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体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2010-09-04 10:16:35)

转载▼

标签:

杂谈

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即体现造字意义的字形结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汉字的结构,如“章”字,从书写结构讲,分为立、早两部分,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立早章”。古汉语讲汉字的结构,主要是从造字角度讲的。章是由音、十两部分组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书写结构只能告诉人们一个字的写法,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乐竟”是指音乐告一段落。先人造字之初,就是根据事物的一定意义来造字的。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先有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念,即意义;然后有词的语音形式,即字的读音;最后才依据意义和读音造字,即字的形体结构。所以,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经书之一,成书大约在战国之际,这说明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有“六书”的概念了。到了东汉时期,解说“六书”内容的主要有三家: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2、郑玄给《周礼·地官·保氏》作注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前人所讲的“六书”,名称大同小异,排列次序也不尽一致,其中以许慎的定义与解说最为见长。他不仅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而且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作了界说,并举出了例字,从而使人们对汉字形体的构造,有了规律性的认识。许慎的解说,已涉及到汉字产生和发展的理论问题,奠定了传统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即六书说。自清代以后,人们讲六书,一般

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1、象形。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象形字,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日、月、鸟、鱼、鹿、羊等字,它们的甲骨文写法,就像这些物的形状。

一类是合体象形字,即虽然也画成事物的轮廓,但还需要借助于主体事物来帮助表义否则就不知道所象何物。如眉、果、牟、瓜等字所描绘的,因在目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眉;因在木(树)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果,因在牛头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牛叫时发出的气;因吊在藤蔓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瓜。

象形字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车就画一辆车的形状,马就画一匹马。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形可象的,复杂的事物更难以象形,所以靠这种方法造字,是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的。《说文》里有象形字264个。

2、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指事字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符号性的,如:上、下、一、二、三、亖、五。

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意义所在。如:本、末、亦、刃、甘、寸等字,分别表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

指事字虽然可以表示某些抽象的概念,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自古至今指事字极少。《说文》里只有129个,汉代以后没有再用此种方法造指事字。

3、会意。会意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体会意,就是用相同的形体来造新字,如:步、林、从、比、毳、品。一类是异体会意,就是用不相同的形体来造新字,如:逐、莫、牧、取、休。

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来表示新意的,但两者又有所区别:象形字多属独体,而会意字则是合体;象形字常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会意字则表示抽象而又复杂的概念。《说文》里会意字有1254个。

4.形声。形声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的造字法。形符(也叫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例如:杞、问、物、江、裏、风、年等等。

形声造字法的产生与运用,突破了纯表意造字的局限。语言中凡是无物可指、无形可象、无意可会的词,都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新字来记录。《说文》里有形声字7706个,占绝大多数。用形声组合方式造字,虽然最容易造新字,但也有

不少缺陷:(1)形符和声符的位置不固定,因而难以确定哪个是形符,哪个是声符:(2)声符缺乏明显标志,因而容易和会意字混淆;(3)有时声符只取近似的音,因而失去准确表音的作用。形声字的组合方式有六种,下节再讲。5.转注。对转注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形转、声转、义转三说。代表人物:

(1)江声《六书说》:“建类一首”指《说文》同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即同意相受也。”——就是说,同一部首的字都是转注。

(2)戴震《六书论》:“转相为注,互相为训,古今语也。”——转注就是互训。

(3)朱骏声:“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转注就是词义引申。

清人曹仁虎也曾对转注有所论述。他在《转注古义考》里说:“夫《说文》考、老之说,最为古义。晋唐诸儒,皆遵守之而无有异说。然则欲定转注之义,仍当以《说文》‘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二语求之。既曰‘建类一首’,则必其字部之相同;而字部异者,非转注也。既曰‘同意相受’,则必其字义之相合;而字义殊者.非转注也。《说文》于转注特举考、老以起例,而考字从丂得声,则必其字音之相近;而字音别者,非转注也。”曹还订出转注的三个条例:形通、义同、音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