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体构造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是汉字学习的重要部分。
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对于学习、使用和传承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字形和结构特点。
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形”和“体”两个层面。
1. “形”的层面汉字的“形”指的是字形,即汉字的外观形状。
汉字的字形丰富多样,有的字形独特,有的字形类似。
汉字的字形可以分为方块字、长方形字、横行字、竖行字等不同形态。
方块字是指字形呈方块状的汉字,如“口”、“田”等。
长方形字是指字形呈长方形状的汉字,如“门”、“马”等。
横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横线构成的汉字,如“人”、“日”等。
竖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竖线构成的汉字,如“木”、“水”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字形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形态的汉字,如“心”、“手”等。
每个字形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深入研究和理解每个字形的形态特点对于正确书写和优美书法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
2. “体”的层面汉字的“体”指的是字体,即汉字在实际书写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汉字的字体有楷书、隶书、行书等不同形式。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风格。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字体,也是现代汉字印刷的主要字体。
楷书字体端庄大方,笔画精细,结构清晰,是汉字书写的范本。
隶书是汉字书写的古老字体,笔画间有连笔,书写时常带有浓墨重彩的装饰性线条,书写速度较慢,行书是楷书与隶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形式,字形更加简化,书写速度较快。
汉字的“体”不仅仅是字形的表现,还包括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如笔画的书写顺序、大小比例等。
掌握汉字的体形规范是保证书写工整和美观的基础。
二、汉字的书写规范汉字的书写规范是指书写汉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正确书写汉字不仅涉及到笔画的书写顺序和造型布局,还包括字形的比例、结构的平衡等因素。
1. 笔画书写顺序笔画书写顺序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六大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六大汉字形体结构详细说明
1、甲骨文:据考古发现,汉字最早成体系而流传至今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文字。
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所以把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3、篆书: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4、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才算完成,象形的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的色彩。
5、草书:草书是与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人们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吸收了战国时期“草篆”的某些简省的写法。
6、楷书:楷书是取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由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在东晋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通行至今的正体字。
汉字形体结构学习资料
汉字按形体结构可划分为单一结构和合体结构。
单一结构:也称独体结构,由一个部件构成,难以拆解分析其读音或字义。
如:一、人、及、册、事等。
一般来说,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如:东,不能拆分为“七”和“小”;
重,不能拆分为“千”和“里”,所以东和重均为单一结构。
x
其余为合体结构,合体结构根据拆分可以具体细分如下
1.左右结构。
如:修、挣、伟、休、妲等。
2.左中右结构。
如:湖,脚,溅,谢,做等。
3.上下结构。
如:志、苗、字、胃等。
“合”为上下结构的会意字,分为亼(jí)(三
面合闭的意思)和口两部分,本义是闭合、合拢。
4.上中下结构。
如:高、菩、簟、莽、煎等。
5.全包围结构。
有一个完整外框,框内有字,如:囚、团、因、囹等。
6.半包围结构。
外框不完整,上下左右有一边或多边不封闭,但至少要有两个边被
封住。
如:间、同、函、画等。
“肩”字的“户”部,“病”的“疒”部,“式、武、或”
的右上部等也被认为有两个边被包围,所以这些字也是半包围结构。
7.镶嵌结构。
如:坐、爽、夹、噩、巫、夷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镶嵌结构的
字归为独体结构。
8.品字结构。
如:品、晶、森、淼等。
存在争议,有人将这些品字结构的字归为上
下结构。
9.田字结构。
如:㗊、叕、朤、燚等,有争议。
x个别字因拆分方法或历史认识不同,对于它们是何结构存在争议。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指的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形式,它们包括:
1.单一形体结构:由一个单一的形体组成的汉字,如“日”;
2.层叠形体结构: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形体叠放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木”;
3.联结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联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门”;
4.合并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合并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囧”;
5.并列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并列而排列而组成的汉字,如“空”;
6.内含形体结构:一个形体的内部嵌入有其它形体而成为汉字,如“匚”;
7.复合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复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机”;
8.衍生形体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形体经过变形演化而成的新的形态,如“马”演化为“驭”。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形态和表达方式。
汉字的形体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是汉字中的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左右结构的字不一定分布均匀,以左窄右宽居多,如"洞"、"流"。
这类字一般左部贴菱形左边虚线,下踩菱形下部虚线,右边部分遇线则止。
【左中右结构】顾名思义,左中右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这种多结构的字一般穿插很讲究,长短、收放各呈姿态但是和谐统一。
占格规律:尽管字形复杂,但是繁而不乱。
除了特别舒展的"捺"以外,所有的笔画都不会超越菱形虚线,且重心必在竖轴线上。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部分基本落在竖轴线上,以"收"为主,左右部分脚踩虚线,顶天立地、遇线则止。
【上下结构】顾名思义,字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时汉字中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结体上,一般上半部分落于横轴上方,下半部分落于横轴线下方。
字的中轴与格子竖轴线高度吻合,有中心感。
【上中下结构】顾名思义,上中下结构的字大体由三部分组成。
书写时由上而下。
就其结体而言,若非"束腰"则为"展翅"。
也就是说,如果中部"收"贝I」上下"放";如果中部“放〃则两头必"收"。
"苦"、"草"、"鲁"、"高"、"算"等字便是。
占格规律:不管收放,字体基本都在“菱形格"中,舒展时不逾左右两极,伸展时不逾上下两极,且重心在竖轴线上。
【品字结构】品字结构又叫"三叠字",有三个相同的部件叠加,形似品字。
如"晶"、"众"、占格规律:这类字,一上二下。
上面部分居中位于横轴之上,下面部分分别码在竖轴两边,托起上方部首。
重心落在竖轴线上。
【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围而不堵。
常见的"麻"、"司"、"还"即是。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2010-09-04 10:16:35)转载▼标签:杂谈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即体现造字意义的字形结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汉字的结构,如“章”字,从书写结构讲,分为立、早两部分,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立早章”。
古汉语讲汉字的结构,主要是从造字角度讲的。
章是由音、十两部分组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一章。
从音,从十。
十,数之终也。
”书写结构只能告诉人们一个字的写法,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
“乐竟”是指音乐告一段落。
先人造字之初,就是根据事物的一定意义来造字的。
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先有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念,即意义;然后有词的语音形式,即字的读音;最后才依据意义和读音造字,即字的形体结构。
所以,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经书之一,成书大约在战国之际,这说明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有“六书”的概念了。
到了东汉时期,解说“六书”内容的主要有三家: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2、郑玄给《周礼·地官·保氏》作注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前人所讲的“六书”,名称大同小异,排列次序也不尽一致,其中以许慎的定义与解说最为见长。
第一章 汉字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一、六书来源(26页)1、《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2、汉代“六书三家说”(1)刘歆: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2)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3)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3、许慎关于“六书”的定义和例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二、六书例释(一)象形1、定义和例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2、类型独体象形:山、鹿、矢、鼎、鸟、万、龟烘托象形:向、眉、栗、石、牟、果、聿3、特点用具体形象传达词义不能拆分为两个独立运用的部分(二)指事1、定义和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类型象形字加指事符号:刃、本、寸、亦、甘由纯粹符号构成:上、下3、特点有抽象符号参与构字不能拆分为两个独立运用的部分(三)会意1、定义和例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从、牧、莫、舂、寒、臭、取、休、伐、涉2、特点可以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运用的部分没有表音构件(四)形声1、定义和例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声符的表义作用仑-沦、轮、伦、论、纶(条理)冓-觏、遘、媾、篝、溝(相交)巠-经、茎、颈、胫、径(细长)3、形符和声符的形体位置关系:钱财;放鸭;茅室;柴盆;闻问;匪固;颖赖;衷街省形省声:考、歸、亭;夜、蹇謇、姗珊4、特点可以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运用的部分含有表音构件(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老部》:“老,考也。
”“考,老也。
”《说文·辵部》:“追,逐也。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即体现造字意义的字形结构。
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先有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念,即意义;然后有词的语音形式,即字的读音;最后才依据意义和读音造字,即字的形体结构。
一、六书例说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六书”之说。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教之以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没有具体的六书名目。
直到西汉末年,刘歆修《七略》,六书名目方始得见:“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其后郑众在《周礼·保氏注》中将这六书名目及次第修正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仍然没有具体的解释。
又过了几十年,到了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才在叙中给六书的名目加以界说,并举例字以明之。
许慎又把六书的名目和次第修正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后世讲六书,一般都用许慎的名目而依刘歆的次第。
几点说明:第一,汉字非一时一地一人创造,故非先有六书而后造字,而是先有汉字,后有人总结出造字(及用字)之法。
第二,六书之中,前四种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后二种则属用字方法(按:实即字的形义之间的复杂关系,转注为同义异形即同义词或同源字;假借为同形异义即同形词)以下分别说明“六书”:(一)象形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
《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例字如日月山水人手目,木鱼虫鸟马牛弓。
其他再如车、虎、止、又、女、行、贝、鼎、皿、页、眉、文、州、瓜、果、龟等。
象形字可分为两类:1、独体象形——象形正例:车、牛、犬、女、贝、鼎、皿、目。
汉字结构——搜狗百科汉字结构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特定的点和线,也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
根据楷书书写要求,从落笔到抬笔即为一笔,又叫一画,合称笔画,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中文名汉字结构特点特定的点和线汉字层次四个层次结构左右结构等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笔形四个层次。
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次低层次,笔形是最低层次。
例如,“湖”的四个层次如下:汉字层湖部件层三点水十口月笔画层点点提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横横笔形层点点提横竖竖横竖横撇横竖钩横横根据汉字中部件的多少,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
合体字有多个部件,根据部件与部件的方位关系,独体字结构又称为单一结构。
合体字结构主要有以下12种:1. ⿰(左右结构)如:挣、伟、休、妲2. ⿱(上下结构)如:志、苗、字、胃3. ⿲(左中右结构)如:湖,脚,溅,谢如:奚、髻、禀、亵5.半包围结构:(1). ⿹(右上包围结构)如:句、可、司、式(2). ⿸(左上包围结构)如:庙、病、房、尼(3). ⿺(左下包围结构)如:建、连、毯、尴(4). ⿵(上三包围结构)如:同、问、闹、周(5). ⿶(下三包围结构)如:击、凶、函、画(6). ⿷(左三包围结构)如:区、巨、匝、匣、臣如:囚、团、因、囹、圆7. ⿻(镶嵌结构)如:坐、爽、夹、噩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
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品、晶、森”的汉字的结构称为“品字结构”;把形如“㗊、、燚”的汉字结构称为“田字形结构”。
偏旁定义偏旁又叫部首,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1)单体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单独构成的字.此时不再叫偏旁.重心平稳,如---田,中;双架协调,如---天,大,人;笔画匀称,如---三,川,王;适当变化,如---日,目,心.(2)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合成的字.偏旁组合方式(1)上下结构:思,歪,冒,安,全(2)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3)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4)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5) 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6)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7)穿插结构:噩,兆,非(8)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磊,鑫,焱部首字典编纂时把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并且把这个相同的偏旁叫标目,列为首字,这就是部首.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首先事业,共540个部首,以后逐渐减少,《汉语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201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01个.笔画笔画确定依据是《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拟定的标准.最早讲法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基本笔画根据王羲之"永"字八法而来,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变形笔画基本笔画处在不同位置上或不同笔画组合时候所变化了的笔画.变形笔画的变形规则主要有四条:(1)长短变形,"刈";(2)直弯变形,"月";(3)带钩变形,"小";(4)方向变形,"之".笔画的作用正确计算和分析笔画,对查字典和索引,按照笔画排列人名等都有用处;还利于我们熟悉汉字结构,避免写错别字.6.笔画的组合方式(1)相离:二,川,儿,心,习,刁;(2)相接:人,入,几,刀,上,个;(3)相交:十,七,九,力,也,丰.笔顺书写一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补充规则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衣,为;2.点在右上或里边,后写:我,瓦;3.半包围结构:(1)上右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句,压(2)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边,廷,道,延(3)上边未包围的,先里后外:凶,幽,函(4)下边未包围的,先外后里:用,同,冈(5)右边未包围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医,巨,匠有的比较特殊,如:出,非,兆,舅,方,火.笔顺依据1997.4《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隐性规范笔顺变成了显性规范笔顺,明确了部分两难字的笔顺.例如:火,叉,爽,调整了"敝","脊"两字的笔顺.练习:承,幽,势,练,丞,臣,乖,方,片,瓜,臼,傲,辈,词,鼎,贰,丑造字法造字法是古人根据已有的字加以分析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非先有方法再造字,所以有些分析不一定正确,同时有些字人们可以有不同分析.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1.有些容易描画轮廓:日,月,山,水,口,网,人,田,皿,舟,瓜,爪,木,目,眉,雨,气,竹;2.有些不容易描画轮廓,就抓特征:手,牛,羊;3.有些不能画,也不好抓特征,就没法造字. 许慎《说文解字》364个,占百分之四.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1.纯粹指示性符号表示抽象事物:一,二,三,上,下;2.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至,本,末,朱,甘,寸,刃,牟,出,亦,旦局限:1.造字不易;2.表义不明. 许慎《说文解字》125个,占百分之一以上是独体字的造字法会意会意者,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表达一个意义的一种造字法.主要有两种形式:1.同体会意:炎,焱,林,森,从,众,北2.异体会意:美,明,休,牢,囚,莫,益,公,苗,见,匠,兵,烦,看,友,妇,炙,采,杲,弄,寒,冠,寇,即,既以上都是纯粹表义的造字法,有共同的局限性.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1. 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1)上形下声:苦,竿,笼,宇,花,蓠,雾(2)上声下形:盅,忠,盒,垄,堡,想,犁(3) 左形右声:呼,憎,蚊,喉,咙,哗,啦(4)左声右形:功,攻,顶,领,战,鸭,期(5)内形外声:闷,问,闻,闽,辩,辨,辫(6)内声外形:闺,阁,囫,囵,固,圆,衷(7)特殊结构:颖,旗,旌,荆,修,珊说明:(1)相同形旁和声旁在不同组合中可以成为不同的字:枷/架,纹/紊,忘/忙,召/叨,帛/帕,裹/裸,另/加,吴/吞,呆/杏;(2)有些偏旁音义兼用:娶,政,嫁,胞,抱;(3)有些偏旁音义皆无:观,鸡,邓,欢,权,劝,艰,难,戏,汉,仅,燕;(4)省略形式:珊,疫.2. 形旁和声旁组合的好处(1)能产性目-眼,睛,眶,盼,瞠,瞪,瞅,瞥,盯,瞄,睹,瞟,瞧,鸟瞰,瞻,瞌,睡,眠龙---胧,笼,聋,拢,垄,陇,珑,栊,砻,泷,垅,茏,(2)对同音假借所引起的一字多义现象加以约束其---箕,莫---暮,亦---腋,益---溢,北---背忠/忡,怠/怡,帛/帕,裹/裸,另/加(3)利于区分形似字,纠正错别字:瞻仰/赡养,抢劫/抡,狠/狼,辩/辨/辫/瓣3.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就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局限很大:(1)表义不具体:手---推,拉,扯,拥,抱,拖,挤,把,拔,拨,挺;(2)表义作用削弱或丧失:篇,镜,碗,理珍珠珊瑚玫瑰;(3)表达了不健康思想:奸,妖妄妨嫉妒婪;(4) 形旁形变,难知原形:月—期阴阳朗朔望朦胧,肚肌肥腹腥背胃臀,朝服前阴阳,邻都郡郊郭4.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声旁作用就是表示字的大概读音,帮助我们认识字.局限有:(1)表音不准:台—抬胎苔邰跆鲐炱骀,殆,治,冶.有人统计7504个现代形声字中,只有355个表音正确,占百分之四点七; 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753个,占百分之十,二者加起来不足百分之十五.(2)声旁难辨:阳转注转注者,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例----考,老; 顶,颠; 理,琢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例----令,长,而,须,我,来"六书"中只有前四书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因为它们产生不出新字,注意“噩”字的笔顺,横,口、口、竖、横、口、口、横异体字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语法知识——文字类语法知识——文字类2009-12-23 10:54[字号:大中小]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一、汉字的形体构造(一)构造单位:现行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笔画——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由笔画构成的单位。
(二)构造方式:汉字的构造方式指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地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1、象形: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例:月口雨羊牛瓜车舟泉象形字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这种造字法局限性很大,复杂、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客观事物无限纷繁,所以这种造字法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
2、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
例:上下三本末刃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象形字重在像原物之形。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例:武休取明涉从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有两个字组成,它比象形字和指事字都多,但没有表音成分,局限性大。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如:洋(yáng)形旁(水)表示洋是有水的事物,声旁羊(yáng),表示洋字的读音。
(1)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左形右声如:河梧堆锡挑右形左声都切劲攻战上形下声芳竿宇窍爸下形上声勇型贷袋姿外形内声囤阁匣裹内形外声问闻瓣辩(2)形旁、声旁的作用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例如:用“劳”作声旁的形声字:捞、涝、崂、唠、痨、耢等。
(捞,打捞,意义同手有关;涝,雨水过多,意义同水有关;崂,崂山,山名;唠,闲扯,同口有关;痨,痨病,结核病,同疾病有关;耢,一种农具,同耒[古代一种农具]有关。
一、“六书”的来源“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保氏》篇中,然而没有具体的内容;从文史记载上看,战国、秦、西汉时也没有人对“六书”加以解释,直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才提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虽然三家的名称有所差异,次序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相互间的继承关系。
二、“六书”的定义与解释(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是按照事物的实体来画出相象的图形,用事物的本来名称确定象形字的读音。
1.独体相形2、合体象形(衬体象形)所象之物难以单独画出来,或画出来难以辨认,就把相关部分也画出来加以衬托。
象形字的特点:(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2、合体象形(衬体象形)所象之物难以单独画出来,或画出来难以辨认,就把相关部分也画出来加以衬托。
(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
(3)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一看就能识别是个什么事物,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个字的含义。
指事字的结构,是由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楚上增加指示符号或改变方向組成的。
指事字可分为两类:1、纯指示性符号构成的字2、合体指事字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指示性符号注意(一)指事字的共同特征是含有抽象性指示符号,甚至全部都是指事性符号。
(二)由于附加于象形字上的抽象性指示符号单独不能成字,所以指事字一般都是独体字。
区别象形、指事的方法:1、看概念是抽象还是具体;2、关键看有无指示性的符号(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这是一种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以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可分成两类:同体会意异体会意会意字的特点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
2.会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所表示的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3.沒有表音成分。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1.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
2.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事”,指事类。
“以事為名”,即按照事物的类別特点去选一个字作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
譬,譬況,相类似,即字音相同相近。
“取譬相成”,即取一个发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声符。
形聲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而成的,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讀音。
由於它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音,無論是表示具體實物還是抽象概念都可以用這種造字法去解決其書寫問題,所以在六書中,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方式。
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形聲字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甲骨文中的形聲字約占20%左右,《說文解字》中的形聲字約占80%以上,在現存的漢字中形聲字約占90%左右。
形声字的特点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兩部分組成。
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
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例如“氿”、“轸”、“鞅”、“靷”等。
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
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
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
例如“絻”、“坡”、“寐”、“恤”、“詒”等。
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結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別,也有少数较难区別。
大体可以分為以下八类:(1)左形右声:江棋詁超訪任飽通握沱除松賜結理越(2)右形左声:攻期胡邵頂敵雞難雛救壯(3)上形下声:空箕罟苔草房霧簡茅耄(4)下形上声:汞基辜照背架翁更裳恐姿(5)內形外声:辯哀問閩鳳岡(6)外形內声:閣國固裹術匱街衷(7)形占一角:勝栽穀賴穎務佞疆(8)声占一角:徒寶旗從寐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省声字——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時將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笔画。
例如:家:《說文》:“居也。
從宀,豭省聲。
”恬:《說文》:“安也,從心,甜省聲。
”疫:《說文》:“民皆疾也,從疒,役省聲。
”珊:《說文》:“珊瑚色,宀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從玉,刪省聲。
”夜:《說文》:“舍也,天下休舍也。
從夕,亦省聲。
”2、省形字——指构形時將形符的一部分笔画省去了。
弑:《說文》:“臣弑君也。
《易》曰:…臣弑其君。
‟從刹省,式聲。
”亭:《說文》:“老也。
從老省,丁聲。
”屨:《說文》:“履也。
從屐省,婁聲。
”屐:《說文》:“屩也。
從履省,支聲。
釜:从金省,父声其他如:星(从晶省,生声);耆(从老省,旨声)3、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
其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於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時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
例如:授:《說文》:“予也。
從手,從受,受亦聲。
”娶:《說文》:“取婦也。
從女,從取,取亦聲。
”婚:《說文》:“婦家也。
禮,取婦以昏時。
婦人,陰也,故曰婚。
從女,從昏,昏亦聲。
”禮:《說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從示,從豊,豊亦聲。
”忘:《說文》:“不識也。
從心,從亡,亡亦聲。
”区别会意和形声(一)观察合体字构成部件意义上的关系: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构成,往往凭借这些象形符号会合而成的意思来记录词义。
因此,我们遇到合体字,如果发现它的各个构成部份意义上有明显联系,则可初步确定它是个会意字。
比如“日”,“月”合起来表示“明”,双“木”合起来表示“林”,这些都是不难察知的。
(二)观察合体字构成部件之间语音上的联系:有声符的是形声字,没有声符的是会意字。
声符准确表音的不会有问题,比如拌、拌,伴,绊——半,湖、糊、瑚——胡,都可以准确判断是形声字。
但是,有些形声字因为语音的变化,古今差异很大,很难断定声符,比如邁—萬声地—也声義—我声存—才声都—者声霾—貍声狐——瓜声等——寺声醢——右声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必备三个条件:同一部首|、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六)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无其字”说的是字形,即口语里有某个词,但没有造一个专用的字来代表它。
“依声托事”说的是字音字义,即依照声音借一个同音的字来寄托那个词的意义。
因为这个同音字是借来的,所以称为假借字。
常见象形字举例乙丁厂卜人入几儿力刀又干工土才大小口巾山个勺凡川夕幺广门尸弓己已子也女王井元云木不歹夭犬车牙屯互瓦止日贝水午牛手毛气长斤仓爪月乌文方火斗户心巴玉示术丙石且目甲申电田生禾丘瓜用册鸟主立宁穴它必永皮矛母考老耳亚臣西而虫曲因回肉网舌竹自向行舟兆伞朵交衣羊米州羽走克求豆丽辰来县足串员我秀身龟兔角卵辛弟良其若雨虎果易垂舍鱼兔京单某南面冒胃革带皇泉鬼盾须食亭亮帝首眉壶栗夏脊桑能黄戚爽象麻康鹿望率商琴尊鼠燕巨民麦录隶衰高兽禽匕戈凸皿凹矢吕臼囱帚函韭巢壹粟凿鼎蜀穆爵罕巫简化象形:飞马仓龙业乐齐监常见指事字举例一二十七八九三士寸下上刃叉夫天五尤中介凶丹六引丑尺孔末未甘本只四斥白乎朱血杀亦束金要系音卤卒彭常见会意字举例及亡之开支友比见仁化反父从分公欠匀为队予双幻正去世古左右灭卡北占旦叶史兄付令丛印包饥闪半讨丝出孕圣巩扩共协百页匠夸灰列死夹划至此贞尘尖劣光则先丢休伏伐后全企众负各名多争次闭闯并守字安军寻孙阵阳阴好弄戒吞坏找赤折两医连步时吴里呆男困吹别告秃利兵体位希坐妥饮床库弃闲间灶没宋牢灾启初社君灵即尿尾局奉武规幸取苗直林析或卧事枣奔奇妻轰顷斩肯具昌昆明典鸣岩败牧乖凭制采受命乳朋昏育炎泪宝宗帘承降封歪研耍茧茶相查咸厚牵皆省是畏品咱骨拜看罚卸香秋科重复段便俩保信追美前染突穿冠扁既屋昼盈绝脉狱艳素蚕盐埋莫获真索哥辱套逐原哭罢乘称笔臭射拿旅料益兼烦涉家容宰读扇雀甜衔悉盗章族旋寇宿逮绵葬朝森棉雁晶答筋集焦奥番等寒窗粥隙登解舞鲜暴墨丈内尼加吉的官炊肩建居奏黑辞塞夯囚吏夷旭驮邑闰秉岳娄虐聂莽殷舀卿彪逸祭尉棘掰黍粤奠聘频赫兢寡霍嚣羹矗昔卑幽羔涩祟丈内尼加吉的官炊肩建居奏黑辞塞麦隶谷岔委威宦、标志着汉字演变史上重要转折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六书”在名称和顺序方面采用的是()A许慎的名称,郑众的顺序B班固的名称,许慎的顺序C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D郑众的名称,班固的顺序3、“巢”字按六书的分类应该是()A 会意字B象形字C形声字D指事字4、下列各组字中,没有指事字的是()A虎、人B要、亦C本、来D山、上5、下列各组字中,没有形声字的是()A森、更、本B视、执、暴C间、牢、监D相、衷、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