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逆变电源中的谐波分析及消除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2
谐波干扰问题分析与谐波治理方法建议一、存在的谐波干扰问题介绍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相关技术、产品和系统的研发,涉及生物医学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化工陶瓷材料、以及多功能结构陶瓷材料等领域。
该公司目前新安装的300KW中频烧结炉,可控硅控制功率加热,出现功率因数低0.3-0.5,谐波大,造成共用的容量1250Kvar供电变压器配置的容量为600Kvar无功补偿电容装置产生过热保护无法正常投切运行等问题。
二、谐波干扰状况分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技术在电网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广泛应用在工业、商业和民用电网中,给电网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
如在一般工业领域使用的中频炉、变频器、软启动器、电弧炉、轧机、电解槽、电镀槽等负荷,商业和民用领域如节能灯、气体灯具、变频空调、电脑、冰箱等,都产生大量的谐波,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节能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用节电装置,这些节电装置采用的均是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如变频控制和可控硅调压原理,属典型的谐波源,大量使用导致谐波的产生,轻者影响供电质量使制造工艺较为精细的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或者由于在节电过程中使用的节电器具产生的谐波导致谐振,而使无功得不到满意补偿甚至不补偿影响节电效果,重者导致电气设备长期发热,降低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火灾,危害电网安全。
为了便于对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安装使用的中频烧结炉产生谐波危害进行分析,特地借鉴下列两组关联数据用以推断可能产生谐波的含量。
借鉴测试数据一:2014年5月9日浙江某公司新安装使用的中频烧结炉的现场测试数据显示,该中频烧结炉运行时电源进线上基波电流在17-391A有功功率在7.8-118.5KW,谐波电压总畸变率5.7-6.3%,谐波电流总畸变率42-72.9%,功率因数在0.33-0.64范围内波动。
借鉴测试数据二:2014年6月22日领步公司应邀对某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线300KW中频烧结炉的谐波测试数据如下:运行电流在250A时谐波参数,谐波电压总畸变率4.4%,谐波电流总畸变率29.9%;运行电流在365A时谐波参数,谐波电压总畸变率6.7%,谐波电流总畸变率30.1%运行电流在250A时谐波参数运行电流在365A时谐波参数从上述两组借鉴测式数据推断,中频烧结炉运行时产生的总谐波电流应该在110-190A之间,这么高的谐波电流也是造成变压器母线电容补偿过热不能正常投切的主要原因,如此高谐波污染状态长期运行下去还将同一变压器系统内的其他相关负载设备产生更多的危害,非常需要对该台中频烧结炉进行针对性谐波治理,以期消除谐波引发的生产运行设备故障。
电力谐波的产生原因及抑制方法电力谐波是指电力系统中产生的非正弦波形,它由于交流电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载、电力线上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等因素引起。
电力谐波在电力系统中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故障、能源浪费和电网负载能力的下降。
因此,对电力谐波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抑制是非常重要的。
1.非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是电力谐波的主要源头。
非线性负载通常包括电力电子设备,如电视、计算机、UPS电源、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等。
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会产生非线性电流,进而导致电网中谐波的产生。
2.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和电感器也会对电力谐波的产生做出贡献。
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和电感器常用于无功补偿和电能储存。
然而,由于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具有谐振特性,它们会对电力谐波起到放大的作用。
3.电网接地方式:电网的接地方式也会影响电力谐波的产生。
当电网采用不完全中性接地时,地线电流会导致电子设备的谐波污染。
抑制电力谐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优化电力系统设计:对于新建的电力系统,可以采用谐波抑制措施进行设计。
例如,将非线性负载远离主要的电源和敏感设备,减少非线性负载对谐波的干扰。
2.增加电力系统的容量:增加系统容量可以降低电力谐波对设备的影响。
通过增加设备的容量,可以减少设备的负载率,从而降低了负载谐波。
3.应用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抑制电力谐波的方法之一、谐波滤波器可将电力谐波从电网中滤除,从而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4.提高设备的抗谐波能力:可以通过改善设备的设计或增加额外的抗谐波装置,使得设备能够更好地抵抗电力谐波的干扰。
5.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监测电力谐波的产生和影响程度,对于谐波超标的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可以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电力谐波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综上所述,电力谐波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非线性负载、电容器和电感器以及电网接地方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为了有效抑制电力谐波,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包括优化电力系统设计、增加系统容量、应用谐波滤波器、提高设备的抗谐波能力以及加强监测和管理等。
谐波的产生主要是来自下列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电气设备:(1)具有铁磁饱和特性的铁芯没备,如:变压器、电抗器等;(2)以具有强烈非线性特性的电弧为工作介质的设备,如:气体放电灯、交流弧焊机、炼钢电弧炉等;(3)以电力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开关电源设备,如:各种电力变流设备(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相控调速和调压装置,大容量的电力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它们大量的用于化工、电气铁道,冶金,矿山等工矿企业以及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中。
以上这些非线性电气设备(或称之为非线性负荷)的显著的特点是它们从电网取用非正弦电流,也就是说,即使电源给这些负荷供给的是正弦波形的电压,但由于它们只有其电流不随着电压同步变化的非线性的电压-电流特性,使得流过电网的电流是非正弦波形的,这种电流波形是由基波和与基波频率成整数倍的谐波组成,即产生了谐波,使电网电压严重失真在电力系统中对谐波的抑制就是如何减少或消除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以便把谐波电压控制在限定值之内,抑制谐波电流主要有四方面的措施: 1)降低谐波源的谐波含量。
也就是在谐波源上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谐波的产生。
这种方法比较积极,能够提高电网质量,可大大节省因消除谐波影响而支出的费用。
2)采取脉宽调制(PWM)法。
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在所需要的频率周期内,将直流电压调制成等幅不等宽的系列交流电压脉冲,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抑制谐波的产生。
3)在谐波源处吸收谐波电流。
这类方法是对已有的谐波进行有效抑制的方法,这是目前电力系统使用最广泛的抑制谐波方法。
4)改善供电系统及环境。
对于供电系统来说,谐波的产生不可避免,但通过加大供电系统短路容量、提高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加大供电设备的容量、尽可能保持三相负载平衡等措施都可以提高电网抗谐波的能力。
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并尽可能保持三相电压平衡,可以有效地减小谐波对电网的影响。
谐波源由较大容量的供电点或高一级电压的电网供电,承受谐波的能力将会增大。
谐波分析一、谐波的相关概述谐波是指电流中所含有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的电量,一般来说是指对周期性的非正弦电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其余大于基波频率的电流产生的电量,其实谐波是一个正弦波分量。
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非线性负载造成电网中的谐波污染、三相电压的不对称性.由于非线性负荷的存在,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供电电压即便是正弦波形,其电流波形也将偏离正弦波形而发生畸变。
当非正弦波形的电流在供电系统中传输时,将迫使沿途电压下降,其电压波形也将受其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变,这种电能质量的下降会给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源主要有以下几类:(1)电源自身产生的谐波.因为发电机制造的问题,使得电枢表面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偏离正弦波,所产生的电流偏离正弦电流。
(2)非线性负载,如各种变流器、整流设备、PWM变频器、交直流换流设备等电力电子设备。
(3)非线性设备的谐波源,如交流电弧炉、日光灯、铁磁谐振设备和变压器等。
二、谐波的危害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谐波使公用电网中的元件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2)谐波影响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3)谐波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的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引发严重事故.(4)谐波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并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
(5)谐波对临近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轻则产生噪声,降低通信质量;重则导致信息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三、谐波的分析由于谐波导致的各种各样的事故和故障的几率一直在升高,谐波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一大公害.我国对于谐波相关工作的研究大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93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
该标准对公用电网中各个等级的电压的限用值、电流的允许值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并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了测量谐波的方法和数据处理及测量仪器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电力谐波治理的几种方法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谐波问题日益突出,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此,电力谐波治理成为了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电力谐波的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滤波器法
采用电力滤波器对电力谐波进行滤波处理,以减小其对电力系统的干扰。
常见的电力滤波器包括L-C滤波器、谐振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等。
滤波器法具有费用低、性能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小功率电器的电力谐波治理。
2. 变压器法
采用特殊结构的变压器进行电力谐波治理,包括隔离变压器、耦合变压器等。
变压器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但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适用于大功率电器的电力谐波治理。
3. 电容器法
通过电容器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对电力谐波进行电容滤波处理。
电容器法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功率电器的电力谐波治理。
4. 谐波抑制器法
采用谐波抑制器对电力谐波进行抑制处理。
常见的谐波抑制器包括谐波电流抑制器、谐波电压抑制器等。
谐波抑制器法具有能够有效抑制电力谐波、无需改变电路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电器的电力谐
波治理。
在电力谐波治理中,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治理成本,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及治理对策谐波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波动。
它是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过多的谐波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1.非线性负载:当电力系统中存在非线性负载时,如电弧炉、电焊机、电子设备等,其工作特性会产生谐波。
这是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电力电子装置:现代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如变频器、整流装置等,也会引入大量谐波。
3.潮流分布不均匀:当电力系统中的潮流分布不均匀时,也会导致谐波的生成和传播。
针对谐波的治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使用滤波器: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滤波器可以消除或降低谐波对系统的影响。
滤波器的选择要根据谐波的频率和大小来确定。
2.设计合理的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到非线性负载和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的谐波问题,采取相应的额外措施来减少谐波的产生。
3.提高设备的抗谐波能力: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等,可以采用提高抗谐波能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耐受谐波的影响。
4.加强监测和控制: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谐波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于频繁发生谐波问题的系统,可以采用自动生成谐波的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以减小谐波的影响。
5.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电力系统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谐波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以确保谐波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
总之,谐波问题存在于电力系统中,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如使用滤波器、设计合理的系统、提高设备的抗谐波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解决谐波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谐波处理能力,确保谐波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与电磁干扰分析导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谐波和电磁干扰的问题。
谐波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电压或电流成分,而电磁干扰则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波辐射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
本文将深入分析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电磁干扰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谐波的形成和危害1. 谐波的形成谐波是由于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存在引起的。
非线性负荷如电子电器、电感、电容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非线性电流,在电源电压的作用下,会将谐波电流注入电力系统中。
这些谐波电流会使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波形变成失真的非正弦波形。
2. 谐波的危害谐波对电力系统和设备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首先,谐波会引起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失真,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其次,谐波会引发电力系统中的共振问题,进而损坏电容器、互感器等设备。
此外,谐波还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电机运行不稳定,降低设备的寿命,甚至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因此,谐波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危害1. 电磁干扰的产生电磁干扰是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波辐射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
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和传输线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会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与其他设备和系统产生相互作用,引起电磁干扰问题。
2. 电磁干扰的危害电磁干扰会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电磁干扰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通信中断、信息传递错误等问题。
其次,电磁干扰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引起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此外,电磁干扰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谐波和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谐波的解决方法(1)降低非线性负荷的影响:通过选用低谐波电器设备、采用滤波电容器等措施来减少非线性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谐波注入。
(2)滤波器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安装合适的谐波滤波器,可以过滤掉谐波成分,减少谐波的产生和传播。
电力系统谐波的危害及其常用抑制方法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电压和电流成分,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和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谐波的危害及其常用抑制方法。
一、谐波的危害1.电压失真:谐波的存在会使电压波形发生畸变,进而导致电压的失真,使电力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电压失真还会对电力设备造成较大的冲击和损害,缩短设备的寿命。
2.系统能效下降:谐波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电流的失真,由于谐波电流引起的额外功耗,使得系统能效下降。
这会导致电力设备的能耗增加,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
4.电磁兼容性问题:谐波信号会干扰电力系统周围的其他电子设备,导致电磁兼容性问题。
这会对邻近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5.高频谐波产生的热问题:高频谐波会导致电力设备产生过多的热量,进而引起绝缘材料的老化和烧损,甚至造成火灾。
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
二、谐波抑制的常用方法1.变压器和电机的设计优化:在变压器和电机的设计中考虑谐波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减小谐波对设备的影响。
例如,在电机设计中,可以增加骨架的厚度或配置合适的磁路副将谐波分向其他通道。
2.滤波器的应用:安装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波。
滤波器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路的阻抗特性,将谐波电流引向滤波器,从而减小谐波的水平。
4.负载侧的谐波抑制:对于谐波敏感的设备,可以在负载侧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谐波。
例如,使用谐波阻抗装置或磁性隔离器等。
5.教育和培训:提高电力系统从业人员对谐波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谐波抑制方法的应用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谐波问题。
总之,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谐波。
以上所提到的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谐波抑制方法,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治理谐波的方法
以下是 9 条关于治理谐波的方法:
1. 采用滤波器呀!就像给电流戴上了一个精致的“口罩”,把谐波这个“捣蛋鬼”给过滤掉。
比如说在工厂的电力系统里装上滤波器,就能有效减少谐波的影响啦。
2. 改善电力系统的设计嘞,这可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呀!就如同建房子要先打好牢固的地基一样。
你想想,如果一开始设计就很合理,那谐波出现的几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嘛!
3. 对谐波源进行隔离呀!好比把捣乱的孩子单独隔离开,不让它去影响其他小伙伴。
像一些容易产生大量谐波的设备,单独给它们安排个小空间,不就好多了吗?
4. 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哟!这就像是给电力系统吃了一颗“补品”,让它更有活力去对抗谐波。
比如在变电站里用上无功补偿装置,对治理谐波超有用的。
5.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了解一下嘛!它就像一个灵活的“小卫士”,能随时根据谐波的情况进行调整呢。
我们小区的配电室不就用了这技术,效果那叫一个棒啊!
6. 加强监测和管理呀,要时刻盯着谐波这个家伙!这就跟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一样,只要盯着,它就不敢乱来。
工厂里安排专人监测,一有异常立马处理。
7. 优化用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呗!就像是让运动员调整跑步的姿势,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某些设备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和方式,谐波可能就不会那么猖狂啦!
8. 采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呀,它可是谐波的“克星”呢!变电站里那些电抗器就是专门对付它的呀,效果超明显的。
9. 提高员工对谐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呀!这就好像给大家敲响警钟一样。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谐波的危害,那防治起来不就更有力量了嘛!
总之,治理谐波要多管齐下,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把这个“小麻烦”彻底解决掉呀!。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分析技术及应用教程简介:在电力系统中,谐波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质量监测与评估、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谐波滤波器的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谐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谐波分析方法以及谐波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谐波分析的基本原理1.1 谐波的概念谐波是指波形与基波具有相同频率但具有不同幅值和相位的波形。
在电力系统中,谐波是由非线性负载和电力设备引起的。
常见的负载谐波包括电弧炉、变频器、电子设备等。
1.2 谐波分析的原理谐波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将复杂的波形分解为一系列的正弦波,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各个谐波分量的频率、幅值和相位。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估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优化。
二、谐波分析方法2.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最常用的谐波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通过FFT分析,可以得到电力系统中各个谐波分量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并进一步计算谐波总畸变率(THD)等参数。
FFT算法的优势在于高速、高效,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平台进行实时分析。
2.2 小波变换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提供时间域和频域信息。
相比于FFT,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的分辨率上更具优势,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瞬态过程和短时谐波。
小波变换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3 自适应滤波器法自适应滤波器法结合了信号处理和协方差分析原理,可以自动识别和消除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通过建立自适应滤波器,可以实时跟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分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滤波补偿。
自适应滤波器法在电力系统的谐波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谐波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1 电力质量监测与评估谐波对电力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会导致电压波动、电流畸变、设备损坏等问题。
通过谐波分析,可以准确评估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电力质量。
光伏逆变器高次谐波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调制方式:在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特定的调制方式,如
SPWM等,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
2.器件的非线性特性:逆变器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MOSFET
等)具有非线性特性,当其工作在开关状态时,会产生高次谐波。
为了减小光伏逆变器高次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采用适当的调制策略,如选择合适的载
波频率、优化PWM波形等,可以降低高次谐波的含量。
2.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在逆变器的输出端加装滤波器,可以有效
抑制谐波电流。
常见的滤波器有LC滤波器和LCL滤波器等。
3.优化逆变器设计:采用多电平逆变器、多重化逆变器等技术,
可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质量,降低高次谐波的含量。
4.采用有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可以主动产生与谐波电流相位相
反的电流,从而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
5.合理规划光伏电站:合理规划光伏电站的布局和容量,避免因
逆变器的集中安装导致谐波电流的叠加。
6.加强监测和维护:定期对逆变器和相关设备进行监测和维护,
及时发现并处理谐波问题。
总之,光伏逆变器高次谐波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谐波的处理方法谐波是指频率为整数倍于基波频率的周期性波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谐波现象,比如音乐中的和弦、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干扰等。
为了减少谐波对系统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谐波的产生原因谐波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非线性负载:当电力系统中存在非线性负载时,比如电弧炉、变频器等设备,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产生谐波。
2. 不平衡负载:当三相负载的功率不平衡时,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不对称,进而产生谐波。
3. 电力系统的谐振:电力系统中的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会与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感相互作用,形成谐振回路,从而产生谐波。
二、谐波的危害谐波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电力设备的效率:谐波会增加电力设备的损耗,降低设备的效率。
2. 引起电力设备的过热:谐波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温升过高,可能引起设备的过热,甚至损坏设备。
3. 造成电力系统的谐振:谐波会使电力系统中的电容、电感形成谐振回路,引起电力系统的谐振,导致设备的振动和噪声。
4. 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谐波会通过电力系统的互感耦合或电磁辐射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引起设备的误动作或故障。
三、谐波的处理方法为了减少谐波对系统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使用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可以选择性地滤除谐波成分。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谐波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谐波水平。
2. 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线性负载,并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感等参数,以减少谐波的产生。
3. 提高电力设备的抗谐波能力:对于一些重要的电力设备,可以采用具有较高抗谐波能力的设备,以减少谐波的影响。
4. 加强谐波监测和分析: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谐波监测,了解谐波的产生和分布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谐波对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何减少电压谐波的方法
要减少电压谐波,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通过消除电网中的谐波,来减少电压谐波。
根据谐波的频率和特性选择适当的谐波滤波器,常见的谐波滤波器包括谐波阻抗和谐波扼流板。
2. 采用谐波抑制变压器:谐波抑制变压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减少电网中的谐波的装置。
它可以将谐波电流与非谐波电流分离,并通过消耗谐波电流的方式减少电压谐波。
3. 减少非线性负荷:非线性负荷如整流器、变频器等可以产生谐波。
通过减少或优化非线性负荷的使用,可以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水平。
4. 合理设计电网和电气设备:在设计电网和电气设备时,应当考虑谐波的影响。
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和工作条件,使用合适的物料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电压谐波。
5. 在电网接入点处安装滤波器:在电网接入点处安装谐波滤波器可以有效吸收电流谐波,从而减少电压谐波。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取决于谐波的频率、幅度和电网的要求。
建议
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分析和滤波算法电力系统是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在电力系统中,会产生诸如电机的旋转磁场、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电容器的谐振等诸多问题,这些微妙的电磁现象会引起各种电力质量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谐波。
什么是谐波?谐波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波形,它的频率是原始电源频率的整数倍,而且在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谐波主要有5、7、11、13、17等奇次谐波和3、6、9、12等偶次谐波。
虽然说谐波的幅值很小,但是由于它是基波的整数倍,会出现周期性、不对称、非线性的波形,从而影响到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谐波的影响谐波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电器设备的故障由于谐波会引起设备内部的过电压、过热、电磁干扰等故障,长期作用下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质量下降,甚至会引起故障。
2. 工作效率低下设备受到谐波的影响后,其效率会下降,如电机的功率输出降低、磨损加快、损耗增大等。
3. 能源浪费谐波会导致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的能源消耗增加,造成能源浪费。
4. 电能质量劣化谐波会使电网出现电压闪变、电流母线共模电压骤降、电磁干扰等电能质量问题。
如何解决谐波问题?解决谐波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过滤器对谐波电流进行滤波,以达到抑制谐波、净化电源等目的。
目前,常见的谐波滤波器分为被动滤波器和主动滤波器两种。
1. 被动滤波器被动滤波器主要是通过电感、电容等元件来实现滤波的。
常见的被动滤波器有L-C滤波器、L-C-R滤波器、L-C-R-C-L滤波器等。
被动滤波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只能固定抑制特定频率的谐波、消耗电能较大等。
2. 主动滤波器主动滤波器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设计的滤波器,能够根据电网中实际的谐波水平来自适应调节,以达到最佳滤波效果。
主动滤波器的核心部件是PWM逆变器和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其优点是能够实现精确的谐波滤波效果、消耗较少的电能等。
谐波消除的技术原理有哪些谐波消除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质量问题解决技术,它用于减少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和电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谐波消除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源端消除、负载端消除和中间谐波滤波器。
1. 源端消除源端消除是通过改善电力系统供电设备的谐波电流特性,减少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
主要的源端消除技术包括:改善发电机的设计和控制、优化变压器设计、使用低谐波变压器、通过设计适当的电抗器等。
(1) 改善发电机的设计和控制: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主要源波发生器,它产生的谐波电流如果得不到有效消除,会引起谐波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传播。
通过改善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设计,可以减少谐波扭矩并降低谐波电流。
(2) 优化变压器设计: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它在传输电能过程中产生和传递谐波。
通过优化变压器的铁心材料和绕组结构,可以减少谐波电流的生成和传播。
(3) 使用低谐波变压器:低谐波变压器是专门设计用于消除谐波的设备,它的铁心材料和绕组结构经过特殊设计,具有较强的谐波抑制能力。
将低谐波变压器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有效消除谐波电流。
(4) 设计适当的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添加合适的电抗器可以限制谐波电流的传播。
电抗器具有阻抗性质,可以有效吸收谐波电流,减少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响。
2. 负载端消除负载端消除是通过改善负载设备的谐波电流特性,减少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
主要的负载端消除技术包括:使用滤波器、改变非线性负载特性、减少补偿装置的谐波感应等。
(1) 使用滤波器:滤波器是用于从电力系统中滤除谐波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谐波频率和谐波电流过滤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
通常使用的滤波器包括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和混合滤波器等。
(2) 改变非线性负载特性:非线性负载设备是电力系统中产生谐波的主要源头。
通过改变非线性负载的运行方式,如调整工作温度、限制电流或电压、改变电容量等,可以减少谐波电流的产生和传播。
(3) 减少补偿装置的谐波感应:电力系统中常用的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止谐波滤波器(SHF)等,会引入谐波电流。
并网逆变器二次谐波电流的抑制方法摘要:本文了分析并网逆变器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配电网分布式谐波VDAPF治理模式,阐述了并网逆变器二次谐波电流的消除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二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引言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更多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了电网。
与传统的发电设备不同,电力电子变换器引入了大量开关管等非线性器件,输出信号的频谱更加复杂。
若控制不当,将导致电网的谐波污染。
谐波的危害包括降低电网的电能传输效率,甚至引发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例如,电流谐波会造成变压器、发电机和电机涡流损耗以及磁芯损耗的增加,加速绝缘老化;在电网局部引发谐振,可能引发电网事故;增加电流的有效值进而使得传输线路的损耗增加等。
1配电网分布式谐波VDAPF治理模式概述配电网分布式谐波VDAPF治理模式包含4个环节,分别为逆变器设置、谐波电压检测、指令电流计算和电流跟踪控制,具体的结构原理见图1。
图中C为直流电源的电容器;C f为滤波电流的电容器;U dc为直流电源的电压;u G为谐波输入电压;u h为谐波输出电压;u*I为谐波输出指令电压;i G为谐波输入电流;i*h为谐波输出指令电流;L f为输出电感。
从图中可以看出,配电网分布式谐波VDAPF 治理模式的基本核心是在电网和大地之间设置了一个控制增益k,它的本质是电导,使得电网系统中的谐波输出电压u h转换为谐波输出指令电流i*h,为谐波提供了一个虚拟电导。
图1配电网分布式谐波VDAPF治理模式2谐波产生原因分析传统的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图中,v dc表示直流母线电压,v ga、v gb、v gc分别表示三相电网电压,v a、v b、v c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容电压,i La、i Lb、i Lc分别表示三相电感电流,i a、i b、i c分别表示三相电网电流,PLL表示锁相环。
图2传统的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框图可以计算得到,忽略d轴和q轴之间的耦合项,传统的并网逆变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Nvd(s)和Nvq(s)表示由电压采样误差引起的扰动,Nid(s)和Niq(s)表示由电流采样误差引起的扰动,L表示滤波电感值,C表示滤波电容值,KPWM表示PWM系数,Td表示控制系统的延时,等于一个采样周期,Gi(s)表示控制器的传递函数,这里采用PI控制,即Gi(s)=Kp+Ki/s,其中Kp和Ki分别表示PI控制器的参数。
谐波治理方法
谐波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降低谐波源的产生:这是谐波治理的主要任务。
通过合理选择电力设备,尽可能选择低谐波的设备,可以降低谐波源的产生。
此外,采用谐波滤波器、有源滤波器等谐波抑制装置,可以将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减少。
2. 优化负载结构:减少非线性负载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谐波的产生。
3. 增加滤波器:在可能产生谐波的设备或系统中增加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谐波,提高电源的品质。
4. 改善供电环境:通过改善供电环境,可以降低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例如,尽可能避免在电力系统附近使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或者对电力系统进行隔离,以减少谐波的干扰。
5. 引入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降低谐波对系统的影响。
以上是谐波治理的一些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理。
§2.3 逆变电源中的谐波分析及消除方法
对逆变器研究的焦点是如何方便地调节逆变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并降低谐波含量,改善输出波形。
迄今为止,降低谐波含量常用措施有:
(1)对逆变电源的开关管进行高频PWM 调制,使逆变器输出为高频等幅的PWM 波;
(2)通过改变逆变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在主电路上进行波形重构以实现阶梯波形输出,减小低阶
高次谐波含量。
对于高频PWM 调制来说,开关频率越高,谐波含量越小,但开关损耗也越大,不宜用在较大功率逆
变电源中。
而波形重构方式往往需要多个逆变器来实现电压的叠加。
波形重构的级数越多,出现的最低谐
波次数越高,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也越复杂,相应地控制难度也越大,输出电压的调节也不甚方便,因此
这种方式通常只在大功率逆变电源中采用。
2.3.1 单电压极性切换PWM 控制方式谐波的分析
图(2-2)所示的逆变器在单电压极性切换PWM 控制方式其输出脉冲波形可用图(2-5)表示。
假设)(t f u an =、)(π+=t f u bn ,则 )()()(πω+-=t f t f t u ab (2-1)
)()2()()(t u t f t f t u ab ab ωπππω-=+-+=+ (2-2)
分析波形特性可以发现,输出波形为对称函数单位幅值函数,它不含直流分量0a 和偶次谐波分量;
波形又为奇1/4对称,所以它的傅立叶级数只含有基波和奇次谐波中的正弦项,故有公式(2-3)、(2-4):
∑∞
=5,3,1)si n()(t k b t u k ab ω (2-3) )()si n()(42/0t d t k t u U b d k
ωωωππ⎰= (2-4) 设在(0,π2)内,输出脉冲对应的时刻分别为1α、2α、3α、1-m α、m α、、、12-m α、
m 2α、、、14-m α、m 4α,则公式(2-4)在(0,2/π)内可表示为: []
⎰⎰-++=m m t d t k t d t k U b d
k ααααωωωωπ121)()si n()()si n(4 (2-5) 对公式(2-5)求积分,可得: )cos()1(41
1i M i i d k k k U b απ∑=+-= (2-6) 所以公式(2-3)可以表示为:
)
sin()cos()1(4)(5,3,111t k k k U t u k i m i i d ab ωαπω∑∑∞
==+⎥⎦⎤⎢⎣⎡-= (2-7)
2.3.2 消谐模型的求解算法
消谐PWM 控制就是一种经过计算的PWM 控制策略其基本方法是:通过PWM
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得出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以脉冲相位角为未知数,令某些特定的谐波为零,便得到一个非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即为消谐PWM 模型,按模型求解的结果进行控制,则输出不含这些特定的低次谐波。
上述模型中,若在1/4周期内有N 个脉冲,则可用来消除N -1个特定的谐波。
消谐模型以往都是采用牛顿迭代法来求解,其初值的选取与迭代过程所需的时间及收敛性质密切相关,若初值选得不好,离真实解距离太远,将导致迭代运算时间很长甚至不收敛,而在求解前要获得离真实解不远的初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若要设想在实时调节过程中进行求解运算,则迭代初值的获取更为困难。
为了改善收敛特性,也可在牛顿迭代算法中采用超松弛因子,但是这种方法将使收敛速度变慢,不利于快速求解。
1999年后,研究者提出了运用同伦方法求解消谐模型的新算法。
利用同伦算法求解消谐模型,可以有效地避免牛顿迭代方法对迭代初值敏感的缺点,并且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广、计算容易等特点,是实现消谐模型求解的理想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