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篆
•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笔画整齐 圆转、字形匀称。
• 小篆是汉字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形体,它承上启下,既是 辨识各种更早古文字的重要阶梯,又是汉字继续发展演变的 基础。
四、隶书
• 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 • 秦隶是秦代使用的隶书,主要特点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
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但还保留着 一些篆书的笔法,所以也叫古隶。 •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字形规整, 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笔法。 • 从隶书开始,汉字进入了今文字的范畴。今文字是指秦以后的 文字。
没有波磔。 • 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很难辨认。
七、行书
•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一直运用至今,字形近草不放,近楷不 拘,笔画连绵,一般各字独立,好认易写。
• 行书可以分为行楷、行草两类。 • 行楷是跟楷书比较接近的行书。 • 行草是跟草书比较接近的行书。
八、各种书体的印刷和书写
• 现行汉字的印刷体多用楷书,手写体多用行书和楷书。书法 创作等场合各种书体都用。
五、楷书
•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 有波磔,书写方便。
• 楷书的“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即标准字体,因此楷书又 叫真书、正书。
六、草书
• 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在东汉章帝时盛行而得名,笔画有
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
现代汉语
主 编:黄伯荣 李 炜
第三章 文字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甲骨文
• 甲骨文指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 现在发现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代后期的,也有少量是周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