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年六上数学:第1单元-圆-课时作业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的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材采用北师大版。
本单元将全面介绍圆的概念、性质及相关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及圆的相关术语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并能正确描述圆;2.学习和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弦等;3.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圆;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简单的圆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含义;2.圆心、半径、直径、弦等的区分和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已学过的几何基础知识,引出课题:圆的认识(一)。
2.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对这幅图的认识。
3.提问:其中,白色的部分是什么,红色部分呢?整个图形叫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答案:白色部分为圆心,红色部分为圆周,整个图形叫圆。
2. 探究圆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已知圆的图形,结合图片解释圆的定义。
2.教师出示圆的定义,并解释和比较直线、射线、线段和圆的定义区别。
3.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特点: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4.提出问题:通过画图表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均相等的距离,如何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用圆规和卡尺解决此问题。
3. 掌握圆的相关术语1.出示圆,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术语: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
2.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辨半径、直径和弦的图形特征和区别。
4.教师出示破损的环圆板,引导学生观察并将其修缮,以此巩固圆的相关术语及面积计算方法。
4. 归纳总结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忆与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组合图形等形象方法进行自主尝试和巩固。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通过课前提前预热以及课堂导入,学生基本掌握了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含义。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一辆大巴从广州开往韶关,行了一段路程后,离韶关还有210千米,接着又行了全程的20%,这时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比是3:2。
广州到韶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2.图中各有多少个和?填一填。
序号①②③④101.照这样接着画下去,第8个图形中和各有多少个?第10个图形呢?3.小明有一本书,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5,又看了30页,这时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4.一辆快车与一辆慢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在距中点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慢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5.一本故事书有1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如果第二天看的相当于第一天的,第二天看了多少页?(2)如果第一天与第二天看的页数比是5:4,第二天看了多少页?(3)如果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多少页?6.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00棵,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各多少棵?7.如图是光明小学的运动场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跑道.求跑道的占地面积.8.食堂运来三种蔬菜,其中白菜的质量占28%,土豆的质量和其他两种蔬菜质量之和的比是2:3,土豆比白菜多24千克,食堂运来的三种蔬菜共多少千克?9.小明放一群鸭子,已知岸上的只数与水中的只数比是3:4,现在从水中上岸9只后,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45,这群鸭子有多少只?10.果园里的桃树比苹果树少50棵,苹果树的13和桃树的40%相等,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果园里这三种树各有多少棵?1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57时,乙走了全程的35;当甲离B地还有17时,乙离B地还有50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12.某服装店将两件不同的衣服都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与进价相比,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
服装店老板出售这两件衣服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亏了)多少元?13.一个疏菜大棚里种植菜椒的面积是450平方米,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比菜椒少20%,比黄瓜多12.5%,这个大棚里种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4.学校要买48 支钢笔,每支10 元。
第一单元圆课题: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学情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2、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教学准备: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1、“观察与思考一”:出示实物图P2。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圆形。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二、探索新知1、“观察与思考二”(1)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2)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2、画一画(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3、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
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4、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2)按要求画圆: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5、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三、巩固练习1、指出下列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2、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五、作业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线段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 r=d/2教学反思:课题:圆的知识(一)第2课时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圆的特点,但解释生活现象还不够灵活,重点应放在这里。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一、填空题。
1.圆中心的一点叫作(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
离都( )。
2.( )叫作半径,用字母( )表示。
3.( )叫作直径,用字母( )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 )条直径。
5.(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二、选择题。
1.圆是平面上的封闭的( )。
A.直线图形 B.曲线图形 C.无法确定
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
A.一定是圆的半径 B.一定是圆的直径 C.无法确定
3.圆的直径有( )条。
A.1 B.2 C.无数
参考答案:
一、1.圆心 O 相等 2.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r 3.通过圆心并且两
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d 4.无数 无数 5.圆心 半径
二、1.B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