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94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PLC 编程两大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为此,必须完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控制电路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继电-接触器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并能设计、安装、调试各种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后续课程:《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等。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教学内容:接触器、熔断器;电磁式接触器;低压断路器;继电器。
基本要求:了解控制电器的分类与应用特点;了解常用典型控制电器的主要特点及结构特征;掌握常用典型控制电路的用法,会识别常用控制电器及图形符号。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控制电路教学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基本要求: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绘制的国家标准化;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利用常用的控制电器和基本电路进行简单的控制电路设计制作。
第三章常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内容:CA6140车床的电气控制;M7130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Z3050搖臂钻床的电气控制;铣床电路电气控制。
基本要求:能阅读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理解常用的几种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况教学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基本要求: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历史与发展,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电路分析各位同事首先我作简单的介绍,我是今年刚来九鼎科技的新员工原来从事陶瓷设备管理,对饲料设备刚接触要向各位师傅学习,今天借学习的机会向大家讨论在工作过程中如何看电气控制图和简单的分析电路。
具体分为以几个部分:1、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和阅读方法2、几种常用电路的分析。
3、PLC认识。
一、1、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和阅读方法电力拖动的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热继电器、按钮等元件组成。
为了便于阅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地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见附件)1、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但不考滤电路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连线情况。
一般遵循以下规则。
1)电气控制线路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用粗线画,控制电路用细线画。
2)电气控制线路中,同一电器的各导电部件如线圈和触点常常不画在一起,但用同一文字标明。
3)电器控制线路的全部触点都按平常状态绘出,即线圈未得电、行程开关没有受到外力时的触点状态。
4)线路号码的编制,同一接线点同一号码。
尽量按顺序编号。
2、电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和电控柜内的实际安装位置。
3、电气设备接线图。
表示各电气设备之间实际的接线情况。
绘制接线图时要把各电器元件的各部分画在一起。
二、几种常见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1)、直接起动一般情况电机功率在7.5KW以下的电动机可采用直接起动。
FU1在以上电路中左边部分是主电路右边部分是控制电路.主电路中有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机,控制电路有熔断器常闭按钮、常开按钮、接触器线圈、自锁触点。
热继触点。
动作情况:1、开机:合上刀闸开关、起动SB2。
接触器线圈得电(此处是380V也可以是220V等电压),触点闭合电机起动,同时和SB2并联的辅助触点闭合起到线路自的作用。
2、机:按下SB1常闭触点,SB1变成开路使接触器线圈失电,接触器触点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断开。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现代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黄向慧等,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方承远等,机械工业出版社《电气控制技术》专业课程的性质电气控制技术是以各类电动机为动力的传动装置或者系统为对象,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控制技术。
在电气控制技术中,其控制系统是主要的组成部份.本门课程就是将电气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和探讨。
在现今社会中,电气控制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其电气控制系统已经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术课。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1、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电器的基础知识;2、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3、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4、典型生产机械控制电路分析;5、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理图的绘制及元件选用;6、电气控制系统的日常保养与检修;7、实际操作。
学习《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目的(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够正确选用;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的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3、初步具有对相对比较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4、初步具有对一般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故障的分析、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5、初步具有独立完成相对简单控制电路的装配和调试能力.重点掌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1、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文字与图形符号(GB符号);2、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的绘制规则;3、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基本环节;4、典型的控制电路分析;5、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重点掌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1、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文字与图形符号(GB符号);2、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的绘制规则;3、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基本环节;4、典型的控制电路分析;5、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总目录第1篇电气控制第1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第2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第3章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第4章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及元器件选择第2篇可编程控制器第5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第7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第8章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及网络第1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1.1 主令电器⏹1.2 低压开关类电器⏹1.3 熔断器⏹1.4 接触器⏹1.5 继电器“电气”与“电器”的区别*什么是“电气”?“电气”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所涵盖的内容涉及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等等相关的工程领域.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主要有:外语、数学、工程数学、电网络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高压绝缘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安全及其监测装置、高压绝缘测试技术、电工理论研究新进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PLC与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3110201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必修课【学分数】 5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学时数】64 【编写日期】2011年8月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设备应用技术、现代应用电器与电子、楼宇自动化、计算机与自动检测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它的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非常实用的工业控制技术、交直流电机拖动、低压电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
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2.技能与方法本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 通过教学手段, 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拖动性能, 掌握低压电器的选择和常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维护, 达到中级电工的考核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程, 具备有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具有正确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典型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整体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绪论、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主要内容: 第一节低压电器基本知识第二节电磁式接触器第三节电磁式继电器第四节时间继电器第五节热继电器第六节熔断器第七节低压断路器第八节主令电器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每种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同时, 掌握各种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类型, 特点以及应用, 难点是掌握每种低压电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
(二)第二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电气控制系统图第二节电气控制电路基本控制规律第三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第四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第五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第六节直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第七节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的保护环节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习题解答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1-1 从外部结构特征上如何区分直流电磁机构与交流电磁机构?怎么区分电压线圈与电流线圈?答:从外部结构特征上,直流电磁机构铁心与衔铁由整块钢或钢片叠制而成,铁心端面无短路环,直流电磁线圈为无骨架、高而薄的瘦高型。
交流电磁机构铁心与衔铁用硅钢片叠制而成,铁心端面上必有短路环,交流电磁线圈设有骨架,做成短而厚的矮胖型。
电压线圈匝数多,线径较细,电流线圈导线粗,匝数少。
1-2 三相交流电磁铁有无短路环,为什么?答:三相交流电磁铁无短路环。
三相交流电磁铁电磁线圈加的是三相对称电压,流过三相对称电流,磁路中通过的是三相对称磁通,由于其相位互差120º,所产生的电磁吸力零值错开,其合成电磁吸力大于反力,故衔铁被吸牢而不会产生抖动和撞击,故无需再设短路环。
1-3 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直流电源,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交流电源,将发生什么问题,为什么?答: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直流电源,此时线圈不存在感抗,只存在电阻,相当于短路状态,产生大的短路电流,立即将线圈烧毁。
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交流电源,由于阻抗存在,使线圈电流过小,电磁吸力过小;衔铁吸合不上,时间一长,铁心因磁滞、涡流损耗而发热,致使线圈烧毁。
1-4 交流、直流接触器是以什么定义的?交流接触器的额定参数中为何要规定操作频率?答:接触器是按主触头控制的电流性质来定义为是交流还是直流接触器。
对于交流接触器,其衔铁尚未动作时的电流为吸合后的额定电流的5~6倍,甚至高达10~15倍,如果交流接触器频繁工作,将因线圈电流过大而烧坏线圈,故要规定操作频率,并作为其额定参数之一。
1-6 交流接触器与直流接触器有哪些不同?答:1)直流接触器额定电压有:110、220、440、660V,交流接触器额定电压有:127、220、380、500、660V。
2)直流接触器额定电流有40、80、100、150、250、400及600A;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有10、20、40、60、100、150、250、400及600A。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概述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是机床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机床的各个运动部分,以实现各种加工操作。
本文将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包括电源输入、电气元件、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内容。
电源输入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第一个环节是电源输入。
机床通常使用三相交流电作为电源。
三相电源具有稳定的电压和较低的失真,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以满足机床的工作需求。
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通常采用三相电源输入方式,以保证机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常见的电气元件包括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变压器和开关等。
这些电气元件用于控制机床的开关动作和电路的连接与断开,保证机床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电磁开关,广泛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
接触器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具有较高的容量和可靠性。
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接触器常用于控制机床的电动机启停和正反转等动作。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气装置,用于在电路中实现信号的接通和断开。
继电器能够将小电流信号转化为大电流信号,以控制机床系统的各个动作部分。
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继电器常用于控制机床的多路切换和信号转换等操作。
断路器是一种保护设备,它能够在电路中检测到过载电流和短路故障时自动断开电源。
断路器能够有效保护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和设备免受电流过载和短路故障的损害,并提供重要的安全保护。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电气设备,它能够将交流电能转换为不同电压级别的电能。
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变压器常用于调整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工作要求。
开关开关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开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单档开关、双档开关、限位开关和按钮开关等。
开关能够实现机床系统的手动和自动控制,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的核心组件之一。
控制器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负责控制和调节机床工作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器通常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控制算法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