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flv 问题:
这首歌的情绪、风格是怎 样的?它和西北民歌比较有什么 不同?
歌曲的风格高亢嘹亮、粗犷 豪放、乡土味颇浓。
民 间 歌 舞 形 式
——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
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地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 花
1、通过我们学习西北和中原地区的民歌,能深入 感知、体验、理解区域民歌的特点,由于时间关 系我们只欣赏了这两个区域的民歌,希望同学们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下搜集更多区域的民歌, 更多了解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通过我们学习欣赏民歌以及它的特点、风格、 还有民歌与创作歌曲的联系、区别,请同学们在 课下思考形成各种区域民歌风格的内在原因并用 200字左右的文字陈述。
提高的集体创作。常见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 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不受专业 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 口头的集体创作;其歌词、旋律并非固 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 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民群众的口 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它手段进 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沂 蒙 山 小 调 的 诞 生 地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 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沂蒙山小调》 又 名《沂蒙山好风光》 是一首带有山歌风 味的小调。
歌曲的前身是首抗日革命歌曲。引用了传 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
歌曲结构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其旋律发展运用了“起—承—转—合”。
歌曲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写成。 [上句分别落在徵音(sol)和商 (re)音上。而下句落在宫音 (do)和徵音(so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