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三联活菌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06.36 KB
- 文档页数:1
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
效观察
张伟华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2(025)016
【摘要】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组(治疗组)和单纯柳氮璜吡啶保留灌肠组(对照组),各42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柳氮璜吡啶保留灌肠.
【总页数】2页(P1949-1950)
【作者】张伟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石岩人民医院内科,518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J], 王亮
2.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析 [J], 刘颖
3.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J], 许莉
4.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J], 伍运生;熊国强;陈出新
5.柳氮磺吡啶联合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 [J], 孙金辉;何成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1. 引言1.1 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尚不清楚该病的病因,但与遗传、免疫、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易发展为结肠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复发和缓解交替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有望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
1.2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介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是一种含有活性双歧杆菌菌种的益生菌产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等作用。
这种活菌胶囊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柳氮磺吡啶具有抗炎、抑菌、止泻等作用。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症状,改善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以快速控制炎症进程,缓解症状。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王新敏;王永恒;徐小宁【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3(008)029【摘要】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2007~2012年 76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对照组 36例.观察组 40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1.0 g,4次 /d,,双歧杆菌 0.63 g,3次 /d;对照组 36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 1.0 g,4次 /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2周,餐后服用.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72.2%.观察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一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总页数】2页(P12-13)【作者】王新敏;王永恒;徐小宁【作者单位】472000,河南省三门峡职工康复医院;南省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南省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J], 沈华海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J], 亚冰玉3.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例的回顾性分析[J], 伏永正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J], 丁淑亚;尚丽5.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李水康; 李振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贝飞达、柳氮磺吡啶联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8例疗效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回肠末段。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发病可渐进或突然发生,多数病人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及支持治疗,效果欠佳。
笔者就我院近年来采用贝飞达、柳氮磺吡啶联合思密达等药物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本病,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8例患者,采用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男56例,女32例;年龄16~65岁;病程3个月~26年。
入院前大便每天最多20余次,最少3~5次,伴黏液便者61例,脓血便者49例,伴腹痛者72例,有里急后重者42例。
入院前69例接受过多种抗生素治疗,其中58例曾反复住院治疗4~7次。
所有病例均排除细菌性痢疾、肠阿米巴病、血吸虫病、肠结核、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因素明确的肠道疾病,细菌培养(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需氧及厌氧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
1.2 治疗方法对重症患者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宜流质饮食,针对病人的忧虑、恐惧给予心理辅助治疗,注意休息,适量活动。
所有病例均给予贝飞达(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山西晋城海斯药业,国药准字S1*******),每日3次,每次2~3粒,柳氮磺吡啶(磺吡沙拉秦)1g,每日3次,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同时将生理盐水100ml加温至38℃,将思密达粉剂6g,甲硝唑0.6g,黄连素0.3g,心痛定40mg,扑尔敏4mg,均为片剂,研末后溶入其中,并加地塞米松12mg配制成灌肠液行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分组原则治疗方法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试验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结肠炎症评分。
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较对照组(76.19%)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d结肠炎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发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借鉴。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结肠炎症评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机较为复杂,主要由体内肠道菌群耐受性丧失所致,受结肠内细菌蛋白诱导影响,形成抗体,同结肠黏膜自身抗体形成交叉反应,激活黏膜上免疫细胞,促使各种细胞因子释放,使得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失衡,出现病理性炎症反应,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黏膜下层和大肠黏膜,病情难治且反复发作 [1]。
目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以药物方式为主,具体治疗以抑制炎症因子发展,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促进溃疡恢复为主,但药物种类较多,需结合临床需求科学选择[2]。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旨在为患者治疗提供科学经验,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分组原则治疗方法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4-61岁,平均(42.63±3.82)岁,病程6-42个月,平均(24.23±3.31)个月,其中轻度28例,中度14例;试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4-60岁,平均(42.11±3.64)岁,病程6-41个月,平均(23.82±3.07)个月,其中轻度29例,中度13例。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陈良火;陈美丽;吴福杉;王见文;谢娜娜【摘要】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1.0g/次,4次/d,观察组联合益生菌500 mg/次,3次/d,疗程8周。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进一步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obiotics combined with sulfasal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lfasalazine 1.0 g/times, 4 times/d, an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lfasalazine combined with probiotics 500 mg/times, 3 times/d, eight weeks as a cours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 serum IL-6, IL-8 and TNF-α level chang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1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92%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AI score in the twogroup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erum IL-6, IL-8 and TNF-αlevel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obi-otics combined with sulfasal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s better than sulfasalazine alone, and it can fur-ther suppres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3页(P970-972)【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吡啶;益生菌;炎症反应【作者】陈良火;陈美丽;吴福杉;王见文;谢娜娜【作者单位】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安溪县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双歧三联活菌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和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
对照组采取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腹泻、腹痛、肛门灼热、脓便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结肠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
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均无显著不适症状。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和双歧三联活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病情改善,促进病人恢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双歧三联活菌;柳氮磺吡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典型肠病之一,病变会累及黏膜、黏膜下层,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等相关症状,呈现反复性发作的特点[1-2]。
UC目前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清晰,但相关研究[2]已经证实UC发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改善UC患者肠道菌群成为治疗UC的主流方案。
本文将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和柳氮磺吡啶联合用药在UC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取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3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
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1.7±4.3)岁,病程在1~7个月间,平均病程(4.2±0.9)个月;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1.1±3.9)岁,病程在1~6个月间,平均病程(4.0±0.8)个月。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H31020450,上海三维制药,250mg/片)治疗:初始剂量在1g/次,3次/d,无显著不适症状时可增加剂量至4~6g/d,1.5~2g/次,待病情缓解后可恢复至1.5~2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