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1编制说明 (6)

1.1编制依据 (6)

1.2编制原则 (6)

2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6)

2.1工程概况 (6)

3设计说明 (7)

3.1总平面布置图 (7)

3.2. 构(建)筑物设计 (9)

3.3. 桥梁布置…………………………………………………………10、3.4 基础处理…………………………………………………………10、

3.5 基础支护设计 (11)

4.工程特点、难点及重点 (13)

5.施工条件 (13)

6.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14)

6.1.施工部署总体目标、原则及安排 (14)

6.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 (15)

6.3.施工总平面布置 (17)

6.3.1.临时设施设置原则 (17)

6.3.2.施工设施计划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8)

6.3.3.施工临时设施 (18)

6.4.施工准备 (25)

6.4.1.设备、材料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25)

6.4.2.设备、人员和物资材料的协调管理 (25)

6.4.3.组织准备 (26)

6.4.4.技术准备和物资采购 (26)

6.4.5.施工协调管理 (27)

7.主要施工方案 (27)

7.1.总体施工方案 (27)

7.1.1.工程特点概述 (27)

7.1.2.总体施工原则 (27)

7.1.3 施工顺序安排 (28)

7.2.土建施工 (29)

7.2.1.主要单项工程施工方案 (29)

7.2.2.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30)

7.2.2.1.模板工程 (30)

7.2.2.2.脚手架工程 (30)

7.2.2.3.钢筋工程 (31)

7.2.2.4.砼工程 (33)

7.2.2.5.砌体工程 (36)

7.2.2.6.装饰工程 (38)

7.2.3.重点施工方案 (40)

7.2.3.1.地下水、地表水控制设计 (40)

7.2.3.2.基础工程 (41)

7.2.3.3.大湖交通桥 (49)

7.2.3.4.薄壁自防水砼工程 (51)

7.2.3.5.大体积砼施工 (53)

7.2.4.特殊部位的施工 (56)

7.2.4.1.施工缝 (56)

7.2.4.2.伸缩沉降缝 (57)

7.2.4.3.钢筋密集部位砼浇筑 (60)

7.2.4.4.加强带 (61)

7.3 道路施工 (61)

7.3.1.路基的填筑和压实 (61)

7.3.2.水泥碎石稳定层 (61)

8.施工机械、材料进场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63)

8.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63)

8.2.主要质检、量测、试验设备配备计划 (66)

8.3.主要材料计划 (67)

8.3.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7)

8.3.2.材料供应应急预案 (67)

8.4.劳动力安排计划 (67)

9.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68)

9.1.施工进度计划 (68)

9.1.1.总工期目标 (68)

9.1.2.阶段性工期目标 (68)

9.1.施工进度横道图及网络图 (68)

9.1.4.施工进度计划围: (68)

10.雨季施工措施 (68)

1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9)

11.1 质量保证体系 (69)

11.2 质量管理制度 (71)

11.2.1 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责任制度 (71)

11.2.2 建立工程质量奖励和质量保证金制度 (72)

11.2.3 质量管理制度 (72)

11.2.3.1 建立部质量检查制度 (72)

11.2.3.2 建立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72)

11.2.3.3 认真执行工程三检制度 (73)

11.2.3.4 原材料及施工产品管理制度 (73)

11.2.3.5 现场检验、试验制度 (73)

11.2.3.6 质量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74)

11.3 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74)

11.3.1 质量管理控制程序 (74)

11.3.2 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控制 (75)

11.3.2.1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76)

11.3.2.2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77)

11.3.2.3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77)

12.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79)

12.1 工期保证体系 (79)

12.2 工期保证组织施 (80)

12.3 重点工程赶工计划措施 (80)

12.3.1 赶工原则 (80)

12.3.2 赶工计划 (80)

12.3.2.1 计划措施 (81)

12.3.2.2 劳动力赶工措施 (81)

12.3.2.3 其它赶工措施 (81)

13. 安全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81)

13.1 安全保证体系 (81)

13.2 安全保证措施 (83)

13.2.1 组织措施 (83)

13.2.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4)

13.2.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84)

13.3 安全生产组织计划 (84)

13.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84)

13.3.2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85)

13.3.3 安全生产纪律 (87)

13.3.4 安全生产教育 (87)

13.3.5 安全生产检查 (87)

13.3.6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87)

13.3.7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 (89)

14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89)

14.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9)

14.2 文明施工准则 (90)

14.3 文明施工措施 (91)

14.3.1 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91)

14.3.2 加强职工的文明行为管理,建立文明施工的行为标准 (92)

14.3.3 履行竣工工程回访保修服务的规定 (92)

14.4 环境污染和噪音防治措施 (92)

14.4.1 水土保持措施 (92)

14.4.2 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93)

14.4.3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93)

14.4.4 水污染防治措施 (93)

14.4.5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94)

14.5 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组织措施 (94)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国家、省、市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定;国家、行业现行的相关技

术规、标准及规程。

2)ISO9001标准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

3)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4)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工期目标原则。

2)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的原则。

3)尊重设计,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原则。

4)平行流水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节约投资的原则。

6)质量创优、安全无事故原则。

7)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的原则。

2.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2.1.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本工程场地位于市宝安区观澜河旁,为丘陵地貌,交通不方便。

2)、主体建筑概况: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约26000㎡,地下两层。

3)、基坑尺寸:本工程基坑开挖考虑到基础底,开挖深度为15.2~25.4m,周长约747m。

4)、场地周围环境条件:场地西侧为观澜河,距离为30m,东侧靠近观澜高尔夫球场宿舍楼,距离约为12m,南侧和北侧地势较平坦,无建筑物,东侧局部有管线,距离基坑约8m。

5)技术标准

设计使用年限:所有建(构)筑物均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所有建(构)物均为一级。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建(构)筑物基础安全等级均为一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乙级。

建筑抗震设防:本工程场地位于观澜河流域中游右岸,属西部丘陵谷地,地势较平坦,场地区未见有区域性断裂构造分布,构造稳定性较

好,工程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Ⅶ度。

3)工程围

该施工组织设计围包括:观澜河调蓄池泵房及格栅间、配电房、管理房、基坑开挖与基坑支护、截流箱涵、观澜河—大湖交通桥等。

3.设计说明

3.1.总平面布置

1)工程场地条件

调蓄池位于观澜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的北侧,用地现状为小山体。场地东侧为观澜高尔夫球会,西侧为观澜河,北侧为菜地和空地,南侧为观澜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城市环境要求高。

调蓄池周边无交通道路。观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尚未建设,沿河无交通道路,因此需要在观澜河架桥通过。

2)布置原则

增加调蓄池埋深,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维护管理方便,提供下池体车道,布置通风口、排风设施。

3)顶层、底层布置

调蓄池工程占地面积为3.20万㎡,有效容积为22.0万m3,为维护管理方便,调蓄池设置有进出车道,调蓄池道路标高为34.20m,调蓄池顶地面高程为30.80m,调蓄池池顶高程为30.30m,池底高程为19.50m。各部分设计参数如下:

顶层:调蓄池池顶高程为30.30m,池顶地面高程为30.80m,覆土0.5m,池顶恢复绿化。在本次设计中调蓄池地面高程低于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调蓄池围收集雨水可以用过处理设施的水泵排除。对于调蓄池东南侧地势较高的部位,设置拦水沟,外围产生的雨水通过拦水沟排

入河道。

底层:调蓄池底层高程为19.50m,设计池底面积大,为检修方便,本次池底坡度为0.1%,坡向设计的排水廊道。考虑到污水在调蓄池停留时间长,调蓄池容积大,为维护管理方便,设置调蓄池进出车道。调蓄池维护管理间隔较长,调蓄池容积较大,按照每小时换风6~8次的风量较大,因此在本次设计中,按照一天通风两次的风量进行设计,在运行中,如果需要进调蓄池进行维护管理,需要提前2天时间进行通风,确保调蓄池无无害气体并氧气充足。

观澜调蓄池用地的调整,要增加该调蓄池的容积,需提高调蓄池设计高水位,在观澜调蓄池对面新设置挡水闸,设置箱涵引干流左侧的初期雨水进调蓄池。

因调蓄池用地发生变化,与《初设报告》相比,需增加以下工程:

①增加临时施工道路。

②新建跨观澜河的大桥。

③结合现状箱涵高程,在观澜调蓄池对面新设置挡水闸,提高干流

截流箱涵的水位,从而提高观澜调蓄池的设计高水位。

④增加输水管道长度,增加潜污泵扬程。

4)进、出水布置

进水部分:调蓄池接本次设计的截流箱涵,结合设计流量20.00m3/s 及设计高程,本次进水箱涵底高程为23.60m。箱涵顶高程为25.60m,设计进水箱涵为4000×2000mm。设计进水箱涵坡度为1%。为检修方便,在进口箱涵进入调蓄池前设置水闸,水闸大小为4000×2000mm。

进水格栅采用三道宽3.2m的格栅,栅前水深为5.2m,雨水经过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