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时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 格式:pptx
- 大小:180.68 KB
- 文档页数:17
必修2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标再现】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重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能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那么这些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正文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物质、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充分)(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学生活动: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图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并对照本课第一组图片简单分析。
(立法权:图4、决定权、任免权:图2、监督权:图1)(1)主要职权A.立法权──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地方法规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有普通法律的立法权,基本法律(如宪法、基本法)的立法权和国家领导人任免权归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既是最高权力机关,又是最高立法机关。
地方各级人大对同级地方政府实施监督,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
地方人大不是立法机关,只是地方权力机关。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举例:三峡工程、国庆阅兵、是否申办奥运会等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举例:国家总理、副总理、最高检察长、部长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复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拟 1 课时第 1课时三维目标(1)熟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运用。
重点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一、梳理第五课的主干知识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人大代表(1)法律地位: (2)产生、任期(3)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人大代表的权利: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 ①行使国家权力;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1)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1)含义;2)表现(2)含义(3)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4)原因:二、讲评本课的练习1.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
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2、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A。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政治必修二需要记忆很多东西,那么高中学生学习第五课时具体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第一节知识点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会行使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第二节知识点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组成。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
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图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过正确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权力机关的权力”,培养辨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学习,明确我国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2.通过模拟与讨论,从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动角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三、教学难点:人大代表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体验式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决定权或者立法权。
材料:新一届领导人选的确定和原
领导人的卸任
结论:任免权
材料: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
告并进行投票
结论:监督权
系。
知识回归──人大代表我来当角色扮演:人大代表
情境设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现
场
活动内容:根据当下的社会生活中
的问题,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活动规则:分组讨论和发言
学生进行角色扮
演,感受人大代
表的权利。
通过学生活动,在
特定的角色中内化
知识,增强使命感。
板书设计。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知识巩固:(一)人大代表1.产生:人大代表由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2.权利: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3.义务:①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2)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3.职权:(阅读课本56页方框思考,注意区分四种职权的不同)(1)(最高)立法权:我国的立法机关仅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人大常委会,虽有立法权,但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不是立法机关。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乡人大都没有立法权。
(2)(最高)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设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3)(最高)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4)(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决定因素:国体决定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国体)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1)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