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这是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

2.认识部首的意义,并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

在括号里选择能够和后面的名词相搭配的动词。 4.

练习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5.熟记 12 条成语。

6.读背古诗《竹里馆》。

7.补充图意,再把几幅图联贯起来说一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l.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题中的这段话。

(2)学生思量并说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

的距离以及每一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晨"、"碧"、"澈"、"粼"4 个字。 (" 晨"和"碧"要把竖画缩短,写得上紧下松些 ;"澈"和"粼"要把横画缩短,把字写紧凑)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步骤。 (先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

个部首的字)

2.指导。

(1)分别观察最左边的四幅图,说一说这四幅图上分别画了什么。(提醒学生第4 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图意思重在用眼看)

(2)子细观察第二竖行的4 个古文字,再和左边相应的图作比较,

看看有什么发现。 (古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

(3)认读第三竖行中的4 个部首,并与左边相应的古文字作比较,

有什么发现?(部首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来的)

(4)联系左边的图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 "彳"、"子"、"立"、" 见"作部首的字必然和什么有关?(以"彳"作部首的字与人有关;以"子 "作部首的字与小孩、后代有关;以"立"作部首的字与立、直有关;以" 见"作部首的字与眼看有关)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猜测,想想有哪些字属于这个部首。 (例"彳":伙、伯、休;"子":孙、孤;"立":站、端;"见":观、览、觉)再口头汇报,并说出理由。

(2)翻开字典,找到检字表中这四个部首的所在页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写在书上。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填写的字,可以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正误。

(3)比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再读一读这些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画出能够搭配的词)

2.指导。

(1)分别读一读每一个括号里的两个词。

(2)讨论:括号里每一组的两个词在乎思上有什么联系?(意思相近)

(3)明确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词,也会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 词语相搭配。

3.练习。 (1)两人一组讨论括号里的词

哪一个能和括号后面的词搭配。 (2)用"--"画出选出的词语。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选的词语。

(2)把选出的词语和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先指名读,再齐读)鼓励斗志,改正错误,推广经验,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励"、"改正"、"推广"、"提高"4 个词,要求学生说出后面分别和它们搭配的词。

(4)说一说括号里剩下的词语可以和哪些词相搭配。 (如:鼓励同学、克服艰难、推动生产、增加收入)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品读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

2、感知田园诗歌,体味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3、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准备:

王维的知识卡片;教学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优秀诗人。在唐代璀璨的群星中,王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还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音乐大师。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二、预习检查

1、背景

《竹里馆》当做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于是往往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乎兴清幽、心

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

会,而命笔成篇的。

2、作者

王维 (约 701—761) ,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 (今属山西) ,其

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二十岁中进士。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通过

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留有《王右丞集》。

三、诵读诗歌:

1、学生朗读诗歌,感知大意。

2、理解诗歌。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有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惟独明月静静陪伴着我。

3、理解后诵读诗歌,教师从节奏、韵律等角度指导。

4、多种形式诵读。个人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四、感知诗歌意境:

1、通过反复朗读,与文本对话,思量这首诗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在明月地陪伴下,内心的淡

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悠闲、宁静的画面。

五、赏析诗歌:

1、与作者对话,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

空灵、淡泊、宁静、优美、闲适等等。

2、哪些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独坐”,“弹琴”、“长啸”

3、诗人感到孤傲吗?

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诗人并不感到孤傲。

4、全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诗人与自然对话,与乾坤往来,感悟着隐居生活的夸姣情趣。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宛然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六、课堂练习

背诵、默写诗歌。

七、拓展阅读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往往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偶尔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偶尔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布置下一课《丑小鸭》的阅读要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问题导入: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

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故事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2、品。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

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析。教师展开联想,拓展诗中的内容(程度高的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拓展,教师补充):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

己的情感。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课文注释提出的质疑,让学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让思辨的习惯往往在学习中养成。

4、悟。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看法时,往往会悟到一点什么,让

他们多讲出来已形成思想交流的氛围。

5、诵。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味

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的目的。

二、布置明天要学习的新课文《丑小鸭》,思量三个问题:

1、找出课文中若干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仁爱的农夫,可鄙的、可笑的……猫绅士、鸡太太等等)

2、你知道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原因是什么?

3、丑小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三、下课。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1.审题。

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句。

(2)要求学生做缩句练习。 (夏天是个城市)

(3)说一说这个句子的毛病所在。 (搭配不当)

(4) 口头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 ("南京是个漂亮的城市"或者"南

京的夏天是漂亮的")

(5)教师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一是读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进行修改。

3.练习。

(1)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第(2)、 (3)两句。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其余两题的答案是: (2)把"和"换成"戴着",中间用逗号隔开。

(3)"乌云和"改为"乌云密布",中间用逗号隔开。

4.反馈。

(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2)举出两种错例,说明不可以改变句子原意。①第 2 句仅把" 和……红领巾"去掉。②第 3 句仅去掉"乌云和"。

(3)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5)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5.课堂作业:

将修改后的通顺句子誊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12 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 12 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可由教师讲解。

万人空巷:不少人会萃在一起,导致街巷都空了。形容哄动一时的盛况。

门庭若市:形容宫门里,朝廷上,进谏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样,非常热闹。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热闹纷杂。

比肩继踵:肩膀挨着肩膀,脚碰着脚。形容人不少,很拥挤。

项背相望: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断。

座无虚席:形容许许多多的人会萃在一起。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查字典自读这首诗。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啸:即啸歌,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诗的大意: "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撮口长啸。竹林幽深,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惟独明月与"我"相伴。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要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如 "竹"(zhú)、"篁"(hu áng)、"啸"(xi āo)。

(2)指名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图意,

②补画第 2 幅图,③将四幅图的意思联贯地说出来。

2.指导。

(1)指导看图,思量: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他们取名。 (小刚、小红、小明)

(2)组织讨论:三幅图(1、3、4)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①小刚拿着照像机在走路,后面的事情吸引了他,使他转过头去;③小刚用相机拍下了刚才的情景;④小刚把洗好的照片拿给小红和小明看,他们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3)继续讨论:第 2 幅图的内容和什么有关?(小刚拍下的照片)

(4)这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题目:《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

(5)分组讨论:小刚拍下了什么照片,他们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3.练习。

(1)每一个小组派代表站起来汇报他们的想像。

(2)对发言的同学汇报的不足之处,赋予补充并发表白己的意见。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点,提醒学生想像的内容不仅要合理,而且要健康。

(2)让学生自己准备,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指名讲,教师及时赋予提醒和匡助。

(4)和同桌互相说说这件事。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教案_10

《竹里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又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思想、情趣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接下来,顺势利导,引领学生分析、品味、背诵,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变得清晰起来。所以,这节课,我准备以读、赏为主。“读”是酝酿一种氛围,“赏”是获得感性的解读,那么,之后的感悟与品味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2.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3. 3.学习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4.教学重点 5.学习知人论世阅读方法,总结王维田园诗的特点教学难点 归纳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苏轼语: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知道摩诘是指谁吗?(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竹里馆》,一起走进王维的世界,感受他的高雅志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PPT展示) 王维(701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诗人别称(利用PPT的遮盖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后展现) 1.王维——诗佛 2.李白——诗仙 3.杜甫——诗圣其诗称“史诗” 4.李贺——诗鬼 (二)多种形式朗读 1、听朗读音频后,两个学生个别试读,其他学生点评 2、教师范读 3、观听名家朗读视频(利用PPT的插入功能,插入视频)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案(PDF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创新教案(PDF版)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教学目标】 1.了解“幽篁”“长啸”“玉笛”“折柳”的含义。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1.王维(701—760),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 “王孟”,同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作品清新淡雅,禅意丰富,苏轼曾评价 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王维的名句回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 二、划分节奏,朗读诗歌 竹里馆 王维 独坐/ 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三、品读诗歌,读懂诗歌情感。 1.解词:

(1)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4)深林:指“幽篁”。 (5)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 2.诗歌大意: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唯有明月 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琴,时而长啸,无人 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四、诗歌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 淡泊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 【教学目标】 1.了解“幽篁”“长啸”“玉笛”“折柳”的含义。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古诗竹里馆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古诗竹里馆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古诗竹里馆教案第1 篇 教学目标: 1、品读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 2、感知田园诗歌,体会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3、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准备: 王维的知识卡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优秀诗人。在唐代璀璨的群星中,王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还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音乐大师。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二、预习检查 1、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39;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2、作者 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二十岁中进士。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留有《王右丞集》。 三、诵读诗歌: 1、学生朗读诗歌,感知大意。 2、理解诗歌。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有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静静陪伴着我。 3、理解后诵读诗歌,教师从节奏、韵律等角度指导。 4、多种形式诵读。个人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四、感知诗歌意境: 1、通过反复朗读,与文本对话,思考这首诗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在明月地陪伴下,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悠闲、宁静的画面。 五、赏析诗歌: 1、与作者对话,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 空灵、淡泊、宁静、优美、闲适等等。 2、哪些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独坐”,“弹琴”、“长啸” 3、诗人感到孤独吗? 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诗人并不感到孤独。 4、全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往来,感悟着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 一等奖创新教案_4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一等 奖创新教案 《竹里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与赏析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虽然较浅,但是有去收集信息的热情,教会他们赏析的方法,引导他们有自己的体悟,教师要拓展课堂的广度,从诗人的生平和性格入手,结合诗词教学去引导学生品读,从而体悟“诗以言志”的道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意境,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难点:熟读成诵,感知诗意、品析诗的语言与意境, 四.教学思想: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的诗词教学要求教师以读诗为核心,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走入诗词,赏析诗词,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及审美情趣。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古诗词教学的文学本位,保持寓教于乐的课程理念,鼓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置身于教学活动中,激发朗读兴趣,乐于朗读、敢于朗读、善于赏析和感悟,增强合作意识,收获美好感受。 五.教学方法:指导朗读法、启发式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品读赏析法、讨论法 六.课程资源:教科书的课文内容、教师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多媒体出示图片、视频、学生(课内、外)对于诗人生平事迹和作品积累较为丰富多样、学生不同的感受与生活经验等都可成为本课有效、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 七教学内容:

一.展:请同学自由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王维诗的句子,学生主持并展示,教师评价补充。 二.导:同学们展示的诗句自然晓畅又深远,意境开阔又各具风格,可以豪情也可以深情,这就是王维,一颗人世超然出尘闪亮明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人诗人及他的《竹里馆》 三.大屏出示图片 四.学: (一)自主学习 检查自主学习:教师大屏出示教材. 1.题解:说说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诗书画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检测朗读预习:(1)一名同学来读并为其他同学提一些建议,教师范读。 (2)出示字词、标注节奏的幻灯片。 (3)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读、吟、诵的区别” (5)播放朗读的音频,体会音调与情感 (6)学生放声吟诵,教师深入点拨,并及时捕捉学生朗读的样子,随堂上传视频分享交流 (二)合作探究 1.对诗句的理解:参照注释,小组合作,了解诗意,继续指导朗读。 师: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他告诉我们什么呢? 读注释,借助注释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 (4)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句,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写的情景; 2.品读诗句,并背诵,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人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比较鉴赏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唐朝达到巅峰。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首唐诗,用图片导入新课。 二、走进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

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原,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三、走进文本 第一环节:读 1、师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环节:品 1、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中所涉及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式呈现。 2、提问学生还有哪些关于竹的诗句?补充“竹”的资料(如下),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资料补充: ①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竹里馆 【文本分析】 《竹里馆》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第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晚年隐居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主要写了诗人在静谧而优美的月夜里,独自坐在竹林深处,时而弹琴,时而高歌的情景。诗中描写了 幽篁 明月 ,营造出了清幽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宁静淡泊的心境,反映了王维诗 诗中有画 的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时,能够读懂诗歌的大意,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诵、吟等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感情与意境。 【课时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大意。 2.赏析诗歌,领悟感情。 3.吟诵诗歌,增强体验。 【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及意境。 【教学方法】 1.视频激趣 2.谈话法 3.小组合作、展示 4.创设情境 【授课预设】课前,播放我校学生《雷锋日记》节目演出视频静场 一、初读《竹里馆》 1.视频导入。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 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在背书;像是在唱《三字经》) 准确来说,这种方式是吟诵,它被称作 文人的歌唱 ,与唱歌相似却又不同。它是古人的主要读书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的诗歌都是可以吟诵的,你们想像古人那样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竹里馆》吟诵出来吗?(想)要想吟诵好一首诗,就要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意思和诗人抒发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一起学习《竹里馆》。 (板书课题及作者:竹里馆 王维) 2.齐读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二、赏析《竹里馆》 1.文中描写了哪些景?描写人的哪些活动?(用笔勾画) 2.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 3.结合画面,结合背景,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 4.小组探究,全班汇报,老师点拨总结。 三、吟诵《竹里馆》 1.学习吟诵基本方法。 2.学习吟诵《竹里馆》。 3.练习、展示。 4.拓展延伸:用所学方法,根据诗歌感情及意境,吟诵自己所熟悉的其他五言绝句。 组内吟诵 小组πκ 小结: 观看《朗读者》中董卿与叶嘉莹先生谈话的片段(了解吟诵的现状与老人传承吟诵的情怀)。

竹里馆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竹里馆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当堂背诵诗歌。感受诗歌意境,描绘诗歌画面美,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高雅的志趣。【教学重点】 1.读出古诗的韵味并当堂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描绘画面,并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高雅的志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灯片:猜人物导入)他以诗名盛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还是一位画家,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亦精通音律,参悟禅理,被后人称为“诗佛”。 师问:我们学过他什么诗?请学生个人自主背诵。(推介《相思》《杂诗三首(其二)》《送别》《使至塞上》《终南别业》《鹿柴》等) 导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辋川集》中的另一首诗:《竹里馆》。

二、诵读诗歌 1、自主朗读(提醒批注拼音、节奏)。 2、学生对读。 3、抽查朗读,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点拨:语气平和语调舒缓,读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幽篁(huáng) 长啸(xiào) 5、齐读。 三、品读诗歌 (一)感画面之美 1、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朗诵,一边在脑海中勾勒诗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活动。 提问: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在诗中做批注);你的画面中诗人在干什么呢?(同学们在诗中用另外一种符号批注出来)。 指名上台板书。共同明确: 写景:“幽篁”“深林”“明月” 写人:“独坐”“弹琴”“长啸” 2、出示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3、教师: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一

竹里馆教学设计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竹里馆教学设计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境。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提高古诗赏析力量。 3.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品尝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争论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板书:竹里馆 说说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二、品读诗歌 1、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凝练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思想情感。同学齐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感觉到了什么。【同学可能会回答:幽篁、琴、人、明月琴声悠扬、啸声轻快、溪水潺潺】【感觉可能会有:孤独、孤独、美丽、闲适等等】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同学自由发言。(可从风格、构图、颜色等方面谈) 3.选择留在此处情愿么?盛唐的夜晚是这样的: 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 花坊湖上游,饮一杯来还一杯. 水绣齐针美,平金法,画山水, 诗人笔言飞,胭脂扫娥眉. 烟花随流水,入夜寒,寒者醉, 今朝花灯会,提画灯迷猜一对阳羡茶浮水,琵琶绕,玉笛回, 丁祭佾[y]舞备,铜镜云鬓美. 《盛唐夜唱》补充王维生平 4.为什么这样一个闻名诗人,身居要职却甘愿隐居山林,甚至当值一结束便匆忙回归山林,过长安而置繁华于不顾?诗中有没有隐隐点明缘由的文字呢? 人不知字面意思:别人不知道我在这儿 “知”了解,别人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什么呢?以诗中人的行动为抓手,比照竹里馆与长安城夜生活★为何“独

《竹里馆》的教学设计

《竹里馆》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先回忆有关知道的王维的诗句。 同学们,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学习目标: 1.学生能根据诗歌的内容说出其描绘的画面。可以在忠实原文情 境及情感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2.能使用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策略,说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二、作者简介 (一)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721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二)仕途际遇 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太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去官职。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诗表达了心迹。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三)诗歌特色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寓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呢。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三、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崇信佛教。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四、初读——正字句 1.听音频范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三人小组练读,展示,师生评价。 5. 全班齐读。 6.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书写画面后展示) 五、品读——赏意境 补充;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这首诗中有哪些明显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组内交流展示: 意象:幽篁、深林、明月,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 六、悟读——析人物 诗中的人物有哪些活动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补充: 1.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2.王维时代关于唐朝人生活的文献以及诗歌资料 宴会、烹饪、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围棋、投壶……

【2021年部级优课教案】《竹里馆》(福建)

《竹里馆》教学设计 ——走进王维的诗画禅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吟诵的方法,读出诗的韵味。 2.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王维诗中的“诗、画、禅”,领悟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但还缺乏对古诗词赏析能力,还无法领悟诗词中的意象、意境,本课通过对课外古诗词的延伸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赏析古诗词,并通过王维的一首诗来了解王维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从而了解诗人的情怀,学会举一而反三,初步学习从一首诗到一类诗的赏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学习吟诵方法,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2.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 1.让学生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 2.通过诗人生平背景领悟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图画法问题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王维,导入新课苏轼曾这样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评价的是谁(学生回答:王维) 我们先来了解大诗人王维。请同学填写相关的文学常识,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

王维,_唐代_著名诗人、画家,精通音律,字_摩诘_,号摩诘居士,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_孟浩然合称“王孟”,有“_诗佛__”之称。有《王右丞集》传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以及佛学,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正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二、吟诵诗歌,感受《竹里馆》的韵律之美 (一)吟诵诗歌的方法指导: 1.先划分诗歌节奏,放慢速度。 2.可参考平长仄短,尾韵拉长的方式读出韵味。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低低——高高——低低——高,长长——短短——长长——短。(平声读低点,长一点,仄声字读得高一点,短一点,尾韵字也要拉长。)读出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 (二)老师范读 学生试读诗歌、自由读,学生展示朗读 二、赏析诗歌,走进《竹里馆》的诗画天地 (一)简介竹里馆:竹里馆, 是陕西蓝田辋wǎng川别墅的胜景之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yáo山之口,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竹里馆”。 (二)再读诗歌,思考问题 1.诗中写了哪些景 幽篁、深林、明月 (幽篁与深林都是指幽深的竹林,诗中主要写了竹林与明月两个景物) 2.这些景物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呢 竹与月 独坐幽篁里 苏轼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我们想一想,自然界的竹子有什么特点(答案预设:学生回答笔直,生命力强,竹林清幽) 请同学们回答《竹里馆》中幽篁、深林、明月有什么意义你会选下面哪个选

《竹里馆》 教学设计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2.诵读诗歌,体会诗中之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3.走近王维,感知并领悟山水田园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把握王维的诗歌特色,品析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把握田园诗的特点,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风摇着片片竹枝,琴声里和着自由的曲调,几片枯黄坠落,陪着月光伴着恬淡,牵走你的思绪。让王维的《竹里馆》带着我们光着小脚丫轻轻地踩着竹叶略带湿润的清香,去感受那一份闲适。 二、品读诗歌 多媒体展示《竹里馆》,并进行配乐朗读。 1.同学们,你们听出节奏了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看来大家都听得很认真] 2.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这首五言绝句,注意读准节奏。

[很好!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准了节奏,但读诗还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读出意境、读出感情,为此,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诗歌的内容。]王维晚年隐居于蓝田辋川,筑辋川别墅,房屋周围有竹林,“竹里馆”因此得名。“幽篁”是幽深的竹林,“长啸”是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根据注释,哪位同学来说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句话的含义?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 [理解得很到位,以声衬静,景更幽,王维正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高歌,自得其乐,我们看看他的琴声有没有吸引来什么听众呢?] 3.“深林”指“幽篁”,即幽深的竹林。“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再请一位男生来接好这根带着翠竹清香的接力棒,来翻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来“字写活了明月,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与诗人心灵共颤,达到物我交融的奇妙境界,何其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不仅说清楚了含义,还进行了赏析,非常精彩] 4.宁静的夜里,王维在“幽篁”之中感受指尖的时空,引来月光托着腮帮静静相望,冷清却分外灵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并讨论调整,感受这声与静之间的碰撞之美。 5.现在请二、四、六组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朗读。。 点拨:独,弹,不,来等词要重读,而里、复等可弱读;注意语调的高低错落,平则无奇,变则灵动,用语气的和缓来展现环境的清幽。 读懂了诗歌的内容,却还差了点东西,那就是情。我们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当然得先了解它的创造者——诗人。 三、诗人简介 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维摩诘(梵语)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四、品诗中之画,画中之境 王维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原本“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全国一等奖】

《竹里馆》教学设计 西乡三中朱明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的理解,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中国雅致隽永的古典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难点:理解诗歌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意境和作者恬淡宁静的心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情感。 2、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悟诗→品诗→赏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情导入:今夜的月光很皎洁,可惜的是停电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将会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同学们,其实人的一生很短暂,无论是辉煌还是平淡,我们都应该让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让我们的人生因充实而丰盈。在古代圣贤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为官者,例如苏轼,虽然仕途一直坎坷,不但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而且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百姓。归隐者是不是就消极堕落,庸庸碌碌过一生呢,也没有,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位归隐的诗人,品味他的人生境界。 二、朗读悟诗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多媒体课件展示朗读要求: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自由朗读,初步感悟诗歌内容:(多媒体课件展示) (1)说说诗的大意。 (2)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是从哪些词或句中读到的 三、倾情品读,感受诗歌的美通过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初步把握,读出感情基调。 探究: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幽篁、深林、明月)

2、写了人物的哪些活动(独坐、弹琴、长啸)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四、深入探究,赏析诗歌 这首诗用字造语都极平淡无奇,然而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妙的意境 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深的昏暗。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使用拟人化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五、延伸拓展 学习《鸟鸣涧》 1、“人闲、夜静”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三四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3、描述诗中的画面。 学习《山居秋暝》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 2、选择你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3、作者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学习了这三首诗后,你对王维有了怎样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利用电子白板当堂默写《竹里馆》。 2、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几首诗抑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课外阅读王维其他的诗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