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经验交流材料

企业文化经验交流材料

转变观念扩大宣传效应

方法创新打造企业名片

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院新闻宣传工作围绕企业中心,在“对内宣传增强企业向心力和正能量、对外宣传打造企业亮丽名片”理念指导下开展工作。尤其是在贯彻“国际优先”战略,为“走出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这里,拟以我院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河综合规划等宣传工作为例,将我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各兄弟单位进行交流,请给予指正。

抓住重大契机,推展品牌宣传

哥伦比亚共和国,一个位于遥远太平洋东岸的南美国家。2008年4月,我院首次派遣考察团对哥伦比亚市场进行了考察、调研,并与哥方商谈了马格达莱纳河合作开发事宜,在抓好商机的同时,我院敏锐发觉了哥伦比亚尤其是“马河”潜在的市场价值。“马河”项目是中国政府第一个大型河流规划援外项目,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大型技援项目运行示范意义,是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以及集团“规划先行、高端切入”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据此,我院积极开展了相关宣传工作。对内,在院内部网络中对哥国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哥两国友好关系的宣传,使员工逐渐熟悉了这个陌生国度。通过新闻简讯、图片传真、行业动态、专题专栏等形式,对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持续、及时报道,增进内

部交流,增强团队协作,并对项目执行期间的优秀工作者、先进事迹予以及时宣传。对外,主动走近主流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2009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哥伦比亚副总统桑托斯出席了两国在多领域合作的协议和备忘录签字仪式。我们以此重大事件为契机,策划了《“走出去”迈新步--中南院为主承担哥伦比亚最大河流综合规划项目》的湖南日报专题报道。2012年5月,在胡锦涛主席和哥伦比亚桑托斯总统的共同见证下,《马格达莱纳河综合开发一揽子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我院又及时策划了《中南院大步走出去》的深度报道,在湖南日报上登载,并被很多国内主流媒体转载。同时,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的接触和交流,解决开展形象公关,哥伦比亚新闻社以及《时代报》、《共和国报》等也进行了报道。通过这些宣传工作,对提升我院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开拓国际业务市场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集团“规划先行、高端切入”战略的另一重大实践,泰国防洪抗旱规划项目投标工作,正在电建集团的统一部署下紧张进行中。该项目的运作和推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建集团在国际上水利技术的领导地位和承担国家使命的非凡组织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大国责任和电建集团的卓越实力。泰国《曼谷邮报》和《世界日报》都进行了报道。

创新宣传平台,塑造亮丽名片

受商务部委托,中南院自2009年12月举办首期援外培

训班以来,共实施承办或合办了11期培训班,培训了54个国家、300余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援外培训班的举办,发挥了企业促进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窗口作用,也是宣传工作手段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每一次援外培训班的举办不仅输出了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理念,还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增进了解和互信。这些培训班的动态,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商务部官方网站等10多家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外籍学员回国后,都积极宣传中南院,为中南院提供项目信息,协助中南院进行项目投标。譬如,我院在泰国顺利开展了泰国防洪规划和防洪设计投标,创造了介入泰国重大水利工程的重大契机;在尼泊尔,我院成功中标了亚行援助的加德满都太阳能路灯项目;还有巴基斯坦、加纳、埃及等许多国家,中南院在清洁能源和水务、环保方面都及时获得项目信息。这些都得益于援外培训带来的宣传效应。

挖掘新闻内涵,树立典型形象

在利比亚应急撤离工作中,中南院按照中央和上级指示,“一个都不能少”地完成了撤侨任务。在整个撤离过程中,涌现了事迹突出、经历感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面对突发事件,项目部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果断、镇定组织和指挥安全撤离工作;不顾自身安危冒着枪林弹雨组织人员撤离并协助国家驻外机构开展撤离工作的个人。此时,我院迅速与国内主流媒体取得密切联系,先后策划和参与了《风雨过后见彩虹—敢于面对生死考验的“80后”高晓林》--新华社;

《红旗飘扬—中南院利比亚项目部安全撤离实录》--新华网;《“震撼、感动、骄傲、自豪”》--中国党建网;《风雨大撤离》--中国青年报;《惊心动魄大撤离—中南院驻利比亚员工回国记》--湖南日报;以及《劫后余生--跨越边境》电视专题报道。凤凰卫视、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这些新闻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报道了事件进展,宣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公民的关怀和强大的国家援助,宣传和展示了央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宣传了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推出了典型,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下,尽管我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围绕企业中心、助力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较大努力,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单位的成绩和经验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譬如,宣传工作者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深度报道、动态报道、评论撰写、企业对外影响力报道等方面尤需加强和付出大的气力。

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我们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学习,努力捕捉企业出现的每一次重大“新闻眼”,精心策划,为企业“业绩与品牌”、“实力与形象”、“财气与人气”的充分展示积聚更大更多的正能量,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