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概要讲课教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概要讲课教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概要讲课教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概要讲课教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于2008级)

机械装备系机制教研室

2008年7月

第三部分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

2.采用学分制,修业年限最高为六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精操作、会维修、懂管理、知工艺的能力,能够胜任生产现场操作、生产组织和管理、基本工艺文件制订和产品销售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三、适应岗位(岗位群)

1.机加设备高级操作与维护人员。

2.机械产品高级装配人员。

3.机械生产车间的生产调度员、工艺员、技术员、安技员。

4.机械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技术人员。

四、岗位能力要求

(见表1《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五、专业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获得以下5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

(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

(3)企业经历证书;

(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

(5)国家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即全国计算机一级以上(含一级)证书。

2.技能和技术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中的4个,其中至少有2个是高级证书,至少有2个是非操作工种证书。

(1)高级车工

(2)铣工

(3)钳工

(4)高级制图员

(5)数控工艺员

(6)机械工程常用软件认证

3.拓展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1)英语B级(4)国家计算机二级

(2)英语A级(5)国家计算机三级

(3)英语四级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六、教学活动安排(见表2、表3)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注:1.“实习(实训)”栏为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含实习、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等。

2.“毕业实践”栏含专业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等。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活动进程表

七、教学模块设置及学时分配

本教学计划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内容,设置六个教学模块:

1 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模块

2 岗位能力知识模块

3 岗位基本技能模块

4 岗位能力拓展模块

5 岗位能力提升模块

6 专业能力提升模块

通过这六个模块的教学达到适应于本专业岗位(岗位群)的基本

培养目标,拓展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目的,具体教学内

容见表4-表10。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块设置

及学时(学分)分配统计表

注:1.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3378学时,完成150学分,其中集中

实践教学1650学时,72.5学分。

2. ★代表教学方式为集中讲座等灵活形式

《机械设计与制造》岗位基本技能模块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素质教学与拓展模块

注:★为必选项目,学分为54.5(其中12、13项在岗位知识能力模块中执行);☆为任选项目,学分为7.5。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拓展模块

注:☆为课程开设选择的学期。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表1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