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52
第2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2.1概述由于土体本身具有连续的孔隙,如果存在水位差的作用时,水就会透过土体孔隙而产生孔隙内的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
土具有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土的渗透性。
这里所论及的水是指重力水。
水是在土的孔隙中流动的,本章假定土颗粒骨架形成的孔隙是固定不变的,并且认为,在孔隙中流动的水是具有粘滞性的流体。
也就是说,把土中水的流动,简单地看成是粘滞性的流体在土烧制成的素陶磁管似的刚体的孔隙中流动。
这种思考方法,在被称为达西定律的试验中反映出来。
达西定律是土中水的运动规律的最重要的公式。
这个公式采用了“水是从水头(总水头)高的地方流向低处”这一水流的基本原理。
根据达西定律和连续方程,再考虑边界条件,一般的透水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即可以求出土中水的流量(透水量)及土中水压力的分布。
如图2-1 所示为土木、水利工程中典型渗流问题。
此外,土的渗透性的强弱,对土体的固结、强度以及工程施工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此,我们必须对土的渗透性质、水在土中的渗透规律及其与工程的关系进行很好的研究,从而给土工建筑物或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资料。
图2-1土木、水利工程中的渗流问题2.2土的渗透性土是由固体相的颗粒、孔隙中的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而土中的孔隙具有连续的性质,当土作为水土建筑物的地基或直接把它用作水土建筑物的材料时,水就会在水头差作用下从水位较高的一侧透过土体的孔隙流向水位较低的一侧。
渗透:在水头差作用下,水透过土体孔隙的现象。
渗透性:土允许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土的渗透性。
水在土体中渗透,一方面会造成水量损失,影响工程效益;另一方面将引起土体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从而改变水土建筑物或地基的稳定条件,甚者还会酿成破坏事故。
此外,土的渗透性的强弱,对土体的固结、强度以及工程施工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2.1土的渗透定律地下水在土体孔隙中渗透时,由于渗透阻力的作用,沿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
为了揭示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规律,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1856年总结得出渗透能量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达西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