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药品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3
如何正确读懂药品说明书药物的包装内大都有一份比较详尽的有关该药的说明书,可以帮助你对该药的认识,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
说明书的正文内,通常依次分段来说明某一药品诸如成份、适应症、禁忌、副作用、用法用量、贮存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国外进口药还载有药效学、药动学及动物实验的有关资料。
(1)成份:可以为单一的或复方成份,以复方的居多,但多标明是主要成分。
成分的含量有时指药品本身,有时包括制药需要添加的盐类。
该项下有的还加上了性状的描述。
(2)适应症:主要是指某一药物主要适宜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这是由厂商所推荐的临床应用情况,由发证单位审查相关资料核准后才得以刊登的内容,缺乏充分文献作证的功能不应刊登于此项内。
(3)禁忌症:与适应症相对立,是不应使用某一药物的某些情况。
绝对禁忌是完全不能使用的病症,而相对禁忌症是必须十分小心使用的某些病症。
(4)注意事项:此项多半为警语。
其中包括:注意避免滥用;注意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注意防止蓄积中毒;注意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如孕妇、哺乳期间、使用的安全性);注意配伍方面的相互作用和与食品等方面的关系等情况。
(5)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伴同治疗作用出现的其它不需要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常常包括在此栏内。
有些副作用经过用药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适应而慢慢趋向缓和。
(6)用法用量:用法通常是指给药的次数、间隔时间及给药途径。
用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标用的剂量为成人的常用量;儿童用量通常是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全日总量,再标明分次服用。
多简写为毫克/千克/日或mg/kg/d。
根据小儿的实际体重算出全日的总量后再分次给药。
有些中成药用法注明儿童略减字样,这个略减一般是按年龄分成四种,即1岁以下的用成人量的1/4,3岁~4岁用成人量的1/3,4岁~7岁用成人量的1/2,7岁~15岁用成人量的2/3,15岁以上按成人量给药。
(7)贮存:一般在此栏内说明贮存的一些条件和要求。
必须说明一点,药品说明书在你认真阅读和理解之后,并非说明你对该药品就非常了解了。
药品说明书解读技巧近年来,药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药品说明书则是我们了解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由于说明书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导致很多人在阅读时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药品说明书解读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药品。
一、全文浏览在阅读药品说明书之前,我们应该先进行全文浏览。
通过浏览,我们可以对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基本信息有个大致的了解。
此外,还应注意查看药品的成分、性状以及生产企业等重要信息。
二、重点关注用法用量和服用时间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是确保安全使用的关键。
在药品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通常会以特殊的格式和字体突出显示,例如加粗、下划线、斜体等。
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标记,确保正确理解和使用。
另外,药物的服用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在说明书中,通常会规定药物的服用时间,例如饭前或饭后、早晨或晚上等。
正确掌握服用时间,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在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会列举药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禁忌是指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该药品的情况,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
而注意事项则是使用该药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例如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有慢性疾病史等。
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特别关注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确保我们不会因为个人情况而错误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仔细阅读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会列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的身体反应,而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仔细阅读这些内容,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就医或调整用药方案。
五、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尽管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采取了以上的技巧,但有时仍然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
此时,我们应该积极与医生或药师沟通,询问相关问题并寻求帮助。
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药品说明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它包含了药品的用途、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副作用等信息。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药品说明书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品。
一、了解药品名称的含义首先,当您拿到一种药品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它的名称。
这是因为药品的名称通常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例如,药品名称中的缩写,如NSAIDs表示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告诉您这种药品的分类。
此外,药品名称中的词根和后缀,如"algia"表示疼痛,"itis"表示炎症,"olol"表示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为您提供有关药品的更多信息。
二、阅读药品用途部分药品说明书中的第一个部分通常是药品用途,它描述了这种药品的主要医疗用途。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您明确了是否需要这种药品。
2.确保您明确了这种药品的治疗范围及对应的病症。
3.了解药品用途的强度,即这种药品是一种处方药还是一种非处方药。
三、了解药品剂量和使用方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阅读剂量和使用方式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药品的建议使用剂量。
2.了解药品的使用频率。
3.了解药品何时应该服用,例如是否应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4.了解药品应该如何随身携带,例如是否应该随身携带水瓶以方便服用。
四、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药品说明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部分。
这部分描述了药品的副作用、预防措施以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药品不良反应部分,了解潜在的危险和副作用。
2.了解药品可能对某些人群或医疗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3.阅读药品注意事项部分,并严格遵守所列出的建议和警告。
五、获取额外的信息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如果您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尝试获取其他额外的信息。
药品说明书详解用法与用量引言:药品说明书是指药物的专业手册,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详尽的用法与用量等信息。
正确使用药品是保证治疗效果且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详细解读药品说明书中关于用法与用量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药品。
一、用法说明:1. 用法途径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会说明该药品的用法途径,比如口服、外用、注射等。
不同的药品可能有不同的用法途径,因此,在使用药品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选择。
2. 用药时间药品使用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药品对应的使用时间也可能不同。
对于口服药物来说,是否需要空腹服用、餐后服用还是每天固定时间服用等都需要在说明书中找到准确的信息。
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内使用药物,才能确保药效的最大化。
3. 用药频次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一个疗程下需要服用的药物数量以及服用的频率。
有的药品需要每日服用,有的药品则是每周、每月等规律服用。
正确理解和遵循药物的用药频次,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维持浓度恒定,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4. 用量计算药品的用量经常作为说明书中重要的一部分存在。
对于不同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患者,用量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药品之前,需要先确定自己或患者的体重,并按照说明书中的给药计算公式进行准确用药。
二、用量说明:1. 成人用量药品说明书中常常会明确说明成人的用量范围。
以体重计算的用量通常是按照每公斤体重多少毫克来计算的。
例如,某药的成人用量范围是每公斤体重0.1~0.2毫克,那么一个55公斤的成人每次用量可以计算为5.5~11毫克。
2. 儿童用量对于儿童而言,药物的用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身高等因素进行计算。
儿童用量通常比成人用量更为复杂,某些药物可能需要按照患儿的年龄段来计算。
家长在使用药品之前必须准确理解儿童用量的计算方法,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规定正确给予药物。
3. 特殊人群用量对于孕妇、老年人、肝功能受损者等特殊人群,药物的用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科普讲座(一)主讲人:松原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赵国华怎样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患者用药的根据,准确阅读和理解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能够帮助我们规避用药风险,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正确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药品说明书中所列适应症相符,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药品说明书中一般有药品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等项。
用药前,首先要看药品名称是否与医生所开处方药品名称相一致,查看药品的适应症与自己所患疾病相符合,核对完成后要查看药品性状是否与【性状】所描述相一致,如:片剂要查看颜色、性状等是否与说明书中描述相符,是否存在裂片、颜色等是否与所述一致;注射剂要查看药瓶是否有裂纹,药液颜色是否与描述一致,是否有颜色加深、变化、凝结成块、形成沉淀或絮状物等,如果发现任何一项与所述不符,应立即查看说明书中是否对这种现象进行过描述,咨询医生或药师,再决定是否使用;如果所购买的药品不立即使用,要阅读【贮藏】一栏;按照药物贮藏要求的条件进行保管,不同的药品对保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在阴凉处保存:指避光不超过20℃,避光:指避免光线照射,说明药品受光照后容易分解变性;密闭:指保持原药的密封状态;冷处:是指8-10℃,常温:指不超过30℃,所以短期内不使用的药物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提供的储藏方式存放,以免药品发生变化导致失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如果药品需要现在使用,应该先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一项,一般不良反应可以按照损伤的系统分类,比如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是消化系统刺激症状;出现黄疸、转氨酶变化,是对肝脏产生的影响;如发生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等是对血液系统主要是造血系统的影响;如果尿素氮、肌酐等值发生变化,是对肾脏功能有影响;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嗜睡、失眠等可能是神经系统的刺激症状;如果出现皮疹、瘙痒、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是由于药物刺激所产生的变态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所列出的药品不良反应是用过该种药品的人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的汇总,不一定每个人用药后都会发生,但是发生仍旧有一定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如果一旦发现不良反应项目中所列的的症状会对自身所患疾病相影响,要注意分析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一栏,一般【注意事项】会提醒哪些人特别需要注意强调的事情,比如说那类患者慎用、哪些患者忌用和哪些患者禁用,或者特殊患者(肝、肾、心脏等功能损伤)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尤其是要注意是说明书中的【禁忌】一栏,是对不能使用该类药物的人群的详细定位,禁用是对患者的严厉警告,是绝对禁止使用的意思。
药品说明书解读与使用技巧药品说明书对于每一位使用药品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它提供了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等,帮助我们正确合理地使用药品,确保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然而,由于说明书的文字密集、专业术语较多,给一些人带来了困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解读药品说明书以及使用药品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品。
一、了解药品说明书的结构药品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药物的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贮藏、包装等。
在读懂说明书前,了解其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首先是药物的名称和成分,这个部分可以让我们对药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了解药物的成分,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风险。
其次是药物的性状和包装,这些内容主要描述了药物的外观特征以及包装,如片剂、胶囊剂等,这对于使用药物的准确性也有一定帮助。
适应症是说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该药物的主要作用范围。
用法和用量是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服用剂量,建议我们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用法正确使用药物。
不良反应是说明使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这部分内容提醒我们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禁忌症列出了使用该药物的禁忌疾病或情况,这个部分提醒我们是否有禁忌使用该药物的情况。
注意事项告诉我们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是否需要避免饮酒、避光等。
贮藏提醒我们在储存药物时需要注意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二、解读药品说明书的技巧1. 细致阅读首先,我们应当细致地阅读整份药品说明书,不漏掉任何一部分。
这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药物的使用和禁忌情况。
2. 查找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个人需求查找关键信息。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可以直接跳到“不良反应”一节。
3. 理解专业术语药品说明书中常常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医学词典或咨询专业人士来帮助理解这些术语。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解读范本一、引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是非常重要的医药信息载体,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要求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进行管理和监督。
本文将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进行解读,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二、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解读1. 编写要求根据相关规定,药品说明书应以患者为中心,简明扼要地介绍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具体要求包括:遵循科学规范和规定格式,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不得含有虚假宣传或误导内容。
此外,还应具备与药品性质相适应的格式和文体。
2. 格式要求药品说明书应包括多个重要内容部分,如药品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各部分之间需清晰分段,采用明确的标志和标题。
另外,还要求说明书应以中文为主,可以有外文翻译。
如果同一药品有多个剂型或规格,应分别提供相应的说明书。
3. 信息准确性药品说明书的信息应准确可靠,不得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内容。
其中,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内容尤为重要,必须根据药品的批准文号和临床试验结果提供准确信息,并禁止编写没有批准或未经验证的用药指导。
4. 更新和变更药品说明书需要及时更新和变更,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药品出现新的适应症或者用法用量发生较大变化,应立即更新说明书,并通过合法途径向患者提供最新的信息。
三、药品标签管理规定解读1. 标签内容药品标签是患者使用药品时的重要参考,应包含以下内容: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质量标志等。
此外,还应有用法用量等与药品使用相关的信息,以便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2. 标签语言标签应以中文为主,可以有外文翻译。
同时,还要求标签上的文字应清晰可见,字体要求明确、易读,并禁止使用模糊、不易辨认的文字和图案。
3. 标签与包装一致性药品标签应与包装上的信息一致,不得存在矛盾或误导性内容。
药品说明书解读适应症与用法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品问世。
而为了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药品说明书成为了必需的一部分。
本篇文章将对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与用法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药物。
一、适应症适应症部分是药品说明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描述了该药物被推荐使用的疾病、症状或病情。
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患者应特别关注适应症部分,以确定该药物是否适合自己或所要治疗的疾病。
适应症部分通常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例如:“该药物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对于药物的适应症描述,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疾病:在阅读适应症时,患者应确保自己对相关疾病有基本了解。
如果不清楚疾病的具体症状和影响,可以向医生或药师寻求帮助。
2.核对病史与用途:患者在阅读适应症时,应与自己的病史进行对照。
确保所要使用的药物适用于自己的具体状况。
有些药物可能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疾病。
3.警惕“禁忌”信息:有时候,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部分可能会明确指出某些患者群体应禁止使用该药物。
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
因此,患者应对适应症部分留意禁忌信息,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用法用法部分是药品说明书中详细描述该药物使用方式和剂量的部分。
正确使用药物可以确保药效的发挥,而用法部分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以保障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用法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剂型和给药途径:首先,用法部分会明确药物的剂型,例如片剂、液体剂等,并描述了合适的给药途径,例如口服、外用等。
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同时遵循说明书的要求。
2.正确定量用药:用法部分还会提供关于药物剂量的具体说明,例如每次用药的剂量、用药频率和使用时机等。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频率。
3.用药注意事项:最后,用法部分一般会列举一些主要的用药注意事项。
例如应禁止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或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特别小心使用等。
读懂药品说明书用药更安全药品说明书是药物的使用指南,对于正确使用药品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要想用药更安全,我们需要学会读懂药品说明书。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有用的技巧和建议。
1. 注意药物名称和规格药品说明书的首要内容是药物的名称和规格。
在使用药品之前,务必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和规格,确保所购买的药品与处方或购买需求完全一致。
如果有任何疑问,不要犹豫,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2. 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药品说明书中会详细列出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指的是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的具体疾病或症状;禁忌症则是指使用该药物可能引起潜在危险或者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使用药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这些内容,确保自己符合药物的使用条件,避免可能的风险。
3. 查看药物成分和剂量药品说明书中会列出药物的成分和剂量。
成分列表是了解药物组成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于对某些成分过敏的人来说。
同时,剂量的正确使用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
务必遵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指导使用药物,切勿随意改变剂量。
4. 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使用途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机等内容。
上述信息对于用药的安全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需要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指导,并遵守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5. 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药品说明书中会列举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可能导致的身体不适或不良症状。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
同时,注意事项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例如是否需要在空腹服用、是否需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等等。
6. 询问医生或药师如果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仍感到困惑或者有任何疑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他们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释,确保你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
总结:读懂药品说明书对于用药更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注意药物名称和规格、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查看药物成分和剂量、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及询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药品,从而确保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如何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2018如何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20181.引言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生产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写的一份关于药品的详细信息的文档。
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指导读者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2.药品说明书的基本结构药品说明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药品名称、药品说明、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作用、药物储存、药理毒理、药物过量、药品外观等。
2.1 药品名称药品名称是药品的唯一标识,可以是通用名或者商品名。
通用名是药品的普遍名称,商品名是药品的注册商标名称。
2.2 药品说明药品说明是对药品基本信息的描述,包括药品剂型、规格、成分、药理特点等。
2.3 适应症适应症指的是该药品可以治疗的疾病或病症。
在解读适应症时,需要对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适应症范围进行了解。
2.4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是指该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解读用法用量时,需要关注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用药频次、用药剂量等信息。
2.5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解读不良反应时,需要了解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率、严重程度等。
2.6 禁忌症禁忌症是指禁止使用该药品的疾病、情况或人群。
解读禁忌症时,需要判断自身是否符合禁忌症情况,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生。
2.7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是对使用该药品应注意的事项的描述,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2.8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该药物与其他药物或物质在体内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解读药物相互作用时,需要了解其他同时使用的药物或物质是否会导致相互影响。
2.9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是指该药品在体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解读药理作用时,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部位等信息。
2.10 药物储存药物储存是指对该药品的正确储存方法和条件的描述。
解读药物储存时,需要了解药品是否需要避光、防潮、低温保存等特殊要求。
药品说明书解读适应症与剂型药品说明书是一份重要的医药文献,它详细描述了药品的性质、适应症、剂型、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
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与剂型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药物的用途及其形式。
一、适应症1. 什么是适应症?适应症是指指定药物治疗、预防或缓解某种疾病的情况。
药品说明书中列举的适应症告诉患者或医生使用该药物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药物的使用范围。
2. 如何理解适应症?适应症通常以病症、疾病名称或症状描述方式呈现。
在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会明确列出该药物适用于哪些疾病和症状,帮助医生确诊并开展合理的治疗。
3. 如何正确使用适应症信息?当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首先需要对其适应症进行详细阅读,确保自身症状或疾病符合该药物的适应范围。
同时,还需要考虑使用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因误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二、剂型1. 什么是剂型?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物理形式,包括口服片剂、胶囊、注射剂、外用剂等。
不同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有着不同的表现和途径。
2. 剂型的种类(1)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等,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
(2)注射剂型:有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和皮下注射剂等,药物通过注射进入体内,快速传输到全身。
(3)外用剂型:包括药膏、贴剂、喷雾等,药物直接应用于皮肤或黏膜表面,局部治疗。
(4)其他剂型:如滴眼液、滴鼻液、耳鼻喉剂等,根据用途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剂型。
3. 如何选择合适的剂型?在选择合适的剂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用药途径的便利性。
对于患有吞咽困难或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选择其他途径如注射剂型。
对于局部疾病,外用剂型或喷雾剂型可能更合适。
总结: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揭示了药物治疗的目的和范围,解读并理解适应症对于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药品的剂型则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给药途径和途径,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能够提高用药的效果。
药品说明书解读
[药品名称]
药品说明书解读
一、药品概要
(这部分可以简单介绍该药品的主要作用以及适应症、主要成分等)
二、适应症
(这部分详细列出该药品适用于哪些疾病、症状或情况下使用)
三、服用方法与剂量
(这部分解释了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剂量、用法以及注意
事项)
四、禁忌症
(这部分说明了哪些人或情况下不宜使用该药品,以及可能产生的
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五、注意事项
(这部分解释了使用该药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包括与其他药
物的相互作用、慎用的人群等)
六、不良反应
(这部分列出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并对每种反应或副作用进行解释)
七、药物储存
(这部分说明了该药品的储存方法,包括温度、湿度要求以及防止儿童触及等)
八、有效期限
(这部分注明了该药品的有效期限)
九、生产厂家
(这部分提供了该药品的生产厂家信息)
十、药品价格
(这部分可以简单说明该药品的价格,但不得带有宣传、销售的言辞)
十一、药理作用
(这部分解释了该药品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十二、药品剂型
(这部分列出了该药品的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十三、病情自我监测
(这部分介绍了使用该药品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症状或情况,并提
醒患者要及时就医)
结语:
以上就是对药品说明书的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该药品。
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怎样看懂药品说明书--------------------------------------------------------------------------------------------------------------------------------------更改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胡利华卢燕患者自我药疗,药品说明书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指南。
用药前,患者一定要认真阅读。
因此,学习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非常必要。
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主要项目包括药品通用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
如此繁多的内容,哪些是阅读重点,哪些可以简略浏览呢?下面作简要介绍。
重点阅读——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1.药品名称:该项内容包括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化学结构式和分子量等。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可以有不同的商品名,但通用名和化学名是统一的。
比如维宏、希舒美是商品名,其通用名都是阿奇霉素。
患者用药前,应首先明确所用药物的通用名,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而导致用药过量。
2.适应症:其注明的是该药物能够治疗的主要病症,如感冒、咳嗽、高血压等,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以保证对症用药。
3.用法与用量: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易懂。
说明书上的用量通常指的是成人用量,儿童用量应根据体重计算,说明书中一般会注明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用量原则上不应超过成人用量,如果按体重计算得出的儿童用量超过成人用量,应该参考成人用量。
药物用法由剂型决定,分内服、外用、注射等。
最常见的专业注释包括:顿服,即只需服药一次,或是一天一次;饭前服即吃饭前30~60分钟服药,比如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饭后服即吃饭后30分钟左右服药,多数药物都是饭后服;空腹服即饭前1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药,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睡前服是指睡前15~20分钟服药,如安眠药等。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package insert,drug instruction)是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包含药理学、毒理学、药效学等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信息,是医生和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个完整的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22项内容。
1.药品名称(drug name):依次包括以下几种名称。
1.1通用名称(generic name):是同一种药品在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内的公有名称,分为:国际通用名称和中文通用名称。
国际通用名称: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药品命名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制定了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N)。
INN给予世界各国的药品以通用性和唯一性,因此可理解为国际通用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 CADN):是1997年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出版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规定的药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该命名原则规定,中文名尽量与外文名相对应。
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
也就是说药品命名不可“顾名思义”。
我们常用的药品通用名大多为英文通用名的音译名,如阿齐霉素(Azithromycin)、昂丹司琼(Ondansetro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头孢唑林(Cefazolin)、阿米卡星(Amikacin)、阿司匹林(Aspirin)、可待因(Codeine)、地西泮(Diazepam)、地高辛(Digoxin)、阿替洛尔(Atenolol)、吲哚美辛(Indometac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
少数药品通用名为意译名(包括化学命名和化学基团简缩命名),如胸腺素(Thymosin)、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双氯芬酸(Diclofenac)、复方氨基酸(Compound Amino Aci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氨茶碱(Aminophylline)等。
含酸根、金属成盐的部分一般也是意译,如硫酸盐(Sulfate)、盐酸盐(Hydrochloride)、醋酸盐(Acetate)、枸橼酸盐(Citrate)、酒石酸盐(Tartrate)、马来酸盐(Maleate)及钠(Sodium)、钾(Potassium)、镁(Magnesium)、钙(Calcium)等。
还有一部分通用名为音、意结合命名,如氯丙嗪(Chlorpromazine)、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左旋多巴(Levodopa)、三唑仑(Triazolam)等。
1.2 商品名称(trade name):不同公司生产的同一药物制剂可以起不同的名称,具有专有性质。
商品名称通过注册即为注册商标。
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合贝爽)、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爱全乐),等。
很多基本药物没有商品名称,外包装只有通用名称,如硝苯地平片、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等。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通用名称为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即药品的法定名称。
商品名称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定企业使用的某药品的专用名称,一种药品常有多个厂家生产,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往往给自己的药品注册独特的商品名称以示区别,因此,同一药品可以有多个商品名称,患者在用药时,不论商品名称是什么,都要认准通用名称,也就是国家标准规定的药品名称。
依据《商标法》规定,通用名称不能作为商标或商品名注册,因此通用名称可以帮助识别药品,避免重复用药,这正是使用通用名称开处方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有效地预防药品生产厂商不合法的促销行为。
专利药品名称(proprietary Name)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名称,我国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
医师开处方可以使用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开具处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原研生产厂家的利益,保护其专利品牌。
这些专利名称多为音译名,如代文(Diovan)、来适可(Lescol)、密盖息(Miacalcic)、来得时(Lantus)、诺和灵(Novolin)、拜唐苹(Glucobay)、诺和龙(Novonorm)、美多芭(Madopar)、乐凡命(Novamin)、潘南金(Panangin)、洛赛克(Losec) 、雅施达(Acertil)、吗丁林(Motilium)、可乐必妥(Cravit),等等。
1.3 英文名称(English name):药品通用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1.4 汉语拼音:药品通用名称的汉语拼音。
药品习惯名称:多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和使用药品而命名的,其中有很多名称是“顾名思义”,比如心得安(盐酸普萘洛尔)、安定(地西泮)、安痛定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扑尔敏(氯苯那敏)、消炎痛(吲哚美辛)、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心痛定(硝苯地平)、菌必治(头孢曲松)、颅痛定(罗通定)、胃复安(甲氧氯普胺)、肠虫清(阿苯达唑),等等,这些药品名称是不规范的,是不可取的。
2. 成份(Ingredient):药品说明书依次列出药品活性成份的化学名称(chemical name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等。
复方制剂可以不列出每个活性成份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内容,本项可以表达为“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组份按一个制剂单位(如每片、粒、支、瓶等)分别列出所含的全部活性成份及其量。
其中,化学名称是按化学品命名方法给予的名称,可表示药品化学结构。
多组份或者化学结构尚不明确的化学药品或者治疗用生物制品,应当列出主要成份名称,简述活性成份来源。
处方中含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辅料的,该项下应当列出该辅料名称。
注射剂应当列出全部辅料名称。
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多巴胺,其化学名称为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其辅料为亚硫酸氢钠、注射用水。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8H11NO2•HCl分子量:189.64道尔顿(Dalton,Da)3.性状(Description):是指药品制剂的物理特征或形态,包括药品的外形、颜色、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本品为白色片;氟伐他汀钠胶囊: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至微黄色颗粒状粉末;日达仙: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粉末,注入1.0ml注射用水后,溶液应澄清,无色,无不溶性微粒。
4.适应症(Indication):指药物适合运用的范围、标准。
药品说明书上所标的适应症,是此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后,推荐治疗使用的病症。
一般来说,临床医师用药不能超越该药的适应症。
此项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常用“功能主治”表示。
为药品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5.规格(Strength):药品规格分为含量规格和包装规格。
含量规格是指单位剂量药品中含有药物的量,例如,规格:0.2g;规格:100ml:左氧氟沙星0.5g与氯化钠0.9g;规格:1ml:1mg。
一般药品所示的规格不计算酸根的量,如硫酸庆大霉素只计算庆大霉素的量,盐酸普萘洛尔只计算普萘洛尔的量,等。
包装规格一般由生产厂商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包装,如25mg×12片/盒。
6.用法用量(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提供了药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及疗程等信息,一般来说,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
合理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药物说明书上标出的用量一般都是正常成年人用量。
(1)吞服,是指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应用茶水、牛奶、酒等送服,也不能干吞;(2)饭前服,是指饭前30~60分钟服;(3)饭后服,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4)空腹服,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5)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6)含服,是将药片在口腔中含化,不能嚼碎吞下;(7)顿服,是把规定的药量一次性服下。
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如阿奇霉素顿服。
“晚间顿服”就是睡觉前1~2小时服药。
按照国际流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量一般为普通成年人的3/4。
7.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按照要求,生产企业应将药品不良反应全部列入在药品说明书中。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s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edical Sciences ,简称CIOMS)推荐用下列术语和百分率表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十分常见(≥10%)常见(≥1%,<10%)偶见(≥0.1%,<1%)罕见(≥0.01%,<0.1%)十分罕见(<0.01%)。
8.禁忌(Contraindications):应包含“禁用”和“忌用”之意。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
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就要禁用青霉素类药物,活动性肝病的病人禁用氟伐他汀。
“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
药品标明忌用,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
9.注意事项(Warning):提示在药品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引起注意的有关方面,如忽视了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危害,如出现了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应慎用。
辛伐他汀(simvatatin):对酒精饮用量过大和/或有既往肝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本品。