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安全综合知识

核安全综合知识

核安全综合知识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基础

引言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核变化。这一重大发现是原子核物理的开端。

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与原子核

1898年卢瑟福在“贝可勒尔射线”中发现了α、β粒子,后来证实了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假设。

目前,人们已知120种元素。核外电子运动构成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内容,而原子核内部核子的运动是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两个层次。

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电荷的值为:e=1.60217733x10-19C,且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倍数。电子的质量为me=9.1093897x10-31kg。原子核带正电荷,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原子的大小半径约为10-8cm的量级。原子的质量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尺度只有几十飞米(1fm=10-15m=10-13cm),放射现象则主要与原子核有关。

二、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轨道电子。

最靠近核的一个壳层称为K层,在它的外面依次为L、M、N、O 壳层等,以此类推。通常用量子数n(n=1,2,3…)代表壳层。每个壳层可容纳2n2个电子。除了K层以外,其他壳层又可分成(2l+1,l=n-1)个支壳层,l是描述电子轨道的量子数。

处于不同壳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位能,当电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时是电场力作功,K层的能级最低。能级的能量大小

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要使该壳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做的功。结合能是负值,通常以KeV为单位,K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

在正常情况下,电子先充满较低能级,但当原子受到内在原因或外来因素的作用时,低能级的电子可以被激发到高能级上(称激发过程),或电子被电离到原子的壳层之外(称电离过程),高能级电子就会跃迁到低能级上留下的空位上,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一个光子。发生内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光子能量较高,而且不同元素的原子均有不同特定的能量,所以通常又称作特征X射线,

三、原子核的组成及其稳定性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海森堡立即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设。

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差甚微,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n=1.00866492u,mp=1.00727646u,u为原子质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规定把碳-12(12C)原子质量的1/12定义为原子质量单位,用u表示。

核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和能态只要有一个不同,就是不同的核素。核素是指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某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16O,17O,18O。寿命较长的激发态原子核称为基态原子核的同质异能素或同核异能素。同质异能素所处的能态又称同质异能态,如:87m Sr ,87Sr 。

1

1H 21H 稳定同位素,为放射性同位素,具有β放射性。

根据原子核的稳定性,可以把核素分为稳定的核素和不稳

定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极大多数元素都具有同位素,虽然

现在世界上只发现了111种元素,但其同位素已发现了2000多种,即2000多种核素。若按原子核的稳定性来划分,则可以分为稳定的同位素和不稳定的同位素,不稳定的同位素又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核素是指非天然和自然界的因素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而是在反应堆或加速器所生成。核素图:在Z<20的轻核时,稳定核位于N=Z 的直线附近;Z 为中等核时,稳定核位于N/Z~1.4的位置;Z~90的重核,稳定核位于N/Z~1.6的位置。在β稳定核素分布图上,相对于稳定曲线,中子数过多或偏少都是不稳定的。位于稳定曲线偏N 增大的区域的核素是丰中子核素,易发生β-衰变,位于稳定曲线偏Z 增大的区域的核素是缺中子核素,易发生β+衰变。当Z 大到一定程度,稳定核素不复存在。当原子核的中子数或质子数为2,8,20,28,50,82和中子数为126时,原子核特别稳定。上述数目称为“幻数”,核内中子或质子满足幻数条件的原子核称为“幻核”。

原子核的稳定性还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奇偶性有关,自然界存在的稳定核素共270多种,若包括半衰期109年以上的核素则为284种,其中偶偶(e-e)核166种,偶奇(e-o)核56种,奇偶(o-e)核53种,奇奇(o-o)核9种。

四、原子核的大小

最早研究原子核的大小是卢瑟福和查德威克。发现轻原子核的的半径遵从如下的规律: R=r 0A 1/3, r 0=1.2fm 。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称为原子核的密度,其值等于常数, 表明只要核子结合成原子核, 其密度都是相同的,这就形成核物质的概念。在每立方厘米体积中竟有近3亿吨(2.3亿吨)的核物质

其后,出现了许多其他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如用中子衍射截面测量原子核的大小(核力半径);用高能电子散射测量原子核的大小及电荷形状因子(电荷分布半径)等等。并依据所采用的方法,分别给出电荷半径或核力半径。

五、原子核的结合能

质能关系式,也就是质能联系定律。E=mc 2

物体静止时具有的能量称为静止质量能。任何一定质量的物体都具有相应的能量,即使它的运动速度为零,其总能量也不为零。

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的总和,少的那部分质量称为质量亏损。推而广之,定义原子核的质量亏损为组成原子核的Z 个质子和A -Z 个中子的质量与该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这表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称之为原子核结合能,用E b 表示。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组成氘核时,会释放一部分能量2.224MeV ,这就是氘核的结合能。质量亏损越大,结合能越大。

原子核的结合能E b 除以该原子的质量数A 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结合能或比结合能,以ε表

示,即ε=E b /A 。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越

大,原子核内的核子结合得越紧。

对于质量数为中等数值的那些原子核,每

一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最大;而质量数较

H ;3

1()Co

n Co 6059,γ

大的重核区,或较小的轻核区的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都比较小。

因此,当重原子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时,核子在较轻的核内会结合得更紧密,就可能会大量释放能量,这就是裂变能;当两个较轻的核发生聚合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大,就是聚变能。

第二节原子核的放射性

一、原子核的衰变

不稳定核素是指其原子核会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或另一种状态并伴随一些粒子或碎

片的发射,它又称为放射性原子核。在无外界影响下,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转变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核衰变有多种形式,如α衰

变,β衰变,γ衰变,还有自发裂变及发射中子、质子的蜕变过程。不稳定原子核会自发地发生衰变。核衰变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它是放射性核素本身的物理特征。

α射线是氦原子核,

,即由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所以它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这四个粒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在很多场合里α粒子就像是一个基本粒子。天然的α粒子来源于较重原子核的自发衰变,叫做α衰变。

β射线是由原子核里发射出来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但是,1932年安德森发现有β+发射。β粒子来源于原子核的β衰变,衰变有三种类型: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EC 。β-衰变、β+衰变中发射的电子或正电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X 射线和γ射线都是一定能量范围的电磁辐射,又称光子辐射。光子静止质量为0,不带任何电荷。γ射线是一种从核内放射出来的电磁辐射。γ辐射一般并不能自发地单独发生,而是伴随着α衰变或者β衰变同时发生,这是因为有些不稳定的原子核,当放射出β粒子以后,新生子体仍然处在激发状态,或者叫亚稳态。亚稳态进入稳定的基态这个过程发生在少于1μs 。γ光子不带电荷. X 射线和γ射线的唯一区别是起源不同。从原子来说X 射线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跃迁, 而γ射线来源于原子核本身高激发态向低激发态(或基态)的跃迁或粒子的湮灭辐射。

二、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不受任何外来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它完全由原子核的不稳定性来决定。核衰变从总体上说是服从统计规律的。大量的相同的放射性原子核会先后发生衰变,总的效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即放射源中的原子核数目按一定的规律减少。

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服从负指数衰减规律。A=A o e - λt

衰变常数λ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每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概率。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这个数值的大小只取决于放射性核素本身的性质,与外界条件无关。半衰期是指一种放射性原子核总数中有一半发生了衰变所需的平均时间T 1/2与λ成反比。平均寿命τ 。原子核平均能够存在的时间。它是衰变常数的倒数。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过去也称放射性强度。物理量之一。放射性活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用符号A 表示。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SI )是s -1,称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用符号Bq 表示。规定1Bq=1s -1 。即每秒衰变1次为1贝可。以往的专用单位为居里,记作Ci ,

比放射性活度就是单位质量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即:a=A/m ,单位为Bq/g 。

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的数目称为衰变率J(t) )=λN(t),衡量一个放射源或放射性样品的放射性的强弱的物理量。

三、放射系 He

42

地球年龄约为10亿年(即109年)。目前还能存在于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都只能维系在三个处于长期平衡状态的放射系中。这些放射系的第一个核素的半衰期都很长,和地球的年龄相近或比它更长。

如钍系(4n)的,半衰期为1.41×1010a;钍系从232Th开始,经过连续10次衰变,最后到达稳定核素208Pb。由于它的质量数232=4×58,是4的整倍数,故称4n系。

铀系(4n+2)的,半衰期为4.47×109a;铀系由238U 开始, 经过14次连续衰变而到达稳定核素206Pb 。该系的核素,其质量数皆为4n+2,故称4n+2 系

锕-铀系(4n+3)的,其半衰期为7.04×108a;锕-铀系是质量数为92的235U从开始的,经过11次连续衰变,到达稳定核素207Pb。该系核素的质量数可表示为4n+3系

在天然存在的放射系中,缺少了4n+1系。后来,由人工方法才发现了这一放射系,以其中半衰期最长的(镎)命名,称为镎系。237Np的半衰期为2.14×106a。

三个天然放射性系的特点:(1)第一个成员有非常长的寿命; (2)都有气体成员,且是氡的同位素;(3)最终的产物都是铅;(4)只有最后一个元素是稳定的。

四、放射规律的应用

人工生成的放射性核数呈正指数增长,要达到饱和值,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半衰期的六七倍时间,即可得到放射性活度为的99%的放射源。

第三节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

一、常用的核辐射类型及特征

辐射的定义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

物体受热向周围介质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发射出的微观粒子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通常论及的“辐射”概念是狭义的,仅指高能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这种狭义的“辐射”又称“射线”。常见的电离辐射:主要有α辐射、β辐射、γ辐射和中子辐射等。

中子是原子核组成成份之一,它不带电荷,质量数为1,比质子略重。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生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其半衰期为10.6分。中子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核反应或原子核自发裂变,基本上有三种方法:(1)同位素中子源;(2)加速器中子源;(3)反应堆中子源。在用中子源产生中子时往往伴有γ射线或X射线产生,有的可能比较强。

二、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能够直接或间接引起介质原子电离或激发的核辐射通常叫做电离辐射。

带电粒子能量损失方式之一是电离损失,包括直接电离和原子激

发。入射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长度路程时由于电离、激发过程所损失的能量叫做电离能量损失率。从物质角度来说,电离能量损失率也可叫做物质对带电粒子的阻止本领。

由于带电入射粒子和靶原子核外电子之间库仑力作用,使电子受到吸引或排斥,使入射粒子损失部分能量,而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如果传递给电子的能量足以使电子克服原子的束缚,那么这个电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而靶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变成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

如果入射带电粒子传递给电子的能量较小,不足以使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只是使电子从低能级状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过程叫原子的激发。电离能量损失率随入射粒子速度增加而减小, 呈平方反比关系;电离能量损失率与入射粒子电荷数平方成正比,入射粒子电荷数越多,能量损失率就越大;电离能量损失率与介质的原子序数和原子密度的乘积成正比,高原子序数和高密度物质具有较大的阻止本领。

每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的平均能量叫做平均电离能,以W表示。不同物质中的平均电离能是不同的,但不同能量的α粒子在同一物质中的平均电离能近似为一常数

带电粒子能量损失方式之二是辐射损失。

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库仑场中被减

速或加速,其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变为连续

谱的电磁辐射(X射线)。其能量损失称为辐

射损失。能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电子的最

大动能。电子的轫致辐射能量损失率比质子、

α粒子等大得多,所以对重带电粒子的轫致

辐射能量损失一般忽略不计。轫致辐射损失

与质量数平方成正比。

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在它入射方向所能穿透的最大距离叫做带电粒子在该物质中的射程。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行经的实际轨迹的长度称作路程(Path)。对重带电粒子(如粒子)其射程与路程相近。

绝大多数α辐射源不存在外照射危害问题,特别注意防止α粒子进入体内。β粒子,其射程要大得多。快速运动的正电子通过物质时,与负电子一样,同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电离损失、轫致辐射损失和弹性散射,还会产生0.511Me的γ湮灭辐射,在防护上还要注意对γ射线的防护。

能量在几十keV和几十MeV的γ射线通过物质时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等三种作用过程。

在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被击中电

子的结合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光电子动能。原子中束缚得

越紧的电子参与光电效应的概率也越大。因此,K壳层上

打出光电子的概率最大,L层次之。如果入射光子能量超

过K层电子结合能,大约80%的光电效应发生在K层电

子上。光电效应的几率与原子序数Z5成正比;光电效

应的几率与光子能量hν或hν3.5成反比;低能光子与高原

子序数物质作用,光电效应占优势;光电效应主要发生在K层及L 层电子。第 II 阶段(激发态退激):(1):外壳层电子向内层跃迁填充空位,发射特征X射线;(2)原子的退激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外壳层中某一电子,使它从原子中发射出来(俄歇电子)。

康普顿效应:入射γ光子同原子中外层电子发生碰撞,

入射光子仅有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

为反冲电子;而光子能量减小,变成新光子,叫做散射

光子,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叫康普顿散射或效

应。反冲电子具有一定动能,等于入射γ光子和散射γ

子光子能量之差。

电子对效应:当一定能量的γ光子进入物

质时,γ光子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下会转

化为一对正负电子,这一现象称做电子对

效应。电子对效应发生是有条件的。在原

子核库仑场中,只有当入射γ光子的能量

≥1.02MeV时才有可能。入射光子的能量

首先用于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的静止能量

(0.51MeV + 0.51MeV = 1.02MeV),剩下部

分赋予正负电子的动能。电子场:能量大于2.04MeV,发生几率很小。

入射的γ光子一旦同介质发生作用就从入射束中移去;只有没有同介质发生任何作用的γ光子才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入射的γ光子束中由于同介质作用而被移去的γ光子称做介质对γ光子的吸收。只有理想的准直束才能满足这种要求,称为“窄束”。

γ射线穿过物质时其注量率随着穿过的厚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称做线性吸收系数,其单位为cm-1,γ光子能量增高,吸收系数μ值减小;介质原子序数高密度大的物质,线性吸收系数μ也高。

中子也是一种电离辐射。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分为两类:中子的散射,中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并产生反冲核;中子的俘获,中子被原子核俘获而形成复合核,再蜕变而产生其它次级粒子。中子进入原子核形成“复合核”后,可能发射一个或多个光子,也可能发射一个或多个粒子而回到基态。前者就称为“辐射俘获”,而后者则相应于各种中子核反应。

三、辐射探测的原理和主要的辐射探测器

利用辐射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引起的电离、激发效应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进行核辐射探测的器件称为辐射探测器。探测器按其探测介质类型及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

气体探测器:以气体为工作介质,由入射粒子在气

体介质中产生的电离效应或核反应引起输出信号的

探测器。入射粒子直接产生的离子对称为初电离。

初电离产生的高速电子(称电子)足以使气体产生

的电离称为次电离。总和称为总电离。带电粒子在

气体中产生一离子对所需的平均能量w称为电离

能。对不同的气体,w大约在30eV上下。工作于

饱和工作状态的探测器就是电离室;正比计数器就工作于正比区域。

闪烁探测器:一般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闪烁体是一种发光器件,当入射带电粒子使探测介质的原子电离、激发而退激时,可发出可见光光子,称为荧光光子。比较理想的闪烁体应具有以下的性质:1) 将带电粒子动能转变成荧光光子的效率高,即高的发光效率。2)入射带电粒子损耗的能量与产生的荧光光子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 闪烁体介质对自身发射的光是透明的,即其发射谱与吸收谱不应该有明显的重迭,4) 入射粒子产生的闪光持续时间,即闪烁体的发光衰减时间要尽量短,以便能产生快的输出信号,获得好的时间响应。5) 合适的折射率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闪烁体有两大类:一类是无

机闪烁体,如,NaI(Tl),这些材料的密度大,原子序数高,适合于探测射线和较高能量的射线。另一类为有机闪烁体,如塑料和有机液体闪烁体,主要用于β粒子和中子的探测。

半导体探测器:探测介质是半导体材料。入射带电粒子在探测介质内在通过电离损失损失能量的同时,在探测介质内形成电子-空穴

对。在电子-空穴对在向电极的定向漂移过程中,在输出回路上形成输出信号。性能优异的半导体硅和锗就成为理想的半导体探测器的介质材料。在半导体材料中,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所需的能量仅3eV,即电离能W=3eV,而气体探测器中形成一个电子-离子对为30eV,对闪烁探测器而言,形成一个被光电倍增管第一打拿极的光电子则需300eV。与气体和闪烁探测器相比,可获得最好的能量分辨率。

四、原子核反应

核反应是由以一定能量的入射粒子轰击靶核的方式引起的。入射粒子可以是质子、中子、光子、电子、各种介子以及原子核等。当入射粒子与核距离接近到fm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引起原子核的各种变化,因而,核反应是产生不稳定核的最重要的手段。核反应可表示为:a + A→ b + B 或 A (a, b) B

一个粒子与一个原子核的反应或两个原子核的反应往往不止一种,而可能有好几种。其中每一种可能的反应过程称为一个反应道。反应前的过程称为入射道,反应后的过程称为出射道。一个入射道可以对应几个出射道。

核反应按出射粒子分类:对出射粒子和入射粒子相同的核反应,即称为散射。它又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前后体系的总动能不变, 只是动能分配发生变化, 原子核的内部能量不变,散射前后核往往都处于基态。非弹性散射前后体系的总动能不守恒, 原子核的内部能量发生了变化, 剩余核一般处于激发态。对出射粒子与入射粒子不同的核反应,当出射粒子为γ射线时,我们把这类核反应称为辐射俘获。

按入射粒子分类:中子核反应:中子与核作用时, 由于不存在库仑势垒, 能量很低的慢中子就能引起核反应, 其中最重要的是热中子辐射俘获(n,γ),常见中子核反应有(n,p), (n,2n), (n,f), (n, γ);荷电粒子核反应:(p,xn), (p, α), (p, γ ), (p, p2n), (p,d),光核反应:(γ,xn), (γ, p), (γ, np), (γ, 2p),电子核反应。

按入射粒子的能量分类:低能,<100MeV;中能,100MeV-1GeV;高能,>1GeV 。

第四节核反应能及其阈能

核反应的反应能定义为反应前后系统动能的变化量。对核反应a + A→ b + B,反应能Q=⊿mc2。反应能应等于反应前后体系总质量之差与光速的平方的乘积。对Q>0的核反应称之为放能反应;对Q<0的核反应称为吸能反应。由结合能的定义及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得到 Q=(B b+B B)-(B a+B A),式中右边各项分别代表相应反应物的结合能。

对吸能反应而言,能发生核反应的最小入射粒子动能称为核反应阈能T th,T th的大小及与反应能Q的关系:1、Ta必须超过|Q|一定的数值才能发生吸能反应。2、入射粒子在L系中的动能T a至少等于|Q|(m a +m A)/m A。

第五节核反应截面和产额

截面的物理意义为:一个入射粒子入射到单位面积内只含有一个靶核的靶子上所发生反应的概率。从截面的定义可见,其量纲为面积。常用单位为“巴”,用b表示,1b=10-28m2=10-24cm2。还有毫巴(1mb=10-3b)和微巴(1μb=10-6b)。各反应道的截面,称为分截面。各种分截面σi之和,称为总截面,核反应中的各种截面均与入射粒子的能量有关,截面随入射粒子能量的变化关系称为激发函数,即σ(E)~E的函数关系。与此函数相应的曲线为激发曲线。

核反应的产额:Y=N/I0= 入射粒子引起的核反应数/入射粒子数。

1942年12月第一个铀堆在美国投入运行。

在没有外来粒子轰击下,原子核自行发生裂变的现象叫自发裂变;而在外来粒子轰击下,原子核才发生裂变的现象称为诱发裂变。质量较小的核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称为核聚变。自发裂变发生的条件: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果裂变成两个碎片,两裂片的结合能大于裂变核的结合能。仔细研究比结合能曲线可以发现,对于不是很重的核,例如A>90,就可满足此条件。244Cm,249Bk(锫),252Cf,255Fm(镄)等具有自发裂变的性质。裂变碎片是很不稳定的原子核,一方面碎片处于较高的激发态,另一方面它们是远离β稳定线的丰中子核而发射中子,所以自发裂变核又是一种很强的中子源。

能发生自发裂变的核素不多,大量的裂变过程是诱发裂变。

根据复合核激发能和裂变势垒的相对大小,可以分为热中子核裂变和阈能核裂变两种情况讨论。235U、233U和239Pu也能由热中子引起裂变,这些核称为易裂变核,238U、232Th等需快中子能量大于一定值轰击靶核才能发生核反应,称为不易裂变核。

发射中子后的裂片的激发能小于

核子的平均结合能(8MeV)不足

以发射核子,主要以发射γ光子的

形式退激。在上述过程中发射的

中子和γ光子是在裂变后小于

10-16s的短时间内完成的,所以称

为瞬发裂变中子和瞬发γ光子。

缓发裂变中子的产额占裂变中子

数的约1%。

在二裂变情况下,碎片的质量的分布有两种情况:对Z≤84(如84Po)和Z≥100(如100Fm)的核素, A X=A Y的对称分布的概率最大,被称为对称裂变;对于90 ≤ Z ≤ 98(即90Th~98Cf)的核素其自发裂变和低激发能诱发裂变的碎片质量分布是非对称的,称为非对称裂变,随激发能的提高,非对称裂变向对称裂变过渡。对于质量数在228~255的锕系元素, 如233U、239Pu、252Cf的非对称裂变后的

碎片质量在图中作了系统的分析,均有A

=140。

H

缓发中子产生于裂变碎片的某些β衰变链

中,缓发中子(先驱核)的半衰期就是中子

发射体的β衰变母核的β衰变的半衰期,最

长可达到几十秒。每次裂变故出的平均中子

数应由瞬发中子数和缓发中子数两部分组

成。值:234 U/2.478;236U/2.405;240Pu/2. 884

第二章核能和核技术应用

第一节辐射源种类

辐射源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从辐射源的产生来源可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两种。

天然存在的辐射源称为天然辐射源,把这种辐射称为天然辐射。他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宇宙

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人类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的增加。人工辐射源: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的固结在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密封源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按

辐射的射线分;也可按放射源的几何形状分;或按活度的不确定度分;也可按用途分。

按射线分类:α放射源:α放射源主要用于烟雾报警器、静电消除和放射性避雷器等的离子发生器。常用的α放射性核素有210Po、238Pu、239Pu、241Am、235U、238U等。β放射源:β放射源主要用作β活度测量和β能量响应刻度时的参考源和工作源,还可用作放射性测厚仪,皮肤科敷贴器和气相色谱仪的电子捕集器等。常用的β放射源有3H、14C、58Co、63Ni、90Sr-90Y、147Pm、204Tl等。低能光子源:利用发射低能γ射线和X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或利用β辐射体与靶物质产生的韧到致辐射制成的源统称为低能光子源。主要用于厚度计、密度计等。常用有55Fe、57Co、125I、238Pu、241Am、244Cm等。γ放射源:是使用最多的放射源。活度在108~2×1012Bq(3mCi~ 60Ci)的γ放射源主要用于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秤、密度计等)、工业射线照相和人体腔内治疗。常用的γ放射源有60Co、137Cs、192Ir、152Eu、226Ra等。中子源:利用α粒子与轻元素(如铍)的(α,n)反应或高能γ射线与铍(或氚)的(γ,n)反应,可制成具有不同能谱的中子源。常用的有镭-铍中子源、镅-铍中子源、钚-铍中子源等。利用重核自发裂变产生中子的中子源称为自发裂变中子源。其中252Cf中子源最合适,应用最多。对中子源的屏蔽要进行中子和γ射线的综合屏蔽。

非密封源:不满足密封源定义中所列条件的源为非密封源,也称开放源或开放型放射源。使用这种放射源的工作场所称为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即开放型工作场所。特点:在使用或操作过程中他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变化,所以在使用非密封源时,会对人员造成外照射和内照射,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如果发生事故还会造成工作场所和环境污染。

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

小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第二节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基本知识

一、反应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

靶子经反应堆中子辐照后,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与辐照处的中子注量率、辐照时间、靶核的中子反应截面、靶量、丰度及生成核素的半衰期等有关。

辐照同位素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其中包括:

(1)必须使用远距离操作系统(如机械手)从反应堆的辐照管道(或辐照室)提取同位素的样品盒,操作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2)不管是用机械的、气动的还是用液压的方法,从辐照管道(或辐照室)内提取辐照样品时,都不应损坏样品盒,使放射性物质逸出;

(3)从堆内提取的样品盒,在运输过程中应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4)样品盒应严格密封,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泄漏的气态或挥发性的同位素,如3H和131I 的样品盒,对其密封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必要时要采用双层密封;

(5)对于有腐蚀性的靶材,必须选用耐腐蚀性的样品盒。如生产203Hg时,由于汞能腐蚀金属,它的泄漏会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6)选择靶材时,必须全面考虑在受辐照后,其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如由于辐照分解、气体析出等引起样品盒内温度、压力的变化。在辐照时样品盒的爆炸将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

(7)样品盒的结构形式及机械强度应便于提取和运输;

(8)在辐照管道(或辐照室)的排风管或其它适当的位置上应设置连续工作的放射性气体或微尘的监测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样品盒的泄漏,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二、加速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药物的生产过程分为(1)制靶、(2)轰靶、(3)化学分离与精制、(4)配制成药物。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加速器用(p,n)、(d,n)、(α,n)等反应生产同位素,所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与靶材料元素一般不相同,故易于化学分离,可进行无载体同位素的生产,从而获得高纯度、高比度放射性同位素。(2)加速器生产的同位素都是缺中子同位素,衰变时大多是电子俘获(EC)或发射正电子(β+),不发射其它带电粒子(α、β等),所以可用γ相机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进行医学诊断,病人所受的剂量小。(3)用小型回旋加速器很容易制备11C、13N、15O等短寿命同位素,并可设置在医院内就近使用,十分方便。(4)加速器操作简单,可以随时启动或停机,工作安全,检查维修方便,工作中放射性污染的危险性小。

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

一、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根据患者的病症、部位及诊断项目,将一定剂量的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注入或食入体内,进行病灶器官的扫描或照相,确定病灶部位及大小。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骨密度仪放射源治疗:按照射方式可将密封源治疗分为近距离治疗和远距离治疗两类。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在当前医学临床诊断中,将同位素标记技术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

异性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称为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这种分析方法具

有精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迅速、应用广泛等特点。

二、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上的应用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各种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可制成各种检测、控制、计量、分析核仪表(如测厚仪、料位计、核子秤、核子湿度密度仪等);利用射线与不同物质相互作用的差别可进行地质探矿(测井仪);利用辐射接枝、交联的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辐射改性;利用射线具有穿透性的特点制成工业射线探伤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210Po、238Pu等制作的放射性静电消除器。

三、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利用辐射育种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农副产品进行辐照保鲜,延长食用期;农药、化肥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花卉新品种的培植;刺激生物体生长。

四、放射性同位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食品加工中主要用于灭菌保鲜。辐照过的酒可提高醇香度,相当于放置几年或几十年。

第四节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一、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应用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1、放射源和辐照剂量的选择、控制:选择合适的放射源,制定合理的照射方案,仔细计

算所需的照射剂量,加强时辐照剂量的监测。

2、对注射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管理:设立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病人专用候诊室,对接受

了131I治疗的患者,其体内的放射性活度降至低于400MBq 之前不得出院。

3、放射源使用和贮存的安全:使用β放射源作敷贴器时,当源的活度较高时,必须考虑

对β粒子产生的韧致辐射的防护。敷贴器不用时,应放在有屏蔽能力的容器内。使用后装机进行治疗时,要经常检查控制机构和接管的可靠性,防止卡源、掉源或送源不到位。治疗结束后,要用辐射监测仪检查源是否回到安全储存位置。腔内治疗用的密封源很小,特别

关于核安全知识

核安全知识 问:“核安全”的定义是什么?核安全事件如何划分等级? 答:广义的核安全是指涉及核材料及放射性核素相关的安全问题,目前包括放射性物质管理、前端核资源开采利用设施安全、核电站安全运行、乏燃料后处理设施安全及全过程的防核扩散等议题。 狭义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为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采取的技术和组织上的措施的综合。该措施包括:确保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后果。那么核安全相关事件是如何分级? 历史上,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即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记录视频可选择去优酷网搜索)。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露,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320多万人受到辐射;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则属于5级。当时,由于核电站机组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问: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 答: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终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用。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储存的视频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

核安全与核电基本知识

核安全与核电基本知识 一、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国家辐射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沃特。希沃特是辐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Sv。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次小于100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1 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设施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际义务。 目前,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核电站建成后,在核原料进站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应急演习。一旦核危机来袭,各级核应急中心都会有指令,政府会迅速通过媒体,进行应对部署。(四)、核电站事故后防辐射措施 1、远离放射源。远离放射源是最好的防护办法。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并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序撤离。核事故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 2、放射性的粉尘和水蒸气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传播,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尤其是进入平流层。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漂尘传播到了瑞典,最远达到了2000公里。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剂量会诱发癌症,基因变异,生殖畸形等问题。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落到地面,通常是夹在雨水之中。所以,在下雨天,绝对不要淋雨,尽量避免直接沾染雨水。并且要密切注意新闻,包括核污染方面的新闻及天气预报。 3、尽量避免裸露的身体表面直接接触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尤其是口腔。在放射性尘土和水蒸气污染期间,多穿衣服出门,戴口罩、帽子、手套,尽量减少裸露身体表面。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的方法减少放射性污染。 4、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碘会集中在甲状腺内,使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服用稳定性碘片,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沉积。但是,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恐惧而擅自服用。 5、食物与水,要确定无污染才能饮食。

核安全综合知识

核安全综合知识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基础 引言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核变化。这一重大发现是原子核物理的开端。 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与原子核 1898年卢瑟福在“贝可勒尔射线”中发现了α、β粒子,后来证实了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假设。 目前,人们已知120种元素。核外电子运动构成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内容,而原子核内部核子的运动是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两个层次。 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电荷的值为:e=1.60217733x10-19C,且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倍数。电子的质量为me=9.1093897x10-31kg。原子核带正电荷,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原子的大小半径约为10-8cm的量级。原子的质量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尺度只有几十飞米(1fm=10-15m=10-13cm),放射现象则主要与原子核有关。 二、原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轨道电子。 最靠近核的一个壳层称为K层,在它的外面依次为L、M、N、O 壳层等,以此类推。通常用量子数n(n=1,2,3…)代表壳层。每个壳层可容纳2n2个电子。除了K层以外,其他壳层又可分成(2l+1,l=n-1)个支壳层,l是描述电子轨道的量子数。 处于不同壳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位能,当电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时是电场力作功,K层的能级最低。能级的能量大小

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要使该壳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做的功。结合能是负值,通常以KeV为单位,K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 在正常情况下,电子先充满较低能级,但当原子受到内在原因或外来因素的作用时,低能级的电子可以被激发到高能级上(称激发过程),或电子被电离到原子的壳层之外(称电离过程),高能级电子就会跃迁到低能级上留下的空位上,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一个光子。发生内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光子能量较高,而且不同元素的原子均有不同特定的能量,所以通常又称作特征X射线, 三、原子核的组成及其稳定性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海森堡立即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设。 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差甚微,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n=1.00866492u,mp=1.00727646u,u为原子质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规定把碳-12(12C)原子质量的1/12定义为原子质量单位,用u表示。 核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和能态只要有一个不同,就是不同的核素。核素是指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某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16O,17O,18O。寿命较长的激发态原子核称为基态原子核的同质异能素或同核异能素。同质异能素所处的能态又称同质异能态,如:87m Sr ,87Sr 。 1

《核安全法》知识100问

《核安全法》知识100问 第一篇:《核安全法》知识100问 1. 《核安全法》全名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2. 《核安全法》是什么? 《核安全法》是中国政府为加强核能和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而颁布的一部法律 3. 《核安全法》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安全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4. 《核安全法》的宗旨是什么? 保障核活动安全,防范核事故,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5. 《核安全法》包括多少章节? 全文共分为七章,共50条 6. 《核安全法》规定了哪些核能活动应当履行核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核安全监管? 核电站、核设施、核材料、核技术及其他核能活动

7. 《核安全法》规定的主管部门是什么? 国务院核安全领域的主管部门 8. 《核安全法》规定的核许可证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核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0年,适当缩短的可以不得低 于5年 9. 《核安全法》规定的核能单位应当建立哪些制度和安全文件? 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10. 《核安全法》规定的核安全事件分为哪几类? 核安全事件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级别 11. 《核安全法》规定的应急措施包括哪些? 应急措施包括撤离、避难、停止污染源等 12. 《核安全法》规定了核安全供应商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核安全供应商应当具备核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核安全文化等条件 13. 《核安全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是什么?

行政处罚范围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改正、暂停或者吊销许可证等 14. 《核安全法》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主要依据是《核能安全法》的修订意见、核电设施和核加工设施监管条例等法规文件 15. 《核安全法》的通过对我国核安全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对我国核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了对核能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核能安全的信心 ……(未完待续) 第二篇:《核安全法》知识600字 《核安全法》是中国政府为加强核能和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而颁布的一部法律,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该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的宗旨是保障核活动安全,防范核事故,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全文共分为七章,共50条,规定了核能活动的各个环节应当履行核安全法律法 规规定的核安全监管。 为确保《核安全法》的贯彻落实,该法规定了主管部门,即国务院核安全领域的主管部门,负责核能活动的安全监管和管理;规定了核许可制度,对于规定范围内的核设施、设备和工艺应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随之发生的核能利用和核设施建设也日渐增多。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核能 利用和核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这种目标,就需要有一 批专业的人才来保障全行业的安全。而作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核 安全工程师则是重中之重。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是拥有一定工作经验并取得相关证书资格的 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综合知识,以保证安全性。那么,注册核 安全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综合知识呢? 首先,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需要具备物理学、化学、数学等方面 的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的理解核技术的原理 和技术应用。例如,核能是由核反应产生的,只有具备一定的物 理学知识,才能够深刻的理解核反应的本质。

其次,核安全工程师还需要了解与核能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保障。针对核能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包 括《核安全法》、《核电厂安全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能够保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对防止核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核安全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以及对 于核事故应对和应急措施。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的了解 核安全管理的流程,有利于他们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考虑和解决 问题。 最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还需要了解常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 安全、物资采购管理、消防安全等等。这些内容是它们自身工作 必须进行的内容,缺少这些基础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难以确保 核安全。 总之,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除了要具备专业技术之外,也需要具 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他们要保证核设施的安全运营, 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能源使用平台。

核工程的基本知识与安全

核工程的基本知识与安全 核工程是一门关于核能的应用科学,涉及核能的生产、转换和利用等方面。核工程是一项科技领域的重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核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安全问题。 一、核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核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核能的产生、控制、转换和利用等方面。核能是一种强大而高效的能源形式,通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被用于发电、研究和医学等领域。核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核能,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能源。 核裂变是指重核核子的分裂反应,如将铀-235核富裂变成两个中子和几个裂变产物。核聚变是指轻核核子的聚合反应,如氘和氚核聚变成氦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能量来自于核子间的结合能差,利用这种能量可以产生热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二、核工程的应用领域 核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核工程的主要应用之一,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在链式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被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冷却剂将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核能发电具有能量密度大、排放少的优点,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2. 核医学:核医学是核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核医学技术通 过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放射性核素可以用于 显像,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注射,可以观察和分析人体内器官的功能 状态,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3. 核科学研究:核工程在核科学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核反应堆可用于产生中子源,用于材料科学、核物理学和生物医学等 领域的研究。核工程还涉及核物理实验、粒子对撞机等高能物理实验 的设计和建设。 4. 核燃料循环:核燃料循环是核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核 燃料生产、使用、处理和储存等过程。核燃料生产是指从铀矿石中提 取铀燃料,核燃料使用是指在核反应堆中使用核燃料进行裂变或聚变 反应,核燃料处理是指废旧核燃料的后处理和处置方法,核燃料储存 是指将废旧核燃料安全地保存和管理。 三、核工程的安全问题 核工程涉及核能的高度使用和控制,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以下 是几个核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 辐射安全:核工程中的核反应会产生辐射,如果不加以控制和保护,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核工程中,必须采取有 效的措施来防止辐射泄漏和扩散,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2. 核材料安全:核工程中使用的核材料是具有放射性的,如核燃料 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在核燃料循环和核医学等过程中,核材料的运输、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民用核安全设备基础知识-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特殊性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民用核安全设备基础知识-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特 殊性 [单选题]1.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00号令)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指在()中使用的执行核安全(江南博哥)功能的设备,包括核安全机械设备和核安全电气设备。 A.民用核动力厂 B.民用核动力厂以及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 C.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 D.民用核设施 正确答案:D [单选题]2.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00号令)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指在民用核设施中使用的执行()的设备,包括核安全机械设备和核安全电气设备。 A.安全功能 B.核安全功能 C.安全级 D.核安全1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3.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民用核设施安全防护()的核心,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核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A.纵深防御 B.实体屏障 C.安全功能 D.可靠手段 正确答案:B [单选题]4.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民用核设施安全防护实体屏障的核心,其()直接关系到核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A.安全性和可靠性 B.质量和安全性 C.质量和可靠性 D.重要性和可靠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5.核安全设备必须考虑在()工况下仍能可靠地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 A.单一故障 B.共因故障 C.稀有事故 D.设计基准事故

正确答案:D [单选题]6.民用核安全设备所有应用于设计和验证的计算分析软件和验证设施(试验台架、回路等)需通过()的认可。 A.营运单位 B.核设施主管部门 C.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正确答案:D [单选题]7.所有民用核安全设备必须通过根据有关要求进行的()方可用于民用核设施中。 A.设计验证 B.设备鉴定 C.事故工况下的模拟试验 D.验收程序 正确答案:B [单选题]8.在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焊接和无损检验等活动中,必须采用()技术或工艺。 A.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 B.经核设施营运单位批准的 C.成熟且经过验证的 D.先进且符合质量保证要求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9.所有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的单位必须依据()的相关规定取得资格许可。 A.HAF601或HAF602 B.HAF601或HAF604 C.HAF602或HAF604 D.HAF603或HAF604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0.所有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的单位必须依据HAF601或HAF604的相关规定取得()。 A.相关文件 B.审批文件 C.资质认定 D.资格许可(许可证) 正确答案:D [单选题]11.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和无损检验的个人必须按照()的相关规定取得资格。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六章安全文化 考试要求: 1.掌握安全文件的概念、原则及其特征。 2.熟悉营运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在培育安全文化方面的地位。 3.了解安全文化在核领域中的演变及其在保证核安全上的作用。 4.熟悉安全文件的组成部分以及决策层、管理层和职工在安全文化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5.熟悉安全文件的发展阶段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6.熟悉培育安全文化的良好实践。 7.了解识别安全文化弱化征兆的方法。 8.熟悉对安全文件的评价方法。 思考题 1.准确说明安全文化的定义、原则和特性; 2.说明安全文件的组成; 3.指出营运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 4.安全文化对决策层、管理层和个人响应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安全文化对政府及其部门、营运单位、研究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谁对核设施单位的安全负主要责任? 7.指出核安全文化在保证核安全上的作用。 8.具体说明核安全文化的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9.说明识别安全文件弱化征兆的方法。 10.简述ASCOT评价方法。 11.辨别安全文化的特殊实践。 12.具体说明培育安全文化的步骤。 本章小结 本章叙述了善于安全文化,特别是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及失言中的关键问题。共包括五个部分,安全文化概念、安全文化的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弱化识别、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培育安全文化的良好实践。 安全文化是在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中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为确保核电厂安全生产的、完整的管理概念。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后果在核领域迅速得到全面地失言,形成核安全文化。推行核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要求和监管要求之外保持一个增强安全的自我约束的方法。核安全文化的特性都是无形的,人们认识到无形的特性会自然地导出有形的表现,而这些有形导出就成为衡量核安全文化作用的指标。核安全文化被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原则加以推广和实施,用以防止和减少人因错误,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性。 安全文化是基本的管理原则,就其表现而言,它由两个主要方面组成,第一是体制,第二是个人的响应。核安全文化对所有那些在核安全中负有不同责任的组织和个人(决策层、管理层和个人)提出要求,它本身是一种行业文化,分别对政府及其部门、营运单位、研究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不同层次的人员详细地提出了应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IAEA提出的核基本安全原则-基本安全原则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IAEA提出的核基本安全原则-基本安全原则[单选题]1.安全措施包括为防止()发生而采取的行动。 A.事件 B.事故 C.安全事故 D.辐射危险 参考答(江南博哥)案:A [单选题]2.安全措施包括为防止事件发生而采取的()以及为在事件发生下为减轻其后果而做出的()。 A.措施、行动 B.措施、响应 C.行动、安排 D.行动、响应 正确答案:C [单选题]3.IAEA提出的基本安全原则:原则一是()。 A.安全责任 B.政府职责 C.设施和活动的正当性 D.防止事故 正确答案:A [单选题]4.对于带来辐射危险的任何设施或活动或对于实施减轻辐射照射的行动计划负有责任的人员或组织必须对安全负有()。 A.基本责任 B.主要责任 C.重要责任 D.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B [单选题]5.对于带来辐射危险的任何设施或活动或对于实施减轻辐射照射的行动计划负有责任的()必须对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A.人员 B.组织 C.人员和组织 D.人员或组织 正确答案:D [单选题]6.对于带来辐射危险的任何设施或活动或对于实施减轻辐射照射的()负有责任的人员或组织必须对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A.应急准备 B.应急响应

C.防护行动 D.行动计划 正确答案:D [单选题]7.IAEA提出的基本安全原则一:安全责任,要求应对运行设施或进行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实施()管理。 A.监督 B.审查备案 C.许可证 D.统一 正确答案:C [单选题]8.IAEA提出的基本安全原则一:安全责任,要求应对运行设施或进行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实施许可证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许可证管理也可以采用登记等其他批准形式 B.在某些情况下,政府或(许可证持有者的)雇主可能对设施和活动的安全承担责任 C.许可证持有者对设施和活动整个寿期或过程内的安全负主要责任,而且这种责任不能转托他人 D.许可证持有者负有的责任应按照监管机构确定或核准的安全目标和要求予以实行,而且应当通过质保体系来确保做到这一点 正确答案:D [单选题]9.()对设施和活动整个寿期或过程内的安全负主要责任,而且这种责任不能转托他人。 A.政府 B.许可证持有者 C.运行管理者 D.监管部门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0.许可证持有者对设施和活动整个寿期或过程内的安全负主要责任,而且这种责任不能转托他人。其他组织如设计者、制造商和建造商、雇主、承包商以及托运方和承运方也对安全负有()上的责任。 A.法律 B.专业 C.职能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D [单选题]11.应对运行设施或进行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实施许可证管理,许可证持有者负有的责任应按照()确定或核准的安全目标和要求予以实行。 A.政府

核安全综合知识01

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基础 考试要求: ●熟悉原子结构的知识(原子、原子核、同位素) ●熟悉放射性的概念、原子核衰变及其规律(核素图、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的单位计算和 测量) ●熟悉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掌握核反应的类型 ●了解核裂变及裂变反应的知识 思考题 1.原子的核式模型的假设是卢瑟福根据什么实验而提出的?其假设的结论是什么? 2.原子核是由哪两种粒子组成的?核素用(A,Z)X(N)来表示,符号中的A、Z、N各代 表什么量? 3.原子与原子核的尺度大小为什么量级?原子核的半径R与原子核的质量数A有什么关 系? 4.什么是原子核的结合能B(Z,A)?它是如何定义的? 5.什么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为什么说图1-4中的比结合能曲线揭示了原子核裂变和聚 变能的基本原理? 6.放射性衰变服从指数规律,试说明式中衰变常数的物理意义。还常用哪些参数来描述衰 变过程的快慢,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7.什么是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常用什么单位来度量?Bq和Ci有什么关系? 8.根据表1-1列出常见的辐射,分析哪些是带电粒子?哪些是不带电粒子? 9.X射线(或γ射线)的等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与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作用机制有 何不同?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有哪几种? 10.窄束γ射线(或X射线)的吸收服从什么规律?线性吸收系数μ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其 量纲是什么? 11.在探测辐射中广泛使用的有哪几类探测器? 12.什么是核反应的反应道?一种入射粒子与某一种核的反应道仅仅只有一个吗? 13.如何区分放能核反应和吸能核反应?对吸能核反应如何求核反应阈能? 14.发生自发裂变的条件是什么?裂变能的定义是什么? 15.由中子引起的诱发裂变中如何区分易裂变核素和非易裂变核素? 16.指出链式裂变过程中瞬发裂变中子和缓发裂变中子对反应堆控制的作用? 本章小节 本章重点为论述原子核物理中的基本内容,本章分为了个小节论述: 第一节介绍了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对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壳层模型作了简单描述,解释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文化-组织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文化-组织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单选题]1.只要是组织就一定有管理体系。IAEA提倡的管理体系,实际上是要求从()个方面固化出一系列健康的文化因素。 A.3(江南博哥) B.4 C.5 D.6 正确答案:D [单选题]4.组织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的承诺是达到核安全文化建设的()。 A.前提条件 B.首要因素 C.基本原则 D.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B [单选题]5.()对安全的承诺是达到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 A.组织 B.组织决策层 C.组织最高管理者 D.组织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 正确答案:C [单选题]6.核安全政策制定后,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应能发挥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各级管理者要起到表率作用 B.各级管理者要在讲话中经常提及安全,在会议上把安全放在主要议程 C.安全政策声明要公布于众,张贴在一个单位的最醒目之处 D.对于安全政策,要用“价值观”的概念去对待 正确答案:B [单选题]7.核安全政策制定后,对于安全政策,要用“价值观”的概念去对待。涉及安全的价值观应当是()。 A.安全第一 B.安全不可动摇 C.安全不可侵犯 D.安全永远不受损害 正确答案:D [单选题]8.INSAG-4《安全文化》中将组织分为()个层次。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A [单选题]9.IAEA在《发展核活动中的核安全文化》(《安全丛书》11号)中指出了组织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个发展阶段。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A [单选题]10.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属于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A.组织被动接受 B.单位自觉改进 C.员工主动完善 D.解决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A [单选题]11.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属于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中级阶段。 A.组织被动接受 B.单位自觉改进 C.员工主动完善 D.解决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2.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属于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高级阶段。 A.组织被动接受 B.单位自觉改进 C.员工主动完善 D.解决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3.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高级阶段特征是()。 A.自觉且不问断地加以改善核安全绩效 B.单位在实现核安全目标的安全管理中,充分认识到员工的行为对安全影响的重要性,把员工的行为问题列入其中 C.单位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主动改进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核安全 文化素养,并以此来不停顿地改善和提高单位的安全绩效 D.以上三者均包含 正确答案:D [单选题]14.核安全文化要求单位()以身作则,深刻认识核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实质和特点,主动积极地适应核安全文化发展的规律,推进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使得“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深人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模式试题及答案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模式试题及答 案 卷面总分:60分答题时间:30分钟试卷题量:30题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题目1: 石油火灾危险性分类为( )。 A.甲B类 B.甲A类 C.乙A类 D.乙B类 正确答案:A 题目2: 局部通风机通风是向井下局部地点通风最常用的方法。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采用抽出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 )。 A.5m以外的进风侧 B.10m以外的进风侧 C.5m以外的回风侧

D.10m以外的回风侧 正确答案:D 题目3: 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其引燃温度的不同,分为( )个组别。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D 题目4: 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介质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若按他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分类,不包括( )。 A.极度危害 B.严重危害 C.中度危害 D.轻度危害 正确答案:B 题目5:

采掘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应派2个小队分别从进风侧和回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如果只有1个小队,应从采煤工作面( )进入救人。 A.进风侧 B.回风侧 C.进风侧或回风侧 D.顺着风流 正确答案:B 题目6: 基坑或管沟开挖因场地限制等原因不能放坡时,可采用设置支撑与护壁桩的方法。开挖深度大于6m的基坑,临近有建筑,不允许支撑有较大变形时,应采用( )。 A.短桩隔断支撑 B.地下连续墙支护 C.钢构架支护 D.挡土护坡桩支撑 正确答案:D 题目7:

线路遭到破坏,则对事故地点前后各( )m线路质量进行测量,对事故关系人员分别调查,检查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填写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A.50 B.100 C.150 D.200 正确答案:B 题目8: 一氧化碳是剧毒性气体,吸入人体后,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缺氧,引起中毒窒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 )以下。 A.0.0020% B.0.022% C.0.0024% D.0.026% 正确答案:C 题目9: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实践与干预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实践与干预 [单选题]1.放射防护领域专业术语干预是指任何旨在()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照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A.预防和(江南博哥)避免 B.预防和排除 C.减少或预防 D.减少或避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4.对实践的主要要求包括凡没有被()的实践全部受审管部门管理,按有关管理要求接受管理。 A.排除 B.免除 C.豁免 D.A和C 正确答案:D [单选题]5.()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干预的辐射防护体系。 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C.ICRP第60号出版物 D.ICRP第103号出版物 正确答案:C [单选题]6.建立和充实“干预的辐射防护体系”,仍要充分贯彻在实践中建立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同时,对()情况采用干预行动与补救行动,加强应急的准备与响应。 A.计划照射 B.应急照射 C.持续照射 D.B和C 正确答案:C [单选题]7.需要实施干预行动一般有()种情况。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A [单选题]8.持续照射是指没有任何不间断人类活动予以维持而长期持续存在的非正常(),这种照射的剂量率基本上是恒定的或者下降缓慢的照射。 A.职业照射

B.公众照射 C.计划照射 D.现存照射 正确答案:B [单选题]9.防护行动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在持续照射或应急照射情况下的受照剂量而进行的一种()。 A.工作人员行动 B.工作人员干预 C.公众成员行动 D.公众成员干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10.补救行动是指在涉及()的干预情况下,当超过规定的()时所采取的行动,以减少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 A.应急照射行动水平 B.应急照射防护水平 C.持续照射行动水平 D.持续照射防护水平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1.在放射性污染和剂量水平很低,不值得花费代价去采取补救行动,或是放射性污染非常严重和广泛,采取补救行动花费的代价太大的情况下,()。 A.应采取补救行动 B.应采取适当的补救行动 C.采取补救行动不具有正当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2.为减少或避免照射而要采取防护行动或补救行动的形式、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应是()的,即在通常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下,从总体上考虑,能获得最大的净利益。 A.最合理 B.最优化 C.最可靠 D.最有效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3.为实现干预的最优化,作出在应急情况下的干预()应作为正常运行手续中的不可少的一部分。 A.计划 B.方案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 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核安全是依靠组织中的共同协作来达到的,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A.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人员 B.与质量相关的人员 C.所有领导 D.所有人 2.核安全文化强调个人的响应,要求每个人必须对核安全做出具体的承诺。() A.正确 B.错误 3.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氧子体 4.每个严重的安全事件,总会存在若干潜在隐患,抓住并报告潜在隐患,这是良好的安全工作作风。() A.正确 B.错误 5.一般情况下引发核电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故障 B.人因错误 C.技术不可靠 D.不可抗力 6.在正常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A.20mSv B.2.4mSv C.5mSv

7.是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 A.教育人 B.培养人 C.改造人 D.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工作作风 8..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使全体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工作作风是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 A.正确 B.错误 9.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中,所有的决策应以()为最优先。 A.进度 B.安全 C.成本 D.效益 10.在核安全设备活动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 A.策划者 B.监督者 C.承担者 D.试验者 11.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A.处置化学物品;必须 B.处置化学物品;应当 C.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必须 D.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应当 12.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是( )。 A.大气层核实验 B.医疗照射 C.地下核试验 D.核能生产 13.()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 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下列仪器哪个用于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 )。 A.γ照相机 B.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 C.核子称 D.料位计 2..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使全体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工作作风是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 A.正确 B.错误 3.核电安全与参与核电站建设的焊工无关。() A.正确 B.错误 4.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环境γ本底高 B.固定表面污染 C.松散表面污染 5.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6.目前世界上商业核电厂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堆类型是( ) A.沸水堆 B.压水堆 C.重水堆 7.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A.B射线 B.Y 射线 C.n 射线 8.从事核电活动的每个工作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符合项,都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A.无权 B.有权 C.应问题解决后 D.可以 9.在粒子能量相同条件下,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 )。 A.γ光子 B.β粒子 C.α粒子 D.中子 10.Ⅰ、Ⅰ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 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 人以上(含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请问属于()辐射事故。 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B.重大辐射事故 C.较大辐射事故 D.一般辐射事故 11.核电厂防放射性漏的第三道屏障为( ) A.燃料包壳 B.压力容器及其回路 C.安全壳 D.应急计划 12.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A+B 13.“安全文化”一词的正式提出,源于国际核电发展史上的两起事故:三哩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 A.正确 B.错误 14.我们只要建立可以机械地执行保证核安全的程序就能保证核安全。

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核安全综合知识模拟 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它使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能对核安全密切关注 B.它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要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整个核电厂内营造一个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氛围 C.安全文化是价值观、标准、道德和可接受行为规范的统一体 D.A B C均包含 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核安全文化是建设问题,勿需培训 B.核安全文化也要培训 C.核安全文化实施全员培训 D.承包商同样要接受核安全文化培训 3.( )既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国家核电安全和质量工作的指导方针。 A.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B.本质安全、至高无上 C.以核为先、以合为贵、以和为本 D.核安全

4.核安全文化强调个人的响应,要求每个人必须对核安全做出具体的承诺。() A.正确 B.错误 5.员工希望每天的工作有圆满结果,但他们也应认识到犯错误和出现最坏情况的可能性,因此应有( )来应对。 A.应急预案 B.良好的心理 C.高超的技能 D.丰富的经验 6.单选《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应该大于( ) 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 )天。 A.1,2 B.2,4 C.2,3 D.2,2 7.与促进核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没有必然联系的一项是。() A.规范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思维习惯和行为举止 B.安全文化的学习和宣讲 C.举行事件分析和经验反馈活动 D.员工的个人工作经验 8.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9.建立核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规范所有参与核电站活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自身的行为以及相互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单选题]1.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电离辐射源和核能的同时加强(),尽量避免和减少电离辐射可能引起的对人的健康危害。 A.安全(江南博哥)管理 B.辐射防护 C.实践控制 D.干预水平 正确答案:B [单选题]2.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生物效应。效应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决定于人体组织吸收的()。 A.辐射剂量 B.辐射类型 C.辐射能量 D.以上三者均包含 正确答案:C [单选题]5.()的电离和激发是辐射生物效应的基础。 A.原子 B.分子 C.DNA D.生物基质 正确答案:D [单选题]6.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基本上可归纳为()个方面。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A [单选题]7.()的电离密度大,但穿透能力很弱,因此在外照射时,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很小,然而在内照射情况下,它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则很大。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 正确答案:A [单选题]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引起的辐射危害程度来说,外照射时(),内照射时()。 A.γ>β>αα>β>γ B.α>β>γγ>β>α

C.β>γ>αγ>β>α D.β>γ>αγ>α>β 正确答案:A [单选题]9.影响辐射效应严重程度的因素,来自机体方面的也很多,最核心的问题是不同的种属、细胞、组织和器官对辐射有着不同的()。 A.辐射反应 B.辐射吸收能力 C.辐射敏感性 D.自我修复能力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0.在辐射生物学的研究中,辐射敏感性的判断指标多用研究对象的()来表示。 A.形态改变程度 B.功能改变程度 C.遗传学方面改变程度 D.死亡率 正确答案:D [单选题]11.一般地,人体内繁殖能力越(),代谢越(),分化程度越()的细胞对辐射越敏感。 A.弱缓慢低 B.强活跃低 C.弱活跃高 D.强缓慢高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2.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随机性和确定性效应两类,随机性效应的特点是()。 A.发生概率与剂量无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线性,无阈值 B.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线性,无阈值 C.发生概率与剂量无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非线性,有阈值 D.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非线性,有阈值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3.由辐射引起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有害效应叫躯体效应。急性的躯体效应发生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照射事故情况下,属于()效应。 A.遗传 B.远期 C.随机性 D.确定性 正确答案:D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原子核物理基础-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原子核物理基础-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单选题]1.在1895、1896和1897年,相继发现了(),这三大发现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物理结构的研究开始进入微(江南博哥)观领域。 A.X射线、α射线和中子 B.α射线、电子和中子 C.X射线、γ射线和电子 D.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正确答案:D [单选题]5.年卢瑟福(R.C.Retherford)根据()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的假设,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 A.分光光谱 B.铀核裂变 C.脉冲电离 D.α粒子的散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6.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内容是()。 A.核外电子的运动 B.原子核的裂变 C.原子核的衰变 D.原子核中核子间的运动 正确答案:A [单选题]7.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核外电子的运动 B.原子核的裂变 C.原子核的衰变 D.原子核 正确答案:D [单选题]8.()是由英国科学家汤姆逊于1897年发现的,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微观粒子。 A.光子 B.电子 C.中子 D.质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9.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电荷的值为e=()C。 A.1.60217733×10-17 B.1.60217733×10-18 C.1.60217733×10-19

D.1.60217733×10-20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0.电子的质量为()kg。 A.9.1093897×10-30 B.9.1093897×10-31 C.9.1093897×10-32 D.9.1093897×10-33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1.原子的大小是由()来表征的。 A.核外运动的电子轨道半径 B.核外运动的电子所占的空间范围 C.原子核的自旋半径 D.原子核磁矩所占的空间范围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2.原子的半径约为()的量级。 A.10-6cm B.10-7cm C.10-8cm D.10-9cm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3.铝原子半径约为()。 A.1.6×10-6cm B.1.6×10-7cm C.1.6×10-8cm D.1.6×10-9cm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4.原子核的线度为()。 A.几飞米 B.几十飞米 C.几纳米 D.几十纳米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5.1飞米=()米。 A.10-13 B.10-14 C.10-15 D.10-16 正确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