,在△ABC中,AC=4cm,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BCN的周长是7cm,则BC的长为( ) A.1cm B.2cm C.3cm D.4cm 11.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是六边形A/B/C/D/E/F/.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AB=A/B/ B. BC//B/C/ C.直线l⊥BB/ D.∠A/=120° 12. 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 写出一个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______________ 14.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

八年级上数学华东师大版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决定因素和本质,并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图案。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方法,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性质、解法、解集的概念及其它相关概念,体会并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值,可以对机会进行客观估计,体会偶然中的必然,这是在知识与技能上。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12章数的开方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从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进平方根概念,体现从实际到理论、具体到抽象这样一个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求二次幂的平方运算引出求平方根的运算,突出平方运算和开平方运算的互逆性; 2.过程与方法:扣住定义去思考问题,重视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旧引新,以新带旧。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认识平方根;会用计算器求任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2.难点:正确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1 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 cm2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 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2,求圆的半径长. (学生探索,回答问题) 二、探究归纳 问题1解设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cm,依题意有:x2=25, 求出满足x2=25的x值,就可得正方形纸片的边长. 因52=25,(-5)2=25,故满足x2=25的x的值可以是5,也可以是-5,但正方形边长只能取正值.所以x=5. 答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5cm.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找一个数,这个数的平方等于25. 问题2解设圆的半径为R cm,依题意有: πR2=16π,即R2=16, 求出满足R2=16的R的值即可求出圆的半径. 因42=16,(-4)2=16,故满足R2=16的R的值为4或-4,但圆的半径只能取正值.所以数R =4. 答圆的半径为4cm.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找一个数,这个数的平方等于16. 刚才具体的二个例子,从数学意义上都是要解决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用式子来表示就是如果x2=a,求x的值. 概括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square root)(也叫a的二次方根).在上述例1问题中,因为52=25,所以5是25的一个平方根.又因为(-5)2=52=25,所以-5也是25的一个平方根.这就是说,25的平方根有两个:5与-5.在上述例2问题中,因为42=16,所以4是16的一个平方根.又因为(-4)2=42=16,所以-4也是16的一个平方根.这就是说,16的平方根有两个: 4与-4.所以,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平方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三、实践应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2 B.4 C.±2 D.±4 2,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a4+a4=a8 B.a3·a2=a5 C.a8÷a2=a4 D.(-2a2)3=-6a6 3,化简:(a+1)2-(a-1)2=() A.2 B.4 C.4a D.2a2+2 4,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 5,如图1所示的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是() 图1 6,如图2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图2

7,如图3,已知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 =110°,则∠C =( ) A.90° B.80° C.70° D.60° 8,如图4,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CE ⊥AB ,E 为垂足.如果∠A =125°,则∠BCE =( ) A.55° B.35° C.25° D. 30° 9,如图5所示,将长为20cm ,宽为2cm 的长方形白纸条,折成图6所示的图形并在其一面着色,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 ) A.34cm 2 B.36cm 2 C.38cm 2 D.40cm 2 10,(芜湖市)如图7,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B 的边长为5cm 、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边长为( ) A. 14 cm B.4cm C. 15 cm D.3cm 二、填空题 11,化简:5a -2a = . 图5 图6 A E B C D 图4 A D C B 图3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1章数的平方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 一、平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算术平方根 a,读作“根号a”;另一个平方根是它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a。因此,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记作±a,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 的相反数,即- 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四、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1.概念不同; 2.表示方法不同; 3.个数及取值不同。 五、开平方 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六、立方根 1.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2.性质:任何数(正数、负数和0)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3.表示:数a的立方根,记作3a,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4.一个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七、开立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1.2实数 一、无理数 1.无线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1)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无理数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二、实数及其分类 1.实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实数的分类 (1)按概念分类 正整数 整数0 有理数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实数负分数 正有理数 无理数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定)

新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5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上期末数学考试最高分109分,最低分10分,平均分50,.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优生率为5.2%、及格率22.8%;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低落,多数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 二、教材分析: 1、体系结构: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行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 2、教材体例。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按课时给出随堂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4)增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每一章的开始,设置有展现该章主要内容的导图与导入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给学生以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与学生勾通,多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深入钻研教育教法,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习题降低教学坡度和教学难度,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四、培优、转差措施: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情况分别给予学生不同教学要求,按学生的不同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多与差生交流,与差生交朋友,分析差生差的原因,给差生以信心和关心,尽量给差生降低学生上的坡度;对于优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对知识进行拓展,给优生以充分思索的空间,多让优生自主探索,鼓励优生合作交流。 五、本期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期末考试优生率8%以上,及格率30%以上,平均分57分以上。 六、教学目标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 1、让学生经历又一次数系的扩展过程,进一步体验数学发展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际的辩证关系。 2、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立方与开立方间的关系;会用平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八年级上 第11章数的开方 1 ?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即:如果x2 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其中: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根号a”, 另一个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即a。 因此,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记作-..a。a称为被开方数。 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就是0,记作-.0 0。 负数没有平方根。 v'a 0 (a 0) (3)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 ?立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即:如果x3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 数a的立方根,记作幼孑,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3称为根指数。(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任何数(正数、负数、0)都有立方根,并且只有一个。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0的立方根是0。 3?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 第12章整式的乘除 1 ?幕的运算 (1)同底数幕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m a n a m n(m、n为正整数) (2)幕的乘方 幕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 a"" (m、n为正整数) (3)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 n a n b n(n 为正整数) (4)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n 为正整数,m>n,a 0) 2.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将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将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将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a+b)(m+n)=am+bm+an+bn 3.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 b a b a 2 b2 (2)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 2 倍。 a b 2 a2 2ab b2 a b 2 a2 2ab b2 4.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5.因式分解 (1)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2)公因式: 多项式ma+mb+mc中的每一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m,我们称之为公因式。 (3)提取公因式法: 把公因式提出来,多项式ma+mb+mc就可以分解成两个因式m和(a+b+c)的乘积,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4)公式法:将乘法公式反过来用,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成为公式法。 (5)十字相乘法:x2(a b)x ab = (x a)(x b)(a、b 是常数) 公式特点: 1)右边相乘的两个因式都只含有一个相同的字母,都是一次二项式,并且一次项的系数为一。 2)左边是二次三项式,二次项的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两常数项之和,积的常数项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之积。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11章数的开方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 一、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即: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零的平方根是零;(3)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算术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正;(2)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3)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4)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a ≥0。 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是记号:平方根±a(读作:正负根号a);算术平方根a(读作根号a) 即:“±a”表示a的平方根,或者表示求a的平方根;“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或者表示求a的算术平方根。 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负数没有平方根,∴被开方数a必须为非负数,即:a≥0。 四、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实质就是:已知指数和二次幂求底数的运算。 五、立方根 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即: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 2、立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的立方根为正;(2)一个负数的立方根为负;(3)零的立方根是零。 3、立方根的记号:3a(读作:三次根号a),a称为被开方数,“3”称为根指数。 3a中的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是:a为全体实数。 六、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实质就是:已知指数和三次幂求底数的运算。 七、注意事项: 1、“±a”、“a”、“3a”的实质意义:“±a”→问:哪个数的平方是a;“a”→问:哪个非负数的平方是a;“3a”→问:哪个数的立方是a。 2、注意a和3a中的a的取值范围的应用。 如:若3 x有意义,则x取值范围是。(∵x-3≥0,∴x≥3)

华师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期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请你估计81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523a a a =? B 、22)(ab ab = C 、923)(a a = D 、236a a a =÷ 4、当x=2010时,计算x x x ÷-+-)]96()3[(2的值是( ) A 、2010 B 、2010- C 、1005 D 、4020 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o,一条较短边长为5,则其对角线的长为( ) A 、5 B 、7.5 C 、10 D 、15 6、下列关于平行四边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对角相等 B 、邻角互补 C 、内角和为360o D 、对角互补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心对称图形必是轴对称图形 B 、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C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图形 D 、角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8、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AB=3,BD=2,DC=1,则AC 等于( ) A 、6 B 、4 C 、5 D 、6 9、如图在△ABC 和△DEF 中,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可得到另一个三角形,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FD ,AB=FD B 、∠ACB=∠FED C 、BD=CE D 、平移距离为线段CD 的长度 10、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BC 分别为6、8,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数3.14、3、π、0.1212…、 722、25、12-中,无理数的个数有___个。 12、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13、计算:??3a a m ____________=23+m a 。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1)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的立方根是1±; B .24±=; C 、81的平方根是3±; D 、0没有平方根; 2、在3.14,3 3,2,? ?21.0,722,5 14 .3-π,0.2…,3216-,94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3、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336x x x += B. 34 b b b ?= C. 326428a a a ?= D. 22 532a a -=. 4、 下列多项式相乘,结果为1662 -+a a 的是………………… ( ) A. )8)(2(--a a B. )8)(2(-+a a C. )8)(2(+-a a D. )8)(2(++a a 5、如m x +与3+x 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 ,则m 的值为…………………( ) A .3- B .3 C . 0 D . 1 6、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 、2 (1)(1)1x x x +-=- B 、2 21(2)1x x x x -+=-+ C 、2 2 ()()a b a b a b -=+- D 、()()mx my nx ny m x y n x y +++=+++ 7、.已知2a b +=,则224a b b -+的值是( ) A.2 B.3 C.4 D.6 8、估算324+的值是…………………( ) A .在5和6之间 B .在6和7之间 C .在7和8之间 D .在8和9之间 9.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 A 、分数 B 、有理数 C 、无理数 D 、实数 10下列式子,总能成立的是( ) A .1)1(2 2 -=-a a B .1)1(2 2 ++=+a a a C .1)1)(1(2 +-=-+a a a a D .2 1)1)(1(a a a -=-+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 3=,则x =______ 若5,4m n x x ==.则 m n x -=_______. 12. 若n mx x x x ++=-+2 2)32)(1(,则=m ,=n . 13.如图1,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 长为b 的小正形(a >b ),把剩下部分拼成一个 梯形(如图2),利用这两幅图形面积,可以验证 的乘法公式是 14. 计算:x 3. (2x 3)2 ÷() 2 4 x =___________ 9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5.分解因式,直接写出结果)(6)(4)(8a x c x a b a x a ---+-= 16.已知3=-b a ,2=b a ,则22b a +的值为 。比较大小:23 4 17.若1692 ++m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是 18. 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 理是:如对于多项式4 4 y x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2 2 y x y x y x ++-,若取x =9,y = 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y x -=0,)(y x +=18,)(2 2y x +=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 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3 2 x xy -,取x =27,y =3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写出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分) 19. 计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⑴ 48532+- ⑵ (16x 3-8x 2+4x )÷(-2x ) ⑶ 2 )1()4)(3(--++x x x ⑷()xy y x 42 +- (5)?? ? ?? ?- -?222 343)2(2x a x a x a ÷2)(ax - (6)(21)(21)a a +-+ .; 20.因式分解(每小题3分共12分) (1)422222 44a x a x y x y -+ (2) 3x 3 -12xy 2 (3) (x -1)(x -3)-8 (4) x 2 -4x-21 21. 先化简,再求值: (本小题5分 ) a a (图1) (图2)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1) 【教学目标】:以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出平方根的概念,理解平方根的意义,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的意义 【教具应用】:老师:三角板、小黑板 学生: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 2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 2,求圆的半径长。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 自学提纲: 1、 你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 看第2页,知道什么是一个数的平方根吗? 3、 25的平方根只有5吗?为什么? 4、 会求110的平方根吗?试一试 5、 -4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6、 想一想,你是用什么运算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7、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你能指出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吗? 8、 什么叫开平方? 三、 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老师点拔 ① 情境中的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 ② 概括: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如52=25,(-5)2=25 ∴25的平方根有两个:5和-5 ③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以利用平方来检验或寻找一个数的平方根。 ④ 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4,所以-4没有平方根。 ⑤ 0的平方等于0。所以0只有一个平方根为0。 ⑥ 概括: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⑦ 求一个数a (a ≥0)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四、 知识应用 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49 ②1.69 ③81 16 ④(-0.2)2 2、 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①1 ②0.09 ③(- 5 3)2 五、 测评 1、 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81 ②0.25 ③ 125 4 2、 求未知数x 的值 ①(3x )2=16 ②(2x -1)2=9 六、 小结: 1、 什么叫做平方根? 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零的平根有几个?负数的平方根呢? 3、 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平方运算中,已知的是底数和指数,求的是幂。而在开平方运算中,已知的是指数和幂,求的是底。 ②平方运算中的底数可以是任意数,平方的结果是唯一的,在开平方运算中,开方的数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的。 联系:二者互为逆运算。 七、 布置作业 1、 P 7第1题 2、 (选做)已知:x 是49的平方根,y 是1的平方根,求: ①2x+1 ②(x+y)2 11.1 平方根与立方根(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系统,在学生正确理解平方根概念的意义和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基础上,讨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最新华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3± B .3 C .3- D .3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 2 3 a a a =+ B .6 3 2 a a a =? C .65332)(b a b a = D .632)(a a = 3.如图,AOC ?≌BOD ?,∠C 与∠D 是对应角,AC 与BD 是对应边,AC=8㎝,AD=10㎝,OD=OC=2㎝,那么OB 的长是( ) A .8㎝ B .10㎝ C .2㎝ D .无法确定 4 3-、0 3.1415、π 2.123122312233……(不循环)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若)5)(3(+-x x =q px x ++2,则p 为( ) A 、-15 B 、2 C 、8 D 、-2 6.如图,在△ABC 中,AB=AC ,∠A=36°,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D ,交AB 于E ,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 A .BD 平分∠ABC B .△BCD 的周长等于AB+B C C .AD=BD=BC D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 7. 如图所示,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 (A )56 (B )23 (C )25 (D )12.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8.一个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64㎝3 ,则它的棱长是 ㎝。 9.若3=m x ,2=n x ,则=+n m x 。 10.(1)(6x 2 -3x )÷3x=___________.(2)分解因式:3a +3b =___________. 11.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广场,扩建后的正方形广场的边长比原来大10米, 则扩建后的广场面积增大了 米2. 12. 如果多项式22 16(4)x mx x ++=-,那么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3.如图,一次强风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高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 杆底部4米远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米. 14.如图,ABC Rt ?中,∠B= 90,AB=3㎝,AC=5㎝,将ABC ?折叠,使点 八年级数学上期期末卷试 姓名 O D B A C 第3题 (第7题) 第6题 A 第13题 E D C A B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华师大版中学生八年级达标测试卷。 全套试卷共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十一章使用 2. 第十二章使用 3. 第十三章使用 4. 第十四章使用 5. 第十五章使用 6. 期末检测卷

第11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5·泰州)下列4个数:9、22 7、π、(3)0,其中无理数是( ) A .9 B .22 7 C .π D .(3)0 2.8的平方根是( ) A .4 B .±4 C .8 D .±8 3.(2015·安徽)与1+5最接近的整数是( ) A .4 B .3 C .2 D .1 4.下列算式中错误的是( ) A .-0.64=-0.8 B .±1.96=±1.4 C . 925=±35 D .3-278=-3 2 5.如图,数轴上点N 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10 B . 5 C . 3 D . 2 (第5题) 6.比较32,52,-6 3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32<52<-63 B .-63<32<5 2 C .32<-63<52 D .-63<52<32 7.若a 2=4,b 2=9,且ab >0,则a +b 的值为( ) A .-1 B .±5 C .5 D .-5 8.如图,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 (第8题)

当输入的x 为64时,输出的y 等于( ) A .2 B .8 C . 2 D .8 9.已知2x -1的平方根是±3,3x +y -1的立方根是4,则y -x 2的平方根是( ) A .5 B .-5 C .±5 D .25 10.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其内部有一个以它的边长为直径的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是( ) (第10题) A .0.1 B .0.04 C .3 0.08 D .0.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实数3-2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 12.在3 5,π,-4,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 13.4+3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 14.某个数的平方根分别是a +3和2a +15,则这个数为________. 15.若2x -y 3+|y 3-8|=0,则y x 是________理数.(填“有”或“无”) 16.点P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点Q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且点Q 在点P 的左边,则P ,Q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注:数轴的正方向向右) 17.一个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6 cm ,现要做一个体积比原正方体体积大127 cm 3的新盒子,则新盒子的棱长为________ cm . 18.对于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定义运算※如下:a ※b =a +b a -b ,那么7※9=________. 19.若20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20.请你认真观察、分析下列计算过程: (1)∵112=121,∴121=11; (2)∵1112=12 321,∴12 321=111; (3)∵1 1112=1 234 321,∴ 1 234 321=1 111;… 由此可得:12 345 678 987 654 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实数3 27,0,-π,16, 1 3,0.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 0),其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下面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2x+3y=5xy B.x6÷x2=x3C.x2·x3=x5D.(-x3)3=x6 3.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1.5,2,2.5 C.2,3,4 D.1,2,3 4.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x3+2xy+x=x(x2+2y);②x2+4x+4=(x+2)2;③-x2+y2=(x+y)(x-y). A.3个B.2个C.1个D.0个 5.估计13+1的值在() A.2到3之间B.3到4之间C.4到5之间D.5到6之间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如果|a|=|b|,那么a=b 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C.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D.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7.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BD=CD B.AB=AC C.∠B=∠C D.AD平分∠BAC

8.如图所示,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C.九年级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9.如图,在△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 至点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的周长是() A.8+2a B.8+a C.6+a D.6+2a 10.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 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 2MN的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④S△DAC:S△DAB=CD:DB=AC:AB. A.1 B.2 C.3 D.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