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减线油精制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22.19 KB
- 文档页数:13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润滑油概述 (3)1.1 定义与分类 (3)1.2 应用领域 (5)1.3 发展历程 (6)二、润滑油的组成与性质 (7)2.1 成分构成 (8)2.1.1 油基矿物油 (9)2.1.2 合成油 (10)2.1.3 添加剂 (11)2.2 物理性质 (12)2.3 化学性质 (14)2.3.1 酸碱性 (15)2.3.2 抗氧化性 (16)三、润滑油的选用与使用 (17)3.1 选用原则 (18)3.1.1 根据工况选油 (19)3.1.2 考虑成本因素 (21)3.2 使用方法 (22)3.2.1 加注量 (23)3.2.2 加注方式 (24)3.2.3 定期更换 (26)四、润滑油的维护与管理 (27)4.1 清洁度管理 (28)4.1.1 清洗方法 (29)4.1.2 清洗周期 (31)4.2 环境与设备管理 (32)4.2.1 温度控制 (33)4.2.3 设备检查与维护 (34)4.3 安全与环保 (36)4.3.1 防火措施 (37)4.3.2 排放标准 (38)4.3.3 噪音控制 (39)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40)5.1 新型材料 (41)5.1.1 生物基润滑油 (42)5.1.2 无铅极压润滑油 (43)5.2 技术创新 (44)5.2.1 润滑油添加剂研发 (45)5.2.2 润滑油回收技术 (47)5.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48)5.3.1 减少VOCs排放 (49)5.3.2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51)一、润滑油概述润滑油是现代机械设备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减少摩擦,防止金属部件过热,并起到清洗和保护作用,使机械运行更加娴熟且有效。
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为其提供润滑效果和基础液流性,而后者则增强润滑油的性能,使其更能适应特定系统的需求。
在工业设备的日常运行中,润滑油的功能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 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很多车主在选购机油时企图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那是徒劳的。
一款润滑油的包装只会告诉你油的规格与黏度,质量还是要用过才知道。
如果你不想乱试,你可以咨询资深和中肯的机修师傅,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搜寻有关不同人对不同品牌润滑油的评价,众人的说法会给你一个客观的答案。
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标准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 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润滑油基本知识润滑油的组成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作用(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国际标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润滑油的综合知识润滑油综合知识一、润滑油知识:润滑油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目前所有的成品润滑油都是以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百分之七十多至将近百分之百。
添加剂占百万分之几至百分之三、四十。
基础油有矿油型和合成型两大类,而绝大多数是矿油油型。
我国矿油型基础油按最新标准分为八大类,即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VHVI,120≤VI<140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HVI,90≤VI<120)、中粘度指数基础油(MVI,40≤VI<120)和低粘度指数基础油(LVI,VI<40)、高粘度指数低凝基础油(HVIW)、中粘度指数低凝基础油(MVIW)、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基础油(HVIS)、中粘度指数精制基础油(MVIS)。
各按粘度分几个牌号,共63种。
添加剂的品种很多,主要类型有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磨剂、油性剂、抗氧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等。
二、矿油型基础油是怎样生产的?天然石油是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除含有大量轻质组份和固体烃外,还含有胶质、沥青质、硫、氮、氧的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的存在对润滑油的颜色、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抗腐蚀性都是有害的,必须进行精制,除掉有害组成。
其生产工艺大体如下:(一)蒸馏1.蒸馏:首先将原油经过常压蒸馏,从石油中分离出气体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
剩余的釜残油可用作生产润滑油原料,亦可进行裂化制取轻质油品。
2.减压蒸馏:把常压蒸馏得到的釜残油(重油)再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进一步加工,进行一级减压蒸馏,从减压塔最高侧线出来的馏出油称为减一线,可作为变压器油油料;次高侧线出来的馏出油称为减二线;依次为减三线;减四线;塔底残渣油可作为锅炉燃料油。
(二)精制减压蒸馏得到的润滑油馏出物仅仅是半成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得到相应的润滑油料。
这些以减压馏出物为原料的润滑油通称为馏份润滑油料。
从渣油中得到的润滑油通称为残渣润滑油料。
不管是馏份润滑油料或残渣润滑油料,其中都含有许多必须除去的有害物质,所以要进一步精制。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 关于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那么,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欢迎⼤家阅读浏览。
●什么是润滑油? 只要是应⽤于两个相对于运动的物体之间, ⽽可减少⼆物体因接触⽽产⽣之摩擦与磨损之功能者, 即为润滑油 ●润滑油的常见分类 润滑油分为车⽤润滑油、⼯业润滑油两⼤类 ●汽车⽤润滑油(剂)有哪些? 发动机油:主要⽤于润滑发动机曲轴、连杆、活塞环与缸套、凸轮与挺杆 齿轮油:主要⽤于汽车后桥、⼿动变速箱、凸轮与挺杆。
⾃动传动油:⽤于汽车⾃动变速装置 润滑脂:主要⽤于汽车各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润滑油的6个主要作⽤: 1、润滑减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间建⽴油膜。
有⾜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隔开,从⽽达到减少磨损的⽬的。
2、冷却降温: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空⽓中帮助⽔箱冷却发动机。
3、清洗清洁:好的机油能够将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损⾦属颗粒通循环带回机油箱,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了零件⼯作⾯上产⽣的脏物。
4、密封防漏:机油可以在活塞环与活塞之间形成⼀个密封圈,减少⽓体的泄漏和防⽌外界的污染物进⼊。
5、防锈防蚀: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防⽌⽔、空⽓、酸性物质及有害⽓体与零件的接触。
6、减震缓冲:当发动机⽓缸⼝压⼒急剧上升,突然加剧活塞、活塞屑、连杆和曲轴轴承上的负荷很⼤,这个负荷经过轴承的传递润滑,使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缓冲的作⽤。
●润滑油的分类: ⽬前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
合成油中⼜分为:全和成及半合成。
全合成机油是最⾼等级的。
⼆者最⼤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的温度更⼴,使⽤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矿物油就需⽤相对于合成油较⼤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
润滑油基础知识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冷却和密封的润滑剂。
它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中广泛使用,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是从石油、天然气或合成石油中提取的。
基础油的质量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能。
基础油通过一系列的精炼和处理工艺来提高其纯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合成油和生物油。
矿物油是最常见的基础油类型,它是从石油中提炼的。
矿物油的特点是价格低廉、可获得性好和性能稳定。
然而,由于其天然来源,矿物油的成份不稳定,质量也有所不同。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聚合反应制得的,其分子结构比矿物油更均匀,性能更稳定,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生物油则主要由植物油或动物油提炼而来,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性能和可再生性。
除了基础油,润滑油还含有一系列的添加剂,以改善其性能。
添加剂可以分为几类,包括抗氧化剂、抗磨剂、防腐剂、清净分散剂、乳化剂等。
抗氧化剂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减少油品氧化和分解的过程,抗磨剂可以减少金属表面的相对滑动,防止磨损和磨粒的产生。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作条件,润滑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机械润滑油主要用于工业设备的润滑,包括润滑脂和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则专用于汽车和其他发动机设备。
还有变速器油、齿轮油、润滑剂等。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冷却和密封设备。
当机械设备运作时,摩擦会产生热量,使用润滑油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传导出来,保持设备正常的工作温度。
润滑油还可以在设备的密封部位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润滑油从设备中泄漏,同时也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设备。
在使用润滑油时,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设备的润滑油类型和粘度等级。
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以确保油品的性能和质量。
同时,还要遵守润滑油的存储和处理要求,防止油品受潮、被污染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总之,润滑油是保护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