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学案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学案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学案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学案

老年科教案首页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

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

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张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内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的胸骨后疼痛,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常有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并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其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局部电生理紊乱,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病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

心绞痛

评估病人

【病例】病人,女,55岁。发作性胸痛半年,每当急走或骑自行车上坡时感觉左胸压榨样疼痛,停止几分钟后缓解,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有狭窄,初步诊断为心绞痛。

【启发思考】什么是心绞痛?如何诊治、护理?

概念★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发作性

的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基本的病因、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见幻灯片。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1.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向上放射至咽、颈、下腭部,向下放射至上腹部

2.性质:典型的表现为压榨样、发闷、窒息感或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样痛或钝痛,偶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

【启发思考】为什么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常见的诱因是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愤怒、兴奋),饱餐、便秘、寒冷、吸烟、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过高或过低、休克等也可诱发。

4.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一般经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3~5分钟可缓解。

(二)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交替脉。

(三)分型可将心绞痛分为以下几种:

1.劳累性心绞痛:

心绞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任何其他可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疼痛很快缓解。

(1)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心绞痛病情较稳定。心绞痛的发作诱因、频度大致相同,疼痛持续时间相仿,每次发作时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无改变。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

(2)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或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已数月未发,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

(3)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3个月内疼痛发作的诱发因素、频率、程度、时间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增加。

2.自发性心绞痛:

(1)卧位型心绞痛:心绞痛在卧位、休息睡眠时发作,发作时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可缓解。含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可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

(2)变异型心绞痛: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升高。病人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

(3)中间综合征: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胸痛的程度介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历时较长可达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但无心肌梗死的客观证据,常为心肌梗死的前奏。

(4)梗死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提示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3.混合性心绞痛:

三.有关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心电图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结合幻灯片及图片讲解。)

(1)普通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性的ST段压低0.1mV以上,T波低平或倒置,发作缓解后可逐渐恢复。变异型心绞痛可出现ST段抬高。(2)运动负荷试验:若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以上,持续2分钟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可发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以及与病人活动和症状的关系。

2.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具有确诊价值。通过选择性的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部位、程度等,并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超声检查

(二)诊断要点典型的发作史+易患因素+心电图,冠脉造影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避免诱因+防治危险因素

(二)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1)硝酸酯制剂:作用快、疗效高,是最有效的预防及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变异型心绞痛可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的方法。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可硝酸异山梨酯还是预防心绞痛发作的最常用的药物。目前还有供喷雾吸入用的制剂。

(3)亚硝酸异戊酯:药降压作用比硝酸甘油更明显,应慎用。

(4)长效硝酸甘油制剂:长效硝酸甘油释放缓慢而持续,用2%的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涂或贴在胸前或上臂皮肤,可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发作时★:硝酸甘油片0.3-0.6mg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倍他乐克、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醋丁洛尔等。

3.钙拮抗剂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更好。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80mg/d,3次/日,或其缓释剂240mg,每日1~2片;硝苯地平10~20mg/d,3次/日,或其缓释剂20~40mg/d,1~2次/日;地尔硫卓30~90mg/d,3次/日。

4.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抑制血小板聚集药,可减少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是心绞痛缓解期常用药物,能预防心肌梗死。

5.中药治疗

6.其他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注射液250~500ml/d,静脉滴注14~30天为一疗程,可改善微循环的灌流,用于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治疗。

(三)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四)手术治疗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实施护理

五.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衡有关。

3.焦虑与心绞痛发作时濒死感,心绞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生活,担心预后等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发作及预防性用药的知识。

5.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二)护理措施

1.休息和活动:

(1)发作时,让病人立即停止活动,协助病人安静坐下或卧床休息。

(2)缓解期: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并鼓励病人参加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3)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竞赛性活动和屏气用力动作,防止情绪激动、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的工作。

(4)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卧床休息。

2.饮食:低热量(主食﹤500g/d)、低盐(﹤5g/d)、低脂、低胆固醇(﹤500mg/d),以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25ml/d),保持大便通畅。

【启发思考】为什么不戒酒?为什么要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刺激性食物?为什么要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观察心率、心律、心音、血压、脉搏,心电图,及时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4.用药护理(硝酸甘油)

(1)不良反应:头痛,血压下降,晕厥等。

(2)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定期更换。

(3)胸痛发作时:每隔五分钟含服硝酸甘油0.5mg,直至疼痛缓解。

(4)含服后平卧,吸氧。

(5)静脉滴注:监测血压,注意输液速度,防治低血压。

(3)规律性发作劳累性心绞痛:预防用药。

5.心理护理发作时:护士应守护在病人身旁,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必要时给病人镇静剂。

6.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2)指导病人防止心绞痛再发作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危险因素

【启发思考】赶路、上高楼、演讲前、大便前,寒冷顶风行走时、饱食、劳累后等发作诱因存在时为什么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复方硝酸甘油片1片?

效果评价

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

【小结】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发作性的胸痛或胸部不适,呈放射性的,一般持续3~5分钟,一般经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3~5分钟可缓解。护理主要是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因。

【作业布置】

1.心绞痛发作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多无明显的诱发因素,在安静状态下或清晨发作 B.疼痛位于胸骨体下段的胸骨后C.疼痛似针刺样或刀割样 D.一般持续3~5min

E.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约30 min缓解

2.心绞痛发作时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A.ST段压低>0.1mv B.ST段抬高>0.1mv C.高尖T波

D.宽而深的Q波 E.P-R间期延长

3.心绞痛发作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立即停止活动,安静坐下,或平卧休息

C.立即描记心电图 D.建立静脉通路 E.观察疼痛的性质

老年护理学知识点汇总(复习)

1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2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65岁;发展中国家:≧60岁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3“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 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4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5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及衰退;提高生活质量;支持濒死病人并保持其舒适及尊严 6自我保健就是自己利用所掌握的卫生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不依赖医务人员、完全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力量,对身体进行监测、观察、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和家庭成员健康长寿的养生保健方法。 7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8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现状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老年人口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高龄老人(8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 “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 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及衰退;提高生活质量;支持濒死病人并保持其舒适及尊严 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是从美国开始。

老年科冠心病护理教案设计

老年科教案首页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冠心病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性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起病突然,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具有致命风险;若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可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 一.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五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龄,高体重 1.年龄冠心病和年龄关系密切。 2.性别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约为2~5: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 3.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高。 4.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人高3~4倍,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5.长期吸烟 6.糖尿病有糖尿病病人比无糖尿病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冠心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首要的死因。 7.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8.职业体力劳动少,精神紧的职业。 9.饮食高脂、高热量、高盐饮食、饮酒等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0.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缺陷,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高血压等,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促发冠心病。 11.其他 A型性格,血尿酸增高以及某些分泌病也为常见的易患因素。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改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

冠心病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并且有脂质积聚;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体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见。 病因 一、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女性发病率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 60%~7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四、吸烟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病理解剖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时从内膜开始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三类变化。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Ⅰ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 Ⅱ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 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外间隙也有少量脂滴。脂质成分主要为胆固醇酯,也有胆 固醇和磷脂。其中在Ⅱa型出现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多,进展快;Ⅱb型内膜薄,平滑肌细胞少,进展慢。 Ⅲ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 Ⅳ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

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又分Va型、Vb型(斑块内含脂质更多,成层分布)和Vc型则所含胶原纤维更多。 Ⅵ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 病理生理: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连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动脉壁功能受损。视受累的动脉和侧立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分期和分类: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 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4期,但临床上各期并非严格按序出现,各期还可交替或同时出现。 无症状期或称隐匿期 缺血期由于血管狭窄而产生器官缺血的症状。 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壁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1、一般表现可能出现脑力与体力衰竭 2、主动脉粥样硬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5、肾动脉粥样硬化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护理学复习资料

老年护理学 1,老化: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进行性、衰退性的变化。2,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它是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3,健康老龄化: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4,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强调老年人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5,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护理特点与预防保健的学科,也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学科。 6,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7,流体智力:指获得新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 8,晶体智力:指对词汇、常识等的理解能力,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和经验的积累有关。9,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人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10,空巢家庭:是指家中无子女或者子女成人后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10,空巢综合征: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常由于人际疏远、缺乏精神慰籍而产生被疏远、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11,药物不良反应(ADR):指在常规剂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12,尿失禁:指由于膀胱括约肌的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受主观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的状态。 13,便秘: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且粪便干结,便后无舒畅感。 14,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15,居家养老模式: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专业人员或家人及社区志愿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而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16,老年期痴呆: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1,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内容包括: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角色功能等方面。 2,老年人健康评估注意事项:@1提供适宜的环境@2安排充分的时间@3选择适当的方法@4运用沟通的技巧@5获得客观的资料。 3,评估老年人血压:高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一次建议老年人平卧10分钟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分钟、3分钟、5分钟后各测定血压一次,如直立时任何一次

老年护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1居家养老照顾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 由专业人员或家人及社区志愿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而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2.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3.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4.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5.疼痛;是感觉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经历。 6.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维护病人尊严 7直立性低血压:平卧10分钟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分钟3分钟5分钟后各测定血压一次,如直立时任何一次收缩压比卧位降低大于等于2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降低大于等于10毫米汞柱 8药物不良反应:在常规剂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 9合理用药: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10跌倒: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主、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面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 老年药动力学改变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增高 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 1.病理性老化特点: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危害性内生性。 2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及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做好临终关怀。原则:满足需求社会护理整体护理个体化护理早期防护持之以恒 3,老年健康评估方法:交谈观察体格检查阅读测试注意事项:提供适宜的环境安排充分的时间选择适当的方法运用沟通的技巧获得客观资料 4.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包括:情绪情感认识能力压力与应对 5.。 6.文化核心要素:价值观信念和信仰习俗 7.老年保健最初源于英国老年健康影响最大经济。 8.我国的老年保健策略归纳为六个“有所”,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9.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 10.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有适应原则、整体原则、系统原则、发展原则 10.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噎呛、服错药、坠床、交叉感染、用电安全 11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降低,室温应以22~24℃为适宜;室内合适的湿度则为50%~60%7.老人最易被接受的触摸部位是手,其他适宜触摸的部位有手臂、背部与肩膀。头部则一般不宜触摸。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二○○八年十月修订 一、课程名称 老年护理学 二、适用专业层次 适用于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学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理学专业参照实施。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老年护理学》课程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研究自然、社会和生理、心理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采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同时又是具有跨学科、多领域,有其独特性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对《老年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内容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老年护理强调恢复、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保持人生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认识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各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生理性改变;老年人各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 2.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整体护理。并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和康复护理,保护老年人的安全和促进健康。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理解现代护理是贯穿生命过程的一门独立的专业,逐步形成现代护理观。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护理实践中,能关心、尊重和爱护老年人。 4.表现出主动学习、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作风,热爱护理专业,具有稳定的职业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掌握】人的寿命与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理解】人口老龄化及对策 第二节老化的理论 【了解】老化的生物学理论;老化的心理学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及发展,认识老年护理的范畴 【理解】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 第二章老年保健与心理健康

防治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防治冠心病 教学目的:如何预防冠心病 教学重点: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 教学难点: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正常的心脏 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于50%时,供应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对心脏这一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我们称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2、揭示课题 防治冠心病 3、内容 冠心病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字对冠心病的分类如下: (1)原发性心脏骤停(2)心绞痛 (最常见)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心绞痛发生的特点 第一是疼痛的部位和时间。典型心绞痛疼痛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左手臂、背部、下颌、颈部及上腹部/胃部。疼痛有紧缩感和压迫感。患者胸前区的疼痛或不适可持续3~5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疼痛多在清晨发生。

第二是多伴有一至多项诱发因素,如运动或情绪激动等。 第三是心绞痛的缓解方式。当诱因解除,如马上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心绞痛的常见诱因 冷空气刺激 ;大量吸烟;情绪激动。生气、悲伤或高兴。 以上几点往往由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供血不足所致。 过度体力活动或运动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快走、上坡、爬楼梯等。 饱餐后。 心绞痛发作的处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mg,因此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药物。 应到附近医院就诊,吸氧、尽快作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到有条件的医院。 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品、戒烟。 适当的性生活。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前两个月内应避免性活动。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则应推迟和节制性活动。 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患者及其家人应接受必要的心肺复苏技能指导。 恢复工作。可考虑2~3个月后恢复工作。如梗死面积较大,合并严重并发症,心功能欠佳者,可根据病情1年后再考虑工作问题。 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 心肌梗死早期的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个月后和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的康复运动以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康复后期为增加患者的

老年护理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妇产科学与儿科护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 介绍妇儿保健知识以及妇儿常见疾病患者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妇儿保健 主要包括围婚期保健、围产期保健、围绝经期保健及儿童保健等;妇儿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常见病、各系统常见病患儿的护理以及高危妊娠、妇科肿瘤、妇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 本课程前修课为病理生理学等临床基础课。本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互相配合,共同组成了护理学专业临床课程体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妇产科学与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临床见习和实习活动,在实践中观察病人并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掌握、熟悉、了解。其中,“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对不同人群实施的保健指导措施以及各种常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考核的重点;“熟悉”的内容是妇产科与儿科常见病患者的相关检查、护理评估、主要护理问题等;“了解”的内容主要是疾病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变化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0%左右,30%左右及10% 左右。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5 学分,课内90 学时,录像课14 学时。 二、媒体的选择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初步设计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IP 课 件为辅助媒体,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可选的空间。 文字教材《妇产科与儿科护理学》为主教材,主编郑修霞洪黛玲。 录像教材《妇产科与儿科护理学》为辅助教材,主讲郑修霞洪黛玲。 IP 课件为辅助教材。 三、媒体使用说明 1.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学生应按照每章的教学目标阅读、理解和记忆文字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学习目标”和“综合练习题”为线索检测自己学习理解和掌握本章内容的情况;在教学点的安排指导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老年学的分支学科中,研究人类衰老的机制、人体的老年性变化及老年病防治的学科是( ) A.老年生物学 B.老年医学 C.老年护理学 D.老年社会学 2.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提出我国现行的老年人划分标准为()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3.下列适用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养护机构是() A.老年公寓 B.日间护理院 C.养老院 D.临时托老所 4.表明老年人活动强度过大的指标之一是运动后的心率恢复至运动前水平所需的时间超过P21()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5.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一般比青壮年少,每天大约为() A.4h左右 B.5h左右 C.6h左右 D.7h左右 6.老年人每天运动锻炼的总时间应不超过() A.1h B.2h C.3h D.4h 7.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的适宜量为() A.10g B.20g C.30g D.40g 8.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最主要来源于() A.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 B.朋友 C.同事 D..社会团体 9.下列属于老年病人治疗的特殊性特点之一的是( ) A.疗效反应快 B.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C.必须加强支持疗法 D.用药剂量大

10.引发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菌是() A.变形杆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肠杆菌属 D.铜绿假单胞菌 1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是指每晚睡眠7小时呼吸暂停反复发生的次数超过() A.20次 B.30次 C.40次 D.50次 是( ) 12.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 ... A.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B.血压昼夜波动幅度较大 C.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D.起病初期即可出现明显症状 13.老年高血压病人切忌急剧降压和血压扑面而来幅度波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是() A.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65~70mmHg,<90mmHg B.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65~70mmHg,<90mmHg C.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65~70mmHg,<80mmHg D.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65~70mmHg,<80mmHg 14.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人进行护理评估时,下列不属于 心理—社会资料评估内容的是 ... ( ) A.病人的文化程度 B.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C.生活或工作负担及承担能力 D.家庭成员对病人的关心程度 15.老年人口腔干燥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 A.口角皲裂 B.吐字不清 C.牙齿龋坏 D.唇干脱屑 16.确诊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X线钡餐检查 B.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C.幽门螺杆菌检测 D.腹部超声检查 17.为便秘的老人进行排便习惯训练时,适宜的排便时间为() A.清晨起床后 B.早餐前 C.早餐后 D.晚临睡前 18.一位78岁的女性老人,每当咳嗽、打喷嚏时会出现不自主漏尿,该老人出现的尿失禁类型为( )

老年护理学自考重点完整版

填空题: 1.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精神症状)、(体位性低血压)、(耳毒性)、(尿潴留)、(药物中毒)。 2.老年人五大用药原则:(受益)、(五种用药)、(小剂量)、(择时)、(暂停用药)。 3.《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时候,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4.沟通的方式包括(语言)、(非语言)。 5.老年人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6.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养老照顾模式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机构养老模式)为辅。 7.老年保健的目标:(增进健康)、(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8.老年人任职的评估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三方面。 9.临终关怀的护理核心是(关心)。 10.老年人丧偶后,心理反应一般经过四阶段:(麻木)、(内疚)、(怀念)、(恢复)。 11.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包括(ADL)(IADL)(AADL)三个层次. 12.AD根据病情演变,分为(遗忘期)(混乱期)(极度痴呆期)。 13.体重指数BMI(<16)为重度消瘦。 14.14.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5型。 15.15.胃食管反流病平卧位时抬高床头(20cm)。避免(右侧)卧位。 16.16.老年人血糖控制不可过分严格,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9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2.2mmol/L)以下即可。 17.心脏康复运动将心脏康复分为(4)个阶段。 18.疼痛的分类:(躯体疼痛)(内脏疼痛)(神经性疼痛)。 19.老年病共同临床特点:1)起病隐匿发展缓慢,2)症状及体征不典型,3)各种疾病同时存在,4)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5)易出现意识障碍,6)易存在并发症和后遗症,7)伴发各种心理反应,8)预后不良。 20.老年人的饮食原则:1)平衡膳食;2)饮食易于消化吸收;3)食物温度适宜;4)良好的饮食习惯。 2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感知觉的变化(2)记忆的变化(3)智力的变化 (4)思维的变化(5)人格的变化(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 22. 判断题:正确 1.老年人肾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下降,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 2.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大便前吞服硝酸甘油片,可预防发作。 3.制酸剂不可与牛奶同服。 4.饮食与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是维持、恢复、促进健康的基本手段。 5.膳食纤维老年人摄入量以30g为宜。 6.有效的休息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充足的睡眠、心理的放松、生理的舒适。 7.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角色功能的认知与评价 8.痴呆患者的记忆力下降是不可逆且进行性加重。

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7-07-19T11:20:40.6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作者:贾丽华[导读]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临床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江油903医院心血管内科 621700) 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体会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6.4-2017.3)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老年人员所行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对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人文知识状况、满意度以及死亡率、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论在临床满意度、死亡率方面,还是在并发症方面,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护理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死亡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满意度[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humanistic care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nursing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st year (2016.4-2017.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6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elderly persons each different control the group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and humanistic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humanities knowledge situation in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of two group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atisfaction and mortality, safety indica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satisfactory Degree, mortality, or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 < 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umanistic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high safety.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measures; satisfaction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广大患者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各类疾病的发生不仅对医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于护理水平的高低也越发重视。老年冠心病作为最为多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广大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脉搭桥术三种手段[1]。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对于其临床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就于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进一步探究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8例研究对象均为去一年(2016.4-2017.3)于笔者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男女各有98例、70例,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老年人员所行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各有48例、36例,年龄62-81岁,平均(66.8±6.4)岁,体重45.1-77.2kg;观察组男、女各有50例、34例,年龄61-82岁,平均(67.2±6.6)岁,体重44.6-78.5kg。所有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入院治疗前30d内没服用过其他降脂类药物,且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分别≥3.5mmol/L、≤4.4mmol/L。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Cushing综合征老年患者。两组老年人员的治疗手段、性别构成、体重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规的定时巡视、按时给换药物、病情监测以及病房清理、常规健康宣教等护理。观察组:对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如下:(1)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目前我国各级医院之所以会产生各类医患纠纷,很大程度上便是我们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意识不强,在同患者进行沟通工作过程中忽视了人文关怀,进而使患者产生了诸多的不满、疑惑,甚至是反感,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2]。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首先便要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向每位护理人员灌输人文关怀理念,强化其人文关怀意识。通过培训不仅要让每位护理人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而且要让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特点充分了解,可以采用视频学习或面授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培训,进而提升培训效果,让每位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耐心沟通、悉心答疑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最大限度上提升其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3]。 (2)以人为本,强化老年患者角色适应护理人员应时刻将以人为本牢记于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对于大多数患者在入院伊始常常会因环境的陌生、自身疾病的折磨以及入院后生活、作息习惯的改变等因素而产生强烈的不适、焦虑以及不安等消极情绪[4]。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本身便对医院具有抵触情绪,因此,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伊始,护理人员便应及时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包括病房情况、病友情况、医疗设备情况以及卫生清洁和日常作息、饮食情况等。要让老年患者第一时间对住院环境有所了解,同时同室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不安等消极情绪[5]。(3)优化住院环境,强化人文氛围 护理人员应依据每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学历、职业以及爱好等情况,在其病房投其所好的营造一种祥和且富有人文氛围的环境。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微视频以及戏曲等形式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令其保持愉悦的心情[6]。同时,对病房环境的布置,可以以绿色为主题,在四周粘贴环保壁纸、温馨提示语等,并注意灯光的搭配,为患者营造一种生态和谐、安静宜居的人文住院环境,令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提升治疗效果[7]。(4)增强自身实力,极力满足患者需求

五年制老年护理学及实训大纲

《老年护理学》五年制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编号3-17 (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训)课程 (三)适用对象:五年制护理专业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需在一定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基础上进行修读。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六)学时数、学分数及开课学期 学时数:2学时 学分数:×学分 开课学年学期:第4学年第7学期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训考核合计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2 2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2 2 第四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2 2 4 第五章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 2 2 第六章老年感官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七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八章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九章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章老年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一章老年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护理 2 2 4 第十二章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三章老年运动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四章老年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 2 2 合计28 4 32 (八)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课堂实验和临床实习等。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心理测验、录像等,对部分非重点或适合自学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考核方式:采用作业、闭卷笔试等。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作业及期中考试占20%,学生出勤情况占10%),笔试成绩占70%。 二、教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 二、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概念 二、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老年护理的目标 四、老年护理的原则 五、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与执业标准 六、老年护理的发展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发展。

老年护理学教学标准(修订版)

《老年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 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该课程以现代护理理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的理念、范畴、工作任务、方法等,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也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综合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 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 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按照“循环教学、学做合一”模式建设的课程。本课程坚持面向老年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面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目的,坚持前瞻化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优质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不断丰富《老年护理》课 程的教学内涵,为学生今后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岗位能力递进为原则,构建“嵌入式”老年护理专业课程 体系。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和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 导向,进行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的有效融合,按照岗 位能力递进、教学内容递进、教学组织形式递进的原则,确定基本素 质模块、护士考证模块及人文素质拓展模块三个课程内容模块,并将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相关教学内容嵌入至课程模块当中,达到既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医院老年病房、社区老年护理岗位, 培养具有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 点,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老年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服务 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资格 考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目标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疾病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次,能从老年 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3.能力目标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居家安全环境创设》实验报告格式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实验报告

可以通过打电话和探望表达关心之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2)可能的危害有: ①跌倒:家在三楼无电梯,所有房间均为光面瓷砖地板、采光不佳、床铺距地面过高,家具边角为四方形、电视柜与沙发距离过窄、厨房过道较窄、洗手间的蹲式马桶和洗手池均无扶手。洗手间与浴室之间有一个台阶。浴室面积小,为淋浴式,浴室门无法从外面打开。 ②煤气中毒:使用煤气灶 ③触电:所有电线插在同一个排插上 ④视损害:采光不佳、电视柜与沙发距离过窄 2.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表 3.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 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应体现舒适和安全。 (1)老年人居室采光要充分,整洁卫生,最好用朝南的房间,居室布置要简单合用,可结合老年人的兴趣与爱好,摆放花卉,创造有生气的居室氛围。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3)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老年人的居室,一般温度夏季保持在26-28 C,冬季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0流右。 (4)居室安全: ①老年人居家环境地面要平坦、防滑,经常保持干燥。 ②经常行走的道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无障碍物。 ③室内应设防护设备如拐杖、厕所及走廊等通道安装扶手等等,老年人的厕所最好使用坐厕。 ④减低环境噪音。 ⑤煤气开关最好用按压式。 ⑥在建筑物上贴上标示,最好是夜间也可以看见的。 【思考题解读】

1.试述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布置与健康成年人居家环境布置有何区别? (1)由于老年人在视力方面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室内光线要充足,最好用朝南的房间,而且居室布置要简单合用,减少障碍物,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摔倒的机会。室内墙壁可以用明亮的色彩,创造有生气的居室氛围。 (2)由于老化导致老年的免疫力比健康成人低,所以要保证老年的居家整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感染的机会。 (3)由于老年的皮肤会比成年人干燥粗糙,所以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老年皮肤水分的蒸发。老年人的居室,一般温度夏季保持在26-28 C,冬季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0流右。 (4)由于老年人肢体活动度下降和钙质的流失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和发生骨折,所以老年的居室安全设施要比健康成年人重要 ①老年人居家环境地面要平坦、干燥,要给老年人穿一些防滑的鞋 ②经常行走的道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无障碍物,避免老年发生跌倒 ③室内应设防护设备如拐杖、厕所及走廊等通道安装扶手等等,用坐式马桶。老年人的床也要用有护栏,这样可以避免老年人发生坠床的危险。 ④要教会老年人如何安全用电,避免发生触电,且由于老年人的视力下降,所以在一些电器开关要标上醒目的标志,这样可以让老年人更方便的用电。 2.试述老年人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心理方面,环境方面,跌倒和坠床,皮肤安全,用药安全,饮食安全,疾病,性生活。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如何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方面为老年人创建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环境的调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1)室内 环境: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让老人感受到安全与舒适。(2)室内设备:尽量简洁,一般有床、柜、桌、椅即可,家具转角处尽量用弧形。(3)厨房与卫生间:安全是主要的思路。如防滑、照明的设计等。有了宏观的思路,然后再根据老年人个人情况来为老年人设计居家环境。 :通过这次实验课学习,我觉得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

老年护理学简答题集合

简答题目录 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2.老年保健的目的。 1.3.老年照护工作模式的特点。 1.4.老年养护机构的基本功能。 2.1.观察老年人运动强度是否适合的方法有哪些? 2.2.简述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2.3.简述老年人衣着修饰的指导。 3.1.简述预防跌倒的护理。 3.2.老年人中暑和低体温综合症的预防。 3.3.简述老年人C0和化学品中毒的预防措施。 3.4.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 4.1.离退休综合征的好发因素有哪些?4.2.老年人性生活的健康指 导。 4.3.造成老年人再婚的障碍 有哪些? 5.1.简述老年病的主要发病 因素。 5.2.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5.3.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有 哪些? 6.1.简述老年流感患者体温 过高者的护理要点。 6.2.老年人肺炎的易感因素 包括哪些? 6.3.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健 康指导。 6.4.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的护理评估内容主要有 哪些? 6.5.简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患者“睡眠形态紊乱”问 题的护理要点。 7.1.简述老年人发生心力衰 竭的病因。 7.2.简述洋地黄中毒患者的 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7.3.老年心衰患者的健康指 导要点。 7.4.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 主要有哪些? 8.1.简述老年口腔干燥患者 的健康指导。 8.2.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有哪些? 8.3.老年便秘的病因有哪 些? 9.1.简述老年期尿失禁的病 因。 9.2.简述老年尿失禁的健康 教育。 10.1.老年贫血患者预防不 同部位出血的措施有哪些? 10.2.简述老年贫血的常见 类型。 10.3.简述老年白血病的分 类。 11.1.老年人糖尿病的特殊 表现有哪些? 11.2.糖尿病前期状态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