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0606农业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0606农业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0606农业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1.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1)劳动节约型技术;

(2)资源节约型技术;

(3)中性技术。

2.农业经济学的定义?

【答案】农业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

3.何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其特征是什么?

【答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基本特征:(1)生产专业化;(2)经营一体化;(3)布局区域化:(4)服务社会化;(5)管理企业化。

4.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主要变革?

【答案】(1)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为改革的突破口,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同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生产力强大的推动力。

(2)允许和支持农业中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客服片面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制。

(3)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逐步把农业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5)克服片面的“以粮为纲”在不放松粮食生产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7)大力推进您年工业技术的进步

(8)促进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9)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10)强调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5.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6.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

【答案】(1)价格的提高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促进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而这个范围又是十分有限的;

(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周期性供应是一个规律;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的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7.何谓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有哪些特殊性?

【答案】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劳动的特殊性:(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8.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两种理论的关系如何?

【答案】(1)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展的瓶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要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2)市场需求诱导技术进步: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不是由经济变量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余的、非常规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的、企业化的经济行为。

(3)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落实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9.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答案】(1)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

(2)要加快农业和农村从自给、半自给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变(3)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4)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5)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改革

(6)加快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7)迎接农业的国际化

(8)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9)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的增长

(10)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11)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2)要稳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制度

(13)发展农业教育卫生事业,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14)稳妥实施农村政治文明,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

10.农业资金的内涵与运动特性分别是什么?

【答案】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特性:A农业中资金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B农业中资金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C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D农业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E农业资金低收益性和效益外部性。

11.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特点及其需坚持完善的几个问题

【答案】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

(1)集体内部的承包经营,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2)集体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直接构成市场的主体

(3)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4)享有家庭经营的收益分配权

(5)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集体经济还存在统一经营的层次,两个层次密切结合在一起,纳入社会化。

弱点:静音规模小,商品化和对市场的适应程度还不高,大多缺乏现代技术装备,农户文化、科技水平不高,家庭经营社会化程度不高

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几个问题:

(1)关键稳定晚上土地承包关系

(2)承包经营权,允许提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加强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的层次

(4)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5)小政府,大服务

(6)增收,增放,减小风险。

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答案】(1)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