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6被动与主动 英汉对比与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37
英汉语言差异6被动和主动Passive vs Active被动语态是英语的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问题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促成了被动句。
常用被动句的原因有:1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Eg 凶手已于昨天被捕,据说他将会被判处绞刑。
2施事在上下文里面可以看出Eg她告诉我,她的男主人已解雇了她。
男主人没有讲明任何理由。
3 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施事强调Eg 她的独子被汽车轧了。
4 为了隐含含糊的人称主语Eg 茶会上只供应茶和饼。
5 由于特殊原因不要讲明施事,如为了使得叙述得体,或为了某种微妙的情绪Eg 今晚有人在这里讲了不该讲的话。
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She told me that her master had dismissed her. No reason had been assigned.Her only son was run over by a car.At the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here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英语中的结构被动句比意义被动句要多很多。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短语都有被动语态。
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也很高。
但是,“意义被动句”,即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英语里面比较少见。
这些产品十分畅销。
这个钟在背面上发条。
她穿得漂亮。
房间很快就挤满了。
这种布经洗。
这本书正在印刷。
这项计划正在制定。
你的头发需要打理了。
These products sell like hot cakes. (=are sold)The clock winds up at the back.(= can be wound up )She dresses beautifully. (=is dressed)The room filled rapidly. (=is filled)This kind of cloth washes very well. (=can be washed)The book is printing. (=is being printed)The plan is working out. (=is being worked out)Your hair needs cutting.英语有些被动可以用词汇,词组来表达:受试者受委托者他感到惊讶那个人受询问凶手被监禁可吃的想要的可以看见的值得尊敬的为某人所有Examinee = person examinedReferee = to whom a question is referredHis astonishment =he was astonishedThe man’s trial = the man was triedThe imprisonment of the murderer =the murderer was imprisonedEatable = can be eatenDesirable = to be desiredVisible = that can be seenRespectable = deserving respectIn one’s possession = owned by someone和英语相反的是,汉译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形式被动式”。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VIP专享】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一、概念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
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
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如: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
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三)无主句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 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句式翻译中主动和被动角度的差异。
在英语句式中,主动和被动句型的特点以及在中文句式中的对应特点进行了分析。
通过比较主动和被动角度下的英汉句式翻译对比,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主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中,涉及到了不同语言中主语和动作承受者的表达方式,而在被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中,则涉及到了不同语言中动作执行者和动作承受者的关系。
通过总结主动和被动翻译差异,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启示和展望,指导英汉句式翻译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英汉句式翻译差异的理解,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关键词】英汉句式翻译、主动与被动角度、差异、特点、对比、研究意义、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介绍文章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句式翻译中主动和被动角度的差异。
通过对英语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以及中文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将探讨两种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通过比较主动角度和被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汉句式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终,我们将总结主动和被动翻译的差异,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句式翻译的复杂性,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1.2 阐明研究意义研究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的发展。
对英语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规则,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对中文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语法结构,提高中文写作水平。
然后,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促进英汉翻译技巧的提升。
通过不同角度下的翻译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译文的表达方式和语境,提高翻译质量。
本研究对于扩大跨文化交流、促进英汉翻译技术提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式结构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是主动和被动
结构的使用。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结构更为灵活,而且在句式中的位置和语法形式也有
不同的表现。
相比之下,汉语在表达主动和被动时则更加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动词。
在英语句式中,主动结构通常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即“主语动作了什么”。
而在汉语中,主动句式则更加注重动作本身的描述,往往需要使用相关的状语和修饰词来
表达动作的细节。
举个例子,英语中的主动句式“John eats an apple”,可以直接翻译成“约翰吃了
一个苹果”,这里的主语和动词的顺序与英语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汉语中,如果想要表
达这个动作的细节,还可以加入一些状语,如“约翰匆匆地吃了一个红苹果”。
相比之下,英语中的被动结构使用更加广泛,同时也更为灵活。
其中,被动结构通常
采用“被动语态+动词不定式”或“被动语态+宾语+附加语”的形式,即“某物被动作了
什么”。
而在汉语中,表达被动语态则更多采用“被+动词+主语”的形式,如“这篇文章被我
翻译过了”。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常常借助特定的动词或词组来表达被动语态。
如“这个苹果被咬了”,可以使用“被咬了”的词组来表达。
总之,英汉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主动和被动句式的表达方式也
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语言特点和用法进行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表达意思并避免翻译出现偏差。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英汉句式翻译是中英语言之间重要的桥梁,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语法结构的差异。
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个不同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存在一些差异。
第一,主动与被动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常常强调动作的主体和动作的发出者,而被动语态的表达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汉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并不会强调动作的主体,而是注重表达动作本身。
在句式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把握句子的意义,准确地传达出来。
英语句子"I made a cup of coffee."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而英语句子"A cup of coffee was made by me."则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可以看到,这两个句子在英汉之间的翻译差异主要体现在被动语态的表达上,其中主语"我"(I)变为主谓结构中的动词"泡"(made)的宾语。
而汉语句子的主语"我"(我)并没有被翻译出来。
在句式翻译中,由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通常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英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变换动词的形式实现的。
而在汉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语序的调整来实现的。
英语句子"The teacher teaches the students."可以通过将动词"teaches"变为被动形式来进行转换,使得句子变为"The students are taught by the teacher."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动词"teaches"变为了"are taught",同时句子的主语"the teacher"变为了"by the teacher"。
之前总结过英汉翻译宏观上的句法差异主要有10点: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3.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4.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
英语多物称,汉语多人称。
5.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6.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7.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8.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9.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10.英语多前重,汉语多后重。
英语中被动语态(1)为了强调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我国各族人民每年都要热烈庆祝十月一日的国庆节。
•National Day is enthusiastically celebrated on Oct.1 by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everyyear.(2)便于上下文的连贯、衔接。
•他出现在台上,观众给与热烈鼓掌。
•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3)为了使措辞得当、语气委婉•来宾请出示入场券。
•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show their tickets. Assignment 7Passive vs. ActiveAs we have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units, the passive voic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English, while Chinese sentences are usually active. 有些含有被动语体的习惯用语需要记忆: it is admitted that, 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claimed that, it is felt that, it is found out that , 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noticed tha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regarded that , it is stressed that, it is suggested that, It is thought that. (人们承认,有人主张,有人相信,有人认为,人们发现,大家知道,人们注意到,有人指出,人们认为,有人会说,有人强调,有人建议,有人认为,人们曾说...)Exercise:英语多被动(正式文体的要求),汉语多主动。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1. 引言1.1 引言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句式的翻译。
主动和被动句式是两种常见的句式结构,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主动句式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句式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含义来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式,以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主动和被动句式的特点、英汉句式翻译对比、语言运用中的差异以及句式翻译技巧等方面来探讨两种句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差异和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主动和被动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句式,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愿本文对您在英汉句式翻译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2. 正文2.1 主动句式的特点主动句式是在英语和汉语中都非常常见的句式结构,具有一些特点和特征,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实施者,即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
在英语句子"I love you."中,主语"I"是动作"love"的执行者。
在汉语句子"我爱你。
"中,主语"我"也是动作"爱"的执行者。
主动句式强调主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即主语有能力主动执行动作。
这种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句子中反映出来,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在句子"He wrote a letter."中,主语"He"主动地执行动作"wrote",强调了主语的主动性。
主动句式常常用于表达事实、描述和一般性陈述。
这种句式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非常常见,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
主动句式具有动作执行者明确、主动性强烈以及用于表达事实和描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